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67400000040

第40章 一个都不忠义(2)

计赚司马允

据《晋书·石崇传》,在拒绝孙秀之后,石崇联系潘岳、欧阳建等老朋友,找到淮南王司马允、齐王司马冏,密谋找司马伦和孙秀的晦气。结果我们已经知道了,这次行动失败了。

但这里有个疑问,如果石崇真的曾经与司马允密谋,那听闻后者事败,应该早做准备,要么抵抗,要么赶紧跑路了,他还悠哉游哉地在家喝什么花酒?

再者,他在刑场上看到潘岳,也不会发出“原来你也在这里”的感慨。所以,按常理推测,石崇应该并没找过司马允,后者的行动和石崇等人并无直接联系。

事关重大,我们再回头看看司马允之前闹得究竟是哪一出。

太子司马遹被废之初,因惠帝别无他子,曾经出现过立司马允为皇太弟的呼声,这事还没定下来,司马伦就动手废了贾南风,之后让司马允当了骠骑将军,领中护军,但这皇太弟的事就没了消息。

不但皇太弟身份没了影,过了三四个月,司马伦反而把司马允转为太尉,连中护军也领不成了。用意很明显,打架之前,先没收对方武器。

司马伦这一举动,其实司马允并不觉得意外。自从司马伦掌权以来,俨然一副代理皇帝的派头,收拢海内德高望众的名士为自己的相国府吏(真正有德的人肯定不来),相国府兵数量增为一万!武帝司马炎当初规定,王公建国,大国上中下三军,应为五千人。这一下翻了一番。

面对这种情况,司马允也偷偷开始搜罗民间武侠高手(死士),准备大干一场。但准备工作还没完善,司马伦就先发制人了。

这个太尉,司马允肯定不愿意当,便推说有病,不能赴任。

当不当,可由不得你!司马允的病假条刚交上去,御史刘机便气势汹汹地来了,口称圣旨,说司马允大逆不敬,特拘捕他的所有部属。

司马允接过诏书一看,奶奶的,这根本就是孙秀的笔迹!

孙秀的意见就是当时所有政令的源头,这一点,大家都心知肚明。但好歹你也得经过惠帝的抄写啊,退一万步,起码让司马伦来写啊。你孙秀算个什么东西,居然大笔一挥,就说是天子诏书,狂妄,没有比这更狂妄的了。司马允勃然大怒。当场就让家兵捕杀这位刘御史。

在那个疯狂的时代,逃命是必修课,刘机平时想必很注意基本功的训练。见势不妙,拔腿就跑,连武士都没追上他,只捉住了他的两个令史属下。

司马允脸色严峻,对部下们说:“你们都看到了,赵王这是想彻底消灭我们!难道各位打算束手待毙么?”

刚才刘机宣诏,各位部属听得明明白白,直接内容就是冲他们来的,当然要拼死一搏。于是,司马伦带领自己的国兵和帐下七百多勇士冲了出去,沿路大声呼喊:“赵王造反,淮南王讨逆,愿追随者请袒露左臂,加入我们的队伍。”

出于对司马伦和孙秀的憎恶,一路上居然有不少皇城禁兵,脱衣露膀,汇入了司马允的部队。

一开始,司马允是直奔皇宫去的,尚书王舆早早便听见城中喧哗,紧闭宫门。司马允便掉转方向,直奔东北角的太子东宫,因为当时司马伦的相国府就设在那里。

尽管相国府兵在人数上占了优势,但司马允手下那批高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很快,司马伦这方面已经死了一千多人,而对方却愈战愈勇,弓弩齐发,箭如雨下。

司马伦的部下且战且退,最后都挤到承华门前的大树后面,每棵树上都中箭数百,活脱脱成了刺猬树。

更恐怖的是,东宫内部还有人呼应司马允的行动。当时的太子左率陈徽,带着东宫士兵擂起战鼓,为外面的人呐喊助威。

陈徽的哥哥陈准则想出了更实际的援助办法,他找到惠帝,说二王相斗,可不是什么好事,应该让人持解斗幡前去劝阻。

惠帝慌忙答应,问道:哪面旗子是管解斗的?

陈准说:上面有只白老虎就是啊。你直接说白虎幡,他们就知道了。

于是,惠帝一迭声地让人找出白虎幡,交给司马督护伏胤,让他带四百骑兵出去劝架。

由于学习不认真,业务不熟练,惠帝上了陈准的当,这面旗子上的老虎虽然是白的,但上面没有黑纹,就这一点点差距,决定了这面旗子并不是解斗用的驺虞幡,而是正宗白虎幡,火上浇油,催战专用!

按陈准的想法,这面旗子一打出去,相当于鼓励司马允再接再厉,不斩敌首,不许后退。想法很美好,但实际执行还是出了问题,因为他忽略了一个严峻的现实:此时朝中99.99%的人都是见利忘义,反复无常之辈。

而伏胤显然不属于万里挑一的特例。

他怀揣空白诏版,手持白虎幡,自觉此生从未这么威风八面过,在经过门下省时,突然被人叫住了。那人是侍中、汝阴王司马虔,司马伦的第三子。

“伏大人,我有心送您一场大富贵,但不知您感不感兴趣?”司马虔把伏胤请入之后,开了口。

伏胤只是个左右卫下属的殿中小校,一听汝阴王这么说,当时眼睛就亮了,感兴趣,非常感兴趣。

“那么,您此去只需如此这般。事后,父王决不食言!”司马虔给伏胤指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伏胤得计,辞别司马虔,直奔战斗现场。到了军前,他朗声高呼,皇上有诏,令助淮南王司马允,请即接诏。

司马允早已远远看到了白虎幡,又见伏胤手持诏版宣布皇命,喜不自胜,将伏胤迎进自己阵内,下车恭受诏令。

没想到,伏胤突然变脸,令左右速诛司马允!话音未落,利刃挥来,霎那间寒光一闪,司马允已经身首异处。

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战,就这么突然和意外地结束了。数千人自然陪葬司马允,里面也包括他的两个儿子。

借着司马允事败的机会,孙秀找到借口,报了两桩私仇:石崇和潘岳。石崇绿珠的事,我们已经知道了。而潘岳是怎么和孙秀扯上关系的呢?

原来,潘帅哥曾经当过一阵子琅玡内史,当时孙秀是他手下小吏。虽然潘岳自己也不是什么正派人,但他对孙秀这个一脸奸相的小人同样看不上,一有机会,就把孙秀绑起来狂揍一顿。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孙秀随司马伦来到洛阳,当上中书令之后,遇到潘岳,后者居然还有胆子问人家:“孙令公,还记得你我之间那段往事么?”

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复仇这道菜,热气腾腾时吃下固然爽快,但放冷之后,更增其美味。

鬼托梦

孙秀,祖坟上何止冒青烟,简直冒出满天礼花弹了。

惠帝的闺女河东公主嫁给了孙秀的儿子孙会。我儿子丑怎么了,矮又怎么了,我偏给他娶公主!

公主算什么,孙秀还顺便给惠帝做了个大媒,将族人孙旂的外孙女羊献容立为皇后。惠帝对这个安排倒相当满意,因为羊献容无愧于她的名字,是个花容月貌的美女。

这位羊皇后出身低微,此时可谓一步登天。但大喜之日,出了件怪事,新皇后刚穿上华丽的嫁衣,突然衣服蹿出火苗来了。

不论这个自燃事件是真是假,既然史书写了这一笔,按照草蛇灰线定律,我们可以断定,羊献容今后必有一段离奇经历,根据后来的事实,先给一句总结兼预告:上上下下的享受。

司马伦达到了权势的顶峰,四子皆封王。相国府兵,明面上增至两万,与天子宿卫军相等,但加上隐匿的部分,足足三万多。其实,所谓宿卫军,现在也完全是司马伦的私人部队了,其世子司马荂任中抚军,司马虔为中军将军,统宿卫七军。

孙秀贵为侍中、辅国将军、相国司马、东宫右率卫,之前有功的张林一干人,也加官晋爵,并居显要。

人的野心是没有止境的,孙秀提出,给司马伦加九锡,满朝文武官员没人敢有异议。

只有刘颂从人群中走了出来,那一刻,他的身影看起来是那么孤单无助。他上了此生最后一道表书,对加九锡一事表示不赞成。

就凭你?螳臂当车!张林当场扬言要杀刘颂,罪名是应除尽张华余党。不过,孙秀并没有当场同意,大概是地位的变化也带来了眼光的变化,他开始将人心和舆论纳入了考虑范围。

杀张华、裴頠已经令天下士人愤怨不止,刘颂是万万杀不得,不但不杀,我还要加他的官。于是,孙秀宣布,任命刘颂为光禄大夫。

刘颂没过多久就死了。关于他的死因,存在一些争议,有人说,他是病死的,也有人说他是害怕司马伦报复,惧而自杀。不论是病死还是自杀,最根本的原因,我觉得应该是刘颂自己不想活了。

世事已不可为,不如归去。

司马伦得到了九锡。但此时,九锡什么的,已经不能满足司马伦了,他的眼睛盯上了御座。而智囊孙秀又一次给他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话说真实历史人物,死后被捧上神坛的,最著名的要数关帝爷了。关帝爷的势力范围广泛,横跨各类信仰群体,不但是道教的财神,武圣,还被请进了中国各地佛寺,我记得北京八大处就有他的小庙,听说甚至连青藏高原上都有一座拉卜楞关帝庙。这群众基础谁敢比?

虽然比不上关帝爷,但作古多年的司马懿先生也成了一个神道,更确切地说,鬼道。他被奉为丰都诸圣之一、丰都西明公的宾友,相当于天师道的高级鬼官。

司马伦在洛阳北边的邙山上,给老爹立了座神庙,日常的祭祀祷告活动当然是由专家孙秀主持。很快,宣帝神就下凡了,通过牙门赵奉,给了司马伦一个最高指示:伦儿,早点进西宫吧。

由于司马伦占据太子东宫为相国府,当时人们把正经皇宫大内叫做西宫。这意思就是让司马伦别当相国了,直接当皇帝。

司马懿的鬼话当然要听,不然岂不是成了对先皇不忠,对父亲不孝,对神祇不敬的罪人?傻侄孙,那叔公就不客气啦。

公元30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因为这一年占了仨年号:永康二年,建始元年,永宁元年。说明这一年,大家的工作以折腾为主。

正月初的一天,义阳王司马威来到了宫内,他是司马孚的曾孙,此次进宫,肩负着一个重于泰山的政治任务:抢东西。

之所以说重要,因为他要抢的,是惠帝的天子玺绶。

这个任务听起来吓人,其实不难完成,因为他大可以明目张胆地去拿,在司马伦积威之下,没人胆敢阻止他。但是,司马威没有想到,他遇到了惠帝本人的顽强抵抗。

不要以为司马衷傻呵呵的就好欺负,他是一个脑残志坚的人。虽然你们搞的这些事有好多我整不明白,但是,爸爸妈妈和各位师傅从小就教育我,这大印,这绶带,是我的东西,谁要我也不能给!这是原则!

坚持原则的司马衷,死死抱住玺绶不放,司马威当场和他玩起了古典式摔跤,而且非常没有体育精神,连掐带掰,什么犯规来什么。

他的努力没有白费,终于把两件宝贝从司马衷的怀里拽了出来。

有了国宝,事情就容易进行了。正月初九,司马伦大驾光临,正式入主洛阳宫,即皇帝位,改元建始。惠帝司马衷带着刚过门两个多月的新媳妇羊献容搬到了金墉城,美其名曰:太上皇避位于永昌宫。

司马伦的子弟亲信,以及亲信的子弟,子弟的亲信,人人加官晋爵,甚至连端茶送水、赶车牵马的奴仆,不少都成了爵爷。

人们都很开心,可全国各地的一种野生动物倒了大霉,差点绝种。这种动物叫貂,它的皮毛向来作为侍中、常侍级别官员的帽子装饰品。这种帽饰叫黄金珰,嵌有千足黄金,蝉纹貂尾,不但外形漂亮,寓意也十分美好:义比金坚,高洁如蝉,劲悍似貂。

可惜,一头貂就长一条尾巴,貂尾很快就不够用了,于是,以狗尾续之,每逢朝会,真可谓狐朋狗党,鸡犬相闻。

一项事业成功之后,你要竭力避免一个问题,当然,这个问题随着事业性质的不同,有着不同的说法,如果是正义的事业,叫励赏不公,如果是非正义的,那叫分赃不均。

司马伦的情况属于第二种。其实他也很努力啦,国库都赏空了,新封的官员们连铸印都来不及,经常领个白板子就算上任了。

你们说,到底还要我怎么样?

可你忘了最重要的一群人,司马诸王,特别是司马冏、司马颖、司马颙,那都是手握重兵,镇守一方的大藩王。

司马伦虽然昏头,孙秀却也看出了这个问题。但这三个人,可不是一条狗尾巴就能打发的,要赏他们,你得来点实惠的——权力。

然而,权力这东西,司马伦和孙秀是万万不愿意分出去的。之前废贾南风时,司马冏冲在最前面,但事后,司马伦竟然给人一个游击将军的名号就算了事。游击将军,一听就没什么了不起,在汉代,骁骑、游击,都是些杂号将军,到了晋朝,也只是六军之一的头头。

司马冏受到这份奖励,当场那脸就“囧”了。孙秀又不是瞎子,看对方脸色也觉得有点不妥,赶紧委派司马冏为平东将军,镇许昌,把这个威胁弄出了中央。

现在,新皇帝上任,公侯一抓一大把,对这三位,不表示一下似乎说不过去。孙秀做了个人情,分别把司马冏、司马颖加为镇东大将军、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除了“大大”名号,孙秀还给三位藩王各送一份礼物:人才!确切地说,还是无间道人才。他把自己的亲党送去给三位藩王当差,而且都是参军、司马之类的参谋要职。

不但不分赃,还派人监视,你把我们看得也忒贱了。收到孙秀的大礼,司马冏的怒火熊熊燃烧了起来。

司马伦,你凭什么?我能把你捧上去,也能把你拉下来!

冏冏有神

为避免打草惊蛇,司马冏把征兵工作交给了两个身份非常神秘的人,王盛和王处穆(一说姓处名穆)。王盛来自济阴郡离狐县,王处穆来自颍川,这就是《晋书》上关于他俩的全部信息。

虽然身份可疑,但这两个人均是做群众工作的一把好手,短短时间内,就在浊泽这个地方聚集起大批从军百姓,而且人数增长的势头并未减缓,仍以每天一万人的速度激增着。

他俩究竟有什么秘诀?

表面上看,可以说是司马伦篡位,孙秀横行无忌,引起了民愤,但认真探讨起来,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令人心酸。

很简单,从惠帝登基以来,能吃上饭,渐渐成了天下普通老百姓的梦想。而这个梦想,在一系列天灾和人祸面前,被打了个粉碎。

先说天灾,下列灾害仅为根据惠帝纪做出的不完全统计:元康三年,沛国冰雹,小麦受灾,荥阳冰雹,弘农郡冰雹,深达三尺。

元康四年,蜀郡山崩,寿春洪水、地震,全国范围内发生严重饥荒。

元康五年,金城地震,东海冰雹,深五寸。荆、扬、兖、豫、青、徐六州发大水。下邳、雁门、新兴、太原、上党等郡刮大风,伤庄稼。武库火灾重建,从全国各地大肆征调武器。你说什么,没有武器?把农具餐具收了造武器!

元康六年,关中饥荒,瘟疫。

元康七年,秦、雍二州大旱、瘟疫,物价飞涨,一斛米值万钱。

元康八年,荆、扬、豫、冀、徐五州大水。

朝廷仅于元康五年,派御史巡行发大水的荆、扬等六州,开仓放粮,但这不是赈济,而是“借贷”,国家的粮食不是白给的,将来你要还!再就是元康八年,朝廷终于铁公鸡拔毛,开仓赈济了雍州饥民,这还是因为当时赶上少数民族****。其余的灾害,就没见过朝廷有什么动作,也没有这些年关于免去灾区田租、户调的记录,只要你人头还在,照收不误。

不过,朝廷还是使出了对付饥荒的绝招——宣布民间买卖儿女的行为合法,至于你们买卖儿女是要易子相食还是要干啥,国家就不干涉个人自由创意了。

当时,兵户相对普通民户是比较低贱的社会阶层,百姓们不是不知道打仗会死人。但是,与其慢慢饿死,倒不如投军,吃几天饱饭,能做个饱死鬼。

胆子大些的人,比如西南的李氏兄弟已经开始了行动,不过,这事等我们处理了司马伦之后,再细说。

同类推荐
  • 清朝十大奇案

    清朝十大奇案

    本书讲述了发生在清朝时期的十个离奇案件,分别是麻城涂氏杀妻案、嘉禾三换主犯案、怀宁张家三命案、山阳查赈毒杀案、丽山村连环案、五台山和尚断头案、七涧桥凶杀案、张汶祥刺马案、杨月楼婚姻冤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每个案件均附有插图。这些案子不但情节真实、曲折,描写生动,可读性强,能够吸引读者一口气读完,而且都是轰动当时朝野的大案。有些案件由于皇帝亲自过问,更因办案人员各怀鬼胎,以至于案中人物的表演真假难辨,使本来五光十色的案情更具神秘色彩。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盗跖

    盗跖

    我姓展名雄,出生于柳下村,自幼由哥哥展禽看护,于山林捕兽中练就一身轻身本领,入盗门以后,更姓柳下,更名为跖,诸侯唤我作盗跖。我身边,有青梅竹马的玲玲,有从青楼救出的林姑娘,还有大盗燕飞儿以及我泰山九千人马。对了,哥哥好像在鲁国当官,号称坐怀不乱柳下惠。道不同,不相为谋,官盗两家…
  • 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

    “读史使人明智”,这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句名言。读史就要读出历史的真实,就要读懂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而理性地参与到历史的发展之中。史学大师吕思勉(1884—1957)所著的《中国通史》(原名《白话本国史》)堪称与钱穆《国史大纲》双峰对峙史学巨著,迄今为止,仍旧是一部最权威和最完整的中国通史。
  • 隋末为王

    隋末为王

    瓦岗山下,程咬金救了李密,想要将皇位传给李密!一边的树林里,一个少年冷眼看着这一幕。自后世穿越而来,我要取代李密,我要成为瓦岗的头领,我要隋末为王!
  • 新汉无双

    新汉无双

    看点一,这是一部写西汉末年的小说,王莽刘秀轮番登场,赤眉绿林同台竞技。看点二,主角有召唤三国无双的能力,谋臣武将车载斗量,御姐萝莉不可胜数。看点三,本书是游戏里无双的世界观,进阶无双一骑当千,停止衰变容颜定格。
热门推荐
  • 摸金鬼事

    摸金鬼事

    “摸金符,鬼作妖.”我生在农村,十四岁成为李家最年轻的当家的,十四岁第一次盗墓。十四岁发现自己居然是个富二代,一本人皮日记引出了家族的秘密,将军坟,昆仑雪冢,云顶玲珑塔,罗布泊古城。。。。。。这一切都指向了同一个秘密。。。。。。。
  • 剑逆缘

    剑逆缘

    一柄仙剑,一世尘缘,铸就一段可歌可泣的神话
  • 狼王幻世传

    狼王幻世传

    欲成仙、成神,所为何?利、名、欲、情,为哪般?为己?为人?思量一生,只求一答!洪荒本源,仙神人兽究有谁能看透……应读者要求,建立读者交流群:45086100。欢迎喜欢本书的读者参与,提出你们宝贵的建议和想法。
  • 无限位面管理局

    无限位面管理局

    当穿越成为一种能力,当你可以随意的进入你希望进入的电影小说世界,那时你会去追求什么??力量,财富,爱情,还是无尽的生命??可是当你拥有的越多,你所面临的困难便越大。那时你将面临选择,你会选择牺牲掉什么??命运是否真的能由自己掌握?没有妥协,没有退让。无论会牺牲什么,我都不会牺牲掉无辜的他人。(忘菩提书友群:85934412有希望和本人交流聊天的书友请加)
  • 小卦师

    小卦师

    大通山里有人家,水面清平初开花。斑驳爻象谁人断?勿泄天命伏羲卦。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他有齐身修行法,我自安命孤山下。算古算今难算己,嬉笑怒骂且随他。
  • 陪我看日出together

    陪我看日出together

    他——冷夜晞,有着非同凡响的家世,帅气的外貌;而她——艾小霜,只是一位学习优秀,相貌平平,家世普通的女孩。他们在小时候是青梅竹马,而因为某些原因,艾小霜忘却了自己与他的感情。命运的安排,他们再次相聚了,从此展开了爱情。
  • 艺文

    艺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工帝国

    重工帝国

    土匪遍地,日寇入侵,热血男儿自当保国安邦。奋发图强,科技兴邦。什么土匪日寇都是浮云长枪大炮会让他们老实,大地上是无边无际的坦克战车,空中战机轰鸣遮天蔽日,大洋之上航母群在四处游荡。每一个中国人,不管身在何处,都可以骄傲的昂起头颅。
  • 灵印至尊

    灵印至尊

    ……大荒绵延数万里,万族林立,高手辈出。作为镇海城城主独子的洛宁,前世身怀家仇,在城破之后,远走他乡,虽然吃尽苦难,走上武道巅峰,更是成为大荒人人敬仰的灵印师,然而当他大仇得报时,却也终究挽回不了双亲的性命。然而一朝梦醒,上天却是让他回到了二十年前,离那场大难还有两年的时间。坐在床榻上的他不由地立下重誓:“我这一生,定要补缺心中所有的遗憾!”……
  • 韩娱之国民男团

    韩娱之国民男团

    一个在韩国留学生的韩娱,因缘巧合之下进入到男子组合,碰见了自己爱的人,一路走来,和身边的人同喜乐,同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