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11100000027

第27章 近现代时期(2)

他也是第五届全国********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委员、民进中央主席。

叶圣陶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很有·套。叶圣陶先生的长子叶至善介绍小时候父亲是怎样教授他作文时,用了“不教”这样的字眼。那么作为一个文学家,为什么叶圣陶却不教育孩子写作文呢?原来,叶圣陶从不给孩子教授作文入门、写作方法之类的东西,他仅要求子女每天要读些书,至于读点什么,孩子喜炊什么就读什么。

但是读了什么书,读懂点什么,都要告诉他。除此之外,叶圣陶还要求其子女每天要写一点东西。至于写什么也不加任何限制,喜欢什么就写什么:

花草虫鱼,路径山峦,放风筝,斗蟋蟀,听人唱戏等都可以。

“不教中有教”“寓教于不教”正是叶圣陶独特的教育之道,不管是在指导孩子作文,还是在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都是如此。其高明之处在于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启发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自觉,让孩子自觉成才,自觉成长,而不是强制。

叶圣陶不教中有教的教育方法还体现在精心为子女修改文章上。叶至善在兄妹合集的《花萼》出版时的《自序》中,记叙了当时的情景:“吃过晚饭,碗筷收拾过,植物油灯移到了桌子的中央,父亲戴起老花眼镜,坐下来改我们的文章。我们各据桌子的一边,眼睛盯住父亲手里的笔尖儿,你一句,我一句,互相指责、争辩。

有时候,让父亲指出了可笑的谬误,我们就尽情地笑。每改完一段,父亲朗诵一遍,看语气是否顺适,我们就跟着他默诵。我们的原稿好像从乡间采回来的野花,蓬蓬松松的一大把,经过父亲的选剔和修剪,插在瓶子里才像个样儿。”

次子叶至诚也描写过他们父子一起改文章的情景:“父亲先不说应该怎么改,让我们一起来说。你也想,我也想,父亲也想,一会儿提出了好几种不同的改法。经过掂量比较,选择最好的一种,然后修改定稿……”

三个孩子一起跟父亲学写作,仿佛在进行一场竞赛,每个人都暗自憋着劲要超过其他人。这种学习氛围里,有指导,有点拨,有热烈讨论,有激烈竞赛。三个孩子长大成人后个个成材,都要从根本上得益于叶圣陶的“寓教于不教”的独特教育方法。

不仅如此,叶圣陶还重视对孩子的言教和身教,其身教影响和示范对子女来说更全面、更深刻、更耐久、更有魅力。叶圣陶让孩子们写作时一直留意语言,尽量少用浓艳富丽、华而不实的词藻语汇,要特别讲究锤字炼句,讲究以少胜多、一语传神。叶圣陶以身示范的艺术追求和人格修养,对孩子的影响更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因此他的孩子也都是写作方面的高手。

童第周父亲开明教子促成材

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我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他一直从事发育生物学的研究。他领导的研究工作居于国内外同类研究的先进行列,在实验胚胎学和发育生物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创造性的成果。他所获得的成功,与他小时候所受到的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童第周于1902年5月28日出生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塘溪镇童家岙。

据说,从宋至清,这一地区出了6名状元、1000多名进士、数千举人。童第周的父亲重视自己的学习,同时也非常重视对自己的儿女们进行诗书教化、知识启蒙,而且还创办了小山村第一所私塾学校,教化村民,造福后代。

父亲比较开明的思想和教育,使童第周兄弟几人耳濡目染,受父亲的影响,爱学习、追求知识的种子早早地就在童第周兄弟几个人的心里生根发芽,并渐渐得到了强化。尽管“学而优则仕”是童第周的父亲送子读书受教育的初衷,但这无形中也使子女解开童蒙,知书达理,提升了自己为人做事的品格修养。

童第周小时候的好奇心十分强,看到不懂的问题往往要向父亲问个为什么。父亲每次都不厌其烦地耐心给他讲解。

一天,童第周看到屋檐下的石阶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一行小坑坑,他觉得十分奇怪,琢磨半天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便去问父亲:“父亲,那屋檐下石板上的小坑是谁敲出来的?是做什么用的呀?”

父亲看到儿子这么好奇,高兴地说:“这不是人凿的,这是檐头水滴下来的。”小童第周更奇怪了,水还能把坚硬的石头敲出坑?父亲耐心地解释说:“一滴水当然敲不出坑,但是天长日久,点点滴滴不断地敲,不但能敲出坑,还能敲出一个洞呢!古人不是常说滴水穿石嘛!

就是这个道理。”

父亲的一席话,在小童第周的心里激起了一阵阵涟漪,他坐在屋檐下的石阶上,望着父亲,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由于农活比较多,童第周对学习有些失去兴趣,不想读书了。父亲耐心地开导他说:“你还记得滴水穿石的故事吗?小小的屋檐水只要常年坚持不懈,能把坚硬的石头敲穿。难道一个人的恒心不如檐水吗?学知识也要靠一点一滴积累,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成功。”为了更好地鼓励童第周,父亲书写了“滴水穿石”四个大字赠给他,并充满期望地说:“你要把它作为座右铭,永志不忘。”

童第周慢慢长大了,他的几个哥哥深明大义,将童第周送入了可供食宿的浙江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读书。

童第周的大哥希望童第周努力学习,将来有出息,同家乡帮助哥哥办学。已经开阔眼界的童第周此时心巾已有另一番高远的志向,要进当时省内名望极高的宁波效实中学读书。大哥为小弟有志向感到高兴,又为小弟感到担心。

童第周坚决地告诉哥哥们:“我一定能考上效实中学!”童第周一丝不苟地进行备考,一家人也全都动员起来支持他。善良的母亲经常在半夜时分悄悄起床,隔着窗户静静地注视着儿子苦读的背影。

童第周终于考取了效实中学,成为三年级的插班生,可是他的成绩全班倒数第一。面对成绩单,童第周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很快,童第周所在的寝室传出了“小童第周不顾学习,经常谈恋爱到深夜”的新闻,引起了关心他的同学和老师的担忧。一天深夜,教数学的陈老师办完事情回到学校,发现在昏黄的路灯下有个瘦小的身影在晃动,原来是童第周正在借着路灯光演算习题。

“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回寝室休息呢?”

“陈老师,我要抓紧时间把功课赶上去,我不要倒数第一名。”

陈老师望着童第周瘦小的身躯,关心地劝童第周回去休息,可是走出不远,童第周又站在路灯下捧着书本渎了起来。陈老师被深深地感动了,他深深地理解童第周的志气,为自己有这样的学生感到自豪。

第二天,陈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郑重地说:“我明确地告诉大家,童第周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凡事不要靠推测下结论,更不要用流言去中伤别人,特别是对于一个勤奋好学的人,更不能这样!”陈老师严肃地说:“我亲眼目睹了童第周熄灯后还在昏暗的路灯下专心致志地演算习题。他太辛苦,太勤奋了!他值得全体同学学习!”

期末考试到了,童第周又成了全校关注的对象。他终于靠自己刻苦的努力,使各科平均成绩都达到了70分,其中几何得了满分,引起了全校的轰动。

在自己的努力和老师的关心下,到高三期末考试,他的总成绩名列全班第一。校长陈夏常无限感慨地说:

“我当了多年校长,从来没有看到过进步这么快的学生!”这不能不说是童第周父亲颇有眼光、懂得学习重要性的结果。

后来童第周回忆自己童年的时候感慨地说:“在效实的两个‘第一’对我一生有很大影响。那件事使我知道自己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做到的,我经过努力也一定能做到。世上没有天才,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

1924年7月,童第周在哥哥的支持下考入复旦大学,从此,他开始了追求科学,献身事业的漫漫求索之路。

父亲去世后,童家兄弟一个个相承接力,循环资助,培养兄弟成才,一时成为乡里美谈,而童第周则进步神速,后来终成为我国杰出的生物学家。

胡适母亲居丧守寡严教子胡适是我国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他原名嗣糜,学名洪骍,字希疆,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后改名胡适。

胡适的父亲胡传中过秀才,历任郑州、上海、台湾等处官职,有“能吏”之称。胡传公务之余便教妻子冯顺弟读儒书,讲求为人之道。冯顺弟人之于耳,存之于心。可惜胡适4岁的时候父亲便不幸病逝了,从此,母亲冯顺弟便担负起教育子女的重任。

作为母亲的冯顺弟受丈夫的影响很深,她衷心敬佩丈夫的人品和学问,并将丈夫教给她的《论语》章句学以致用。她以曾子名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等来鞭策和鼓励儿子。

每天临睡之前,母亲坐在床沿边上,叫儿子站在床前搁脚板上,让儿子说说今日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该临写的帖是否写完。母亲在督促儿子“三省”之后,又对儿子细述他父亲生前的优点,说:“你总要踏上你父亲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好人。你要学他,不要丢他的脸”。说完之后,母子二人默然相对,好一会儿,母亲才叫儿子回房就寝。次日晨光熹微之时,母亲就把儿子叫醒,催儿子快点上学。因为学塾门上的钥匙放在老师家里,所以胡适总是天蒙蒙亮时就得赶到老师家门口,轻轻地敲门,听到敲门声,里面就有人把钥匙从门缝里递出来。胡适接到钥匙后,立即赶到学塾把门打开,然后坐下刻苦攻读,天天如此。

胡适小的时候是既聪明又调皮,但有的时候也会惹母亲生气,但胡适做错了事,母亲从来不在人前责备他,而只用严厉的眼光一瞅,胡适就被吓住了。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母亲才关起房门教训儿子,有时罚跪,有时拧儿子身上的肉,也不许儿子哭出声来。

母亲这样做,为的是使儿子牢记何以受罚,而不是借此出气。

一个秋天的晚上,天气转凉了,但儿子身上还穿着单薄的衣裳,站在庭院里眺望星空。母亲关切地说:“天凉了,快进屋穿件夹衣吧!”儿子此时看星星正起劲,竟与母亲顶嘴,说了一句调皮的话:“凉什么?我还不老呢!”想不到这句话刺伤了母亲的心。

后来胡适意识到自己闯了大祸,跪着直哭,并不住地用手去擦自己的眼睛。

不知擦人了什么细菌,竟害了一年多的眼病,看了好多的医生也不好。听乡下老人说用舌头去舔可以治好,母亲便用舌头去舔儿子的眼,居然给舔好了。胡适长大成人后,念及此事,称赞妈妈是“慈母兼严父,一身二任焉”,对母亲十分崇敬。

胡适天赋聪颖,加上母亲管教有方,ll岁时已经能用朱笔点读《资治通鉴》,而且独出心裁,自己创编了一部《历代帝王年号歌诀》。此《历代帝王年号歌诀》传到当地知府大人手中,知府大人十分赏识,让人用宣纸印了数百本散发。胡适从此得了个“小神童”的称号。

就在这个时候,胡氏家族的经济情况每况愈下,母亲只好让ll岁的胡适乘船去泾县,帮舅父料理药店的杂务事。但胡适对于经商不感兴趣,一有空隙便捧起线装古书阅读,于是他开始着迷了。他想起二哥胡绍之在上海的情况还不错,便写了一封信给二哥要求到上海读书。母亲想起了丈夫的遗言:“你要尽力让他读好圣贤书。”

于是在经商与读书之间,她毅然决然为儿子选择了后者。

胡适临行前,母亲还专为儿子做了一只枕头套子,枕头套子上用紫红色线绣了两行文字:“男儿立志出乡关,读不成名死不还。”胡适那时是一个刚满12岁的孩子,第一次离开母亲。心里恋恋不舍。后来胡适回忆当时的情景时写道:“我就这样出门去了,向那不可知的人海里去寻求我自己的教育和生活——孤零零的一个小孩子,所有的防身之具只是一个慈母的爱,一点点用功的习惯,和一点点怀疑的倾向。”

胡适到上海后,曾先后就读于梅溪学堂,澄衷学堂,中国公学。后因经济困难,书读不成了,由王云五介绍当了华童公学的国文教员。在他读书、任教期间,已常有诗词、文章发表。有了收入后,胡适便常常寄钱给家里。

1910年初,胡适的二哥胡绍之因公事去北京,获悉同年六月份京城举行留美官费生招生考试。胡绍之遂致函胡适,告诉他这一消息。胡适认为这是极好的机会,便写信告诉母亲。

母亲接信后即挥毫复函,鼓励儿子抓紧攻读,进京赴考。于是,胡适日夜苦读,温习各门功课。六月份,向一位同乡借了二百银元旅费到了北京,月底参加了在清华大学举行的考试。

七月份发榜,胡适榜上有名,考取了庚子赔款第三期留学美国的官费生。

胡适考取留美官费生之后,立即写信给母亲报喜。母亲当即复信给儿子:“你到美国后,宜勤寄家信,每月至少必须一次。每年必照两张相片寄家,切勿疏懒。你此出洋,乃你昔年所愿望者,一旦如愿以偿,余心中甚为欣幸……一切费用皆出自国家,则国家培植汝等,甚为深厚。汝当努力向学,以期将来回国为国家有用之材。

庶不负国家培植之恩,下以有慰合家期望之厚也。”1910年8月,胡适由上海乘船出发,横渡太平洋去了美国。

胡适到美国后,谨遵母亲的嘱咐,按月写信回家向母亲请安,母亲则每信必复。寒假暑假,别的留学生游山玩水,而胡适仍然做学问、写文章。

为了孝敬母亲,他一方面从生活费中节约一些费用,定时寄回家,另一方面凡得稿酬亦必酌情寄给母亲。

1915年胡适的大哥胡洪骏因病去世,为办丧事胡家变卖了家里的大部分田地房产。胡家的日子从此更加困难了。母亲遭此巨大打击,生了重病,不能起床。但她宁可自己忍着,也不愿将病情告诉在美国的胡适。她特地请照相馆的师傅来家为她照了一张像,妥善保存,并注明日期。她告诉家里人:“吾病若不起,慎勿告吾儿,以免扰其情绪,分其心思。俟吾儿学成归国,乃以此影与之。吾儿见此影,如见我矣。”

1917年5月,胡适通过了哥伦比亚大学博士论文的答辩,取得了博士学位,于7月回到了安徽绩溪家乡。

当胡适母亲倚着门扉,远远望见儿子胡适走来时,她激动地流下了热泪,口中不停地说:“回来了,好了!”胡适在家乡小住数日,便启程赴京,应北大校长蔡元培之邀开始了他的教授生涯。

胡适回国后,胡家的经济状确实好转了,但胡适的母亲却因操持家务,劳累过度,终于体力不支,于1918年11月23日去世了。胡适闻此噩耗,立刻由北京回家乡奔丧。此后,他写了题为《我的母亲》一文,这篇散文在三四十年代曾被选入国民政府教育部编纂的中学国文教科书里。由此可以看出,母亲对胡适的影响是很深的。

李如珍用惩罚教育李大钊

革命志士李大钊,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他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和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

同类推荐
  • 花开的山谷

    花开的山谷

    草馨儿的这本《花开的山谷》,既有云朵的飘逸又有礁石的沉重;既有山溪的宁静也有瀑布的跌宕;既有水晶的清淳也有流水的透彻;既有子规啼血的深情也有蝶栖花蕊的温馨草馨儿的诗,既紧贴了时代火热的生活,又艺术地挥洒着诗意的想象与意境的深远与辽阔。她让平常变得不平常,她让宁静的水流产生诗的波浪……
  • 青春期的诗 女生卷

    青春期的诗 女生卷

    本书中一段段感人的真情故事,一首首青春桀骜的诗篇,一声声响彻心扉的呐喊,真实地反映了这群追逐青春,追求文学梦想者的心声:如果我在认真写作,请将我留在文坛!才华与轮回,激情与宿命每个人的青春都是美丽的诗,青春用冲动萌生着激情,青春用回忆勾勒着感伤,青春用泪痕描绘期待的忧伤,青春用倔强诠释张扬的个性。
  • 金瓶梅之谜

    金瓶梅之谜

    《金瓶梅》因其大胆描述中国几千年伦理道德中最为害羞的一面,自其问世以来引发了古今数百年的争论。作为一部文学巨作,它不但像是一幅古代社会世俗的巨幅画卷,又有着深厚、浓郁的特定时代经济文化所衍生的思想内涵。如何正视《金瓶梅》,一直是文学界乃至社会探讨不休的话题。《(金瓶梅)之谜》的创作缘起便是希望通过历史、公正的态度,科学的、严谨的考证将该书不为人知的一面展现给读者,给大家正确对待该书提供一个参考。全书本着缜密探究经典文学作品的精髓、帮助读者解惑答疑之宗旨来创作。书中内容间或出现些许有关《金瓶梅》书中关于性的叙述,仅为研究需要,供读者加深对书中人物特性的理解,希望读者能够正确面对。
  • 古文观止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古文观止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散文传统,从先秦至明清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各种文章选本可谓汗牛充栋。在众多的散文选本中,《古文观止》堪称其中最有影响的一部。此书上起周代,下至明末,囊括了名家名作及多种体裁、多种风格的文章,故三百多年来一直是一部适合初学散文者诵读的启蒙课本。为了帮助广大青少年读者阅读、理解《古文观止》,本书将原文、注释、白话翻译融为一体,更增加了“鉴赏”,对每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思想内容、写作特点进行分析,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和艺术情韵。
  • 古绘诗经名物

    古绘诗经名物

    纵使你被生活逼迫,于无限重复中奔忙;纵使你无暇感慨,甚至不曾为眼前的现实而驻足;纵使你匆匆追求,前方依旧茫然却不敢停下脚步,有种美足以感染你,挤出片刻时光,享受沉淀千年的感动——这就是《诗经》赋予生活的意义。《古绘诗经名物》汲取《诗经》极致之美,辅以古代日本学者渊在宽特为《诗经》所作的百余幅古画。让这些首次面世的古画为您呈现出诗文真实、完整的意境,带您穿越千年,体验图文带来不可抗拒的感动。
热门推荐
  • 心灵的召唤

    心灵的召唤

    这是一本温暖人间真情的书;这是一本镌刻个性光辉的书;这是一本启迪苍生心灵的书;这是一本描绘幸福田园的书;这是一本凸显情感智慧的书;这是一本寄托灵魂私语的书;一本读后你一定会感动落泪的书,一本读后你一定会关爱家庭的书,一本读后你一定会珍爱生命的书。
  • 苍穹尽握

    苍穹尽握

    一次偶然的机会,神魂受损的平家少爷平海潮融合了当世绝顶强者的灵魂,获得了太古强者道统传承。从呆傻少年蜕变成睿智公子,一步步走上强者之路,揭开一个个隐藏在历史背后的真相。地煞境?天罡境?很牛逼吗?在下不过区区玄元境。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书评支持!
  • 重生之藏富于民

    重生之藏富于民

    小说主要讲的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新的中国,一个意外引出的一个不屈少年,得到了馈赠,他想改变他所在的世界,让人们可以生活地好一点,少受一些罪,让人们在美好的环境中生活。
  • 异界公主血色复仇

    异界公主血色复仇

    在一个偏于地球的异世界里,在同一年里,七大家族的七位小姐分别被家族陷害。几年后,她们将归来复仇,不同的是,她们比以前强大了百倍。所有人,都只能被她们玩弄于手掌之中。但是,但内部出现了矛盾,当希望一次又一次的破灭。她们该怎么样?友情,亲情?她会选择哪一个?
  • 我最想要的朋友

    我最想要的朋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之所以越来越美好,越来越进步,就是因为有无数的精英人物前赴后继,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他们有的为民请命,有的慷慨赴死,有的钻研学问,有的发明创造……
  • 封界问道

    封界问道

    落花雨,你飘摇的美丽花香氤,把往日情勾起我愿意,化浮萍躺湖心只陪你,泛岁月的涟漪一个家道中落,满门抄斩的落魄少爷。却有着诗人难以愁眠的心境。最后为得救回红颜知己,只好踏上修仙问道之路。浪迹一生只为求得起死回生之术。最终踏破封界,问道尘世间。
  • 魔剑传奇录

    魔剑传奇录

    那名真魔族最后的子民,轻轻地说道,即使今日你所看到的一切,也只是一个征兆而已。即使,魔界降临即使,群妖乱世与今后将要发生的事情相比,也只是微不足道的事而已。悲剧即将发生,一个无比重大、深沉、阴暗的悲剧。......人们在等待一个英雄。带领他们寻找传说中的乐土。而你从出生的那一刻,就注定背负了这一切。
  • 美少女杀手:天医传奇

    美少女杀手:天医传奇

    我课桌的抽屉永远塞满了各式各样的卡片和信笺。我记得第一次将这些「好东西」跟我旁边的女同学分享的时候,她居然哭了。事后我才知道,原来有一封告白信是她爱慕的男生写的。从那时候开始,我就有个特殊的封号││少女杀手。因为我的无心之过让这些少女伤心……
  • 日久见神心

    日久见神心

    "她,寂如月,作为一个穿越过来的,除了傲娇了一点、记仇了一点、丧心病狂的泡了两位男神一下外没什么优点。她如此“老实”地修仙,怎么就惹上了既温柔又霸道又冷酷又无情又无理取闹的腹黑上神。“上神,你干什么解我衣带?”“没事干,造个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喝对茶酒治百病

    喝对茶酒治百病

    自古以来,就有“茶为万病之药”,“酒为百药之长”的说法,用茶饮、药酒保健养生、防治疾病、延年益寿是我国劳动人民经过几千年实践所获得的宝贵财富。时至今日,生活在压力中的现代人,更加需要茶酒来帮助自己防治疾病、远离亚健康,女性朋友更是将茶酒运用到美容塑型中来。本书搜集了古今大量茶、酒防治疾病的资料,筛选出茶饮、药酒方剂百余则,按类编排成册,范围涉及茶酒养生治病常识、体质养生、四季养生、亚健康调养、美容塑型、常见病治疗等方面。编者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用通俗易懂的叙述方式向读者传授着简便易行的养生、治病方法。可以说,获得本书就相当于拥有了最专业可靠的家庭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