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46800000025

第25章 高屋建瓴——毛泽东的领导风采(6)

刘青山1931年入党,张子善1933年入党,两人都是经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考验的老干部,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过贡献。他们都曾被国民党逮捕,在敌人严刑拷打面前没有低过头。但是革命胜利后,他们在资产阶级思想和生活方式的腐蚀之下,走上了贪污腐化的道路。他们利用职权盗用公款,盘剥民工,从事非法经营活动,使国家蒙受重大经济损失。刘青山、张子善问题被揭露出来后,毛泽东很重视,他批示道:“这件事给中国、中央局、分局、省市区党委提出了警告,必须严重地注意干部被资产阶级腐蚀发生严重贪污行为这一事实,注意发现、揭露和惩处。”在给刘、张二人量刑时,毛泽东和中央同意河北省委的建议,由河北省人民法院宣判,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对刘、张处以死刑,立即执行。

1952年2月10日,刘青山、张子善被依法执行枪决。此案震动全国,影响深远,惊醒、教育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50年代以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党风、政风的清明廉正,与此关系甚大。

(五)重视协调工作

领导协调,就是领导者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使其所领导的组织同外部环境,以及组织中的各个部分和组成人员协同一致,相互配合,以便高效率地实现领导目标的行为。协调是领导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协调工作,毛泽东十分重视。

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陕甘宁边区就成为中国革命的大本营。但在巩固陕甘宁边区的建设方面,毛泽东遇到了各种问题。光是各方面关系就十分复杂,首先是外来干部与陕甘本地干部的关系问题,还有一、二、四三个方面军的关系问题,还有党政、党军、军政、军民、政民、上下级、新干部与老干部、工农干部与知识分子干部之间的关系问题。为协调这些关系,增强团结,毛泽东做了大量工作,并有许多论述。边区政府与边区中央局在工作上曾一度出现分歧和争论,双方关系不太融洽,毛泽东十分重视协调双方关系,但他的协调并不是一般的和稀泥,而是有原则,有主张,力求从思想深处解决分歧,体现了很高的思想性。

陕甘宁边区政府从1937年成立后,一直由林伯渠担任主席。最初的几年,林老曾作为中共代表常驻西安,边区政府的日常工作先后由张国焘、董必武、高自立代理。1940年10月,林老由西安返回延安,开始专任政府工作。革命老人谢觉哉是边区政府的另一位主要领导人。谢老于1940年10月出任中共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后西北中央局)副书记,兼任边区政府秘书长和政府党团书记。边区党组织的主要领导人一自是高岗。自1938年4月以后,高岗相继担任边区党委书记、边区中央局书记、西北中央局书记。林老、谢老年高德劭,早在中央苏区时就担任过苏维埃政府的领导工作,在党和人民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毛泽东对二老十分敬重。高岗则是陕甘红军和陕甘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熟悉边区情况,工作也有魄力。

毛泽东把高岗看作本地干部的代表,非常器重,常加表扬。在决定成立边区中央局时,毛泽东委任高岗为书记,并明确讲:至于边区的大政方针,“高岗的意见应成为主要的意见”。

1941年,抗战进入极端困难时期,各种矛盾都突出起来。尤其是在经济政策问题上,如怎样看待减轻民赋问题、如何认识当时带有一定强制性运盐政策问题、政府预算问题、纸币发行问题等,边区政府与中央局之间意见相左,出现争论。当时,实际是林老、谢老在一边,高岗主持的边区党委在一边,关系比较紧张。毛泽东不得不以很大精力来协调双方关系,解决矛盾,主要是说服林、谢二老服从中央局的意见。

从1941年7月24日至8月22日,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毛泽东写给林、谢的信就有10多封,并且数次当面长谈。信中谈到了具体的争论,但着重是从方法论上说服二老。比如1941年7月31日的信中就说:“多从反面(即现行政策的正面)设想,现行政策固然已出了很多毛病,但另一政策是否即毛病较少?从相对性设想,勿只从绝对性设想(即现行政策完全是错的,另一政策完全是对的)。搜集材料亦应从两方面搜集,勿只注意现行政策的缺点或错误方面,这方面要密切注意!请继续给我们材料,尤其要注意现行政策的成绩与正确方面,我觉得二兄在这点态度上是不足的。要注意积极克服执行现行政策中所发生的各种困难。”在8月5日给谢老的信中毛泽东又指出:“事情确需多交换意见,多谈多听,才能周通,否则极易偏于一面,对下情搜集亦然,须故意(强所不愿)收集反面材料。我的经验,用此方法,很多时候,前所认为对的,后觉不对了,改取了新的观点。客观地看问题,即是孔老先生说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你三日信的精神,与此一致,盼加发挥。此次争论,对边区,对个人,皆有助益。各去所偏,就会归于一是。”“事情只求其‘是’,闲气都是浮云。过去的一些‘气’,许多也是激起来的,实在不相宜。我因听得多了,故愿与闻一番,求达‘和为贵’之目的,现在问题的了解日益接近,事情好办。”

毛泽东的信说理透彻,词意恳切,态度又是那样谦恭有礼,使人不能不叹服。在双方的争论与分歧中,毛泽东既不因林、谢年高德劭就对他们的意见加以迁就,也未因他们的某些偏颇就对他们一概否定。他殷殷期望二老不要固执己见,以和为贵,力求在边区的工作和政策方面取得一致。他的信,对二老的触动是很大的,谢老甚至在日记中对毛泽东给他的每封信的要点都作了摘记。在做林、谢二老的工作的同时,毛泽东还给高岗和陈正人(边区中央局组织部长)写信,对于边区的现行政策,既肯定其在当时环境下的正当性、必要性,同时又指出其确实存在和可能存在的缺点和问题,要求他们对林、谢二老态度尊重,并确实掌握现行政策执行中发生的各种问题,以便随时发现随时解决。

在毛泽东的多次亲自过问和指导下,陕甘宁边区政府出现了协调一致的工作局面,对领导边区的各项事业起了重大的作用,毛泽东高超的协调艺术功不可没。

领导协调是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的重要方法。领导协调的主要对象是有血肉有思想的人。协调工作搞好了,组织和人员团结合作,人们心情舒畅,就能增强责任感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使领导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

在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军政、军民关系,总的说是很好的。驻守边区的各部队在河防、清匪、反“摩擦”和其他保卫人民的利益的战斗中,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赢得了人民衷心拥护。在1937年、1939年、1941年制定的三个边区施政纲领中都有优待抗日军人家属的内容。1940年1月,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通俗而又深刻地说明了军民合作的道理。他说:“八路军也就是老百姓,故军队不要忘本,本就是工农。老百姓可以骂我们,我们却不能骂他们,因为他们是主人,因为我们的饭是他们做的,房子是他们做的,我们军民合作。八路军有两条规矩,一条就是官兵合作,一条就是军民合作,大家亲亲密密团结起来,日本一定打倒的。”但是,一段时间内,在边区部队中,由于纪律教育的放松、物质困难的增加等因素,出现了侵犯群众利益,军民关系紧张的情形,为此,毛泽东非常重视。

拥政爱民是件很大的事。所以要提出拥政爱民,就是因为留守兵团与地方的关系有一段时间比较紧张。遇到两方面发生矛盾时,毛泽东就责备留守兵团,很严厉。有一次会上,兵团领导人讲留守兵团做了哪些工作,讲了好多成绩。讲后,毛泽东激动地说:“成绩,成绩,成绩!用不着说这么多了,有成绩是应该的,现在的问题不是要讲成绩,是要讲缺点。”这件事可能跟规定拥政爱民有关系,就是要求部队拥护政府,爱护人民。这样,双方纠纷就有前提加以解决。毛泽东在1947年撤出延安后为什么坚持留在陕北,而在同胡宗南国民党军队作战中取得了以少胜多的辉煌胜利,党、政府、军队人民的关系很深,是根本的原因。

领导协调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免除工作中的扯皮和重复,减少相互之间的摩擦和冲突,从而减少内耗,提高效率,减少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在中国革命史上,延安以抗战圣地闻名于世。这主要是因为中共中央驻在这里,指挥着敌后战场波澜壮阔的游击战争,并且这里清正廉洁的政风也与大后方重庆的腐败形成鲜明的对照。于是全国许多进步青年和文化人怀着投奔光明的仰慕之情,从全国各地乃至海外汇聚到延安。一时间,并不算大的延安成了人文鼎盛之都。这些人组成了各种文化、文艺团体,从事文艺创作活动。当时汇集在延安的文化工作者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原来就生活在苏区,后来又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的;另一种是从上海、北平等大城市奔赴延安的。由于经历不同,他们的创作特点不同,各有特点,而又有彼此不合的因素在里面。

毛泽东作为一个思想家和革命领袖,深感文学和艺术是革命战线不中缺少的一个方面,照他的话说:“我们有两支军队,一支是朱(德)总司令的,一支是鲁(迅)总司令的。”毛泽东又是一个文学造诣很深的一个人,他的诗词和散文都堪称上品,这为他联系文化人提供了便利。1938年4月10日,毛泽东在鲁艺的一次讲话中,风趣地把经过长征到达陕北的原苏区文化工作者称为“山顶上的人”,而把由上海、北平等城市奔赴延安的文化人称作“亭子间的人”。他说:“亭子间的人弄出来的东西有时不大好吃,山顶上的弄出来的东西有时不大好看。有些亭子间的人以为‘老子是天下第一,至少是天下第二’;山顶上的人也有摆老粗架子的,动不动,‘老子二万五千里’。”他要求这两部分人都不要以过去的工作为满足,都“应该把自大主义去一点”。“作风应该是统一战线。统一战线同时是艺术的指导方向”。他还特别强调:“亭子间的‘大将’‘中将’到了延安以后,“不要再独立,要切实。不要以出名为满足,要在大时代在民族的时代来发展广大的艺术运动,完成艺术的使命和作用。”这番话可谓真知灼见,至今仍站得住脚。

同类推荐
  • 半壁史书历史上那些姐儿们1

    半壁史书历史上那些姐儿们1

    作者从汉朝吕后开始,历数西汉时期著名女性的故事。吕后、窦太后、卓文君、赵飞燕……她们的故事在作者笔下幽默诙谐,又不失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历史苍凉的反思。此书是继当年明月和袁腾飞之后又一论史巨作,以其戏谑、夸张的笔法,风行于百度魔兽世界吧和天涯煮酒论史论坛,受到网友追捧,被冠之以“欢乐版红颜史诗”。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那些你一知半解的历史史实,那些你好奇已久的美人的秘密,那些充满争议的女人,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答案。你还等什么?赶紧拿起此书,寻找答案吧。
  • 伽利略为科学勇于献身的故事

    伽利略为科学勇于献身的故事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华人十大科学家:竺可桢

    华人十大科学家:竺可桢

    竺可桢(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又名绍荣,字藕舫,汉族,浙江上虞人。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先后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1974年2月7日竺可桢因肺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竺可桢》由张清平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竺可桢》记述了竺可桢的成长之路,他的童年时代,他的求学历程,他的梦想,他的探索与实践,他的勇敢为人类带来了认知世界的曙光。
  • 南宋蒙元风云人物大观

    南宋蒙元风云人物大观

    本书分帝王后妃宫廷人物、文臣武将、起义领袖人物、文化科技思想人物和社会民间人物四类。
  • 梁思成和林徽因
热门推荐
  • 丹神武帝

    丹神武帝

    少年杨潇15岁修为就已经到了凝丹四重。不料得罪帝都家族一夜被灭杨潇更是修为被废。本以为再无修武一样却偶得魔魂从此修为一日千里。报仇雪恨踏平四方。站武道之极俯瞰天下众生。
  • 哈代爱情小说

    哈代爱情小说

    啊,是你在我坟上刨坑么,是我的情郎?难道他在种植悔恨?不,昨天他已经再续新欢,新娘从小生长在富家豪门。他说:‘如今不会叫她伤感了,尽管我不再对她忠贞。那么是谁在我坟上刨坑?是我最亲的亲人么?啊,不。他们****沉思着:这有何用?栽上鲜花又有哪点好处?任何守墓人都无能为力,把她的英魂从死神的陷阱中放出。’但是,的确有人在我坟上刨坑,是我的敌人么?是她在偷偷地刺我?“不,当她得知您早已步入那扇终将封闭一切肉体的大门,在她看来,您葬身何地真用不着多虑,因为,您再也不值得她去仇恨。
  • 黄土豪情

    黄土豪情

    《黄土豪情》是一部架空历史,又不完全脱离历史。作者以细腻的笔墨赋予小说神话般色彩,很好的升华了小说的主题。《黄土豪情》是以中国明末清初为背景的历史性小说。但人物的思想却以现当代为基础,大胆创新,但又不做作。很好的传承和丰富了中国古文化和现当代文化的内涵。小说里一些小人物的细腻描写,崭新地衬托了大人物当时奢靡的生活状态。也侧面反映当时底层广大的劳动人民对统治者的不满和愤慨,老百姓的悲惨命运,暗示着统治阶级即将灭亡。小说里一段段纠结的爱情故事,年轻人的爱情价值观与根深蒂固的封建残余相抨击,以牺牲生命来维护爱情的神圣与伟大。
  • 神话再现:腹黑神爷独宠凤女

    神话再现:腹黑神爷独宠凤女

    第一世她是上古之神的女儿,因犯了点错被贬下凡历练。第二世她是特工界的顶尖特工,一次百年难得一见的七星连珠之日意外穿越。第三世她是魅将军府的嫡出大小姐,身世成谜,人人避之而无不及,一朝睁眼特工之王驾到……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惊天下。他是奇幻大陆的晋王殿下,一次邂逅从此独宠入骨,从此龙凤惊天下。
  • 王俊凯之下个世纪的微笑

    王俊凯之下个世纪的微笑

    紫藤花花语:依恋勿忘我花语:永恒的回忆薰衣草花语:等待爱情王俊凯,我等待着我们的爱情,正因为我依恋你,可是,我们永远都是一个回忆……
  • 破镜缘

    破镜缘

    李小凡,一个普通的工人,却暗藏着一个名牌大学毕业证。他曾经和美女经理谈恋爱,在见了对方家长后,果断分手。几个红粉知己为他明争暗斗,大打出手,谁会是他的真爱?被隐藏的过去,又会带出多少悲欢?四年不曾回家!又有怎样的狗血家室?一面镜子,又蕴含着怎样的故事?。一段情,如果放下了,还能再度拾起吗?镜子碎了,要怎样才能复原。如果想知道,就来看破镜缘。主要角色:李小凡,沐研,刘海棠,周小红,韩雪,贺永祥,陈丽蓉。主要道具:破镜子,扣子,棒球棍,菜刀,炸药包。主要地点:缘之空公司。
  • 法师时代

    法师时代

    法师方林,从元素枯竭的时代穿越而来。而此刻,先后经历几次文明后,人类迎来了第一个巅峰文明——法师时代!"有的人,身份高贵到可以代表一个国家,可他,实力强悍到象征一个时代!凭一己之力,推动整个时代!”——《大陆通史》
  • 古人的韩娱

    古人的韩娱

    他抚着琴,来到了韩国,他一头长发随风飘舞,他站在首尔街头,看着街上那些的妖孽们,他知道他飞升了。这是一个降妖除魔的故事,这是一个李修缘在韩国肆虐的故事,这是一个国土部长写的故事。
  • 万象星眼

    万象星眼

    天上,一花一草一世界,生死执阔亦星眼……地下,洪流万象百废枯,废土后生惊天变……
  • 纸醉金迷

    纸醉金迷

    命运坎坷,一个蓝道老千的自我救赎。黑暗惊涛,铁血柔情,讲诉人生跌宕起伏,真实还原爱恨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