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52500000032

第32章 陈亮、叶适的教育方法和学风(2)

古之所谓英雄之士者,必有过人之智。两军对垒,临机料之,曲折备之,此未足为智也。天下有奇智者,运筹于掌握之中,制胜于千里之外,其始若甚茫然,而其终无一不如其言者,此其谙历者甚熟,而所见者甚远也。故始而定计也,人咸以为诞,已而成功也,人咸以为神。徐而究之,则非诞非神,而悉出于人情,顾人弗之察耳。在这里,陈亮肯定了预见性的必要和可能,又反对了有神论的荒唐迷信,而提出了“善料”的命题。“善料”是对客观情况全面了解、冷静分析、正确判断的结果;“谙历甚熟”才能“所见甚远”,具有“料事如神”的“奇智”。相反,平时不熟悉情况,不认真研究,不勤于思考,即使有过人之智,只能“临机料之,曲折备之”,“侥幸以求胜”,没有不失败的。所以,他说:“英雄之士”,“其平居暇日,规模术略,定于胸中者久矣,一旦遇事而发之,如坐千仞而转圆石,其勇决之势,殆有不可御者,故其用力也易,而其收功也大。”深刻说明了人的聪明才智都是靠平日勤奋学习,点滴积累而成的道理。

以陈亮、叶适为代表的事功学派,要求积累实学,历练实事,明晓实理,重耳目之实,尚事物之验,致力于考订典章制度,研究历代的兴亡得失之迹,为了广兴民生日用之利,光大历代文献之传,提倡文章政事,一能一艺都要勤学苦练。他们自己都是不惜精神和气力,倾注毕生之力,从而形成了刻苦磨炼、不断积累的宝贵的教育经验和良好的学风。

(三)大胆批判,勇于创发

陈亮、叶适的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是在同各种学派的论争辩难中形成和发展的,并在学术论争中形成了可贵的批判精神和勇于创发的学风。

陈亮、叶适集中批判以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教育思想,同时批判了理学家所推崇的各种唯心主义教育思想流派,如:儒家的曾参、孔、孟轲、董仲舒、程颢、程颐等;道家的老聃、庄周,以及一切谶纬、神鬼迷信思想,尤其对佛学,更是痛加责斥,甚至对千百年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六经”,也敢于大胆提出怀疑。他们认为“六经”不是神圣的教条,只是一般参考文献,反对朱熹把六经看作全是天理的说法。

陈亮的思想充满了“异端”、“叛逆”的特点。他自称“口诵墨翟之言,身从杨朱之道,外有子贡之形,内居原宪之实”。儒家正统派学者把墨翟、杨朱、子贡、原宪等视为“异端”,陈亮则认为,“异端”之学自有其“脱颖独见之地”。坚持批判态度的前提是独立钻研、不畏权势,坚持真理,不随声附和,保持自己的独立见解。陈亮在这方面有极为突出的表现。据说:“当乾道淳熙间,朱、张、吕、陆皆谈性命而辟功利。学者各守其师说,截然不可犯。陈同甫崛起其旁,独以为不然。”陈亮曾与朱熹、张閐、吕祖谦等“相与上下其论”,皆因观点不同,各自保持学术上的独立见解。陈亮始终坚持批判立场,从不随声附和。朱熹在当时名高势众,“齿牙所至,嘘枯吹生,天下之学士大夫贤不肖,往往系其意之所向背,虽心诚不乐,而亦阳相应和。”独陈亮不愿折服,他宣称:“司马迁有言,贫贱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亮之生于斯世也,如木出于嵌岩岖崎之间,奇蹇艰涩,盖未易以常理论,而人力又从而掩盖磨灭之。”尽管如此,他仍旧傲然挺立,不甘屈从。这种不畏权势,敢于批判,敢于坚持独立见解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明代学者李曾高度评价过陈亮的这种精神,他说:“异哉!堂堂朱夫子,反以章句绳亮,粗豪目亮。悲夫!士惟患不粗豪耳,有粗有豪,而后其真精细出矣,不然,皆假矣。”这一评价是客观的,符合学术发展的客观规律的。

叶适批判的锋芒更为突出,他“左袒非朱,右袒非陆”,对周、程、张、朱、陆展开了全面的批判,对曾、思、孟、韩统统加以评析。全祖望说:“乾淳诸老既殁,学术之会,总为朱、陆二派,而水心鴗鴗其间,遂称鼎足。”又说:“水心天资高,放言砭古人多过情,其自曾子、子思而下皆不免。”全祖望肯定了叶适的永嘉事功学派鴗鴗于朱陆之间,“遂称鼎足”、“放言砭古人”、“自曾子、子思而皆不免”,正是肯定了叶适的批判精神。至于说叶适的批判“多过情”,显然是出于全祖望的儒家正统观念。黄震在《读水心文集》时有一段评论,很值得注意:

乾淳间正国家一昌明之会,诸儒彬彬辈出,而说各不同。晦翁本《大学》致知格物,以极于治国平天下,工夫细密;而象山斥其支离,直谓“心即是道”;陈同甫修皇帝王霸之学,欲前承后续,力柱乾坤,成事业,而不问纯驳;至陈傅良又精史学,欲专修汉唐制度吏治之功;其余亦各纷纷,而大要不出此四者,不归朱则归陆,不陆则又二陈之归。虽精粗高下,难一律齐,而皆能自白其说,皆足以使人易知。独水心混然于四者之间,总言统绪,病学者之言心而不及性,似不满于陆;又以功利之说为卑,则似不满于二陈;至于朱,则忘言焉。水心岂欲集诸儒之大成者乎?黄震同样肯定了叶适之学有独立“统绪”,对诸学派皆持批判态度。但黄震的评论有两点不合事实:一是他夸大了叶适同二陈的分歧,并把“功利之学”的发展歪曲为“不满”;二是他误认为叶适未言朱非。事实上,叶适随处都有对朱熹的批判。黄震自己也承认:“公于义理,独不满于陆而不及朱,然朱之学正主程,而程之学专主敬,乃反以程子之言敬为非,又何耶?”事实上,叶适批判二程的“主敬”,正是对朱熹为学要旨的批判。应当承认,陈亮、叶适在基本学术方向上是互为同调的,但两人的批判重点略有变化,陈亮集中非朱,叶适更重在非陆,而他们的批判精神却是一致的。

学术批判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为了创新。陈亮、叶适都积极提倡创新精神。陈亮反对死守前说、拾人牙慧、毫无创见的学风。黄百家评论说:陈亮“为学俱以读书经济为事,嗤黜空疏随人牙后谈性命者为灰埃。”他不怕别人讥讽为粗豪诳怪,勇于发表独到的见解。

乔行简说:陈亮研修“皇帝王霸之略,期于开物成务,酌古理今,其说盖近世儒者之所未讲。”叶适也敬佩陈亮的创新精神,称赞他的着作“其说皆今人所未讲。”

叶适也是一个勇于创发的学者。他反对泥古循旧,人云亦云。

黄宗义称叶适是“异识超旷,不假梯级,其意欲废后儒之浮论。”全祖望也称叶适之论“要亦有卓然不经人道者。”“不经人道”就是不墨守成规而另辟新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也称叶适“所论喜为新奇”、“讲学析理,多异先儒”。

当然,提倡创新并不是单纯追求标新立异,更不是哗众取宠,而是要求学者们致力于补前人所不足,发前人所未发,起到所谓“补苴罅漏,张皇幽眇”的作用。陈亮、叶适以毕生精力救起经义之坠失,补充志乘之不足,“旁求广集以备史氏之阙遗”,不仅在学术上有重大贡献,而且发扬和培育了敢于批判、勇于创发的精神和学风,这更是难能可贵的。

(四)严谨治学,师友讲论

陈亮、叶适提倡刻苦自学,严谨治学,主张对学问要独立下一番艰苦持久的钻研功夫。陈亮为究皇帝王霸之学,曾“十年壁水,一几明窗”。叶适少时读书于乐清北山,“常沿流上下,读书以忘日月”。

叶适的门人雷曾说:“读先生文,非徒学其文也。其学为有用之学,而非无本而然,探源于经训,沿流于史籍,而切磋于师友。”就是说,叶适的学问来源于刻苦自学,“探源于经训”,“沿流于史籍”,同时又经常与师友相互讲论,切磋琢磨。

陈亮、叶适对那些不学而自高的人严加斥责。陈亮说:“后生小子,读书未成句读者,已能拾其遗说(指朱熹的道德性命之学),高自誉道,非议前辈,以为不足学。世之高者,得其机而乘之,以圣人之道尽在我,以天下之事无所不能,麾其后生惟己之问,欲尽天下之说取而教之,顽然以人师自命。吾深惑夫治世之安有此事,而惧其流之未易禁也。”就是说,道德性命之说风行,造成师生皆不务实学,破坏了刻苦自学、严谨治学的学风。叶适也说:“诸儒以观心空寂名学,徒默视危拱,不能有结论。”陈亮、叶适在提倡刻苦自学、严谨治学的同时,极其重视师友间的讲论,认为师友讲论和争辩是一种最好的学习方式。陈亮治学无固定的师承,却与许多学者保持着交往,相与讲论,上下其说。他自称:“亮自十八九岁,获从故老乡人游”,“晚与一世豪杰上下其论”,“又四五年,广汉张閐敬夫,东莱吕祖谦伯恭,相与上下其论”。

他和郑伯熊、薛季宣、陈傅良等都有交往,并深受他们的影响。陈亮同爱国诗人辛弃疾是亲密朋友,他们以共同的爱国抱负、豪放的意气、爽迈的风格相互激励。陈亮与吕祖谦交往甚密,相互交流学术见解,也常有激烈的争论,竟“极论至夜分”。陈亮与陈傅良论争,陈亮自述道:“吾常与陈君举(傅良)极论,往往击杯案,声撼林木。行之(蔡幼学)在旁,邈若无闻。客散,忽语吾:道一尔,奚皇帝王霸之云。

吾方数辩,而行之横启纵阖,援古证今,抵夜接日,若悬江河,吾谢不能乃已。”生动地反映陈亮同师友讲论的情景。陈亮与朱熹论争长达数年之久,往来信件数十封,争论异常激烈,然而陈亮对朱熹仍十分尊重,视为长者,称朱熹为“亦一门户中之大者”。陈亮的《经书发题》是他讲学的讲稿,各段结尾多说“愿与诸君商榷”,“与诸君参考异同”。可见陈亮讲学,对后生学者也取讨论方式。

叶适也是常与知交往来,论学取友。在《水心学案》中就有叶适同刘愚、项平甫“讲论不倦”的记载。叶适批评朱熹治学空寂虚妄,朱熹批评叶适之说“大不成学问”,但他们之间也保持着深厚的友谊。当林栗弹劾朱熹时,叶适挺身而出,为朱熹辩诬,表明了他们之间学术上的不同见解并不影响道义上的友情。

陈亮、叶适不仅认为自己的学术成就和进步多得自师友讲论,而且积极主张把这种精神推广运用于学校教育的实践中去。叶适在论述学校教育的改革时,就明确地指出:“今宜稍重太学,变其故习,无以利诱,择当世之大儒,久于其职,而相与为师友讲习之道,使源流有所自出。”叶适在《习学记言》中就摘引了《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又摘引了《学记》中“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原文,表示肯定和提倡师友讲论、相互切磋的意思。陈亮也不赞成宗一师之说,反对自命为人师,主张师生同讨论、共商量。这种学风在古代书院的教学中得到了发扬。

以陈亮、叶适为代表的南宋事功学派,在朱、陆等人理学教育思想兴起之时,就敏锐地察觉其弊端,大胆地进行批判,并能击中其要害,是难能可贵的。由于在南宋末季之后,封建统治者推崇理学,朱、陆的门人又百般诋毁贬低事功之学,致使这个学派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是,他们的学以致用、开物成务的教育宗旨,以实理实事为中心的教育内容,以严谨治学、勇于批判、大胆创发为特色的教育原则和学风,却流传深广,长盛不衰。事功学派的教育思想成为明末清初早期启蒙思想家黄宗义、顾炎武、王夫之、颜元、戴震等人的思想先导,又成为清代汉学大师们的学术养料,为发展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中的唯物主义传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同类推荐
  • 给教育燃灯

    给教育燃灯

    本书旨在介绍民国教育家们的教育观念、教育实验及对教育症结的探索,细致再现民国教育思想的美丽景观。书中收录的文章包括:“从智识阶级的剩余来分析现代中国教育”、“教师的自救”、“教育感言”、“今日中国之教育”、“中国现代教育之症结”、“中国学校教育之史的观察”等。
  • 给孩子美好未来: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漫谈

    给孩子美好未来: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漫谈

    师生关系能否和谐融洽,直接影响着教育成果。学生喜爱并佩服老师,就会喜欢你所教的科目;学生热爱并尊重老师,就会听从你讲的道理。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使教师获得青春的活力与气息,并且学生也可以吸收民主精神。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由于教师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了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健全人格获得了充分的培养,使得他们能够并且敢于坚持真理和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们共同努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待人,用真心换另一颗真诚的心。如果教师错了,也要自我批评;“有错就改”是师生共同遵循的原则。学生犯了错误就要虚心接受老师和同学们的批评教育,教师有错也不例外。
  • 重构文学场

    重构文学场

    该书运用传播学、社会学、文化与文艺学等学科的前沿理论,结合当代文学情境和文化实践,探讨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介的文化内涵及其对当代文学的影响,并对媒介变迁与文学转型、电子媒介时代文艺发展的可能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 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必做的数学游戏

    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必做的数学游戏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是透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在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的一门学科。基础数学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是个人与团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对于这样一门重要的学科,一些同学却视为畏途,兴趣淡漠,这使一些教师、家长乃至专家、学者大伤脑筋。事实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任何事物,只要有了兴趣,就能产生学习钻研的冲动,就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兴趣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中小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的根本原因是没有体会到蕴含于数学之中的奇趣和美妙。
  • 网络传播实务

    网络传播实务

    还清楚的记得,52年前,我第一次用笨重的德国莱卡摄影机,记录下活动黑白影像时大家的兴奋。现在,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用电脑、手机,把文字、声音、图像传给世界每一个角落。与此相伴,我们也从服装到思想都单调的“灰蚂蚁”,融入文化交融、文明竞长的“地球村”。这些变化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文化的发生,文明的进步,受惠于传播与交流。同样,传播的丰富,交流的深入,也有赖于文化与文明的繁盛。文化与传播的关系,是如此紧密。所以,当李双教授嘱我为“文化传播实验教学系列教材”作序时,我对他们以此为研究主体,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不求大、多、全,唯求精炼、创新、可操作性的编著思路颇为欣赏。
热门推荐
  • 世界文化之最总集

    世界文化之最总集

    本书主要内容为:古老的建筑,追踪第八奇迹——琥珀房子的秘密,奇妙的旅行——马可·波罗游记之谜。
  • 大皇帝异界纵横

    大皇帝异界纵横

    昏君、乱世、社稷、宗法,民心!这些到底是什么?是说辞?是借口?还是真正的赤胆忠心?纷飞的战火造就了汉末群雄,让他们在历史的丰碑中成为不朽。浪花淘尽,逝水东流,金戈铁马,鼓角争鸣的喧嚣之后,往事已越千年。一款策略类游戏,一个意外降临异世的少年,126座盖世雄城,55位三国英雄,金戈铁马,霸凌天下,且看《大皇帝异界纵横》交流群:489616186
  • 冷酷校草动了心

    冷酷校草动了心

    突然一天妈妈对自己说要和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同居,对方竟然是一个大帅哥,对方隔三差五就会梦游,梦游时竟然来亲自己,也渐渐地……
  • 如果曾经的事你都记得

    如果曾经的事你都记得

    他比她大了十岁,她是他的妹妹。他是她的哥哥。她爱他将近一辈子,嗯?你问为什么是将近?因为她累了,爱不下去了,这场没有回应的爱情注定会以悲剧收场。【片段1】"林桦,我长大之后你嫁给我好不好?""怎么想也应该是我娶你吧"林桦一脸鄙视的看着我。"那你是答应娶我了?"叶桐一脸惊喜的望着他。"你想得美.....""......."【片段2】"林桦!你当真选她不选我!"叶桐站在打开的窗户的窗台上。"叶桐,下来,我们有话好好说。"妈妈边哭边劝说,可是叶桐眼里只看得到那个男人。只见男人皱了皱眉头"叶桐,不要让我瞧不起你"
  • 脱骨仙

    脱骨仙

    此身本已委于尘泥,却因你而生了窥神之心。应你之请,血染山河,自此天下再无繁花。只是有谁能知,倾尽天下,不过为全你我心头一点痴念。迷雾散去,是永夜无尽。笑泪应叹,红尘多可笑,痴情太无聊。再回首,鲜衣怒马的骄傲少年,早已不在。当痴情化血,谁与共赴忘川?
  • 沉醉在你的温柔

    沉醉在你的温柔

    拿起了往事如云的照片,看着我被你拥在怀里,那种幸福的滋味,虽然过了两年但我仍忘不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尽之血

    无尽之血

    从睡梦中醒来的加洛斯,除了自己的名字外什么都记不得了.........
  • 年少轻狂之战联亲友传

    年少轻狂之战联亲友传

    在不知不觉中,你悄悄来到我身旁。你是我最亲爱的。。兄弟姐妹。。可是,好不容易团聚,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黑夜?。。无人知晓。我看到,你流泪了,后来,你便离开了我。。还有你,为什么你也要抛下我?我们是最好的朋友,最好的战友,我们一起欢笑,一起流泪,可是,一起经历了那么多,你还是走了。。为什么,为什么都走了?我蹲在墙角哭泣。黑暗,我拼了!。。我们在天堂重新聚会。。——巧克棒《战联亲友传》题记
  • 你是我极夜里的光

    你是我极夜里的光

    从小一起相伴长大的冤家,一聚在一起世界就要爆炸,却在一次次争吵和捉弄中燃烧出属于爱的烟火。简单来说就是两个恋爱小白谈恋爱然后一恋就是一辈子的故事!以为最讨厌的是对方,却不知道最在意的也是对方!!从刚开始互相嫌弃,到后来慢慢看清自己的心,却一个比一个别扭,不肯低头。总之,过程很失败,但结局很意外。他们是彼此的初恋,却不想一恋就爱了这么多年。夏沉梵:如果没有觊觎她的人出现,我想我不会知道我有多爱她。夏樰迎:越习以为常的东西越容易被人忽略,像感情,明明你对我那么重要,而我却像被蒙在鼓里一样毫不知情。
  • 王爷,我不是你的妃

    王爷,我不是你的妃

    她坠下了忘情崖,看到了第一道完整的七彩环,然后遇见了他。他有他的爱人和情人,她有她的愿望和追求。他想心爱的一世相伴,却终是成空;她想的是回到自己的世界,一直努力不懈。五颗水晶,一对环锁,能不能让她回到自己的世界?三色的印迹,谁才是他梦寐难忘的那个爱人?倾世的宝藏,谁掌握着开启的密钥?至高的皇座,终究要埋葬那一句温柔的承诺。木槿花开,朝花夕落,轮回不断,又是否能让彼此之间冰释前嫌?-------公孙步衍的故事:相识:他大婚之夜,娶的是一个水性扬花的女人,可是这个女人居然从逸云楼上跳了下来,死在他面前。醒来之后,她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你是谁?为什么要到我定国府来?你来干什么?”“我不知道,不记得,想不起来了。”相知:“每个人都是这样,有自己生存的方式,我们都一样,自己的生存方式中注定的痛苦是逃不掉的。”“那我的生存方式里的痛苦是什么呢?是你吗?公孙步衍?”甜蜜:“这可是你说的,既是虎狼,哪有让送上门的猎物溜走的道理。”他又开始在她的身上上下其手,嘴已经凑到了她的嘴角,可是刚贴上她,却突然僵住了,脸色也分外的难看。吕莲衣一脸不屑的睨视着他,轻笑道:“我现在觉得,我的确是需要一把匕首。”她手中的匕首半出了鞘,鞘尖抵在了他的小腹,“我拿得累了,不小心也许就会手滑也不一定。”----风随云的故事:远望相守:“我是个不祥的人,所以注定一生流离失所。”所以我才名风,无根无由。可是,我若是风,在见到你的那一瞬间就已经静止,失去了自由。云在天上,风注定相随,云若化雨,我便等待轮回。----公孙子湛:梦寐难求:“即使看得透彻又有何用,很多时候决定的事与是否看得透彻没有一点关系。莲衣也会有执着的虚妄不愿舍弃的时候吧?”伸出手的那一刻,原来以为可以离得近一些,却推得更远,她永远象飘浮的花瓣,越是想捕捉她便飞得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