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01400000050

第50章 卫灵公第十五 作人处世的个人品质的修养(4)

【说明】君子忧道不忧贫,但如果知道而且能抓住了正确的人生道路,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呢?孔子在本节又接着说了,不是!我们在前面说过,道,是指包括宇宙中万事万物自己独特的运行的道路。每天的日出日落,月盈月亏,四季的交替,植物的生长、发芽、开花、结果,动物的出生、成长、死亡等等都各有其独特的道路。如果仅仅是掌握了正确的人生道路,只能是说明你很有知识,而很有知识的人不能就说他是一个君子。作为君子,最关键的还在于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还能够严肃认真地对待老百姓,还能够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如果不能够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不能够严肃认真地对待老百姓,不能够遵守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还能算得上是一个君子吗?当然,当不当君子在某些人来说并不要紧,但若不能做到以上这些,就是做一个人也是不完善的。而一个不完善的人在人的社会里,又算个什么人呢?小人而已!

34.有一定的承受能力

【原文】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可以有小小的知识,而就可以有大的承受。小人不可以有大的承受,而可以有小小的知识。”

【说明】君子知“道”而又能守仁,又能“庄以莅之”,又能“动之以礼”了,也就说明君子的知识不是小小的知识,所以,作为一个君子来说,有知识是很重要的。如果只有小小的知识,当然也就不能承受大的事情了。因为只有掌握了很多知识,才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也才有很大的承受能力。而小人由于根本上没有掌握很多知识,所以没有大的承受能力;但他有小小的知识也就够了。这个知识和承受能力的关系也就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了。如果一个小人知“道”而又能守仁,又能“庄以莅之”,又能“动之以礼”了,那么他也就是个君子了。如果一个君子不知“道”而又不能守仁,又不能“庄以莅之”,又不能“动之以礼”,那么,他也就不是一个君子而变成了一个小人了。君子与小人的名称并不是终身制,也不是世袭的,君子与小人的区别最关键的还是谁能掌握知识,谁能承受大的事情,谁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谁能遵守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

35.没有见过实行仁而死去的

【原文】子曰:“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译文】孔子说:“人民对于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比需要水火更为迫切。水与火,我见过因蹈水火而淹死和烧死的;但没有见过实行仁而死去的。”

【说明】君子与小人的区别最关键的还是谁能掌握知识,谁能承受大的事情,谁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这就说明人民是需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的,人们建立起这种关系,是为了和平共处,都能得到更好的生存环境。这个人民,就没有君子与小人之分,只要是能实行仁,就都是君子。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很多人对于仁很害怕,认为实行仁就是要吃亏,就是要忍让,就是软弱!而在现实生活中,无论什么都是要去竞争、斗争、夺取来的;吃亏、忍让怎么能维持基本生活呢?怎么能维持基本生存条件呢?这其实就是对仁的错误理解。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遵守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并不是要人们不去竞争、斗争,而是要人们在竞争、斗争时,仍然不忘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仍然不忘遵守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这并不矛盾,也就是孔子在《雍也》第三十节中所说的:“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意思是说,那些有仁义的人,自己想要立起来的同时也会帮助别人立起来,自己想要做到的同时也会帮助别人做到。能由自己推及到别人身上,这可以说是实行人与人相互亲爱的方法。也就是说,竞争、斗争不是非要踩着别了的尸体往上爬,比如乘坐公交车,人们一窝蜂地挤在车门口,善于竞争者将别人推开而自己上去了,或者是互不相让谁也上不去。如果人人都能遵守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相互忍让一下,大家顺序而上,其实也都能上去的。如果确实人太多,有可能乘不上这班车,也不要懊恼,万一就是这班车出了车祸呢?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而且在等下一班车时,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读书学习,更好地充实自己,又有什么不可以呢?人生的机遇不会只有一次,而且不会同样,多次不同的机遇是可以让我们挑选的。时势造英雄,时机到了,你想避都避不开。

36.要以史为鉴

【原文】子曰:“当仁,不让於师。”

【译文】孔子说:“在面对着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时,不推辞、不拒绝效法、学习。”

【说明】人民对于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比需要水火更为迫切。但怎样去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呢?这个问题并不简单,不是说我对你好,你对我好就行了。关于这个问题,古人流传下来很多好的经验教训,我们不能拒绝效法、学习这些好的经验教训。在孔子的说法就是要寻求最佳的行事方式,用最佳行事方式来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而这个最佳的行事方式就是古人流传下来的经验教训,所以我们不能拒绝,不能推辞。要以史为鉴。

37.真诚而不固执己见

【原文】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译文】孔子说:“君子真诚而不固执己见。”

【说明】不拒绝效法、学习古人流传下来的经验教训,因此就要真诚而不固执己见。不真诚,当然也就学不了,固执己见也是没有办法学习的。只有真诚而不固执己见才能学到更多更好的东西。这也是《易》同人卦中“同人于宗”的意思,之所以会“同人于宗”,也就是固执于宗门之见,而一旦固执于宗门之见,也就无法学习其他宗派的学问。清朝的“闭关自守”,不就是固执于宗门之见而造成国家与民族的落后吗?所以,我们每个作学问的人,千万不能有宗门之见,即使学习儒家学问,也要兼容并蓄,兼筹并顾,看看道家、佛家、基督教、******教等等,有没有好的东西。如果固执己见,固执于宗门之见,唯我独尊,那又会作不成学问了。

38.尽责任的问题

【原文】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译文】孔子说:“侍奉君主,就要敬守职责然后才可以拿俸禄。”

【说明】真诚而不固执己见就好比侍奉君主,先要敬守职责,然后才可以讲到俸禄的事。当然,事君并不一定就是要侍奉君主,就我们现在来说,就是对待单位的领导。在对待单位的领导时,先要敬守职责,然后才可以讲到工资问题。这其实就是一个尽责任的问题,没有尽到该尽的责任,换句话说就是没有做好本职工作,怎么能叫真诚呢?对工作都不真诚,怎么好意思谈工资问题呢?对学问更是如此,不真诚,不敬守职责地作学问,晃晃招牌就想拿钱,或者是东抄西抄而累积,或者是剽窃别人的学问,自己就想捞上一大把,肯定是不行的。作学问最唯一的就是真诚。

39.个人的行为服从于整体的行为规范

【原文】子曰:“有教无类。”

【译文】孔子说:“有了教育,则可以无缺点、毛病了。”

【说明】事君而敬其事的关键在于加强教育,受到教育以后,则可以无缺点、毛病了。当然,一个人的某些缺点、毛病是很难得彻底改掉的,但在事君而敬其事的问题上,其所受的教育可以帮助他改掉大部分。这也就是说,一个人参加工作,就要学习这个工作单位的行为规范,每一个工作单位的行为规范都不一样,而通过教育,一个人就有可能改掉自己的某些行为规范来遵守工作单位的行为规范。因为任何工作单位的行为规范不会迁就某一个人的行为规范的,只有个人的行为服从于整体的行为规范。

40.道不同,不相为谋

【原文】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译文】孔子说:“道路不相同,就不要在一起谋事。”

【说明】虽然都是事君而敬其事,但同在一起的人,思想、主张并不见得是同样的,各人的道路也不一样。所以,如果不一样,就不要在一起商量、商讨谋事。这并不是说不要在一起工作,而是各人的职责不同,就没有必要相为谋了。这个不相为谋,也不是说就要排斥对方,而是说既然不相同,就只好各走各的路了,各人想各人的办法了。

41.言辞要表达清楚意思

【原文】子曰:“辞达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言辞能够表达清楚意思就行了。”

【说明】怎么样才能知道“道不同”呢?听了对方的说话,如果他的言辞表达出了他心中的思想,也就会知道“道”是否相同了。所以,一个人平时不仅要求自己能够辞能达意,也应该要求别人做到辞能达意。而我们很多人的言辞往往不能表达清楚自己内心的意愿,所以造成许多误会。如果都能够表达清楚意思,事情也就好办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人际之间建立起相互亲爱的关系,其最重要的就是交流沟通,没有交流,也就无法沟通。而交流,就是彼此间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而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就要表达清楚。否则废话一大堆,别人仍弄不清楚,也就无法达到沟通的目的。

42.交流与沟通

【原文】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

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译文】师冕来见孔子。走到台阶前,孔子告诉他:“这里有台阶。”走到座席前,孔子告诉他:“这里是座席。”等大家都坐好后,孔子告诉他说:“某人在这里,某人在这里。”

师冕告辞走了后,子张问道:“这是和盲人交往的方式吗?”孔子说:“是呀,这就是帮助乐师的方法啊。”

【说明】本节是《论语》的编纂者们为了说明“辞达而已矣”而编排在这里的,盲人因为眼睛看不到,就很难与人交流沟通,而孔子告诉他,某人在这里,某人在那里,就是要他心中明白,然后他才可以与这些人交流,从而达到沟通的目的。这一节亦是全篇之末,用来作为对全篇的总结,亦有异常之妙。从第一节孔子不肯答复卫灵公的军事问题,讲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而后一直下来都是讲作人处世的个人品质的修养,直到本节帮助残疾人的行为,烘托出作人的根本在于“知德”、“言忠信”、“行笃敬”。全篇一气呵成,首尾相连,节节衔接,即是将仁、义、礼、智、信的基本原则一直贯通下来的。之所以讲“仁义礼智信”,之所以举了那么多正反两面的例子,其实都是在说明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中,用智慧,用信誉,用最佳的行事方式,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就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

同类推荐
  • 北方的相思

    北方的相思

    与“下半身”写作不同,与晦涩、冷冽不同,女诗人桑小燕这本诗集充满情意——对万物有情,对亲人有情,对岁月有情,对一切生命有情……这一切温暖、深情,充盈着满满的爱。《北方的相思》一书,作者选择了近年来诗歌创作中的精华作品,以细腻的情感,生动的语言,心旷神怡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爱情、忠善的理解和追求。诗集分五辑,共195首诗歌。诗歌内容丰富,上天入地,表外里内,动物植物,山川河流,老人孩子,男人女人,思想情感,物质精神,几乎无所不包,饱含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作者简介桑小燕,山西黎城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新诗观止

    新诗观止

    收胡适、鲁迅、郭沫若、李大钊、藏克家、俞平伯、柔石、艾青、流沙河等作家诗作200多首。
  • 天地颂(第二部)

    天地颂(第二部)

    “两弹一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的历史奇迹,不仅是增强国威的科学技术成就,也是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财富,以一种永恒的创造之魂铸成中华民族不朽的丰碑。作者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永不言老的革命激情,历经千辛万苦,经过十年打磨,推出了洋洋洒洒的巨著《天地颂——“两弹一星”百年揭秘》,为我们留下了又一红色记忆。"
  • 中国人(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中国人(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国家,而她的民族生命,涵育着太复杂的内质,欲加以阐述,势难免于牴牾歧异之见解。任何人苟有持相反之论旨者,鄙人准备随时供给可能的材料以便利之。但是真理终是真理,它将克服任何巧黠的私见。人类对于真理的领悟,只在稀有的一刹那,这领悟的一刹那倒是永存的而不是私见能永存。
  • 说人与说诗

    说人与说诗

    这是一本抒情散文,运用了积极现实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从说人和说诗的角度,写出了什么是诗歌,诗歌的作用等,让读者对诗歌有进一步的理解。
热门推荐
  • 小家明月

    小家明月

    笑话,我堂堂戚家明月前世今生这30多年来是白活的不成?被你个小丫头片子背后插刀,最看不惯的就是你们这种貌似纯良的虚假做派,来人啊,给我把王家小姐吊到树上去!
  • 复仇公主之冷残血恋

    复仇公主之冷残血恋

    从小天真可爱的她,看着那躺在血泊里的母亲,心里充满怨恨,她要报仇,在十年前被默认已死的她如今已变得冰冷...
  • 刁蛮弃妃:本宫要休夫

    刁蛮弃妃:本宫要休夫

    一个现代的设计师竟然穿越到了古代,而且还成为了冷宫中的弃妃!
  • 沐梅

    沐梅

    他等她千年,为她成魔,只愿能与她携手。她为他,宁受轮回之苦,为他,放弃一切,奋起与众神抵抗,只为与他共度苦与难。千年守候,千年寻找,不变初心。他们一起坚守着对彼此的爱,红尘百转,却不是她和他。”她轻笑着摇头“没有他的我,那便不是最真的我。”有人劝他:“放弃她,你不会那么累。”他说:“放弃了她,她会哭,我会痛。”他是她最执着的执念,她是他最温暖的存在。寻找等候,原来只因你在于此。
  • 豪门总裁的替爱妻

    豪门总裁的替爱妻

    她,酒吧里的一个孤苦无依的陪酒女。他,京城皇城脚下最年轻有势的权贵,跨国集团的总裁。他买,她卖。原本以为幸福就在面前,转眼却变成一场骗局。原来,她不过是他一个替身,既然注定要在深渊中挣扎,那么就一同下地狱吧。
  • 黑天魔狱

    黑天魔狱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闯进来
  • 天下第一美人

    天下第一美人

    他是傲视天下的骄子,是众人心中的“战神”,睿智,霸气,帅气。她是封建等级社会中罕见的奇女,是“天下第一美人”,聪明,美丽,娇弱。当命运将两人系在一起,会发生怎样的奇迹?是遵守世俗的礼教,还是相知相惜,共视天下?
  • 再续半生缘

    再续半生缘

    四年有名无实的婚姻,一张离婚书就能让人曲终人散。当我再到你时候依旧是个冷漠的人,没有感情动物的人,不!应当说是不会亲口轻易的说出自己的感情。我害怕离婚后再面对你,便空手独自一人出国,离开这个地方,可是当离婚的那一刻,我真的什么都没有了。远方的风景一个人看,远方的人儿一个人想。当有了勇气回到那个有你的地方时。我该怎么面对,该不该在放走这一次的爱。2016为爱改变本性,为爱痴狂…
  • 七剑封神传

    七剑封神传

    七把神剑,不同的神器轮回道路,然而面临的命运对于他们来说则会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封神。只有等待,等待着记忆的复苏与回归~~~~
  • 《黄帝传》之命世之英

    《黄帝传》之命世之英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他因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是承前启后中华文明的先祖。本书以小说的形式介绍了黄帝的丰功伟绩,语言优美,可读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