编结工艺是既古老又有巨大应用潜力的手工艺术,它不仅在中国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在整个世界文化长河中也闪烁着迷人的光彩。编结从实用性的日常用品逐渐演化为观赏性的工艺品,如瓷胎竹编、鬃人、中国结等,这些与中华民族代代层出的能工巧匠们是分不开的。我们在观赏使用这些优美耐用的制品的同时,不要忘了感谢那些一代代传承技艺的工匠们。
§§§第一节 草编:灵活逼真精致艺
草编是利用各种草茎、麦秸为材料,经手工编织而成的工艺品。草编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在国内外有很高的声誉。
著名的草编有:浙江金丝草编、山东、河南的麦草编、广东黄草编、湖南龙须草、台湾草席等,浙江草编上乘制品有:鄞县草席、金丝草帽、马兰草篮,其中马兰草篮在美国曾被誉为“草编明星”。山东草编以麦秸编织的草帽辫最为著名。草帽辫为山东传统工艺品,可以编出100多个花色品种,山东草帽辫与浙江金丝草帽是中国草帽两大驰名工艺。山东草编有200余个花色品种。
一,历史渊源
草编是利用各种柔韧草本植物为原料加工编制的工艺品。其原料生长地域广泛,而且易得易作,故草编工艺在我国民间十分普及。目前可见的中国最早的草编遗物,是河姆渡人制作的,距今已有7000年之久。另据《礼记》载:周代已有以莞(蒲草)编制的莞席了,而且当时已有专业的“草工”,“作萑苇之器”。到春秋战国时期,已有用萱麻和蒲草编制的斗笠。
秦汉时期,草编已在民间广泛使用,品种有草鞋、草席、草扇、草帘及僧侣信徒打坐的蒲团等。汉代至盛唐,草编亦较发达。除了用蒲草编制的蒲衣、蒲鞋外,还有用蒲草编制的蒲帆。
长江流域地区的草编原料多用野生的黄草、苏草、席草(水毛花)、金丝草、蒲草、龙须草、马蔺草、蒯草、荐草、竹壳、箬壳等,也有用人工栽培的农作物稻草为原料的。长江流域的草编以草席、草鞋和其他日用品类最具特色,分布于四川、湖北、湖南、江苏等地。
(一)草席类
江南苏席、仪征朴席、浙江宁席并称“全国三大名席”。
江苏朴席产于江苏仪征朴席村,以选草严格、麻筋结实、织工考究、编排紧密、席面光洁、经久耐用形成特色。人称“站立不倒,盛水不漏.二十年不坏”。另外,还有苏州虎须席,产于清代,是用苏州虎丘附近的蒯草编制而成的。顾禄《桐桥倚棹录》:“蒯席,出虎丘者为佳。”今种蒯草织席者,浒关为甚,然虎丘地名尚有号席场弄者。湖南临武龙须草席、渌田草席、祁阳草席和湖北沔阳荐草地席(毯)亦很有名。
(二)草鞋类
草鞋以稻草编就,草鞋的制作很简便,只需打出鞋底,再在脚头用草绳扭结,脚跟连底兜起后用草绳套住打结即成。此鞋价廉物美、走路轻快,上山、下地、日常劳作均可穿用。鞋底如若穿破,多弃之,故又名“不惜”、“不借”。据传,草鞋始于夏朝,至春秋战国,王公贵族也时兴穿此鞋。大思想家庄子不仅自己能织,还穿着草鞋去见魏王。东汉后,王公贵族不再穿用,草鞋沦为粗俗之物,为平民专用。
长江流域的草鞋种类繁多,以布条代草编制的鞋称“布草鞋”、用麻编制的称“麻草鞋”、用葛藤编结的为“葛藤草鞋”。形状大同小异,均适于在陡峭石壁、崎岖山路、苔藓石道、泥泞田埂上行走。盛产毛竹的山区用箬壳编鞋,较尖挺,雨天耐穿,多为山民所用。用蒲草编制的称“蒲鞋”,有船形鞋帮,比草鞋上乘,小商、店员多穿之。四川汉州草鞋起初用谷草为主要原料,几根麻绳为经,谷草作纬编制而成。后为了美观,将捆鞋的麻绳改成了彩色丝带。据说这种舒适轻便的草鞋曾被乾隆皇帝看中,旧时当地每年夏初进贡丝耳子草鞋百双。从此,汉州编草鞋的妇女更多了,工艺也不断改进。汉州的知州还在衙门口左对面设了个草鞋市,方便当官的挑选贡鞋。南通产一种茅靴,又叫“蒲鞋”,系用芦苇花搓成花绳编制而成,是一种具有良好保暖作用的实用工艺品。
(三)其他
上海嘉定草编以编制日用工艺品闻名。嘉定草编以黄草为原料。黄草属单子叶植物纲莎草科,原生于嘉定东澄桥镇一带的滩头河边,有所谓“名城宝产数黄草”之说。黄草茎杆光滑柔韧,自明代起,当地居民就用其编织蒲鞋。光绪时黄草编制就已十分发达。近代,黄草已发展到人工栽培。编织品种有帽、包、袋、毯等。花色朴素美观、价廉物美、轻便耐用。浙江慈溪长河、台州、温州、黄岩等地也盛产草编工艺,编织品种有日用品和各类玩具。
黄河流域的草编以山东、河南为代表,其中山东尤为兴盛。
二、制作工艺
(一)草编原料
地域不同,原料也不同,长江流域的草编原料多用野生的黄草、苏草、席草(水毛花)、金丝草、蒲草、龙须草、马蔺草、蒯草、荐草、竹壳、箬壳等,也有用人工栽培的农作物稻草为原料的。黄河流域的草编原料多为麦草,比如河北、河南、山东的草编,另外还有东莞的黄草、浙江的金丝草、湖南的龙须草等。适于草编的草料都必须具备:草茎光滑、节少、质细而柔韧、有较强的拉力和耐折性;采割来的草料先要挑选,梳理整齐,进行初加工后方可编制。
(二)工艺方法
以山东草编为例,山东草编的工艺方法极为丰富,常用的有编辫、平编、绞编、编花(如“马蔺垛”、“套扣”、“链子扣”、“小浪花”、“十字扣”、“曲径扣”、“粽子扣”、“梅花扣”等)、锥砌法、串接、串钉、串连、缠扣、缠锯、缠边、缠画、包裹、拧编、卷折、缝绣、粘贴、割花扎勒等等。
§§§第二节 瓷胎竹编:浑然一体巧着色
竹编艺术是传统的民间手工艺术,它以竹子为原料,精制成各种类型的工艺品。成都生产的竹编工艺品瓷胎竹编又称“竹丝扣瓷”,是竹编工艺品中一种独具特色的品种。它是以瓷器器皿为胎,用纤细如发的竹丝和柔软如绸的竹蔑,依胎编织而成。
一,历史渊源
成都瓷胎竹编始于清末,通常以精选的慈竹为材料,先将其加工成柔韧的篾丝,然后为特制的茶具、杯碟、花瓶等瓷质器具编出外套的壳体,不仅保护了瓷胎免受损坏,而且能让易碰碎的瓷器和漏水的竹容器两者取长补短,相互配合。
中国的竹编历史悠久,早在距今六七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掌握了竹编技术,能用竹来编织器具。在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底部,发现过印有席子的花纹。由于竹材容易腐烂,故无法得到这些竹编织物的原始样本。在浙江湖州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出土了大量的竹编,距今约4700年。而成都竹编最为奇特,其最大魅力在于它是瓷胎竹编。瓷胎竹编始于清朝同治年间,是土生土长的成都造。
四川盆地号称天府之国,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盆地里生长着众多的竹子,盆地南部长江边上盛产楠竹,有蜀南竹海的美称;盆地西北部山脉则生长着熊猫赖以生存的箭竹;盆地内农舍周围、屋前房后,多是一笼一笼的慈竹、斑竹等。
四川的农家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竹编。每到岁末农闲,总能看到或男或女、或老或幼的村民坐在门前院落,破竹划篾、匀丝编织,只见十指舞动、竹篾翻飞,常用的农具、家居的用具就从手间渐渐成型,制作出来了。从箩兜箩筐、晒垫围席到筲箕蒸笼、竹扇枕席等等,应有尽有。
清道光同治年间,四川崇州府人张国正自小喜爱竹编,他在学习总结民间竹编的基础上,将竹篾越划越薄、竹丝越劈越细,器具编织得越来越精致。渐渐地,竹丝细得没有了骨力,难以自己成型,张国正就选用了瓷器、漆器来作为底胎,让竹编依附在底胎上,竹编技艺从无胎成型进入了有胎依附的新阶段,瓷胎竹编的前身就这样诞生了。
细竹编的出现,特别是有胎竹编的出现,使竹编从单纯的实用进入到实用与观赏相结合的新境界,步入了工艺美术的行列。张国正的创新得到了各界的重视,他制作的漆胎饭盒、烟盒、帽筒等作为贡品呈进了宫中,还有些产品在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得了银奖。张国正也因进贡有功被御赐“五品军工”。光绪年间,四川道台周孝怀在劝业局下设立细篾科,聘请张国正担任教师,招收学生,讲授瓷胎竹编技艺。
(一)东阳竹编
东阳竹编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与东阳木雕一起,被誉为“盛开在浙江大地上的一对民间工艺艺术姊妹花”。早在宋代,出自东阳的元宵花灯、龙灯、走马灯之类的竹编工艺品,已经闻名四方。1915年,东阳竹编工艺品获得“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会”金奖,一时轰动中外。解放以来,当地的竹编工艺发展迅速,目前东阳竹编产品达25大类、3000多个品种,常用技艺和创新花式已达260余种。
(二)青神竹编
青神竹编,源远流长。起于何时,尚无定论。据考证,在战国时期李冰父子治水时期,青神县先民即在岷江两岸以竹编篓网石筑堤。据现有文字记载:唐、宋时代即有生产、生活型竹编用具,明代便开始了竹编向工艺型改进,出现了几何形式古装饰粗线图案的日用工艺品。到了清代中期,竹编工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水平,现在沈阳故宫尚陈列有由青神袁氏艺人编织的“寿”字宫扇即为佐证。
二、制作工艺
(一)瓷胎竹编分类
按工艺不同瓷胎竹编产品分为普通编织和特殊编织。普通编织以古铜色的烤丝为主,配以简单的几何图案。特殊编织则采用了各种不同的技艺,使用各种不同的色彩制作出千变万化的图案效果。这种特殊编织主要有:疏编、疏细结合编、破经编、换经编、浸色编、浮雕编、立体编等二十多种。采用特殊编织方法可制作出山水花鸟、飞禽走兽、人物故事等惟妙惟肖的图案。其中黛玉葬花、文君听琴、百子图、古乐图等花瓶、浮雕编织的腾龙瓶、1.45米高的芙蓉花仙瓶、十八罗汉图案的咖啡具,还有百寿图、奔马图、晚蝉图等座屏都是瓷胎竹编的代表作品。
(二)原料
瓷胎竹编用的竹丝选料非常严格,在四川生产的一百多种竹子中,只选中了邛崃山脉生长的慈竹,而且必须是节距在66厘米以上、无划伤痕迹的“两年青”壮竹。50公斤慈竹经反复挑选加工,最后只得成品竹丝400克。经过破竹、烤色、去节、分层、定色、刮平、划丝、抽匀等十几道工序,全是手工操作,制作出精细的竹丝,收成不足百分之一。瓷胎竹编所用竹丝断面全为矩形,在厚薄粗细上都有严格要求,厚度仅为一两根头发丝厚,宽度也只有四五根发丝宽,根根竹丝都通过匀刀,达到厚薄均匀,粗细一致。
(三)技法
瓷胎竹编工艺品的编织技艺要求高、难度大。从起底、翻底、翻顶、锁口的全部工序,都要求不出现竹丝接头,不出现绞丝、叠丝等技术差错,始终保持经蔑纬丝比例匀称,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
瓷胎竹编在图案设计方面,已从俗称“城墙垛垛”的简单花边发展到复杂多变的几何图案、捉花图案、隐花图案和山水花鸟等自然图案。
在编织技艺上,除了保持传统的细密编之外,竹编艺人经过反复琢磨,又创造了特细编、疏编、疏密结合编、元心起花、弧形锁花,以及条花、格花、链花、浪花、别花、穿花、贴花、漏花等十多种新工艺。
瓷胎竹编在制作中全凭双手和一把刀,让根根竹丝依胎成形,紧贴瓷面,所有接头之处都做到藏而不露,宛如天然生成、浑然一体,因此又称竹丝扣瓷。为了增强艺术效果,瓷胎竹编还使用了一些特殊的着色工艺,如最具特色的烤色技艺、五彩缤纷的染色工艺,都是瓷胎竹编独有的技艺。
瓷胎竹编产品只使用竹材表面一层,纤维十分致密,同时进行了特殊的处理,能够耐干燥、不变形、不虫蛀、耐水可清洗。
§§§第三节 棕编:坚实耐磨存放久
棕编是一种用棕丝制成的工艺品,特点是比一般草编工艺坚实耐磨,产地主要在四川新繁、湖南长沙和陕西汉中等地区。它采用棕树嫩叶破成细丝,经硫磺熏、浸泡、染色后编织而成。棕编细致精巧、朴实大方,色彩谐调明快,具有浓郁的民间特色。
一,历史渊源
棕编是以棕榈树叶为原料编制的工艺品。棕草制品,古来有之,南方农民生产使用的雨具——蓑衣,就是用棕叶丝和棕绳制作而成。唐代张志和有歌咏江南渔家生活场景的名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在浙南括苍山区华南虎经常出没,据说曾有人被虎紧迫不放,危急时刻,穿上蓑衣,老虎大惊,以为怪兽,竞落荒而走。又说,上古时,虞尧为种田人所生,由于家贫,他登位时无衣可穿,就剥来毛棕编成蓑衣,穿着接受百姓的祝贺。后来蓑衣就成为圣服而受到山里人的崇拜和爱戴,人们出入皆披之,一避风雨,二防凶兽。相传明代君王朱元璋小时也曾穿过“蓑衣”,可见人们利用棕制品的历史久远。
长江流域的棕编主要产于四川、贵州、湖南和江南等地,以四川新繁棕编和湖南棕编玩具最负盛名。此外,贵州塘头棕编提篮、浙江武义棕绷亦很有名。
四川新繁棕编是新都县新繁镇传统产品,有200多年历史。清代嘉庆年间,新繁农妇用棕叶编制拖鞋、凉鞋,至1850年,逐步形成专门行业。民国初年,棕编凉帽在四川流行。20世纪30—40年代,棕编业发达昌盛。
二、制作工艺
棕编选材较精,生产季节性强,以棕丝白嫩柔软、能负重、不吸潮为上品。人们多在春秋季生产提包等,夏季生产鞋、帽。4月初,艺人们开始采集嫩棕叶,用排针将叶划割成细棕丝,搓成棕绳,经硫磺熏蒸、晾晒、浸泡等工序,制成洁白、柔软的材料备用,或将部分棕丝染色备用。
棕编的装饰方法因物而异。提包多用胡椒眼技法,即将等距排列的经线相交叉成为菱形,再用两根纬线穿于菱形四角,其上织饰花鸟兽等图案。
用白净的素色棕丝编制的器物像绸绢般华美。有的用彩色棕丝以挑花、提花、织花等技法织成彩色装饰图案。新繁棕编技法多样,有胡椒眼空花和鸦雀嘴不透空等编制法。用其编制提兜省时省料,体轻质柔,正反面匀称,十分美观。如拖鞋以麻绳为经,棕丝作纬,密织如绢,鞋面饰有色、鸟、花卉图案,色彩协调、美丽,底厚二至三层,坚固耐磨。帽类多用人字编制法,使成品帽略有伸缩感;戴上松紧适度,适于多种头型。品种有凉帽、礼帽、空花帽、童帽等。提包类多用彩色棕丝混编法,造型有方、圆、桃形、扇形、荷叶形、月牙形、多角形等,并以彩色棕丝编制的人物、风景、飞禽等图案进行装饰。玩具类以白色或棕叶原色(绿色)棕丝为材料,以编扣、结、穿等技法编制成稚拙可爱的鱼、青狮、白象等;以彩色棕丝编制的动物则以设色大胆,对比强烈,不俗不艳为特色。
贵州塘头棕编提篮为贵州思南县塘头镇特产,以嫩白棕叶为原料。先将叶的硬梗削去,再剖成细丝或搓成棕丝绳编制。提篮有圆、方等造型及深底、浅底等式样,规格多样。装饰有白棕丝与单色棕丝结合的间色编和缕空编花等多种方法。产品轻巧耐用,有弹性,沥水防潮,尤适家庭日用。
湖南棕编采用老棕叶和棕叶芯为原料,经过加工后制成儿童玩具。其方法为先将采来的棕叶按纹路折叠,扎紧后放人开水锅里煮,煮至由青转黄成熟为止。然后日晒夜露,完全干透、变白。这样,制作后不变形,可存放十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