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53800000007

第7章 姓名影响你的一生(3)

⑤帝王影响。在封建社会,帝王的命名方式对民间常具有导向作用。唐宋以前,帝王名多为单字,例如:唐代22帝,只有太宗李世民和玄宗李隆基是双名,其余的均为单名;宋代18帝,也只有太祖赵匡胤和太宗赵匡义为双名。但到了明代,双名比例增大。明代凡17帝,除成祖朱棣是单名外,自太祖朱元璋至思宗朱由检全是双名。清代凡10帝,自顺治帝福临至宣统帝溥仪,全为双名。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帝王命名的复音化,无疑对社会人名有一定的影响。

总之,我国人名的复音化是一条基本规律,这是历史的选择。但是在当代社会,取用单名的现象又有回潮,造成的社会问题也相当严重。为什么在命名时又会出现这种历史的回归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索。

七、人名的审美化倾向

人名是精神文化的产品,它除了新颖、独特和简单、明确以外,还必须具有审美价值。最初,古人对此并不重视,所以,那时的人名都比较粗放、简单。从周代开始,我国人名开了一个新生面,古人取名用字不再是漫不经意、毫无顾忌,而是字字斟酌、取精用宏,那些含义美好、吉祥的字成为争相取用的热点。这时,古人已经认识到,人名不仅仅是简单的区别符号,它还是人的化身。在社会交际中,一个好名可以赢得人们的喜爱,而一个恶名则只能引起人们的厌恶。所以,从周代开始,美始终领导着命名的潮流。

但是,另一方面,一些缺乏美感的人名也始终没有绝迹。打开史册,这类丑名、恶名几乎无代无之,例如:春秋时期的饕餮、黑臀,南朝的常丑奴,辽代的王驴粪,唐五代的郝牛屎等等;至于小名,更是无奇不有,例如:司马相如小字犬子、桓熙小字石头、范晔小字砖儿、慕容农小字恶奴,更有什么斑兽、秃头、龟儿、獾郎,不一而足。即使在现代社会,我国一些文化比较落后的地区仍流行着给孩子取丑名、恶名、贱名的习俗,譬如北方农村,常喜欢为孩子取一个鄙俗不堪的乳名,如狗剩、狗蛋、臭屁、茅缸、屎娃、烂娃、二蛋、古乱儿、木犊儿、疙瘩等,在山西某些山区县,甚至直接以男女生殖器名称入名。这种习俗来源于一种落后、愚昧的传统观念,即“贵人多恙”、“贱人易养”,以为一个俗陋不堪的名字就可以使孩子消灾弭难、富贵平安。这种迷信心理反映出人们对命运的恐惧与无奈,但也隐含着为人父母的善良愿望。动机虽然美好,结果却得不偿失。一个好端端的孩子却终生顶着一个恶名,无异于佛头煮粪,在社交中往往给人先入为主的不良印象,从而影响对他的客观评价。由于这类名字违背了我们民族的审美心理,损害了名字主人的社会形象,所以不可能成为命名的主流。现在,随着全民族文化水平的提高,这种命名现象已呈式微之势,尽管恶名、丑名、贱名尚未完全消失,但一般都封闭在小名、乳名的大仓库里,很少在社会上通行。

我国女子的人名也表现出鲜明的审美倾向,古代传说中的女性,以及先秦时期的女性,她们的名字大都有“女”字或“女”旁。例如:女娲、嫘祖、娥皇、女须、褒姒、武姜等,名字中要突出她们的性别。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古代妇女的地位日益低下,沦为男子的附属品。她们也有自己的名字,但只局限在狭小的范围里使用,越不出家庭的藩篱。唐宋以前,在史籍中还经常出现女名,一些女作家、女诗人、女英雄的知名度也相当高,例如班昭、蔡文姬、苏蕙、谢道韫、花木兰、缇萦等。唐宋以后,社会上重男轻女的思想日趋严重,她们的名字也很少见于史册,非不得已,绝不奉告。《宋史·列女传》记载了40位烈女的事迹,却只有3位有名,其余或称某氏、或称某某妇、某某女。

封建社会的妇女几乎没有社会地位,她们存在的价值只是为了取悦于男人,所以,女人的名字大都局限在风花雪月、女德女红的小圈子里,其素材多为供人欣赏、玩弄的事物。例如:首饰中的钗、环、钏、簪,服饰中的锦、绣、纨、绮,化妆品中的粉、香、黛、妆,女红用具中的针、线、纫、瓶,花卉中的花、草、芝、兰、菊、英、荷、梅、莲、桃、杏、柳,禽鸟中的凤、燕、雁、鹃、鸳鸯,珍玩中的珍、银、珠、玉、琼、珊,等等。此外,还喜欢选用一些色彩艳丽的字眼儿,如秀、美、彩、艳、丽、青、翠红、绿、紫、素;或具有柔和之美的景物,如云、月、霞、冰、雪、霜、雯、春、秋;这类名字也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较之上古时期的女名更为多姿多彩,赏心悦目。但这是一种柔美,与男性名字的壮美不同。如果说男名像泼墨山水图,女名就像工笔花鸟画;男名像激昂的交响乐,女名则更像缠绵的小夜曲。

古代女性要取悦于男子,一是靠姿色容貌,二是靠德行举止。反映在女名上,表示姿色和表示女德的字,使用率非常高。表示姿色的字,如婵、娟、姣、好、媚、娇、娉、婷、嫣、妙、嫩等;表示女德的字,有贞、淑、端、庄、静、娴、贤、惠、婉等。解放后,我国的妇女社会地位大大提高,歧视妇女的现象大大减少,但人们对女性美的看法还很难摆脱传统观念的影响,仍然希望女子容貌秀美、文静娴雅。在这种审美心理的支配下,当代女子的名字与古代女名并无太大的差异,特别是表示女德的字,仍是子命名的热点。但是在不变中也有变,新时期的一些青年家长们,在给女孩子取名时已开始挣脱旧观念的束缚,使名字更具有时代感,表现出全新的审美观。

八、人名的多元化倾向

我国人名的发展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质朴到典雅,由单一用途到多种用途。这一趋势的直接动因是人口的不断增加、文化的不断发展和社交层面的不断扩大。人口的增加要求人名的区别性更强,文化的发展导致人名的审美性更强,社交层面的扩大则促使人名的社会性更强。

中国人名的多元化,在形式上表现为一人多名。人名有小名(乳名、昵名)、大名(学名、官名、族名)之分,有本名和别名(笔名、艺名、化名、绰号)之分,有长期用名和临时用名之分。古代人名就更复杂一些,除了正式的名以外,还有字和号;统治阶层还有自成一格的庙号和谥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一人多名的现象呢?根本原因是人名的社会作用复杂化了。人名不仅仅用来区分个体,而且用来表明亲疏和贵贱了。一人多名的现象虽然产生于封建社会,但在今天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无论古今,指名道姓都是一种极不礼貌的行为。不同的社交场合要使用不同的名,这已经是基本的常识。

中国人名的多元化,还表现为命名动机的多样化。最初,古人取名比较随意,只注意了人名的区别功能,动机较为单一;后来注意到人名还有纪念意义,于是取名时往往取材于孩子诞生的时间、地点、情景和自己的感受;最后才在命名时借名寄意,寄托自己的期许、祝愿和抱负。命名动机的多样化必然推动命名技巧的发展,在形式上不断出新。在今天,人们的思想更为活跃,取名时也没有古代那么多的禁忌,能够更自由、更充分地运用个人才思,制作出一个个含义美好、悦耳动听的人名,使人名园地百花齐放,万紫千红。

九、中华人名的特性

命名有三个最基本的要素,即命名者、命名对象和命名方式。命名者是命名活动中的主体,命名的成败得失主要取决于命名者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心理状态,而个人的文化素养和心理状态又是受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制约的。所以,人名有两个最基本的属性,即民族属性和文化属性。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心理特征,因此便有着不同的命名习惯和命名方式。我们民族历来重视宗族、家庭、血缘关系,传统文化强调的是共性至上的群体原则,所以中国人姓名排列的顺序是姓先名后,因为姓代表着宗族、群体和血缘关系。两个同姓的中国人见面,总好说“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关系便一下子拉近了许多。处于汉文化圈的国家和民族,在姓名的排列顺序上也是姓先名后,例如日本、朝鲜、越南等,这正说明汉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与中国人强调共性、忽视个性的情况相反,西方人则是姓后名前,例如卡尔·马克思、乔治·布什、威廉·菲尔茨等,都是姓在后,名在前。这反映了西方民族对独立人格与主体意识的尊重,名代表个体观念,自然要居于姓前。

由于东西方民族文化的差异,中国人重视姓氏,故有“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之说,妇女出嫁以后仍要保留原姓;西方人则把姓看得很淡,妇女出嫁后要改姓夫姓。中国人姓氏较少,大约3000个左右,常见姓更是有限;而西方人则姓氏较多,如美国社会保险署1974年曾作过统计,美国人的姓氏共有1286556个,数量之大令人咋舌。中国人姓少名多,自然把工夫花在制名上;西方人姓多名少,取名时便显得很随便。

在人名的取法上,中国人注重名字的含义,总想通过名字寄托或表达点儿什么。例如曾普遍采用的字辈名,就反映了浓郁的宗族观念。中国人名中常用的忠、恕、仁、义、礼、智、信、德、宽、厚、中、和、让、谦、良、善等,则是传统道德观念的体现。尤其具有中国特色的,是人名中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五行是指水、火、木、金、土,阴阳五行的理论模式包括了五色、五声、五味、五脏、五情、五常等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相生的顺序是木、火、土、金、水,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的顺序是水、火、金、木、土,即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从唐代开始,就有人利用五行相生的原理命名,例如:唐人毕构,其子叫毕炕,其孙叫毕垌、毕增,其重孙叫毕镐、毕钚、毕钅求、毕锐,四代人的名字按照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的顺序排列,井然有序。宋代朱熹家族的命名也是如此,其父朱松,其子朱在,三代人的排列顺序也是木生火、火生土。这类名字隐含着希望后代生生不已、子孙绵延的意思。后来,五行又与人的命运联系到一起,成为算命先生蛊惑人心的工具。于是,人们在命名时就要考虑命名对象是否禀赋五行,如果五行不全,就要在人名中予以补救。鲁迅写的《故乡》中,闰土因为是“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父亲给他取了这个名字。我们平时看到许多人名用字含有金、木、水、火、土的偏旁,其中有很多都是为了五行盈虚调和,用来弥补“生辰八字”的欠缺。

在人名的使用上,中外也有差异。中国人特别重视人伦关系,中国文化就是一种伦理文化。在社会上,每个人都有自己固定的社会地位,都有一定的名分,不能稍加逾越。孔夫子就强调:“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于是,人名的使用便具有了非同小可的社会意义,它可以区分人的亲疏贵贱。所以,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人多名,特别是古代,名、字、号俱全,各有各的用场。多名是为了“敬名”,敬名也就是为了敬人。另外,在正式的社交场合决不能指名道姓,尤其对长辈和地位高的人。西方人在人名的使用上似乎也很少禁忌,呼叫比较随便,甚至对长辈也可直呼其名,如在德国,子女也可以叫父母的名字,电影《英俊少年》中即表现了这一点,父母并不以为忤。要在中国,这可算得上是大逆不道了。中国人不但不能呼叫父母的名字,子女的名字还不能与父母的名字重复,同字同音都不行。西方则不然,两代人重名的现象相当普遍,若需区别,则冠以“大”、“小”或“一世”、“二世”一类的字,例如大仲马、小仲马,威廉一世、威廉二世等。在俄罗斯人的名字中,干脆就有父称一项,例如俄国着名诗人普希金的全名是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其中第二项即父称,意为谢尔盖之子,谢尔盖是其父的名字。

可见,由于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的影响,我国人名独具一格,从命名立意到命名技巧,从名字的使用到名字的禁忌,都与西方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些汉学家或长住中国的外国人,他们往往给自己起一个中国式的名字,这样既照顾到了中国人的命名习惯,使人感到亲切;同时也暗示了自己从事与中国有关的工作这一身份。例如《中国自然科学史》的作者李约瑟、香港第27任总督卫奕信、李立三的前苏联夫人李莎、着名翻译家戴乃迭等。具体到我国人名,主要有以下几种特性:

①专指性。

人名是区别个体的特定标志,名字一经制定并进入社交领域之后,便成为命名对象的代表符号,也就具有了明确的指称。譬如我们一提到“李白”,就会联想到他是我国唐代的一位伟大诗人;一提到“焦裕禄”,就会联想到他是共产党的好干部、********的好榜样。明清时期,丫环中叫“梅香”的特别多,所以“梅香”几乎成了丫环的代称,《红楼梦》第60回,芳官在和赵姨娘吵架时说:“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罢咧!”人名的这种专指性显然是它的区别本质所决定的。

人名一般是不能共享的,人名的重复和雷同直接冲击了它的区别作用,干扰了人名在社会上的传播。名同实异,彼此不分,最容易造成交际中的混乱。为了达到区别的目的,必须附加摹状词予以限定,例如在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名单中,浙江省有两个“张玉兰”,河南省有两个“赵福林”,因此不得不注明“湖州张玉兰”、“瑞安张玉兰”和“安阳赵福林”、“焦作赵福林”。这种附加摹状词以区别同名异实者的现象,称为“渔网情景”,即必须滤掉多余的水,目标才能显现;相反,一个卓然不群的人名,其专指性被发挥到最大限度,毋需再附加摹状词加以描述,这种现象被称为“鱼叉情景”,鱼叉可以直接命中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99条有明文规定,以法律的形式保护公民的姓名专用权,使人名的专指性得以充分发挥。

②简明性。

人名在形式上必须简明,只有这样,人名在进入社交领域后才更易于记忆,易于传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如果信息材料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而且在表达形式上又很简明,我们就记得快、记得牢。人名也是如此,简明的人名容易记。名字记住了,也就更容易进行传播。传播的范围扩大了,反过来又可以强化人们的记忆,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同类推荐
  • 兰州历史文化:重教兴学

    兰州历史文化:重教兴学

    本书依据兰州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基本特色,列出十二个专题,分别叙述了兰州的教育发展历史。
  • 每天懂点好玩人性学

    每天懂点好玩人性学

    了解人性,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人性无法触摸,不被看透。这令许多人陷入迷茫和困境,本书是将会成为改变你生活的指南书。
  • 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

    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中、美、英、德、法、俄、日等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轨迹,指明了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使命,明确了新闻传播教育的理念、目标与模式,提出当代新闻传播教育应弘扬人文主义精神,以高等教育为主体,以复式专才教育为途径,以社会责任为专业理念,以国际化为发展目标,以高素质的师资和雄厚的资金投入为保障。本书的读者对象是新闻传播教育工作者、新闻传播从业者、新闻传播史论的研究者和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学生。
  • 镜像与她者:加拿大媒介与女性

    镜像与她者:加拿大媒介与女性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类生活水准的提高,大众对媒介越来越接近,越来越依赖,媒介作为社会建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对女性群体的调研显示,绝大部分的女性认为传媒在自己的生活中有重要位置。据调研,中国女性中每天花在电视传媒上的时间超过一个小时的占80%以上,大众传媒已成为女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所以媒介传播与女性之间存在着种种不可割舍的联系,媒介的传播对女性的生活与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在全世界范围内,女性仍处于较低地位,在与媒介的关系中,女性也仍然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加拿大也不例外,部分媒体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或政治利益的需要,往往存在着忽视弱势群体的现象,包括女性。
  • 安全伴你成长:安全教育简明读本

    安全伴你成长:安全教育简明读本

    亲爱的同学们,学校是传播和延续人类文明的神圣殿堂,是大家求学、求职,以及全面发展的广阔天地,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进步最活跃的推动力的源泉。学生时代是人一生中生命力最为旺盛、思维和社会活动最为活跃的时期,校园里随处可见莘莘学子洋溢着青春活力的身影;同时,学生时代也是学生生理与心理、个人与他人、理智与情感、专业学习与素质拓展等各种矛盾最集中的阶段,所以,充满能量的释放、交际的矛盾运动和跌宕情感的起伏也不时冲击着校园生活静静的堤岸。
热门推荐
  • 爱犊居吟草

    爱犊居吟草

    本书是山西省著名作家马乃骝的诗文集,马乃骝,已故,生前任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是纳兰性德研究专家……
  • 蜕变王者

    蜕变王者

    风流快活的冷家公子在他十六岁生日的时候被自家老爷子送进杀手训练营,昔日的风流公子,今日的冷酷杀手。他的强势回归又会又怎样的故事?请看《蜕变王者》
  • 总裁枭宠:萌妻十六不好惹

    总裁枭宠:萌妻十六不好惹

    十六岁那年,她一碗皮蛋粥烫了他的二弟。从此他讹上了她:“我的下半身就这样毁了,你要负全责!”她咬牙:“负责就负责!”从此,做他的女佣,伺候他的起居,晚上还、还要……“姓龙的,你不是说你下半身全毁了吗?”某女纵然小白兔,被人欺上身后也要跳起来咬人的!他却笑得厚颜无耻:“我说的是,我的下半生都毁在你手里了,老婆。”
  • 明末帝业

    明末帝业

    失业之后再失恋的三好青年“崇祯”,一时想不开,学着“崇祯”把自己给吊了!不过他不仅没死,还穿越了,成了明末帝王崇祯!从此稳朝局,灭大清,荡倭寇,征欧洲……真正一统天下的帝业,就此开始!
  • 微人的文

    微人的文

    看看蝴蝶的飞!你见过千遍万遍了?那为什么直到此刻,你才发现,这是一种软绵绵的飞?不像鸟的爽利,没有鹰的俊伟,这也是飞,一种软绵绵的飞!......有多少人生像蝴蝶,有多少梦想像蝶飞?蝴蝶的最美是它的悲,你看人死羽化为蝶,或者梦而为蝶,醉舞花丛,游戏光阴,你可曾想过它求生的不易?
  • 生死循环

    生死循环

    循环走,鬼门关、黄泉路,经过月神花,走过奈何桥,最终问题人间界。
  • 挽河洗剑记

    挽河洗剑记

    宅门飘雪。一个擅长快剑的剑客。一个飘雪般的剑客。仗剑江湖。只为四季飘雪。四季飘血。为的只是那一剑速杀。
  • 有一种气质叫包容

    有一种气质叫包容

    本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笑对人生,包容须从心开始修身养性,包容还须度己修身包容了别人,救赎了自己吃亏是福,包容是爱等。
  • 凰舞倾歌

    凰舞倾歌

    明明是个悲催到极点的娃,可是穿越来却被人满地追杀。老虎不发威,到老娘是吃素的啊!管你有多厉害,先打了再说。打完就跑,可是却被某个妖孽大爷给当场‘捉奸’,直接‘绑’着走人。喂喂,要不要这么欠扁!就算老娘长得如此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可也不能这么大刺刺地把老娘带走啊!不爽不爽,极度不爽!不管怎样,都要将追杀她的幕后黑手找出来。结果查到的真相实在是太惊悚了,嫡姐强了未婚夫,新婚之夜还将她踢出了本家,最后还来个毁尸灭迹。天,要不要这么彪悍,看老娘如何女扮男装,再来个下马威。想坑老娘,下辈子吧!
  • 阿惑的天空

    阿惑的天空

    属于所有少年的天空,是纯粹而辽阔的,写满了梦想、友情,还有成长。本书中的主人公阿惑和他的伙伴们就为我们描绘了一片充满梦想和信念的天空。全书文字清新、配图精美,让我们感受到的是最执著的信念、最真挚的友情和最初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