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15000000020

第20章 附录其他基于儿童状态的沟通模式(4)

欣然考大学时想报考自己喜欢的园艺学,可是妈妈帮她改了一个热门的志愿:财经。通知书下来后欣然完全没有考上大学的喜悦,甚至都不想去拿通知书。后来还是爸爸替她拿回来。

毕业后,欣然分回老家附近的城市上班。由于“财经热”已过去,大学也不包分配了,所以欣然的工作并不理想,只能一份份地换工作。中小城市的工作机会很少,不稳定的工作让欣然一直有种焦虑感。加上妈妈的“言传身教”,欣然认为女人一定要有自己的事业成就才能获得幸福的婚姻,所以对谈婚论嫁的事一直不积极。

为了让自己的人生得以改变,欣然到了北京。直到35岁,才慢慢在工作上稳定下来,这个过程中的艰辛可想而知。每个认识的人都说欣然在追求事业,是个女强人,但欣然一点也不觉得自己是这样的人。大学毕业时,同学们谈自己的理想,欣然说是想做家庭主妇,还被大家取笑。

毕业这么多年,欣然觉得自己的心中一直有一股不平静的情绪,是什么她也说不明白,像是一股戾气。她变得不平和,容易愤怒,不再像小时候一样随性自然。

看着很多好朋友的幸福家庭和可爱的孩子,独身的欣然感觉很悲凉。她知道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可是大学毕业后的日子像一场梦,一步步把她推到这条路上。她经常有一种恍惚感。直到有一天,她问妈妈:“您对我在事业上发展的预期有止境吗?”妈妈认真地想了一下,郑重回答:“没有。”

在那一刻,妈妈的回答像一声炸雷响起,欣然突然明白:她过的是母亲想要的生活,也就是说,她成了母亲未完成愿望的执行者。此时,她明白了自己的戾气从何而来——是对完全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愤怒和对现有生活的不接纳。她觉得自己就像一棵桃树,被人从中间砍断,嫁接上了松树。为了活下去,她那么扭曲地努力,累得喘不过气来。

现在的欣然,非常茫然,情绪经常起伏不定。她不知道还能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

情境中的欣然符合所有主流文化对孩子的要求:努力、听话、上进、好学、坚强,也符合欣然妈妈的要求。如果欣然在“该结婚的时候”成家,后面的一切问题可能都会被掩盖,旁人也无需去讨论这样的一个人生。

在欣然上大学前,我们看到一切都是“好”的,转折发生在大学志愿被更改的时候——在这关键的人生岔路口,没有人觉得该问问欣然的意见,甚至她自己也没有对这件事有特别的感觉。当欣然无法走入婚姻时,她的潜意识里已经有了消极的情绪:生命不是我自己的,我从不能按自己的喜好做事。

后来的欣然一直不积极寻找婚恋对象,其实是对母亲掌控自己人生的反抗。但这种反抗是为了反抗而反抗,潜台词是:“你说往东,我就往西。”但其实欣然也不知道什么样的人生才是自己想要的。所以,这么多年来,欣然走的仍然不是适合自己的路,依然在母亲的影响之下。

欣然可以如何调整

欣然在成长中积累了大量的负面情绪,所以,首先需要处理自己的情绪,改变心理上的不良状态。可以参加一些心理学性质的支持小组,表达压抑的情绪。在状态不稳定的情况下,如果能够获得家人的支持或是有一些亲密的朋友作紧急情况下的联系人是最好的。不要强迫自己承担所有的负面感觉。

其次,丰富自己的生活,寻找一些属于自己的快乐体验。因为过去的生活压力过大,欣然已经忘记了那个平和快乐的自己是如何生活的。可以找一些能够放松的朋友一起出游。

第三,欣然过去的生活分成两段:第一段生活由妈妈掌控,第二段生活由“反抗妈妈的情绪”掌控。到了现在是该自己掌控的时候了。为自己的生活负责任是欣然必须要做的事情。为自己以后的生活做一个规划,生活和事业的规划都需要。倾听内心真正的声音,想做什么、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并为之行动起来。

第四,以上的过程并不容易,情绪的起伏、现实中的压力都是欣然要面对的阻碍,建立属于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和情绪调节方式是改变的重点。

在传统文化影响下,中国父母一般被塑造成“权威”,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更甚于欧美。很多父母想当然地按照自己的理解安排孩子的生活,虽然出发点都是好的——“我都是为了你好”是父母们常说的一句话——但这也使很多孩子有苦难言。

目前的社会中,中国父母的焦虑感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这可能由三方面的原因造成:

一、家长个人期待的提升。五六十年代,父母们只要把孩子养大,吃饱穿暖就足矣。现在的父母接受了更多的教育,经济状况大大改善,希望为孩子打算更多,也对孩子抱有更多的期待。

二、当下人们对外在物质条件的关注到了非常不理智的程度。父母会认为让孩子拥有一个好的“出身”、好的物质条件是自己首要的责任,这弱化了父母对孩子心智的培养和关注。

三、社会现状的不公平也让很多父母产生过多地担心。

以上三个原因让中国的父母处理问题时有很高的焦虑和恐惧感,只去考虑自己拥有哪些资源、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把孩子放在一个自己认为好的位置,而完全没有关注孩子的个性和心理需求。

识别这些负面影响并客观地对待,能帮孩子们更好地适应生活,而不是重复父母的人生。

做做下面的练习,看看我们自己受到了哪些来自父母的影响

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原则:把你的父母视为一般人。

儿童时期你可能把他们当神一样崇拜,觉得他们无所不能,随着自己慢慢长大,我们发现这不是事实。

第二,察觉父母对重大人生课题的看法。

A.金钱

你的父母对金钱的态度如何?

在你的成长经历中,父母的经济压力大吗?

他们是必须为了生存奋斗,还是生活非常安逸?

在你的家中,父亲还是母亲管钱?(因为这会影响到在你的婚姻中,你倾向于谁来控制钱)

父母会把钱花在哪些他们认为重要的地方?

B.教育

你的父母的教育程度是?

他们对教育的态度如何?

他们对自己的教育程度是否满意?

父母是否认为学历是最重要的资本?

他们对你的教育持什么态度?

在教育的投入上,他们是什么态度?

父母对你的老师是什么态度?

C.工作

父母的工作类型是?

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是否满意?

他们希望你从事相同的工作吗?(教师、医生、军人是家庭传承机率最大的职业)

父母对工作与性别的态度如何,比如有没有哪些工作他们认为女性或男性不适合?

D.外貌

你的父母外貌如何?

他们对自己和对方的外貌满意吗?

他们讲究穿着吗?对时尚的态度如何?

E.性别角色

父母对男性和女性角色有哪些看法?(如男人应该以挣钱养家为己任,女人应该温柔等等)

他们尊重和认同彼此吗?

你觉得他们是否亲密?还是只是在外人面前扮演亲密的夫妻?

你的家庭中有“家庭势力”的划分吗?

他们对家务杂事如何分工?

他们会互相指责吗?

F.家庭气氛和休闲娱乐

你的家庭气氛如何,轻松还是沉闷,还是其他?

家庭里有些什么娱乐?

家庭对娱乐投入多少时间、金钱?

父母对于娱乐的态度是什么,认为是生活中的重要内容,还是没必要,还是其他?

G.沟通方式

对于冲突和不同的意见,家人之间是平静地沟通还是某一个人决定,还是其他?

在沟通中,大家彼此能互相倾听还是互相指责,还是其他?

H.情绪处理

你的家庭中允许成员表达负面情绪,还是大家都压抑和逃避,还是其他?

家庭中是否有人能安抚这些负面情绪?

I.重大问题决策及危机

出现重大问题及危机时,家庭中谁是领导?

成员间能否在有效沟通的前提下达到一致,并为之去努力?

有没有一些家庭危机曾出现过?(如生意失败、生病、意外怀孕、死亡、自然灾害、离异等)

这些危机是如何处理的?结果如何?

第三,根据以上的列表,看一下你有多像你父母,以及在哪些重大的主题上最像。

同样,每个做父母的也要对照这个列表想一想,自己有什么未完成的期望强行落在了孩子身上。

沟通游戏六生病住院

赵小宁的妈妈又住院了,这让小宁很焦虑:自己的身体不好,工作又很忙,实在没时间去照顾,不去又不行。

她晚上跟爸爸通电话了解情况,爸爸说:“其实没什么事,就是以前的小病,也可以不住院。不过你妈愿意住,医生也说年龄大了,省得来回跑,就住了。你太忙不用过来了。”

但赵小宁仍然不放心,还是挤出时间过去了几次,每次去都发现妈妈和病友们谈笑风生,根本不像个病人。私下里,她问爸爸:“没什么事跑医院来干吗?哪比得上在家。”爸爸苦笑没说话。

过了几天,小宁的女儿回来说,姥姥出院了,被医生赶出来了,说不用住了。

小宁无奈地叹了口气,心想真没办法,妈妈每年都要住院出院地折腾这么几次。

笔者刚来北京的时候,偶尔有一次去医院看病,被早上五点挂号的阵势吓到了。这里面不乏因有疑难杂症不得不来北京求医的外地人,但本地拿着小马扎排队的老年人也占了很大部分。排队的时候,几个老人还在交流,看完这个医院,下午再去哪个,像赶场一样,各个医院轮流看病成了生活的主要任务。但看老人们能那么早起来,自己带着板凳排队,说起话也很有底气,不像有大病的呀?

后来时间长了,发现北京的各大医院里都有很多这样的老病号,常年往返于各大医院之间,有些也像小宁妈妈一样每年住几次医院。

表面上看,这是老年人爱护自己身体的表现:积极主动求治,为自己负责。但医生们深受困扰:这些老人的器质性病变并没有那么严重,有些是身体衰老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调整一下心态和饮食习惯,加强锻炼就可以了,但他们一次次地来,医护人员解释起来相当费力。

其实,求医住院甚至做小手术的过程,满足了老人们的很多心理需求。

首先,有医院的医护人员和病友们的陪伴,还有被医护人员呵护的过程让他们感受到安全,另外和病友们交流的过程也让他们心里不再孤独。

第二,老人对疾病的恐惧在现今的社会节奏中容易被忽视,住院是一种适当地寻求关注的过程。

但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回避家庭矛盾。如果选择在家调养,有一些家庭无法实现相互体贴照顾的和谐气氛,所以,宁愿选择住院回避尴尬情境的老人也很多。

沟通中的自我心理状态

在“求医问药”过程中,老人渴望的沟通是“关注”。表面上是为自己负责,不断求医,像是成人与成人间的沟通,但实际上是在演一个退行的“孩子”:“嗨,我有点不舒服,能看看我吗?”是从“适应型的儿童”指向“养育型父母”的沟通。

在沟通中什么被漠视了

在此情境中,游戏的发起人是这些不断求医住院的人们。他们漠视的是问题改变的可能性还有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内心的想法是认为,老人要得到关注就只能生病,或者认为老人的生活就是这样不断生病、治病的重复。

可以如何调整

关于老年生活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状态,社会上有很多讨论。也有很多老人做得很好:上老年大学,结伴出游,热衷公益,让退休以后的生活丰富多彩,不想让自己在奔波于医院的时光中渐渐老去。

另外,寻求家人的关注也有更好的方式,选择更精彩的生活并主动与家人分享这种精彩,也是一种得到关注的尝试。

我们经常说“老小孩”,但这个小孩应该是个“自由的儿童”:主动地寻找快乐,安排好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扮演一个“适应型的小孩”,用脆弱和生病来赢得关注。

有的家庭成员在中年时期各自忙于自己的事业,夫妻间关系疏离,步入老年期反而有了充足的时间交流沟通,实现家庭关系真正的亲密。所以,步入老年不但不应该回避亲密的家庭关系,反而是一个很好地与家人再次沟通的机会。

同类推荐
  • 小故事大道理:习惯左右孩子一生

    小故事大道理:习惯左右孩子一生

    “一个人养成一种习惯,然后又逐渐被这种习惯所改变,这就是习惯的力量。一个成功的人晓得如何培养好的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习惯就像一把钥匙,人的一生都会随身携带,好习惯可以开启成功和幸福之门,带领你走出扑朔迷离的大海,为你的人生指明正确的方向;坏习惯则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功之门,把你带到堕落和颓废的路上去。”
  • 生意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生意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多少生意人在追问:同样是做生意,为什么有人挣钱,有人却赔钱?商界成功的秘诀在哪里?事实上,当代商人企盼的秘诀并非遥不可及,它就掌握在商人自己手里。从古至今,成功的生意人无不具有自己长期奉行的商经,他们有相同之处,也有独到之处。正是这种商经,造就了他们不同寻常的大手笔,成就了他们伟大的事业。在今天-经商成功与否,不只取决于一个人的智商,还直接受制于他的情商、财商。只有过硬的综合能力和经验,才能笑傲商场,立于不败之地。想早日敲开财富之门,早日实现财富自由,并非难事,前提是你得准确把握住做生意的关节点,获悉睿智的经商之道。
  • 向着阳光奔跑

    向着阳光奔跑

    阳光想要遮盖阴影,快乐想要吞噬痛苦,开朗想要战胜沉闷,善良想要淹没邪恶,积极想要消灭颓废,当它们在我们的身体里较量、决斗、抗衡、共同存在时。我们其实可以选择,而我们的心态便决定了我们选择的答案,即使放弃选择,那也是另一种选择。生活总在继续前进中帮你安排了一条通往你选择的结局。《向着阳光奔跑》就是旨在从方方面面提醒读者打破消积思维,换一种心态来生活。品读本书的同时,乐观、开朗、善良将会悄悄在读者的心底播种,慢慢生根发芽,在她的阳光下找到真正的自我,于乐观中积极进取;于开朗中努力奋斗;于善良坚强中快乐生活……
  • 情商决定命运全集(第2版)

    情商决定命运全集(第2版)

    情商是个体的重要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最为关键的品质因素。《情商决定命运全集(第2版)(全新修订版)》在总结国内外有关情商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情商的传统内容出发,对情商的内涵加以延展和开发,通过对工作情商、快乐情商、家庭情商、爱的情商、领导者情商、情商整合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和诠解,多角度、全方位地告诉读者,如何提高对自己牛活的自知力和对情绪的自控力,更好地管理自己的人生资源,最大限度地提升成功的概率。
  • 爱拼才会赢

    爱拼才会赢

    在成功人士的字典里,永远没有“失败”和“放弃”两个词,他们有着永不言败的气魄和信念。失败不是借口,更不是放弃的理由,弱肉强食、优胜劣汰是大自然生存竞争亘古不变的法则。应当把失败当作追求人生之美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滋味,在困苦、蔑视与嘲笑中也不忘坚持自己的信仰,只有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情,力争一流,不甘人后的人才可能到达卓越的巅峰。
热门推荐
  • 我的傻丫头

    我的傻丫头

    好多爱悄悄的在一起长大的“兄妹”有着不一样的感情
  • 冲霄战意

    冲霄战意

    娱乐版:-暴力直男叶锋灵魂穿越了!-可是,为啥这伙计也叫叶锋?最过分的是这家伙是个资深高富帅也就算了,可他怎么还是个二逼型文艺青年?!——“不知道爷们一向霸气侧漏用拳头说话的么?”深沉版:斗气魔法的怀旧经典路线,演绎一段一向被视为废柴软蛋的精髓逆袭。ps:骚年撅着臀部,求各种收藏、推荐来尽情侮辱啊!!
  • 荒诞不经的故事

    荒诞不经的故事

    神话中充满神奇的幻想,它把原始劳动者的愿望和世界万物的生长变化都蒙上一层奇异的色彩。神话中神的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是原始人类的认识和愿望的理想化。它是根据原始劳动者的自身形象、生产状况和对自然力的理解想象出来的。狩猎经济比较发达的部落,所创造的神话人物大多与狩猎有关。农耕发达的部落所创造的神话人物多与农业有关。人以刀斧、弓箭为武器,神话中的人物也就变成以这种工具武装起来的英雄。神话中的主人公被想象为超人的,有时也要遇到挫折和厄运。它反映了神话幻想的现实制约性。透过神话幻想的折光,从神话人物的作为和斗争,可以约略看到当时的人的作为和斗争。
  • 校园近身高手

    校园近身高手

    高手在校园,美女恋上他!夏剑接到漂亮迷人大师姐的任务进入校园,武能打小人,医能治鬼神,警花校花总裁花,师姐师妹美女老师,争先恐后上他床。“我叫夏剑,但我不下贱,我只是喜欢很多美女,而很多美女也喜欢我而已……”
  • 狐狸殿下请接招

    狐狸殿下请接招

    讲述的是出生于警察世家,正义感十足的少女林一宁为了拆除学校完美男生卫季末的狐狸假面而引发的一系列故事。《魅丽优品:狐狸殿下请接招》语言活泼,故事一波三折,人物形象生动,情感丰富,偶像剧画面感很强,给人以正面力量。
  •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他是王爷了怎么了,只要她喜欢,他就得娶她,什么公主什么圣女,她都不要管,因为爱上了,谁也不能来阻止,哪怕是父王母后,哪怕是王公大臣,哪怕是三纲五常,只要她喜欢就够了,只要他答应就够了,爱是两个人的事,就算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她会嫁的,但那人必须是…
  • 叶之倾

    叶之倾

    射手女,爱好赚钱。最信奉的格言是:老天爷给你关闭了一面赚钱的门,就一定给你留一扇赚钱的窗。总以为在孤军奋战,将赚钱夙愿进行到底,直到陷入了”朋友圈”……
  • 有一种美德叫诚信

    有一种美德叫诚信

    中华民族自古就推崇诚实守信的道德观,讲究做人要有真情实意,一诺千金。在市场经济中,这些传统美德并没有过时,诚实守信仍是人们最基本的道德标准。本文从一个人的人生经历出发,全面论述了一个人从做人、做事、求学、就业、经商和家庭和睦等方面,通过大量的故事和事例向读者阐明了诚信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求得生存和发展的通行证。读者对象:青少年,刚入职场的新人。
  • 有这样一棵许愿树

    有这样一棵许愿树

    有这样一棵许愿树,她静静地生长在公园里,听人倾诉,给人祝福,许愿树的世界又有谁懂……
  • 绝世宠婚:萌妻你最大

    绝世宠婚:萌妻你最大

    她年纪轻轻,浓妆艳抹喝酒抽烟骂脏话,沉迷于声色场所,是他救她于水深火热,成了她的救赎,让她成为第一财团夫人,宠她,上天入地,无人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