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45200000017

第17章 决斗,最后的决斗(3)

何进听到这个消息后心里直打鼓,渑池离洛阳只有二百来里,而董卓带来的是几千人的队伍,是福还是祸呢?他考虑了半天,终于作出决定,派出使者阻止董卓前进。他派出的使者名叫种邵,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处级谏议大夫(六百石),但人如其名,非常有种。种邵接到命令后,立即带着皇帝的红头文件找到董卓,向他宣布中央政策,命令他返回原地。

在董卓眼里,连前任皇帝的诏书都是一张废纸,你小皇帝摆弄出来的那玩意儿又价值几何?连废纸也不如。“返回?你们大将军热情地把老子邀请来,现在拿张诏书就想打发老子回去,老子的路费、辛苦费都还没报销呢,凭什么啊?”

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于是,董卓的队伍不听劝阻,继续前进。种邵不是孙悟空,当然没办法阻止。很快,董卓抵达京师地域,按这架势,用不了几天,他都可以到皇宫里散步了。

在历朝历代,军队擅自进京就算造反,难道董卓想造反不成?种邵一看这架势也急了,但话又不能明说,他赶快又发纪念品又发慰问金,那意思很明显:“哥们儿,你们近郊游也搞得差不多了,回家吧。”

“京师洛阳已经遥遥在望,我们还想进城参观城市的巨大变化呢,回什么家啊?”董卓坚决不肯,并派人控制了种邵,把刀架在他脖子上威胁道:“你再唧唧歪歪的,老子就废了你!”不就是一个死字吗?有什么了不起!种邵也横了,他声色俱厉地谴责:“你们这样不遵皇命,劫持使者,难道是想造反不成?”

这句话厉害,谁摊上都是灭族的大罪;再说,老大(董卓)也没说要造反,手下人也不敢造次,只好放人。人是放了,但队伍依然不退。董卓远远地望着若隐若现的洛阳城,脸上不由得泛起一丝得意的笑容:“总有一天,你将成为我嘴里的一块肥肉。”

“狼”已经来了,可何进还在犹豫。由于以前宦官的确有恩于何家,所以他迟迟下不了动手的决心。相对而言,袁绍的表现就积极多了,他可没那么多心理负担,对宦官的感情只能用“憎恨”这两个字来形容。光憎恨不够,他还要积极行动把宦官干掉。但现在自己的力量太小,只有把何进彻底拉下水,才有取胜的把握。于是,袁绍决定趁热打铁,继续忽悠:“何进,你怎么糊涂了?现在宫里掌权的是那些宦官,传递奏章是他们,转达皇帝、太后的诏令也是他们。宦官一日不除,将后患无穷。权力握在人家手里,小命就握在人家手里,今后人家想怎么整你就怎么整你,而且你还拿他们没办法。何进,政治是残酷的,你可千万不能心软啊!”

何进原本是没主见的人,经过袁绍这么一忽悠,终于下定决心铲除宦官,为此,他任命袁绍为司隶校尉。

司隶校尉可是个了不起的职务。东汉分为13个州,其中京师所在地的州叫司州,也叫司隶部,它的行政长官叫司隶校尉。可别小看这个职位,朝会时,司隶校尉和尚书令、御史中丞一起有自己的专席,号称“三独坐”,地位极其特殊,所以被世人称为“虎踞”。

司隶校尉不光是京师的行政长官,还兼管司法、纪检和监察。由于平时持有皇帝授予的符节(所谓持节),外加上手里有一支1200人组成的秘密警察部队,权力非常大,只要看谁不顺眼,就可以直接“踩”谁。官小的,可以杀掉,连审判都免了;大一点的官,他也能管,直接向皇帝弹劾就是了,连高高在上的三公九卿都不在话下。换句话说,他对京师地界的政府官员可以大小通吃,一切尽在其掌握之中。这样的要害职位,如果不是领导的亲信,挤破头都坐不上。

袁绍是领导的亲信,对领导的意图自然是心领神会。他上任后立即派人对重点嫌疑人(宦官)进行一对一的盯梢。为了彻底收拾宦官,他还暗中勾结董卓。这次董卓很听话,他向太后上表:“太后,如果你没胆量收拾宦官,那就让我董卓来,我兵强马壮,很快就能到达城西了!”

似乎是嫌局面不够热闹,何进又派手下人去各地招兵。这下热闹了,除了董卓,其他诸侯也闻风而动,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走到了一块儿。一些不自觉的人(比如董卓)顺道还搞点儿兼职——烧杀抢掠,但他们的口号都很好听,我们是为了诛杀宦官!

这下热闹了,为对付区区几个宦官,却弄一大堆人马来京师游行示威,如此隆重,怎么收场?在这种局面下,何太后也慌了。万般无奈之下,她只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何进的亲信宦官留着,其余的宦官通通下课,回家种地。她已经没有更好的办法:“不是我不保你们,而是大将军不待见你们。现在董卓他们连队伍都拉来了,我也毫无办法啊。你们还是先回去避避风头再说吧。”

但宦官心里跟明镜似的:如果权力没了,依自己多年的表现,下场可能连狗都不如,别说是回家种地,可能还没走出京师,就被人家剁成肉酱了。所以,当务之急是保证自己能留在宫中,只要有权力,就不怕没未来。

“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这是何进的主张,那就找何进。找他当然不是算账,而是求情。但何进似乎是铁了心,不管宦官们如何低三下四地求情,他始终不松口。他把手一摆,无可奈何地说:“哎,不是我要为难你们,而是朝廷大臣对你们有意见。我呢,也没办法啊,你们还是自觉回避一下吧,安心回家养老,这样不是挺好的吗?至少比被人宰了强啊。”

路路断绝,求情无用,宦官很伤心。不久,这种伤心的情绪就演变成了仇恨的种子,在宦官心底生根发芽:“老子往你们家血本下注,就为投资回报。现在别说回报,连安全都没有了。真是江湖险恶,人情淡薄啊。何进,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咱们的账有得算!”

何进过河拆桥,宦官不满意,但他们不知道,还有人比他们更不满意,这个人就是袁绍。他见何进磨磨蹭蹭,着急道:“人家主动送货上门,你为什么不一网打尽呢?”何进听罢摇摇头。虽然他也看宦官不顺眼,但他还不想把他们赶尽杀绝,毕竟对方有恩于己,做人还是要厚道一点。

袁绍对此嗤之以鼻:“你总是心太软,那我就再添一把火!”袁绍自作主张以大将军何进的名义给各地发文件,让地方官立即逮捕宦官的亲属。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打草惊蛇,让火越烧越旺:“你何进早就上贼船了,还想做好人,没那么容易!让你身上也沾点血,看你还对宦官心慈手软不?”

对于宦官而言,局势很不妙,经袁绍这么插一杠子,老家被人抄了,家属被人抓了,回老家就是自投罗网,他们真是无路可退了,唯一安全的地方就是皇宫,而最后一线生机就在何太后手上。好在何太后的妹妹是张让的干儿媳妇,事到如今,张让只好拉下老脸来求儿媳妇了。都是一家人,这个忙肯定得帮。于是,何太后的妹妹立即去求母亲舞阳君,母亲舞阳君又入宫去求女儿何太后。

母亲的面子当然得给,何太后于是下令让宦官们各就各位。还是女人心软啊。

中平六年八月二十五日这一天,对于东汉而言没有特别的意义,但对何进就不同了,因为第二年的今天是他的祭日。

经过袁绍连续不断的思想动员,原先举棋不定的何进也终于意识到,必须立即着手解决宦官问题了,不能再拖了,但他还是决定先做通妹妹的工作再动手。考虑到现在形势紧张,为避免遭人暗算,何进让袁绍的弟弟虎贲中郎将袁术领着一帮人在宫门外候着,他自己进宫。他以为这样应该很保险了,却不知自己已经大难临头了。

何进向何太后汇报完毕,刚一出来,就被张让给叫住了:“大将军,请留步,太后还有事情要交代。”何进心想:既然这样,那就回去。可这一去,他就再也没出来——他中埋伏了。

杀掉何进后,张让等人立即动手起草诏书,重新进行人事安排:安排自己人樊陵当司隶校尉,许相当主管京师的河南尹,总之,京师要控制好。诏书写好了,还有一道程序要走,就是必须交给尚书台那些秘书(尚书)盖章才有效。

尚书接到文件后心里直犯嘀咕:“任命袁绍为司隶校尉、王允为河南尹才几天啊,怎么又变卦啦?”于是,他对宦官说:“请大将军来共同商议一下。”大将军是来了,不过,只有人头,尚书一见这阵势顿时目瞪口呆。宦官回答得也很干脆:“何进谋反,被我们杀了!”

宫外的袁术听说何进被杀,立即带人攻打宫门。可宫门很坚固,袁术先是用刀砍,可没什么效果,眼看天色已晚,袁术开始放火,很快,胜利之门打开了。

张让一看大事不好,立即跑到后宫,他明白当务之急是把皇帝、太后这两个优质筹码抓在手里,有他们在,自己不愁没好日子过。可惜他忘了,皇帝也好,太后也罢,都不是万能的护身符。

张让这个老家伙特别滑,见到何太后也没说何进被杀这件事,而是直接告诉太后:“何进谋反!放火烧毁宫殿。”随后,他带领一群宦官裹挟着何太后、少帝刘辩及陈留王刘协,经过复道往北宫跑,不巧半路上遇到了卢植。卢植原先在战场上因为没给宦官左丰贿赂,被诬陷罢官,差点被砍头,后来还是皇甫嵩帮他说了一大堆好话,才重新上岗,当上了国务秘书(尚书)。所以,他和宦官可谓仇深似海。他看到宦官们慌里慌张地挟持着太后、皇帝逃跑,当即大喝一声。宦官们受到惊吓,居然把何太后放了。也难怪,当时宦官们犹如丧家之犬,早已无心恋战。

弟弟袁术行动了,哥哥袁绍也没闲着。他是正牌的司隶校尉,宦官居然想假传诏书弄了个冒牌货来代替他,他的肺都快气炸了。你能假传诏书,难道我就不能?正所谓“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好在他叔叔袁隗是高级领导干部、内阁首辅之一(太傅,参录尚书事),这点儿事是不难办到的。他们召来宦官任命的新科司隶校尉与河南尹,二话不说,杀掉了事。可怜这二位还未走马上任,人就报销了,看来投靠宦官也没得到什么好下场。

最狡猾的要数何苗,以前还和宦官称兄道弟的,见宦官大势已去,立即见风使舵,和袁绍一起加入到剿灭宦官的队伍之中。在北宫的朱雀门,跑得慢的赵忠被他逮了个正着,一刀毙命。“反正你们都成落水狗了,不打白不打,还可以顺带灭口,自己也好改头换面,重新做人。”

何苗的表演很精彩、很到位,但他的画皮很快被何进手下的吴匡戳穿了:“要不是你出卖你哥哥,大将军(何进)能死得这么惨吗?你就是杀死大将军的刽子手。”在场的群众一听这话,怒火一下子被点燃了,他们手里的刀子可不是吃素的,顷刻间,何苗就成了刀下鬼。可怜的何苗,和宦官称兄道弟打得火热,原本只图发点儿小财,不料却因小失大,反误了卿卿性命。

杀了何苗后,袁绍随即带领大家攻入北宫,并关闭宫门,宣布对宦官的政策:赶尽杀绝,绝不留情。当时在北宫内大约有二千名宦官。实话实说,其中真正有资格祸国殃民的只是少数掌握实权的宦官头目,加上其追随者,人数也不会太多。其他无职无权的小宦官平时除了干活,都是扮演被人欺压的角色,想干坏事还没资格呢。但袁绍是不管这些的,因为他已经杀红眼了。

本着宁可错杀一千,绝不使一人漏网的精神,袁绍开始对北宫进行地毯式搜索。凡是宦官无一幸免,不是宦官的,只要没长男人的标志物胡须的,也按宦官处理。需要说明的是,《三国演义》上说他也参与了此次行动,其实这次屠杀行动没他什么事,而且他原本就不主张把宦官杀尽的。

宦官死得差不多了,但还有几十个人关闭了寝宫大门,躲在里直哆嗦。但这也阻挡不了袁绍前进的脚步,他立即派人翻越大门、围墙冲了进去。

大难临头,只有跑路了。由于没有马匹,张让、段圭等人带着少帝和刘协发扬马拉松运动员吃苦耐劳的精神,一口气摸黑逃到洛阳东北方向的黄河渡口小平津,由于走得匆忙,连皇帝的玉玺都没有带。

漆黑的夜晚,人一出城,就不大好找,不过,似乎也没人乐意前来救驾,混乱时代,刀剑无眼,其他文武百官此时也玩集体失踪,个个猫在家里等待消息。你们就尽情地打吧,尽情地斗吧,等你们玩得差不多了,我们再出来收摊子。至于“维护治安”的积极分子袁绍等人还在宫里干得热火朝天——他们正忙于杀人。以前你们宦官整我们的人,现在我们翻身了,不把你们赶尽杀绝不算完。

张让等人以为逃到小平津就安全了,殊不知,这里将是他们的葬身之地。因为在这世界上忠臣还是有的——老冤家卢植带着一个叫闵贡的小办事员(河南中部掾)带人追了上来。

别小看这个闵贡,他有一个很特别的身份——节士。所谓“节士”,就是名士的升级版,这种人品格极其高洁,性格极其孤傲,说白了,他就是一个有强烈道德洁癖的人。

闵贡年轻时很穷,他有一个叫周党的同乡好友也是节士。周党见闵贡生活寒酸,餐桌上连绿色蔬菜都没有,长期下去,必然营养不良,于是产生了恻隐之心,就送给他一些生蒜。但闵贡很有个性,也很清高,不但不领情,反而幽默地说:“我想艰苦朴素,瘦身减肥,不想使自己烦恼。你送东西给我,我岂不更加烦恼了吗?”最后,东西是勉强收下了,但他为了显示自己所谓的骨气,竟然让它白白发霉烂掉。

还有一回,闵贡客居安邑县,因为生病外因家里穷,买不起肉,每天只能买一片猪肝。到最后,屠夫们一致怀疑:这个闵贡天天吃猪肝上瘾,生活如此单一,该不是有什么不良怪癖吧?为了纠正他挑食、偏食的不良饮食习惯,屠夫们竟然不肯再卖给他猪肝。一天,安邑县令关心起闵贡一家的生活来,就问他的儿子:“你们平时都吃什么饭菜啊?”闵贡的儿子也不隐瞒,回答说:“我们的主菜是猪肝,但屠夫有时候不肯卖给我们。”

天下居然还有如此歧视消费者的,真是岂有此理!于是县令决定亲自出面主持公道,吩咐手下人经常给闵贡买猪肝。这下,闵贡天天有猪肝吃了,他觉得很奇怪。等儿子说出事情的真相,闵贡不由得大发感慨:“我闵仲叔(闵贡字仲叔)怎能因为自己的一点儿生活爱好拖累全县的百姓呢?”于是连忙搬家。

这样一个对自己都那么刻薄的人,还怎么指望他慈悲为怀?闵贡很快就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这个节士的名号不是白得的。追上张让等人后,闵贡声色俱厉地对张让说:“识趣的,怎么还不快点自行了断?不然我就不客气了。”

但宦官们还存在生的幻想,迟迟不肯自行了断,于是闵贡开始杀人。他手起刀落,一个倒下去了;再手起刀落,又一个倒下去了……

尽管史书上说只有卢植和闵贡这两个孤胆英雄赶来救驾,但我认为他们两人应该带有随从。不然,宦官有几十人,都带有武器,凭什么怕两个糟老头?要知道,宦官虽然身处绝境,但还没有修炼到对方一吆喝、一动手,就羞愧难当地自绝的境界。唯一的可能就是他们面临着对方无比强大的威慑与压力,已经无路可逃了。

张让这个作恶多端的“人妖”,蛊惑皇帝、打击贤良、残害百姓,把国家带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而现在他已经穷途末路,没有任何人会来解救他,唯有一死以谢天下。于是,他向小皇帝行了人生的最后一个叩头礼,走向黄河。

同类推荐
  • 凶宅

    凶宅

    悬念迭出、毛骨悚然,试试你的胆量。朋友,有胆量偷看,没胆量走开。脚步声在他呆着的房门前停了下来……突然,门开了,他瞪大眼睛,还来不及举起砍刀,就被眼前的恐怖景象惊吓得倒在地板上…… 当他来到房门前时,朦胧中猛地发现一个披头散发满脸狰狞的女人贴在墙上瞪着他,可慢悠悠地又露出一丝奸笑,一动不动,样子越来越恐怖。突然,一阵风吹了过来,这恐怖形象却消失了。民国年间,北平粮钱胡同13号居住着一户钱姓人家。一夜之间,全家老少皆身首异处,死相恐怖,从此这处宅院如中了魔咒,留下数桩悬案,荒废多年。几十年后,几个神秘的陌生人先后来到了阴森的13号……
  • 多了一个

    多了一个

    008年1月7日,我乘夜班十点的火车去徐州,车上座位已经满了,于是我就沿着车身一直走,一直走到车尾。
  • 闪婚当道

    闪婚当道

    她以抢滩登陆的速度与一个认识不过三个月的男人结婚,告别了“剩女”时代。可婚前看似坦白的老公,感情世界里却不只有她一个女人。这个对感情充满不安的男人把自己的感情分成了很多份,而且竟然只给她其中的八分之一。分享工作苦恼的异性同事、分享心事的红颜知己、一起喝酒的异性哥们,还有宛若亲人的初恋女友,她们以不同的方式与她一起分享着她的丈夫,甚至频频入侵她不够稳固的婚姻生活。旧男友放弃游戏情爱,要求重续前缘,让她的感情世界也危机四伏。当婚姻危机的讯号弹打响后,他们爱情还能坚持多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第三种升迁

    第三种升迁

    第一种升迁:抬升。工作做得好,下面有人顶,上面有人抬。第二种升迁:拔升。工作无所谓,下面有没有人不重要,重要的是上面有人且活动力度大。第三种升迁:挤升。工作做得好,下面有人推,但上面没人提,却在派系利益平衡下意外风光。
  • 案记实录

    案记实录

    本书是一本典型的社会系推理小说,吴昂是春江市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由于在本市的房地产开发领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因而使得同行纪林的嫉妒。纪林采取欲擒故纵的手法,先拉拢吴昂,取得吴昂的信赖,继而使用狠毒的手段,杀死吴昂。在侦破此案中,干警梁平卧底吴昂的公司,了解内情,掌握了纪林的动态,在极短的时间内破了这宗错综迷离的疑案。
热门推荐
  • 地仙重生

    地仙重生

    亡,则尸横遍野。生,则重傲九天!强者韩辰落崖身死,重回少年时代!前世欺我,伤我之人,必将以血偿还;今生尊我,顺我之人,尽可万载永安;我未登天枉为世,踏尽虚空重傲来!且看至尊少年如何征战四方强敌,书写巅峰传奇!
  • 腹黑老公靠边站

    腹黑老公靠边站

    他叫萧若阳,爹不疼娘不爱。军痞一个,直到遇见她。她叫季歌,爹疼娘爱,还有两个疼她的哥哥。本该过着小公主一样的生活,却被竹马背叛,独自远走,直到遇见他。他说:这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就是你朝我走来,天长地久,永不分离。她说:对不起,我爱的,爱我的,始终被我辜负了。
  • 政务工作全书(中)

    政务工作全书(中)

    全面披露中国近五年政治体制改革重要内容,真实反映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若干动作,具体描述中国特色政治管理体制改革全过程
  • 女人四十修养与智慧

    女人四十修养与智慧

    四十岁的女人成熟稳重、优雅知性,却也难免面临很多压力,如身心疲惫、事业瓶颈、婚姻倦怠……本书从婚姻、事业、心态、身心健康等层面入手,用修养和智慧帮四十岁女人度过恐慌期,从容应对一系列尴尬处境,学会身心保鲜、情感保鲜、事业保鲜,把四十岁特有的魅力与内涵发挥到极致,让生活恢复应有的精彩。
  • 瓦岁雨落传奇相府四小姐

    瓦岁雨落传奇相府四小姐

    一朝,她是大陆傲视天下的第一杀手兼修炼天才。可是不想,却被自己视为亲妹妹的洛嫣儿所杀,可今非昔比,她穿越了。师傅,云仲纤,还有死党叶芷柔几人,能否找到这弥天大计,能否破这惊天大阴谋,一切的一切,请点击“开始阅读”不见不散哦
  • 快穿之女配的别样人生

    快穿之女配的别样人生

    这是一个“伪”世家千金在不同的位面不停地穿梭的故事,小虐怡情,苏苏苏,雷雷雷,有的细节考究党不要深究,会尽快更,不喜勿喷~(*^-^*)~作为某兮的第一本书,仅供娱乐,可爱的读者们多多包涵吧
  • 异界之图文灵

    异界之图文灵

    猴哥把你的金箍棒借我我吃肉塞牙了那个将臣叔叔能把你的牙给我么我想做个项链听说带你的牙辟邪
  • 带子五年

    带子五年

    五年前,她不过是来走亲戚,看望自己的姑姑。何奈碰上这个成年后举行初拥之礼的蝙蝠,被抢占了身。事后,他却走得干净。五年后,奉家族之命,她这个本代最优秀的魔灵师必须嫁给他这只臭蝙蝠!大婚之日竟然也是离婚之时,她因为肚子里莫名冒出的胎儿成为不守妇道的贱人。前脚刚成婚后脚却成为弃妇,她沦为两个家族最大的笑柄。拿着一纸协议,她从头到尾并未说一句话,只是在离开城堡之时才转身让他看见自己眼中无尽愤恨的绝情。
  • 我的冰山少爷

    我的冰山少爷

    在奇迹发生的那一霎时怦然心动的曲子早已响起12年的思念12年的永恒是否已成为你我心中那抹不掉的爱恋一根棒糖将你我连在一起爱你是否只是说说而已你到底是我的王子还是思念已久的哥哥……
  • 幻羽流星剑

    幻羽流星剑

    他是五仙之首,而她是一个普通的少女。她的前世救了他,他的今生爱上她。我不管!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你都一定要记得我,记得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