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2100000032

第32章 心中常有情感和祝福的善念

听说王朔明年要写新书,而新书的内容却是“写80后的人”,他觉得“80后小孩很好”,说“韩寒就像我”。看来王朔新年的打算是又要做一回流氓了,也不知道他那副油滑兼伪善的德性何时能改一改,以前那么“孩子气”和“痞子气”,他这个年纪算是老流氓了。这里我不说“80后”,因为到现在我还是不明白这个“80后”到底是个什么狗屁玩意,是谁搞了这么一个油滑之魅的概念,无论如何也不值得去说道,这个“80后”,殷谦猜想大概和冯氏电影同样,无非小打小闹而已。王朔借着为成都某女子出头露面而主动走进媒体,从冯小刚、徐静蕾到张艺谋、陈凯歌,再到余华、韩寒,当前最热门的人物他一个不落地划拉了一遍,说了一堆摸不着边际的话,痞气不减当年。这个时候跑出来不是给大家拜年,而是告诉大家他要在新年为由一群中国“80后小作家”发动的“反文化、反严肃、反崇高”的队伍掌舵。

当前的文化精神旗帜几乎已经倒塌,就是因为有王朔这样最无耻最无畏的人,他们将严肃的创作变成嬉皮士式的胡闹,他们将油滑的市侩置于伟大的崇高的头上,他们用自己的无耻和尖滑欺骗和愚弄了读者,用那么一点点可怜的油滑、粗鄙、低俗在肆无忌惮地渎圣,疯狂地席卷着读者的钱,难道不是为了钱么?就是因为钱,他才和他的搭挡和老朋友冯小刚翻了脸。不仅如此,因为迎合了市场,他们的垃圾作品同样被一些追名逐利的人搬上了银幕,真正的文化精神旗帜被市场经济连根拔起,年轻一代人的精神遭受到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本来可贵的价值观在这场精神浩劫中逐渐瓦解或丧失。嘲弄一切的游戏玩主做派显现出了王朔的俏皮和油滑,以无价值的东西满足人们低俗的心理需要是王朔走红的真正原因。他的文学究竟给读者带来了什么?王朔真的很坦率很诚实么?殷谦认为,如果说王朔是因为诚实坦率而赢得了读者,还不如说他是因为用痞味十足的语言,进行意识形态化的调侃和起哄而受到了“大众”的欢迎和追捧,他看不起文学却一直在搞着“文学”,他认为“文学”就是游戏,所以他和他的伙伴们在游戏中“玩文学”,王朔不像有多少学问,但智商满高十分机智,他虽然是著名的作家,虽然是年纪不小了,但他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和韩寒同样都在一个基础或水准上:小小年纪把各种崇高的把戏看得很透很透,瞎闹和起哄是他们惟一的和平而又锐利的武器,戏说耍笑、尖酸刻薄是他们“文学”的共同的特征;他们惯用的一招就是亵渎神圣;他们把严肃的、调侃的、优雅的、粗鄙的、悲伤的、喜悦的各种语言放到同一水平线上,总之种种,王朔等人的回避价值判断和躲避崇高,是当代中国文学的消极现象,因为他蔑视崇高,所以在他的小说里有小情小调的感伤和近乎胡闹的爱情游戏,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悲剧;他的小说里有调侃讽刺,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喜剧,因为真正的喜剧的内里是严肃的,是与悲剧有着相同的精神语法和价值指归的。这些年小人泛滥成灾,社会风气中有些起码的是非道义已经揩得差不多了,像王朔这样无耻的“玩主派”作家,我们完全可以视其为跳梁小丑,或者视其为文学界的“杂耍家”、“游戏家”,所以者何?因为王朔的小说给大众带来的是一种消极的一哄而笑的满足,他的小说是吞吞吐吐的牢骚和低声细语的嘟囔,是闭户关灯后的小骂和交头接耳的闲谈,是逮住小猫当老虎打的勇敢。毋庸置疑,王朔是近十几年最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他的小说严重地威胁着当代中国文学的生存境遇,严重地破坏着中国文学精神的生长环境,他小说中的假崇高几乎代替了真崇高,一切尽在玩笑中,如今真正的崇高被人当做一个过时的概念进行嘲笑,就如现在有人把“雷锋式”的人看成是“傻子”,人人的精神世界中被注入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思想,真正的崇高形象被这些小人扭曲的惨不忍睹。

“可以无耻,但不能伪善。”他敢于承认自己是流氓、是痞子,“痞子粗,不干净,不光滑,但真实,所以不俗;大众文化的雅,又干净,又光滑,易被各界接受,但它虚假;所以俗,像港台文化。”这就是王朔很低的道德底线,痞子不仅不俗而且安全可靠:“痞子对别人并不构成冒犯,它的冒犯是被构造的”。他似乎分不清“无耻”和“伪善”其实同样有害,他敢自轻自贱,把“粗”的说成“不俗”;他敢恬不知耻地替痞子进行道德辩护,颠倒黑白地说一群无法无天的人“对别人并不构成冒犯”;王朔很聪明,在这样一个具有“仇智倾向”的社会里,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挖苦知识分子,不是既能迎合“大众”心理又是明智可行的策略吗?一把年纪的人了他还以为自己是个不懂事的孩子,韩寒说:“文坛是个屁谁也别装逼”,他就说韩寒像他,韩寒蔑视崇高,他也蔑视崇高;韩寒不屑地攻击了所有在中国文坛上的权威人士,把中国的文坛和一些著名作家骂得狗血淋头,王朔竟然自鸣得意地说:“韩寒就像我,他不批判难道还谄媚?”王朔果然显得很坦率很诚实,但是殷谦认为他的诚实和坦率更多的是一种面对“大众”的话语策略,而不是积极的道德姿态;他的逮住谁灭谁的激进和叛逆从性质上来说是无法无天的造反,而不是具有理性目标的文学革命。

王朔说:“我这个人没有死敌,我最对不起的有两个人,一是张艺谋,我准备临死时给他写一封信道歉。不过说句老实话,张艺谋后来就像个装修大师,现在到处拍得金碧辉煌。为钱吗?不明白,他挺有钱的。他们有责任,要养很多人,但你不是神,都快60岁了,一辈子拍一部就是了……” 这就是王朔,多么狡诈和阴险。我承认我对张艺谋的电影如今有很多的看法,以前张艺谋还寄情于大地,扎根于土壤,拍了很多农村题材的好电影,可是后来逐渐转型,开始走市场,据说现在拍的片子只给老外看,而不是给中国人看的。就拿他最近的《黄金甲》来说,场面的宏大和演员整容的庞大,飞来飞去的打打杀杀和金碧辉煌的宫殿都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印象,他的电影只是显示了中国电影在电影特技上的进步和超越,仅仅满足了人们肉体感官上的刺激和满足,但是没有任何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这充分地反映了张艺谋在电影艺术上的倒退,他已经逐渐淡漠了作为一个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应该承担的责任,他追求的只是华而不实的东西,当然,这种华而不实的东西确实能给他带来丰厚的票房和极高的荣誉。可是王朔自己又何偿不是呢?他是一个把冯小刚这样的导演推向电影界顶尖的人物,与冯小刚臭味相投。用热闹的外衣掩藏讽世的油滑和无爱的冷漠,正是冯氏电影的一大特点,而这个特点也是王朔小说的特点。冯小刚是一个很会巧妙地利用媒体宣传和大腕效应来创造票房价值的能人。但是他的那些贺岁片其实是一些用夸饰的语言包裹着的文化垃圾而已: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他的电影是《没完没了》的闹剧,是比《一地鸡毛》还轻的《一声叹息》,是一见面就闹的《甲方乙方》,是《大腕》们喋喋不休的《一腔废话》……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和世界观丧失了,对于底层的弱势群体的怜悯和同情也丧失了,令人欣悦感动的伟大与庄严更是丧失了,他乐此不疲地实践着“玩主”王朔们的人生哲学,勇敢被当做浅薄和嘲弄,机智被当做油滑的饶舌,不变的主题被当做细小的情欲;王朔骂张艺谋像个“装修大师”,但他自己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伪善大师”,张艺谋虽然是个装修大师,但并没有腐蚀和毒化观众的心灵,大不了看他的电影就当是欣赏一处风景,而王朔和冯小刚之流却干着与提升人向上的文化精神背道而驰的伪文学和伪艺术,在殷谦看来,这比张艺谋这样一个乐于制造金碧辉煌的艺术效果的装修师要可怕的多。

起初以为王朔新年要出什么大作,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说:“我明年就写新书,写80后的人。”,不知道王朔这位“50后”的作家要写“80后”这代人,还是要写像韩寒这样的“80后”作家,如果一个“50后”的作家写“80后”这代人,不是不可以,也未免有些力不从心,他能写好吗?如果要写“80后”一代的作家,只能说王朔这样的无耻小人也只配给一些涉世不深又不知天高地厚的“80后”小朋友当个掌门人,然后与小朋友们“不见不散”,打着“批判”的旗帜,将“反文化、反严肃、反崇高”进行到底,再恶搞一回中国文坛,辱骂几声祖先,羞辱几个前辈或同辈作家,再出版一些垃圾作品,多编一些小情小调的故事,多骗一些傻读者的钱。啊呸。

同类推荐
  • 李清照诗词选

    李清照诗词选

    李清照的作品多半散佚,历代选录虽多,文字却颇有出入,有的作品真伪难辨,其生平事迹亦有诸多疑问。《李清照诗词选》选录作品以“王本”为底本,对有争议的作品和异文审慎去取,而后按笔者孙秋克所认定的李清照生平和创作阶段编排。注释一面力求简明扼要,避免过多征引,一面精选名家名作为例,以供读者参阅,所引原文过于艰深者,则尽可能用现代语来解说。评析部分希望通过诗性的解读,消解岁月的隔膜,令读者感受到李清照作品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行文风格则力避学究气。公元11世纪下半叶,宋王朝为中国、为世界奉献了李清照这样一位文学家。我们应当珍惜再珍惜。
  • 贝壳风铃

    贝壳风铃

    文苑精品荟萃中外美文,辑录了一篇篇经典、精彩、有趣、有益的文字,纯粹、清新、智慧,法人深省,感人至深,充满生活情趣,宣扬理性哲思,解读平凡中的意趣与智慧。
  • 你的怀抱是我生命的终点3

    你的怀抱是我生命的终点3

    泪率96.5%的中国第一奇书。每一个感人片段,都让你泪眼滂沱。真情树书系。美文集,收录了《有一种爱和死,我们都还陌生》、《告别,与世上最疼你的人》、《那些生命中美好而温暖的遇见》、《找个人,一起老去》等等催人泪下的人间真情故事,堪称近年来少有的感人之作。每一篇选文都用它朴实无华的文字表达一段感人肺腑的情感。父母的爱、兄弟之情、朋友之义、忠心宠物,在这些充满感情和温情的故事中,感动人心,唤起心灵的触动。
  •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1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1

    美文是文学中的一枝奇葩。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美文,不仅能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更能够在精神上获得启迪和昭示。作家以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对人生的感悟创作了无数优秀的美文经典,在人类灿烂的文明史上描绘了一幅幅耀眼夺目的篇章,是人类永恒的印迹。阅读是最直接有效的学习途径,人类80%的知识都是通过阅读获得的。青少年的阅读开始得越早,阅读时思维过程越复杂,阅读对智力的发展就越有效。本书收录的数百篇读者喜爱的美文,其内容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它们有的睿智凝练,让心灵为之震撼;有的灵气十足,宛如一线罅隙中奔涌而出的清泉,悄然渗入心田。本书既是文学爱好者的必备读物,也是忙碌现代人的一片憩息心灵的家园。
  • 荆棘路:记忆中的反右派运动(思忆文丛)

    荆棘路:记忆中的反右派运动(思忆文丛)

    人类思想的先驱者,为了捍卫人类理性的尊严,高昂其头颅,在血泊中站立,他们的名子可能不闻于世,但他们的思想永存,他们用生命之光照亮后人前进的道路,让我闪牢记先驱者的精神遗训,人类思想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
热门推荐
  • 大荒古记

    大荒古记

    大荒大世大非其中不免不公与不平,但只要一念,沐天就走上了一条停不下来的路,只有向前,不知其终点,但只有此路,才能平大世大非
  • 绝色雇佣兵:废柴大小姐

    绝色雇佣兵:废柴大小姐

    当一生肆意狂傲的雇佣兵女帝莫邪,进入混元大陆将军府废柴大小姐莫邪的身体,废物的死而复生,突现的妖异紫瞳,风云转变,代表的又是怎样的宿命?且看女帝莫邪如何在异世再度登上顶峰。简介无能,主要还是内容。
  • 魔君宠妻

    魔君宠妻

    云层氤氲如海,天庭宏伟,破云而出。青崖子乃东方之神,是天宫赫赫有名的神仙,传承逆天神力、练成天外化身、手控辟邪神雷、驯服超级魔兽,一路披荆斩棘,最终踏上终极强者巅峰!雷霆大陆风起云涌,少年雷羽破九幽,战雷霆,独领天下,逆天而行,走出自己的雷道,成就无上雷帝!
  • 拒不为后:宠妃的自我修养

    拒不为后:宠妃的自我修养

    一朝穿越,她从21世纪的穷苦小白领变成了刚进宫没多久的低位小妃子?帝王薄情?她自然有三十六计缠住他心。白莲花陷害?她就比她更会装。皇子如云?她也生一两个凑凑热闹。没有显赫的家室,更没有倾城的相貌。她却让花心帝王一步一步掉入她的温柔陷阱。“瑶儿,朕许你个后位坐坐可好?”可是自古妻不如妾,名存实亡的皇后哪有宠冠六宫的宠妃当得自在?世人皆念的后位,她不稀罕。
  • 国学经典导读(下册)(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国学经典导读(下册)(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方水清等主编的《国学经典导读》是一本关于中国文化经典的综合导读作品,分上、中、下三册,下册收录了《诗经》、《左传》、《史记》、《战国策》、《古文观止》、《孙子兵法》等著作,对每部作品都按“原文”(或“原诗”)、“译文”、“师说”、“知识卡片”、“故事链接”五部分进行详细解释,以便为读者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经典,提供必要的阅读门径与学习指南。
  • 萧统与《文选》

    萧统与《文选》

    萧统是南朝梁武帝萧衍太子,卒谥昭明,故世称昭明太子。萧统一生无甚重大政治成绩可言,但他却在做太子时主持编纂了许多诗文集,对保存和传承中国文化作出了杰出贡献,其中尤以《萧统与文选》最为著名。《萧统与文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文献价值,是学习和研究秦汉魏晋六朝文学的重要参考文献。
  • 妖气袭来

    妖气袭来

    世界上有许多不为人知的事情,比如说妖族的存在,这部小说就是讲述一批混血种人类在世界的背后与妖族抗争的故事.
  • 五教止观一乘十玄门合行叙

    五教止观一乘十玄门合行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龙吟鹰啸

    龙吟鹰啸

    一不小心卷入了历史,爱!恨!情!仇!如何面对
  • 创世魔卷

    创世魔卷

    一个卷轴..掀起一阵又一阵腥风血雨!有大能者集天地之力,将其封印。然后打开一条空间裂缝,丢了进去....可谁曾想,卷轴被传送到了另一个世界..并且由于空间力量的强横,硬是将卷轴封印撕开了一条缝,一丝能量因此泄露出来,让这个本就脆弱但和平的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