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14600000003

第3章 陈献章生平及其心学产生的学术背景

陈献章(公元1428-1500年)字公甫,别号石斋,广东新会白沙里人。白沙村濒临西江入海之江门,故明、清学者或称陈献章为白沙先生,其学为江门之学。陈献章的诗文,后人辑为《白沙子》。

陈献章早年曾锐意科举,于二十岁(正统十三年,公元年)、二十四岁(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四十一岁(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时三次参加会试,但皆落第,终未获出仕机会,从而促成了他逐渐走向潜心学术的道路。

陈献章第一次落第后,以听选监生入国子监读书。第二次落第后,于二十七岁时(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曾师事当时着名的江西学者吴与弼。半年后归家,闭门读书;又筑阳春台,静坐其中,数年不出户外。正是于此期间,陈献章的思想发生了一种转机,即由读书穷理而转向求之本心,他提出“惟在静坐,久之然后见吾心之体”的修养方法,开始显示了异于朱学的心学思想风貌。

陈献章三十八岁时(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重游太学,受到京师名士们的极高推崇,被誉为“真儒复出”。但三年后他第三次参加会试时,却又名落孙山。五十六岁时,因布政使彭韶、都御史朱英的推荐,陈献章应召赴京,令就试吏部。他以疾病为理由,推辞了吏部的考试,又上疏乞终养老母。最后,授以翰林院检讨而放归。此后至卒,屡荐不起。此期间,陈献章的思想风貌又有所变化,即他非唯静坐室中,而是逍遥于自然,“或浩歌长林,或孤啸绝岛,或弄艇投竿于溪涯海曲”(张诩《白沙先生墓表》),领略山水风光,养浩然自得之性,标立“以自然为宗”的为学宗旨;主张不离日用,于时事出处中即现“本心”,标立“天地我立,万化我出,宇宙在我”的世界观。这些都表明陈献章的心学思想体系已臻完成,其规模也较初期为开阔。

总之,陈献章的生平,在政治上是极为平凡的,而在学术上却是颇具特色的。

陈献章心学从萌芽到完成的过程,他自己有个叙述:

仆才不逮人,年二十七始发愤,从吴聘君学,其于古圣贤垂训之书,盖无所不讲;然未知入处。比归白沙,杜门不出,专求所以用力之方,既无师友指引,惟日靠书册寻之,忘寝忘食,如是者亦累年而卒未得焉。所谓未得,谓吾心与此理未有凑泊吻合处也。于是舍彼之繁,求吾心之约,惟在静坐,久之然后见吾此心之体,隐然呈露,常若有物,日用间种种应酬,随吾所欲,如马之衔勒也;体认物理,稽诸圣训,各有头绪来历,如水之有源委也。于是涣然自信曰:作圣之功,其在兹乎!(《白沙子》卷二《复赵提学》。)

从陈献章的自述中可以看出两点:第一,他为学的根本目标,乃是“作圣”,即完成儒家主张的伦理道德修养。在这一点上,他和宋、元以来的理学家是一致的,故他的学术也同样受到封建统治者的褒扬,在他死后八十五年(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即从祀孔庙,并赐谥文恭。第二,但他为学的方法,却和朱熹理学异趣,而与沉寂无闻的陆九渊心学同旨。“朱子求一贯于多学而识,寓约礼于博文,其事繁而密,其功实而难。”(章学诚《文史通义·朱陆》)陆九渊则主张“易简工夫”,唯在“先立乎其大者”或“发明本心”;朱主“居敬”而陆倡“求静”。这里,陈献章标举“舍彼之繁而求吾心之约,惟在静坐,久之然后见吾心之体”,其于朱、陆之间取舍异同,昭然若揭。

这样,陈献章学说的出现,既是明初朱学统一局面的结束,也是明代心学思潮的开始,正如《明史·儒林传序》所述:

原夫明初诸儒,皆朱子门人之支流余裔,师承有自,矩筯秩然学术之分,则自陈献章、王守仁始嘉、隆而后,笃信程、朱,不迁异说者,无复几人矣。(卷二百八十二陈献章在明初朱学处于独尊地位和极盛局面下,思想向陆学的逆转,这与其个人的生活经历以及当时社会的学术环境都是有关的。

明代初年,诏天下立学,颁科举程式,钦定朱熹的《四书集注》及程、朱派的其它解经着作,为科举经义考试的标准,明确规定,“剽窃异端邪说、炫奇立异者,文虽工,弗录”(《松下杂钞》卷下)。这样,读书求仕之人,就不得不拜倒在朱熹的脚下了。朱彝尊说:“世之治举业者,以《四书》为先务,视六经为可缓,以言《诗》,非朱子之传义弗敢道也,以言《礼》,非朱子之《家礼》弗敢行也。推而言之,《尚书》、《春秋》非朱子所授,则朱子所与也。言不合朱子,率鸣鼓而攻。”

(《道传录序》)陈献章早年也颇有功名之志,“幼览经书,慨然有志于思齐。间读秦、汉以来忠烈诸传,辄感奋赍咨”(张诩《白沙先生墓表》)。后来尽管有“真儒”之誉,但科学却屡试不第。这种遭遇或经历,自然容易使他走向绝意仕宦而追求学术的路子。他曾说:“予少无师友,学不得其方,汩没于声利,支离于秕糠者益久之。年几三十,始尽弃举子业,从吴聘君游。”(卷一《龙岗书院记》)自然也容易产生和表现出鄙薄、疏远朱学的倾向。如他斥训诂、辞章为“陋学”(同上《古蒙州学记》);当江西按察使陈耻庵等遣人来聘他去图复白鹿书院,兴考亭之学时,他即告使者说:“使乃下谋于予,是何异借听于聋,求视于盲也”(同上《赠李、刘二生使还江右诗序》),表示出自己对朱学无法消融的隔膜、对立之感。于是,他就针对朱学的“穷理”,针对汉、唐以来的训诂、辞章、科举之文而提出圣学在于“人心”,“圣朝访古设学立师以教天下,师者传此也,学者学此也。”(同上《古蒙州学记》)

陈献章心学的产生,与明初社会的学术状况也有关系。明初,朱学成为神圣不可改易的官学后,学者士人大都只能以程,朱为极致,谨守其矩筯,极尽推崇而不敢逾越。如明初最称博学者宋濂说:“自孟子之殁,大道晦冥,世人鑆埴而索途者千有余载。天生濂、洛、关、闽四夫子,始揭白日于中天,万象森列,无不毕见,其功固伟矣,而集其大成,唯考亭朱子而已。”(《宋学士全集》卷五《理学纂言序》)明初另一着名学者薛笕也说:“《四书集注》、《章句》、《或问》,皆朱子萃群贤之言议,而折衷以义理之权衡,至广至大,至精至密,发挥先圣贤之心,殆无余蕴,学者但当依朱子,精思熟读,循序渐进。”(《读书录》卷一)可见,在明初朱学独尊的情况下,认为道理已被朱熹说尽,是一种流行的观念。这种独断的观念正是朱学由于极盛而生出的一种流弊,表明其丧失了进一步发展更新的动力。然而朱学的这种流弊,却正是陈献章转向心学的契机。他慨叹世之学者蒙昧而不知觉悟,“眼前朋友可以论学者几人,其失在于不自觉耳”(卷三《与湛民泽》)。于是,他提出“贵疑”:“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卷二《与张廷实》)这位“贵疑”的前辈,正是当初与朱熹争鸣并立的陆九渊。陆九渊曾告诫其弟子“为学贵知疑,疑则有进”(《象山全集》卷三十五《语录》),“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同上卷三十六《年谱》)。陈献章一反崇朱的时论,认为濂、洛的学脉是主静、主一,继承这个学统的是陆九渊而不是朱熹:“周子《太极图说》‘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问者曰:圣可学欤?曰:可。孰为要?曰:一为要,一者无欲也’。《遗书》云:‘不专一则不能直遂,不翕聚则不能发散。见静坐而叹其善学,曰:性静者可以为学’。二程之得于周子也,朱子不言有象山也。此予之狂言也。”(卷四《书莲塘书屋册后》)自谓“狂言”,是在朱学统治的情况下,陈献章使用的遁辞,其实正表明其思想已背离朱学领域而进入陆学藩篱。

陈献章离朱入陆,即因“寻书册,累年未有得”而转向“求心”,这种思想变化的逻辑必然性,与宋末以来和会朱、陆的社会思潮也有关系。朱熹和陆九渊在政治立场和哲学世界观的根本点上并无区别,作为朱、陆学术差异标志的“道问学”和“尊德性”两种不同的完成儒家伦理道德修养方法,实际上也是相辅相成的。故在朱、陆相争的当时,也就出现了会通朱、陆的主张。朱、陆和会更是整个元代学术思想的特征。即使在明初朱学独尊的局面下,宗朱学者的思想,也有陆九渊心学观点的成份。如服膺朱熹,称其为孔子以后“又集其大成者也”的王鑉即说:“人身甚微细,而至广且大者,心也。范围天地、经纬古今、综理人理、酬酢事变,何莫非心思之所致也。于是圣贤有心学焉,先之以求放心,次之以养心,节之以尽心。是故心学废,人之有心者犹无心矣。无心则无以宰其身,伥伥焉,身犹一物耳,何名为人哉?”(《华川卮辞》)薛笕亦说:“为学第一工夫,立心为本。”(《读书录》卷十)这种把“心”作为人的根本和把“立心”作为修养之根本的观点,都是陆学的基本观点。就陈献章本人来说,他虽倾心于陆学,但也不否认朱学有救弊作用而与陆学相互补正。如一次他令来学者读《论语》“与点”一章,学子怀疑问:“以此教人善矣,但朱子谓专理会‘与点’意思,恐入于禅?”他即说:“彼一时也,此一时也。朱子时,人多流于异学,故以此救之。今人溺于利禄之学深矣,必知此章然后有进步处耳。”(夏尚朴《浴沂亭记》)总之,朱、陆本来相通,于朱学中摸索未得而入陆,于陆门中求解不悟而入朱,宋末以来,不乏其人,这也是陈献章心学产生的学术背景的一个方面。

同类推荐
  • 中国的细节

    中国的细节

    他是中国最知名也最受争议的日本人之一,他被奉为“新锐国际政治观察家”,也被抨击为“赤化”“没资格说三道四”。他身处夹缝,备受争议,却始终坚持对中国的观察和思考。他见证了中国的繁荣自信,也感受到了其中的不和谐声音。他笔下的中国由诸多细节构成:从咖啡店提供上网服务到高考生优先安检,从大学生的课堂讨论到媒体开始亲赴现场,从《建国大业》到诚品书店,从刘翔到足球球迷,从“剩男”到“港漂”……于生活,他谈有趣的文化现象;于时政,他聊国家外交和发展。他以温和而不偏颇的表述为目标,但绝不盲目讨好大众。他坚信,当代中国与加藤嘉一是真正意义上的“绝配”关系。
  • 班主任工作要求与工作基本规范

    班主任工作要求与工作基本规范

    《班主任工作要求与工作基本规范》一书中以一些班主任工作经典教案为例讲述了班主任工作要求与工作基本规范。我感触很深,以后我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 迷思为何存在

    迷思为何存在

    如同人类生存的压力可能是自然生态恶化的原因,但不能成为人类任意破坏生态环境的借口一样,激烈的商业竞争可能是新闻一时无顾伦理的原因,但不应该成为新闻伦理道德肆意缺失的借口。
  • 人体怪象博览

    人体怪象博览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如何使孩子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从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至关重要。为此,我们精心编辑出版了本丛书,力求从多方面、多角度开阔孩子的视野,增长孩子的知识,启迪孩子的智慧,开发孩子的智力,陶冶孩子的情操,从小培养孩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漫长河中,世界各地的人们创造了各种各样辉煌灿烂的文化,留下了无数珍贵的世界遗产,也留下了众多至今尚未得到圆满解决的“世界之谜“。
  • 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我的第一本百科书:人文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热门推荐
  • 次元猎人

    次元猎人

    你好,我是个猎人,可以为你猎到世界上任何东西,但是你,负的起代价吗?
  • 本王爱妃欲嫁谁

    本王爱妃欲嫁谁

    她,身份几经变换,却皆是身在他步步设下的局。他,机关算尽,却只输在了自己的一枚子。一个在自己的成长中走出迷雾。一个在自己的棋盘上渐渐迷失。既然此局已偏离了掌控,不如就此换个走法。国家与使命、友情与爱情、真与假,不断变换抉择,到底谁才是真正的赢家?【爆笑萌文见证主人公的辛酸成长史!】那是一个发生在近千年前的故事…………那份手抄孤本上记诉着传主的成长历程。【精彩片段】“寒丫头,你觉得本王的诗如何?”一口水喷水尽数落在那张纸上,"……嗯,好湿!"那人面色发黑,咬牙问道:“哦?如何好湿?”“王爷的湿恢弘霸气、独领风骚、辞藻华丽、寓意深远…”“你想说什么?”“王爷真是史无全湿!”“……”
  • 风华绝代:独霸君宠

    风华绝代:独霸君宠

    一个虚拟的游戏把她带入一段不存在的历史。阴差阳错的穿越到地位卑贱的宫女身上,任人宰割。可她紫云梦从来就不是唯唯诺诺,逆来顺受之人。地位卑贱不要紧,她会让自己变得高贵。受人欺负不要紧,她定会牢记十倍奉还。太后寿诞上的初次相遇,她语出惊人,失了分寸,他却有意偏袒,一见倾心。奈何,他是王,她是婢。他只能许她最低的位份。那又如何,她只想得到他的心。本书感谢墨星免费小说封面支持,百度搜索“墨星封面”第一个就是!
  • 未知天域

    未知天域

    未知永远是最可怕的,在这未知的世界,不知道为什么而战斗,也不知道为什么而疯狂,只知道冲破天宇才能找到答案......
  • 匿境

    匿境

    送给我们逝去的青春岁月与那些相信别后重逢的痴情男女
  • 倾世王妃:斗智腹黑王爷

    倾世王妃:斗智腹黑王爷

    君洛身为中医世家的家主,顶尖医术,一根银针,活死人肉白骨!几年前的意外穿越,让自己成为了同名同姓而且还同容貌的相府千金身上!没事!她不怕!后来被皇帝赐婚给了花名远扬又战功赫赫的七王爷?没事,她不怕!别人穿越斗智其他一些乱七八糟的女人!她穿越斗智腹黑王爷外带斗勇!不就是要费费脑力吗?就当是个游戏吧!不过这位七王爷,你确定你真如传闻所说一般?这货明明是个大腹黑!与王爷斗智斗勇也就算了,其他人跟着瞎搀和做什么?重重困难之后得到了皇位!什么?你要放弃皇位了?那可以!什么?你要带我隐居山林?那也可以!【纯属虚构,请勿找茬模仿,出事概不负责】
  • 乱世妖人

    乱世妖人

    一个连杀鸡都会呕吐,看到本来要吃掉自己的妖兽受伤不去补八刀反而为妖兽治疗伤势的善良少年,宁愿自己受伤也不愿伤害他人的纯真孩子,是什么让他成为了那个杀十多亿人连眼睛都不眨一下的屠夫?他只是想保护好自己珍惜的事物与人,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可事与愿违,总是有人夺走他的一切,而为了不再失去,他展开了更残酷的掠夺。
  • 恋爱百分百:霸道校草的呆萌姑凉

    恋爱百分百:霸道校草的呆萌姑凉

    作者很懒,简介就在第一章的时候写,请可爱的读者包容,谢谢。/微笑/欢迎入坑,不喜勿喷哟~
  • 逍遥儿子拜金娘

    逍遥儿子拜金娘

    蓝馨儿是世界顶尖杀手,因为有消息说野人山有宝物,她一时兴起就去了,结果穿了。穿到了不受宠的王妃身上。居然还怀孕了。可是自己的这位夫君王爷为了手足竟然舍弃了自己,可是夫君王爷回头了。有夫君宠,有儿子疼,且瞧蓝馨儿混得风生水起。
  • 凉茶渡

    凉茶渡

    靖王府大小姐写的一手好看的簪花小楷,可惜是个哑巴。丞相府二公子满腹经纶可惜是个瘸子。当大家扼腕叹息又为他们婚事着急时,他们却自己走到了一起。【凉茶渡前两章有修改如果读者们看到的是修改前的加作者QQ:912117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