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06300000006

第6章 修心养性,根除邪念(2)

作家说自己,见人一口笑,即便心里要哭也要装一副欢天喜地的样子。见了想吃的东西,嘴里口水淌,却硬撑面子,一迭声说“不吃不吃”。见了老官僚,心里恨他作恶多端,老不死,不早死,嘴里却满口“您老德高望重,越看越显年轻”,还要装出一副天真淘气讨人爱的样子。

作家说,我之作为,自己都恶心,但我能像我那位朋友一样吗?不能!他才3岁!

3岁当然还在人生最初的境界,保持了最初的纯真。如此单纯、和谐、率真,显示了一种神圣的境界、一种纯洁的心地,实际上也是一种忘我的心境。

然而,人越是长大,就越被凡尘俗事所束缚,再也不能享受到忘我的自由。这真是一场又苦又累的跋涉,又是一场又诱人又叫人心灰的赌局。人需要的实在太多,社会的许多存在,像哄抬物价一样,让人不得不去争夺:权力、金钱、地位、情感、异性、土地……

忘我,不仅是一种禅宗的修为,更是一种生命的境,只有忘我才能使人生自由,只有忘我才能享人间的大欢乐。反之,如果处处以我为中心,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拿得起放不下,最终你会被身上越来越多重负压垮。

6.恶由心生

殃崛摩罗尊者在出家之前,有很强的权利欲望,他梦寐以求,想成为本国的国王。一个修行未成的人告诉他,如果他能够用1000个大拇指做成花冠,就可以实现他的愿望。

殃崛摩罗于是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地收集大拇指。不久,他得到了999个大拇指。啊,就快成为国王了!以后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了!一想到这一点他就心花怒放,不能自制。他被强烈的权利欲望所驱使,几乎陷入了疯狂的状态。他简直一刻也不能够再等了!他想把自己的亲生母亲杀掉,取得这关键的一个拇指来达成心愿。

他拿起刀子,不顾母亲的哀求和惊恐就要动手。突然之间,他的眼前出现了一个和尚,对他伸出了手指。殃崛摩罗大喜过望,放开母亲就来追杀这个和尚。

这个和尚看起来走得很慢,好像在等待殃崛摩罗一样,可是,殃崛摩罗用尽全力奔跑也追不上他,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个和尚不是普通的和尚,而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化身,佛祖在灵山上心念一动,就知道了殃崛摩罗的杀母动机,他想趁机度化这个愚昧的众生,于是化成和尚出现在殃崛摩罗的面前。

殃崛摩罗追得筋疲力尽,只好高声喊道:“喂!和尚,停一下!停一下!”

佛祖回答道:“我已经停下很久了,是你停不住啊!”

殃崛摩罗听到这句话,心中大悟,突然之间意识到自己的罪恶。于是放下了屠刀,拜佛祖为师,后来刻苦修炼,终于也成为菩萨。

“人之初,性本恶”,人心之恶,源于欲望。为了满足自己无限膨胀的欲望,人们不惜使用任何手段,于是良心泯灭了,罪恶产生了。然而事实证明,善恶到头终有报,做坏事的人总没有好结果。

邱经理和卢经理口头谈成了一笔生意,为表示祝贺,邱经理请卢经理吃猴宴。在席间,当邱经理说完几句客套话后,一只活猴子被拉到了席前。邱经理兴致勃勃地介绍说,这只猴子非常聪明,长着一颗机灵的大脑,人若吃了它的脑汁一定大补。

说罢,邱经理抡起铁锤就砸向猴子的脑门,只听一声惨叫,猴子的脑壳破了,邱经理拿起勺子,并催促卢经理也学他的样子去掏冒着热气的猴脑汁吃,并连连称赞这种吃法如何如何益智健脑,促进身心健康。

看着邱经理如此心安理得地大吃活猴脑汁,卢经理心里一阵阵悸动,他被邱经理的残忍震惊了。由此又想到邱经理的为人,他既然已经是一个没有善心的人,那与他合作肯定是极其危险的。他能生吃活猴脑汁,怎么不会独吞合作项目的呢?如果他认定生吃活人对他的健康有利,那他也会像生吃活猴子脑汁一样去吃活人。想到这里,卢经理幸庆自己尚未与他正式签约,便以身体不适为由离席而去。

仅仅为了健康,就去残忍的敲碎活猴的脑壳,可见人心之恶。佛祖说:“是你停不住啊!”这停不住的正是我们内心涌动的欲望,是罪恶的源头。

7.以德报怨

有位青年脾气非常暴躁、易怒,喜欢与人打架,所以大家都不喜欢他。有一天青年无意中游荡到大德寺,碰巧听到一休禅师正在说法,听完后决定痛改前非,就对一休禅师说:“师父,我以后再也不跟人家打架争吵了,免得人见人厌。就算是别人把唾沫吐到我的脸上,我也会忍耐地拭去,默默地承受。”

一休禅师说:“就让唾沫自干吧,不要去拂拭!”

“那怎么可能?为什么要这样忍受?”

“这不是什么忍受不忍受的问题,你就当作是蚊虫之类停在脸上,不值得与它打架或者骂它。唾沫吐到脸上,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侮辱,微笑着接受吧!”一休禅师和气地说。

“如果拳头打过来怎么办?”青年问。

“一样呀,不要太在意!只不过一事而已。”一休禅师微笑着说。

青年终于忍耐不住,举起拳头向一休禅师的头上打去,并问:“和尚,现在感觉怎么样?”一休禅师非常关切地说:“我的头硬得像石头,没什么感觉,倒是你的手大概打痛了吧!”

青年哑然,无话可说。

佛法云:故见怨或亲,非理妄加害,思此乃缘生,受之甘如饴。就是说当怨敌或亲友无理伤害我们的时候,我们应立即想到“这些伤害都是从因缘聚合而生的”,于是欣然承受。

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人总要遇到一些他人的损害。一些怨敌会无端给自己制造众多殴打、诽谤、侮辱、嘲讽……还有一些亲友,以前也许相处得不错,但到了一定时候,他们也会翻脸不认人,平白无故地闹许多是非,给我们带来身心伤害。类似事件,每个人都会有过亲身的体验。

面对他人的伤害,如果以牙还牙、以怨报怨,问题会越来越严重。因为他人进行伤害行为时,他的心为烦恼所制而不能自主,如果在此时遇到了抵抗,定会如同火上浇油,嗔心会更炽盛。大家知道,“沙门四法”的原则是:骂不还口,打不还手,不以嗔怒对嗔怒,不以揭短对揭短。如果以怨报怨,就违背了人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平时修持的功德,也就会在刹那之间毁坏殆尽。最终的结果,于人无益,于已有害,所以这种以怨报怨的行为,是万万不可采取的。

乐于忘记旧怨是一种心理平衡的方法。有一句名言叫做:“生气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老是“念念不忘”别人的“坏处”,实际上最受其害的就是自己的心灵,把自己搞得痛苦不堪。这种人,轻则自我折磨,重则就可能导致疯狂的报复,最终害人害己。

乐于忘记旧怨是成大事者的一个特征,只有既往不咎,才可甩掉沉重的心理包袱而大踏步地前进。人要有点“不念旧恶”的精神,况且在同事之间,许多情况下,人们误以为“恶”的,又未必就真的是什么“恶”。退一步说,即使是“恶”吧,对方心存歉疚,诚惶诚恐,你不念旧恶,以礼相待,说不定也能使对方改“恶”从善。

唐朝的李靖,曾任隋炀帝的郡丞,他最早发现李渊有图谋天下之心,曾亲自向隋炀帝检举揭发。李渊灭隋后要杀李靖,李世民反对这种报复行为,再三请求保他一命。后来,李靖驰骋疆场,征战不疲,安邦定国,为唐朝立下赫赫战功。魏征曾鼓动太子李建成杀掉李世民,李世民同样不计旧怨,量才重用,使魏征觉得“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也为唐王朝立下了大功。

宋代的王安石对苏东坡的态度,应当说,也是有那么一点“恶”行的。他当宰相那阵子竭力推行变法,因为苏东坡与他政见不同,便借故将苏东坡降职减薪,贬到了黄州,搞得他好不凄惨。然而苏东坡胸怀大度,他根本不把这事放在心上,更不念旧恶。王安石从宰相位子跌下来后,两人关系反倒好了起来。苏东坡不断写信给隐居金陵的王安石,或共叙友情,互相勉励,或讨论学问,十分投机。

相传唐朝宰相陆贽,有职有权时,曾偏听偏信,认为太常博士李吉甫结伙营私,便把他贬到明州做长史。不久,陆贽被罢相,贬到明州附近的忠州当别驾。后任的宰相明知李、陆有点私怨,便玩弄权术,特意提拔李吉甫为忠州刺史,让他去当陆贽的顶头上司,意在借刀杀人。不想李吉甫不记旧怨,上任伊始,便特意与陆贽饮酒结欢,使那位现任宰相借刀杀人之阴谋成了泡影。对此,陆贽深受感动,便积极出点子,协助李吉甫把忠州治理得一天比一天好。李吉甫不图报复,宽待了别人,也帮助了自己。

将心比心,谁没有过错呢?当我们有对不起别人的地方时,是多么渴望得到对方的宽容和谅解啊!所以,当别人做出有害于我们的事情的时候,也要用宽容的心态来面对。

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领袖、非暴力主义倡导者圣雄甘地也是个“以德报怨”的典范。他从小在家庭中接受了印度教的影响,并将“爱”的思想作为基础,作为处世的哲学,主张“逢恶报善,以德报怨”。1904年,甘地阅读了托尔斯泰的《天国就在你心里》和英国作家鲁斯金《等到这最后》之后,大彻大悟,认为人与人的关系均应以爱为宗旨。从此,直到去世他一直过着苦行僧式的生活,将自己的整个身心都投入到民族解放斗争中。当他为了让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停止冲突而不断用非暴力的绝食来感化他们时,一个印度教青年却企图刺杀他,当他幸免于难后,仍以德报怨,以仁爱的精神和宽容的胸怀,请前来的警察不要对这个青年施以暴刑,劝导他改恶从善。他死后人们给了他极大的赞誉,称他为印度的“国父”,连担任过印度总督的英国将军蒙巴顿都称:“圣雄甘地的英名,将如同释迦牟尼和基督那样千古永垂。”

以德报怨并不是那些伟人们的专利,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用这样的心态来待人处事,你会发现得到的比失去的更多。

一位名叫拉比的卖砖商人,由于另一位对手的竞争而陷入困难之中。对方在他的经销区域内定期造访建筑师与承包商,告诉他们:拉比的公司不可靠,他的砖块不好,生意也面临即将停业的危险。拉比对别人解释说,他并不认为对手会严重伤害到他的生意,但是这件麻烦事使他心中生出无名之火,有时候真想“用一块砖来敲碎那人的脑袋作为发泄”。

“有一个星期天早晨,”拉比说,“牧师讲道时的主题是要施恩给那些故意为难你的人。我就把在上个星期五,我的竞争者使我们失去了一份25万的订单的事跟牧师说了。但是,牧师却教我们要以德报怨,化敌为友,而且他举了很多例子来证明他的理论。当天下午,我在安排下周日程表时,发现住在弗吉尼亚州的我的一位老客户,正因为盖一间办公大楼需要一批砖,对方所指定的砖的型号并不是我们公司制造供应的,而与我竞争对手出售的产品很类似。同时,我也确定那位满嘴胡言乱语的竞争者完全不知道有这笔生意。”

这使拉比感到为难,是遵从牧师的忠告,告诉给对手这项生意的机会,还是按自己的意思去做,让对方永远也得不到这笔生意?那么到底该怎样呢?拉比的内心斗争了一段时间,牧师的忠告一直萦绕在他心田。最后,也许是因为很想证实牧师是错的,他拿起电话拨到竞争对手家里。

接电话的正是对手本人,当时他拿着电话,难堪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拉比礼貌地直接告诉他有关弗吉尼亚州的那笔生意。结果,那个对手很是感激拉比。

后来,拉比说:“我得到了惊人的结果,他不但停止散布有关我的谣言,甚至还把他无法处理的一些生意转给我做。”拉比的心里也比以前感到好多了,他与对手之间的误解也获得了澄清。

以德报怨,化敌为友,是一种人生的智慧,是聪明人的处世原则。唯有如此,才能让你的朋友越来越多,敌人越来越少。反之,如果你以怨报怨,别人伤害了你,你便想方设法用双倍来报复,那么最终的结局只能是两败俱伤。

8.心头怒火伤人伤己

有一位久经沙场的将军,因为已经厌倦战争,便找到大意宗杲禅师,要求出家。这位将军对禅师说:“禅师,我现在已看破红尘,请禅师慈悲收留我出家,让我做您的弟子吧。”

宗杲禅师拒绝说:“你有家庭,有太重的社会习气,你还不能出家,慢慢再说吧!”

将军着急地说:“禅师,我现在什么都放得下,妻子、儿女、家庭都不是问题,请您现在就为我剃度吧!”

宗呆禅师仍然是那一句:“慢慢再说吧!”

将军并未死心,有一天,他特地起了个大早到寺里礼佛。大意宗杲禅师问:“将军为什么起得这么早来拜佛呢?”

将军试着用禅语诗偈说道:“为除心头火,起早礼师尊。”禅师开玩笑似的也用偈语回道:“起得那么早,不怕妻偷人?”

将军一听,非常生气地骂道:“你这老怪物,讲话太伤人。”大意宗杲禅师哈哈一笑,说道:“轻轻一拨扇,性火又燃烧,如此暴躁气,怎算放得下?”

人生在世,时有不顺心之事,而有些人一遇到事情便控制不住自己,怒火冲天,往往做出不理智的事来,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

那天晚上,丈夫又在外喝了酒回来,她上前去向他要当月的工资。他给了她100元钱,可她嫌不够,她要买油、买面、买菜,又要给孩子看病,而她身上除了他刚给的这100元钱以外,已经是分文没有了。她再向他要,他不给,往床上一歪就呼呼熟睡了过去。她趁他熟睡的时候,悄悄翻了他的口袋,将钱全部拿了出来。

她不愿让他掌管钱财,他老爱喝酒。他醒来,发现口袋空了,明白了一切。他向她要钱,她不给,两人因此吵了起来,进而打了起来。他打得她好狠哪,鼻青脸肿的。

钱又被他夺了去。她躺在冰凉的地上抽泣,他不理她,又昏昏睡去。她忍着疼痛爬起来在床上躺下,然而一夜不曾入眠。第二天,她没能起床,没能上班,在床上躺了一天,他饿了一天。

她哭了,她委屈极了,心想,当初为什么要爱他?怎么会跟他结婚?

然而,女人总归是女人。虽然是弱者,却是忠诚者,一旦她跟上了谁,再苦再累她也会跟着他。

“你打人,没有打心。你要打破心,我饶不了你。”她哭泣着说,有点语无伦次。虽然口气有点硬,可她毕竟是先说话了,她的意思是她的身体受到了伤害,心却还没有受伤,她可以原谅他,只要他不再这样无情无义地对待她。

“饶不了我?哼!你有哥吗?你有弟吗?你报复不了我。”这就是丈夫的话,恶毒之极。

丈夫倒在床上昏然睡去。

她肚子饿了,只好自己起来烧水做饭,烧了一锅水,她望着炉火出神。

水开了,扑扑地响。

她没有听见,也没有看见。她想着自己的痛苦,自己的不幸。

他打自己,打得那么狠,他还说自己报复不了他。是的,自己没有哥哥,没有弟弟,娘家只有几个弱小的妹妹,没人有力量替她出气,可自己就真的报不了仇吗?自己太软弱了,他先前就常动手打人的,日后还会动手,自己就只有受气挨打,只有默默垂泪的日子吗?

在沉思之中的她渐渐燃烧起了复仇之火。于是她端起了那锅滚烫的开水,泼向了熟睡的丈夫的脸。

最后,她被判了刑。

发怒是人之常情,但要学会用理智来控制,不要让怒火烧昏了头脑,为一件小事便动刀子动什么的,酿出悲剧的结局。所以,在遇到不顺心事时我们应该试着尽力除去心头火,控制住自己,避免做出不理智的事。

9.净心最重要

同类推荐
  • 礼仪金说7:外事礼仪

    礼仪金说7:外事礼仪

    孔子有道:“礼者,敬人。”所谓外事礼仪,即人们在其涉外交往中用以维护自尊,并用以尊重其交往对象的一系列的行为规范。依照中国古代典籍《素书》的说法:“礼者,人之所履。不安于理,便多乖违之象,故以安礼结之。治身、治家、治智,舍此不可。”
  • 神话之旅:再铸心灵的神谕和寓言

    神话之旅:再铸心灵的神谕和寓言

    《神话之旅》解释了众多神话传统里的心理学主题,重新讲述了源自希腊-罗马、希伯莱、埃及、凯尔特、挪威和东方文明国家的故事。本书讲到了亚瑟王的骑士帕里杜尔,描述他如何从溺爱自己的母亲手中逃脱;讲到西布莉女神如何因嫉妒而毁灭了自己的爱;让我们看到在情人坟边哀伤欲绝的俄耳甫斯那挥之不去的可悲身影。 这里重新讲述了50多个动听的神话故事,每个故事后面跟有一篇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的评论文章,解释该篇神话对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有什么寓意。
  • 影响你一生的100个财富故事

    影响你一生的100个财富故事

    本书精选数十个关于财富的故事,它们蕴藏着许多哲理和智慧。通过阅读这些故事,读者可以轻松领悟财富的真谛,学习获取财富的方法,把握好人生的财富。
  • 演讲:迅速提升自我演讲能力八步

    演讲:迅速提升自我演讲能力八步

    “人生百年常在醉,不过三万六千场。”这样的诗句固然体现了古人的豪迈,但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人生的短暂。
  • 开店必读(大全集)

    开店必读(大全集)

    广征博引,汇集了开店的多种经验,为那些创业开店者出席划策,指点迷津。第一部分 开店前想好三件事:资源、行业、观念。第二部分开店三部曲:筹资、选址、装潢。第三部分 管店六件事:采、摆、销、人、财、物。第四部分店员就是生产力——营业口才与导购技巧大全。第五部分 网上开店全攻略。生意做遍,不如开店。开店、管店、店员培训、网上开店全攻略。
热门推荐
  • 月圆之夜

    月圆之夜

    讲述的一个犯罪故事,主人公两次行凶碰巧都是在“月圆之夜”,而在那种浪漫幽深的意境中却透露出死亡的气息。一切看似“都是月亮惹的祸”,其实还有着比“月亮”更复杂难言的非理性因素。
  • 纯爱罗曼史

    纯爱罗曼史

    “太好啦!”凌婉儿在拿到‘圣林学园’的录取通知书的拿一刻,忍不住的大声呼喊。回想在高中的三年里拼命的努力学习,就是在等着一刻的到来。“不过,这不是在做梦吧?”这时,凌婉儿对这自己的胳膊狠狠的拧了一下。“啊,好痛!痛!!就是说自己不是在做梦。太好啦!”又忍不住大声呼喊。这也不怪她,毕竟圣林学园不是那么容易就考上的。这时的凌婉儿已经开始幻想自己在圣林学园上大学的日子了。
  • 重生之为爱而篮球

    重生之为爱而篮球

    为爱殉情,没想到灵魂却意外的回到了四岁时自己的身体。为了他的篮球,为了他的爱,他将如何选择,他能否找回那遗失的爱情,敬请关注《重生之为爱而篮球》。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召唤百兵

    召唤百兵

    人体中有三魂七魄,魂存于神门,魄储于魄户。凝炼出三大分魄,是为十魄期,三魄合一,连通神门魄户,方达百魂期。灵魂修炼到极致,究竟能够达到什么样的境地:初行、十魄、百魂、千繁、归元、化一……化一之上又有何等境界?修魂炼魄,器赋武力,看冷若如何闯出一条不一样的强大之路。本书交流群,群号127073559,欢迎大家加入讨论交流,感谢狼哥提供的高级群!!!
  • 守护甜心之彼岸花的忧殇

    守护甜心之彼岸花的忧殇

    当她以为自己的友情牢不可破时,上帝却给了她致命的一击,她该怎么办?复仇?和好?,最后的复仇,会和什么一起落幕?
  • 霸道校草追甜心

    霸道校草追甜心

    “老婆,么么哒”“滚,我不是你老婆”“我说是就是,以后,你就是我老婆,怎么样,老婆”“滚”“那好吧,就不叫你老婆了,叫你媳妇怎么样”“,,,”他,是一个霸道的校草她,是一个傻傻的丫头当霸道的他遇到傻傻的她,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复仇之血之花

    复仇之血之花

    三个女孩,同被一人陷害。去魔法学院,变身富家大小姐,与仇人斗争!
  • 葉秋

    葉秋

    叶秋二年前得到一枚戒指,使他的人生大有改变,叶秋答应它帮他找回兄弟,两年前他成为了修真者,叶秋答应了做大小姐的保镖,种种的承诺他会完成吗?还是说,他答应了一个比这些还要重大的任务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 王俊凯,你可想过我

    王俊凯,你可想过我

    一见钟情,可爱情的路上有太多的坎坷,他们能坚持下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