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10800000046

第46章

粮船被夺,日军江东指挥部对伊林与兰花子严厉斥责,并严令他们,必须在3天之内,将50吨粮食送到乌龙港,否则军法处置。

兰花子自到中国以来,第一次被上司毫不留情地责骂,这比被人剥了衣裳还难堪。她知道,造成这种结果,怪任何人都没用,她能怪伊林没听她的意见吗?她能怪一木秀郎和他的部队战斗不力吗?不能。就是能怪,都是以后的事,现在顶顶重要的,是想尽一切办法,筹集50吨粮食送往乌龙港。兰花子明白战争的局势,粮食对前线的重要性,它甚至胜过武器!可是,他们现在缺的偏偏是粮食!她与伊林一夜未睡,商讨筹粮计划。

经过一夜的谋划,他们的筹粮方案出笼:一是强行征集本镇上所有粮行的粮食,越多越好,争取15吨以上。二是命令江海龙再去南口村征收粮食,确保10吨。三是下乡扫荡搜刮,争取10吨。公司库存还有10余吨,如实在再缺,临时将叶部和自己的用粮充实,这样合起来能确保50吨。这50吨粮食在两日内筹办完成后,第三天发往乌龙港,请县大队重兵协助护送。他们作了筹粮分工,由军需官带警察一部,负责镇内粮行突击搜粮。伊林与叶绍兴带部队主力下乡扫荡。兰花子与江海龙带领清乡队去南口村征粮。他们下定决心,不惜一切手段,要把这50吨粮食拿出来,立功“赎罪”。

江海龙被紧急叫到江北公司的时候,是早上七点半,他是带着小孔一起去的。他们进门一看,50多个清乡队员集合在场地中央,兰花子正给他们训话。江海龙还没听清兰花子一句话,兰花子已看到他了,对他喊着,“到房间里等我,我马上来。”

江海龙和小孔进了会客室,江海龙直接走近对着场地的窗口,想听听兰花子在那边讲什么,却看到兰花子走过来了。

兰花子铁青着脸走进屋,一句多余的话也没有,直接对江海龙布置任务:“我们的现在出发,去南口村,征收10吨粮食,最迟明天的,一定要收到。”

江海龙听了一愣:“什么,叫他们再交粮?”

“对,而且最迟在明天的,一定要拿到手!”

“这能行吗?我们前不久才好不容易收到那些粮,说好今年不再收了,现在再叫他们交,我说话不算话不要紧,老百姓手里有没有余粮也不知道啊。”

“那就要看你的本事,也看你对皇军的忠诚。我们已没有时间考虑太多,队伍已集合好了,我的陪你一起去。你听好,在南口村你要唱主角,收粮成败就在于你。如果老百姓的不听话,对他们的绝对不要客气,明白吗?”

江海龙的嘴,像被胶带封住,讲不出话,他的脚,像被钉在地上,挪不动步。

“走!”兰花子催促着。

江海龙一时脑子空白,束手无策,像被鬼牵着似的,魂不守舍走出了江北公司。

粮食被夺,敌人肯定狗急跳墙,但像兰花子这样做法,江海龙是根本没有想到的。走到南街上,江海龙看到军需官带着一帮警察正在一家粮行强行抄收粮食,知道敌人为了粮食横竖横,拆牛棚(当地方言,指不顾一切,破罐子破摔)了。他想,自家的商行也可能难逃此劫,应该告诉张久隆他们尽快隐蔽转移存粮。想到此,对一直跟在身边的小孔使个眼色,说道:“你回行里去,告诉老张,我中午不回来了。”江海龙话音未落,兰花子接上了口:“不,小孔的一块去南口村的,谁也不准走!”看兰花子的架势,谁今天同她闹别扭,谁今天就没有好结果。江海龙不再多说话,只有随着队伍朝前走。队伍一过街,沿小路直接向南口村奔去。

走了快一半路程,江海龙的心情才平静下来,思忖着,到了南口村,他怎么说,怎么既不让群众交粮又不受伤害?眼下,主动权还在自己手里,兰花子不是说了吗,到南口村由他唱主角,兰花子今天虽然亲自来,但她到村里跟聋子瞎子差不多,只是来督促他而已,真正到了南口村,办事还是得由他调度,那就有时间与敌人周旋,与自己人联系。想到这里,江海龙心里慢慢有了底,觉得现在要顺着兰花子,后面的事才好办。心思定了,他问兰花子,这次要多少粮?

兰花子没好气地回答:“不是说过了吗,至少10吨。”

“10吨那是200担呀!”江海龙装出惊讶地说。

“怎么,这多了吗。”兰花子依然气呼呼地说。

“不是多。不是才运出去50吨吗?”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这句问话把兰花子激怒起来:“别那么多废话,你只管收进你的粮食!”

江海龙存心气兰花子:“粮食到乌龙港了吗?”

损兵折将,又丢掉那至关重要的粮食,日军是大失颜面,兰花子是无地自容,现在任何人提及此事,都是挖她的肉,戳她的心,因而,她顾不得当着众人的面,狠狠地骂江海龙:“江的,你的混蛋,你要再啰嗦,当心拿你问罪!”

“啊呀兰总管,你今天怎么这么凶啊?”江海龙仍装得不知所终。

兰花子停住步,瞪着江海龙:“你的是装糊涂还是揭我伤口,我们的粮食被新四军的全部抢了,你的难道不知道?”

“啊?我只听说南河那边打了一仗,真不知道粮食被抢了,还以为运走了。”江海龙一本正经地说。

兰花子突然认识到,自己对江海龙发火无济于事,现在要紧的是笼络住他,让他出力收到粮食:“行了,江的,这事以后再说。这两天,我们一定要把粮食搞到手,否则,我们不好向上交代的。你的明白?”

“我明白,我明白。”江海龙当然明白,这粮食绝对不让敌人拿走一颗!

一路上,再无言语,风风火火的队伍开进了南口村。

南口村的干部群众,谁也想不到江海龙带着大批清乡队突然进村,当他们得到“保长”“甲长”的通知赶到大场时,看到江海龙和兰花子站在场地中央,他们的后面是荷枪实弹的清乡队员。混在村民中的干部和民兵,偷偷交换着眼色,等着江海龙给他们信息。

江海龙看到了村民中的干部和民兵,他微微与他们交流了一下眼光。现在既要顺着兰花子的意思办事,同时又要把信息尽快透露给干部和民兵,让他们作好相关准备,江海龙等着快开会。

兰花子看到人来了不少,催促江海龙开会宣布事项。江海龙毫无遮掩,直来直去开讲了:

“乡亲们,我们今天来,没有别的事,只是一样事,请你们再交粮食,而且要快点交出来。”

村民中立刻有人喊起来:

“我们现在哪还有粮啊,只剩过日子的一点点口粮了。”

“不是前几天才交粮吗,怎么又要交啊?”

“不是说好今年不再交了吗,啥道理又要我们交,要不要我们活日脚了?”

村民一阵骚动。

兰花子一下子拔出了手枪,喊道:“听江镇长的讲话,谁敢不听闹事的,死啦死啦的。”

江海龙怕兰花子施淫威群众受伤,立即放开喉咙喊起来:“乡亲们,你们都是皇军的良民,现在皇军急需粮食,你们就支持一点,千万不要因小失大、因小失大啊!开完会回去,你们有时间与保长甲长商量一下,不要在这里吵闹。”

一个干部问:“哪这次要多少粮啊?”

“200担。”

村民又是一阵骚动:

“这么多粮食,我们哪有啊?”

“叫我们抢也抢不到啊!”

兰花子又要举枪,江海龙劝告她:“兰花子小姐,你说过,这里的事我唱主角,你不要急,我来给他们说。”江海龙转过头,对村民又喊道,“大家不要急不要闹,每家每户,有一斗出一斗,有一升出一升,凑凑数总归有办法的。有句话讲,众人拾柴火焰高,过一会儿大家回去,想想办法,把这件急事情交代过去,皇军不会为难我们的。再说今天兰花子顾问亲自来,大家要给她点面子。”

曾提问的干部又问:“那什么时候要啊?”

“明天,明天这个时候我们来拿。”江海龙回答。

兰花子突然想起上次村民送粮的事,忙补充道:“明天这个时候,你们的送到镇上。只要你们送来,我的向你们保证,明年一年不会再要你们交粮食。”

一个当“甲长”的民兵立刻回道:“这不行啊,上次给你们送粮,新四军知道后,给我们每人记了一个黑点,当甲长的记两个,我们要再送,他们会来杀我们的。我们不敢送了。”

兰花子听明白了这句话,沉默了一阵。对她来说,新四军杀不杀他们用不着她担心,关键在于村民交不交得上粮食,为保险起见,她改变了主意:“好的,明天这个时候,把粮食的就送到这个地方,我们的来拿。今天的话说明白,明天的如果不交齐粮食,你们的以后就永远不要再种粮了,这里统统的烧光,我说话是算话的。”

江海龙看了看怀表,已是11点20分,他不想让兰花子在此磨时间,希望干部和民兵早些作好对付敌人的准备,便说道:“乡亲们,现在到吃中饭时间了,明天也就是吃中饭前,我们到时会来接粮食。你们回去快准备准备,对没有来开会的抓紧通知一声,这个交粮的困难,我们一定要想办法解决。”

江海龙一语双关,干部和民兵都听懂了意思。兰花子听不出其中玄妙,反而对江海龙这个补充很满意,她转过头问江海龙:“我们现在是不是进村看一看,催有粮的先交粮?”

江海龙摇摇头:“不,这些事有保长甲长的做,哪要你我操劳。当然,你亲自去老百姓家里督促,我求之不得,但就怕你来的消息传出去,万一有人报告新四军,他们不会不管不问,他们就想抓你呢。”

兰花子立刻紧张起来,马上说:“那我们的还是先回去!”

“当然,至少你先回去。”

“不,我们还是一起回去的。”兰花子已把江海龙当护身符了,怎敢离开江海龙独自返回。

回到镇里,兰花子和清乡队直接回了公司,江海龙和小孔一步不停回了商行,那时已是下午3点多了。陈允家一见江海龙和小孔回来,第一句话就说,我们库里的9担粮食,全被敌人拉走了。张久隆接着说,上午全镇的粮行都被他们抄了,一直闹到中午。江海龙点点头,“我早上出镇的时候,就看见了,也来不及告诉你们,被兰花子直接逼着去了南口村要粮。鬼子丢了粮,现在千方百计抢粮。老张你马上去找龚师傅,告诉他,明天中午前敌人要去南口村要粮,要不到敌人肯定要烧杀,无论如何,不能让敌人进村,半路上拦住他们。南口村的干部和民兵已经知道了,大家抓紧做好准备。”张久隆问:“明天你还去吗?”“我肯定要去,兰花子就指望我呢。不过不要担心,只要枪一响,我会想办法躲起来,不会太危险。”张久隆听了,抬脚就往门外走了。

兰花子回到公司时,伊林带队扫荡还没回来,她找来军需官,问收到多少粮食。军需官报告,全镇所有的粮行全搜查了,总共收到的粮食不满3吨,还是东来商行的粮食最多,不过也不到1吨。兰花子听了默默无言,心里盼望着伊林能大有斩获。

到傍晚时,杀气腾腾灰头土脸的伊林带队回来了。令兰花子万分失望的是,他们的战果,只有不满两推车的杂粮。没有搜抢到多少粮食不说,还被民兵冷枪打死打伤六七个。伊林抓着了5个没有躲藏好的村民带回据点,当晚严刑拷打,逼他们交出粮食。村民回答鬼子众口一词,粮食早被你们抢光了。伊林恼羞成怒,叫士兵烧了两大锅玉米粥,把村民一个一个捆紧在板凳上,用滚开的玉米粥把他们活活烫死。

这一夜,兰花子又没有睡着,她现在就指望江海龙,明天能如数拿到10吨粮食。

第二天,江海龙为安全起见,叫小孔留在商行,早晨8点,他独自到了江北公司。兰花子早在门口等着了,她生怕遭武工队伏击,不敢下乡,请军需官陪江海龙,带了30多个清乡队员和一个排的警察前往南口村。

江海龙今天上路,十分从容。他相信,抗日政府和武工队一定做好了准备,敌人是不会得到一粒粮食的。

60多人的队伍,加上20余个民工推着的20余部独轮车,前后拉了足有200米长,出镇的时候,已是9点。江海龙和军需官走在队伍最后,军需官不像兰花子那样懊丧,那样气急败坏,他脸色平静,时不时与江海龙闲谈几句,一点也看不出他内心是否紧张恐慌。领队如此,整个队伍的气氛就与昨天完全不一样,显得轻松自如。军需官对今天的收粮似乎抱有希望,还与江海龙打赌,说今天收到粮食,我请客喝酒,收不到,你请。江海龙说,今天你输定了,你肯定请客。军需官喜滋滋的,说我宁愿请客,否则我们以后日子不好过。

热晃晃的日头斜斜地照着,还没发黄的芦苇直直地竖着,一阵阵暖风从空中吹来,在玉米秆和芦苇组成的青纱帐里停留了,越来越厚的云层在天边慢悠悠地堆积,有下雷雨的兆头。大家走的不费力,也不轻松,没有人满头大汗,也没有一个人感到凉爽,拿步枪的人已感到枪身的沉重,有的为省力,竟把枪放到民工的推车上。他们走上一段高高的岸堤,这里四周庄稼矮,风凉有快意,准备歇歇脚的时候,一阵排子枪,把所有的人吓得魂飞魄散。

江海龙大叫一声,“有伏击!”

子弹在头顶上飞窜,军需官脸色顿变,但他毕竟久经沙场,分辨出了枪声来自哪个方向,他们是三面被围啊!于是大叫:“快往河对岸撤!”军需官第一个蹿下河堤,跳进宽绰的河里,在他眼睛的余光里,看到江海龙紧跟着他跑了下来。

军需官以娴熟的自由式游泳动作拼命向河对岸游去,他游的飞快,自认为自己第一个到达对岸,可在他离对岸还有8米多时,看到前面的水里,冒出了江海龙的头。对江海龙的泅水神速,军需官此时没有产生任何惊奇,只是手忙脚乱爬上岸,当他躲到岸堤上的芦苇丛中观察对岸时,听到江海龙在耳边问,我们还撤不撤?军需官没有回答,只是紧张地观察前面的战场。他看到,对岸岸上,那些民工在推车旁边趴着,没有一个跳河的。警察和清乡队员,有的已被打中躺在岸上了,有的举枪投降,也有的在河里往这边游,河面上,已有三四个尸体漂着了。接着,军需官又看到,对岸高堤上,站起几十个手执各种枪支的人,他们对着还在河里向这边逃窜的人,连连开枪,一股又一股的鲜血,像红色的烟雾,飘散在水面上。

“我们快回的!”军需官这才惊惶失措地回答江海龙。

跟军需官和江海龙回到镇上的警察加清乡队员,只剩21人。

同类推荐
  • 豆汁记

    豆汁记

    本书精选了作者所创作的部分优秀中篇小说作品,《豆汁记》故事的背景为旧时老北京,主要讲了作者小时候家里一个很会做饭的女仆的故事,文中仆人莫姜一个旧时中国妇女的典型形象被作者刻画的非常鲜明。
  • 白雪红灯笼

    白雪红灯笼

    甫跃辉, 1984年生,云南保山施甸县人,复旦大学首届文学写作专业小说方向研究生毕业,师从作家王安忆。在《人民文学》《大家》《花城》《中国作家》《青年文学》《上海文学》《长城》等文学期刊发表中国短篇小说。获得2009年度“中环”杯《上海文学》短篇小说新人奖。
  • 夜葬

    夜葬

    西南一隅,有一奇特的丧葬习俗,名"夜葬".凶死的人只能在夜晚静悄悄地送到死人沟中埋葬.四个研究民俗的学生来到这里,想要揭开这神秘文化中不为人知的一面.可他们碰到的,却是一连串不可思议诡异莫名的事……村中的地理先生,欲言又止……山村中唯一的大学生,发现了秘密,却又神秘失踪……山腰上绿树掩映的别墅中,隐居的推理小说作家……别墅中,一瘸一拐走过的管家……还有一只低吠的狼狗……
  • 灵蛇剑传奇一

    灵蛇剑传奇一

    可是不曾记得在何时,这恐怖的地方竟然来了个和尚。没有人知道在和尚的来历。但在常人想来,这个尚必定是脑子被驴踢了……
  • 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

    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叶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汤姆·索亚是一个调皮的孩子,他和同父异母的弟弟希德一起接受姨妈波莉的监护。他总是能想出各种各样的恶作剧,让波莉姨妈无可奈何,而他也总能想尽办法来躲避惩罚。一天,汤姆见到了可爱的姑娘贝琪·撒切尔,她是撒切尔法官的女儿。汤姆一见到她就对她展开了攻势。而他的爱似乎也得到了回应。镇上有一个孩子叫哈克贝利·费恩。他的父亲总是酗酒,父母一直打架,因此他跑出来自己生活。他看起来和文明社会格格不入,大人们都不喜欢他,可汤姆和他却是好朋友,故事是由此展开情节的。全书充满着童真,童趣;成年人看着,也能重新体验一下童年的生活。
热门推荐
  • 陵门

    陵门

    仙,在凡人眼里是伟大的,在我眼里却只是一个拥有凡人外表的魔………………
  • 六宫盛宠:云家庶女俘君心

    六宫盛宠:云家庶女俘君心

    官府女子,只得听天由命,任人摆布。身为庶女的云馥凝,更是没有选择权。听从安排,进宫为妃。自从为帝君倾心的那一刻起,她势要获得皇上专宠,斗宫妃、除障碍,步步风华,走出不平凡的一生!
  • 阴阳客行之前世今生

    阴阳客行之前世今生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一日结契,她是留念人世的小小契鬼;梦归故土,她是来客,还是归人?大漠公主、不死木偶、夜半孩啼、鬼族遗址……一步一路,是寻回前世记忆的归途,还是通向未知地狱的死路?白梅藏袖,他是最洒脱的鬼君;雪夜白头,他此生所愿,不过同归白首。红楼飘雪、幻境遇故人……是一见钟情的相遇相知,还是苦等三生三世的久别重逢?一步一擦肩,是命定的邂逅,还是注定的无缘相守?失去元神的上神,孤独守护千万年的鬼族之主,这是一场历险,也是一段成长的旅途。这世间,离别总是多过欢聚,唯愿我们相见之期,都是初见模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龙枪破苍穹

    龙枪破苍穹

    一杆传说中的龙枪,一个质朴的乡村少年,当有一天,少年走上玄兵大陆的历史舞台时,他发誓要做绝世的大英雄。十八圣兵,十六玄兵,七十二神兵,一百零六天兵谱,龙枪自称雄。头顶天,脚踏地,天兵勾天地,龙枪破苍穹!
  • 退魔事务所

    退魔事务所

    我是个孤儿,从小被唐山捡回来,他是个瞎子,在我们村很出名,是个阴阳先生,我本来是不信迷信的,但是有一次在家做饭时,发现米缸下的长方形洞穴,里面藏着一本无字天书,名为退魔录,这本书给我的人生带来巨大的变化,当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破解后,我该何去何从…
  • 我们都太倔强

    我们都太倔强

    “笨蛋,我要定你了!”刑皓天霸道的说。“丫头,你只能是我的!”项逸霆勾起一抹坏笑。“如果不喜欢可以不用勉强,但我只会钟情与你。”安梓然深情的看着她说。救命啊!能来点正常点的吗?我可以都不选吗?
  • 遇见从最初开始

    遇见从最初开始

    在遥远的东方,在那个承载着东方巨龙的圣胜地方,有一个全世界最庞大的集团——连帝国集团。其资产到目前为止尚未能有人真正算出,其创始人连赫天是个非常神秘的人物,从不公开参加任何活动。至今为止,也没有人能正确追踪到他的行踪。连赫天还有五个让人望尘莫及的儿子掌管着连帝国集团的五个重要枢纽。
  • 将军在上

    将军在上

    为了追寻属于自己的他,她从烟雨江南一路翻山越岭走进飞雪塞北,直到靠近。总有一天,她要告诉他,这十年来,他一直住在她的心里,融入了她的骨血,陪着她一同呼吸。她爱他,只爱他。所以,他拒绝她没关系,不想回应也没关系,只是请他不要无视她的情意,这是她自己的事情,与他无关。就算是放弃,也会是她自己放弃,任何人都不能替她做决定。对他,她就是这样的人,向来痴,从此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不灭灵帝

    不灭灵帝

    万古不灭,浩气长存!血海深仇,誓死不归!一朝封帝,伏尸万里!爱恨情仇,魂牵夙绕!一个枭雄,一个书生,机缘巧合之下融为一体。究竟谁是正?谁是邪?枭雄道:“修炼原非容易。”书生道:“惜命不可修行。”
  • 雷耀界程

    雷耀界程

    界王,一个让人觉得遥不可及却又让人奋不顾身的称谓,可是,每百年只有一人能够成为界王。即便如此,世人也是纷纷踏上了修炼成为界王的征程,究竟是何人能够在这条不绝战斗的征程上闪耀出他最强的光芒?书友群389552355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