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55200000027

第27章 附:我所见到的沙尔瓦·阿力克山德罗维奇·阿莫纳什维利(1)

高文一到苏联我就从导师J·И·休金娜那里听说了ш·А·阿莫纳什维利--着名的苏联格鲁吉亚心理学家。同为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他们常一起参加科学院的年会及其他学术活动,研讨发展教育科学的种种问题。共同的奋斗目标沟通了这新老两代教育家的思想与感情。一提起阿莫纳什维利,休金娜总是赞不绝口。她称赞阿莫纳什维利是一个极其富有革新精神的出色的学者,与此同时,又是一个善于洞察儿童心灵、探索儿童精神世界的优秀而又普通的教师。阿高文同志刚从苏联进修回来,本文是她对在苏期间亲自听到阿莫纳什维利的讲演、上课及与他座谈的生动叙述。--编者注莫纳什维利热爱儿童、尊重儿童的个性,他在苏联着名心理学家赞科夫、艾里康宁、达维多夫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多年的实验探索,创造出了一整套以教师与儿童的交往方式为基础的、具有他本人鲜明的个性特点的教学法。年逾古稀的休金娜教授作为苏联教育科学发展的见证人和积极的参与者,索以严格着称,她不轻易称赞任何人。

正因为此,她对阿莫纳什维利的高度评价给我留下的印象才格外深刻。从那时起,我一直暗暗希望在苏进修期间能有机会亲眼见一见阿莫纳什维利其人,亲耳听一听他关于自己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的介绍。

然而,遗憾的是,直到1986年的5月为止,我到苏联已一年零九个月了,这一希望还迟迟未能实现。在这一方面唯一的进展是曾从一次电视转播中见到了出现在电视荧光屏上的阿莫纳什维利的形象。荧光屏上出现这样一个画面:阿莫纳什维利坐在一张堆满来自苏联及世界各地的信件的书桌旁,阅读着来信。电视播音员作了十分简短的介绍:“沙尔瓦·阿历克山德罗维奇·阿莫纳什维利是格鲁吉亚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心理学博士、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从60年代初期起,他开始了六岁儿童的教学实验研究。今天,他的实验教学体系不仅受到了苏联国内教育界的重视,而且引起了国外同行们的兴趣。雪片般的信件从世界各地飞往阿莫纳什维利的书桌”。接着,电视机镜头转向六岁儿童实验班的课堂:一位中年女教师正采用抛球游戏的方法让学生进行算术习题的口算练习。

短短十分钟的电视转播当然不可能提供给我有关阿莫纳什维利更多的信息,然而,它毕竟象蜻蜓点水一般在我平静的脑海中留下了浅浅的一圈逐渐荡漾开去的涟漪。

1986年5月下旬,我申请前往莫斯科苏联教育科学院普通教育研究所学术出差的要求终于得到了苏联高教部的批准。一接到外事办公室的通知,我立即购买了火车票,匆匆打点了行装,便直奔莫斯科而去。

这次出差的时间真是太巧了,适逢一年一度的苏联教科院年会的召开,全国各地的院士们都将汇集在莫斯科。我想,这一次,会见阿莫纳什维利的愿望也许有可能实现了!果然,老天不负有心人。

月24日,年会结束后的次日上午,我突然获知,阿莫纳什维利应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的邀请,将于这天下午一点正在该院学前教育系与师生们见面。下午,当我与其他研究苏联教育的中国进修生来到会场时,场内已无虚席。在座的除了该院学前系的师生外,还有外单位的来人。我们赶快在边上的加座上坐下。一时正,阿莫纳什维利在系领导的陪同下进入会场。他中等身材,身着一套深色西服,在人们的热烈掌声中,步伐矫健地向着讲台走去。系领导简单地介绍了几句后,阿莫纳什维利立即站到讲台前,面对听众,开始讲话。直到这时,我才看清了他的脸。应该说,阿莫纳什维利的脸并不具有格罗吉亚民族典型的特征。然而,他的脸表情丰富,极有特色。最引人注意而又令人难忘的是他埋在突出宽大的前额下面的那双明亮而又灵活的灰眼睛。文学家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此话言之有理。透过阿莫纳什维利的眼睛,我似乎看到了他那一颗渗透着对儿童的爱,充满着对儿童的眷恋之情的心。

阿莫纳什维利在讲话中,一开始就直言不讳地指出,当前在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一种危险,即教育者往往只关心教学大纲,只注意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技巧,而忽视了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学生对待所学的一切的态度。他认为,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要比阅读、计算本身更重要。这是因为,缺少了积极良好的学习态度,学生就会逐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然而,离开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与学的统一过程也就不复存在。这一条对于六岁儿童尤为重要。他指出六岁儿童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与七岁儿童相比,六岁儿童少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去了解周围世界,去接触自己的父母亲和其他成年人。

因此,他们的社会经验较少(这里的社会经验主要指各种各样的感性体验)。第二,每一个儿童身上生来俱有多种潜在的能力,如:说话、书写、行走等,而儿童内在迫切的需求正是发挥各种能力,促使儿童获得发展的基础。六岁儿童的各种需求较之七岁儿童强烈,因此,真正的童年对于他们是十分重要的。为了使儿童身上潜在的天赋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必须为儿童创造积极的环境,这种环境能为每一个儿童提供充分表现自己的可能性。第三,六岁儿童喜爱游戏,游戏也是儿童的一种内在需求。在游戏过程中,儿童始终具有一种自由选择的感觉,换言之,成人是无法强迫儿童游戏的。因为,一旦儿童失去了这种自由选择的感觉,他就会停止游戏。尽管,有时从表面上看,他们似乎还在继续游戏,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已不是游戏。

阿莫纳什维利强调说,成人的游戏与儿童的游戏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游戏在儿童的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他指出,六岁儿童的第三个特点与第二个特点是密切相关的。

从以上分析出发,阿莫纳什维利认为,让儿童提前一年,即六岁起入学是可以的,但是这种教学必须充分考虑六岁儿童的特点。他指出,六岁儿童与成人不同,当他们进入教室时,伴随着他们的是天真无邪的童年,是与成人,与教师交往的强烈愿望--每一个儿童都想要对教师说些什么,都有表现自己的要求。因此,在这些孩子面前,教师承担着重大责任。他应该善于与孩子们交往,尊重儿童的个性,了解并满足儿童的迫切需求,把欢乐给予每个孩子。教师正是应该在这种积极的交往过程中,帮助孩子们形成对待学校、班级、教师、同学、各门学科、各项活动等的积极态度,并通过这样的方式教会学生知识、技能、技巧。由此可见,童年期,儿童身上各种潜在能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不仅依赖于记忆、思维等机制,更主要的是与师生之间的交往性质有着极密切的关系。正是在这一基础上,阿莫纳什维利创造了别具一格的教学法。

在讲话中,阿莫纳什维利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这种教学法中的几种教学方法。(1)说悄悄话--这是课堂提问的一种特殊方法。提问前,教师要求孩子把头枕着双臂伏在桌上,闭上双眼,用耳朵听教师的问题并思考答案,但不要急于回答。教师提出问题后,轻轻地走到孩子身边,用手碰他一下,孩子立即把嘴凑近教师的耳朵,悄悄地把答案告诉教师。根据答案的是与非,教师给予孩子夸奖、鼓励、安慰等评语。阿莫纳什维利认为,“说悄悄话”这种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发生根本变化,它的最大特点是将道德教育过程与认识过程融为一体。它体现了对儿童的尊重,对儿童积极性的保护,使儿童在教学过程中更自由、更主动、更积极。它排除了各种不利于儿童发展的不良刺激。(2)“着书”这是用来调动六岁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动机,激发儿童对语言的迫切需求的一种教学方法。阿莫纳什维利指出,通常语言教学对于儿童是十分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儿童缺乏学习语言的动机,不具备掌握词语的相应方式。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他通过实验提出了让儿童自己动手动脑“着书”的教学方法。五个月过去了,每个孩子都写完了自己的书。他们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完成这项活动的迫切需求和强烈愿望,而且他们也确实有话可说。五个月里,孩子们全力以赴,埋头“着书”,结果,奇迹出现了:这些原先既不识字母,又不会阅读的孩子竟然掌握了书面语言--写出了自己的“书”。(3)实质性的评价方法--这是一种以形成儿童的自我评价为目的的教学方法。阿莫纳什维利指出,目前学校教学过程中通用的“分数”,只是一种外部的、形式的评价手段。

它不仅不利于激发学生,尤其是六岁儿童的内在需求,而且有碍于儿童的发展。因此,他主张在教学中舍弃“分数”这种评价手段,而代之以有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的实质性的评价,以便最终帮助学生形成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自我评价,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同类推荐
  • 可爱的80后

    可爱的80后

    所谓80后,是指出生在1980~1989年的人群。作为一个时代的象征,80后的实质意义远远超过80后的字面含义。因为,80后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变迁,代表着这一群体的喜怒哀乐。其性质与60后、70后一样,具有深深的时代印痕。其实,所有的80后,就像我们的小弟小妹一样,有着成长时的幼稚、有着不被理解的苦恼、有着桀骜不驯的叛逆。我们无需担心,也无需责怪,80后就是80后,他们将是民族的脊梁,将是时代的砥柱,必将肩负起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勇立潮头!
  • 传媒观察:危机与转机

    传媒观察:危机与转机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创意南广

    创意南广

    何谓创意或指有创造性之想法、构思,或指提出有创造性之想法、构思并付诸实施。本书取“提出创造性想法、构思并付诸实施”之义。为何冠名“创意南广”其内涵有二:其一,乃谓南广是创意之产物。南广系我国高等教育探索新机制新模式之产物。“新”即创意闪烁,另辟蹊径,独具一格;不循前人之足迹,不落旧有之窠臼。其二,意指南广是创意集散之地。南广是教育培训创意人才、传媒人才之基地。南广设置各类创意工作室,吸引国内外传媒创意精英汇集江宁,推出原创影视作品;引进“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私立大学生态环境及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国际传媒领袖论坛”落户江宁,使江宁成为影视文化创意和传媒高等教育思想的集散地。
  • 让对手偃旗息鼓的“制胜宝典”:“骂”得漂亮

    让对手偃旗息鼓的“制胜宝典”:“骂”得漂亮

    上司骂你,同事损你?老婆气你?……不要气急上火、出口成“脏”。人吵我辩,人骂我驳,人欺我反。只要辩得“巧”,驳得“绝”。不但可以四两拨千斤,让片言解万纷,还可以凭着巧舌如簧、能言善辩的本事,辩驳得对方心服口服,使人际关系更上一层楼!现在,赶快翻阅本书,把自己修炼成一个“骂人”高手吧!
  •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语言研究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语言研究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使用的语言,作为华语广播电视的信息传递媒介,是受众直接感受的信息要素。世界范围内的各种华语媒体,使用着各不相同的声音。一个媒体使用什么样的声音,看似是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却包含了各种考虑。世界范围内各华语媒体所使用的语言,有更多语言之外的因素在起作用。分析华语媒体使用的语言,不仅可以了解媒体语言本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还可以了解与媒体语言相关的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本书就是力图通过观察和分析各种华语广播电视媒体及使用的语言,引发人们对华语广播电视媒体使用的语言及相关问题做进一步的思考。
热门推荐
  • 我陪你颠沛流离

    我陪你颠沛流离

    新视角的限量版人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公主梦。青梅竹马的李陌言和苏沫沫,因一次意外而分离,时隔八年他们在大学里再相见时,却因种种原因而未能相认,张若晨和苏沫沫六年同学,对沫沫亦兄亦爱,最后他们又该何去何从。小公主步步成长,最终她又会收获怎样的缘分!谁会陪她颠沛流离过一生!正如《一生所爱》的歌词:一生所爱守候白云外,苦海翻起爱恨,在世间难逃避命运,相亲竟不可亲近,或我应该相信缘分,情人别后永远再不回。。。。。。
  • 命运征途之我心无主

    命运征途之我心无主

    命运的无常使我饱受痛苦,实力的卑微使我饱受折磨。没有实力我被命运戏耍,我所爱的也无法挽留。一生的凄苦使我看淡命运,我立誓有生之年踏破命运,即使痛苦但我却笑着。
  • 生死之律

    生死之律

    生死之律,天定地设,亘古未变!地府阎罗,鬼怪神谈,传统观念,全新审定,巨大颠覆!
  • 天价婚约:老婆离婚无效

    天价婚约:老婆离婚无效

    十五岁的凌初画,救下了一个神秘的男人,没有想到男人恩将仇报,将一枚戒指套在她的手指,霸道的宣布五年后要回来娶她,然后无影无踪的消失在她的生命里。五年后,他带着承诺回来,却看到了一座坟墓上面贴着她的照片,得知她在四年前一场爆炸中失去了生命。他全世界的寻找她的影子,她早已经忘记了当初,姐姐却拿着她的信物,成为了他的女人,得到他全部的宠爱。豪华的游艇上,他与她的姐姐订婚,她意外中了豪华七日游的大奖,兴奋的追随而来,只是为了自己爱慕的男神,谁知不小心进错了房间,却再次惹上了这个恶魔。
  • 不曾历经沧桑

    不曾历经沧桑

    一个生来就不平凡的少女,十世轮回,也逃不开的劫难。既然躲不过,那么好,势必拿回原本属于我的一切,保护自己想要保护的人。
  • 重生之甜妻我错了

    重生之甜妻我错了

    老公如同人间蒸发,她苦等,这一天,他回来了,带着女人和孩子……她伤心欲绝,转身撞到梧桐树上,重生回到了十年前,报复从认识时那一刻开始,要把一切来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 禁爱物语 之 阎王的宠妃

    禁爱物语 之 阎王的宠妃

    又名:阎王的宠妃。一座贵族学院,几个帅气的男孩。却被神秘诅咒跟随。传说他们富可敌国,传说他们活不过三十岁,传说有几个女孩,一切源于一场神秘的诅咒;生活因此而变得不平静,九尾狐,吸血鬼,仙湖的神女,鬼界的阎君。爱情从何缘起,红线是否将跨越千年?
  • 盗墓盗出个俏相公

    盗墓盗出个俏相公

    别人盗墓,她也盗墓,别人盗出的是金银珠宝,她却盗出个生死不明的‘行尸’好死不死的,那个该死的‘行尸’,却叫自己什么?爱妃?还要一起睡棺材!还好没有被他吃光光,要不岂不是要生出一个‘小行尸’?可是,真正的麻烦还在后面,为什么自己的符咒对他没有效果?什么?他说他还是个人?机关算尽,九死一生,终于走出古墓,心情真的很好。除了身后跟着的‘粘豆包’。爱妃爱妃的喊个不停,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从古墓里走出来的‘行尸’吗?为了广大人民的安居乐业,为了让这个长得还算是祸国殃民的‘行尸’免遭被研究的厄运,自己就勉为其难,收留一下吧。
  • 情陷男上司

    情陷男上司

    从小与祖父相依为命的郑涵在进入一家公司后,遇到了英气逼人的老板于毅。因为一直缺少父爱,她把于毅当做自己的长辈一样,贪恋他的关怀。后来在一次旅行中,郑涵遇见了已经有未婚妻的陆成,她只是看了他一眼,便把一辈子的思念留给了他。在旅行结束后,郑涵回到公司发现新来的领导竟然是陆成,于是他们之间的感情纠葛开始展开。一个是为了爱毫无保留又以死相拼的人,一个是见色起意的花花公子,他们之间究竟会是怎样?最后又是谁的故事?
  • 我是最后一个仙

    我是最后一个仙

    小仙女从仙界来到人间,成了一无是处的废物。即将沦为婢女的仙女,如何应对被婚配的命运。“那个谁,我想借点钱,喂我是仙女好吗,仙女跟你借钱很给你面子了。”“仙女有长你这样的吗?小时候营养不良吧,发育不全啊,该大的地方不大...”轰隆一道天雷劈落,从此世界多了一处人间废墟....小仙女叹了口气:“唉...凡人不懂我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