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76300000028

第28章 让不听话的孩子听话(3)

“妈妈(爸爸)知道你也有自尊心!”

保护孩子的心灵,不说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

孩子如果表现不好,惹父母生气了,正在气头上的父母往往容易说一些伤害孩子自尊的话,如:“滚一边去!我没有你这种儿子(女儿)!”“你真是不可救药了!”“我再也不管你了!”“你真没用!”“笨死了!”……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孩子也不例外,而且孩子的自尊心比成人的要脆弱。在孩子心中,父母对他的评价比其他任何人的评价都要重要。一旦父母对他作出了贬损性的评价,就会大大伤害他的自尊心。

6岁的泠泠不小心打碎了家里的花瓶。妈妈听到响声后从厨房里赶过来,看到泠泠正站在墙边,对着地上的花瓶碎片发呆。泠泠看到妈妈,眼中闪过一抹恐惧。妈妈本想责备泠泠,可是看到她的眼神有些不忍心,于是,说道:“来,我们一起把碎片收拾干净吧。”

接着,泠泠陪着妈妈将碎片打扫完。妈妈拿起地上那个打翻花瓶的皮球,说:“以后不要在屋子里玩球,容易打翻东西,去外面草地上玩吧。”泠泠拿着球开开心心地出去玩了。

解决问题,不一定要批评孩子。如果这时妈妈大骂泠泠:“谁让你在屋里玩球的?把花瓶打碎了吧!你这个孩子一点也不小心,就会给我惹麻烦!”那么泠泠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了。父母责骂孩子,很少是为了教育孩子,更多的时候是因为控制不住情绪,看见孩子犯错误,给自己增加了麻烦就发火。其实换个角度想想,这也是亲子沟通的一个机会,孩子惹麻烦了,和孩子沟通得好,反而能增加亲子关系的亲密度。所以,麻烦其实也没那么“麻烦”。

安安10岁了,每天早上妈妈都会给她准备午饭,装在饭盒里让她带去学校吃。可以有一天安安闹脾气,说什么也不肯带饭。妈妈问安安,安安回答道:

“班上的孩子都是直接叫外卖的,就我自己带饭吃,妈妈,你说咱们家为什么这么穷啊!”

安安的话击到了妈妈的痛处,妈妈本想说:“嫌穷你就不要在这个家待了!”可是转念想,孩子并没有错,她也不想让家里的经济状况成为孩子自卑的包袱。于是,妈妈慢慢说道:“妈妈知道你也爱面子,但是你想想,穷有穷的好处。你看,他们的妈妈哪有闲心给他们做午饭,只是给点钱让他们自己解决。而你吃到的饭是妈妈亲手做的,不是比他们幸福多了?”

安安听了后恍然大悟:是啊!我的饭是妈妈亲手做的,比外卖好吃多了。我干嘛自卑呢?她抱住妈妈,说道:“还是妈妈做的饭好吃!”

安安的妈妈灵机一动,引导安安换了个角度看问题,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优越感是每个人的需要,一味地告诉孩子不要因为贫困而自卑其实并不管用,反而是安安妈妈的办法比较实用,帮助安安找到自己的优势所在,自卑问题也就消失了。

可见,让孩子明白父母的用心良苦,并不一定要用责骂的方式。如果妈妈当时没有控制自己,直接将那句话吼出去,无疑会伤到孩子的自尊,不但不能改变孩子因家庭贫困产生的自卑,而且还会给亲子关系蒙上一层阴影。

那么,在生活中,父母怎样与孩子沟通,才不会伤害他的自尊心呢?

沟通中不要掺杂负面情绪。

孩子不是父母的所有物,更不是廉价的出气筒,父母不能一有了脾气就以“教育孩子”的名义朝孩子发泄。而负面情绪不光有愤怒,也包括烦躁、悲观……看看下面几句话:

“你看你这成绩,将来能有什么出息!”

“你这个孩子真是让人闹心!没看我正忙着吗?”

“还在玩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脏死了!”

“你真让我失望……”

其实可以这样说:

“你这次的成绩不是很理想,让我们一起来找下原因,争取慢慢将成绩提高上去。”

“妈妈现在很忙,你能等一会儿吗?”

“从外面捡回来的东西很脏,上面有细菌,你要玩的话要洗干净,消毒后再玩。”

“妈妈对你的表现不太满意,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来改变这些行为……”

去掉其中掺杂的负面情绪,以平和的态度去和孩子沟通这些问题,孩子更容易接纳。

要从内心中尊重孩子。

有的时候,父母没有冲孩子发火,可是孩子还是不愿意和父母沟通,表现出不以为然的态度。所以,尊重孩子,不只是平心静气地说话那样简单。

9岁的苏童和同学打架,把同学的眼眶打青了。爸爸知道后,让苏童给对方赔礼道歉,并买了一些营养品送给对方。事后,爸爸对苏童说:“爸爸不想骂你,但是爸爸想对你提出一个要求,下次不要再打架了。”

出乎爸爸意料的是,自己的说法不但没有让苏童感动,反倒引起了他的反弹:“你知道我为什么打他吗?你什么都不知道,也不问我,一点都不关心我!”面对一肚子怨气的苏童,爸爸无奈了……说到尊重孩子,父母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想当然”了。因为觉得对孩子“了如指掌”,尽管没有调查,但也敢大胆“发言”。想想如果是家里的老人和邻里吵架了,爸爸在安抚好邻里后一定会详细询问事情经过,然后再慢慢劝解老人。可是面对自己的孩子,父母往往觉得自己有权力决定一些事情,孩子只需要照做就好,忘记了要尊重孩子的感受,无形中伤害了孩子的自尊。

其实爸爸在送走对方后,应该好好地和苏童聊一聊。注意,不是教导,是聊天。等孩子把事情都说出来了,爸爸可以给孩子提建议:“如果是我,我会这样做……”这种和孩子分享的建议方式更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鸣,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学会对孩子“迂回作战”。

“妈妈,我想去那上面玩。”6岁的朱敏指着公园门口那座石狮子说道。

“不行,被管理员看到要罚款的。”

“妈妈,我要去那里玩,我就要去嘛……”朱敏开始撒起娇来。

“我说不行就不行!”妈妈烦了,斩钉截铁地拒绝了孩子,拉着她往公园里走去。

朱敏觉得委屈,不肯走,和妈妈僵持不下,妈妈用力一拽,她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如果爸爸妈妈表现得太****,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就会从内心中生出排斥感,就会和父母对着干。其实,就像上面说过的,父母总是认为孩子应该听自己的,所以才会语言强硬。其实,妈妈完全可以“迂回作战”,这样劝说朱敏:“你想坐上去玩是吧,是不是觉得坐在上面很威风?很好玩?”朱敏如果说“是!”妈妈可以继续说:“可是管理员不允许小孩子坐到上面去玩,这是规定啊!而且你想想,你坐上去了,然后管理员将你轰下来,是不是很没面子啊?”

这时,孩子的态度估计就会转变了。

不要做“无能型”的父母。

12岁的小君在学校打架了,老师叫来了小君的妈妈。在和老师保证要好好教育小君后,妈妈将小君领回了家。

“算我求你了,让我省点心吧!”妈妈语气中流露出太多的无奈和伤感。

小君听到后有些无所适从,只觉得胸口一股气憋着发不出来。

过了几天,学校里又传来了小君打架的消息……小君当时听到妈妈这样说时,心里可能是内疚的,也可能感觉父母很“无能”,竟然如此软弱,还向自己“求饶”。无论孩子怎样认为,他都很难真正改过来。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不要在孩子身上施加太多沉重的东西,不要显示出自己的无奈与无能。

不要以为只有骂孩子才是对孩子自尊的伤害,父母以孩子的行为为借口“自虐”,也是在伤害孩子的自尊。比如说:“我求求你,饶了妈妈,别给我惹事了,好吗?”

孩子需要父母来确立他行为的规范。对孩子求饶意味着父母对孩子的行为彻底失控,拿孩子没办法。在父母这样软弱的表现面前,孩子又怎么能有决心改正自己的行为呢?

其实,小君的妈妈可以这样说:“妈妈工作很忙,如果你总是在学校惹是生非,妈妈也很累。你已经长大了,那些道理你都懂,妈妈希望你能自我约束。你能做到吗?”

沟通箴言

孩子的心灵很脆弱,父母如果说话时不谨慎,就很可能因为一句气话,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要呵护好孩子的心灵,父母就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急躁,不动怒,慢慢和孩子沟通。只要父母有耐心,总会找到合适的沟通方式。

“孩子,还记得我们上周的‘约法三章’吗?”

只是责骂孩子是无效的,要争取到孩子合作的意愿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可以说是人们生存和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人们只有在一定的活动范围之内,人身安全和权利才能受到保护。

同样的道理,孩子的成长一样需要规矩。他心中应该有一把标尺,作为衡量对错的标准。这样,孩子才能在不受成人强制和惩罚的生活中,走上自由、快乐的成长轨道,亲子间的沟通也才更顺畅。可见,规则意识应该从小在孩子的思想里扎根。

很多父母一听到“规矩”便严肃起来,认为教育孩子就是“我说,你听”。

实际上,不是这样的。父母可以和孩子“约法三章”。

方晴上五年级,总的来说是一个优秀的孩子,但有时喜欢和妈妈“拧”着来。妈妈叫她写作业,她非要看一会儿电视;妈妈叫她吃饭,她非要稍等一会儿。对她这样的行为,妈妈有时也会大发雷霆。但是,妈妈仔细反省,应该努力培养她的好习惯才是关键。

一天,妈妈找女儿聊天,说:“晴晴,我们来个‘约法三章’怎么样?妈妈身上肯定有很多缺点,你提出来,只要合理,我一定改掉。”方晴一听,立马来了精神,最后母女间经过协商达成一致。

妈妈要做到:

第一,进方晴房间前,一定要敲门,得到允许后才能进入;第二,不随便翻看日记本、信件;第三,不逼迫方晴做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能乱发脾气;第四,方晴每天完成任务后,不再限制她的自由。

方晴要做到:

第一,每天放学回家后,按时完成作业,不能拖拉;第二,凡事要讲道理,不能乱使小性子;第三,每天看电视、玩电脑的时间不能超过半个小时;第四,出门前一定要让妈妈知道去了哪里和回来的时间。

规矩制定下来后,方晴兴奋得不得了,把它抄下来,贴在了书桌前。每次,方晴要违反规则时,妈妈就提醒她:“记得‘约法三章’啊!”执行了一段时间后,方晴慢慢变得自觉了,妈妈也不用在她耳边唠叨了。

妈妈和方晴之间的“约法三章”规范着双方的言行,体现着公平、平等的原则,往往这种制约更能让孩子接受,也能让她自觉地执行其中的内容。同时,妈妈也能在规矩中看到自身的不足,真正做到尊重孩子。当然,在使用这个方法时,父母一定要遵守规矩中的内容,孩子才会自觉遵守。

其实,给孩子订立规矩的目的一方面是约束孩子的行为,另一方面是树立他的规则意识。父母要注意在规矩和自由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才能争取到孩子的合作意愿。

李开复善用规则培养孩子的自律精神。他曾说:“虽然我相信启发式教育,但是我也相信孩子需要管教,需要规矩。”

在他的家中,他同样为女儿树立了规矩,但是规矩的条目不超过三四件事。

比如,女儿出门之前,和她约定时间,希望她准时回家;不能在网络上与陌生人聊天;重视礼貌与责任,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干净。每次女儿违规后,他会先提醒,多次提醒没用后,才会考虑处罚。

此外,他还为规矩设置了四条定律:

第一,定好规矩,但是首先把规矩的道理讲清楚,不是盲目地服从;第二,在规矩内,孩子有完全的自由;第三,违背了规矩,孩子将受到事先讲好的惩罚;第四,规矩越少越好,才能起到启发的作用。

孩子有选择、决定的自由,也有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这并不等于放弃培养孩子成长中所需的规则和标准。李开复对孩子制定很少的规矩,并将自由限制在规矩之内,配合上适当的惩罚措施,以培养孩子的自律精神。这种教育观点和方法都值得父母借鉴。

同时,他对规矩附加的四条定律一样需要父母遵守和执行。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执行这些定律,和孩子“约法三章”呢?

把规矩的道理给孩子讲清楚。

在设定规矩之前,父母一定要把道理给孩子讲清楚,而不是让他盲从。即使有一些道理孩子不能明白,父母只要以身作则,并尊重他,也会使他变得讲道理,并顺从父母的要求。

对于实在讲不明白的道理,父母应该心平气和地告诉孩子,这就是“规矩”,我们所有人都要遵守。在设定规矩后,父母先要严格执行“规矩”上的内容,起“带头”作用,孩子才会严格执行。比如,在家中不说脏话、不挑食、不浪费、看电视不超过半个小时等。

当然,规矩不是一成不变的。当规矩“试运行”一段时间后,当发现不合理的地方,父母可以和孩子协商,按照双方的意愿,对规矩中的内容进行调整。

在规矩内,给孩子完全的自由。

规矩有了,在孩子执行这些规则的过程中,父母要给孩子完全的自由。比如,父母要求孩子每天看电视不超过半个小时,那么,孩子做完作业后,是否看电视,父母就不能再干涉,只要他看的时间总和不超过半个小时就好了。当然,给孩子自由的关键是相信孩子,父母要让他在规矩之中有支配时间、选择做什么的自由。

对于原则性的“规矩”,父母不能随意妥协。

“软磨硬泡”、“苦苦哀求”是孩子的惯用伎俩,多数情况下,这种方法会让父母心软,父母心想“就这一次”。但是就这一次可能会让孩子觉得有机可乘,认为父母说“不”的时候,其实意味着“还有机会”。因此,父母在向孩子妥协时,必须辨别打破规矩的这种行为,是否有利于孩子成为一个明辨是非的人。

6岁的小伟和妈妈一起散步,他答应妈妈半个小时后一定回家。可是,半个小时过去后,小伟不肯回去。最后,妈妈无奈,只得用冰棍儿“收买”了他,将他哄回家。

小伟之前答应妈妈半个小时后回家,可是由于玩得太兴奋,不愿意再回去。

而妈妈却用食物作为交换条件哄骗他回家,这种行为实在不可取。这样无疑助长孩子“讨价还价”的不良习惯。因此,父母一定要杜绝此类行为。

除此之外,在生活中,像一些原则性的“规矩”,无论在家或在公共场合都要遵守的规定,比如,不随地吐痰、不说脏话、爱护小动物等等,父母要坚持原则,夫妻双方达成一致,时时提醒孩子遵守。当然,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父母也要坚持弹性原则。

将惩罚措施列入规矩内。

规矩可以限制孩子的行为,但有时孩子还是会存在侥幸心理或者其他理由,做出违规的行为。当说教没有用后,父母可以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对他进行教育。

8岁的儿子刚刚接触到网络时,父亲把电脑放在客厅里,方便严格“监视”他的行为。而且父亲严格要求他不能和陌生人说话,并告诉他,如果在网络上与陌生人说话,或者上了一些不好的网站,就惩罚他三天不可以玩电脑。其实,不管孩子是否违规,他都会受到良心的谴责。所以,这位父亲为了减少孩子犯错误的机会,将电脑放在客厅里。这种方式值得借鉴。

惩罚措施可以说是约束孩子行为规范的最后一道防线,父母不要轻易使用,将它列入规矩内的目的也主要是起警示作用。

规矩越少越好。

法国一位伟人的母亲曾描述她和三个儿子的关系时说:“我从不严厉对待他们,但约法三章,他们必须工作、运动、对我不撒谎。”这是一位80岁的母亲和儿子们所订立的规矩,规矩言简意赅,表达了一位母亲对孩子们的期望。

同类推荐
  • 教出最棒的儿子:男孩教养代表作

    教出最棒的儿子:男孩教养代表作

    查斯特菲尔德勋爵是一位英国上层社会的绅士,他的名字在西方一度成为优雅、博学、高尚、礼仪的代名词。他在儿子菲利普?斯坦霍普还未成年之时,就开始给他写信。在他的这些书信中,几乎是将自己毕生的人生经验和处世感悟,通过深情的教诲和极富文学魅力的灵动笔触,毫无保留地告诉了儿子,并且对儿子在学识、处世、品格、能力、仪表、事业、生活等很多方面提出了非常宝贵的人生忠告。
  • 情商系统培养方案

    情商系统培养方案

    本书介绍了:胎儿情商培养、幼儿情商培养、道德品质培养、健康情感培养、心理素质培养等方面育儿方法。
  • 婴幼儿疾病速查手册

    婴幼儿疾病速查手册

    帮助新手父母尽早发现宝宝病情,让宝宝及时获得医治和护理。对第一次做父母的你来说,手边更需要一本详实易读的针对宝宝家庭护理工具书,在紧急时候,尤其是宝宝未学会说话前,通过其哭声,就可以对宝宝出现的各种症状做出正确判断,确保宝宝在第一时间得到诊治。为你详细解答有关0-3岁宝宝的疾病问题本书将帮助父母有效解决0~3岁宝宝常见的健康问题,例如感冒、便便、皮肤问题、过敏等等,通过对症状表现、产生原因等方面的分析及识别,在应对方法及家庭护理等方面进行详细指导,方便父母快速查找,让宝宝的健康得到100%的呵护。
  • 培养自信自立自强的孩子

    培养自信自立自强的孩子

    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父母不可能永远将孩子庇护在温暖和呵护中,孩子未来的路是要靠孩子自己去走的,培养一个自信、自立、自强的孩子,才是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教育专家认为,给孩子讲故事或让孩子自己看故事,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因为孩子爱听故事,爱看故事。本书共分三篇,分别是自信篇、自立篇、自强篇。书中以故事的形式激励孩子自信、自立、自强,是父母家庭教育的好帮手。父母可以把书中的故事读给孩子听,也可以让孩子自己读,还可以和孩子共同交流一下体会和感受,增进亲子关系。激励孩子自信、自立、自强,才能为孩子铺就一条成才成功之路。
  • 好妈妈培养优秀男孩的100个细节

    好妈妈培养优秀男孩的100个细节

    本书从男孩的生活习惯、美好性格、良好心态、智慧培养、情商教育、美德教育、挫折教育、学习生活、娱乐活动、气质修养10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讲述家庭教育方法。
热门推荐
  • 狂蟒至尊

    狂蟒至尊

    一个收到了死亡证书的天才男人,心灰意冷之下放弃了自己的工作,自己深爱了三年的女友,独自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在这里他再次找到自己生活的目标,虽然生命已经不长,但是他要留下一些什么……面对自己仅剩下不久的生命,他来到了传说中的神农架,本已经打算等死的他却被一条巨大的金色蟒蛇咬到了大动脉,剽悍的人生从这一刻开始。
  • 我的霸道校草王俊凯

    我的霸道校草王俊凯

    一个女孩在一场大雨中遇见了一个男孩,他们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还请敬请期待!
  • TFboys之水晶世界

    TFboys之水晶世界

    “你,不要我了么?”琪。“要,你回来好不好。”某男。“就你要?我还不稀罕呢,去陪你的女伴去吧!”琪。简:没错,水晶世界就是这样,触不可及,一触就破,那能否重新铸造断了的水晶呢?【此文可以从第二十九章开始看,前面的都跳过去了。】
  • 公主是我

    公主是我

    作为一个实力得宠的长公主,拥有俊朗系皇帝弟弟实力保护外加外表甜美系弟弟的仰望,每天看着这两个弟弟喂自己狗粮毅然决定男人还是不适合自己啊~还是找个妹子吧。
  • 君飞莹心

    君飞莹心

    三生石上注定,奈何却起起落落,女主穿越,男主亦寻来,只因前世亏欠,注定要任她欺负,且心甘情愿!兜兜转转终在一起!她说,我恨你,不愿再见你。他却说,我欠你的,愿永生永世陪伴,到底是谁,一步步紧逼,她的妥协,是否会换得一世长安,谁,也不知!“你究竟是谁?”她满怀戒备。“你说呢?”他坏坏一笑。
  • 流量人生

    流量人生

    重生到平行世界拥有了一款叫做【流量人生】的系统前世庸碌无为的张扬,在这款系统的帮助下,到底能走到哪一步?敬请期待
  • 司马昭定三国

    司马昭定三国

    司马昭随父司马懿抗蜀,多有军识。继而逐步取代曹魏家族,专揽国政,后分兵三路伐蜀,成立晋朝,成了司马家族一个新的传奇人物。本书采用通俗历史的写法,梳理司马昭的一生经历。重点表现了司马昭为官为政的智慧:如何平衡与父亲司马懿的关系,如何协调处理司马家族内部的矛盾,如何对抗曹魏家族并逐步取而代之。
  • 英雄联盟之重生召唤

    英雄联盟之重生召唤

    宿舍五人LOL,居然穿越了,屌丝也能穿越?被邪恶小法师诅咒被易大师悉心教诲卡尔玛是我的灵魂导师锐雯是我的女朋友最想不到的是蒸汽机器人布里茨居然是我的私人爱情顾问……(努力码字中,目前每天两更,一般都在晚上,喜欢请收藏推荐,谢谢大家)注:本书以英雄联盟英雄背景故事、正义周刊、游戏彩蛋等为基础,并配合情节需要进行适当的改编,立求为读者朋友们还原出一个真实的瓦罗兰世界。
  • 有个女孩名叫青

    有个女孩名叫青

    他叫羊蛋,村里的人都叫他二傻子。当他穿着开裆裤在村子里滚铁环时,他遇到了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从那以后他就不再滚铁环了,他骑上了小白……后来,他和二逼劫获了一辆自行车,他又幻想着能带上个漂亮的姑娘,她把屁股挂在车座上,还把两只脚蹬来蹬去……终于,他买了一辆洁白的脚踏板摩托车,他要骑上它去找他喜欢的女孩,那一天,下着大雪……
  • 花开荼靡

    花开荼靡

    她叫黎深她说黎深是黎明的深处,代表无尽的黑暗。可他却说黎明的深处亦代表晨曦,无尽的希望。她穿越而来,在现实和理想中苦苦徘徊。他深不可测,是朝中隔岸观火的幕后之人。一个承诺,一生的纠葛。是谁负了谁?又是谁主宰者谁?彼岸花开荼靡,一场相思两无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