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56100000028

第28章 早期学习理论有哪些在当前的学校实践中反映出来?(4)

统觉是怎样起作用的?

赫尔巴特用德文物象群(Vorstellungen)这个词去给心理元素命名。他认为心理元素是心理的组成部分。Vorslellungen可以译成表象、心理状态或观念。根据赫尔巴特派心理学家们的说法,心理状态构成直接经验的和储备在下意识心理的非空间的心理实体。它们具有三种形式:感觉印象、意象或以前感觉印象的复写,快乐和痛苦的情感因素。这样的心理状态是心理活动的全部来源。派生的状态、情感和意志,是伴随心理状态发生的次要因素,而不是心理活动的来源或原因。因而,意志或意愿有它的思想根源;正确的思想产生正确的行动。

心是心理状态的总和,而一个人在任何特定时间的心理状态的储备,则是他的“统觉团”。在最初表象出现之前,心中什么东西也没有;除它固有的感受性之外,它完全是被动的。心理状态,心的能动的结构,二者联合起来以产生经验。这样,新的观念,只有当它们同已在统觉团里的观念发生联系时才能学到。因此,把新的心理状态增加到旧的心理状态中去,才产生各种类型的心理过程。而且,在任何特定时间占优势的观念的特殊组合,才决定什么东西在那个时间吸住一个人的注意。

在赫尔巴特的“心理化学”体系内,每种心理状态具有先天的性质,使它对某些心理状态亲近,而对其他一切心理状态厌恶;各个观念或者是互相吸引,或者是互相排斥。“书”和“学校”这些观念,一定具有亲合力而互相吸引,而“书”和“钓鱼竿”这些观念,一定有抵触而互相排斥。

赫尔巴特派把心看作观念斗争的战场。在人心中的每个观念,都曾一度是他意识的中心,并力求回复到意识中心来,寻求自我保存。而且,它试图和其他观念发生关系。曾经一度占据意识的中心,而后来丧失了中心地位的每个观念,象一位被废黜的国王那样,继续试图再次占据王位。互相协调的观念,可能起同队的作用,互相帮助,留在意识的心中。但是,当两个观念不协调的时候,其中一个观念很可能被淹没。

在赫尔巴特派看来,一切知觉就是统觉;它是新观念使它们自己和储备的旧的心理状态发生关系的过程。心理如同一座冰山,它的大部分被淹没在意识水平之下。储存在潜意识里的记忆,使一个人能够解释此刻的经验。如果没有经验作背景,任何新的感觉一定很少意义。为了描述心理情况,赫尔巴特提出了意识阈限的观念。占据意识的事物经常在变化。在任何时候,几个观念可能占据着意识。

然而,将有一个观念是注意的中心,一些观念将沉没到阈限之下,而其他的观念则力求升到意识里面。

心理的潜意识方面--统觉团--包含个人在所有过去经验中积累起来的大量的知觉和意象的储存。任何这些观念,准备一遇适当的机会就涌到意识中来。在任何时候,意识的内容,是许多观念相互影响的结果。统觉不但是一个人开始自觉地意识到一个观念的过程,而且也是这个观念同化到有意识的观念的总体中去的过程。

在统觉过程里面,赫尔巴特发现频率和联想的原理frequencyandassociation)在起作用。频率原理指的是,观念或概念越经常地上升到意识里,它就越容易恢复。联想的原理说的是,当许多表象或观念联合起来或聚成一个团的时候,这个团联合的力量,决定着将进入意识区的那些观念。

赫尔巴特认识到学习有三级或三个阶段:第一是感觉活动占优势的阶段;接着就是记忆阶段--以确切地再现以前形成的观念为其特点;最高的一级,是理性思维或理解的阶段。理解发生在一系列观念的共同的或共同具有的属性使它们自己显露的时候。理解包括概括--从一组特性中得出法则、原理或定律。

统觉对教学有什么意义?

根据统觉理论,正确的思想将产生正确的行动;意志或意愿有它的思想根源。假如一个教师建立了正确的观念的顺序,那么正确的行为就会跟着发生。因此,正确的教学工作,不仅是灌输知识,而且要用提示的观念去培植内部的意志或意愿。从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心理,是由从外面提供给他们的那些观念的性质决定的。

在统觉里,既然没有实体的心要训练,这就不能再说,学习是训练或锻炼心的问题;相反,学习是和构成心理的统觉团的形成有关的。

因而,教育的任务,就是促使目前适当的经验和某一背景结合起来。

那么,教育的问题,就是选择正确的材料去形成学生们的背景或统觉团。教师必须从学生们已有的经验开始,然后扩大和丰富这些经验。

在赫尔巴特派看来,教学的艺术,包括促使学生们注意教师希望在他们的生活中占优势的那些观念。一个教师通过控制学生们的经验,建立起许多观念团,这些观念团是通过使新观念同化于它们而发展的。这样,教师通过操纵观念建立起学生的“思想范围”

thought)。其目标是建立一个内容广泛的各个部分紧密联系或紧密结合的思想范围。教师是学生们的心理的设计师和建筑师,从而也是学生们的性格的设计师和建筑师。

按照赫尔巴特所说,一个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和他的学生们对任何问题进行争论。“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急躁的学生要求教师进行某种论战的时候。教师不可接受这样的挑战,首先要冷静地表示不赞成,平静地看待这件事,一直等到疲倦的到来,通常教师发现这样做是可行的。”

赫尔巴特派关于学习的五个步骤是什么?

赫尔巴特及其信徒们确信,学习过程的进行要通过有次序的一系列步骤,这一系列步骤,教师必须了解和遵循。因此,有效的教学,要求不顾一切障碍,实行恰当的连续的步骤。赫尔巴特的四个步骤即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被美国赫尔巴特派发展为五个步骤:明了变成(1)准备和(2)提示;联想变成(3)比较和抽象;系统变成(4)概括;以及方法变成(5)应用。这些步骤的运用,终于被看作在一切教学中必须遵循的一般方法。这些步骤,可以用下面的例子来说明。

例如,教师教学生进行这样的概括:任何物体,如果它轻于同体积的悬浮它的空气或液体,它就会漂浮在液体或空气之中。

1.准备(preparation)。为了把有关的观念引进意识,教师使学生们想起某些他们已有的关于漂浮物体的经验。学生们将回忆船、气球、泡沫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漂浮的情形。

2.提示(presentation)。教师也许通过种种演示的方法介绍关于漂浮的新事实。例如,他可能演示油怎样漂浮在水面上,或者钢珠怎么会漂浮在水银上面。

3.比较和抽象(comparisonandabstraction)。假如教师适当地完成了最初两个步骤,学生们将发现,新的事实和那些已经知道的事实有相似之处。因此,在学生们的意识里,新旧观念联系起来了。由于它们互相有自然的亲和力,它们就结合在一起了。而且,这时学生们定会看到使得这两套事实相互吸引的共同要素的性质。把这个共同要素拣选出来,这就是抽象。

4.概括(generalization)。在这个步骤里,学生们尝试着把这两套事实的共同要素作为一个原理或者概括来命名。他们得出漂浮原理--这是规定的教学目的。

5.应用(application)。这个新学得的原理,现在就要用来解释更多的关于漂浮的事实或者解答关于漂浮的问题。这是通过指定的作业或问题来进行的。教师也许要求学生们说明,为什么船能够成功地用钢为原料来制造。或者他也许给他们一个问题,要求他们确定,是否某一物体能漂浮在某一介质之上。例如,教师可以问:“假如有一只货运驳船,我们已知它的重量和排水量,它能够装载多少重量的货物而不致下沉?”

什么是赫尔巴特派的兴趣主义?

在统觉理论中,学生的兴趣的重要性,占据着一个显着的地位。

当前“使教材有兴趣”的方针,或许有牢固的统觉根源。官能心理学的拥护者们,把学生的兴趣看得很少意义或毫无意义(有些甚至把它看作发展意志力的阻碍因素),而赫尔巴特派则在他们的体系中把学生的兴趣放在中心的地位。但是,既然赫尔巴特派的兴趣主义含有学生们既是中性的,也是被动的这个意思,那么,学生们感到兴趣,并不意味着,他们必然或是全神贯注,或是茫然不知所措;只是说他们能够接受某些观念。

在赫尔巴特派看来,既然心理的形成完全是提示适当教育材料的问题,那么,教师的任务,就是选择适当的教材,并在学生心中现有观念的储备的基础上,安排教材的提示。假如新材料包含的观念,和那些已经存在的观念有自然的亲合力,学生就会感到兴趣。

兴趣就是“当教材被适当地提示的时候,心对它感到满足这样一种自然的爱好或倾向”。因而,它是一种存在于心的内容中的能动的力量。它取决于统觉团的性质,并决定哪些观念会得到注意。

一个人是按照他的占优势的心理状态去思考、感觉和下决心的。为了发展多样化的兴趣,一个人必须获得大量的统觉团。赫尔巴特列举了六种兴趣,并把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被人类以外的自然现象所唤起的兴趣,一类是专注于研究人类事物的兴趣。然后,他设想在种族的历史发展同儿童的心理发展阶段之间有一种亲合力。他确信,如果选择和安排得当,世界历史和伟大作品,定会在儿童连续发展期间强烈地吸引他们的兴趣和理解。

统觉的思想怎样影响今天的学校?

因为,大约从1900年到1920年,统觉是我们许多师范学校最强调的教学方法,并且在更晚一些时间,它和各种互相矛盾的学习和教学的理论一并使用,所以甚至到今天统觉仍然很有影响。

至今仍然可以经常看到赫尔巴特派影响的一个领域,是课时计划。在赫尔巴特派的体系内,在进行实际的教学以前,教师总要围绕“五个步骤”制定正式的课时计划。由于教师们都设想能够使学生们的思想适合这些正式的步骤,所以他们按照制定的课时计划进行教学,多少有些刻板。今天,许多教育学的教授继续坚持教学和学习的步骤有固定的顺序。他们要求他们的学生写课时计划,把要教的材料按照一定的步骤安排在课时计划里,并且在指导实习生时,他们坚持一定要按照准备好的课时计划进行教学。

赫尔巴特主义有它的缺点;然而它对教育的发展曾作出过一些重要贡献。它对心理训练和官能心理学学说的抨击,具有重大意义。

它以很确定的语气,强调从心理学方面去研究教学和学习,就是说需要有以关于人和他们的心理作用的知识为基础的正确的教学方法。

这样,就使人们注意到需要能够胜任工作的教师和内容丰富的课程,从而教师的培训就成为一项重要的事情。它也使学生的“兴趣”成了一个有意义的观念,它还强调了经验背景在知觉过程中的重要性。

此外,赫尔巴特发展的科学的(虽然还不是实验的)心理学,为以后建立名为构造主义的实验的、科学的心理学运动,指出了道路。

构造主义,是在十九世纪由德国的冯特(Wundt)和美国的蒂奇纳(Titchener)发展起来的。它所研究的是意识的内容,并且只用内省的方法去研究。然而,构造主义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为现代心理学铺平了道路,而现代心理学已经把注意力集中到心理过程的研究上,并且同时是最科学的实验研究。

虽然统觉主义心理学是建立在和卢梭的信徒们的自然展开理论根本不同的前提上,但它同样是与心理训练学说不相容的。因此,统觉跟卢梭的放任自由一样,能够被看作对心理训练的一种反对的力量。然而,统觉主义者们的形式的、刻板的方法,同那种似乎强调机械学习的作法相联系,使他们的教学在表面上很象心理训练论者们实行的那种教育。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仍是处于中心的和支配的地位。赫尔巴特主义似乎要教师们搞注入式教学。它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们精确地决定他们教给学生的东西。每个课时计划,既要包括问题,也要包括答案。学生们主要通过完全由教师控制的一个很机械的过程,得出这些答案。统觉的教育被设想为一个类似于把仓库装满东西这样的过程。因为学生们完全依赖教师,教师在学习方面提供一切领导,批判的思想受到阻止,学生们易于管教。为了测验,事实是需要的,但是很快就忘记了;它们的迁移价值很低。此外,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大量地受到漠视。假如学习是赫尔巴特和赫尔巴特派所描绘的这种机械的过程,那么,反映性的、创造性的思考怎么会进入教育的舞台呢?

在赫尔巴特主义的范畴内,教师所教的是说明性的理解,而不是思考性的或探究性的理解(参见第368页)。在评论赫尔巴特主义时,杜威很有节制地说:“除教育的本质--生气勃勃地努力寻找机会(对学生)进行有效训练这一点以外,一切与教育有关的事它都考虑到了。”因为在任何时候赫尔巴特派理论都不认为一个人在心理上是和他的环境相互影响的,所以它就必然很少或者完全不给学生们以积极参加教学活动和进行建设性思考的机会。

对赫尔巴特主义的另一个批评是理论上的,然而是极其重要的。

对统觉过程的解释,似乎没有充分地说明最初的观念怎样进入心中,才使统觉--接二连三的知觉--能够发生作用。最初的观念怎样与旧观念联系呢?

然而,我们应当认识到,不管统觉主义的缺点怎样,统觉主义者告诉了我们关于经验的许多事情,否则,我们可能没有注意到。他们认识到,当一个人有了新经验时,有一个以观念作背景的“接收委员会”帮助他解释这个新经验。此外,统觉主义者注意到,一些经验,在某种程度上完成之后还会持续,并且对决定以后经验的性质有相当大的影响。

同类推荐
  • 都市中的青少年:发展危机与社会管理

    都市中的青少年:发展危机与社会管理

    本书立足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与积极的青少年发展视角,从人与社会协调发展出发,分析当前中国都市青少年成长危机的影响因素,探索青少年社会管理的路径与方式。
  • 宝贝取名有学问

    宝贝取名有学问

    古人云:“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此话今天看来似乎有点片面性,带点名字决定命运的唯心味道,但其中也反映了名字的重要性,体现了人们对取名的重视程度。姓名,是人的“品牌”。取名,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姓名的好坏,虽不能决定人的一生命运,但它却带着时代的信息,凝聚着长辈对宝贝的深情厚意和殷切希望,好的名字寄托着人的理想、抱负和志向,从小为宝贝树立起人生的追求目标,激励宝贝奋发向上,努力进取,塑造良好的个性,在心理上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影响他们的一生。
  • 文化人类学专题研究:关于母系社会及其他

    文化人类学专题研究:关于母系社会及其他

    本集所收拙作,寥寥数篇,所涉及者只是文化人类学领域中有限问题。自知质量不高,却多据亲自调查搜集之新资料,提出自己一得之见,或可忝列于“采山之铜”。人类婚姻家庭史是否仍能按国内流行的看法,划分成几个相继的发展阶段?母系社会必然先于父系社会吗?游牧社会必然与父系嗣继制度相联系吗?族群关系及相互转化是当代文化人类学的热点问题。族群认同的改变取决于哪些因素?是否[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他们所征服的较高文明所征服?少数民族原来是如何保护自己的生态环境的?为什么少数民族普遍喜欢饮酒?《文化人类学专题研究:关于母系社会及其他》一一告诉你!
  • 农村教师培训读本

    农村教师培训读本

    本书内容包括:成为高素质的农村教师、做无悔的奉献者、在业务上胜人一筹、精心备好每一堂课、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等。
  • 韩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态研究

    韩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态研究

    进入2000年,随着互联网的发达,可以看到的电视娱乐节目越来越多,欧美、日韩、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自然也包括我国几十家电视台的众多节目。各有千秋,各具特色。在网上经常可以看到不同节目的论坛,会员数量惊人,帖子数量更加惊人,有些评论一针见血,有些观后感悟则令人不由得怦然心动。于是,传播学毕业的自己也渐渐萌生了写点儿什么的愿望。这一想法几经沉淀,到2009年底开设了“电视娱乐节目赏析”这门选修课后才终于动笔。
热门推荐
  • 纪委那些事

    纪委那些事

    周志远是汾远市地震局一名主任科员,因为得罪了局长张向明,在地震局连续坐了八年冷板凳。在事业和感情都处于低谷时,正赶上汾远市委公选副处级领导干部,他通过层层选拔,成为市纪委第二纪检监察室主任,负责查处市直机关处级干部的违纪违法案件。他跨进了市纪委,当上了二室主任,从坐冷板凳一下子成为实权人物,内心欢欣鼓舞,以为从此能够平步青云了。可他又哪里知道,他跨进的是一个权欲争夺圈,前面要面临许多没有硝烟的战争,只要稍有差错,便可能掉进万丈深渊。从此,他的生活进入了另外一种境界……
  • 兽神之路

    兽神之路

    这是一个没有人类,由被称为魂兽的兽族主宰的的世界。不过传承了不知几万万代的兽族似乎即将毁在这一代。
  • 渡龙门

    渡龙门

    灵武学院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龙门。得龙门者一飞冲天。
  • 召唤师之魔道

    召唤师之魔道

    生来修炼天赋就被封印,身有魔族血统,又意外的被魔兽解开封印,是阴阳师,召唤师和元素师,她带着魔族的潜能开始召唤之不平凡的路
  • 舞蹈公主成功记

    舞蹈公主成功记

    她,是一个平凡的女孩却因为一个不平凡的梦踏进了一个不平凡的世界如果每个人只有一个梦你祈祷什么?完成她的梦想这是沐滴月生命中没有语言的呼喊她的梦想很重要这是沐滴月一辈子念着的故事欢迎你,朋友。
  • 仙逆天下

    仙逆天下

    上古之战,万物殆尽,天苍大陆一分为四。数千年后,大千世界,万族林立,法则尽生,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这是一个残酷的世界,也是一个精彩的世界,一个少年,从大山中走出,与天斗,与地斗,踏上一条仙逆之路。
  • 二分之一的幸福

    二分之一的幸福

    幸福如同透明二字摸不见看不着,却是隐隐存在。
  • 跨越时空之废物千金

    跨越时空之废物千金

    这本书关于女主角不小心灵魂超越到另一个时空,女主角超越到那个时空处处都是危险,这个时空很奇怪哦~进去看看呗!
  • 海天绞杀(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海天绞杀(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第二次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 穿越之武道巅峰

    穿越之武道巅峰

    一个身怀天下第一神功神魔决的青年被围杀至神魔台。然而一身傲骨的他选择利用这神功自爆法决使得整个大陆为之毁灭。将近死亡之时却被守护着这神功的神秘人连同神魔决一起带到一个他一点都不了解的异世。看这位青年带着这部神功如何在这他并不了解的异世重新崛起。屠戮一切阻挡自己之人,踏入巅峰武道,君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