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47900000006

第6章 单式针刺手法(1)

单式针刺手法属于辅助针刺手法,是构成复式针刺手法的基本手法。最早见于《内经》,如《灵枢·邪客》曰:“右手循之”,《素问·离合真邪论》院“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怒之,爪而下之,通而取之”宋代以后,随着毫针的制作更加精细灵巧,更加便于操作,许多简洁实用的单式针刺手法被提出。如窦汉卿《针经指南》冲归纳为下针十四法,即动、摇、进、退、搓、盘、弹、捻、循、扪、摄、按、爪、切。泉石心叶《金针赋》中亦归纳为下针十四法,并把它连贯起来。其后,在杨继洲《叶针灸大成》中总结归纳为十二字手法及下手八法。这些手法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针刺手法的内容。近人对单式针刺手法亦有阐述,如陆痩燕十六法、任作田十八法、郑魁山十八法等。

本章采用当代针刺手法大师张缙教授所提出的“二十四式单式手法”进行编排论述袁即揣、爪、循、摄(在穴上与经上);摇、盘、捻、搓(左右动作);进、退、提、插(上下运作);刮、弹、飞、摩(在针柄上)曰动、推、颤、弩(在针身上)曰按、扪、捜、拨(在穴上与针尖)。此法系古典医籍中所载之常用方法,张氏取其多用,义界清楚,术式易于厘定者,进行归类整理,反复推敲而成。张氏将二十四法依据汉语韵律学的原则写成四言,计六句,共二十四字,以便于记诵。

揣法

揣法,现代多称为“揣穴法”“定穴法”“摸穴法”,是针刺前取准腧穴的一种手法。本法源于《针灸大成窑三衢杨氏补泻》的“下手八法”,“揣:揣而寻之。凡点穴,以手揣摸其处。在阳部筋骨之侧,陷者为真;在阴部郄腦之间,动脉相应。其肉厚薄,或伸或屈,或平或直,以法取之,按而正之,以大指爪切掐其穴,于中庶得,进退方有准也。”此法为杨氏列为“下手八法”之首,足见其重要性。只有揣准腧穴,才能有好的针刺效果。

揣有手揣和意揣两个含义。手揣,是用手指揣摸、按压或循切腧穴处,以寻找腧穴之所在,了解腧穴及经络所行部位的肌肉厚薄,孔隙大小,有无血管、肌腱及酸胀痛感等。意揣,是指以目观测、揣度,以及用脑思考腧穴和经络的外在征象,以便取准腧穴。临床常常是手揣和意揣相结合,但经验丰富的医生,往往单用意揣就能找准腧穴。操作时,用指腹按压揣穴,当揣穴遇到肌腱、筋脉、血管时,用手指前后左右推拨,使其分开而显露腧穴穴。特殊腧穴有专门揣法院如丰盈肥厚者,用按压法,环跳即是曰两筋之间者,用分拨法,内关即是曰动脉旁边者,用分拨法,太渊、大迎即是曰眼球旁边者,用推拨法,睛明、承泣即是;穴被覆盖者,用旋转法,养老即是曰穴在关节者,用张合法,听宫、下关即是曰屈伸关节方能揣穴者,曲池、犊鼻即是;外展肩关节方能揣穴者,肩、肩即是。

爪法

爪法,是指在揣穴定位后,以指甲于腧穴上按掐一指甲痕,而定位进针的一种手法。本法源于《难经窑七十八难》“当刺之时……爪而下之。”《针灸问对》曰院“爪者掐也,用左手大指甲着力描穴,用右手持针插穴有准,此下针法也。”

叶针灸大成窑三衢杨氏补泻》将爪切合二为一,指出院野一爪切者院凡下针,用左手大指爪甲重切其针之穴,令气血宣散,然后下针,不伤于荣卫也。”操作时,以指甲在揣准的腧穴上掐成“十”

字切痕,而后在十字交叉处进针。爪法除了有定位作用外,还有宣散气血,达到进针揣法和爪法均是在穴上施用的针刺手法。

循法

循法,是用手指沿针刺腧穴所属经络循行路线的上下揉按或叩击,使针下经气来至并循经传导的一种手法。本法源于《灵枢窑邪客》“持针之道,欲端以正,安以静,先知虚实,而行疾徐,左手执骨,右手循之。”《针经指南》

指出院“循者,凡下针于穴部经络之处,用手上下循之,使气血往来而已。”《针灸问对》又指出院野下针后气不至,用手上、下循之。假如针手阳明合谷穴,气若不至,以三指平直,将指面于针尖至曲池,上下往来抚摩,使气血循经而来。故曰循以至气。”《针灸大成窑三衢杨氏补泻》院“五指循者院凡下针,若气不至,用指于所属部分经络之路,上下左右循之,使气血往来,上下均匀,针下自然气至沉紧,得气即泻之故也。”

常用的循法有以下几种:

1.揉循法是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指腹顺着针刺腧穴所属的经脉循行路线呈螺旋式轻轻地揉摩。

2.按循法是用姆指或中指指腹顺着针刺腧穴所属的经脉循行路线按压。

3.叩循法是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四指的指腹顺着针刺腧穴所属的经脉循行路线叩击。

上述循法所产生的作用主要有:在进针前使用可宣散气血,使经络之气通畅曰在进针后使用可使气不至者速至;可使隐性感传转化为显性感传,出现针下沉紧、酸胀麻重等针感;可使已至之气沿经络循行路线扩散蔓延;可消除针体涩滞,解除滞针现象;可消除患者恐惧、紧张情绪,利于进针,减轻疼痛。操作时,一般用力要均匀,不可用力太大。

摄法

摄法,是用手指爪甲沿针刺腧穴所属经络循行路线切掐皮肤,使经气通行的一种手法。本法源于《针经指南》“摄者,下针如气涩滞,随经络上用大指甲上下切之,其气血自得通也。”《针灸问对》指出院野下针之时或气涩滞,用拇指、食指、中指三指甲,于所属经分来往摄之,使气血流行。故日摄以行气。”《叶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院“凡下针,如针下邪气滞涩不行者,随经络上下,用大指爪甲切之,其气自通行也。”操作时,是以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三指或拇指爪甲在针刺腧穴所在经络循行路线进行切掐皮肤。一般在腕踝关节上向心切掐,多在经气涩滞时使用本法。该法与爪法的区别在于:

前者是切经,用于进针后;后者是切穴,用于进针前。

循法和摄法是在经上施用的手法。在临床上循摄可同时应用,其方法是以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三指的指腹与指甲同时在经穴上叩击,由腕、踝关节开始,向上直至肩、髋关节,叩击速度要快,要有一定的力度,要把叩击力向内“震”,二指并齐叩在经和穴上,一般1~2次,每次2耀3秒。循摄同用有激发经气,促使气至病所的作用,一般用于针刺四肢部位腧穴得气欠佳情况。需注意的是院循摄后,必须立即运针,两者衔接要密切,否则无效。

在实际操作中,揣为一度激发(经气),爪为二度激发,下针为三度激发,循摄为四度激发,闭其下气针尖朝上亦为激发。以上四法掌握恰当多可成功,方法、力度、速度和衔接是其技术关键。

摇法

摇法,是指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轻轻摇动针身,便于出针泄气的一种手法。本法源于《灵枢·官能》“摇大其穴,气出乃疾。”《针经指南》院“摇者,凡泻时,欲出针必须动摇而后出。”

《针灸问对》指出:“凡退针出穴之时,必须摇撼而出之,青龙摆尾亦用摇法,故曰摇以行气,此出针法也。”《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下手八法:“摇而伸之,此乃先摇动针头,待气至,却退一豆许,乃先深而后浅,自内而外,泻针之法也。”操作时,以指执针柄,左右摇动针身,以摇大针孔,而后疾出针。此法有泻实清热、行气泄气的作用,可用于实热证及风湿热痹证,虚寒证和久病气虚者忌用。

盘法

盘法,是按倒针柄,将针作圆周形盘转,以加大刺激量,增强针感的一种手法。本法源于《针经指南》“如针腹部,于穴内轻盘摇转而已。”

《针灸问对》指出:“如针腹部软肉去处,只用盘法,兼子午捣臼提按之诀。其盘法如循环之状,每次盘时,各须运转五次,左盘按针为补,右盘提针为泻。故盘以和气。”操作时,先将针刺入深部,行针得气后,将针提至浅部,按倒针身,使针身倾斜与皮肤夹角为15。耀45毅,方可盘旋针身,盘旋角度在180。耀360。之间,向左或向右盘,每盘3耀5次,有时左右交替进行。向左顺时针盘转为补,向右逆时针盘转为泻。此法有调气补泻及加强针感的作用,轻盘用于久病、虚证、体弱患者,重盘可用于初病、实证、体强以及针刺不易得气的患者。该法主要适用于臀部肌肉丰盈或腹部肌肉松弛之处的腧穴,也可适用于腰背部、四肢部等肌肉肥厚部位的腧穴。

捻法

捻法,是将针来回反复捻转,以加大刺激量,增强针感,促使行气的一种手法。本法源于叶针经指南》“以大指次指相合,大指往上进谓之左,大指往下退谓之右”以及“捻者,以手捻针也。务要识乎左右也,左为外,右为内,慎记耳。”

《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下手八法”指出:

“治上大指向外捻,治下大指向内捻。外捻者令气向上而治病,内捻者令气向下而治病。如出针,内捻者令气行至病所,外捻者令邪气至针下而出也。”操作时,将针刺入腧穴后,来回反复捻转针身,捻转角度在180。之内,可加强针感,促使得气。此法主要用于针下不得气或得气不满意者。

搓法

搓法,是将针如搓线状单向转动,以加强针感,促使针感向单一方向传导的一种手法。此法源于《针经指南》“搓者,凡令人觉热,向外卧针,似搓线之貌,勿转太紧……”叶针灸问对》指出院“下针之后,将针或内或外,如搓线之状,勿转太紧,令人肥肉缠针,难以进退。左转插之为热,右转提之为寒,各停五息。故曰搓以使气。”《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则指出院“搓针泄气最为奇”。操作时,搓线状将针柄朝一个方向连续360。转针,以使肌纤维适度地缠绕针身,利于激发经气。若由食指末节横纹向食指端搓,为左、为内、为补,常可产生热感;若由食指端向食指末节横纹搓,为右、为外、为泻,常可产生凉感。搓针成功的标志为捻之不转、提之不出、插之不入及气满自摇。此法可激发经气,促使气至针下而不离,达到气至病所的作用。

摇、盘、捻、搓四法皆是针体沿横轴的左右动作,其操作特点各有不同,速度与幅度、部位与目的亦各异。

进法

同类推荐
  • 大国医:30位国宝级“国医大师”的养生绝活

    大国医:30位国宝级“国医大师”的养生绝活

    本书囊括了这30位“国医大师”的长寿养生法,选录了他们积多年心血研制的保健诊疗方,是一本既权威,又实用、有趣的健康宝典,让现代人尽享一种绿色的养生方式。
  • 血液科速查手册

    血液科速查手册

    血液科作为医学领域十分重要的学科,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适应我国医疗制度的改革和满足广大血液科医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临床血液科医师的诊治技能和水平,我们组织国内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工作的专家、教授,结合他们多年的临床、科研及教学经验,编写了《血液科速查手册》一书。《血液科速查手册》内容由三部分组成,共分五章:(1)血液科常见症状的诊断(第一章):包括症状的特点和由该症状引起的常见、少见和罕见疾病。(2)临床常见血液科疾病的诊疗(第二至四章):包括血液科常见疾病的概述、主诉、临床特点、辅助检查、治疗要点。
  • 口腔疾病合理用药226问

    口腔疾病合理用药226问

    本书对口腔疾病的特点、合理用药的基础知识、常见的牙齿疾病、牙周疾病、口腔黏膜疾病、舌部疾病、咽喉疾病、唇部疾病和口腔其他常见疾病的认识、诊断、治疗和预后护理进行了介绍。
  • 跌打损伤奇效良方

    跌打损伤奇效良方

    本书是“奇效良方”系列丛书中的跌打损伤分册,是一本较为系统地总结运用中医方法治疗跌打损伤常见病的临床参考书。全书共有良方近300首,包括中药内服方、中药外用方、针灸疗法、推拿疗法、综合疗法等。反映了近10年来中医临床治疗的新进展和新成果,内容翔实、易学易懂,适合中医临床、研究人员和中医院校学生学习参考,也可供广大患者及家属阅读。
  • 精选妙用中草药治疗疑难杂病

    精选妙用中草药治疗疑难杂病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由于吸烟、大气污染、呼吸道感染等有害因素引起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以广泛小气道阻塞、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为特征。本病的病理改变呈进行性发展,可伴有气道高反应性。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咯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疾病晚期多出现肺动脉高压,进展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热门推荐
  • 浮生忆锦年

    浮生忆锦年

    唐奕如果是随风飘扬的自由风筝,她纪锦年只想握住牵引着他们之间的那根红线,静静聆听……他弹奏的一首小小恋曲。而这只是开始,谁都不知道未来还会遇见谁,错过谁,重逢谁,与谁相守到老,一生一世。青春的悸动,梦想的高歌,心谱一段情歌,无论分别聚首,若能在美好的年华遇见一个他,真好。(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萱梦惊华:傲世无双

    萱梦惊华:傲世无双

    看凤萱梦如何在这异世中欣起腥风血雨,从人人都骂的废物到人人尊敬的天才,经历了多少风雨。才能站在这异世之巅!
  • 妖孽宠婚:老公是长生的

    妖孽宠婚:老公是长生的

    你老公是总裁?弱爆了。你老公是总统?还凑合。什么,她老公是重生的?呵呵…不好意思,那也比不上我老公。重生还需重新奋斗,俺老公儿已经积累了千年财富。清理车库的时候翻出个破碗——唐碗,50万。“老婆,拿去败家吧。”她过生日,他从地窖里找出一副古画,生日礼物,价值,一亿三千万。“老公,这个月的任务是……”“这个月的任务是怀上一个宝宝,另外帮我花出去几个亿。”废柴千金嫁给了低调的长生男,从此走上了花钱和装逼打脸的不归路。“几个亿,老公,臣妾做不到啊——”对,俺老公是长生的!
  • 控魂术

    控魂术

    本书描述少年郎辛英修魂练魄,苦修控魂术的传说。郑重声明,本书恐怖惊悚,胆小者请绕道而去。
  • 惊鸿一瞥,便宠你一世

    惊鸿一瞥,便宠你一世

    她被项链带到古代,为了在那混出名堂她不得不去琉璃学院学法术,谱写青春的萌动与纯真;他第一眼见到她就为她一改平时的冷酷,不顾她对他的视而不见宠她,爱她,这就是一见钟情吧,他想;他们共同吟唱爱的传奇与魔幻……
  • 三生三世:鱼水相欢

    三生三世:鱼水相欢

    商君武丁之妻妇好,自人间成道,后遇公子长情,爱恨纠葛数百载,终因爱化巫。后借上元神器司母辛鼎,夺天地造化,篡六道轮回,仙凡妖魔凡有两情相悦者,无不遭遇三世伐爱之轮回,从此世间有情人再无终成眷属之例,真爱于世间濒临灭绝。千百年后,他们成为世间最后的情侣,他们于轮回杀劫中逆天改命,他们于时空交错中相互追寻,他们是名动寰宇的一尾鱼和一池水,且看他们如何于宗势如林之中搅动仙凡神佛、妖魔巫蛮,为芸芸众生重夺真爱之权。
  • 浮生清欢

    浮生清欢

    不知道怎么写,总之,就是一朵并不白的莲花和好多个美男之间的故事。当然,结局还是1V1
  • 雷武

    雷武

    为了一棵五百年的雪参,他被兄弟破碎丹田,夺去性命,随后将他踢下山头,谁料神秘雷种进入他心脏,易经洗髓死而复生,并获得天雷淬体决,重塑丹田。随后他进入内门,报仇雪恨,一代强者,自此成就!
  • 词林痴语

    词林痴语

    词林痴语集,一部午后品读的书,作者由感而发的词曲。
  • 网游之恶魔邮差

    网游之恶魔邮差

    “都是玩网游的~为什么别人的职业那么牛,而我却只能是个邮差????老天你不公!!!”一个猥琐的声音响彻天空。“系统提示:由于诋毁主脑,所有属性下降百分之十”“我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