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67700000011

第11章 食补与药膳养生(6)

莲子还可用于制作多种营养丰富味美的佳肴和点心,如莲子和百合、银耳、鹌鹑蛋等可制成益寿长春蛋,能益智安神,健脾开胃,补脑补心。莲子与芡实、茯苓、山药、薏苡仁、扁豆、党参、白术、大米等可制成八宝饭,营养丰富,色香味佳,有补脾胃、抗衰老的功用,适用于体虚乏力、虚肿、泄泻等症。莲子还可用于烧鸡、烧肉、烧甲鱼及做成冰糖莲子汤、桂花莲子汤、葡萄莲子汤、银耳莲子羹等美味菜肴和甜羹汤,均滋补可口。莲子还可做成糯米莲子卷、莲子桂花糕、莲子饼等食品,老幼皆喜爱。

石莲子水煮后切开,去皮,晒干,加黄连、人参等可制成开噤散,对于虚弱久痢、呕逆不能食的患者是一副良药。

莲子的服用形式,主要以煎汤内服为主,常规剂量为6—15g,也有根据病情需要,将莲子制成丸剂或散剂使用的。

莲子在用法上有生用、熟用以及去皮去心的不同,因而在功能上也有所差异,因人、因病而异。

莲子生用善于清心,除烦,且能止咳涩精;熟用则长于补脾,理肠胃,治疗泄泻、久痢。

莲子去心,只用莲肉,则偏养脾胃,而补肾功能不足;同时,莲子去心,其清心宁神的作用明显降低。

莲子去皮,则无涩味,其功能则专于补脾,而收敛作用显著减少。

因此,对于莲子的服用,必须视病症和身体状况,在药用部位的选择上有所侧重。

作为食品,莲子的使用主要以煮汤、作羹、烧粥等点心类为主,详见常用药膳一节。

莲子服用得当,长期坚持,确有很好的效果,但并非人人可长期服食。一般来讲,须注意以下四点:

大便秘结患者不宜食用。莲子收涩作用较强,食后可使便秘加重。

不宜生食。莲子性涩滞,影响脾胃消导,《本草拾遗》记载:“生则胀人腹。”故莲子不宜生食。

血压过低者不宜食用。莲子心所含的生物碱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血压过低的患者食用则会加重病情。

淋症患者不宜食用。淋症患者小便涩滞不畅,忌食敛涩性的食物。莲子收敛固涩,食用后可加重淋症患者的病情,故不宜食用。

9.猕猴桃:水果之王

猕猴桃兼有橘子、香蕉、草莓和西瓜的味道,营养丰富,清香可口,被誉为水果之王,可鲜用、加工及入药。

猕猴桃,又名藤梨、羊桃、猕猴梨、狐狸桃、刺梨、毛梨。我国秦岭以南都有栽培,主要品种有中华猕猴桃、罗枣猕猴桃、狗枣猕猴桃等。

猕猴桃性寒,味甘、酸,无毒,每100g果实含蛋白质1.6g,脂肪0.3g,糖类11g,抗坏血酸300mg,硫胺素0.007mg,磷42.2mg,氣26.1mg,钠3.3mg,钾320mg,钙56.1mg,铁1.6mg。

猕猴桃生长在深山野林,为猕猴所喜食,其得名也与此有关。猕猴桃长期被视为野果,其食用性鲜为人知,但可入药。我国古代医学文献早有记载,唐代名医陈藏器说,猕猴桃有“调中下气”的作用,可治疗“骨节风,瘫痪不遂,长年白发”,但没有留下具体的制剂和配方。《开宝本草》记载,猕猴桃“止暴温,解烦热,压丹石,下石淋”。其他如《食疗本草》、《本草纲目》等均有记载。

猕猴桃具有止渴、解热、止痛、通淋下石、滋补强身、清热利尿、生津润燥、健脾止泻等功效。其果、花、叶、根均可入药,可用于治疗肝肾阴虚、燥热伤肺、脾胃气虚、消化不良、久痢泄泻、骨节风痛、咽喉肿痛、内痔出血、糖尿病、黄疸、淋症、痔疮、烦热口渴等病症。

现代医学认为,食用猕猴桃及其果汁制品,有防癌与杀伤某些癌细胞的作用。据报道,猕猴桃所含维生素C在人体中利用率高达94%。动物实验发现,亚硝基化合物能使怀孕动物的胚胎死亡及发生畸形,如果同时喂以猕猴桃汁,不但能保持胚胎不死、无畸形,并且发育良好。这一实验说明,猕猴桃汁能阻断体内外致癌物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从而防止这类物质所引起的肿瘤。

北京大学生物系陈德明等人在实验中发现,猕猴桃中存在可杀伤离体癌细胞的“多肽”,多肽对离体艾氏腹水癌细胞及宫颈鳞状上皮癌细胞均有杀伤作用。他们认为,猕猴桃抗肿瘤、抗衰老作用是个很有希望的研究课题。不少学者认为,猕猴桃是一种有益的长寿果品,称它为长生果”。

猕猴桃含丰富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及无机盐。维生素C含量很高,每100g果肉含50—400mg,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和解朊酶。

实验研究证明,猕猴桃鲜果及制品,可防止亚硝胺致癌物在人体内合成,并有降低血中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水平的作用,对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有明显疗效。猕猴桃能明显延长实验动物的缺氧存活时间,增强生物体的缺氧耐受力,说明对机体缺氧有保护作用。猕猴桃具有清热通淋功效,常用来治疗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反胃呕吐以及烦热、黄疸、消渴、石淋、疝气、偏堕、痔疮等症。猕猴桃对麻风病还有非常明显的疗效。此外,猕猴桃又是滋养强壮之品,可用于体虚消瘦者及维生素缺乏的患者。猕猴桃的果肉里还含有一种酶,有助于肉类纤维蛋白质的分解,使肉质变得滑嫩。据介绍,常吃猕猴桃的人,皮肤特别细嫩光滑,富有弹性,故猕猴桃被誉为“青春果”。

猕猴桃的色、香、味俱佳。果皮鲜绿(有的是淡褐色),果肉青绿或嫩黄,果心乳白,切成片,晶莹透明,并有放射状的美丽花纹。除鲜食外,可以加工成许多产品,如糖水罐头、果汁、果酱、果酒、果干、果脯、蜜饯,也是制糖果、糖浆、饼干、汽水、冰淇淋、果馅、糕点的配料。

此外,猕猴桃还可以烹制食品,如“里脊桃汁”、“猕猴桃羹”和“奶油桃片”等。

猕猴桃既可食用,也可药用,但在服用过程中,每日食用量为2—4枚,一般来说,常用量为每日10—30g。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慢性肠炎患者不宜食用。猕猴桃味甘酸,可生痰助湿致满,性寒伤阳,《开宝本草》记载,猕猴桃“冷脾胃,动泄擗”,食后会加重慢性肠炎泄泻患者的病情,故慢性肠炎患者不宜食用。

黄疸性肝炎属寒湿内盛者不宜食用。黄疸性肝炎寒湿内盛者应温中燥湿,忌食寒凉性的食物。本品性寒伤阳,且甘酸助湿,故黄疸性肝炎属寒湿内盛者不宜食用。

不宜与动物肝脏、番茄、黄瓜等食物一起食用。动物肝脏可使食物中所含的维生素C氧化,番茄中的抗坏血酸酵酶、黄瓜中的维生素C分解酶均有破坏食物中的维生素C的作用。猕猴桃为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故不宜与动物肝脏、番茄、黄瓜等食物一起食用。

10.灵芝:延年益寿

作为中国传统的滋补强壮、扶正固本、抗衰防老的珍贵补品,灵芝历来受到人们的青睐,它药性平和,滋补作用缓和,适合老年人和病后康复者食用。

灵芝又名菌灵芝、木灵芝,为担子菌类多孔菌科植物,是寄生于栎及其他阔叶树根部的蕈类。伞状,坚硬,木质,菌盖肾形或半圆形,紫褐色有漆状光泽。各地均有分布,近来有人工培养。培养品形态有变异,但其疗效相同。古人称五色灵芝,有青芝、赤芝、紫芝等,功用相似。

灵芝味甘,性平,无毒。紫灵芝含麦角甾醇、有机酸、氨基葡萄糖、多糖类、树脂及甘露醇。一般灵芝含麦角甾醇、树脂、脂肪酸、甘露醇和多糖类,还含生物碱、内脂、香豆精、水溶性蛋白质和多种酶类。

灵芝是传统的滋补强壮、扶正固本、抗衰防老、延年益寿的珍贵药物,古代流传灵芝是“治百病”的“仙药”。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灵芝对机体有多种正向调节作用,能防止衰老和提高身体的抗病力。实验研究还表明,灵芝有抗癌、改善心肌代谢、降血脂、镇痛、抗惊厥、抑制多种细菌、升高白细胞和提高机体特异性免疫力的作用,并有明显的保肝作用,既是强身保健的佳品,又是抗癌、抗衰老、抗疲劳的要药。

灵芝用量一般是每天1.5—3.0g,研碎冲服,或浸酒服。目前服用灵芝制剂也很普通,灵芝制剂种类繁多,如灵芝孢子粉、灵芝片、灵芝注射液、灵芝强体片等。无论治疗何种疾病,可根据经济情况和具体病症来选择。值得注意的是,灵芝药性平和,补益作用和缓,长时间服用才起作用,另外,灵芝滋补作用很强,一般高血压患者不宜多服。

四、药膳养生,大有可为

中华药膳养生既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又是近年来一门新兴的学科。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药膳养生在长期的实践与理论探索中,日臻完善,成为深受人们欢迎的一种行之有效的保健养生手段。

中华养生认为“食药同源、食医同理、食养同功、食文同宗”古籍中有“谷肉果菜、食养尽之”、“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贡者,不足以存生也”,“若能用食平病、释情遣痴者,可谓上之矣”的论述。药膳养生可谓源远流长。

药膳养生是中华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中华民族宝贵的优秀文化遗产,值得发扬光大,它将继续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起着巨大的作用,并且造福于全人类。

药膳,顾名思义是以药为膳食,以膳食为药物,二者相配,可使药借食性、食借药力,发挥互动效应、起到保健养生,防病祛病,延年益寿的作用,而且烹制得法,实是色、香、味、形俱美之佳肴,诚属药中瑰宝,食中奇葩。

1.中华药膳源远流长

我国药膳历史悠久,早在原始时代,人们在寻找野生食物的过程中,发现有些动、植物不仅可以充饥,而且还可治病。《山海经·修务训》里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旦遇七十毒。”这生动地描绘了古代劳动人民如何寻找食物的壮丽史实。经过悠久的年代,千百万人的大量尝试,终于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选择了那些最为安全、有用的“百草”作为维持日常生活所必需的食物;而另一些则被当作药物,按其性能,用以治病。由于火的运用,人们又专门加工制成了汤液或甜酒一类的饮料来防治疾病。此时,药食同源,可说是药膳的萌芽。西周时期,已经有专门的营养医生,称为“食医”。《周礼·天官论》书中就把医生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四种。

据考证,我国现存第一部学术界公认的中医学理论专著《黄帝内经》(简称《内经》)约成书于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前221年)。即使以战国末至秦汉初而论,距今也有两千多年了。《内经》这本包括《灵枢》、《素问》两部分共18卷162篇,记载了13个药方,外用方3首,内服方10首,属于药膳方者6首,占60%。治疗“胃不和则卧不安”的半夏秫米汤,也是典型的药膳方。半夏是众所周知的和胃止呕的中药,秫米则是补脾益胃、具有营养价值的食物,两者相配伍熬制成的羹汤,味正可口,而其效益彰。现在用此方治疗失眠,绝无西药安眠镇静药的副作用,对于“胃不和”引起的失眠,疗效甚佳。由此可见,《内经》开创了药膳养生治疗学之先河。

东汉末年的张仲景,在运用药膳疗法方面也卓有成效,他的《伤寒杂病论》一书中的猪肤汤、百合鸡子汤、当归生姜羊肉汤都是典型的药膳方。书中的第一方桂枝汤,亦属药膳范畴,因为方中的生姜、大枣是人们常吃的食物。其他诸如白虎汤之用粳米、苦酒汤之用米醋和鸡蛋、甘麦大枣汤之用小麦、大枣等等,都是药物与食物相配伍而成的药膳方。因此,称医圣张仲景为药膳的创始人之一亦不为过。

魏晋南北朝时期,已有药膳食疗专著问世,如北魏崔洁的《食经》、南北朝梁代刘休的《食方》等书,惜已散佚。现存最早的药膳食疗专篇、专著,是唐代百岁名医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第二十六卷中的专论“食治”以及他的弟子孟诜的《食疗本草》。孙氏的“食治”总结了唐以前药膳食疗的成就,晋代葛洪在《肘后方》中记载了用海藻治瘿病(甲状腺肿),猪胰治消渴(糖尿病),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记载了用胎盘治虚损。至于流传在民间的就不胜枚举了。孙思邈既善于继承前人的成果,又善于发掘总结民间的经验。他指出,“药性刚烈,犹若御兵”,“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若能用食平疴,适性遣疾者,可谓良工,长年饵老之奇法,极养生之术也。”可见,他对药膳食疗评价之高,而且指出是老年保健的奇特疗法。正因为如此,孙氏在“养老食疗”中列药膳方17首,其中茯苓酥、杏仁酥,经现代科学证实确有抗老延龄的作用。

孟诜在他老师的基础上搜集了兼有营养价值和医疗作用的食物241种,写成《食疗本草》一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食疗专著。书中除了收录单味食物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作用外,也不乏药膳复方,如载黄雌鸡食法:和赤大豆一升同煮,候煎烂,即出食之,其汁日二夜一,每服四合,补丈夫阳气。孟诜曾说:“若欲保身养性,常须善言莫离口,良药莫离手。”他所说的良药就是指具有医疗作用的饮食。

在《食疗本草》的影响下,药膳食疗学得到迅速发展,不但这方面的专著层出不穷,在文人学士的著作中,在其它医著中,都广泛收载药膳疗法、药膳方剂,如南唐陈士良的《食性本草》,宋代陈达叟的《本心斋蔬食谱》、林洪的《山家清供》、周守中的《养生月览》,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明代刘伯温的《多能鄙事》,钟惺的《饮馔服食谱》、韩懋的《韩氏医通》等等。《本心斋蔬食谱》、《山家清供》都是以诗歌、散文的形式记述食物的营养和治疗作用的。明代军事家、文学家刘伯温的《多能鄙事》也收载了不少药膳方,如野鸡馄饨、鸳鸯羹等。《养生月览》是讲四季养生保健的,也将药膳作为重要的保健措施,如春正月吃药粥以防病,夏月三伏饮肾沥汤以防暑,冬月饮钟乳酒以御寒,都是属于药膳保健法。韩懋是明代善于用药膳防治疾病的医家,曾说:“善用饮食奉养,使人亲有勿药之害。”他主张平时常服八仙茶,以保健防病;对于虚劳、中风偏枯、消渴等老年病,喜用黄牛肉熬制的霞天膏治疗。

值得一提的是,宋代官方出版的国家医方著作《太平圣惠方》和《圣济总录》都收录了不少药膳方。《太平圣惠方》记述了28种病的药膳疗法,如牛乳治消渴病,鲤鱼粥、黑豆粥治水肿,杏仁粥治咳嗽,天门冬饼子治阴痿,猪肚补虚羸,葱豉茶治头痛发热等等。《圣济总录》专设“食治”门,共载30条药膳疗法。

在我国现存最早的陈直撰写的老年病学专著《养老寿亲》书中,将药膳疗法列为治疗老年病方法的首位,全书载方231首,其中药膳方达162首,占70.1%,究其原因,正如书中所说:“缘老人之性,皆厌于药,而喜于食。”“凡老人之患,宜先以食治,食治未愈,然后命药。”

同类推荐
  • 儒家修身九讲

    儒家修身九讲

    本书将古代修身思想用现代人语言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内容不限于儒家,对道家、佛教、宋明以来诸子的有关思想均有所吸收,还运用了不少现代人精神心理状况的统计资料及西方哲学、心理学理论来分析,颇有说服力。本书是作者10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积累而成的,凝聚了多年教学心血,内容比较贴近现实。
  • 成功只在一转念

    成功只在一转念

    本书内容包括:成功始于转念之间、为自己喝彩、如何填写人生的支票、有事业的地方就是家、一天能干些什么、观察一棵麦苗每天的成长、灵机一动的逆向思维、化坎坷为阶梯等。
  • 佛心智语悟人生

    佛心智语悟人生

    人的本性是无羁无绊的,但由于太多的物欲追求使我们迷失了人的本性,被功名利禄所累,而丧失了人生的快乐。面对纷繁的世事,我们应该通达和顺应,淡定而达观,坚持自己的秉性而不随波逐流。只有超越追名逐利的凡俗欲念,才能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本书为您的心灵提供一个栖息之所,让您在喧嚣繁杂的世事中得到一丝清凉的抚慰,感悟生活的真谛,从而能笑对人生。
  • 这么说,话就对了

    这么说,话就对了

    你是不是时常莫名其妙地得罪人?你是不是在为自己的笨嘴拙舌烦恼? 你是否担心自己会一不小心说错话?别害怕,现在一开口就让你“声入心 ”! 为什么现代人这么看重说话?因为现代人太需要沟通了,而说话正代表一个人的沟通能力。所谓的“ 说对话”,不是“实话实说”就一定没问题,难听的实话不如藏在心里。一 时冲动逞口舌之快,可能把自己变成众矢之的;虽说沉默是金,也可能让自 己缺乏存在感……说话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生活离不开说话。说不好话会让生活一团糟,而懂得说话不仅可以交到 朋友,甚至可能化干戈为玉帛,将敌人变为朋友。如此有利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 魔律

    魔律

    《魔律》是一本神奇的书,它向你阐述了支配个人、组织和世界的潜在规律,但同时,它又不是一本深奥的书。这些魔律由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例如心理学家、经济学家等,发现并提出,一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过去如此,明天亦是。 了解并使用魔律,你会发现你看世界的角度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你不再只看到那些形式上的东西,你看待问题的角度会更深入,你会在生活和工作中使用魔律,并取得你不敢想象的成功。
热门推荐
  • TFBOYS初恋未满时

    TFBOYS初恋未满时

    四叶草家族觉不可错过的限量读本,粉丝应援会限量读本。
  • 兄弟伴走一声

    兄弟伴走一声

    一名身为普通学生的刘峰,意外之中获得了异能,而获得了异能的刘峰,能够在这片大都市,以及这校园之中,泛起怎样的涟漪...
  • 我在抗战最前沿

    我在抗战最前沿

    来到华夏国的王龙,本来只想做一个安安乐乐的小地主,却逢日寇来袭,山河破碎。王龙得战争系统相助,自此揭竿而起,带领麾下将士血洗天下。“战士们!随我一起,马踏东京。”华夏元帅·王龙
  • 我的老婆是上古魅鬼

    我的老婆是上古魅鬼

    应清明晚路遇红衣女鬼,被其追杀,生死之际,被一绝色女鬼所救,后竟得知她是我上世的妻子,此后便开启了阴阳眼,原本日子安稳的他也因此被卷入了与恶鬼势力的斗争中,斗智斗勇打到西藏,进入恶鬼势力大本营,与我的猛鬼妻子开启史上最牛掰的斗鬼之路。
  • 同性之恋

    同性之恋

    此文太high,,,,,敢看的进来看!!不敢就算了,,,也许你们觉得很恶心。。。。算了,,看不看随你们
  • 王爷追妻路:跑了个王妃

    王爷追妻路:跑了个王妃

    一觉醒来,她居然穿越了!真是鸟大了什么林子都有,哇不错不错还是王妃,什么!爹不疼娘不爱小妾欺头上?那就,灭!书房内“王爷,王妃逛青楼去了。”管家惶恐的说。“无碍。”某王爷淡淡的说着。“王爷,王妃把侧妃都遣散了。”侍卫长额头冒汗的说。“她开心就好。”某王爷毫不在意的说着。“王,王,王爷,王妃跑了!”“什么!她还真是胆肥了!”某王爷勾唇一笑,你能跑去哪里?
  • 至尊神岳

    至尊神岳

    啸山河,执子之手,傲苍穹,与子同游,执剑起,风虎云涌,剑诀出,神鬼屠诛。九重天际逍遥仙,神佛均允仙相连;妖魔鬼怪皆向往,人岂不为追神话?孤将闲暇空笔执,哪堪情节卧胡诌,烟雨浮沉恍如梦,一剑削得幻影重!苍穹浩瀚,鸿蒙无极,在那里有着无数未知的传说。传说,至高无上的神就住在那里。
  • 傲娇王子的拽公主

    傲娇王子的拽公主

    【五大美男独宠冰山俏甜心】十年前的一个灾祸,南宫世家家族灭亡,只留下一个活口。南宫冥看着怀中睡意懵懵懂懂的女儿,“沫沫,对不起”家族灭亡,不得不这样做,他把南宫世家的独女放在孤儿院,“沫沫,爸爸在九泉之下保佑你”南宫世家被如今的四大家族瓜分。也罢,她要毁灭…自灭…获得碎片,往事重现,是爱,还是逃避?善良的姐姐昔蔚然为亲情,爱情而对她产生纠纷;善解人意的叶菱为爱而对小时候的璃沫姐姐下手?
  • 青梅请煮酒

    青梅请煮酒

    逆天之物必有妖孽,一病十三年的竹马,突然说:“我的病好了。”在看着自己一同长大的青梅要出去找男人的时候,竹马觉得自己是该出手了!要暗搓搓的撒大网,抓大鱼!--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沈慈日记

    重生之沈慈日记

    前世,沈慈的日子过得一团糟:婚礼当天提出离婚的丈夫;身世凄楚患有绝症的小三……沈慈最终被道德绑架,净身出局。既然上天眷顾得以重生,那好吧,重活一世的沈慈只想好好地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