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52500000016

第16章 叶适的生平和教育活动

叶适,字正则,学者称水心先生,浙江温州永嘉人。生于高宗绍兴二十年(1150年),死于宁宗嘉定十六年(1223年),终年73岁。

叶适比陈亮晚生6年,晚死28年。

叶适出身于“贫匮三世”之家。其父以教童子为生,其母是一位农家女子。自叶适出生后,又遭连年灾荒,生活极度贫困。叶适自述其家世称:“岁大水,飘没数百里,室庐什器皆尽,自是连困厄,无常居,随僦辄迁,凡迁二十一所。所至或出门无行,或栋宇不完。”“家君聚数童子以自给,多不继。”其母“至乃拾滞麻遗鴈缉之,仅成端匹”,“穷居如是二十余年,皆人耳目所未尝见闻者”。叶适在生活极端困苦的条件下,仍勤奋攻读。他的母亲教导他,使知事业的成败,全靠个人的努力。“尝戒适等曰:‘吾无师以教汝也,汝善为之,无累我也。’又曰:‘废兴成败,天也,若义不能立,徒以积困之故受怜于人,此人为之缪耳。汝勉之,善不可失也。’”所以,其家境虽穷困,仍能保持着“士人之家”的门风,全赖其母“见之之明而所守者笃也。”陈亮对其母至为敬爱,他的成长也深受她的影响。

叶适14岁时,永嘉着名学者陈傅良(君举)应瑞安林家之聘,为林家子弟授学。叶适因与林家子弟同学,所以得与陈傅良相交往。

大约在叶适20岁左右,又专程拜访了当时永嘉另一位着名学者薛季宣(士龙),交流学问。薛季宣少从袁道洁学。袁氏虽学于二程,但不专讲义理,自六经百氏、博弈小数、方术兵书无不洽通。陈傅良也曾拜薛季宣为师。薛季宣、陈傅良被认为是南宋事功学派的创始人。

黄百家在《艮斋学案》中说:“季宣既得道洁之传,加以考订千载,凡夫礼乐兵农,莫不该通委曲,真可施之实用。又得陈傅良继之,其徒益盛,此亦一时灿然学问之区也。然为考亭(朱熹)之徒所不喜,目之为功利之学。”薛、陈二人对叶适的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叶适与薛、陈二人过从甚密,书信不断,尤其是同陈傅良交游更久,叶适自称“余亦陪公游四十年,教余勤矣。”正是在薛、陈二人的影响下,叶适走上了“言事功”、“谋功利”、“求实用”的事功学派治学教人的道路。

叶适二十二、三岁,其母患重病,儿女“不知所为,但相聚环旁泣耳”。其母一边安慰儿女,一边鼓励儿女要靠自立谋生,以前程为重:“汝所谋以养者在千里之外,汝去矣,徒守我亡益也。”于是,叶适奉母命赴京师临安(今杭州)谋生。

叶适24岁至京师临安,第二年即上书枢密使,对当时的政治形势和国家命运作了详细分析,并提出切实的建议,初步表明了他的政治主张和学术见解。他批评当权者“畏战无勇”,“以求苟安”,“不自知其耻”,提出必须树立“刚心勇气”,“使民无嗜战之意而亦无畏战之心”,做到“外可以立功而内不失为无事”。他提出的具体改革措施有:“辟和同之论,息朋党之争”,“罢太甚之求以纾民力”,“耕因屯之田以代军输”,“收召废弃有名之士,斥去大言无验之臣”等等。在教育上,他明确提出要“广武举之路”,“爱人之功,求人之善,举之公卿之上而忘其疏贱之丑”,“惩人之过,明人之恶,加之窜殛之戮而遗其贵近之厚”。这正是叶适一生中政治、学术和教育活动的基本指导思想。

淳熙五年(1178年),叶适29岁,应试中进士第二,授平江节度推官,但因母死服丧,未能赴任;后改任武昌节度判官,以后又改授浙西提刑司干办公事。在浙西一带,叶适生活了8年时间,当地的读书士子许多人与他频繁交往,一起探讨政治、学术问题。叶适成为颇有声望的学者,在浙西一带有广泛的影响。

淳熙十四年(1187年),叶适38岁,由于参知政事龚茂良的推荐,被召为大学正,又迁为博士。赴任不久,即上书孝宗,对朝廷“屈意损威以求和好”的投降政策提出批评,建议“变国是,变议论,变人材”,以举“大事”,主张进行政治、学术和教育改革。他特别指出:

“学科举,挂名荫,计级而升,循途而进,无不可为者,何贤何不肖,何君子何小人之有哉!廉耻日阙,名实日丧,风俗日坏而不可救,盖不任人而任法之弊,遂至于不用贤能而用资格耳。”为革此弊,必须“讲利害,明虚实,断是非,决废置”,“使贤能与资格并行而不屈于资格”。孝宗阅后深受感动,“惨然久之”。不久,叶适升任太常博士兼录院检讨官,并曾上书执事,推荐陈傅良等34人,提出:“国家之用贤才,必如饥渴之于饮食,诚心为之,求取之急惟恐不至,口腹之获惟恐不尽”,必须“急求力取,博选亟用”。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叶适41岁,又应诏条奏六事,详细分析当时形势,指出存在的六大问题,即:“国势未善”,“士未善”,“民未善”,“兵未善”,“财未善”,“纪纲法度未善”。他认为“士未善”是“治国之意未明”的重要标志。朝廷“不以任贤使能为急”,使贤能不能用于今世。“今之修饬廉隅者反以行见异,研玩经术者反以学见非,志尚卓荦者反以材见嫉,伦类通博者反以名见忌。”这样,必然迫使贤能之士“锢于朋党,沉于卑贱,老于岩穴”,造成“风流日以坠失,士俗日以颓败”。他极力主张锐意振起,反对保守苟安。在人材选拔和任用上,要杜塞侥幸,招徕英杰。但书疏奏于朝廷,未得反应,叶适大失所望。此后五年,叶适历任秘书郎,蕲州知府、尚书左选郎官、国子司业、太府卿、总领淮东军马钱粮等职。由于统治集团内部党派斗争纷起,叶适的才智难得发挥之机,使他抱恨不已。

宁宗庆元元年(1195年),叶适46岁。当时支持程、朱道学的宰相赵汝愚被罢相,韩閞胄代之而起任宰相。叶适由于在淳熙十五年林栗弹劾朱熹时曾出面辩诬,因而被目为朱熹同党,被御史胡所劾而罢官。庆元四年(1198年)立伪学逆党籍,叶适也名列其中。

宁宗嘉泰二年(1202年)解除党禁,此时叶适已53岁,又复官为兵部侍郎,后又为工部侍郎、吏部侍郎。这期间,叶适曾为建康府知府兼沿江制置使,节制江北诸州,并曾取得对金作战的胜利,收复了滁州,为进一步巩固两淮江北地区的边防作出了贡献。这也是叶适在政治生涯中所取得的最大事功。

开禧三年(1207年),韩閞胄被害,叶适又被劾助韩用兵而被罢官。曾经被韩閞胄的党徒视为朱熹同党的叶适,此时又被拥护朱学之人弹劾为助韩用兵。宦海浮沉,竟如此变幻莫测。自此,叶适结束了多年的政治生涯。这年叶适已58岁,于是返回故乡水心村,从事学术研究,授徒讲学。直到病逝为止。16年来,他精心研究经史和诸子典籍,结合自己的经验体会,对历史事件、历代人物和各家学说进行考察比较,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提出了区别于朱、陆的教育主张。

叶适一生的活动,大体上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从事实际政治活动为主,奠定了事功学派的实际基础;后期专门从事学术研究、讲学和着述,结合实际政治活动和历史的批判,创建和发展了自己的学术理论体系。这正是叶适思想由萌芽到成熟的独特过程。

叶适的门人孙之宏曾说:“初,先生辑录经史百家条目,名《习学记言》,未有论述。自金陵归,间研玩群书,更十六寒暑,乃成《序目》五十卷。”据陈耆卿所着《鴔窗集》卷五《上水心先生书》称:“闻所着作有曰《习学记言》者,天下学子争师诵之。”陈的书信写于宁宗嘉定十年(1217年)。表明代表叶适思想的着作《习学记言序目》一书,此时已基本完成。这年叶适已68岁。

叶适的着作保存比较完整,中华书局校点出版的《叶适集》(包括《水心文集》、《水心别集》)和《习学记言序目》,是研究叶适教育思想的主要资料。

对陈亮、叶适二人思想的学派,历来有不同看法。一般认为同属于事功学派而重点与风格略异,并非如全祖望所言:“永嘉功利之说,至水心始一洗之”也非如黄震所言:“又以功利之说为卑”。因此,我们在分别记述他们的生平和学术教育活动之后,仍然把他们视为同一个学派,综合评析他们的教育思想。

同类推荐
  • 客观与偏见:美国主流报纸台海问题报道研究

    客观与偏见:美国主流报纸台海问题报道研究

    华报道是美国媒体的重要报道领域,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这种趋势越发明显。就整体而言,美国媒体涉华报道以负面为主,批评多于赞扬,指责多于肯定,在报道台海问题时,这种现象更加明显。本书引用英文报道原文,通过解读1992年以来《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台海问题报道,揭示其对两岸报道立场的严重偏差。
  • 职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职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本书在厘定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概念、阐释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职业化背景和时代诉求的基础上,在梳理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比较发达国家和地区学生管理工作的探析中,在“扬弃”哲学观的指导下,从组织保障制度、考评激励机制、职业生涯管理等方面探讨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的创新与突破。本书成书过程中,正值党的十八大召开,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才能更好地领会和贯彻十八大精神,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本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充实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理论体系,也能为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和队伍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现实参考。
  • 乘着歌声的翅膀:中小学艺术教育漫谈

    乘着歌声的翅膀:中小学艺术教育漫谈

    在艺术领域,由于多种新艺术的观念和样式此起彼伏,“交流”艺术正渐渐失去了主导作用的地位,由此对艺术本质的质疑和混乱意识进一步形成。由此,建立一个包容一切艺术的定义变得不太可能与没有意义。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流动复合体的艺术,在流变过程中,只能是短暂的、一时的,任何哪怕自认为是无懈可击的关于艺术的定义都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概括而非最终答案。今天,对艺术不可避免的谈论恰恰证明艺术正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其实,人类喜欢刨根问底的天性是对千变万化的艺术现象背后本质的追问,也得益于人们不断了解和接近艺术。
  • 季羡林谈师友(典藏本)

    季羡林谈师友(典藏本)

    在我所知道的世界语言中,只有汉语把“恩”与“师”紧密地嵌在一起,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名词。这只能解释为中国人最懂得报师恩,为其民族所望尘莫及。——季羡林 交友之道,盖亦难矣。其中有机遇,有偶合,有一见如故,有相对茫然。友谊的深厚并不与会面的时间长短成正比。——季羡林 我主要论述的是寅恪先生的人生基本态度,也就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似乎有点离了题,可是我认为,并没有离。一个学者的基本人生态度怎么能够同他的学术思想截然分开呢?以陈先生的人生基本态度为切入口来求索他的学术思想,必能有新的收获。——季羡林
  • 电影编剧的秘密

    电影编剧的秘密

    本书收入芦苇和王天兵的四次谈话。在书中,两个热爱电影的人像聊天那样纵论电影,将芦苇的成长经历与编剧技巧的讲解融为一体,既有普适的编剧法则又有实战教训,还有对电影经典的案例分析。谈话的方式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读之不但让人觉得过瘾,还会使人油然产生一种信心,对编剧技巧跃跃欲试。作为创作示范,书后还附有芦苇从未发表的电影剧本《赤壁》。如果你热爱电影,又曾萌发过写作剧本的冲动,不时还对拍电影当导演想入非非,那这本书不会让你失望。也许,你在阅读中还会产生独享秘笈的快感,甚至有一种被大师点拨的幸福。
热门推荐
  • 宅的修炼笔记

    宅的修炼笔记

    沈月依:这部新番看完之前我绝对不会死!初音:看动漫和修炼哪个重要?!沈月依:为了看动漫修炼算个鸟~!╮(╯_╰)╭这是一个死宅赶集吃早餐的时候,偶然买到了一本老旧的无字书,展开了搞笑欢乐的修炼旅程。吃我企鹅币!吃我大宝剑!来见识一下真正会动的手办吧!弱叽!!(非正统修真小说,也不会那么严谨。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都市里度过,希望大家会喜欢。)
  • 域外文明

    域外文明

    他是宇航员,在他二十二岁时终于登上去往太阳系之外的宇宙飞船……陨石风暴,险些让他送命。机缘巧合,他的身体被黑洞辐射……不同星系的文化让他向往,不同种族的美女让他痴迷……他决定探寻,这个宇宙的文明。
  • 终极天尊

    终极天尊

    天苍地大.时间容不得我么,弱肉强食的世界,我只有杀出一条血路辗压所有群雄,我不怕死我只怕我的眼睛被黑暗笼罩找不到.....
  • 邪尊誓宠:凰妃请入帐

    邪尊誓宠:凰妃请入帐

    前世她错爱渣男,却遭其灭门。一朝重生,她誓要让他万劫不复。大婚当日,她导演一出花轿错嫁,却不想才离狼窝又进虎穴。“进了本王的门,就是本王的人。”他霸气宣誓,昭告了对她的所有权。“爱妃,本王还无子嗣,这传宗借代的重任可就交给你了。”她赌上清白,他助她报仇,各取所需的好买卖,可怎么到了最后反而假戏真做,弄假成真呢?
  • 金元四大名医现代养生方案

    金元四大名医现代养生方案

    本书以游记形式,由细微之处切入,将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朱丹溪这四个名留青史的金元四大名医缀连在一起,谈脏腑,论气血,读情绪,讲房事,繁而不芜,精而不碎,亦庄亦谐,挥洒成文。这是一本旅行随感,也是一册小说传记,更是一部养生秘籍,摄取养生经验,在一章一镜头的转换中为广大读者亮出精彩实用的养生智慧。
  • 灵形毁灭

    灵形毁灭

    这是一个没有大战争的时代,有的只有高科技。少年最后盗走了一块“紫水晶”,发出奇怪的光芒射进少年眼中,他看到了一张地图,上面标记着一个地方。少年迷茫的跟着紫水晶到了一片古森林最深处,远处有一座高的直耸入云的石塔!“他”经历生死!踏遍天下!成为不朽的传奇!
  • 主编万岁万万岁

    主编万岁万万岁

    杂志编辑招聘!要求如下:性别:只限女性,单身。年龄:25岁以下,需有明星般的面孔,模特的身材,能熬夜,能早起,高学历,高情商,温柔贤惠,大方优雅。上的了厅堂,下的了厨房。打的过狗仔,避的过保安。翻的了高山,踹的倒围墙。满足以上要求,无论你是杀人犯,抢劫犯,强奸犯我们都拍手欢迎你的到来于是,应聘的顾涟溪与主编第一次相见……主编大人很冷静的询问要求是否满足,顾涟溪犹豫支吾解释有些差错。主编大人很淡定的问是杀人犯?顾涟溪摇头。抢劫犯?顾涟溪再一次摇头。某主编很理解的点点头说原来是强奸犯啊!顾涟溪已气结,她还是大学生,允许兼职吗?霸气暴王主编封冥琛与小清新女神顾涟溪暖萌宠心来袭……
  • 最后的魔王大人

    最后的魔王大人

    魔界在17年前被神毁灭,一个女仆带着继承着魔王力量的孩子来到人界。转到了米罗国际魔法学校。但是随着年龄增长。魔王的身份逐渐暴露,被神界追杀。但魔王并无打算复仇,而是想再建一个新的家园。。。。。
  • 虚假的一半

    虚假的一半

    这故事没有主角,只有每个人物自己的故事。
  • 苍云雷劫

    苍云雷劫

    他不属于界内,但当他来到了苍云大陆后,他成为了邪恶的代表天雷的主人,世人称其为雷主,而当他了解了第一代雷主后,他想要让世人也同样了解到第一代雷主的苦心,这条路艰难,为红颜勇闯兽潮,魔族到处寻找他,为了朋友勇入冥王城寻其灵魂,因家族痛哭的少女,他一怒之下摧毁世家.....等等无数的麻烦纠缠着他,但让依然威风凛凛,霸气外露,他是传奇,他为身后的人遮风挡雨...他还有没完成的心愿,为此他将带领着兄弟与红颜一起,走向真正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