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63400000018

第18章 【政制·法制】(4)

汉代以后,三国曹操、唐朝李渊、李世民,利用招聘办法选拔了不少人才。特别是明朝朱元璋,早在金陵时就录用过夏煜、孙炎、杨宪等十几个儒士。后来曾分派学士詹同等分行天下招聘人才。明初,招聘成为官吏的重要来源,有一次招聘一千九百多人,最多一次招聘到三千七百多人。直到明宪宗成化(1465~1487年)以前,招聘一直作为重要的选拔人才的途径。

在我国历史上,有些朝代通过招聘办法发现和选拔了大批人才,有些朝代还是由于招聘到大批人才而兴盛起来的。事实证明实行招聘有利于及时发现和合理使用人才,有利于人才畅流,才尽其用。

考勤起源于何时?

我国的考勤制度起源很早,但当时的考勤,主要是对国家官吏而言。至于考勤表的使用,根据文献记载.当不晚于清代。清初,国家官吏实行坐班制,每日办公皆在衙署。至乾隆中,此制渐弛。清人昭琏《啸亭杂录》卷十记载,军机大臣和坤擅权时,曾经自立私寓,“不与诸大臣同堂办事,而命诸司员传语其间”。后来,有许多官员也待在家中办公,不坐班。清人震钧在《天咫偶闻》卷七中写道:“自乾隆以后,重臣兼职者多,遂不恒人署。而阅折判牍,移于私宅。”为此,清政府在国家机构中设置“画到簿”专司考勤。画到簿为官吏考勤的重要凭据之一,与红本一起存入内阁大库,以备查验。但由于它反映不出迟到、早退等情况,所以没有多大的约束力。

咸丰年间,成立总理衙门,为了防止画到溜号的弊端,提高办事效率,就规定对其官吏“核其勤惰”,分别予以“请奖”或者“参劾”,这便是历史上考勤与奖惩相结合的开始。

古代也有休假制度吗?

我国的休假制度由来已久,从汉代起,政府机关便规定每五天休息一日,称“五日休”。唐代改为“旬休”,每十天休息一日。在休假日里,政府机关的办公活动还是照样进行。譬如汉代的霍光在休假时,就往往由上官桀去代他办公,这大概是采取轮休的办法。

除定期的休假日外,还有节假日。唐代中秋节给假三日,寒食清明四日:明代冬至给假三日,元宵十日。此外还定有“急假”,官吏用以处置紧急家事,一年以六十日为限。

对官吏的假日,历代均有严格的规定。唐代规定三品以上假满之日,须到衙门报到,否则罚俸禄一月。有的还因此被罢免官职。

轮到休假的人,在休假日当然可以自由活动。不过,通常还是利用休假口洗头、洗澡。所以古代的休假日又称“休沐”(洗头)或“休浴”(洗澡),似乎休息就是为了洗浴。这也难怪,因为古代男子蓄发梳髻,头发长,洗一次很费力,所以《楚辞》中还有洗了头在太阳底下“唏(晒)发”的描写。

清朝初年,随着西方的传教士进入我国,“礼拜天”这一宗教用语开始在我国出现。辛亥革命后,开始实行星期日休息制。

中国历朝宰相知多少?

中国宰相制度的建立,严格地说,缘于战国时秦统一六国,中央集权君主****建立之后。但嗣后历代的宰相制度并不完全相同,甚至宰相的名称、权限、员额等,每个朝代,甚或某皇帝任内,都有所变更,绝非前后一律。如秦汉时,丞相、相国、三公,都是宰相之职;隋之内史、纳言,唐、宋之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及平章事,均负宰相之责;明清的内阁大学士,也可以说是宰相“集团”。

从秦统一六国至清代,逾两千年来,中国历朝的宰相共一千五百五十一人(部分列举如下)。秦代,五人,其中李斯、赵高较为著名。西汉(附王莽新朝),由萧何开始共六十五人;东汉,一百五十三人。三国,四十三人,其中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三父子,均先后任曹魏的宰相;诸葛亮,曾任蜀汉宰相。东西晋,四十人。南北朝,一百三十八人。隋,十八人。唐,共三百三十七人,宰相人数之多,为历朝之冠。五代,五十人。其中冯道先后为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的宰相。辽,八十三人。北宋、南宋,共一百三十三人,奸者如秦桧,忠者如文天祥、陆秀夫。金,四十二人。元代,五十人。明,一百十七人。清代,二百二十一人,徐世昌、袁世凯等,均在清末担任过宰相职务。古代行省制和现代的省市县制一样吗?

元代以后实行中央集权政体的地方行政体制。元代中央置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除河北、山东、山西等腹里地区直属中书省,吐蕃直辖宣政院外,其他地区划分为十个行中书省,简称为行省或省。有陕西、甘肃、辽阳、河南、四川、云南、湖广、江浙、江西、岭北诸省。行省的长官也称丞相,统管一省的军政要务。行省以下设府、州、县。构成中央集权政体的地方行政体制。明代,撤销行中书省,设布政司掌管民政、财政,另设按察使司掌管刑法,都指挥使司掌管军事,合称“三司”,不相统属,各自直属中央。布政使司下分府(直隶州)、县(州)两级。宣德时,在中关、江南等地专设巡抚,职权驾于三司之上。后来为了军事目的,一些地方增设总督,巡抚也成了他的属下。清代复行省之名,省下设道、府(直隶州、直隶厅)、县(州、厅)三级。督府制成为各省的常制。巡抚为一省的地方长官,综理军、民政事,而以主持军事为主。这种地方行政建制是秦以来郡县制的进一步发展,它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上得到保证,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土司制度源于何时,终于何时?

“土司制度”是封建王朝统治阶级用来解决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政策,是效仿唐代的“羁縻制度”而来的。元明清王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分封各族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当地人民的行政制度。蒙古宪宗三年,忽必烈平定大理政权,欲将西南各少数民族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仿效羁縻之法,大量任用当地各部族酋长为各级官员,史称土官,授各族酋长以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招讨使等官,又在各族聚居地府、州、县设土官。当时关山阻隔,难以控制,以上官统治土民,对维护元朝统治确实起了一定的作用。

明朝承袭元制,并陆续制定了土官的承袭、等级、贡赋、征调的制度。明中叶时土官改称土司。土司皆世袭,他们既是朝廷命官,对中央要履行规定的职责和义务,又在辖区内保存传统的统治机构与权力,是“自王其地”的土皇帝。此制早期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生产曾经起过有益的作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土司制度,开始于唐代的“羁縻制度”,形成于宋代,繁荣于明代,崩溃于清代,结束于二十世纪初,长达一千多年。

改土归流是指分田地吗?

明清两代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司(当地世袭首领)实行流官(中央任命的有任期的官员)统治的一种政治措施。云南、贵州、广西地区历来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元明以来,实行土司制度进行管理,土司因是世袭制,往往擅作威福,鱼肉乡民,叛服无常。永乐十一年,明政府平定思南、思州的战乱后,废土司,分其地为八府四州,设贵州布政使司,从此贵州成为省一级的行政单位。明朝的改土归流政策因受到反抗不断反复。清初仍实行土司制度进行管理。

雍正四年,云贵总督鄂尔泰建议“改土归流”,他对土司采取招抚和镇压两种办法,先后用五年时间对贵州、广西、云南等地基本实现改土归流。乾隆时期平定大小金川叛乱,又将四川西北部改土归流。清政府收缴土司印信,设置府、厅、州、县,实行和汉族地区相同的政治制度,改善了某些少数民族地区落后闭塞的面貌,有利于国内各民族问的经济、文化交流,推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理藩院是什么机构?

理藩院是中国清朝时处理外藩事务的部门,始创于清朝皇太极年间,在顺治年间由附属于礼部改为独立部门,并在清初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前兼领对俄罗斯事务。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的清末新政中因改革官制,理藩院改为理藩部。在清亡后,因帝国由统一的共和国所取代,再无藩属的概念,理藩部被撤销。

在清初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创立理藩院的前身“蒙古衙门”,负责处理对蒙古的事务。三年后,将蒙古衙门改为理藩院。随着帝国疆土日渐扩张,理藩院成为管理蒙古、西藏、青海、新疆以及西南土司等各个少数民族事务的行政机关,并兼理对俄罗斯帝国的事务。在顺治元年(1644年),顺治将理藩院长官“承政”改名为“尚书”,副长官“参政”易名为“侍郎”,皆由满人或蒙古人担任,助理“副理事官”为“员外郎”,并在随后的顺治十六年,让理藩院尚书、侍郎兼任礼部的官衔,在顺治十八年,顺治皇帝认为理藩院管理整个外藩事务,责任重大,附属于礼部不合适,便下谕此后理藩院官员不用兼礼部官衔,理藩院各长官又复称理藩院尚书和理藩院侍郎,顺治同时也规定理藩院官制与六部看齐,并授权理藩院尚书可参与中枢议政。

天朝田亩制度是哪个政府颁布的?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以土地制度为核心,包括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内容的纲领性文献0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后,经洪秀全批准颁布。设想了一个改革土地制度的方案,宣布一切土地都属于“皇上帝”所有,实行土地公有制。确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平均分配和使用的原则。把土地按产量高低分为上、中、下三级九等。它规定不论男女,“分田照人口”。还规定,县以下设立各级乡官,其体制、称号与军队相同。社会的基层组织为“两”。凡居民二十五家为一“两”,设两司马负责管理生产、分配、行政、教育、礼俗、司法及地方武装等工作。每两设一“国库”、一礼拜堂,均由两司马主持。

根据财产共有的原则,每家所得,扣除口粮外,其余全部送缴“国库”。“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其余鳏寡孤独残疾免役,皆颁国库以养”。太平天国希望用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它所提出的平分土地方案,是对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的否定,反映了广大贫苦农民的土地要求,对鼓舞斗志有积极作用。但采用了绝对平均主义,是不可能实现的。

古代居丧还要遵守哪些制度?

古时候,在丧礼未结束前,需要遵守规定的礼节,例如《礼记·丧大记》记载:“父母之丧,居倚庐,不涂,寝苫枕块,非丧事不言。”在父母下葬以前,孝子必须住在临时搭盖的茅草房里,墙上不能涂泥,要睡在草垫上,用土块作枕头。除了丧事之外,什么事也不能谈论。丧礼结束后,在一定时间内,在衣着、饮食、起居等方面还要遵守一些特殊的规定,称为居丧或守孝。孝子为父母居丧,按规定应居丧三年,称为三年之丧。

在居丧期间,除了要穿丧服,按时祭祀以外,还要遵守一些制度,称为“守制”。主要遵守以下内容。

(1)在家守孝。一般人也要谢绝应酬。在外地工作的都要赶回家中奔丧守孝。按照古礼,除父母之丧外,祖父母、叔伯父母、兄弟姐妹之丧也要奔丧。后世改为只限子女为父母,承重孙为祖父母奔丧守制。对于政府官员,如果因为战争或工作需要,守制未满,朝廷也可以强令出仕,称为“夺情”,又叫“起复”。官员因为怕解除职务而隐匿亲丧,则会被认为是大不孝,要受到严厉的惩罚。

(2)禁止婚娶。居丧期间婚娶是违背礼制的。唐代裴庭裕《东观奏记》记载,唐宣宗时有位进士杨仁赡,在居丧期间办理其妹的婚事,被“宪司纠论,贬康州参军,弛驿发遣”。

(3)禁止饮宴。《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记载,丞相武安侯对灌夫说:我想同你一起去拜访魏其侯,赶上你正有丧服在身,怎么办?可见灌夫在服丧期间,依礼是不能赴宴的。

(4)禁止赴考。科举制度兴起以后,居丧期间不得赴考。

虽然历代统治者都大力推行居丧制度,有的朝代为此还制定了严格的法律,但是从宋代以后,居丧非礼的现象变得日益严重了。

南北面官制是何朝何时设立的?

辽朝根据不同社会发展状况而设置了两套统治机构。辽的境内包括许多民族,大体可分为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汉人和原属于渤海国的部分人民;以渔猎经济为主的契丹和其他游牧民族。为适应不同民族的不同生产和生活方式,在耶律德光(辽太宗)统治时期,制定了“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两套机构。

北面官因为办事处所设在皇帝牙帐之北而得名。以契丹固有官制为基础,又称“国制”。多用契丹贵族担任。主管宫帐、部族、属国和兵机、武诠、群牧之政,分朝官、帐官、宫官、部族官、属国官等。南面官办事处所设在皇帝牙帐之南,模拟唐官制而设,又称“汉制”。多用汉人充任。主管汉人州县、财赋、文诠,军马之政,分为朝官、宫官、京官、方州官、财赋官、边防官等。南北面官制适应了不同社会发展状况的需要。驻藏大臣是何时开始设立的?

驻藏大臣是清朝政府派驻西藏地方的行政官员。全称是“钦差驻藏办事大臣”,又称“钦命总理西藏事务大臣”。雍正五年(1727年),始置正副二员驻藏大臣,统驻藏官兵,协助地方政府处理藏务。乾隆十五年(1750年),清政府平定西藏贵族珠尔墨特那木扎勒叛乱后,进一步提高了驻藏大臣的地位,改革了西藏行政体制,遂废王爵,设噶厦(地方政府),任命四噶伦(三俗一僧)以分权,在驻藏大臣以及****喇嘛统驭下协办藏务。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在平定廓尔喀入侵后,清廷颁行福康安所奏《藏内善后章程》,加强了驻藏大臣的权力和地位,并对其职权作了明确规定。此后遂成定制。

驻藏大臣之设立是自唐宋以来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管理制度的重大发展。虽人选良莠不齐,明庸互见,但这一制度对于加强祖国统一,巩固边防,促进民族团结均起过积极作用。

内阁与军机处是什么机构?

历朝统治者以史为鉴,整顿朝政,防范地方割据,力图将政权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中。武将掌握兵权,就会有覆国之危;文官掌握军政大权,也会有夺国之祸。如何将军政大权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就成为一个令历代皇帝头痛的问题。到了明清,皇帝吸取数朝兴亡的教训,先后设内阁和军机处,其中军机处发展为皇帝****的极端产物。

明初设有垂相,自从胡惟庸涉嫌谋反被处死之后,朱元璋便不再设垂相之位,唯恐大臣专权。但以一人之力,日理万机,也实在不堪其苦。无奈,朱元璋置华盖殿、谨身殿、武英殿、文华殿、文渊殿、东阁等大学士,作为顾问,帮助处理政事。

朱棣即位后在明太祖的基础上专设内阁,备有大学士数个,任用亲信佐理政务,与外朝的六部相抗衡。内阁大学士核签奏章,草拟敕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但其本身官阶不过五品,资望亦甚浅薄。

明朝中期以后,内阁大学土地位日益尊崇,入阁学士均出身翰林,且兼任务部尚书或侍郎,加官至一品,事实与宰相无异,六部尚书也得俯首听命。因此,才有内阁大学士张居正以大学士身份主理朝政十年,又有奸相严嵩飞扬跋扈,荣极一时,不可一世。

明内阁此后权力愈大、地位渐高,与前朝丞相无异,在一定程度上也威胁到皇权。因此,清朝初期虽沿用内阁制,勋高位极,但几乎名同虚设,以至官拜大学士成了明升暗降或赐恩养老的方法。到雍正时便又出现了军机处。

同类推荐
  • 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

    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

    本套书收录秭归县8位作家创作的小说、诗歌、散文作品,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思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其中大部分作品已公开发表过。
  • 上海特色餐厅

    上海特色餐厅

    本书选取了59家地处上海最热门消费娱乐区域的特色餐厅,荟萃了中外不同菜系,囊括了传统和创新各种烹饪流派,是探寻上海风味餐厅的可靠依据,也是了解上海美食潮流的极佳指南。无论你是想了解上海的饮食文化还是想为旅游准备实用的参考书,这都是不错的选择。
  • 细说中国服饰

    细说中国服饰

    本书是一部集知识性、科学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理想读本。内容丰富,服饰文化小辞典以密集的信息对正文进行补充和延伸;图文契合,用丰富精美的图片,深入再现中华服饰文化的灿烂辉煌;每章标题、导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正文主旨,同时使读者以一种轻松便捷的方式快速形成信息体系。本书应用“细说”理念,通过编写体例、图片和艺术设计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从发展历史、制作工艺、艺术特色、等级制度、文化内涵等多种角度,全面地,深层次地解析中国服饰,让读者在提高阅读效率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想象空间和人文熏陶。
  • 一本书读懂四书五经故事大全集

    一本书读懂四书五经故事大全集

    在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典籍中,“四书五经”无可争议地成为经典中的经典。它记述了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包括历史、政治、哲学、文学等方面的内容,由《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四书)和《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经),总共九部儒家经典著作组成。千百年来“四书五经”启迪了中国人对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感受,启发了华夏儿女的智慧灵根,让一代代中华儿女一生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训,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 经典常谈 文艺常谈

    经典常谈 文艺常谈

    本书由“经典常谈”和“文艺常谈”两部分构成。“经典常谈”写于1942年,六十多年来广为流传,成为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全书见解精辟,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一般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门指南。“文艺常谈”将朱先生散见于《新诗杂话》、《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书中有关诗歌、文学、语文教育等方面的文字,辑为《文艺常谈》,这本书对年轻的朋友们了解与欣赏中国文艺有极大帮助。
热门推荐
  • 上宫岑

    上宫岑

    寻父的迢迢路上,无意来到大汉都城——长安。成君先后遇到吊儿郎当、漫不经心的卫太子遗孤刘病已,和温文尔雅、卓逸不凡的丞相之子杨恽。落魄之际被杨恽所救,发现温润如玉的杨恽竟患有天生残疾——哑疾。为了感恩,也出于同情,名医之后的成君决心为杨恽专研治疗。期间,先是爱上了温润的杨恽,后知杨恽的有心利用,心灰意冷之际再次陷入刘病已默默守护的暖意之中。阳光之后是暴风雨,本已决定和刘病已闲云野鹤之时,刘病已青梅竹马的许平君却怀了他的孩子,平复的内心再次受创。接二连三的是汉昭帝刘弗的驾崩,皇位的悬空,刘病已的真实身份……权利相争的残酷之下,是谁笑到了最后,谁又成为了牺牲品…
  • 帝业缭绕

    帝业缭绕

    三年前,两国修谊。他是送婚王子,她是和亲公主,他举荐她去楚国和亲。三年后,两国交战。他请缨出兵,杀了她的夫君,迎她返回燕国故土。当并立的四国被斩断一足,命运之手开始翻云覆雨,和亲公主,铁血诸侯,亡国太子均以新面目示人。庶子谋权,美人夺宫,王室秘辛的真相背后,故人安在?群雄逐鹿,四国争霸,弱肉强食的乱世面前,情归何处?聂云原臣,解四大家族纠葛起源。拨云见日,看大熙王朝开国传奇。江湖之远,庙堂之高,社稷玲珑,帝业缭绕。
  • 穿越之只为你等候

    穿越之只为你等候

    男友的背叛让她失望,却因缘分来到古代,为了活的更好,她带着系统讨好名义上的丈夫,却在过程中丢了自己的心,该何去何从呢?
  • 种风景的老人

    种风景的老人

    本书分为“爱的花瓣”、“带刺玫瑰”、“梦幻博客”、“亲亲校园”、“情爱画廊”、“人在旅途”、“智慧光盘”七个章节。
  • 三界情缘——猫妖的选择

    三界情缘——猫妖的选择

    闯祸不断地猫妖机缘巧合下闯进了通往人世的接入口——伏羲阵。固执不肯后退的个性终于将它带到了人类居住的世界,并遇上了一直在追寻的漂亮的人——轩辕黄帝。唐玉:“漂亮的人!快到小爷这边来。”黄帝:“?这小妖怪说什么呢。不过,长得真是漂亮呀。”嗯嗯,这个相遇真是美好。
  • 下一次恋爱:请你狠狠爱我

    下一次恋爱:请你狠狠爱我

    他温柔腼腆,偶尔爆发男子气概;他凶狠嚣张,却对她心口不一;他身为她哥,却暗藏男女之情;他是小跟班,却偷偷关注她。她是现代校园女版韦小宝,在伤透了所有人之后独自离开,唯有留下一张纸上面深浅不一的写着:“有时,你不得不相信,有些人注定只能停留在你心中,却不能留在你的生活中。”
  • 部落之战神

    部落之战神

    夜深梦入寒宫阙,梦里不见江南月。燕去花飞空楼台,留人独对北风掠。满眼曲水冰如铁,风蚀桥旁梅尽谢。依稀月下影相叠,细看双影从中裂。一影渐消一影深,消为云烟深为泪。江南有月江南结,江南深秋江南夜。我愿为你与世界为敌,即使要踏向世界的顶端,能够感受到你也好
  • 先锋

    先锋

    本书通过对浙江大学近五年来受表彰的近百个先进基层党组织的采写,生动反映了在创办世界一流高水平社会主义大学进程中,高校党建工作推进过程和建设成果,形象地揭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高校科学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宝贵经验。
  • 穿越之双生劫

    穿越之双生劫

    她在现代的人生是最为痛苦的经历。亲人与爱人的背叛导致她想学着逃避。却不巧穿越到了异世。在这里她遇到的一国之君与那嗜血成性的男人竟是双生兄弟,在混乱之中迷失了自己的心。有着同样爱与同样恨的两人到底谁才是真正在意之人,谁才能与自己笑傲江湖……
  • 姑苏怀古

    姑苏怀古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