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52400000004

第4章 管仲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4)

其次是对军士的教育。经过选拔而刚入伍的新兵,并不能马上参加战斗。在此之前必须经过严格的军事教育。它主要包括“政教”与“服习”,即管理与思想教育和军事训练两方面内容。第一,管理与思想教育。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是由将帅对士兵经常进行爱国、爱家乡父老乡亲的教育。实质上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爱国主义教育,只是两者在内容与形式上有所不同而已。通过爱国教育,使官兵从内心里保持一个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奋勇杀敌的力量源泉。第二军事训练。其具体内容如《幼官》篇所规定的:“动慎十号,明审九章,饰习九器,善习五教,谨修三官。”在军事教育方法上,《管子》提出“因便而教”、“教无常”的原则,就是要根据具体的客观条件而灵活施教,不可拘于成法。从而使军队养成一个灵活而且能适应各种形势的习惯。这一原则堪与孔子的“因材施教”原则相提并论。通过对士兵进行严格的军事教育和军事训练,就一定能大大提高军队的凝聚力、向心力及战斗力。如此便可守则固,战则胜,无敌于天下。

农事教育

《管子》十分重视农业,认为农业是“本”,对一个国家的兴衰治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它极力规劝吏民重视并大力发展农业。首先它劝导农民“务在四时”,精耕细作,辛勤劳动,然后是做好粮食的贮藏工作。

为了更有效地向百姓推行农事教育,发展农业生产,《管子》还主张设立“虞师”、“司空”、“司田”、“乡师”等官职,由他们常年分别负责向农民实施农事教育,视察农业生产状况,及时为农民解决困难。这种包含农技指导和教育的“农政”制度一直沿袭到两汉以后但到了明清,其官员就只管收税、审案,至于“劝民农桑”只是走走形式而已。

工商业教育

《管子》虽以农业为“本”,以工商业为“末”,并且有“饬末”、“禁末”之说,但并非反对一般的工商业,它所反对的只是对国家富强不利的工商业。

在谈到对于“工”即手工业者或工匠的教育时,《小匡》篇说:“相良材,审其四时,辨其功苦,权节其用,论比,计制,断器,尚完利。”要求工匠选造出种类齐全,工艺精致的手工业产品,以满足社会需要对于商人的教育,它也提出了具体的办法:“观凶饥,审国变,察其四时而监其乡之货,以知其市之贾。负任担荷,服牛骆马,以周四方;料多少,计贵贱,以其所有,易其所无,买贱鬻贵。”从而促进商品交流和市场繁荣。同时,《管子》还教导工匠和商人要经常切磋生产与操作技艺,交流市场的行情。

以上可以看出,《管子》四民分业的社会职业教育思想具有这样几个特点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生产性,它是为巩固齐国政治统治服务的。

注重环境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积极作用,至于教育过程、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没作具体规定,基本上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

子承父业,家业传世。这样,个体家庭不仅是物质及人身再生产的社会细胞,而且也成为精神再生产的社会基本单位。子承父业是中国古代社会职业技术劳动力更新的一贯传统。

四民分业的社会职业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符合职业教育的终身性要求。

《管子》四民分业的社会职业教育思想固然意义重大,对后世影响深远,但无可否认,它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四民分业定居,家业传世,使各个社区向着专业化方向发展,这样久而久之,就会使人孤陋寡闻,并限制着人的全面发展。可见它有着极大的封闭性和保守性。再者,子承父业,家业传世,使得生产技术、操作工艺中的“绝招、“秘方”只在父子之间口传心授。这样许多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不仅无法得到推广,反而倒有失传的可能,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几千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缓慢,有时甚至停滞不前,除了政治原因以外,大概与过分强调“父兄之教”也有很大的关系。

总之,四民分业的社会职业教育思想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是当时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并为之服务的。尽管如此,它仍不失为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最早的职业技术教育,并具有自身的特色,所以应给它以应有的历史地位。

(四)《管子》的弟子教育思想

现行本《管子》中的《弟子职》一篇,古代被认为是塾师教育弟子之法则而作单行本传习。郭沫若等认为它是战国时代稷下学宫的学则而收入《管子》。其内容如下。

学生平日对待先生方面的规则:弟子在先生的生活起居方面要温恭尽职,待师如宾。可见,尊师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个传统美德。

学生受业方面的规则:学生聆听先生教导时要谦恭虚心,按礼节行事,并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由于受业的学生中年龄大小及文化程度高低各不相同,稷下学宫采用的是复式教学法,先生对学生因材施教。学生平日要勤奋学习,晚上等先生休息后彼此相互切磋,以求进步。这体现出稷下学宫里各学派之间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学术风气。

学生言谈举止方面的规则:一切言语行动都应以中和之道为原则,并且要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情操修养。

学生外出交游方面的规则:外出居家一定要遵守常规,接近有德之士,对待客人彬彬有礼。

此外,《弟子职》篇还对学生日常的饮食起居之道、洒扫应对之节、坐立行卧之法等作了细致入微的规定。稷下学宫把这些作为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并同教学融为一体,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实践表明,这是道德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

总之,《弟子职》对学生的要求相当全面、具体而严格,甚至有些苛刻;同时,它还隐含着一定的政治目的,即为统治阶级培养具有礼义廉耻等道德规范且对君主又绝对顺从的吏民,这是《弟子职》中的一个消极面。但它以四言对仗的形式编写成章,便于记诵,这种使学规与教学相结合的特点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它总结了稷下学宫管理的有益经验,也反映了战国时期教育的部分史实。所以对《弟子职》

应当用辩证的观点加以分析和借鉴。它作为稷下学宫的学规,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第一个较为完备的学生守则,并成为后世官学、私学、书院制定学规、学则的范本。

综上所述,《管子》教育思想具有这么两大特点。首先,它具有大教育观。从现代科学的系统论观点来看,《管子》把治理齐国当作一个母系统,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教育等方面则分别为母系统中的子系统。它在论述其教育思想这一子系统时是紧紧围绕着使齐国国富民强这一最优目标展开的。这一目标贯穿于《管子》的整个教育思想之中,并使各部分教育思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涉及面广、结构复杂而又比较协调的教育思想体系。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教育与国家政治统治紧密结合而且前者服务于后者的********的普遍规律。但是,它忽略了学校教育,这是《管子》教育思想的一大缺陷。其次,《管子》教育思想充分体现了齐文化的开放、吸收、互补、交融与创新的特点。

总之,《管子》教育思想兼容各家,不拘成说,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与接受性;同时又具有互补与创新的特色。这是《管子》教育思想中最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之一。我们唯有将之发扬光大,才能创立起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从而推动我们的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附:管仲年表

公元前7年管仲生于颍上(今安徽省北部)。

公元前708年管仲在贫穷中度过了童年。因家贫,做过马夫,做过小商贩。是年,与鲍叔牙相识,结拜为兄弟,协手经商。十多年中他们走遍了中原各国。

公元前97年齐僖公拜管仲、鲍叔牙分别为二公子纠和三公子小白的师傅。

公元前9年齐襄公继位后,好勇喜功,连年征伐邻国,国内横征暴敛,民怨甚重。是年,鲁桓公与夫人文姜来到齐国,齐襄公与其胞妹文姜通奸,并杀死了鲁桓公。

公元前9年齐襄公荒淫无道,天怒人怨。为避齐乱,管仲、召忽奉公子纠投奔鲁国;鲍叔牙奉公子小白投奔莒国。

公元前8年公子无知与连称、管至父内外勾结,杀齐襄公,取代君位。雍廪等人杀公子无知。齐国大乱。

公元前8年高傒、国子拥立公子小白登上君位,是为齐桓公。

鲁庄公为公子纠争位,齐、鲁战于乾时,鲁军大败。齐军乘胜夺取鲁国汶阳之地。

齐桓公决心报管仲射他一箭之仇,派人赴鲁,逼鲁庄公杀公子纠,召忽殉主,管仲遣返齐国。在鲍叔牙的极力保荐下,齐桓公捐弃前仇,管仲被拜为大夫。

公元前8年齐桓公不顾管仲反对,率兵伐鲁,在长勺与鲁军交战,被鲁将曹刿击败。

齐桓公拜管仲为相国。支持管仲对内大胆进行改革,对外高举起尊王的旗帜,实施管仲的称霸不用兵车战略。

公元前8年齐桓公采纳管仲之谋,与宋、陈、蔡、邾等国之君于北杏会盟,齐桓公主盟,以平定宋国内乱。遂国(今山东肥城南)不参加北杏会盟,齐桓公率师灭遂,并以此向鲁国施加压力。鲁庄公与齐桓公盟于柯地(齐邑,今山东肥城南),会盟时,鲁国司马曹沫手剑劫桓公,要求退还汶阳之地。桓公依照管仲的意见,答应退地。

公元前80年柯地会盟,使齐桓公名声大振,各国诸侯纷纷与齐结盟。至此,齐桓公真正认识到了称霸的本质,对管仲拥有了一种铭心刻骨的信任,拜管仲为“仲父”。是年,齐桓公与管仲率师会同陈、曹两国伐宋,因宋违背北杏之盟。伐宋途中遇卫人宁戚,管仲荐桓公,桓公拜宁戚为大夫。宁戚赴宋说服宋桓公求和。

公元前79年齐桓公与卫、郑、宋三国之君盟于鄄(今山东鄄城北)。诸侯威服,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

公元前78年郑国违背鄄地之盟,齐桓公与宋、卫之师讨伐郑国。

是年,齐、鲁、宋,卫、陈、郑等国于幽地会盟。

公元前7年齐桓公会同宋、陈之师讨伐鲁国。

公元前7年齐桓公与鲁庄公会盟于扈地。

公元前8年齐、宋、鲁三国之师讨伐徐国。

公元前7年齐与鲁、宋、陈、郑盟于幽地。周惠王赐齐桓公为侯伯。管仲审时度势,作出重大战略调整,变尊王称霸为尊王攘夷。

公元前年齐桓公奉周惠王之命,率师伐卫。

公元前年山戎侵犯燕国。齐桓公与管仲率师救燕,至令支、孤竹,剿灭山戎。

公元前年齐师凯旋,齐桓公将伐由戎的战利品的一半赠鲁庄公。

公元前年齐筑小谷(今山东东阿)为管仲采邑。鲁庄公为感谢齐桓公,为管仲在小谷筑城。

公元前年狄人侵犯邢国,齐桓公率师救邢,败狄师。

公元前0年鲁国公子庆父作乱。为安定鲁国,齐桓公依管仲之谋,立公子申为国君,并大义灭亲,杀其侄女哀姜。

是年,赤狄侵犯卫国。齐桓公派公子无亏率军击溃赤狄,助卫戍守。

公元前9年赤狄侵犯邢国,齐桓公与管仲同宋、曹两国联兵救邢,打败赤狄,为邢国在夷仪重新筑城,派军助邢戍守。

公元前8年齐桓公诸侯为卫国筑新城。

公元前年齐桓公与管仲率齐、鲁、宋、卫、郑、许等国联兵讨伐蔡国,蔡侯闻风而逃,继而以不尊周天之子罪讨伐楚国。楚请求讲和。诸侯与楚于召陵会盟。

公元前年齐桓公依照管仲之谋,与宋、鲁、陈、卫、许、郑、曹等国君会于首止,与周世子郑定盟,确立世子郑太子地位,以稳定周室。

周惠王指令郑国与楚国联合,离间首止之盟。

郑文公不辞而别。

公元前年齐桓公责郑文公逃首止会盟,率诸侯讨伐郑国。

郑请求讲和。

公元前年齐桓公与鲁、宋、陈、郑于宁母(鲁邑,今山东鱼台)会盟。

公元前年齐桓公与鲁、卫、宋、许、曹等国君会盟于洮,以固周襄王之位。

公元前年周襄王派太宰赐齐桓公胙。齐桓公与宋、鲁、卫、郑、许、曹等国君会盟于葵丘,庆贺天子赐胙。

公元前0年北狄侵犯卫国,齐桓公率师相救。

公元前8年齐桓公会同诸侯为卫国筑新城,以防备北狄入侵。

公元前7年齐与宋、鲁、陈、卫、郑、许、曹等国会盟于咸,共谋保卫周室,防备戎人入侵。

公元前年齐、宋、鲁、陈、卫、郑、曹诸君会盟于牡丘(今山东聊城东北),商讨伐楚救徐之策。

是年,管仲卒。

公元前年齐桓公卒。齐诸公子争夺君位,齐国大乱。易牙杀群吏,拥立公子无亏为君。太子昭逃奔宋国。

公元前年宋襄公平齐乱,太子昭继位。

同类推荐
  • 中华语典(权威珍藏版)

    中华语典(权威珍藏版)

    本书对传统国学经典中的精华,历代名著中的名言警句,长期流传于民间的歇后语、俗语、谚语、谜语、绕口令,经久不衰的经典对联,历久弥新的各种典故等等进行了整理汇编。把这些形象鲜活、言简意赅、历经千年沉淀却盛传不衰的语言文字,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再现于读者面前。无论是先哲的至理名言,还是才子的诗词歌赋;无论是智者的真知灼见,还是平民的家长里短,都让人受益匪浅。它们或音韵优美,或意味深长,或幽默风趣,或哲理深刻,使人在文化享受中提高文化修养。
  • 小主持人技能训练

    小主持人技能训练

    本书详细讲解了小主持人所要掌握的各种技能的训练方法,包括语音基础、用气发声、语言表达、朗诵艺术、歌唱艺术、表演技巧、演讲要领、礼仪常识、采访写作、口头评述、主持艺术等,还提供了大量的训练素材。本书内容全面,论述精当,既可以作为小主持人高效实用的学习训练宝典,又可以作为小主持人专业教师的教学指导用书。
  • 社区的历程:社会性别与社区发展的本土经验

    社区的历程:社会性别与社区发展的本土经验

    本书作者经过五年多时间的乡村调查,尤其是对乡村妇女社会地位的综合调研,提出乡村妇女地位的提高是乡村社区发展的关键性标志。
  • 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解读

    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解读

    本书通过对古代教育家思想剖析,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古代的教育现状。
  • 数字家园:网络传播与文化

    数字家园:网络传播与文化

    当人们用“第四种媒体”来称呼互联网这样一种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出现的新兴媒体的时候,当网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全面侵入和占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的时候,我们终于发现,网络既是新文化,也是新生活。
热门推荐
  • 影响男性一生的健康细节

    影响男性一生的健康细节

    本书获得了诸多名人学者的联袂推荐,一经问世就引发了媒体热议和读者如潮好评。
  • 教室外的经济学

    教室外的经济学

    这本书,能帮你在需要决策时做出更好的选择,教你如何在经济上做一个精明聪慧的人。
  • 通天灵少

    通天灵少

    淼镇森林小道大雪纷飞雪中依稀两道身影一大一小似是父子,瑟瑟的风声听不清其二人的交谈。刹那间的风停雪骤终是听清了最后一句话。“汝名———云冷!”二人便手携手消失在了雪幕中!
  • 别问为什么

    别问为什么

    命运总是让人意料不到,又仿佛早已注定。丫丫,潇潇,向晚,一个人三个不同的人生,哪个才是最终的宿命。一切注定是从那年初秋的相视一笑,还是冬天的捂手取暖。還是五年的執著尋找與等待。她用淡然冷情的眼睛孤独看着这个世界。终究老天还是眷顾她的,收获了平凡真挚的友情,美滿浪漫的爱情,每一次的跌倒都是为了更好地站起来走到更远。做当下最好的自己,别问为什么,总会收获美好。
  • 喉舌

    喉舌

    官场道与术、权与利、荣与辱、罪与罚、官场成与败是人生哲学最精彩的展示,阅读这些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实实在在的官场经验,可触类旁通,增加更丰富的生存智慧。主人公秦雄阴差阳错并机关算尽地当上了伶南日报的总编辑,正意气风发,准备大干一场。在他的努力和筹备下,一家隶属于日报的充满生命力的快报应运而生。然而好景不长,他即遭冷藏……他曾经徘徊,曾经低落。他熬过了人生的冬天,但是他能越过报业变革的各种暗礁险滩吗?在文坛和官场,文人相轻、朋友反目、文化人格堕落,难道是中国文人的千古宿命吗?在一桩桩关于新闻的“政治事件”背后,隐藏着多少匪夷所思的内幕?
  • 遥之千里远之隔世

    遥之千里远之隔世

    战事连年不断。一份凄苦,一份悲凉。一择悲怨小曲,平淡无奇却格外令人痛心疾首。笔尖滴落鲜血,看者叹息落泪。人生为何如此悲凉?人生长吁短叹,世间变化无常。谁人心谁懂?你我终究如何深爱也不是自己。怎知?
  • 未完成的历史:中国新闻改革前沿

    未完成的历史:中国新闻改革前沿

    市场的深入和成熟的过程也是市场规模扩张和范围分化的过程。随着企业数量的增长和产品供应量的丰富,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激活了企业间竞争,进一步刺激和加速了企业间的分工,迫使企业从无差异市场转向差异性目标市场,不少企业进而选择范围更小的集中性目标市场,它们不再追求在整体市场上取得较小占有率而是在一个或几个小市场上拥有较高市场占有率。
  • 晚风集(卷二)

    晚风集(卷二)

    殷谦散文作品精品合集。其中不乏犀利的批评,怡人的观点,明智的思想。这五部作品从人生的各方面都有所涉及,或者通过故事,或者通过评论,形式各种,但可见作者独特的心境,让我们受益匪浅。
  • 魅影门

    魅影门

    过林不沾落叶,越水不湿步履,飞花扫叶间,早已将对手制服在精巧而又锋利的暗器之下——魅影门,江湖上的神秘大派,却在一夜间化为灰烬;祭月,是魅影门四大弟子之一,也是当今临王,高梓夏,他将会揭开一层层迷雾,破解江湖的谜团。
  • 千之幻

    千之幻

    听,悠扬的《生灵曲》在天际间回荡五彩的鸟儿在夜空划过一道道弧线,背靠着落樱的古树,数着天上的流星,守候着我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