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65500000008

第8章 恐惧与自我(2)

G:我还真没找到共同点。

咨询师:那么,耶稣做过的事情,你虽然之前没有做过,甚至闻所未闻,但是,你对他的言行是什么态度呢?

G:当然很好了,比如帮助、拯救他人和牺牲自己等,很高尚、很伟大。

咨询师:你评价的这种高尚和伟大与你的标准之间能建立关系吗?

G:当然,我也希望能这样。

咨询师:那么如果把耶稣作为行动指南,这是否也是一种标准?如果能坚持去做而不迷惘,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独立呢?

G:没错。但是,我又觉得行不通,不是否定《圣经》里的故事,而是我很难做到,或者根本做不到,太遥远了,我就有了很大的压力。标准和独立都是有压力的。在咨询中,引导来访者朝向他感兴趣的人或事中去寻找故事情节,让其体验到从“他能”到“我也能”的转变,其中充斥的是人类天生具有的模仿榜样的能力,在专业心理学的概念中就是“与幻想认同”,指的就是来访者行事就像他幻想成为的英雄(偶像)一样。咨询师想利用这人人皆有的潜力,通过与G的逻辑探究,希望逐渐形成他对独立信念和实现其他理想的自信。但G的根本问题却是在他强大的超我(道德)感和弱小的自我感之间的冲突。要达成他心目中的“独立”和“目标”,仅通过激励性的引导是不够的,他需要在人际间重拾早已失去的自我感。咨询师:是的,我能感受到你的压力,让我们一起寻找这压力所在吧。如果我们在《圣经》中寻找这些故事,就会发现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人与人之间,是一个不断接触和对话的过程。脱离这些,就没有独立和标准的实践平台,你就会失去瞬间的感悟。你觉得呢?

G:我认同,也知道是需要接触人,而且是更多人。但因为我本身就没方向,与别人的接触对我来说,只是感觉到人和人之间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这是一种浑浊的难以驾驭的力量。我保持不了自身。一旦产生了矛盾和痛苦,我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了,我会迷失的!

咨询师:那看来我们得面对这个问题,如果做到更独立更自信,是不是会更好些?你有过在与人交往中更自信、更独立的时刻吗?

G:小时候有过,得奖的时候,在日本也有一些好朋友,和他们在一起会更好一些;也帮助过别人,帮助别人时也会更自信一些。

咨询师:怎样的帮助呢?

G:给乞讨者钱,在精神卫生中心帮助其他抑郁症病人,反正做过一些事吧。

咨询师:你很善良,我感觉到你的行为已经符合《圣经》的精神了。耶稣就是在你最需要的时候,他在你身边。耶稣好像没有自己似的,你需要他就在!但这只有自我强大的人才能做得到,因为人选择做一件事的时候,一定是觉得自己正确才去做的,如果他的选择和社会的认可同步的话,那么这种个人的选择不就是一种独立和标准的实现吗?你做得真不错啊!

G:好像是这样的。本次咨询进入这个环节像是达到了一个高度,咨询师将G带入了他的内心深处,替他表达出内心的困惑,并把困惑进行分解,把G助人的一面和他的迷失进行解离,并引领他发现自我的强大一面,这是振作来访者并恢复其自我心理机能的重要技术。但不能就此罢手,还得去挑战并激发他看到自我不足的一面。咨询师:你回答得好像不太肯定哦,是不是你还纠结在一个不自信的小我状态中呢?

G:我能怎么办呢?这就是我迷惘的地方啊。

咨询师:希望摆脱这种迷惘,就得努力寻找出路。但找出路的同时,你能不能也寻找自己?

G:是。我怕找不到自己,所以我害怕迷惘。就像进入一个迷宫, 我现在就在迷宫当中,突然发现迷路了,就站着不动了。随便外面怎么动,反正我不动了。怎么做都可能是错。

咨询师:所以你就抑郁了。G道出了他抑郁症的另一个成因,除了不良的家庭关系及成长受挫外,他还以不动、不说、不做来保护自己不再犯错、不再迷惘,但这种局面只会让他更加陷入迷惘和无助感中。抑郁症的治疗提倡“身体力行”,即用身体去体验,并着力于行动。我提倡“抑郁症需要动一动,焦虑症需要松一松”的治疗理念。所以咨询师如何让G动起来,下面是一些技术使用。咨询师:(笑)我说,你得动。现在轮到你动了,来,你站起来。然后,走,不停地绕,就是在这么大的地方绕圈。开始闭上眼睛,我引导你来绕圈。绕圈,你迷惘着,你迷路了!不停地绕圈,别停。绕圈。绕圈的时候,不要忘记同时寻找出路,而我现在让你放弃找出路。你在找出路的前提是,你在迷路中不停地找自己。首先,你来解释下你自己,是个怎样的人?我来提示一下,你是个绕圈的人,对吧?你是个迷路的人,对吧?

G:是。

咨询师:还有呢?继续,别停。

G:无助的。

咨询师:还有呢?

G:孤单的。

咨询师:还有呢?

G:心怀恐惧的。

咨询师:还有呢?

G:不安的。

咨询师:继续。

G:想要解脱的。

咨询师:很好,非常好,继续。

G:害怕的,容易冲动。

咨询师:很好。还有呢?

G:想停下来。这种行为治疗模式在心理治疗过程中的使用常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除了让来访者身体里的情绪得到宣泄以外,也把潜意识中的不良感受一并表达出来。其实咨询师现在使用的是一种动态催眠技术。咨询师:很好,觉得想停下来。但是……不能停,停下来就抑郁了。还没有找到自己,不能停。

G:觉得停下来就会自杀的。

咨询师:很好,继续。你什么时候说你找到了自己,就可以停止。明白了么?你找到自己就能停。好不好?

G:嗯!

咨询师:接下来继续,还有什么你自己没有说到位的?

G:我没找到过去。我走了一生了,不知道自己走到哪里,经历的痛苦,把一路的记忆给模糊了。我不知道我的一生。一生非常短暂,活着的速度非常快。但是我一直没做出来点什么。我“一生”活在纠结当中,就这一个课题,没有解决,从小到大,就这一个课题!我要了解我的本性,要给出一个符合自己内心的答案。我要是解决了这个课题,那就可以自己的路自己走了。

咨询师:好,现在就解决这个难题好不好?现在你在走的过程中就寻找这个答案,如果不能确定,就先多做假设。多些假设就会多些可能性,当然也就会更接近正确的答案,这样好不好?

G:嗯。

咨询师:来,先说第一个。

G:别人说了自己的意见之后,我完全服从他的意见。完全接受,奴隶式的。第二种是,我表面听别人的意见,但心里不接受,然后靠别的方式发泄,稀里糊涂过了一生。第三种是我反抗对方,不听别人的意见,同时又很害怕。最后一种,是完全不听,自己走自己的路,让自己发挥出来。

G:更多的是第三种,虽然我不听别人的意见往前走,但还是害怕。想往回走。按自己的方式走的时候,实际上是有一点恐惧。我会往后看,怕失败,彻底的失败。

咨询师:太好了,你精辟地解剖了自己的人性,害怕失败。失败会给你带来什么?继续走。

G:因为本身在惶恐,同时又努力去做,觉得这份责任更重一些。如果失败了,就觉得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我的的确确走着自己的路,然而同时又希望有个靠山的感觉。但是最终发现任何靠山,都不符合自己的要求。《圣经》里,我记得有一句话:“你只要心中怀着情欲看妇女的话,你的心已经泯灭了。”我当时看到这句话,觉得说得太可怕了,但是心里又想去了解它。了解这个过程是怎么样的,结果我又屈服了。潜意识里想去认识正确的想法,想改变。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

咨询师:是啊,我能理解你的迷惘,其实我在听你这段话时,也感觉到困惑,你到底想表达什么,可能你自己也不知道是吗?你现在可以停止走动,坐下来。基督教里的这句话,其原意是关于情欲,认为即使意淫也是错误的,因此,每个人都会犯错,众生是平等的。G在动态催眠中突然把话题不自觉地引向这里,这又让咨询师想到前次咨询里谈到的性压抑的相关话题,而精神分析的理论恰恰表达了,人的恐惧源自羞涩和自责,而其根源又由性压抑所引发。G的迷惘、不知所云、不知所措……种种一切难道都源于此?弗洛伊德被后世屡遭诟病的理论突然在他的案例中得到了印证。G:(坐下来)我有时候潜意识里有种害怕,我希望和您说得再长一些。我希望您不要觉得烦。听到G这么说,咨询师略微愣了一下。没想到刚刚无意识地看了一眼手表被G捕捉到了。咨询师愿意鼓励G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再给他作出澄清。G:有时候,我觉得这种想法是没意义的。于是我就压抑呀!但是越压抑这种想法越强烈。

咨询师:你前面说的都很好,我这里的设置,就是一个小时。你有很多的话要和我说。我甚至也想和你说到今天凌晨。我们意犹未尽啊!但这是一项很有意思的工作。它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的可持续性。因为我们的改变和进步是逐步的,分阶段的。我每次快到时间点的时候就要结束工作,我会做一个提示,看手表也是一种提示。我非常欣赏你能直接表达出来。把你内在所有感受说给我听,你说给我听的时候一方面其实是把很多事情置于解决的方向。而 “说出来”本身也是一种解决。至少我的答案说明你担心的“我烦”并非如此。我希望能解释一下,我看表并不是烦你,而是为了把握我们咨询的进度。

G:嗯。

咨询师:还有一点,今天做这个环节的时候,我帮你找到核心认知,你的核心认知是非常需要放下的,出乎我的意料,你的思想其实那么独立。但你自己却没意识到独立的存在,所以你就一直在寻求独立的答案。与我的交谈也是一种寻找的方式。这种探索是很多哲人穷极一生所做的事。比如苏格拉底说的“我是谁?我来自于哪里?我去何方?”这样的思考。你发现你的了不起了么?你带着这样的迷惑和困惑,走入你的人生。但是,当你把这种思考注入你的生命,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中,你必须要学习,因为答案在学习中,在经历中,在感受中,这样才会慢慢地越思考越清楚。你现在的困惑或迷惘,只是对现在的路还不够清晰,或者脉络还不够多。所以,你要通过学习,学习如何交流。你觉得你会像耶稣那样,最终找到自己的人生之路么?

G:我想他直到最后才会明白他的人生之路在哪里。

咨询师:很有意思,我很欣赏你的答案。人在最后一刻才会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G:困惑也是一种道路。

咨询师:没错。困惑也是一条路!一条通往不再困惑的路。 我们一起正在寻找着走出困惑的出路。讲到这里,咨询师看到G渐渐生出信心,“希望”的曙光正慢慢浮现,在单纯“超我”的语境下,往往可以让G感受更为良好。G:谢谢老师。我以前一直很想从困惑中冲出去。我从没想过,我还会有其他的选择。

咨询师:所以你从来没有进入到困惑之中,你只是在困惑的边缘徘徊而已。因为你从来都还有其他的路可以选,因为你没有踏入深渊。

G:那谁踏入深渊了?

咨询师:你想一想,谁踏入深渊了?万劫不复的是谁呢?《圣经》中万劫不复的是哪些人呢?

G:嗯,玛拿西(以色列王,一生作恶无数——作者注),犯罪的人。

咨询师:你可和他不一样吧。所以,你不在深渊,只是迷惘而已。前面你踱步的时候,我感觉有很多条路把你围绕着,你一直在路口,一条,两条,直到找着自己的路。因为你只有找到自己,才知道该走哪条路。找到一条符合自己的路。对不对?

G:是的。

咨询师:总结下今天咨询的感觉。

G:看清了一些事情。您咨询的模式很特别,能启发我的智慧和思考。所以,我回去以后还要做些思考。当然,最重要的是学习,我会按要求继续学习。

咨询师:你有写日记吗?下次可以带给我看吗?

G:我担心我写的东西别人会笑话,想脱离这种感觉。我今天感觉“这关”过了,还是想做自己想做的事。如您说的,也不要太注重最终的结果。这个过程就已经是个结果了。关于得道,我觉得能找回自我就是得道。

咨询师:很好。我很欣赏你的感悟。几乎所有人自小就生活在一个“超我”规则和道德的语境中,“希望” “勇敢” “正义” “奉献”等辞藻伴随了人的一生,咨询师看到正是这些词仿佛G的母亲投射在他身上的“火”一般让他“受之有愧”且无力承担,让G在“火”的映照下暴露出自我的弱小和本我的“邪恶”。于是生病和死亡成了两条可行的出路。咨询师看到了这些,如果要把来访者从病态依赖和死亡寄托中引导出来,那只能耐心地让其重新认识那些貌似熟悉的名词,重新建构它们的意义。这样才能激发来访者的心灵感应,以自我的力量来再次审视和评估这些意义,逐渐增加自我的力量,摆脱迷惘,呈现独立,直至健康。

“心理咨询师存在的意义就是为在黑夜里迷路的人们指引方向。如果可以,我愿意做夜空中那颗闪亮的星星,和他一起同行,一起等待太阳升起的时候。”这句煽情的话一定不是职业心理助人者的心声,因为这个职业会让人在压抑和崇高的两个极端中起伏,平静和煽情都只是穿给别人看的外套而已。

同类推荐
  • 寓言中的心理学诡计

    寓言中的心理学诡计

    寓言是智慧的载体,它以假托、拟人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本书辑录了古今许多精彩的寓言故事,每一篇寓言都蕴涵了丰富的人生智慧,通过对寓言哲理般的阐释,加以心理学诡计的点拨,使这本书成为智慧的盛宴。它可以帮助你全面地了解自己,清晰地洞悉对手,也可以帮你避开心理误区,掌握心理操控术,游刃有余地面对复杂的竞争,让你在轻松阅读中获得精辟的生存智慧。一个小小的智慧也许可以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生活中不是缺少智慧,而是缺少发现,用心参悟,你也能成为智者。细细品读你手中的这本书吧,会为你点亮智慧的火把,照亮你仍在摸索的前进之路,它将是你成功路匕的必修课!
  •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Ⅲ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Ⅲ

    人是生活在具体的环境和人群之中的,就不得不去面对不可避免的人际交往。面对这些事情,有些人并不能得心应手,反而经常会陷入尴尬的境地。越习以为常的事情,越难处理好,该不该借钱给别人,该不该做个老好人,如何去说些善意的谎言……很多人不知道这些问题到底应该如何处理?生活是烦琐的,虽然很多事情看似无足轻重,不值一提,但是却往往让人分外牵挂。有人在为起一个什么样的名字头疼,有人在为买房子而卖命地挣钱,还有人在为是工作还是考研而犹豫不决,也有人在吃与不吃之问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面对无处不在的烦恼,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 心理知识全知道

    心理知识全知道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离不开心理学,都需要心理学的帮助。本书用通俗的语言向大家介绍与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理学常识、法则以及正确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认识自我的方法。全书分为:入门篇、认知篇、自我篇、情感篇、身体篇、人际关系篇、社会群体篇、快乐篇、男人篇、女人篇、恋爱篇、婚姻篇、梦境篇、调适篇、障碍篇、治疗篇。内容丰富、方法实用,能带给大家朴实无华而心有灵犀的阅读感受,并带给每个人幸福美满、和谐圆通的人生。
  • 活学活用心理学

    活学活用心理学

    人的思维和言行总是受心理因素支配的。因此,及时掌握人的心理活动,有利于左右人的思维和言行。基于此,本书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全面而深刻地分析了人际交往中的各种心理活动,对于读者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理解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办事能力、实现人生目标,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 工作要懂心理学

    工作要懂心理学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工作是一个自我成长与自我实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有着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如渴望安全、尊重等,而最高层次的心理需求莫过于自我的实现。对于上班族来说,只有准确地了解自己的心理和工作,并把二者有机地结合,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热门推荐
  • 邪王盛宠:嚣张王妃抵万金

    邪王盛宠:嚣张王妃抵万金

    前世她是站在世界巅峰的黑道之王,冷血无情的绝命杀手,今生她是大学士府痴傻嫡女,毫无战魂,还被亲姐妹虐杀,废材又如何,既然重生,她就决不放弃,势必活出自己的精彩!“武器足够快的刺入心脏,是不会流血的,也不会那么快就死掉,你会慢慢的感受你的贱命是怎么一点一点的流逝掉的。”他眸光冷漠,目睹她轻轻松松干掉想要杀害她的人,面对她的冷眼,他轻描淡写:“女子的发簪是用来妆点美丽的,不是用来杀人的!”他冷酷无情,绝情弃爱,却在见到她的惊才绝艳后愿逆天改命,保她性命!她的冷漠似万年寒冰,却愿意为他生死不负,红尘、地狱至死不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创世青莲之轮回

    创世青莲之轮回

    万年前,他们夫妻同是远古大神,因有违天道被众神算计,导致妻子身死,为寻得爱妻,他不惜耗尽修为,只为穿越轮回到万年之后找到自己的妻子。万年后,毫无修为的他该如何在这灵气匮乏的世界生存!记忆缺失的他又该怎样才能记起自己的使命!他又该如何才能寻得美人归!如今的世界,儒道佛立鼎中原,更有妖魔蠢蠢欲动,为了找到爱人,为了保护爱人,他只能向前、向前、再向前,变强、变强、再变强!佛挡杀佛,魔挡杀魔!废材得道!众神皆惧!
  • 亲子关系实用手册

    亲子关系实用手册

    本书从心理篇、生理篇、教育篇、沟通篇、性教育篇、父母篇这六部分介绍了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 师叔,请您悠着点

    师叔,请您悠着点

    她,江湖武林中大名响当当的惹不起的罗刹,身在正道却总与邪魔外道勾肩搭背,武功高超鲜有敌手,路过之人皆退避三舍。他与她,乃师出同门,一位天下人敬仰,一位天下人暗恨。她与他,年龄无差,却以叔侄相称,表面侄恭叔亲,暗下,除之对方而后快。
  • 领导用人36计(管理者自助书系)

    领导用人36计(管理者自助书系)

    无须质疑,在日常工作中,管理者每天都要面对和解决一个基本问题驾驭下属。无论是发号施令、调兵遣将,还是指挥作战等,都是在驾驭下属。
  • 青春期女孩和父母对着干怎么办

    青春期女孩和父母对着干怎么办

    本书从女孩的心理特征入手,涉及亲子沟通、学习技能、内心成长、生活习性、情绪状态、为人处世、生理困惑等七个方面,全面揭示了青春期女孩内心的那些秘密--她们最为迫切的心理需要以及无数的青春期困惑与烦恼,从而指导父母拨开女孩心灵的迷雾,看到她们真实的内心世界,并最终帮助她们打造绚丽多彩的“人生花季”。
  • 命运史诗之黄金海岸

    命运史诗之黄金海岸

    这是我第一部上传的作品,一点尝试,小学生作品,一部大杂烩小说,里面神马都有,不知道怎么定义,暗藏网游元素,借用了很多DND的风格,当然西方魔幻题材是主要的,有点类似于罗德斯岛和亚尔斯兰,还有指环王……别喷,当然没法跟那些神作相比了,我有自知之明。总之有兴趣的就看看吧,非常欢迎提意见……
  • HKI宝岛学院

    HKI宝岛学院

    “你,相信奇迹吗?”她是被社员誉为鬼才的宁少,表面身份是不起眼的二年级普通班学生,养父是警察厅的厅长,有一个只会问她要钱的废材老哥。实际上她的亲生父亲是连黑道都会闻风丧胆神秘组织——“银组”的头领,而她拥有的能见到灵异体的蓝色魅瞳也不是天生的,源自半克隆的体质。她一出生就面临着死亡,而父亲为了让她活下去,竟让她当了一件活生生的实验品。虽然她侥幸活了下来,却活得人不人鬼不鬼。一直到12岁的那一年,她来到了养父家,进了洛宾学院,创立了H.K.,她才知道生命原来是如此多彩……“宁少,这里永远都是你的家,我们永远都是你的家人。”“宁儿,即使与世界为敌,我也会与你同行。”【交流群:3857296】
  • 一夜缠绵:豪门地下情

    一夜缠绵:豪门地下情

    她是卑微的舞女,他是高贵的雷家独子。在纽约阴暗潮湿的街头,他救了她,也玩弄了她。一夜缠绵,她消失在酒店。谁知命运似乎并不想放过他们,母亲再婚,她摇身一变变成了他名义上的妹妹。人前,她是麻雀变凤凰的大家小姐,人后,她却成了他见不得光的地下情人。
  • 冰碰冰痴傻邪王的洁癖妃

    冰碰冰痴傻邪王的洁癖妃

    世人说她残暴,她不屑转身离去。他却说她可爱,她避而不闻,却不想,因一可爱,他以性命相交。世人说她冷血,她充耳不闻。他却说她善良,她左耳进右耳出,不曾想,一声善良,他为她当下漫天剑羽。她的法则就是:世间本就冷血,矛盾。既是如此,又何必付出温情?她说:温暖等于万劫不复的深渊,弃其温暖,便是弃其深渊;得其温暖,便是得其深渊。她因两件事,对此说法坚信不疑,喜欢动物,胜过人类。他得知,放弃权倾天下之势,以动物之身去接近她。她,究竟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