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41300000035

第35章 人文主义心理学(2)

罗杰斯认为,学校所要求的那种心理测验,还有智力测验、成绩测验和兴趣测验等都是对咨询过程的一种妨碍,因为咨询的目的是为了解放成长的力量。测验的结果经常使人们对自己应负的责任抱一种消极的、依赖的和推卸的态度。只有在个人提出请求和要求时,才能够使用这些方法。

以病人为中心的治疗法并不以某些选定的理论前提为根据去选出一套技术来探讨这个要求咨询的情境。而弗洛伊德学派、容格学派和其他学派则是根据对人的一定看法去探讨一个情境的。他们的技术是帮助病人根据他们的理论去理解他的问题。此外,以病人为中心的治疗法是运动的一个方面,人们把这个方面描述为“..一种对治疗的态度,它不是一套新的技术,而是关心如何去理解人和人的经验的结构,而这种结构必然是一切技术的基础。”一个人的经验是他所独有的。治疗者不作任何解释,而是让病人表达他的感情。

然后病人便以这种方式来重新陈述这些感情,也就是使病人能够在一个比较富有成效的背景中继续他的独白(实际上是一种对话)。

治疗者的目的并不是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来解释病人的行为。咨询者必须努力去理解和接受病人的世界观。罗杰斯说,“从我自己的体会和我所了解的别人的情况来看,治疗的本质是一种两个人的会晤,在这种会晤中,治疗者公开地、自由地表现自己,而且,在他自由地进入病人的内心世界时,这一点或许能够得到最充分的证明。”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到,这种以病人为中心的方法如何坚持关于人的感知的主观观点。不应该武断地坚持技术,因为病人可以通过一种对任何特殊技术都不适宜的方式来看到现实。不同的技术可用于不同的情况。当一个人按照某一选定的理论进行解释时,他就是在把他自己的世界观强加给别人。以病人为中心的方法改变了这种方向,以便使人意识到他自己的特殊问题。当一个人开始认识到这些问题时,他的现实也就具有了新的意义。他开始认识到,他的人格的每个方面都是有所选择或有所决定的。然而,作出决定的数量或程度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而且其中有些因素是已经规定了的。病人在认识到他的选择能力以后。就必须承认它。这是一件最困难的事情。因为一个人的防卫机制是不会轻易地去掉的。要掩饰自己的过错比较容易办到,但要对自己的过错负责,那就困难得多了。然而,以病人为中心的治疗法的目的却正是要使人对他自己的行为负责。

罗杰斯认为,在任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例如我们学校里所存在的这种人与人的关系)方面,我们的目的就是帮助一个人日益“打开他获得经验的道路。”

按照罗杰斯的说法,一个充分发挥作用的人就是一个处于变动过程中的人,而不是已经达到某种状态的人一个直接经验着现在的人能够使他的整个有机体在复杂的情境中自由地发挥作用,从大量的可能性中选择一种行为,而这种行为在此时此刻最容易使人感到真正的满足。这样的人是有创造性的人〔这种人〕过着范围广阔、内容丰富的生活,而不是象我们大多数人那样过着受到限制的生活。

咨询人员怎样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呢?“在与人的关系有关的各种各样的专业工作中在决定效果方面最有意义的因素正是病人所遭遇到的那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质量。”在咨询人员和病人之间存在着某种独特的心理气氛。

构成这种气氛的条件不是知识、智力训练和某些学派的思想方向或技术。这些条件是感情或态度;如果要使这些感情或态度发挥作用,那么咨询人员就必须体验到它们,而且病人也要觉察到它们。根本的要素是:治疗者的真诚,坦率或和谐一致;对病人的感情和个人的意义具有一种敏锐的、设身处地的理解;对病人作出热情的、可接受的评价;以及在这个积极的关系方面不受任何的牵制。这使人想到,这个运动的基础是个人的价值。教师和学生,或者咨询人员和病人都是一些个人,这是一条双线行车道,在这条行车道上,每个人对他自己和对别人都必须忠诚。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两者都实现教育的目的。

自我这个概念是一个人在他和他的环境的关系中对他自己的看法。决定他的行为的正是这个自我概念。对于一个人来说,这个现象的自我就是现实。人反应的并不是客观环境,而是他所察觉到的东西,而且不管他的感知受到多大的歪曲或带有多少个人的色彩。

这些主观的现实乃是一个人对于周围环境所提出的一些暂时性的假设。

自我概念是复杂的、变化的,决定着人们如何反应和处理极其多样的情境。关于一个人“是谁”和“是什么”的概念不仅包括他的中心信念系统,而且也包括一个人自身的形象,如身体是否强壮,容貌是否吸引人,举止是否受人欢迎等等,从一定的程度上讲,这要根据一个人所接触到的别人的评价。这个自我的概念决定我们的行为。

人的大多数行为都是围绕着保持和增强这个现象的自我而组织起来的。

阿伯特论“形成”

戈登·W·阿伯特一贯认为,人格乃是一个过渡的过程process),而不是一个完成了的结果。虽然人格具有一些稳定的特征,但同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人格正在形成一个人。阿伯特在给人格下定义时,更多地把它作为动词,而不是作为名词,因为人格不是一种静止的东西,而是一个运动着的,成长中的东西。形成的过程不仅要受到一个人周围的刺激所支配,而且也要受我们每个人的素质所支配,从而实现我们的一切可能性、“在每个发展阶段上使人变成具有特征的人”。当我们在过我们的生活时,我们也就在形成我们自己。当我们还是婴儿时,我们只是一种存在,但不是任何社会意义上的存在。只有当我们在一个有别人存在的环境里成长起来时,我们才具有社会性。在形成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阶段,而且前一个阶段和后一个阶段是紧密结合的。个人的形成在很大的程度上要取决于他和他周围重要人物是否产生爱的关系。当我们和别人交往时,我们就获得了自我概念或个人的特征,同时我们也就达到了具有个人良心的地步。所以,一个成熟的人就是那种成功地把他的上一个发展阶段和目前的阶段结合起来的人,他是一个自由的个人。虽然他还不够完善---因为他还在形成之中,但他已经具备了承认他自己和承认别人的能力;他能够对他自己的行为负责;他能够在与别人保持良好的关系中指导他自己的生活。

正是这种对于我们自己的独特性的认识,给我们提供了系统地认识别人的最好线索。从机能上讲,每一个人都是自主的。这就是说,虽然这种活动的起源是由某些别的原因造成的,但一定的活动或行为方式本身可能成为-种目的或目标。这样,教师就能够把此时此地的儿童引向未来,同时要确保儿童在向着成熟的阶段前进时,他的活动和行为始终保持个人自主的功能。这并不是说老狗不能学会新的花招,或成人只是从事他儿童时期的那些活动。因为成熟的个人具有自我扩展的能力,这将使他能参加到形形色色的各种活动中去,并从中得到享受。但是我们能够指导这些活动的方向。如果知道能力将成为强烈的、自主的兴趣,我们就可以激发这种能力。这里面包含有早期进步教育所缺乏的控制和组织。不要把控制看作是教师的权威,而要把它看作是教师指导个人以独特的方式适应他的环境。当个人选择说明他的情境的方式和构成他的现实的知觉时,组织就从个人中产生了。阿伯特主张:

精神健康和幸福看来并不取决于这种或那种内驱力的满足,而是取决于在某些领域里取得成功的个人。自我必须得到满足,但这既不是饥饿方面的满足,也不是****或母爱方面的满足,不管这些欲望在某些时刻是多么的强烈。

从这个意义来说,人是独特的。人不同于动物,“..只有人才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变他们的生物需要而增添无数的心理需要,这些心理需要部分地反映了他的文化教养,部分地反映了他的生活方式”。自我和人格有许多方面;这些就是大家所知道的自我统一体或是我们所特有的生命的全部领域。其中包括肉体的我,自我同一、自我增强(自私和骄傲”、自我扩张(看重财产、生活目标、理想的事业和忠诚)、理性的代理者(自我)、自我形象(理想的和现实的)、适当的努力(涉及自我的)和知者(它超出自我统一体所有其他的功能并预见到这些功能)。“从生到死,如果他的任务不仅仅是为了存在的话,那么,保持现象的自我是最紧迫、最有决定性的。”于是,人的本性是超越于文体的;决不能把人的人格理解为仅仅是文化影响的产物。

显然,人的文化是环境的一个方面,人就是从这个方面获得他自己的生活方式的。然而我们决不能说,人格只是“文化的一个附属方面”。对于那些专注于形成(beeoming)的社会文化条件的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来说,这个观点是很有吸引力的。

阿伯特并没有提出一些形而上学的论据来论证关于人的独特性和超越性的论点。他只是简单地宣布这一论点,但未作任何说明。

显然,他把人看成是自然力量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产物,然而他发现了人在他的独特性方面高于自然。

人的突出的特性是他的个性。他是自然力量独特的产物。由于他在空间方面是同所有其他的人分隔开来的,所以在他特有的生命阶段中,他是按照他自己特有的方式进行活动的。自然所关心的不是细胞,不是单个的器官,不是种,也不是类,而是把许多生命过程有机地组织成为一个惊人稳定的和自足的单个生命系统。

梅斯鲁和自我实现亚伯拉罕·梅斯鲁把形成的过程称为“自我实现”。在梅斯鲁看来,正在实现中的人也就是正在成长着、运动着的人。不管这种人做什么,他们都是具有创造性的。他总是“向经验敞开的”,因为他的人格并没有陷于停滞---他还没有封闭他自己。一个健全的人也就是“充分发挥作用”的人。他能够不怕打击,不怕讽刺地表现自己。他的行为是自发的、不做作的。和阿伯特一样,梅斯鲁也强调人的自然独特性。人和动物不在同一个连续统一体中,因为人能够创造行为的目的,并且能够设计自己的未来。

成功地适应现实就是达到了自我实现。但由于一个人的潜在力是真实的,所以,成功地适应现实也就是成功地表现一个人所能具有的最大潜力。个人并不是一个强加于他的社会压力的消极承受者,而是一个积极的探索者,他要控制这些社会压力和表现他的最高智慧和艺术潜力。心理的健康或良好的适应能力是一个积极努力和持续成长的问题。如果人有一定的机会,他就会表现他的本性;如果人没有表现他的本性,那是因为生活的社会条件阻止他实现自己的潜力。自我实现的本能是天生的品质,他的表现不是依赖于产生挫折的生活环境,而是依靠有利的生活条件。

自我实现、充分发挥作用的人是对于自我、自我存在持积极观点的人;按照梅斯鲁的说法,这种人具有“一种基本的内在性质,这种性质是内在的、天生的、‘自然的’、通常是很不容易改变的”。

梅斯鲁认为,这种自我或内在的性质包括人的“本能的需要、能力、天赋、解剖特征、生理平衡、胎儿期和出生时的损伤、新生儿外伤。”他指出,这种自我或内在的性质还包括人的“防卫和应付的机制、‘生活方式’、和其他品质,这些都是在生命的最初几年内形成的”。只有在一个人的防卫性的外壳脱落以后,在他认识到与他的真正自我相对立的外表之后,才能发现他的这种内在本性。这时候,人必然喜爱他的内在本性、他的真正自我。

自我实现的个人必须对经验完全敞开,必须要能接受他所察觉到的东西。这样,他就更能处理他面临的问题,而不管这些问题是外部的还是从他自身中产生的。一个人的自我越安全,他就越不受偶然事件的威胁,他就越能接受他周围世界的影响。这样看来,向经验敞开和接受经验是同摆脱对个人的威胁相关的,而摆脱威胁反过来又是积极的自我和自我特征的产物。由于一个人关心并信赖他自己,所以他发现别人也是可以信赖的。他开始和别人建立互相依赖的关系,因此就发展了有关别人幸福的价值。所以,那种自我实现、充分发挥作用的人便发展和掌握了人的价值。因为这种人尊重自己,也因为他珍惜别人,所以他不会成为权威主义者。他将承认变化,适应变化,而且这些变化不仅与他自身有关,也与别人有关。通过健康的成长,在一个持续变化的过程中这个人就成为一个自我实现、充分发挥作用的人。这个人也是成熟的人。他将能“超越缺陷和需要”。他将处于一种“存在的状态而不是处于追求的状态,(他将成为一个)‘可靠的’人,一个十足的人”。这个成长的过程就是形成一个人的过程。

梅斯普提出,人对真理的需要和人对食物的需要一样,是人的内在本性中所固有的东西。

对于知识、理解、生活哲学、理论的参照系统和价值体系的需要本身是属于意志方面的,是我们原始的、动物本性的一部分(我们乃是一些很特殊的动物)。

向成熟发展的运动是永无止境的,因为生命的成长过程就是形成人的过程。因此,人总是可以变得比他在任何一个特定时刻的状况更成熟些。人总是能够成长的,而且越来越成其为人。人通过他作出的决定来构成他的生命。不管这些决定是有意识地还是无意识地作出的,它们都是产生成长的材料。人必须努力争取使他自己变得比现有的状况更成熟些。他必须学会理解他自己,而且必须对他所做的选择承担责任。人就是他的决定。一个人必须接受他自己目前的状况,也不要低估他可能的发展潜力。

梅斯鲁以自我实现为最终目标,提出了在这个目标以下的各种需要的等级。从一定的意义来讲,这似乎和阿伯特的机能自主和适当努力的概念相冲突。然而,这是一种误解。因为“对于人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是他的存在,是他的生存和形成这一事实..可是,我们每一个人所要极力保持的不是肉体的自我,而是我们所意识到的自我,和我们所要实现的我们的自我概念。”所以,阿伯特和梅斯鲁两个人都是讲成人和他的成熟的生活方式。但这两个人都暗示了满足早期需要的必要性,以便在后来获得最后阶段的适当努力或自我实现。早期的生活历史没有目前存在的生活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目前的个人。根据他此时此地以及将来的目标,我们就可以具有足够的知识去理解一个人。

理论

同类推荐
  • 想爱

    想爱

    每个人的情感都是一株葱郁的植被,需要用爱灌溉生长,想爱,为你揭秘情感世界。
  • 让课堂充满幽默

    让课堂充满幽默

    本书较全面地介绍了幽默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包括从幽默教育的理论修养到各具体学科课堂教学的机智应变,并提供了许多可供直接引用的幽默素材撷英。本书案例丰富、幽默风趣,可悦读,可操作,可模仿,可会心一笑,可掩卷深思,是新教师自我提升的案头书、教学艺术培训的参考书。
  • 中国社会病

    中国社会病

    目睹中国之病现象,这是一部不遮家丑、真正关心百姓的书。没有人民幸福,就没有社会进步。社会不能抛弃人民独自进步,也无法撇下人民实现进步,如果选择“看不见”仇恨的情绪、不公正的现象、边缘群体的艰难存在、人民权益的被践踏,中国之社会病必将越来越深重。李松用他犀利的笔、忧虑的心、前瞻的思考、独立的“新闻眼”写下他“看见”“窥见”“洞见”的社会之丑、社会之病,供人们深思自省。过去的不能白白过去,死去的不能白白死去,眼前的必须不能苟且,活着的必须不能无视。这不是一本出气书,这是民生现状的写实与追问!
  • 触摸教育的美

    触摸教育的美

    本书记录了发生在校园里孩子和老师及校长之间的事。分为”举报的分量“、“滑稽的新生传”、“故事进行曲”、“教育即生活”、“返老入童”等篇章。
  • 优秀教师课堂掌控的艺术

    优秀教师课堂掌控的艺术

    本书围绕教师如何掌控课堂这一技能核心,着重介绍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课堂掌控的策略和方法。例如,打造高效课堂,如何营造妙趣课堂,如何创新新型的课堂,如何塑造有序的课堂,如何锻造和谐课堂以及如何缔造成功课堂等掌控课堂的有效方法。
热门推荐
  • 情仙之尘风传

    情仙之尘风传

    茫茫星海中,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真相.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究竟是古人的幻想,还是确有其是?上古大道三千,天尘以情为道,成就大圣之体,纵横宇内,只为伊人.最后为天魔之天魔解体所重伤,留下传承与牵挂,坐化而去......情之一字,奥妙无穷.永世传承,一生不悔!何尘风,一个普通的华夏后裔,一个来自2010年的华夏灵魂,如何在这强者如林的星际时代,走出自己的一条独特的路?看尘风发扬情道,纵横宇宙,将这一延续了数万年而不灭的千世情缘......起点首发!
  • 呆萌小老师

    呆萌小老师

    作为出家人,在汉纸的道路上奔跑了那么多年,现在才发现原来自己是女儿身,人世为何如此艰难!施主,对不起,贫僧失礼了!
  • 箫笛声声慢:弃妃重生记

    箫笛声声慢:弃妃重生记

    她,一支箫,走江湖。他,一把剑,闯中原。一箫一剑,一壶酒,一把扇。声声慢,细细语,听你把歌唱。
  • 制霸老公,请放手

    制霸老公,请放手

    她为了保住父亲生前的心血,被迫和他分手。从此他们形同陌路却又日日相见。他和别人相亲高调喊话,让众人关注。“相亲就相亲,我不在乎,我不在乎,我不在乎!”她无动于衷。正式订婚时她却意外出现,包中藏刀。“你敢和别人结婚,我就敢死在当场。”“张兮兮,是不是我把手里的股份给你,你就会和我睡。”他邪魅的问道。“你就不能把股份分几次给我,多睡几次!”捂脸~~
  • 爆笑萌妻:腹黑老公求抱抱

    爆笑萌妻:腹黑老公求抱抱

    先申明:本文1+1宠文他倾身将她压在身下,一双邪魅且充满霸道的眼眸像盯着猎物一般,修长的手指玩弄着她的秀发:“八年前,睡了我,还怀着我的崽子逃跑,八年后,我也要将你睡回。”她双手合十,一副狗腿:“大哥,我错了!等我再怀你崽子一定不跑了!”语毕,她捂口惊慌:我刚才说了什么!他勾唇一笑,手指轻轻划过她白皙的肌肤,温热的吐字:“这是你自己说的!”某宝贝不屑一顾,白眼翻起,:“妈咪果然还是笨妈咪,有了男人反而更笨了!”霸道腹黑总裁老公+天才宝贝+呆萌媳妇=爆笑总裁文
  • 武谱天下

    武谱天下

    李山手持战魂卡,暴喝道:“马超,出来吧。”“赵云,出来吧。”“吕布,出来吧。”围观的小伙伴下巴掉了一地,马超赵云吕布,可是武神级别的战魂了,他怎么一个人拥有三个,还能不能好好玩耍了。哎,又要上班了,只能省着发了
  • 陌离学园:青春足迹

    陌离学园:青春足迹

    冷酷孤傲的慕容月夕,阳光开朗的慕容雪岚,温柔文静的欧阳星雅,三个出身贵族家庭的少女,却从小远在异国。当她们来到陌离学园,当她们遇上他们,女神VS男神,究竟谁俘获了谁的心?本梦滴群哒哒:566690790,如果有喜欢滴欢迎加入!!!
  • 王子的双向公主

    王子的双向公主

    她,智商高情商低,但她拥有"双向"的性格特点成功掳获两位王子的心,而他们的学校是完全不沾边的,他们是如何相遇、相恋的,到底哪个才是她的白马王子。。。
  • 空间药女

    空间药女

    玩着农场也能穿到另一个时空?还得了一件了不得的随身空间玉玦?这不是自己一直坚持玩着的QQ农场吗?金灿灿的黄金土地,逍遥自在的各色观赏鱼,还有珍禽异兽的牧场……身在异乡为异客的苗吟舒来不及感叹,就朝着忙碌的生活走起。空间内外马不停蹄,种草药,养鸡鸭,溜萌宠,带着奶娘、小包子奔小康。啥米?同病相怜的小正太为报答她要以身相许?好吧,看在长得绝色容颜还是标准的潜力股的份上,咱就笑纳了!夜黑风高时,骑着飞马约会咱内定小相公。纳尼?老死不相往来的老家人终于想起了自己?眼皮直跳,绝对是祸不是福,还是赶紧放养着睚眦好防身。买噶!皇家人也跟着来凑热闹,这都是要闹哪样?幸福的生活眼看着就要脱离既定的轨迹,某女不淡定了:相公,咱们还是出游吧!**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只为博看倌莞尔一笑,消磨众亲闲暇时光!
  • 寂灭天尊

    寂灭天尊

    何为正?何为邪?天地为正,我为邪!一剑掠邪风,一生为邪尊!正道?惹我者,死!邪道?惹我者,死!世上种种千般变,唯有一剑凛邪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