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90200000054

第54章 《沉思录》(2)

每一件事物都有其开始、延续和死亡,这些都是被包括在自然界要实现的目标之内的。人生就好比这样一个过程:一只球被人掷起,而后又开始下坠,最后落在地上;或者像一个水泡,它逐渐凝结起来,突然被伸到水面的树枝触碰了一下,转瞬间便完全破碎。生命也是这样一个从出生、成长到衰老、死亡的过程。所有人都会走向同一个归宿,那就是死亡。

面对死亡,我们要把它作为自然的一个活动静候它。就像你能够安静地等待一个孩子从母亲的子宫里娩出一样,也请你从现在开始就准备着你的灵魂从皮囊中脱离的那个时刻的来临。这一切,都只不过是自然的正常活动,你不需要恐慌,只要静静等候就可以了。

日本有位禅师一百多岁高寿时身体还特别健康,耳不聋,眼不花,牙齿还完好无损,总是红光满面,一副乐呵呵的样子,给人一种气定神闲的感觉。

有位生命学专家想从禅师这里得到一种长寿秘籍,就专门来寻访他。第一次寻访时,老禅师说:“没有什么秘诀,连我也没弄明白我为何如此长寿的。”几年过后,专家再次拜访乐天禅师。禅师说:“我知道为什么了,但是,天机不可泄露。”又是几年过去了,禅师的身体依然强健,一点儿也看不出老,好像违反生命的自然规律。生命学专家再次来拜访,他对老禅师说,他对生命的探讨,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全人类。

这次,禅师终于说出了他的长寿之道,他不无遗憾地说:“我从六十来岁就盼着圆寂,视圆寂为佛家的最高境界、最大快乐。可是,我的修行一直不够,一直未能实现早日圆寂的最大夙愿。这,也许就是你要探讨的长寿的奥秘吧!”

世间有几个人,能够用这种泰然自若的态度面对生死?

人们普遍害怕死亡,这种恐惧的情绪是因为对死亡的无知造成的。人类习惯把死亡与衰老、疾病联系在一起,因此,在人类看来,死亡是很痛苦的。其实不然,每个人都要经历一个从年轻到年老,由稚嫩到成熟的过程;每个生物都要经历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所有的生命都要经历自然带来的一切活动。人的死亡只是具体的生命形式的结束,而构成这一生命形式的气又会回到物质世界中,重新加入宇宙生命的无穷变化。

我们以树叶为例,春天让树上产生树叶,然后风把树叶吹落,接着树木又在落叶的地方长出新的树叶。人也和这树叶一样,不管这个人是被称颂和赞扬的,还是被诅咒和谴责的,都不过是自然界中的一个短暂的存在。死亡只是让来自自然造化的生命再次复归造化。

死亡把你和正在和你一起生活的人分开,把你可怜的灵魂同身体分开,要知道,你与他们的联系和结合本来就是自然给予的,现在只不过是自然要把这种结合拆开。

自然将灵魂与身体分开,便是把死亡赋予了你。死亡只不过是让你脱离目前这种生活转而进入另一种生活。那么我们又何必要执著于尘世,希望自己在这里逗留更长的时间呢?

从生走向死,这是合乎自然的一件事,所以,在世时我们要顺应自然行事,死时跟随造物变化。不欣喜生命的诞生,也不抗拒生命的死亡;明白生死只是忽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忘记自己的来处,也不探求死后的归宿;命运来了,欣然接受,事情过后,又恢复平常,在即将离去时对别人的态度仍然和善,把自己的品格,友好、仁爱和温柔的一面保持到最后一分钟。

观念:永远秉持爱与信仰

世间的一切生灵都是平等的,所有的一切都与我们骨肉相连,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以虔诚而仁爱的态度对待造物给予我们的一切呢?每个生命的存在,都是自然界的奇迹,所以我们要用平等的观念对待一切。

用平等的观念对待一切,付出真挚的爱心,才能收获快乐、收获希望。只有在别人困难的时候,毫不犹豫地伸出救援的双手,在你困难时,你才能得到更多的帮助。

一天,一个贫穷的小男孩为了攒够学费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到了晚上,奔波了一整天的他此时感到十分饥饿,但摸遍全身,只有一角钱了。实在是饥饿难忍,他只好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口饭吃。

当一位美丽的女孩打开房门的时候,这个小男孩却有点不知所措了。他没有要饭,只乞求给他一口水喝。这位女孩看到他很饥饿的样子,就拿了一大杯牛奶给他。男孩慢慢地喝完牛奶,问道:“我应该付多少钱?”女孩回答道:“一分钱也不用付。妈妈教导我们,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男孩说:“那么,就请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说完男孩离开了这户人家。此时,他不仅感到自己浑身是劲儿,而且还看到上帝正朝他点头微笑。

数年之后,那位美丽女孩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当地的医生对此束手无策。最后,她被转到大城市,由专家会诊治疗。当年的那个小男孩如今已是大名鼎鼎的霍华德·凯利医生了,他也参与了医治方案的制订。当看到病历时,一个奇怪的念头闪过他的脑际。他马上起身直奔病房。

来到病房,凯利医生一眼就认出床上躺着的病人就是那位曾帮助过他的女孩。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决心竭尽所能来治好女孩的病。从那天起,他就特别地关照这个病人。经过艰苦努力,手术成功了。凯利医生要求把医药费通知单送到他那里,在通知单的旁边,他签了字。

当医药费通知单送到女孩手中时,她不敢看,因为她确信,治病的费用将会花去她的全部家当。最后,她还是鼓起勇气,翻开了医药费通知单,旁边的小字引起了她的注意,她不禁轻声读了出来:“医药费——一满杯牛奶。霍华德·凯利医生。”

小女孩并没有因为那个男孩的贫困和窘迫而拒绝他的请求,她所做的一切,都是源于内心深处对所有平等的生命的热爱和珍惜。如果当初小女孩拒绝献出那份爱心,也许这个故事将不会有一个如此圆满的结果。施与爱心,回报的也一定是一份爱心。帮助别人,给予别人方便,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也给自己带来方便。因为人们都有“相互回报”的心理,你对别人的慷慨付出往往也会得到别人的无偿回报。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说得很精彩:“快乐和幸福不能靠外来的物质和虚荣,而要靠自己内心的高贵和正直。”只有发自内心地尊重一切生命,热爱一切生命,才能获得一颗高贵和正直的心。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一次不经意的善举,都可以给另一个人带来温暖和快乐。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一声问候、一句话,甚至一个同情的眼神,都可以带给别人极大的关怀。所以,不要忽视你所能付出的一点一滴,在这点滴之中付出你的爱心,从身边小事给别人以关怀,因为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都值得关心。以平等仁爱之心去思索生命的意义,你就会成为一个善良而富有爱心的人。

破习:没有什么永垂不朽

很多人害怕生活发生了变化之后无法适应,所以他们只想墨守成规而不期望发生任何的变化。可是,如果没有变化,事物怎么产生呢,社会又怎么会进步呢?除了变化,还有什么是与宇宙的本性联系更接近、更重要的呢?木柴不经过变化,你能洗热水澡吗?食物不经过变化,你能吸收到营养吗?没有变化,其他任何有用的东西怎么实现它们的价值呢?这你还不明白吗?一个人的变化也是一样,也是宇宙的本性所必需的。

宇宙的实体就像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所有躯体都在里面游过一回;所有人都要按照本性与宇宙合作,就如同我们的四肢相互合作一样。有多少个克里西普,多少个苏格拉底,多少个埃比克太德,都已经被时间吞噬了!那就用同样的想法来看待所有的人和事吧。

在时空的河流中,即使我们所认为的那最长久的名声,其实也不过是沧海一粟,须臾间即会消散,又有什么是永恒的呢?有多少人在享受赫赫威名之后被人遗忘了,又有多少人在称颂别人的威名之后与世长辞。所以,宇宙间从来都不存在真正的不朽。在很短的时间内,你会忘记一切,一切也会忘记你。

有一次,一位哲学家带着几个学生出行。那时正值中午,天气非常地热,他觉得口渴,就告诉一名学生:“我们不久前曾跨过一条小溪,你回去帮我取一些水来。”

这个学生回头去找那条小溪,但小溪实在太小了,有一些车子经过,溪水被弄得很污浊,水不能喝了。于是他回去告诉哲学家:“那小溪的水已变得很脏而不能喝了,请您允许我继续走,我知道有一条河离这里只有几里路。”

但是哲学家说:“不,你回到同一条小溪那里。”学生表面遵从,但内心并不服气,他认为水那么脏,只会浪费时间白跑一趟。他走到那里,发现水虽没有刚才浑浊了,但仍有许多泥沙,还是不可以喝的,又跑回来说:“老师,您为什么要坚持?”哲学家不加解释,仍然说:“你再去。”他只好遵从。

当他再走到那条溪流,那些溪水就像它原来那么清澈、纯净——泥沙已经沉到了河底。这个学生笑了,赶快提着水回来,恭敬地对哲学家说:“老师,您给我上了伟大的一课,无论是林中的小溪还是生命中的河流,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

宇宙间的事情总是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一条河流如此,一座高山亦是,微风拂过,月影跃动,没有什么长久不逝的永恒。所以,不要刻意地去追求所谓的永恒,如果你并不能确定这件事对你的意义,那么,就不要幻想借着它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的轨迹,不论是那最长久的名声,最充实的财富,还是最显赫的地位。如果没有变化,那就什么都不会发生。如果没有小麦的变化,我们将不会有面粉,如果没有燃料的变化,我们就不能喝到开水。

既然世界都是在不断变化的,那么我们就不要总是让心灵处于被困扰的状态,让我们以自己的思想和理性来迎接所有的变化。

宁静:侧耳倾听心灵的声音

生活中的每一次沧海桑田,每一次悲欢离合,都需要我们用心慢慢地体会、感悟。如果我们的心是暖的,那么在自己眼前出现的一切都是灿烂的阳光、晶莹的露珠、五彩缤纷的落英和随风飘散的白云,一切都变得那么惬意和甜美,无论生活有多么的清苦和艰辛,都会感受到天堂般的快乐。心若冷了,再炽热的烈火也无法给这个世界带来一丝的温暖,我们的眼中也充斥着无边的黑暗,冰封的雪谷,残花败絮般的凄凉。所以,细细地倾听来自心灵的声音,就能从心灵的舒展开合中获取力量。

把贪图钱财看做追寻目标的人,不会让他人获得利禄;把追求显赫看做行为的人,不会与他人分享美好的声誉;迷恋权势的人,不会授人权柄。掌握了利禄、名声和权势,便唯恐丧失而整日战栗不安,而放弃上述东西又会悲苦不堪,而且心中没有一点鉴识,目光只盯住自己所无休止追逐的东西,不肯与他人分享,这样的人只能算是被大自然所刑戮的人。

但如果不因为高官厚禄而喜不自禁,不因为前途无望、穷困贫乏而随波逐流、趋势媚俗,荣辱面前一样达观,那也就无所谓忧愁。

有一个人被苦恼缠身,于是四处寻找解脱苦恼的秘诀。

这一天,他来到一个山脚下,看见在一片绿草丛中有一位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横笛,逍遥自在。他走上前问道:“你看起来很快活,能教给我解脱苦恼的方法吗?”

牧童说:“骑在牛背上,笛子一吹,什么苦恼也没有了。”

他试了试,却无济于事。于是,他又开始继续寻找。不久,他来到一个山洞里,看见有一个老人独坐在洞中,面带满足的微笑。他深深鞠了一个躬,向老人说明来意。

老人问道:“这么说你是来寻求解脱的?”

他说:“是的!恳请不吝赐教。”

老人笑着问:“有谁捆住你了吗?”

“没有。”

“既然没有人捆住你,何谈解脱呢?”

他蓦然醒悟。

从来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束缚住我们的心灵,除了自己。与其在束缚中苦苦寻求心灵的出路,莫不如给心灵松绑,在自由之中得到自己的快乐,与他人分享快乐,这才会更加接近幸福。

让自己的品行像光一样明亮,但不刻意对人显耀;行为信守承诺,但不会令人有所祈望。睡觉时不做梦,清醒时无忧虑。活着时好像无心而浮游于世,死亡时则像休息一样自然寂静。心神纯一精粹,没有欢乐与悲伤,对外物没有喜好与厌恶,持守精神的简洁和永恒,与世事无抵触,于是,你会发现任何事情都不会违逆心意,获得心灵的自由与尘世的幸福原来就是如此简单。

信仰:让苦难成为生命的养料

我们都知道,火都有一种特性,当火势小的时候,它很快就会被压在它上面的东西熄灭。而火势旺盛的时候,它就会很快点燃它上面的东西,并且借助这些东西使自己越烧越旺。

所以,每个人的成败都主要取决于自身力量的强弱,而非加诸在身上的压力的大小。法国作家杜伽尔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不要妥协,要以勇敢的行动,克服生命中的各种障碍。”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人生布满了荆棘,我们晓得的唯一办法是从那些荆棘上面迅速踏过。”人生是不平坦的,这同时也说明生命需要磨炼,面对人生中各种各样的干扰,你要保持一种满足而宁静的态度利用这种障碍,达到锤炼自己的目的。因为唯有障碍才能使你不断地成长。“燧石受到的敲打越厉害,发出的光就越灿烂。”正是这种敲打才使燧石发出光来。

《沉思录》的作者马可·奥勒留曾说,即使是生命中那些痛苦的事情,也能够为你的灵魂增添耀眼的色彩。所以,请热爱那些仅仅发生于你的事情,那些仅仅为你纺的命运之线。因为,有什么比这更适合于你呢?

哪怕是不好的事情,我们也可以用微笑的灵魂发掘其中蕴含的机遇;哪怕当我们在正确的原则指引下走正直道路的时候,有人阻挡我们,我们也可以像火焰一样,满足而宁静的摒弃那一切干扰,并利用它们来训练自己。

美国的一所大学曾进行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实验人员用很多铁圈将一个小南瓜整个箍住,以观察它逐渐长大时,能抵抗多大由铁圈给予它的压力。最初实验员估计南瓜最多能够承受400磅的压力。

在实验的第一个月,南瓜就承受了400磅的压力,实验到第二个月时,这个南瓜承受了1000磅的压力。当它承受到2100磅的压力时,研究人员开始对铁圈进行加固,以免南瓜将铁圈撑开。当研究结束时,整个南瓜承受了超过4000磅的压力,到这时,瓜皮才因为巨大的反作用力产生破裂。

研究人员取下铁圈,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打开南瓜。它已经无法食用,因为试图突破重重铁圈的压迫,南瓜中间充满了坚韧牢固的层层纤维。为了吸收充足的养分,以便于提供向外膨胀的力量,南瓜的根系总长甚至超过了8万英尺,所有的根不断地往各个方向伸展,几乎穿透了整个实验田的每一寸土壤。

南瓜可以摒除外界的障碍,并充分释放自己生命的能量,获得前进的动力从而使自己变得更加茁壮,人生也是如此。许多时候我们夸大了那些强加在我们身上的折磨力量,其实生命还可以承受更大的障碍。生命本身的力量足以把每一障碍扭转为对它活动的一个援助,以致把一个障碍的东西变成对一个行为的推进。

所以,那些折磨我们的力量往往能够成为助我们成长的能量,在与我们意愿相反的事物中我们也可以获得前进的手段。当每一个障碍都成为我们的质料时,生命之火就可以熊熊燃烧。

同类推荐
  • 负能量断舍离:你一生要避开的心灵陷阱

    负能量断舍离:你一生要避开的心灵陷阱

    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能量都是相互感染的,当与健康的、积极的、乐观的、阳光的、向上的人交往时,相互传递的是正能量,也会使你变得健康、积极、乐观、阳光、向上;而当与病态的、消极的、悲观的、阴暗的、没落的人交往时,传递的则是负能量,也会让你变得觉得病态、消极、悲观、阴暗、没落。
  • 会社交好办事

    会社交好办事

    本书讲述了交际中的方方面面,与亲友交际,与同事交际,与社会交际。
  • 只对女人说

    只对女人说

    《只对女人说》既是一本女性生理科普小书,也是一本幸福生活指南,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其中有很多桂质良教授亲身经历的临床案例,无论是心理上的,还是生理上的,一应俱全。本书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对女人的一生中所遇到的问题,如孕育、生产、婚姻、绝经期、衰老等内容一一作了解答与探讨。这本小书就如同你的闺蜜一般悄悄絮语,作者用知识分子的严谨、准确和女性的优雅、温润,为我们娓娓道来一些临床私房话,告诉你那些作为女人应该知道的事儿,提醒女性朋友如何认识自身,如何适应生理变化,如何实现角色转变,以及如何破解生活中绕不开的难题,从而做出正确抉择,以便最佳地实现自我。
  • 最让你感动的268篇抒情故事

    最让你感动的268篇抒情故事

    本系列丛书从感动的视角出发,撷取生活中最受广大读者关注的亲情、友情、爱情、做人、沟通等几大方面的素材与故事,用最优美的语言传递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用最恰当的方式表述生活中最正确的做人与做事箴言。
  • 决定女人一生的8种智慧

    决定女人一生的8种智慧

    描述的是美丽的容颜,漂亮的妆扮,婀娜的体态,让女人星光闪烁。但真正令一个女人闪耀的始终是她的思想、修养与学识。有智慧的女人才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
热门推荐
  • 武炼通神

    武炼通神

    武道可通神,可逆天改命,无所不能,山村少年入山采药,误入神秘洞府,得无上神典《武典》,且看他如何纵横诸天万界,唯武独尊。
  • 温馨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温馨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薄荷源少年

    薄荷源少年

    在我的人生中是他。。。。自从我认识了他我就感到很开心。
  • 雪花吹剑录

    雪花吹剑录

    玉生烟莞尔一笑,道:“我到过许多地方,喝过许多不同的酒,见过许多不同的人,却都比不上我第一次见你时的情形,青衣白衫,手举长剑,迎风而立,神采飞扬的少年。”萧风道:“因为当时你目光流转,顾盼神飞,气势如虹,只可惜自己不是盖世大英雄。”峨眉山,舍身崖,莫愁湖畔,独孤子之徒玉生烟,她跨过山河岁月,看过泰山的云,喝过苗疆的烈酒,游遍塞北江南,看尽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历世渡劫,最后方有所悟,真正的“侠”,不是武功高强,天下无敌,“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是非成败转头空,人死留名,豹死留皮,名利功过,古往今来少有人勘破,还须退步抽身早。莫不如“一壶浊酒喜相逢”,青梅煮酒,围炉把盏,古今多少事,尽付笑谈中。
  • 绯红骑士

    绯红骑士

    人类在面临那无穷无尽的黑暗的世界选择了逃避。无数的人类躲进了一个虚假的世界中进行着自己的冒险。在那个世界中他们痛苦,哀伤,欢笑着。与那个世界的原本的占有者展开了对立,他们试图证实自己是强者,但却在一次次战斗中暴漏了胆怯的内心。人类在迷茫中质问着自己的内心:“我们真的想要这种生活么?”少女痛苦的感情,少年扭曲的世界观,在这虚拟的世界中展现了人类心底最丑恶也是最善良的一面。无数个小的故事串联起无数个痛苦的人。为未来而迷茫,对自己感情的质问,对内心深处的空虚而逃避,最终这些无助的人究竟会选择怎样的一条道路?绯色自由的意志燃烧的不只是世界,还有每一个对未来空虚的男女们。PS:本书慢热,剧情规模宏大,所以说看起来东拉西扯到最后是一条主线上的,觉得联想力不够者可以点右上角。
  • 魔兽兄弟情

    魔兽兄弟情

    一个类似于魔兽世界的地方,一群不同族的兄弟在艰苦卓绝中的成长史。
  • 异物见闻录

    异物见闻录

    26岁的楚远,为了偿还债务而进入了一家古怪的事务所工作,在第一单事务调查中,就被神秘而诡异的男人重伤,死而复生的他,在不得不接受自己已然半人半吸血鬼的同时,也见识到了这个世界表面之下,另外一个光怪陆离的里世界。流传千年的僵、魅、魑魅魍魉,龙九子,乃至西方的吸血鬼,东瀛的百鬼夜行,种种只存在于传说中的异物,逐一出现在他的面前。
  • 落樱赋

    落樱赋

    月影憧憧,黑影提气快步穿梭在戚家大院内,时而停下,时而四处张望,似乎在焦急的找寻什么。但这毕竟是戚家,即使不比皇宫禁苑来的禁卫森严,但也不是任何人都能来去自如的。正如现在,尽管黑影如何的小心翼翼,终究还是惊动了戚家的护院....
  • 怪诞博弈论

    怪诞博弈论

    “怪诞博弈论”就是用博弈论剖析生活中超出常理、出其不意、不按常规出牌而出奇制胜的各种现象。这是一本教你如何在工作中和老板、同事打交道的书;这是一本教你如何在生活中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书。博弈论不可怕,怪诞博弈论减少疑惑。
  • 央之念期

    央之念期

    钟子期,钟子墨是一对从小长大的兄弟。私生子钟子期因杀人罪判刑,钟家为了掩盖真相将其送往精神病院。两年后子墨心梗猝死,钟家派“林如是”接回子期,“林如是”是钟家司机的女儿。在子墨遗留的日记中他认识了一个女人——仓央,但在接触过程中,子期发现现实中的仓央和日记中的仓央完全不一样。仓央应该是个琴师,但现实中的仓央却是个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