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10000000019

第19章 女八路被俘了(3)

鬼子故意怒目圆瞪,“啪”地朝花舌头举起了大盖枪,那明晃晃的刺刀正对着花舌头的胸膛。

小地瓜害怕了,颤着声对花舌头说:“师兄,咱不要了吧?”

花舌头二话没说,扬手就给了小地瓜一个响亮的耳光:“瞎说!没了家伙,咱靠啥混饭?!”

小地瓜被打懵了。

这当儿,那个鬼子却微笑着收起了长枪。伪军打量着鬼子的神情,赶紧对花舌头说道:“快滚!”

等混过了鬼子的岗哨,腮上热辣辣的小地瓜才明白了花舌头那一耳光的意义。

东昌医院是个绿色的竹坯密封门,朝西,对面是一些店铺,左右是沿街的民居,门前是一条光滑的石板路,连接着三四百米远的东门。在医院门外的左侧,蹲着一个刷了灰漆的木质哨楼,里头站着一个十七八岁的伪军。

花舌头跟小地瓜到了东昌医院,见“七匹狼”他们已经就近散开。他们都装扮成了商贩,有卖瓜的、有卖栗子的,还有卖核桃的,黑脸老二跟两个同伙挑着些五谷杂粮,也在起劲地叫卖着。花舌头找了医院大门左侧一块空场地儿,将刀剑往地下一插,然后偷偷从马鞍里摸出了手枪,别在了夹袄掩着的腰间,小地瓜也学着他的样子,把手枪悄悄藏在了腰里。花舌头再看“七匹狼”,见他们也都做好了准备,于是,他便左手撑锣,右手挥起了带着棉布头的木捶。

“哐,哐,哐……”一停一顿的锣声,吸引了沿街穿行的赶集人,也引起了哨楼里那个小伪军的注意,也就在行人向着花舌头聚拢时,那个小伪军背着大枪过来了。他冲进人群,对着花舌头喊道:“一边去,一边去!这是皇军的医院,你瞎闹腾啥?不要命了!”

可是,花舌头并不听他的,照样按着原来的节奏敲着锣。小伪军又想吆喝,却把一句话卡在了嗓子眼里,原来,小地瓜的一把锋利的尖刀已经暗暗顶住了他的后背。小伪军神情慌乱,想喊,却又被野狼山上的几个人给围住了,小地瓜贴着小伪军的耳朵,说:“兄弟,想活命,就得听话。”

小伪军吓得鼻尖上直冒汗,他看了看围着他的几个人,颤着嗓子对小地瓜说:“我听话,我听话。”

花舌头继续按照原节奏敲锣——“哐,哐,哐……”

医院大门内的鬼子烦了拉开了一道门缝,瞅着夹在几个汉子中间的小伪军,喝问道:“什么的干活?”

小伪军望着鬼子,委屈地说:“太君,卖艺的干活,他们不听话,你快来吧。”

鬼子一听,提着长枪就冲了出来,可是,他刚迈了没几步,黑脸老二的一把快刀就插进了他的后背,他“嗷”的一声,“哐”地倒在了地上。这时,花舌头的锣声“哐哐哐……”加快了节奏。一些赶集的人一看鬼子被杀了,“轰”的一声四散而逃,那个小伪军竟吓得一下子白瞪了眼,瘫倒在了地上,也就在这时,从医院大门里面闪出来了穿着白大褂的刘蜻蜓,小地瓜赶紧把一匹河曲马的缰绳递给了她。

“上马,快走!”

听到了花舌头的喊声,小地瓜跟刘蜻蜓几乎同时跃上了马背,朝着东关大门加速而去……

花舌头跟“七匹狼”也提着枪,紧随其后。

把守东城里头的鬼子和伪军也很机警,看见一男一女骑马奔来,立刻端起了枪来,但这两个哨兵还没做下一步反应,花舌头和野狼山上的人已经开火了,两个哨兵应声倒下了。

城门外的两个哨兵刚要阻拦两匹奔马,身后的枪声也响起来了,这两个哨兵又毙命了。

两匹出逃的奔马越来越快,像两把利剑似的,“嗖”的飞出了城门,花舌头看得很清楚,唐队长他们已经接应上了。

这时,临近城门的花舌头跟野狼山上的人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麻烦——城东门箭楼上突然响起了枪声——一挺鬼子的值班机枪把花舌头他们阻挡在了离城门几十米的地方,野狼山上的几个弟兄企图冲破鬼子的火力网,但一连倒在了地下三个。

红鼻子急了,挥着匣子枪喊道:“老鬼子!冲不过去!回头!”

花舌头他们刚折回头,正遇上一队闻讯赶来的鬼子巡逻兵,双方在街头展开了激烈的枪战。要说红鼻子还挺有战斗经验,他冲着黑脸喊道:“老二,不好冲出去了,快进医院,抓人质。”

花舌头一听在谱,随着黑脸向医院奔去。鬼子几个巡逻兵一看有人冲向了医院,竟撂下红鼻子他们不管了,又一齐用火力拦截花舌头和黑脸,红鼻子一看,招呼身边仅有的两个人:“弟兄们,抓不到人质,都得死,掩护老二他们啊!”说着他摸出一颗甜瓜似的手榴弹,扔到鬼子中间,随着爆炸声,他一串地滚翻,做了几个间歇射击动作,干掉了两个最凶的鬼子,使得花舌头和黑脸接近了医院大门。也就在这时,鬼子的一枚手榴弹投向了红鼻子,在爆炸的气浪之下,红鼻子像一根树桩似的,直挺挺地倒下了。

红鼻子一倒下,野狼山的另外两个人更是打疯了,借着他俩的掩护,花舌头跟黑脸冲进了医院。

可一进了医院大门,眼前的景象令他俩震惊了:在一条过廊底下,站立着几个穿白大褂的日本男女,其中两个男的一个握着双管猎枪,一个持着王八盒子,面对突进院里的花舌头和黑脸,持猎枪的日本人喊道:“站住!这是医院,不是战场!你们再往前冲,我们就开枪了!”

花舌头和黑脸被他的喊声给镇住了。

“只要你们不伤害我们的病人,我们是不干涉你们的。”那个持猎枪的日本人又喊道。

花舌头跟黑脸对视了一下,又返身往回奔去,可是,还没到大门,却听见大院外头的枪声已经更稠密了,这说明,鬼子的大批援兵赶来了。一会儿,外头的枪声就停止了,很显然,鬼子已经解决了野狼山上的那两个人。花舌头左看右看,突然对黑脸说:“上水楼!”

黑脸的腿脚甚是麻利,率先奔向了院子中间的一个2米多高的水楼子。他俩沿着水楼子上的铁梯子,迅速登上了圆形的水泥楼顶。这时,大批的鬼子也已经拥进了院子,将水楼子紧紧围了起来。

趴在水楼子顶上,花舌头对黑脸说:“妈的,怕是冲不出去了,咋办?”

黑脸望着正在水楼周围布阵的鬼子,说道:“只能拼了,咱杀了那么些鬼子,投降也是死。”

“妈的,那就拼吧!”花舌头也随和道。

指挥鬼子的正是板西大佐,他观察了一番敌情,先派出了一个三人小组向水楼靠近,但黑脸一甩匣子枪,两个鬼子就地倒下了。花舌头禁不住喊道:“好枪法啊。”

黑脸阴着脸,也不吭声。

板西大佐一看水楼上的敌人战斗力这么强,下令停止了进攻。然后,他又把杜刚叫来,让他躲在靠近水楼的一棵粗壮的柳树下,向着水楼喊话,劝解上面的人投降。

花舌头趴在水楼上,也朝着杜刚喊道:“你******少啰嗦,老子投降是死,不投降也是死,不如拼了!”

这时,板西大佐却从卧伏的一段花墙下站了起来,说道:“我是板西大佐,大日本皇军住蒙阴县城的最高指挥官,我说话是算话的,只要你们放下武器,我保证你们的生命安全。”

“放狗屁!”黑脸翘起头来,骂道。“你们小日本说话都是放屁!”

“你,太粗鲁了!”板西大佐气得脸都歪了,旁边的机枪手猛地扣动了扳机。

“嗒嗒嗒……”一串子弹,擦着黑脸的头皮飞过。

“我****奶奶!”黑脸破口大骂起来。

花舌头原地趴着,却用眼角勾着他,骂道:“****的,老子嘴臭,你他妈比老子还嘴臭!”

黑脸用挑逗的眼神瞅着他,说道:“你小子,啥事超过你大爷唻?老子本来还想掖着藏着,到了今天这个地步,就明告诉你吧,你捡的那个娘们,老子早就尝鲜了。”

正说着,鬼子一颗手榴弹突然扔了上来,而且偏偏在黑脸身旁爆炸了,黑脸的身体抖动了几下,开始大口大口地喘气了:“小子,快,救救我,老子快不行了。”

“救你个球!咋救?”

“老子实在不行了。”黑脸扭过头来,一只手捂着被炸伤的胸部,对他说:“你那娘们,真舒服啊!”

花舌头的怒火从眼里喷射着,他冷静地对他说:“正过身来,我给你包扎。”

黑脸信以为真,就势躺下了。

花舌头猛地将枪口对准了他的胸膛,咬着牙说:“你就安息吧!”

还没等黑脸反应过来,他的枪就响了,黑脸瘫软了。

到此,花舌头也挺起脖子朝鬼子喊道:“你们说话算话吗?”

鬼子没动静。

“那就拼吧!”花舌头声嘶力竭地喊。

“停!”板西大佐又站了起来。“你只要归顺皇军,我保你生命安全!”

“说话不算数呢?”花舌头又喊叫着。

板西大佐主动把双手举了起来,说道:“我愿上去跟你谈判。”

“好吧,你上来。那个已经让我干掉了。”

同类推荐
  • 我最初的日子

    我最初的日子

    《我最初的日子》是青年诗人杨子婴的诗集,收录了90余首中文诗歌和4首英文诗歌,这些诗歌有的曾发表于《星星诗刊》,有的在美国文学刊物上发表过。这本诗集带给人不小的惊喜,作者的语言干净剔透,既有少女情怀的书写,在诗歌和语言技巧上也有有意识的训练和实验。作者的优点非常明显,语感轻松如鹿,意象选择有少女的清浅,如发表于《星星》诗刊的《白鹤语录》一诗,“雨后的棚屋杏花泥土浅浪”“蚕豆粒只等七分饱才摘来吃/黄瓜南瓜刚摘来尝时新”,用词和语感清新仿佛带有清香。字条系列的几首诗散落在诗集中而前后呼应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也体现了作者的用心和匠意。《海岛数日》充满童话色彩,颇富想象力。
  • 伊索有话说

    伊索有话说

    本书立足《伊索寓言》,畅谈人生智慧,其文笔之精非夸夸其谈者可比,其点题之妙非误人误己者可言。其忠于原著、超越原著,即令伊索活转过来也将叹为观止、缄口不言。顶多背地里嘟囔:“所谈智慧……多少有些牵强附会,然而……”然而青出于蓝胜于蓝!所谓“牵强附会”,可作此解:因为强,所以牵;因为会,所以附!莫迟疑,捧读本书!捧读本书,你将如梦方醒——这不就是我以前想到过的,还没来得及归纳的“我的智慧”吗?对,这是你的智慧!
  • 朋友:贾平凹写人散文选

    朋友:贾平凹写人散文选

    本书分亲人篇和朋友篇两部分,收录了作者《喝酒》、《我不是个好儿子》、《相思》、《荒野地》、《哭三毛》等作品。
  • 外事实用文书大全

    外事实用文书大全

    外事文书源远流长。它是一国政府外交代表、外交机关和民间法人、自然人与外国政府、机关和人员进行各种外事活动实践的产物。可以说,自从国家形成之后,只要有了国际间官方和民间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往来,就产生了外事文书。
  • 橘黄色的生日

    橘黄色的生日

    这么多年来,作为一个编辑,我不太喜欢喋喋不休地唠叨那些已经烂熟的“榜样文本”,我甚至不知道那些除了“榜样文本”就不能说话的批评与理论究竟多少斤两。从这个角度上讲,我更看重“在场”的阅读,这样的阅读总会给自己带来兴奋与欣喜。我是一俗人,一个做编辑的俗人,还喜欢把这样的阅读留作自己的笔记。去年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我的《阅读的姿势》就是这样的一份笔记,我很珍视这份笔记,因为我珍视所有“在场”的阅读,有我自己的判断,有我自己的好恶,有我自己的真实,也有我自己的谦虚与谨慎。
热门推荐
  • 法则时代

    法则时代

    后末日时代末,法则之父齐瞻在云迹学院提出了被后世称为法则总则的三大基本原则:之一任何事物的状态变化都可以还原为能量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必须通过法则来实现。之二法则是无形的,法则载体的改变将导致能量变化的改变。之三一道完整的法则必须包括至少一个能量入口与出口。齐瞻认为,能量可以分为阴阳两种状态,法则载体则由金木水火土五大类构成。这些被统称为阴阳五行理论。后世将这一年定为通历元年。此后,人类正式进入法则时代。
  • 大英雄郑成功

    大英雄郑成功

    反清复明的壮志豪情,一波三折的情人之恋,空前壮观的台海大战……中央电视台将于近期播出同名电视剧,本小说给广大读者述说郑成功颇具传奇的真实人生,奏响爱国主义的主旋律。
  • 太空探索前沿

    太空探索前沿

    天文学是观察和研究宇宙间天体的学科,它研究的是天体分布、运动、位置、状态、结构、组成、性质及起源和演化等,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天文学研究对象涉及宇宙空间的各种物体,大到月球、太阳、行星、恒星、银河系、河外星系以至整个宇宙,小到小行星、流星体以至分布在广袤宇宙空间中的各种尘埃等,因此充满了神秘的魅力,是我们未来科学发展的前沿,必将引导我们时代发展的潮流。
  • 商务英语900句“袋”着走

    商务英语900句“袋”着走

    本书提炼出外企员工日常交流中使用最高频的话题情景,力求生活化,真实化。全书点面结合,通过句型替换,举一反三,以一句顶万句,方便记忆。 本书采用口袋书设计,方便携带,可谓挤地铁乘公交的上选佳品。便于随时随地学习,为自己充电。上班前看一眼,一天都能用得到。
  • 缺心人

    缺心人

    出生就有先天性的心脏问题的婴儿俊草被遗弃在冰天雪地,被好心拾荒人收养,正常人的体温是37度,而他的体温却是零度。被宣告了死亡的孩子却奇迹般的活了下来,从小他就知道了本不该知道的很多事情,天文地理,五行八卦,甚至可以看透别人的命格。从小俊草就只喜欢在一种地方玩,那就是坟场········还是决定把老书写完本,两本书一起写思路有些混乱,这本书暂时停在这里了,抱歉,真后悔把第一本书设定的太长·········
  • 那些年所经历的光辉岁月

    那些年所经历的光辉岁月

    高凌天,从小成绩都是全校最顶尖的,但是因为女友被欺凌,他发现自己根本就没能力保护自己身边重要的人,当他遇上一群志同道合的兄弟,一群热血少年,在腥风血雨的江湖路上开始了新的旅程,创造属于自己的光辉岁月,那些年我们就是那样过来的,不求改变这个世界,只求不被这世界改变……少年正在抛头颅洒热血,少年为了理想浴血奋战。少年不奢求永远的辉煌,少年享受那短暂的瞬间。加油吧少年,为了梦想而奋斗吧!!!
  • 都市妖隐

    都市妖隐

    一个妖怪生活在现代都市里的故事……
  • 天洲圣宸

    天洲圣宸

    出自北丰城的他,踏破鬼魅,称王北弦,进军妖域,在各域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神话后,组建征天战队,征服天洲,最终成为天洲圣宸。
  • 沉思录

    沉思录

    《沉思录》,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所著,这本自己与自己的十二卷对话,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所写,是斯多葛派哲学的一个里程碑。《沉思录》来自于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身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冷静而达观的生活。马可·奥勒留在书中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摈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值地思考。而且,不仅要思考善、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还要付诸行动。
  • 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

    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59岁时发表的第一部小说,享有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美誉。该书首次出版于1719年4月25日,在当时社会赢得了广大的读者群,一年之内就再版三次。随后的几十年当中,它一版再版,成为继《圣经》之后出版的英语语言读物中阅读范围最广的图书之一,而且在西方文学史上没有任何一本著作像《鲁滨逊漂流记》一样产生数目如此巨大的译本和改写本。其文学影响及对人类社会的深远意义是许多其他著作所无可比拟的。这部作品通过作者丰富的想像力,鲜明·反映了18世纪英国社会的时代特征,真实地描写了离开社会28年之久的人所经历的逆境和绝望感,还有对信仰的体验和对生活无尽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