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06400000036

第36章 动荡中的生存之道——我们将走向何方(7)

如果您希望保障自己的财产安全,那么在泡沫破灭之时请远离人民币现金投资。如果您需要足够的流动性,那么可以选择相对坚挺的外币,如前期的澳元、英镑、瑞士法郎等,美元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欧美国家的货币政策本质上都是坚定的反通胀支持者,他们不会因为追求盲目的高经济增长而有意滥发货币。

大宗商品还会持续看涨吗

毫无疑问,过去10年是大宗商品的牛市,10年里只有两年下跌,分别是2001年下跌18。8%和2008年下跌41。3%,而同期的中国股市却是10年6跌,最高年跌幅达到65。04%。

支撑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对大宗商品有着大量的需求;二是全球流动性泛滥;三是投机的需求。未来可预见的时间内,只要这三个因素依然存在,稀缺的大宗商品价格就将持续上涨。

据世界银行预测,世界人口将从目前的67亿人增加到2050年的91亿人,而世界经济发展的模式中长期内都无法脱离目前的模式,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将会有增无减,而投机资金的大肆进入很可能将价格推离基本面。

事实上,大宗商品已经逐渐成为全球机构及个人投资者资产组合中的重要部分,投资于大宗商品相关基金的资产规模,已从5年前的基本为零,迅速增长到2010年年底的近1500亿元,并还在高速扩张中。据日本野村控股公司的研究,人均国民总收入低于1000美元的国家,其收入每增加10%,金属消耗量就会随之增加10%,粮食消耗量增加6%,能源使用量增加4。25%。稀缺性决定大宗商品的投资价值。华尔街日报,2011年5月5日。

据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发布的数据,到2020年,新兴市场的能源需求预计将增长27%,而发达国家的增幅仅为8%。与此同时,能源供应依然紧张,世界原油储备中的很大一部分要么深藏海底,要么储藏在难以开采的加拿大油砂之中,或是位于政治形势不稳定的国家。因此,在很多人看来,押注石油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很多机构都看好铜、铁矿石、铅、煤炭等大宗商品的投资前景。

过去中国对大宗商品的牛市提供了需求支撑,因为中国的高速发展似乎永无尽头,外资投行自然也一路高歌。高盛集团表示,2011年直至2012年,大宗商品投资回报进一步增加;瑞银看好大宗商品,理由是供应有限但新兴市场的需求增长,投资者的兴趣浓厚加上市场规模偏小,而这一切将会推高价格;********也看好大宗商品,因为中国将依然决定大宗商品的市场需求。

如此之多的看好,却并未阻止2011年的大宗商品大跌。从2月份开始,国际市场上,有色金属、棉花、橡胶等就开始触顶回落,呈现一波持续调整行情;5月份,原油、黄金、白银等纷纷暴跌。一些机构表示,大宗商品的暴跌,可能是市场泡沫开始破灭的表现。

另一些人则坚持认为这只是上涨过程中对不坚定者的有效清理。著名的“做空者”约翰·鲍尔森表示,未来3~5年,随着美国和英国大幅增加货币供应量,金价最高可能会涨至每盎司4000美元;吉姆·罗杰斯也表示,油价可能继续攀升,因为全球石油储量正在减少。

目前,世界经济的复苏还处在未定之途,欧美债务危机和赤字问题还未找到解决的办法,欧美经济正在陷入第二次衰退,市场信心明显受抑。中国本身也面临诸多问题,经济发展模式需要转型,经济结构需要调整,贫富悬殊需要改变,而以房地产为首的资产泡沫也需要得到清理。要解决这些问题,中国要保障经济发展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且外部拥有良好的经济环境,这样才能确保中国经济的平稳转型。

如果中国不管外部世界经济,执意通过加大投资继续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继续担当全球成长的发动机,那么中国将暂时为稀缺的大宗商品提供底部支撑,大宗商品也可能因此再次进入新的牛市。但当世界经济复苏之时,几乎就是中国经济不可避免地衰落之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千万不要对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大宗商品投资波动幅度很大,风险很高,未来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旦中国出口受阻,国内经济因泡沫破灭出现大幅回落,中国很可能不得不大幅减少甚至停止购买原油、煤炭、铜和其他大宗商品,而外部世界又不能及时填补中国形成的空缺,那么大宗商品的价格很可能面临雪崩的局面。

当然,如果“中国模式”顺利出口到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大国,全世界再次出现对资源的抢夺,那么以石油、铁矿石为代表的大宗商品持续的牛市自然是理所当然的。

紧抓住农产品与土地

农产品的价格近年来一直处于上涨趋势,有人说,目前已进入世界性的农产品牛市。糟糕的天气和各国不断增加的需求将持续推高农产品价格,此外,投资者扩大了对农产品的购买,有的甚至开始收购农田和水资源。在中国,由于国情的限制,收购农用土地是不现实的,面临很多法律障碍,水资源的交易也没有市场,但农产品投资还是可行的。

新兴市场正经历人口的巨大增长,世界人口到2050年将增加30%左右,但人类的耕地资源已不可能增长这么多。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所长、粮食经济学家布劳恩指出,“农业生产增长率大致维持在每年1。2%左右,但是这一增长率却无法赶上人口增长和由此而来的对粮食需求的增加”。

中国因素再次凸显了出来,一些投行因此认为农产品“上涨不再需要其他理由”。根据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数据,2010年中国首次成为全球进口美国农产品最多的国家。分析人士指出,这意味着中国对国际粮食市场的依存度增强,对世界粮食市场来说具有“战略意义”。

但中国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却不愿意支持这个说法,在中国的统计数字里,中国粮食自给率依然在99%以上。事实上,中国统计的进口粮食只包括玉米、水稻、小麦等作物,不包括大豆等经济作物。中国在2010年进口大豆5480万吨,占全球大豆交易总量的60%;此外,还进口了260万吨的棉花,157万吨玉米,120万吨小麦。如果加上经济作物,中国的粮食自给率已经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90%以上降到了现在的70%。

我们的官方数据之所以能保证几乎100%的粮食自给率,是因为我们将有限的资源都用于保证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产品的种植,而大豆等经济作物的供给则通过国际市场来解决。中国对外依存度高的农产品种类包括大豆、棉花、植物油和食用糖等品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我们将失去大量优质的农田,中国的粮食自给率很可能将进一步下降。据估计,如果中国的城市化率达到80%,那么粮食自给率可能会下降到50%。一旦中国粮食自给率下降,必然会推高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

2000—2006年,中国农产品进口额年均增长18%,在世界前15个农产品进口大国中增速最快,而这一势头目前仍在发展。******发展研究中心预测,中国粮食净进口量到2020年将达到2224万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

中国的粮食生产形势是严峻的。近年来耕地数量大幅减少,耕地质量也在下降,农作物种植开始失去对有害病虫的抵抗力,农作物品质、产量每况愈下。更要命的是,受污染耕地大幅增多,环保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早在2006年全国受污染的耕地就已达1。5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

最新的非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被污染土壤已经占到了全部耕地总面积的1/5。中国粮食安全面临新抉择。中国产经新闻报,2011年2月28日。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从2009年起,我国全面实施粮食增产1000亿斤的战略规划,这在一些专家看来,无异于涸泽而渔,所付出的生态代价太大。农业污染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污染源,但我们对此却熟视无睹,因为我们要保证粮食生产,又不愿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补贴,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这是短视的,是盲目追求GDP增长的必然结果。而在广大农村,农民已经不愿意进行更多的粮食生产,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老人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在四川、湖南等很多省市,80%以上的农业生产劳动力都是本该颐养天年的老人。

对我们来说,国际上几乎全是坏消息:俄罗斯、乌克兰等停止了粮食出口,美国玉米产量下降,同时加大了生物燃料开发。全球脆弱的生态系统和日益增强的环保压力,事实上已经无法再为农业领域的超常发展提供土地支持,未来全球也许将很快告别供求平衡时代,中国对外依赖严重的经济作物也许存在历史性的重估机会,这对于国家来说是不幸的,但对于投资者而言,可能是不错的机会。

警惕中国股市

房地产泡沫崩溃并不能给股市带来上涨动力。中国证券市场自诞生开始就是一个泡沫,也许,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将同时使股市泡沫得到彻底的清理。

如果要投资股市,可以将眼光放到外部市场,比如美国的金融股就是不错的选择。至于香港市场,由于支撑恒生指数的多半企业都是红筹股或者H股,未来内地经济的不振必将对香港市场造成很大的影响。自2000年以来,香港市场逐渐脱离美欧市场,转而与内地市场同步了。

科技股,历来都是高风险、高收益的代表。中国一直在抓高科技,尽管航天、国防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市场化的渠道却一直未打通,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如果寄希望于在深圳创业板上发现真正的高科技,那还是早点洗洗睡吧,别费神了。

对中国股市的投资一直以来都是散户们对有关机构和内幕人士的慈善赞助,经济萧条时期还是少行点善吧。

回归实业和高科技

实业救国,曾经是晚清和民国很多知识分子的理想与追求,但很遗憾,那时的实业救不了国,甚至这些知识分子连自身的命运也挽救不了。在高尚以至于脱离了物欲的主义面前,实业是卑贱的、庸俗的,注定将成为一种罪孽。

但主义因为过于高尚,现世中难免显得苍白,空喊了一阵口号之后,事实上只有实业方是正道,其余的都是胡乱折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的其实就是新形势下的实业救国道路,不然,中国焉能成为所谓的“世界工厂”。只是,近年来,我们开始跑偏了,泡沫化挤占了实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源,产业结构始终得不到提升,制度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小。

我们需要回归实业的正道。

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在题为《为了21世纪的科学》的研究报告中强调,“科学技术对国防和经济从未像今天这样不可缺少”。工业革命已降,技术进步已然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推动力。19世纪的“机器时代”,20世纪初的电气化、半导体,现在的互联网,先后推动了经济的大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未来,我们在海洋工程、生物、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网络与信息等方面的技术创新优势将有力推动人类经济的再次发展。

基础研究耗资巨大、耗时漫长,非一般企业可以承受。我国的很多基础研究居世界前列,但我们缺乏将这些研究顺利转化为经济利益的制度机制。我们需要搭建有效的制度转化平台,鼓励中小企业进行应用性研究,从而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在经济萧条之时,中小企业的创新将是我国经济尽早复苏的重要一环。

未来是不确定的,泡沫破灭过程也面临很多变数,对投资者个人而言,要么遭受损失,要么大获其利,没有所谓的中间道路。因势利导,分散风险,是逐利的根本。在泡沫破灭之时,寻求有效的投资组合,而不是豪赌单一品种,将有助于规避风险。

从长期来看,泡沫只是经济过程中的短暂瞬间,是破坏,但也是重建的开始,是财富可能的损失,也是新财富诞生的机会。

技术革命在带给人类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快速消耗地球上的资源。未来人类的发展,短期之内还脱离不了目前的发展模式,资源的占有和消耗将决定经济的发展程度,因此寻找新的能源、新的资源将成为很长时间之内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对资源的争夺和占有注定将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核心,而纯粹信用下的金融体系,在这种竞争面前将会面临失去信用的风险,美元如此,欧元也将会如此。

而全球共同认定的通行的共同货币短时期以内将不可能出现,特别提款权是不错的构想,但远不能形成共同的货币基础,回归金银当前看来也不现实。因此,贸易体系与金融体系之间的恩怨情仇,泡沫与财富间的纠缠,大国之间的博弈,等等,都将屡屡上演。

在这种格局下,金融动荡之时,金银作为长时间的曾经货币,会不时站出来整理货币之间的分歧,但如果寄望于金银再次成为货币是不可能的了,因为人类在信用货币下已走得足够远,再回头时伊人已杳然。寄望于附生在别国掌控的国际金融秩序为国家财富升值保值,无异于缘木求鱼,美国国债不是安全的,它与希腊国债没有本质区别。

构建适应自身的金融体系,对资源尤其是稀缺资源的抢占,对新能源、新技术的追逐将成为国与国之间较量的资本。这些与金银一样,不是货币,但却是财富,需要开发和坚守。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不仅要看政府外汇储备的多寡和本币增发的多少,还要看拥有了多少资源以及对于高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程度。

同类推荐
  • 源与流:西方文化中经济观念的演进

    源与流:西方文化中经济观念的演进

    本书是一项有关西方经济学前史的研究成果,从西方文化的角度来研究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从古希伯来、古希腊、古罗马、基督教这些文化基因中去寻找“劳动”、“价值”、“看不见的手”、“交换”这些观念的历史根据,从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哲学变革中去寻找经济科学兴起的前提与方法。从古希伯来人的宗教典籍到近代早期的重农学派,比较完整地勾勒出亚当·斯密以前西方文化和经济观念交织生成的思想风貌。
  • 败走中国

    败走中国

    今天繁荣兴旺的中国市场吸引越来越多国外企业的目光,同时也已有不少中国企业走上了海外扩张之路。进入一个新市场总会面对未知的风险,如果总是依靠自己经历的种种失败来获得宝贵教训,这种高成本的做法是一个企业的“不能承受之重”。“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阅读本书,能够启示后来者少走弯路。
  • 幸福城市才是最好的城市

    幸福城市才是最好的城市

    本书围绕什么样的城市才称得上幸福城市、如何建设幸福城市两大主题,作者对幸福城市建设总结为“一二三四五”理论:一个中心(以市民幸福为中心)、两个法则(既要爱情法则,更要亲情法则)、三个层次(幸福城市的高度)、四大支柱(幸福城市的保障)、五大标准(幸福城市的维度)。列举了迪拜、奥胡斯、杭州、成都等7个世界上著名的幸福指数高的城市作为经典案例,揭示幸福城市并不神秘,幸福密码可以相互学习、借鉴,为当下席卷神州大地的幸福城市建设浪潮提供启迪与参考。
  • 穿越镀金时代

    穿越镀金时代

    作者认为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时期是一个“镀金时代”。在这段历史中,中国实现了真实的成长,同时也积聚了经济泡沫。作者把中国的增长秘笈归结为一个脱胎于较低生产力水平、僵硬计划管理体制的“史前经济体”,快速形成市场和资本的现代化过程。它压缩了超过200年的悲欢离合和生生灭灭,是一个从残酷野蛮、积累加速准备起飞的前现代,到狂飙突进、推崇生存价值和经济效率最大化的现代化阶段,再到强调多元生活价值、主观幸福,不再唯经济增长至高无上的后现代的完整演化过程。但从现在开始,镀金时代结束,进步时代开始,接下来的10年至关重要,将直接决定中国是否能迈进一线大国的行列。
  • 市场营销实务

    市场营销实务

    本书内容包括:认识市场营销、市场调查、市场选择、营销策划、营销实施等。
热门推荐
  • 喜上心头

    喜上心头

    许喜没想到这辈子还能爱人,当沈继添站在她面前说:“我绕了好久才找到的地方,要不把证办了?”许喜想要不要再试一次?其实幸福只是千帆过尽之后还有个人真心的说爱你。
  • 穿越之皇后不许

    穿越之皇后不许

    她说:常珝,许我一辈子吧。常珝轻抚着她的面颊:“朕不许,你这皇后,朕要与你许上三生三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上剑峰

    无上剑峰

    古代的王牌剑客意外穿越,这里是剑气的世界,驯兽师,独门剑技,看云陌辰怎样一步步踏上巅峰,唯我独尊!
  • 每天读一点中国史(两宋-民国卷)

    每天读一点中国史(两宋-民国卷)

    任浩之编著的《每天读一点中国史·两宋民国卷》以风趣的语言将我国的历史分为:两宋:两京梦华;元代:大漠烟尘;明代:浮华世家;清代:天朝日暮;民国:走向复兴。读来风趣、幽默、可读性极强,解决了一般历史书的沉闷、古板。是一部难得的,且适合各个层次的人阅读的历史书籍。
  • 大宋一品驸马

    大宋一品驸马

    宋开国十年,南北尚有四国未平,燕云十六州犹在敌手。柳味穿越成一落魄郡主的驸马,势要在大宋搅动风云。
  • 忽然想起我未曾拥有过你

    忽然想起我未曾拥有过你

    单恋,辛苦而又甜蜜,他不知道她喜欢他,所以把她推给了王勋宪,她却在他和他之间犹豫不决。她说:“王勋宪你根本不懂什么是爱情”。他却来不及告诉她:“我不懂什么是爱情,因为我未曾拥有过你啊……
  • 洗天传奇

    洗天传奇

    以东方神话西方神话和非洲神话为背景,解说白人黑人的由来,灵气魔法的消逝。解释六道轮回,魔界崩碎……东方的武者修道者,西方的武者法师,非洲的侍僧巫医!人神争锋……有悲伤,有喜悦,有缠绵爱情,也有快意恩仇;看那剑气横空,魔法遮天;魔云密布,仙气冲天……看尽精彩,尽在洗天
  • 武斗魔法

    武斗魔法

    选择投胎愿望时的一次意外,让飞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转生在了精灵一族内,成为了一名男精灵。而在这个实力为尊的大陆上,精灵一族内,竟然是女尊男卑?而原因,竟然是男性精灵不能沟通天地魔力,使用大威力的魔法。做为天生不能修炼斗气的精灵,同时无法成为魔法师的飞,该怎样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既然人类和精灵的修炼方法都不适合我,那我就自己创造一条崭新的修炼之路——精灵族初代帝王飞。
  • 云梦睡虎地秦简的发现

    云梦睡虎地秦简的发现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云梦睡虎地泰简的发现》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星际机械帝国

    星际机械帝国

    一个地球人类大脑穿越被改造成机械体的故事。宁式,是他被改造后的名字。他是博士疯狂的产物,但是却比博士更疯狂,创造的传奇远远的超过了宇宙的认知。他的记忆被消除了,但是是否又能找的回来呢。这是一个等级的社会,以精神指数界定人类进化度的世界,宁式,这个稳定精神指数只有5级“废人”颠覆了所有人的认知,创造了一个个令人惊叹的传奇,然而他只有一个,不可复制。“你们目瞪口呆吧,你们不可思议吧,我才是传奇,因为我,没什么是不可能的”当谜一般神奇的大脑,和宇宙时代最顶尖的金属躯体结合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华夏龙的传说,在宇宙时代继续上演。。。。。很爽的小说,后面会更爽,看看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