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14600000010

第10章 陈献章教育文论选读(1)

论前辈言铢视轩冕尘视金玉三则

道至大,天地亦至大,天地与道若可相侔矣。然以天地而视道,则道为天地之本,以道视天地,则天地者,太仓之一粟,沧海之一勺耳,曾足与道侔哉?天地之大不得与道侔,故至大者道而已,而君子得之。一身之微,其所得者,富贵、贫贱、死生、祸福,曾足以为君子所得乎?君子之所得者有如此,则天地之始,吾之始也,而吾之道无所增;天地之终,吾之终也,而吾之道无所损。天地之大,且不我逃,而我不增损,则举天地间物既归于我,而不足增损于我矣。天下之物尽在我而不足以增损我,故卒然遇之而不惊,无故失之而不介。舜禹之有天下而不与,烈风雷雨而弗迷,尚何铢轩冕尘金玉之足言哉!然非知之真、存之实者,与语此反惑,惑则徒为狂妄耳。

天下事物,杂然前陈。事之非我所自出,物之非我所素有,卒然举而加诸我,不屑者视之,初若与我不相涉,则厌薄之心生矣。然事必有所不能已,物必有所不能无,来于吾前矣,得谓与我不相涉耶?夫子谓:“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谓薄不义也,非薄富贵也。孟子谓:“舜视弃天下如敝屣。”亦谓重爱亲也,大谓轻天下也。君子一心,万理完具。

事物虽多,莫非在我。此身一到,精神具随,得吾得而得之矣,失吾得而失之耳,厌薄之心,何自而生哉?巢父不能容一瓢,严陵不能礼汉光。此瓢此礼,天下之理所不能无,君子之心所不能已。使二人之心果完具,亦焉得而忽之也。

若曰:物,吾知其为物耳,事,吾知其为事耳;勉焉,举吾之身以从之。初若与我不相涉,比之医家谓之不仁。昔人之言曰:“铢视轩冕,尘视金玉。”是心也,君子何自得之哉?然非其人,与语此反惑,惑则累之矣。或应曰:“是非所谓君子之心也,君子之辨也。”曰:“然。然无君子之心,徒有轻重之辨,非道也。”

或曰:“道可状乎?”曰:“不可。此理之妙不容言,道至于可言则已涉乎粗迹矣。”“何以知之?”曰“以吾知之。吾或有得焉,心得而存之,口不可得而言之。比试言之,则已非吾所存矣。故凡有得而可言,皆不足以得言。”曰:“道不可以言状,亦可以物乎?”曰:“不可。物囿于形,道通于物,有目进不得见也。”“何以言之?”曰:“天得之为天,地得之为地,人得之为人。状之以天则遗地,状之以地则遗人。物不足状也。”曰:“道终不可状欤?”曰:“有其方则可。举一隅而括其三隅,状道之方也。据一隅而反其三隅,按状之术也。然状道之方非难,按状之术实难。人有不知弹,告之曰:弹之形如弓,而以竹为弦。使其知弓则可按也。不知此道之大,告之曰:“道大也,天小也,轩冕金玉又小。则能按而不惑者鲜矣。愚故曰:道不可状,为难其人也。”

安土敦乎仁论

易上系曰:“安土敦乎仁。”予曰:“寓于此,乐于此,身于此,聚精会神于此,而不容惑忽,是谓之曰‘君子安土敦乎仁也。’”比观泰之序卦曰:“履而泰,然后安。”又曰:“履得其所则舒泰,泰则安矣。”是泰而后可安也。夫泰,通也。泰然后安者,通于此,然后安于此也。然九二曰:“包荒,用冯河。”是何方泰而忧念即兴也。九三曰:“艰贞无咎。”则君子于是时愈益恐恐然如祸之至矣。是则君子之安于其所,岂直泰然而无所事哉?画将兢兢业业,惟恐一息之或间,一念之或差,而不敢以自暇矣。有于予心符。或曰:“君子不已劳乎?”应曰:“乾之象曰‘天行健’,天之循环不息者,健而已。君子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未尝少懈者,刚而已。

天岂劳哉?君子何为不暇乎?”

无后论

君子一心足以开万世,小人百感足以丧邦家。何者?

心存与不存也。夫此心存则一,一则诚;不存则惑,惑则伪。

所以开万世、丧邦家者不在多,诚伪之间而足耳。

夫天地之大,万物之富,何以为之也?一诚所为也。盖有此诚,斯有此物;则有此物,必有此诚。则诚在人何所?

具于一心耳。心之所有者此诚,而为天地者此诚也。天地之大,此成且可为,而君子存之,则何万世之不足开哉!作俑之人,既惑而丧其诚矣。夫既无其诚而何以有后邪?

仁术论

天道至无心。比其着于两间者,千怪万状,不复有可及。至巧矣,然皆一元之所为。圣道至无意。比其形于功业者,神妙莫测,不复有可加。亦至巧矣,然皆一心之所致。

心乎,其此一元之所舍乎!

昔周公扶王室者也,桓文亦扶王室也。然周公身致太平,延被后世;桓文战争不息,祸藏于身者,桓文用意,周公用心也。是则至拙莫如意,而至巧者莫逾于心矣。

孟氏学圣人也。齐王不忍见一牛之死,不有孟氏不知其巧也。盖齐王之心,即圣人之心,圣人知是心之不可害,故设礼以预养之,以为见其生而遂见其死,间其声而遂食其肉,则害是心莫甚焉,故远庖厨也。夫庖厨之礼至重,不可废;此心之仁至大,不可戕。君子因是心,制是礼,则二者两全矣,巧莫过焉。齐王之心一发契乎礼,齐王非熟乎礼也,心之巧同也。

“圣人诛民害而迸之,四裔之民奚罪焉?”亦曰:“戮之则伤仁,存之遗害。”故圣人之仁有权焉,使之远寓魑魅,则害去而恶亦不得施矣。夫人情之欲在于生,圣人即与之生;人情之恶在于死,圣人不与之死,恶众人所恶也。圣人即进除裔夷,恶难施也。圣人以投恶,圣人一举而迭中。圣人未尝巧也,此心之仁自巧也,而圣人用之。故天下有意于巧者,皆不得厕其间矣。周公一金滕,大发寤时主。以后世事观,至巧矣。周公岂有意耶?亦任心耳。

论诗不易

宋欧阳文忠公最爱唐人游寺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又爱一人送别诗:“晓日都门道,微凉草树秋。”云:

“修平生欲道此语,道不得。”朱文公谓:“今人都不识此等好处是如何。”二公最知诗者也,后人诚未易及。如此两联,予始因欧公欢赏之至,欲求见其所以妙如欧公之意了不可得,编问诸朋友无知者。徐取魏晋以下诸名家所作,凡为前辈点出者,反覆玩味,久之乃若粗有得焉。间举以告今之善言诗者,亦但见其唯唯于吾所已言者而已。吾所不言者,彼未必知也。夫然后叹欧公之绝识去今之人远甚,而信文公之言不诬也。噫,诗可易言哉!

菊逸说

草木之品在花,桃花于春,菊花于秋,莲花于夏,梅花于冬。四时之花,臭色高下不齐,其配于人也亦然。潘岳似桃,陶元亮似菊,周元公似莲,林和靖似梅。惟其似之,是以尚之。惟其尚之,是以名之。今之托于花者,吾得一人焉。

吉水处士张某,号菊逸,盖贤而隐者。屈子曰:“餐秋菊之落英。”陶子曰:“秋菊有佳色,镮露掇其英。”皆以菊为悦者也,皆古之贤人也。

菊之美不待赞。菊,花之美而隐者也。某之托于菊也,亦不待赞。

素馨说

草木之精气下发于上为英华,率谓之花。然水陆所产,妍媸高下美恶不等,盖万不齐焉,而人于其中择而爱之。凡欲其有益于事,非爱之而溺焉者也。

产于此邦曰“素馨”者,香清而体白,郁郁盈盈,可掬可佩,贯四时而不凋,供一赏而有余,亦花之佳者也。好事者致于予,予既爱之,遂益究其用。取花之蓓蕾者,与茗之佳者杂而贮之,又于月露之下,掇其最芬馥者置陶瓶中,经宿而俟茗饮之入焉。然则是花之用于人,虽不若麻缕之与菽粟,然盖亦不为无用也。人之资于麻缕,为其可以温也,资于菽粟,为其可以饱也。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今是花也,吾取焉,姑以其能郁郁盈盈少裨于茗耳,虽不汲汲可也。汲汲由用之可已也。使是花之于人如麻缕之与菽粟然,又安可已哉?可已而已,不可己而不已,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于道其庶几乎!治国其庶几乎!

大头虾说

客问“乡讥不能俭以取贫者,曰“大头虾”。父兄忧子弟之奢靡而戒之,亦曰“大头虾”。何谓也?予告之曰:虾有挺须瞪目,”首大于身,集数百尾烹之而未能供一啜之羹者,名曰“大头虾”。甘美不足,岂乎外,馁乎中,如人之不务实者然,乡人借是以明讥戒,义取此欤?言虽鄙俗,明理甚当。

然予观今之取贫者,亦非一端。或原于博塞,或起于斗讼,或荒于沉湎,或夺于异好,与大头虾皆足以致贫。然考其用心与其行事之善恶,而科其罪之轻重,大头虾宜从末减。讥取贫者,反舍彼摘此,何耶?恒人之情,刑之则惧,不近刑则忽。博塞斗讼,禁在法典。沉湎异好,则人之性。有嗜不嗜者,不可一概论也。

大头虾之患,在于轻财而忘分。才子弟类有之,盖其才高意广,耻居人下而雅不胜俗;专事已胜,则自畋驰骋、宾客支酬、舆马服食之用,侈为美观,以取决于目前,而不知穷之在是也。如是致贫亦十四、五,孔子所谓“难乎有恒”者是也。以为不近刑而忽之,故讥其不能自反以进于礼义教诲之道也。孽于贫富之消长,锱铢较之而病其不能者,曰“大痞虾”。此田野细民过于为吝,而以绳人之骄,非大人之治人也。

夫人之生,阴阳具焉。阳有余而阴不足,有余生骄,不足生吝。受气这始,偏则为害。有生之后,习气乘之,骄益骄,吝益吝。骄固可罪,吝亦可鄙,骄与吝一也。不骄不吝,庶矣乎!

禽兽说

人具七尺之躯,除了此心此理,便无可贵,浑是一包脓血裹一大块骨头。饥能食,渴能饮,能着衣服,能行****。

贫贱而思富贵,富贵而贪权势,忿而争,忧而悲,穷则滥,乐则淫。凡百所为,一信气血,老死而后已,则命之曰“禽兽”可也。

道学传序

自炎汉迄今,文字记录、着述之繁,积数百千年于天下,至于汗牛充栋,犹未已也。许文正语人曰:“也须焚书一遭。”此暴秦之迹,文正不讳言之,果何谓哉?

广东左方伯陈公,取元所修宋史列传中道学一编,镂板,与同志者共之。宋史之行于天下,有全书矣,公复于此留意焉。噫!我知之矣!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后世由圣门以学者众矣,语忠信如圣人,鲜能之。何其与夫子之言异也?夫子之学,非后世人所谓学。后之学者,记诵而已耳,词章而已耳。天之所以与我者,固懵然莫知也。夫何故?载籍多而功不专,耳目乱而知不明?宜君子之忧之也!是故秦火可罪也,君子不讳,非与秦也,盖有不得已焉。

夫子没,微言绝。更千五百年,濂、洛诸儒继起,得不传之学于遗经,更相讲习而传之,载于此编者备矣,虽与天壤其弊,可也。

抑吾闻之,六经夫子之书也,学者徒诵其言而忘味,六经一糟粕耳,犹未免于玩物丧志。今是编也,采诸儒行事之迹,与其论着之言。学者苟不但求之书,而求诸吾心,察于动静有无之机,致养其在我者,而勿以闻见乱之。去耳目支离之用,全虚圆不测之神,一开卷尽得之矣。非得之书也,得自我者也。盖以我而观书,随处得益;以书博我,则释卷而茫然。此野人所欲献于公与四方同志者之芹曝也。承公命为序,故及之。

公名选,字士贤,浙之临海人。先公勿斋先生宰新城,遗爱在民,公称其家学云。

白沙子全集,卷一。明万历四十年重刻本程乡县社学记

国朝开设学校,自胄监至于府、州、县,备矣。惟乡之社学,不列于官,待有司而后兴。

吉之永丰刘侯彬,由戊戌进士来令程乡,首以教化风俗为事。相地邑中,得东西员城;得水南村,北距城五里;得大枯树,南距城八十里。各就其地之便,建学宫一所,为社学者四。学宫之制:正北为正蒙堂、东西两斋相向者,无不同也。其在东者,堂后考亭之祠,前有春浣池、咏归桥,皆揭之于亭;其在西者,堂南考亭之祠,其后退省有轩,燕休有所,在南北者咸无焉。此小子之学也。是学也,贫富、贵贱、才不才共之,无所择于其人。学宫既成,侯以谕诸父兄。诸父兄咸喜,退各以其子弟来受学。则为廷师以教之,买田租米一百石以供束修之需。品量所给,视所领子弟多寡。东西各四十石,水南之受二十石,大枯成于诸学之后,未有受焉。

县东五六里有地曰周溪。山势自北而来,迤逦南下,峰四绕如城。远望不知溪发处,但见自出山东北隅流入,溶溶洋洋,横于坡陀之麓。上有曲池,状如半月。侯顾而乐之,又爱溪之名,寻即其地,构堂于曲池之上最高处,图太极图于北壁。前作讲堂,左右为楼居。楼外凿二石井,泉甘而洌,谓之天泉井。榜其门曰周溪书院。周溪之门少东,过云步桥,北折数百步,山曰云洞,与太极堂东西相望,因辟地作亭,寓之云谷之号。侯政暇辄往游焉,瞻眺徘徊,如有求而弗得。侯安取于山水,若是勤哉?

同类推荐
  • 办公室常用文书写作一本通

    办公室常用文书写作一本通

    《办公室常用文书写作一本通》为领导干部以及各类办公室工作人员从事文书写作与文书处理工作提供了方便,让读者能轻松应付工作中的文书写作诸多难题,为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方便。这是一部既有严格规范标准,又有较强实用价值的工具书,一本在手,书写公文无忧!
  • 做个幸福的文字工作者

    做个幸福的文字工作者

    几番增添,越来越有点自传的意思了。其中有自己的检讨,当然说不上是自我解剖,更不敢说是老实人的宣言书。但是,热爱、老实、讨论、比较几节写得都较充分,对毛泽东和鲁迅谈也较多,引用也多,以至有朋友建议删削一番。
  • 大众传媒素养论

    大众传媒素养论

    本书认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大众传媒生态的变化,凸现了提升我国大众传媒素养问题的重要性;本书对于大众传媒素养的研究范围作了较为严格的界定,揭示了大众传媒素养的内在涵义,认定了组成大众传媒素养的若干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中国社会各个界别大众传媒素养的情况,提出了中国大众传媒素养的重塑问题。本书可供传媒学术界、传媒实务界、理论界、教育界以及宣传部门的人士阅读,高校中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生以及对于我国的新闻与传播事业有兴趣的各界人士均可阅读。
  • 外国语言文化研究(第1辑)

    外国语言文化研究(第1辑)

    影视翻译语境论——对译制问题的语言学思考、从单性到双性:格·斯泰因的《埃达》解读、国内ESP教学与研究综述、浅析话语实践分析教学法、略论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缘起及其三大主要流派、英语语言文化教育对二语教学的作用、英汉翻译中对含义的处理、论“情境演播”的语用意义——对促进快速掌握英语语言能力训练法的语用学理论点分析……
  • 新闻有常 俯仰百变:新闻采访与写作技巧谈

    新闻有常 俯仰百变:新闻采访与写作技巧谈

    一篇好的通讯可以是一篇很好的文学作品。但通讯毕竟不是文学。在实践中,为了不使自己盲目,我注意研究文学作品与通讯作品的差异,并归纳出一些规律:哪些文学的表现手法可以在通讯写作中运用,又有哪些文学的表现手法不适宜在通讯写作中运用。
热门推荐
  • 魔域少主

    魔域少主

    她是国际上赫赫有名的特工杀手,却惨遭他人陷害,一朝穿越,成为五岁奶娃;他是异世大陆呼风唤雨的龙族少主,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却独独对她另眼相待。为她弑神杀魔,甘之如饴,宠她上天,只为倾国红颜笑。他说:为你捅了这天,灭了这地又何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混在美人堆

    混在美人堆

    刚刚大学毕业的王宇,因为长得帅立刻被一家公司招入。一进公司,美女纷纷向他拥来……金钱、美色陪伴在他奋斗的过程中……当然,黑暗、磨难也没有放过这个顺风顺水的美男……王宇:我只想说——如果帅是一种罪,我怕是已经罪恶滔天了。
  • 大明老司机

    大明老司机

    有人说岳璋是宠臣,岳璋笑了笑;皇上没事儿还得找我寻点儿信念呢。有人说岳璋是巨商,岳璋呸了声;你见过左右朝堂的商人?那叫银行家!有人说岳璋是权逆,岳璋呵了呵;你们将来的皇上都是我在偷偷养着呢!我是皇上的精神支柱,我手握大明的经济命脉,我是太子的义父。以及,我是将大明带上无敌战车的老!司!机!qq群:485820794欢迎登上老司机的火车污污污
  • 未央梦之落日余辉

    未央梦之落日余辉

    这是承接《未央梦》的故事,讲述的是汉宣帝刘询成为手握权力的实权皇帝后到他走完生命的最后一刻,但这本书是小说,并不是历史真实,讲述了一个来自民间的睿智皇帝的后半生的故事,赵广汉之死,外戚的崛起,解忧公主的回归,在大汉帝国最强盛的后半段时间的故事。容我慢慢写。
  • 总裁大叔!我们斗斗看

    总裁大叔!我们斗斗看

    为了摆脱父亲公司破产的命运,18岁的她被迫嫁给33岁的总裁大叔。但大叔的年龄可不是白长的,各种阴谋陷阱,害得她招呼不来,先是并购公司,然后偷偷摸摸赶跑他的一众情敌,最后干脆连她也算计进去了!18岁对上33岁萝莉对上大叔大叔强大腹黑笑面虎,有时中二萌蠢还不自知萝莉呆萌自尊,并非傻白甜互相毁三观,互相爱与阴谋的教育究竟是一起圆满还是彼此落魄,还是斗斗看!“当着那么多人的面,你竟然亲我!”妍蜜瞪着一双大眼,怒吼了起来。“你不是应该感谢我么?”姜殊勋轻声笑了下,“我还没吻过什么人。”妍蜜呆住,满头黑线,姜大叔,你确定自己是33岁而不是13岁,都这把年龄才献初吻?谁说初吻都是美好的,妍蜜的就不怎么美好!
  • 庶女狂妃

    庶女狂妃

    她叫承欢,母亲是父亲小妾,给她取名之意,是希望她能承欢父亲膝下,得父亲宠爱。却不想这个名字,非但没有换来父亲的宠爱,反倒招来了富贵子弟的嘲弄,纷纷调戏羞辱她,年纪幼小,她不堪受辱,悬梁自尽。再醒来,此承欢,已非彼承欢,人前她虚与委蛇,见人能说人话,见鬼能讲鬼言,是笑面女王,百变佳人,性格捉摸不定。人后她却敛尽笑容,只剩下一抹慵懒笑意:奥斯卡影后的实力,可不只是如此而已。什么样的人前,她就能演什么样的角色,惟妙惟肖,入木三分。一纸婚约,她被设计嫁给病秧子王爷,妻妾众多,她不过是沧海一粟,却让自己脱颖而出,一步步走入病秧子王爷心间,成为谁都无法替代的一道绝美风景。待得拨开云雾见晴天,她才发现,那个病秧子,才是真正的演戏高手!
  • 静静绽放的幸福

    静静绽放的幸福

    我在茫茫入海中寻访我唯一的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幸福如打碎的水晶球,有人捡到大块,有人捡到小块,有人却弄伤了手如何捍卫、保鲜自己的幸福?
  • 樱花树下神的爱恋

    樱花树下神的爱恋

    这是一个女扮丑的坑爹故事,这是一段在樱花树林中的浪漫故事……坑爹与浪漫融合会怎样?当丑女遇上美男是会有什么爆笑举动?当美男知道丑女其实是他的公主时是什么情况?女主会在她的大学生活中,想什么计谋娱乐自己?腹黑女遇上恶魔男会怎样?想知道这些请看本书。求收藏,求推荐。
  • 呆萌仙妻:神君很护短

    呆萌仙妻:神君很护短

    呆萌星星与腹黑太阳神的欢脱初恋。初遇时,她为他的忧郁而迷惑,“我们做朋友吧。”再遇时,见他身边有神女意图不轨,那还得了?“放开,这个太阳是我的!”机不可失,南歌倾月下定决心去表白:“北曲昱辰,你过来一下,我有个恋爱想跟你谈谈。”她做好了被拒绝的准备,却不料,正中那个腹黑小师叔的美人计。傲娇如他,却屡次受挫,这个呆萌星星,到底惹了多少人呀?不光是捡了一个便宜哥哥,还有一个妖魅的美人师兄,连北斗七星,都围着她转,星神什么的也就算了……还有一条龙,说是要守护她?神马……连天帝、神君也是她的靠山?腹黑的北曲昱辰遇上呆萌的倾月,却悲催的发现,只剩下被欺压的份儿了。
  • 绝品透视神医

    绝品透视神医

    他因看过一本开天眼的书,本来是能够预见未来的天眼,硬生生被开成了具有透视能力的天眼,却被他用来做偷窥的手段。因为其爷爷安排的一次行医,救下一名绝色女子,意欲要娶其为妻,不想麻烦就此接踵而来,同时各种机缘、各种桃花运泛滥。他拥有一双透视天眼看天下,看世间百态;医术超群,行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