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52500000025

第25章 叶适在南宋学术界树起的三面旗帜

叶适(公元1150-1223年)字正则,原籍处州龙泉,后涉温州永嘉,是南宋事功之学的永嘉学派主要代表和集大成者。叶适在历史上的地位,从横向来看,是与朱、陆“鼎足而三”(《宋元学案》中语的思想家;从纵向来看,是宋代最后一位着名思想家,对宋代各学派思想做了一个总结。叶适在南宋思想界树起的爱国主义、功利主义和反理学(包括道学和心学)三面旗帜,是他在学术上所处地位的突出表现。

爱国主义旗帜

在南宋,一般的爱国主义思想主要表现为不忘靖康之耻,主张复仇、抗金,收复故土。叶适的爱国主义思想,除了上述一般性外,还有其特殊性:一是突破了儒家传统的夷夏之别的思想,以仇敌立论,来论证金统治者的非正义性和南宋抗金的正义性;二是突破了以往“不出于用兵则出于通和”的苟简思维方式,主张走改革弊政、改弱就强以求恢复的新路。这表现了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的爱国主义思想的独特性。叶适在反对投降论调和投降活动时,义正辞严地指出:“夫北虏乃吾仇也,非复可以夷狄畜;而执事者过计,借夷狄之名以抚之。”(《水心别集》卷四)在这里,叶适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政治理论问题,即夷狄和仇敌的区别问题。其实,当时的主和派和主战派,都从传统的夷夏之别的思想寻找理论根据。叶适抛弃了这种立论根据,而以仇敌立论。他认为:“北虏乃吾仇也,非复可以夷狄畜”。这就是说,不能把女真简单地看成是夷狄,而以一般的夷狄来对待它。他认为,“中国不可以徒贵,夷狄不可以徒贱也”(同上)。

叶适认为,南宋抗金,并不是因为华夏贵而夷狄贱,而是因为女真是仇敌。叶适那时提出这种思想,确实是一种新思想。按照这种思想,对于那些并非仇敌的夷狄,就应该采取“抚之”的方针,也就是平等相待,友好相处。这表明叶适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而并非是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再说怎样抗战的问题。叶适总结以往的教训,认为不应在非“用兵”即“通和”这二者之间不断转换,而应改变思路,走出一条新路来。他说:“为复仇之论者有矣,不过欲斗胜负于兵革而已,自用兵以来(外)无他画也。为固本之论者有矣,不过欲久和好以无事也,自通和之外无长虑也。为国之道,必有次第;天下大事,不容苟简;岂可不出于用兵则出于通和哉?”(同上,卷九)为了摆脱这种单纯的“用兵”和“通和”的简单转换的状态,必须先在思想方法上来一个转变。

叶适在回答孝宗皇帝的策问时,提出了“能捐横赋而后可以复版图”的主张,认为“能裕民力而后可以议进取”,而“果裕民也,更为之法可也。”(同上)由此可见,更法-裕民力-进取-恢复故土,这就是叶适为恢复大业设计的一条新路,即以改革求恢复之路。为了改弱就强,叶适深入研究了有宋一代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积弊,由此提出了一系列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措施、方案。叶适的爱国主义,不但表现在思想上,还表现在行动中。开禧北伐失败后,叶适受命出镇建康,在国家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毅然采取砍营劫寨的战术,打败了金兵,保卫了南宋半壁江山;之后又建立了堡坞,安集流民,经营两淮,建立起兵民共守的防御体系,作为进取中原的出发点。

朝廷对叶适的大功,不但不赏,反而将他落职罢归。但对叶适的功绩,后人自有公论。

功利主义旗帜

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最具特色的思想是功利主义。他们以此与道学、心学相区别,而与永康学派互为同调。义利之辩的关键,在于如何看待利:道学家以“存天理、去人欲”的思想把义与利对立起来,以义理排斥功利。叶适反对当时道学和心学空谈义理和心性,把义与利、理与欲统一起来。他说:“人心,众人之同心也,所以就利远害,能成养生送死之事也。是心也,可以成而不可以安;能使之安者,道心也,利害生死不胶于中者也。”(《习学记言序目》卷五因此,叶适认为,计较利害,就利远害,是自然之事,只要不越其分就可以了。当然,叶适议论得最多的,还是国家、天下的利害。他认为,“必尽知天下之害,而后能尽知天下之利”(《水心别集》卷十四);在行事上,“非先尽(去)其害,则不能得其利,害尽去则利见矣”(同上,卷十)。道学家认为,利害是不必计较的,凡事只要从“义”入手,有了“义”,“利”也就有了;叶适则认为,认识要先从“害”入手,然后才能知“利”之所在,去“害”才能见“利”。叶适的功利主义思想,有体有用。其人性天赋论、理欲统一论、义利统一论等,即是其基础理论,是其体;而他的改革主张,则是功利主义思想的实际应用。改革就是去害兴利,改弱就强,最后实现复仇的大义,“夫复仇,天下之大义也”(同上,卷九)。叶适认为,“利惟谋新,害不改旧”(同上,卷十),因而建议孝宗皇帝“究古今之变,尽其利害之情,而得难易之实”(同上,卷十五),改革弊政,使国家富强起来。在我国思想史上,义与利之辩从先奏就已开始,但以功利主义为主要特征并形成学派,到南宋永嘉、永康开始。这与我国封建社会进入后期,对内外商品交换有了较大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如冯友兰先生所说:“在南宋时期,沿海一带对外贸易很活跃,商人的地位提高了,陈亮、叶适等功利派也发出了重商言论这是中国封建社会开始发生动摇的信息。”(《中国哲学史新编》第六册《绪论》)

反理学的旗帜

用全祖望的话来说,是“左袒非朱,右袒非陆”。也就是说,叶适作为与朱、陆同时代的思想家,对道学和心学都持反对态度,因而是反理学的先驱。永嘉之学渊源于二程,原为程门别传。薛季宣、陈傅良创为事功之学,遂与程学分道扬镳,叶适又进一步通过对学术思想史的研究,对程朱道学的理论基础作了系统批判,特别是批判了作为道学主要标志的“道统”论,从而与道学彻底决裂。最早提出“道统”

说的,是唐代思想家韩愈。两宋道学家接过韩愈的“道统”说,但甩开了韩愈,认为宋代道学家才接绪了孟轲的千载不传之“道统”。如朱熹说:“程夫子兄弟者出,得有所考,以续夫子千年不传之绪。”

(《四书集注·中庸章句序》)朱熹本于此,明确宋代“道统”谱系,以二程为核心,上推及其师友周敦颐、邵雍、张载,下接其门人弟子。二程和朱熹都特别推崇《大学》和《中庸》,分别把二者说成是曾参、子思所作,并把它们与《论语》、《孟子》并列,合称“四书”。这样一来,既有传人,又有着作,从孔丘到孟轲的传承关系似乎天衣无缝了。叶适最早对“道统”论提出批判。大体说来,叶适并不反对从尧到孔子的“一贯之道”,他也并不反对从曾参到子思、再到孟轲,以至两宋道学家的这种传承关系;他所否定的,是曾参对孔子的承接关系,从这个关键部位,把道学家所谓的“道统”拦腰截断。他说:“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所传皆一道,孔子以教其徒,而所受各不同。以为虽不同而皆受之孔子则可,以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卷十三)这就是说,曾参对孔子的思想,说他“分得其传”是可以的;但说曾参“独受其传”而后再传给别人,是不符合实际的。然后,叶适指出“道统”的后半部分(即从曾参到宋代道学),背离了前一系列(从尧到孔子)的根本之“道”,从而认为两宋道学其实并没有继承从尧到孔子之“道”。叶适通过对“道统”论的批判,追溯了道学的思想渊源,论述了道学与先秦思孟学派、道家、佛教唯心主义的思想联系,排除了道学所自我标榜的承袭由尧舜到孔子的一贯之道的正统地位,从而与道学唯心主义彻底决裂。在南宋,还有一种反道学,这就是朝廷的大臣以政治手段来禁道学,从淳熙年间的郑丙、陈贾和林栗请禁道学,到“庆元党禁”,都属于这一类。叶适曾因《辩兵部郎官朱元晦状》在“庆元党禁”中被列入“伪学逆党籍”,受到迫害。

叶适的反道学,是正常的学术之争,有利于学术的发展和思想的进步;以政治手段反道学,是封建文化****主义的表现,是对学术界的摧残。因此,叶适为朱熹辩护,是对以强权来压制学术的一种反抗,并不意味着他在学术上放弃了反道学的旗帜,混淆了他同道学家在思想上的界限。人类认识的发展,是在矛盾斗争推动下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在宋代哲学(思想)发展这个圆圈中,张载的唯物主义-程朱和陆氏的唯心主义-叶适的唯物主义;经术和政事结合的经世致用学风-重经术而轻政事的偏向-经术和政事重新结合的经世致用学风;义利结合的功利主义思想-重义轻利思想-义理与功利重新结合的功利主义。在这三个方面的螺旋曲线中,叶适都处于综合各派思想的位置上,对有宋一代的思想学术作了一个总结。

同类推荐
  • 韩国中小学教育特色与借鉴

    韩国中小学教育特色与借鉴

    本书内容包括:韩国中小学教育概述,全力推行教育公平政策,实施贴近学生生活的教育课程,确立“以人为本”的教改方向等。
  • 构建学校规范化管理的方法

    构建学校规范化管理的方法

    本书内容全面指导学校如何制定各项科学的管理规划、如何明确学校长远的内涵发展目标、如何制定合理的管理计划和规范管理的每个细节、如何规范管理思想和提升管理理念、如何规范化管理的全过程等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实践性和指导性,是大中小学学校领导、教师,在校专业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以及有关人员进行学校管理和研究的最佳指导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现代教育学

    现代教育学

    现代教育学主要收录了德育(上)、德育概述、德育过程、德育原则、德育(下)、德育的目标与内容、德育方法与途径、德育资源及其开发、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概述与特点、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等内容。作者王蕙打破原有的“教育学”逻辑思维,以教育实践需要来建构本书的逻辑思维,而不是执著于中国“教育学”的固有模式。
  • 底线

    底线

    本书作者回顾了这桩报业史上极富争议的并购案,讲出在默多克手下出任主编的种种内情,真实呈现了巨变时刻的媒介业态。审查限制、劳资纠纷、技术换代带来了外部压力;更深远的问题,正埋藏在新闻观念本身的嬗变当中。
  • 初中生物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初中生物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初中生物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包括《生物的特征》说课稿、《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说课稿、《生态系统》说课稿、《练习使用显微镜》说课稿、《观察植物细胞》说课稿、《观察动物细胞》说课稿、《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说课稿、《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说课稿、一、《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说课稿、二、《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说课稿、《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说课稿、《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说课稿、《种子的萌发》说课稿、《开花和结果》说课稿、《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说课稿、《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说课稿和《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说课稿。
热门推荐
  • 鸾凤契妃

    鸾凤契妃

    一世倾城,半世沧桑。她有自己坚持的东西,为此,她设计了一生。这一生,连累了无辜的他。有时候,她也觉得愧疚。我这样待你,你可恨我?他却微微一笑,眸子流光溢彩,漾着脉脉温情。你怎知,我是无辜?她定定的看着他,久久不发一言……**************************************新书求推荐、求收藏~~~谢谢~~
  • 撼天

    撼天

    祖龙出,九阴现,阴阳交泰,毁灭无极。混沌神像,震古烁今,演无上战力,睥睨九天!当那铁戈的鼓鸣声从遥远的大荒敲响之刻,能否唤醒沉睡的战魂!?魔掌乾坤,神掌阴阳,力之极可撼动九天!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 黄帝太乙八门入式秘诀

    黄帝太乙八门入式秘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魔方步步高(超级智商训练营)

    魔方步步高(超级智商训练营)

    本书注重对阅读技巧的培养,体现了英语学习中的大阅读观。书中设计了“读能诊断”、“阅读指南”、“难篇精练”、“难题精练”、“阅读欣赏”、“拓展任务”六个模块。其中“读能诊断”、“拓展任务”栏目设置了主观试题,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阅读指南”栏目具体全面剖析了阅读及应试的技巧。
  • 武道不朽

    武道不朽

    三千武神魂,铸就传承之塔,意外觉醒武魂的少年,在传承之塔的帮助之下,流转于天地之间,只为了武道--不朽。
  • 治宋神君

    治宋神君

    两名对当今社会愤世嫉俗的宅男,机缘巧合下回到了大宋神宗年代。人生如戏,无论在何时何地,老天给了他们足矣翻天覆地的机遇,他们改变了内强外弱的大宋,唤醒了宋人潜藏的铮铮铁骨!一味忍让妥协,最终亡国受辱,领土争端只有战争没有谈判!
  • 柳下箫声起

    柳下箫声起

    夕阳下,月光中,昏暗里,同样的白衣黑发,构成了他们心里最美好的记忆。只一眼,注定这一生纠缠,剪不断理还乱。只是,被命运一次次无情捉弄后的他们,还能重拾往昔美好么?是真爱,还是利益使然?上辈子的恩怨情仇,是终结还是继续?仇恨中孕育的凄美爱情,最终将何去何从?
  • 真实之章

    真实之章

    天不为,人不为。以真实生活录谱写身边小事;这是我们身边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或者流逝的小事,致给:终有一日将会老去的我们,可会回忆起灿烂亦或单调的初中。真实生活。
  • 网游之三国杀传奇

    网游之三国杀传奇

    杀出个三国!历史唯一战略类网游。玩家在这个虚拟世界会成为【主公】,招募武将,建城,招兵买马,冲击关卡,地狱副本,尽在网游三国杀传奇。---------------------------------------------本书根据手游三国杀传奇改编(虚拟版)【阳辰出品】
  • 嫌妻的逆袭

    嫌妻的逆袭

    赵林是个凤凰男。我们从相知相爱,到结婚生子。他就是人们口中的“上门女婿”。我小心翼翼纵容他的清高,以为爱情就是包容。直到东窗事发,才明白,再正经的男人,也挡不住欲望的诱惑。我不明白,他有车有房,有妻有女,竟敢还在外面跟人鬼混!原本以为原谅他就能过回以前的生活,谁料到除了这些露水姻缘,等着我的,才是真正的晴天霹雳!而渣男与小三的故事,从来就没有结束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