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1200000011

第11章 雁字回时人怅惘(5)

朱红色的大门,高高的石狮子守护左右。寻常百姓走到这门前,都不免踮足悄声。

如今站在这座府门前的,却是司礼监掌印太监秦福。算起来今年已是他入宫第四十个年头了,在宫中早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连内阁大臣也要拱手相让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然而走入这高门独院的裕王府,却还是第一次。

秦福也没有遣人去通报,只带了一个随身小内侍,悄悄入府,正在花园中转悠,却见一个看上去约莫十七八岁的姑娘正在花园中采摘花朵,虽是一身布衣荆钗,却难掩天资国色。芍药虽艳,却只映得那女子双颊微红,虽是侧脸相对,尤见明眸如星,人在花间,一时间也说不清是花艳还是人娇。

小内侍只见秦福惊疑的止步,脸上阴云变幻,盯着那花丛中的姑娘仔细的看着。小内侍跟随在秦福身边多年,在宫中也未见过这般绝色的女子,正在胡思乱想间,却听秦福吩咐道,“阿保,你去问问这姑娘叫什么名字,是府上什么人。”

阿保毕恭毕敬的应了声是,仍不免脸上微红,他看上去也不过十五六岁的年纪,脸上稚气未脱,若不是因为身着内监服饰,便是街上寻常可见的小少年。只见他走上前两步,彬彬有礼的问道,“敢问姑娘是府上亲眷么?”

那女子正是凤花,自从春兰走后,她变得沉默了许多。后来房中又搬来了王妃身边的蔓烟同住,虽然对凤花多有照顾,只是凤花总觉得疏远了许多,也不如原来那么爱说话了,有时呆呆看着春兰曾经的床铺,也不免黯然泪下,不知道春兰如今是否出嫁,过得可好。

凤花身上的伤休养了半个余月方好,其间也没有谁来打扰。后来还是老太太指名把她要到房中,做些打扫的事。

这天清早起来又被指派来花园中采鲜花插瓶,尤自睡眼朦胧。此时乍见一位清秀的小少年站在身前,彬彬有礼的问话,也有几分不好意思,低头道,“我叫凤花,我不是府上的什么亲眷,只是一个打杂的丫头罢了。”

凤花看着阿保的衣饰与府中众人不同,忽而想起什么来,“你是什么人,怎么从没在府上见过你?”阿保面上一僵,尴尬道,“我叫阿保,我是秦公公身边的……”秦福轻咳一声,走近几步说道,“老夫是这府上的客人,甚少来走动,不想今日打扰到姑娘了。”

“哦,”凤花点了点头,仔细盯着阿保主仆看去,似在沉思。秦福心中略动,紧张的盯着凤花的表情。却听凤花忽而惊喜道,“你们,莫不是……莫不是宫中的……”秦福神色一松,看着虽像,只是那人却不会这样认不出自己的身份来。

阿保的脸愈发红了,道,“正是,我们是在宫中的……执事。”凤花从小便知道古代宫廷里有太监,可是哪里真的见过。此时见这二人声音尖细,面上无须,辨别许久终于确认,自然有些激动。其实明代太监的服饰品阶与普通官员大不相同,而且太监说话举止也与常人区别甚大,寻常百姓都可识得。

秦福有些奇怪,说道,“姑娘是在府上长大的么?难道从未见过宫中执事?”凤花摇摇头,说道,“我来这里才过了几个月,从没见过宫里来的人……”秦福听得奇怪,望着眼前的女子,心中细细回味那人的相貌举止,陷入了沉思。

凤花看着他们主仆二人,一个明显神游天外,一个脸红的恨不得要钻到低下去,忍不住好笑,很是好奇的问阿保道,“你几岁进宫的?今年多大了?在宫里好玩么?”阿保脸上憋得通红,“我从小就在宫里长大,我……”

“姑娘从未进过宫么?”秦福心中存有疑惑,还是不甘心,说话间去辨别凤花的表情,见她摇摇头,脸上神色不似作伪,眼中闪过一丝失望,笑着解围,说道“姑娘改日去宫里转转便不奇怪了。”

凤花笑道,“好呀,我也很想去宫里玩呢。只是这府上规矩太多了,都不让出门。”秦福呵呵一笑,正欲再说什么,忽见远远走来了一个红色衣裙的女子身影,身后跟着一大堆丫头婆子,便适时的止了声。

“不知秦公公大驾光临,王爷今日不在府中,臣妾迟来相迎,甚是惭愧。”王妃翁氏身着一袭华丽红裙,朱唇未启,笑语先迎,神色一如平常。她忽而见到秦福身边站着凤花,不免面上划过一丝厌恶,说道,“这丫头怎么如此无礼,竟敢在此冲撞公公。来人呀,拖下去重重责罚……”凤花闻言一惊,不想这些日子王妃还是没有忘了自己。经历了这些磨难,她已比初来时沉稳了许多,此时慢慢屈膝跪下,正欲请罪,却听秦公公呵呵笑道,“王妃娘娘不必客气,老夫来府上随便转转,走到花园中找下人问路,也没和主人打声招呼,失礼的该是老夫才是。”

翁氏面上有些尴尬,摆手让走过来的王府家丁退下,笑道,“倒是逸兰多事了。园中晨露甚重,不敢劳公公在此久站,便移步前厅小坐可好?”

“如此甚好。”秦福呵呵一笑,便携着阿保跟随翁氏一行而去,顷刻间花园中人都去尽。只留下凤花兀自呆呆的站在原处。“我的好姑娘,”蔓烟不知从何处得了信,悄悄的跑过来,说道,“你差点又惹了大祸。”

“那位公公到底是什么人?”凤花仍是一头雾水。

“那可是如今宫中最得势的司礼监掌印的秦公公,京城里谁不识得圣上亲赏的二品官服的东厂总管,哪个王公大臣见了他不得小心屏气,就连咱王爷也敬他三分,偏您老可好,大棘棘的站在这儿和人家说了半天话还不知道是谁。”蔓烟摇头叹道,“你这一场大病,还真是什么都不知道了。”

凤花顿时立在当地,半晌做声不得。谁曾想到这位其貌不扬的老者,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明代特务机构东厂的首领。

同类推荐
  • 遗世妖颜:胭脂错

    遗世妖颜:胭脂错

    为救那个如水一般的少年,她舍弃了自己的生命,可她不是一般人,她做为猫之圣王的后代,拥有强大的妖力,所以她没有死,却到了另一个时空,而眼前这个拥有如深潭一样幽深寒冷的眸子的人又是谁?那梨花树下,温润如玉,笑得如水般清冽的人又是谁呢?原本她以为再次找到了她心中的爱人,到后来却发现,不是如此。
  • 俏医生偶遇偷心盟主

    俏医生偶遇偷心盟主

    我可是天才的,漂亮的女医生,怎么会来到这个要手术刀只有杀人刀,要止血纱只有棉花的落后年代。物质缺少我忍,可是竟然还让那个卑鄙无耻,杀人无数的屁武林盟主偷走了我的心。这叫我真是忍无可忍。
  • 古情肠

    古情肠

    玄霄二年三月末,春意正浓,花瓣未遂,寂静罗曼庭院,别占一丝韵味。皇帝奕昕时年二十六,登基不久,朝中刚稳,后宫妃嫔经数不胜意……我从闺阁中轻轻推门,环视四周无人便蹦蹦跳跳的失了样子朝庭院跑去,哪儿有一个参天的大树,但是我并不知晓它的名字。幼年曾在这宽大的树蔓制一秋千,至今仍不退减。
  • 倦羽如雪

    倦羽如雪

    她是他的囚徒,要她生要她死,囚住身也囚住心。
  • 重生贵女毒妻

    重生贵女毒妻

    前一世,她荒唐亦可悲,被丫环踩在脚下,被开水淋在身上,她一直疼爱的亲妹妹却抹去假的胎记,告诉她,娘亲只是她一个人的娘亲,她的一切从她们交换名字之时都已经注定……这一世,她慢慢布局、步步借势,守住自己的名字,查清自己的身世,顺便虐一虐害她的人,为自己赢得了一世尊贵。本以为此世断情绝爱,怎奈多了一个他?
热门推荐
  • 只为主宰

    只为主宰

    宁潇洒而过!不愿做被左右的蝼蚁!我命由我,叹天不如求己!此生,只为主宰!主神退位·文明战起。为王!成皇!称帝!夺神位!主宰万世·永世不灭!待看朱天漫漫荆棘夺神路~
  • 酒后回忆

    酒后回忆

    跳大神?NO、NO……看香?呵呵!不用跪……看风水?不不!不用工具……面相?手相?体相?那都不是正宗!
  • 万劫天主

    万劫天主

    魂穿异世,霉运相随,少年傅无缺在激活系统后,勇敢踏上了倒霉之路!(万劫天主书友群:685939669,欢迎前来吐槽!)
  • 裹尸皮

    裹尸皮

    我叫张善水,上善若水的善水。爷爷偶得一张油皮纸充满了神秘,我迫不及待地想要解开这个秘密。远走四川,追寻爷爷的脚迹。可谁知环环紧扣,越陷越深!墓下的神秘鬼影,棺椁里的第三具尸体,乾陵立的无字碑!那些不为人知的种种到底是否存在?这到底是一个人的阴谋?还是整个世界的阴谋?
  • 冷魅三公主的复仇

    冷魅三公主的复仇

    她,冷漠,她,腹黑,她,温柔;他冰冷,他,傲娇,他花心。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爱情火花
  • 步步逼婚:江少的影后甜妻

    步步逼婚:江少的影后甜妻

    前男友的背叛,江少的步步紧逼!苏夏无处可退!可她不过就是挑畔了大少几句,至于这么连坑带蒙,让她不得不受制于娱乐大鳄,好吧,姐就利用利用你的资源,步步通上影后之位!
  • 茁壮成长的智慧

    茁壮成长的智慧

    本书内容包括:举止文明、有自立能力、不畏惧困难、有谦卑的品行、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善于与人合作、善于动脑筋、热爱劳动等。
  • 心动周期

    心动周期

    “易锦,你爱顾城?”“我这一生最大的美好就是遇见顾城”“易念,在我身旁好么?”“好“”阿念,留下来,我能给你一切你想要的“”可惜那从来不懂得我想要什么,是,我是喜欢你,但是黎笙,易念从来不是一个能为一个人放弃所有的人“”顾城,你爱她吗?“”我听过最动听的话就是易锦说遇见我是她这一生最大的美好""小锦,你愿意等吗?“”不愿意,顾城我不想等你,也不愿意等你,要么带我一起,要么....“”闭嘴!我还不想放你走“”阿念,为什么放弃J.N.“"黎笙,我好像爱上你了”(简介很凌乱都是之后会出现的剧情,这是两个全然不同的故事)
  • 重山烟雨诺

    重山烟雨诺

    苏伊诺一个什么都懂的逗B女,季曜沂一个一根筋的大好青年。携手经历了一些不敢想象的人生,出现了各种不忍直视的狗血桥段。从一个武功高强的高手,变成一个打架除了看就只能跑的逗B女,从一个天赋异禀的大好青年,变成快当配角的小男子。请看小女子和大,大,大豆腐的爱情和不同常人的人生。
  • 海上探险

    海上探险

    21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面对海洋世纪的呼唤,中华民族复兴的愿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与海洋的联系更没有像现在这样紧密。恩格斯说过,航海事业根本与封建制度格格不入。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指出,自世界大势变迁,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其陆上权力做强者,其国力常占做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