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15700000017

第17章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1956年,我们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与此同时,苏联共产党召开了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会上披露了苏联模式的许多弊端。这就促使了******同志以苏联为鉴戒,并探索中国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问题,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思想。他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本国的实际紧密结合,不能照抄照搬。他认为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又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有一个继续建立和巩固的过程。他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也是充满对立统一的、矛盾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在******同志的主持下,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了,会议明确了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主义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此,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同志提出来的宝贵思想和八大确定的党的基本路线,虽然在今天仍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辉,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由于还有主客观上的种种原因,上述宝贵的思想和正确的路线在实践中并没有真正坚持下来,而且在许多问题的认识上,偏离了上述正确的思想。其具体表现在:

第一,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先是错误地认为“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在这一错误认识的基础上,******同志发动了“******”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来又把社会主义这个阶段置于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大过渡之中,否认社会主义是独立的历史阶段。从当时流传的一首歌曲的歌词中也能看出这个问题,歌词这样写道:“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踏着桥梁上天堂,男女老少喜洋洋。”

第二,改变了八大关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错误地提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阶级斗争,提出了“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将阶级斗争扩大化、绝对化。

第三,偏离了对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认定,无视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没有改变的条件下,一味地追求生产关系的变革,搞“一大二公三统”,强调要建立纯而又纯的公有制体系,所有制范围愈大愈好,公有化的程度愈高愈好。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取消了农村副业和多种经营,取消了个体经济,在分配上搞平均主义“大锅饭”,严重地挫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使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的破坏。

1966年到1976年,中国经历了长达10年之久的“**********”。在这10年中,由于“左”倾思想在党内占主导地位,由于****、“******”一伙妄想篡党夺权,他们肆意歪曲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念,胡说什么“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谣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译”,攻击“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惟生产力论”。因此,要大批“惟生产力论”。他们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置于脑后,大搞什么“以阶级斗争为纲,纲举目张”、“阶级斗争一抓就灵”、“阶级斗争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要“斗私批修”,搞“灵魂深处爆发革命”。

他们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绝对对立起来,提出了什么“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宁要社会主义的低速度,不要资本主义的高速度”,他们离开生产力的发展,奢谈生产关系的变革,大搞“穷过渡”,为了过渡,还胡说:“颗粒无收没有什么”10年“**********”是一场社会灾难,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生产力,破坏了中国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了5000多亿,使我国的国民经济跌到了濒于崩溃的边缘。粉碎“******”结束了“**********”以后,中国面临着重大历史关头,就是能否扭转“**********”10年内乱造成的严重混乱局势,从困境中奋起,为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开辟新的道路。而当时中央的主要负责同志不但没有拨乱反正,反而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定,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样,就把******同志晚年的错误思想延续了下来。为了纠正******同志晚年的失误,纠正对社会主义认识上的许多错误观念,使社会主义事业重新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非凡的胆略,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发动和领导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大讨论,使我们党重新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同志非常明确地告诉全党全国人民,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正处在初级阶段,还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要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改革是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也是解放生产力;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开放可以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通过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力争隔几年上一个新台阶;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而时代的主题又是和平与发展,所以我们必须立足国内,埋头苦干,永不称霸。

在******理论的光辉指引下,我们党勇敢地纠正了1958年“******”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纠正了“**********”的“左”

倾错误,实现了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满怀信心地领导全国人民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大胆进行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解放了生产力,大力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使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跨越。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02年党的******召开,在这20多年特别是近13年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在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发展遇到种种困难的条件下,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效的治理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实现了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在世界上被誉为“一枝独秀”。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24亿元,增长到年的95933亿元,增长26.4倍;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跃至10万亿的新台阶,达到102398亿元,居同期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率之首。

经济总量跃升到世界第六位。有许多重要工农业产品位居世界前列:钢、水泥、化肥、电视机、谷物、肉类、棉花、花生、油菜籽、水果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发电量、棉布、化纤、茶叶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特别是近13年来,在经济快速增长中,许多方面均出现了阶段性的变化,取得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成就:

工业持续快速增长,1990~2001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5%。重要工业产品的产量2001年与1989年相比,钢产量增长1.46倍,成品钢材增长2.3倍,发电量增长1.53倍,原油增长19.1%,水泥增长2.14倍,平板玻璃增长1.48倍,农用化肥增长88%,塑料增长5.26倍,汽车增长3倍,化纤增长4.7倍,纱增长59%,布增长53%,家用洗衣机增长62%,电冰箱、彩色电视机、房间空调器均增长了一倍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1989~2001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9%,销售收入增长27%,利润年均增长24%,出口额年均增长30%,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由1991年的1%提高到现在的15%,它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

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1990~2001年间粮食平均年产量为93777亿斤,比80年代平均年产量增长1838亿斤,近年来粮食储备量保持在历史最高水平。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2001年与年相比棉花增长40.5%,油料增长1.2倍,糖料增长49%,水果增长2.63倍,猪牛羊肉增长1.72倍,农产品市场供给充足。我国用占世界10%的耕地成功解决了占世界近22%人口的吃饭问题,在国际上被称之为奇迹。

电力、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大大加快。2001年,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38亿千瓦,居世界第二位。铁路营业里程由1990年的5.8万公里增加到7万公里,居世界第三位。公路里程由103万公里增加到170万公里,居世界第四位;其中高速公路从零开始到现在已达1.9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民用航空航线里程由51万公里增加到155万公里。邮电通信突飞猛进,目前,固定电话用户数已突破2亿户,移动电话也已接近2亿户,均居世界第一位。

国家财政收入和外汇储备大幅度增长,这是国家整体经济实力显着增强的综合体现。1989年国家财政收入只有2665亿元,2001年为16371亿元,增长5.15倍,年均增长16.3%。国家外汇储备1989年只有55.5亿美元,2002年8月为2530亿美元,比1989年增长近45倍,跃居世界第二位。

由于我们党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胆进行改革和开放,解放生产力,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在取得经济建设伟大成就的同时,也使人民生活实现了两大历史性的跨越。20多年来,我国城乡人民收入增长和消费水平提高的速度居于世界前列。1989年到2001年全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601.50元增加到2366.40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4.3%。城镇职工先后7次提高工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375.70元增加到6859.60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7.1%。目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包括外币存款在内的余额已经超过9万亿元。城乡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购置食物的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分别由年的54.2%和58.8%下降到2001年的37.9%和47.7%。群众消费由追求基本生活资料数量的满足发展到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结构从以农产品消费为特点的温饱型,进入以工业品消费为特点的小康型。城乡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2.5亿农村贫困人口有85%以上已经脱贫,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由降到3%,这是世界消除贫困历史上的伟大创举。20世纪末全国总体平均生活水平跨入小康社会的初级阶段,有3/4的居民初步过上了小康生活。千百年来祖祖辈辈关于小康的梦想,今天已经变成了现实。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正如******同志所说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同时,也充分证明了******同志的论断“: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体现在它的生产力要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二、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生产力不断发展

人是生产力中最能动、最活跃、最革命的力量,它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历史的发展已经证明,任何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都是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在落后的生产力不断地被先进生产力取代的历史进程中,生产力的诸要素只有同具有一定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相结合,才能形成新的生产力,推动社会不断前进。因此,高素质的人是促进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主导性因素。发展先进生产力,既要见物,又要见人,既要重视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又要重视人的素质提高,两者不得偏废。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在生产力中人是决定性因素。这个人不是一般意义的自然人,而是具有一定素质,掌握一定的生产技能的劳动者。人在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中所起作用的大小,完全取决于人的素质和技能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人的全面发展。江****同志明确指出“: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始终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江****同志的这一精辟的论述,为我们提高全民素质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提高全民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其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科学素质的高低,是这个国家和民族有无希望和前途的显着标志。

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水平和科技水平,使其把已经掌握的文化科学知识与技能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

提高全民素质与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一致的。提高全民素质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前提条件,没有全民素质的提高,发展社会生产力就是一句空话,只有提高全民素质,才能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源,发展社会生产力才会有可靠的人才保障。提高全民素质就能使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进一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程。

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生产力不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

第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始终把提高全民素质放在突出的地位。特别应该注意的问题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智力因素在推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愈来愈显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愈来愈依靠全民素质的提高。

同类推荐
  • 选票的背后

    选票的背后

    2004年9月18日,北京迎来一个蓝天上飘着白云的日子,上午10点,我拉着行李箱,准备打车去机场,开始我的采访美国大选之旅。去美国采访大选的旅途中,见到奥巴马是我最激动的时刻,尽管他当时连参议员都不是,但他激昂演说的场景至今还留在我的记忆深处。采访奥巴马后我写的《他可能成为第一位黑人总统》的文章,是我从业以来第一次如此详细地对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做的一个“特写”。
  • 政府论

    政府论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通过论证“天赋自由和平等”,驳斥了“君权神授”和“王位世袭”论;下篇从自然状态、社会契约论、政治社会和政府的组建等方面正面阐述政府理论。
  • 航天精神

    航天精神

    伟大的实践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一代航天人艰苦奋进的动人业绩和英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一笔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探寻航天精神,全方位学习航天精神,鼓舞着每个人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奉献出自己的全部赤诚和热血。
  • 我们濒危的价值观:美国道德危机

    我们濒危的价值观:美国道德危机

    本书对美国的政策变化及其影响进行探讨,并对许多存在争议的问题,包括堕胎、同性恋、死刑、女权、科学与宗教、核扩散、枪支泛滥、贫富悬殊、环境保护、原教旨主义、政教融合、“先发制人”的战争等,进行了分析和评判。
  • 明日中国:走向城乡一体化

    明日中国:走向城乡一体化

    本书立足“浙江省十一五时期推进城乡一体化对策研究”这一重大招标课题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考察了北京、上海、苏南无锡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扩展成一本专著,作为本套丛书第一期六本书的结篇。
热门推荐
  • 冷王盛宠,一品驭兽妃

    冷王盛宠,一品驭兽妃

    她是丞相府愚钝草包小姐,人人欺侮;他是当朝最尊贵冷酷的皇子,惊才绝艳!一道赐婚圣旨,她装傻充愣各种拒绝,他霸道应下强势迎娶……众人耻笑,却不知:草包蜕变,废柴变天才。婚后遇太后查房,两人配合,演出一场鸳鸯戏水,结束后,她笑:“表演完毕,王爷请回。”他轻笑:“上了本王的床,就不要想着下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小知识大健康

    小知识大健康

    许多人会问:人活在世上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有人会答:"那就是事业有成"。是的,人活在世上需要有奋斗目标,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更要知道,人活在世上,就是希望快乐的活着,一生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没有烦恼,没有痛苦。
  • 顾少的心尖萌妻

    顾少的心尖萌妻

    商业传奇顾沐霖是出了名的钻石王老五,全城女子的梦中情人。可惜却不近女色。莫浅语的人生是灰姑娘的翻版,一次意外扑倒了霸道总裁顾沐霖。从此开始了一段契约婚姻。传说果然不靠谱,谁说顾少不近女色?一言不合就擦枪走火。“那谁,你的手不要随便摸!我们只是契约婚姻!!”男人直接将合约撕成碎片,“现在可以了!”天呐!这个男人绝对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某女刚要逃,却被男人攥住了腰肢,“乖!把爷伺候爽了,什么都依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降临异位面之绿侠

    降临异位面之绿侠

    穿越之后,我居然变帅了!这高大威猛的身材,这刀刻斧雕的肌肉,这英俊潇洒的长相,这地位显赫的家世,啧啧,想不到朝夕之间就从屌丝变男神了?!不过还有一个小问题,请问谁能告诉我为什么我的名字会是哈利·奥斯本?(虽然大背景是漫威世界,但实际上就是个大杂烩,还有就是基本上没有什么时间线,所以大家就别纠结这个问题了,最后就是人物方面会多多少少的加入一些原创设定,大家也别太较真了)
  • 一剑青心

    一剑青心

    这是一个魔法与斗气纵横的大陆,以武为尊,弱肉强食,一个从森林深林里出来的少年,一株草?还是一把剑?却搅动一片风云,比魔法?没他神秘,比斗气?没他精纯,可他还不知足。且看他如何斗魔结合,挥斥方琼。
  • 西点萌校:最佳甜蜜拍档

    西点萌校:最佳甜蜜拍档

    五官清秀但脸型像月饼?No~还没褪祛可爱的Babyface!皮肤白皙但只有1米45?遇到1米85的男生可是最萌身高差!萌就萌吧但胸部十足飞机场?6年后不填硅胶照样秒杀喷血嫩模!傻傻分不清一直为她护航那位到底是白马王子or黑天鹅?
  • 每天读一点气场心理学

    每天读一点气场心理学

    《每天读一点气场心理学》揭开了心理学和气场之间的关系,即心理是强化气场的内在源泉,气场是影响心理的无形因素。《每天读一点气场心理学》告诉读者,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就要学会用心理提升自己的气场。《每天读一点气场心理学》通俗易懂,经典实用,是读者提升气场的引路者。《每天读一点气场心理学》能够帮助读者摆脱心理负气场,迅速提升正气场!
  • 我在这座城怀念与你的过往

    我在这座城怀念与你的过往

    再美好的年代陆小柒遇到最好的人他们大胆过恨过爱过哭过一切的一切却不曾想过都是上帝对她的惩罚颜新那个陆小柒曾经深爱过的他到最后都是一场梦最后曲终人散我曾坚信我的爱情会轰轰烈烈不想让他留有任何遗憾
  • 女配是个外星人

    女配是个外星人

    高武力负情商的面瘫内心吐槽系外星军人妹子祸害地球来了!为了促进星际联邦对地球文明的了解,在对地球进行实地考察之前,由军部超级人工智能超脑模拟出了高仿真世界,该世界框架与背景均为超脑从地球现存的文学作品中随机提取,以供先遣队员们去搜集资料。于是,代号17的联邦小兵接下了这一艰巨的任务,穿越成了某邪魅总裁文里的一名恶毒女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唯有你在我心上

    唯有你在我心上

    术者曰:“此女命煞,唯一破解之法,乃,以煞攻煞。”于是,父亲谨记算命先生的话,为她取名:左煞。而父亲却未弄懂那以煞攻煞的真正含义:此以煞攻煞者,十六岁之前,身内煞气会随时冲出体外,转移给周围至亲的人,直至家破人亡,此劫才算终结。之后的事,如按部就班一样上演。可偏偏在她(左煞)最落魄的时候,遇上了那王子般的北家少爷。不,用她的话来说,他就是王子。可门槛那么高,她拿什么资本去喜欢他。一见钟情后,注定了她的万劫不复,注定了她的生世沦陷。而少年老成的北家少爷,却始终不给她猜透自己的机会。直到她重生的那一刻,她才明白,自己在他心中的地位,是如此另类,另类的让她撕心裂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