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28200000001

第1章 朱熹的生平及其思想学说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安徽婺源人。生于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一一三○年),死于宁宗庆元六年(公元一二○○年),享年七十一岁。他的父亲名松,号韦斋,也曾研究过宋学,为人刚直,以不肯附和当时秦桧的和议政策被遣到福建,充当尤溪县尉,他的行谊为学者所师。建炎四年罢官,生朱熹于万溪城外毓艉峰下郑氏草堂,所以后人有称朱熹为闽人的。

朱熹出身于地主和官僚家庭,幼时很聪明,五岁读《孝经》,十四岁时,父亲去世,遵从遗嘱,从学于胡原仲、刘致中、刘彦冲三人,他们都是宗程伊川学派的,但其时所得甚浅。到二十岁时,才往延平受业于李愿中。李氏为程伊川的四传弟子,又是他父亲的同门友,朱熹受教时,他已经六十六岁了。

朱熹年十八岁,即登进士第,到六十九岁才罢官还乡,这五十年中,在外作官五任,即二十二岁为泉州同安县主簿,计五年;五十岁知江西南康军,约计四年;五十四岁,提举浙东掌平茶盐,不满一年;五十一岁出知福建漳州,计二年;六十三岁,改知湖南潭州,又二年。在中央则担任宁宗侍讲,仅四十日,其时年已六十六岁了。综计他先后作官不过十四年,大部分时间从事私人讲学。

朱熹在十四年从政时期中,每到一处,除了处理政事以外,时常提倡设立书院和州县地方学校,自己还参加讲学,同时对一般民众做些宣传工作。例如他任同安主簿时期,即开办县学。县学内分设“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四斋,各置斋长一人以主持其事,招收县民中优秀子弟,入学受教。训练取感化主义,教授取问答方式,但讲学内容,无非是“修己治人”之道。在知南康军时期,即修白鹿洞书院作为讲学之所。他把儒家所主张的教育目的、训练纲目、学习程序以及修己治人之道的教条,一一详为列出,揭示学生,在当时成为有名的“白鹿洞书院教条”。在知漳州时期,仍创设州学,进行学校教育,对学行优异的学生特予奖励,对办事勤劳的人员特加提拔;对地方一般民众破除迷信,也曾做些宣传工作。在知漳州时期,对于州学县学,也仍然一一加以提倡,进行讲学,一时听讲的颇众。

在焕章阁侍讲时期,绍处五年,宁宗曾委侍讲之职,对他正式执弟子礼。所用教材,即为《大学》一书,每讲一章必编成讲义,首列经文,次附小注。即对行事,苟有所见,亦必编册呈献,但为期仅四十日即罢。

综上所述,可知他一生讲学,虽然先后达五十年之久,始终不倦,确为中国教育史上所罕见,但所讲的内容,都属于儒家思想学说中的一部分封建道德,有利于封建统治方面的居多,而对儒家学说中属于进步方面的,却丝毫没有新的阐明与发展。

朱熹是宋代理学家一个集大成的学者。宋儒学派开始于胡瑗(安定),阐发于周敦颐(濂溪),后来树立这学派正统的则为程颐(伊川)。朱熹既受学于伊川的四传弟子李愿中,所以他的“致知力行”的功夫,是从伊川学说中发展而来的。他不但继承了伊川学派的传统,并且吸收了当时各家学说,加上自己的意见而成为一个体系。

朱熹是一个唯心主义者,他的哲学思想,实渊源于程伊川。程伊川以为“离了阴阳便无道,所谓阴阳者是道也。阴阳,气也,气是形而下者,道是形而上者,形而上者,则是理也。”又说:“理与气虽然有形上形下之别,然二者亦不相离;有理则有气,有气则有理”(《伊川学案语录》)朱熹发展了这种理气的学说。他说:“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而后有性,必禀此气而后有形。”(《性理精义》)并说“理与气,决是二物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已有物之理。”但同时又说:“理又非别为一物,都存乎气之中。无是气,则是理亦无挂搭处。”(《语录》)这样也就承认了理与气是统一的,不过“理一而气殊”,理与气是不能分离的。这个说法前后有些自相矛盾。朱熹又把周敦颐原含有朴素唯物主义因素的《太极图说》,说成“太极只是一个理字”,是宇宙万物的根源,所谓“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在天地言,则天地中有太极;在万物言,则万物中有太极。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有此理便有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性理精义》)又说:“无极而太极,只是说无形而有理,以理言之,则不可谓之有;以物言之,则不可谓之无。”(《语类》)从此可知;朱熹的所谓“理”,并不是从事物发展中所得出的规律的理,而是把它作为空洞抽象毫无具体内涵而属于精神性的理,当作生命一切万物的根源,并且肯定理先于气而存在,理属于第一性,气属于第二性。所以,朱熹的哲学思想,是唯心主义的朱熹从这种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出发,转到人性论问题上,就把人性分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两种。他认为“天地之性”,是专指“理”而言,就是“天理”,故“浑厚至善”。“气质之性”,是专指理与气相杂而言,是说人禀气有清浊厚薄,故性有善恶。人与禽兽所以不同,人性所以各有区别,都是指气质之性说的。

他在《大学》中《补格物致知章》里曾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因而有人认为他的思想中含有唯物主义的因素。事实上则不然,他把“格”

解释为“至”,物解释为“事”,所谓“格,至也;物,犹事也。”因之他所谓“格物”,乃是指格诚、正、修、齐、治、平的事而言,所谓“穷理”,也不过穷封建道德中“三纲五常”“事君事父兄”的理,根本没有接触到分析事物发展规律的理。“致知在格物”原含有唯物主义因素,经他一解释,反而空虚无物暗昧不明了。

朱熹关于教育目的与作用的主张,也源于人性论的观点。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能“变化气质”。如何能变化气质?就在于“存天理,灭人欲”两方面。他以为“只是一人之心,合道理底是天理,徇情欲底是人欲,正当于其分界处理会”。(《朱子语类》卷七十八“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同上卷十三因之他认为革除各人的私欲以消灭“人欲”,是消极的,必须从培养良好的行为入手,以回复原有的“天理”,才是积极的。否则“若专务克制私欲而不充长善端”,则天天与私欲相斗争,不久仍将被它所战胜而滋长起来。这种说法,表面上似乎有些正确性,但从实质上看,他所用“天理”,是仁、义、礼、智先验主义的理,是“三纲五常”封建道德的理;而把人类对物质生活应有的欲望,都视为一切罪恶的根源。

他要求以修炼精神上的所谓“天理”来克制“人欲”,这接近于释家所主张的“清净绝灭”之道,是消极的,是绝对不正确的。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君如仙

    君如仙

    盛极必衰,此乃天地万物之定侓。旧影珑本就是超脱于这片大陆的存在,物极必反。逆天而行,已是触犯了天条,你又岂能执着于它能与天地共久?那珑月极在创建旧影珑时怎会没想到这点,她只不过尽己之力,不求挽万千百姓于乱世,也只是希望旧影珑能在毁去的前一刻还能让百姓有所自救能力,不然你不觉得那百家宝典岂不代代口传更为安全保密?何必花费那么多心思寻来万年不腐的冰蚕丝帛和万年不灭的孓蜈墨再耗费老祖宗那么多心血编纂成册?你老放心,旧影珑毁去之时,我必将这百册之书散于天下,好了了老祖宗的一番心愿。
  • 洪荒之冰封王座

    洪荒之冰封王座

    神州大地,浩荡无边!在这大地的中央,沉睡着传说中这片大地之上最强神器——冰封王座。传说,冰封王座乃大地始祖盘古天神以无上法力用开天之时那股最狂乱的混沌之气所铸,毁天灭地,无所不能。随后,冰封王座就被盘古天神以无上法力冰封在这大地的中心,镇守着整片大地。每隔四万八千年,冰封王座就会显露自己强大的力量,赋予人们无上法力,人类称之为降临!而今,已经到了第六次降临的时候!一个名叫纪然的少年,手持无上圣物,将走上怎样的道路!
  • 龙裔纪年

    龙裔纪年

    古老的秩序逐渐损毁;世界的规则分崩离析;死亡的触角肆意蔓延;臣子倒戈,王…也被迷惑,于是烈焰滔天,终末的血裔隐没光中。愿先知和龙后祝福于他。(PS:话说作品题目我差点写成妹控狂魔救世录来着。)(PSS:周一至周四更新,其余时间......ギリギリeye~ギリギリmind~)
  • cf全新时代

    cf全新时代

    本书转写cf全新时代`﹀`在下小编:“恭候大家的订阅”
  • 重生之现代青皮在初唐

    重生之现代青皮在初唐

    吴言,一个新时代四有混混,在破处的前几个小时,因女朋友学雷锋做好事,帮老太太修电而悲剧身亡!吴言,大唐尉迟恭的私生子,从小山林中长大,吃狮奶长大,在玄武门之变中为救李小二等人,身中三十七箭身亡!两个风马牛不相极的人重合在一起了,只是身为现代的吴言比较倒霉而已,重在大唐!混混,流氓也!做为一个有文化,有理想,有素质,有那啥的四有混混,既然来到了万国来朝的大唐贞观年间。那么就要做一个兜里有钱,身上有权,手里有人,床上有妞的四有纨绔!唉~为啥像我这样的人到哪都低调不起来呢。吴言如是的想着!纠结很是纠结!本书只为一乐,不为正版历史!有恶搞成份,不喜者木有办法!
  • 重山烟雨诺

    重山烟雨诺

    苏伊诺一个什么都懂的逗B女,季曜沂一个一根筋的大好青年。携手经历了一些不敢想象的人生,出现了各种不忍直视的狗血桥段。从一个武功高强的高手,变成一个打架除了看就只能跑的逗B女,从一个天赋异禀的大好青年,变成快当配角的小男子。请看小女子和大,大,大豆腐的爱情和不同常人的人生。
  • 末世的进化旅途

    末世的进化旅途

    在末日,她是如何成长的、在末日,他是如何守护的、在末日,他们是如何跟随的、而剩下的他们,又是如何生存的,在这末日的旅途中,如何成长,如何守护呢?PS:看这本的时候也可以点下我的另一本书{同样是末世丧尸的,不过和这个类型不同}
  • 风间男子——疾风剑豪

    风间男子——疾风剑豪

    三百年前的战争,断送了瓦洛兰的希望。三百年的阴霾,让得人心开始缓缓变得扭曲。三百年后,希望的曙光是否会再次降临瓦洛兰?
  • 我成了自己的妹妹

    我成了自己的妹妹

    安易从来不觉的奇怪的事不会发生,但是他也从未觉得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事实就是如此,BOOM的一声,他成了自己的妹妹。4-2-6-6-6-5-3-9-3-这里是书群①号。欢迎大家来加
  • 明代中央司法审判制度

    明代中央司法审判制度

    明朝长达二百七十六年,其中央司法审判制度历经多次变革,相关史料浩繁,作者认为,。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宜有学术上的分工。部分学者侧重史料校注的上游工作,部分学者侧重史料分析的下游工作,相辅相成,法史学才能进步成长,有利于中国法制史的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