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68700000005

第5章 一往情深深几许:沈从文-张兆和(1)

沈从文(1902-1988)

原名沈岳焕,字崇文,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是现代着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代表作《边城》《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等。

张兆和(1910-2003)

现代女作家。沈从文先生的妻子。1932年毕业于中国公学大学部外语系。着有短篇小说集《湖畔》《从文家书》等。

沈从文与张兆和

恋爱简史

纯真之恋

沈从文与张兆和的爱情,可用纯真来形容。他们的爱,就像《边城》的河水那么清透,真挚,单纯,无心机,不保留,带有翠翠一般固执的童真。

1928年,上海。沈从文因徐志摩推荐,受胡适聘用,仅有一张小学文凭就当上了中国公学的讲师。然而,他却是一个站在学生们面前,说不出一句话的人,毫无授课经验。第一堂课上,沈从文迈上讲台就脸红,憋了半天都说不出一个字,面对台下黑压压的人头,他只好背过身,提笔在黑板上写:“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

坐在台下的学生里,有一个名为张兆和的少女,极其清秀美丽,是苏州乐益女子中学校长张冀牗的三小姐,是公认的中国公学校花。

大概从1928年开始,沈从文开始给张兆和写信。他们相差八岁。

张兆和出身名门,家有三个姐妹。她们分别是嫁给了昆曲名家顾传玠的大姐元和,嫁给了着名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的二姐允和和嫁给着名汉学家傅汉思的四妹充和。小说《秋海棠》的作者秦瘦鸥曾说“张氏四兰,名闻兰苑”,文学家叶圣陶也说“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

那时的张兆和十八岁,大学二年级,追求者甚多,但她清高傲慢,不以为意,只把追求者的一封封求爱信编成“青蛙1号”、“青蛙2号”留存起来。有一天,她突然接到一封薄薄的信,拆开来看,才知道是沈从文老师的信,只有一句话:“我不知道为什么忽然爱上了你。”张兆和还是不动声色地将其编号为“青蛙13号”留存起来。他的信,她几乎一封也没回过。

即使如此,沈从文的情书依旧如狂澜一般,携着不顾一切的勇气和热情冲向张兆和。在信中他写道:“我曾做过可笑的努力,极力去和别的人要好,等到别人崇拜我,愿意做我的奴隶时我才明白,我不是一个首领,用不着别的女人用奴隶的心来服侍我,但我却愿意做奴隶,献上自己的心,给我爱的人。我说我很顽固地爱你,这种话到现在还不能用别的话来代替,就因为这是我的奴性。”

他还写道:“三三,莫生我的气,许我在梦里,用嘴吻你的脚。我的自卑,是觉得如一个奴隶蹲下用嘴接近你的脚,也近于十分亵渎了你的美丽。”

沈从文近乎卑微地爱着张兆和,把她当作顶礼膜拜的女神,毫不掩饰地将自己摆在了一个奴隶的位置。

老师追求自己学生的事在整个中国公学被讨论得沸沸扬扬,给张兆和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作为一个大家闺秀,她不甘心也不愿意陷入这样的桃色新闻里。于是,她带着沈从文的一沓子情书去见了胡适校长。

没想到,胡适并不站在她这方,反而大力夸奖沈从文的天才,说他是中国小说家中最有希望的。“而且他非常顽固地爱你。”胡适对张兆和说。

张兆和却倔强而骄傲地回了他一句:“我很顽固地不爱他。”

他们的谈话就这样结束了。

之后胡适写信给沈从文:“这个女子不能了解你,更不能了解你的爱,你错用情了……”可是,胡适的劝导没能改变什么,沈从文依然一封接一封写信给张兆和。

1930年,沈从文离开上海,赴青岛大学任教,他的情书从青岛纷纷发来。也许是那海滨城市比上海宁静温和,他的信的语言也变得端庄静好起来,不再寻死觅活。他说:“我希望我能学做一个男子,爱你却不再来麻烦你。我爱你一天总是要认真生活一天,也极力免除你不安的一天。为着这个世界上有我永远倾心的人在,我一定要努力切实做个人的。”

沈从文的心态转变了。张兆和的态度也有了些微妙的变化,她想到沈从文居然守候了这么久,坚持不懈地写了这么多信,更何况,信写得那样好。当他用温暖庄重的方式表达他的深情时,她“顽固不爱”的心有了动摇。在日记中她写道:“自己到如此地步,还处处为人着想,我虽不觉得他可爱,但这一片心肠总是可怜可敬的了。”

如此一晃便是四年。

1932年暑假,张兆和从中国公学毕业了,回到苏州。沈从文便从青岛来到苏州九如巷张家探访。

那天,张兆和正好去图书馆看书了。沈从文来府上拜访,找不见人,以为是张兆和避而不见,正在进退两难之时,二姐张允和从里面出来,问清了才知道他就是那个写了许多情书的沈从文。张允和便邀他进门坐坐,他却执意走了,他那黯然的神情打动了张允和,等三妹回来后,张允和便要她去旅馆看望沈从文,张允和对自己的三妹说:“你去了就说,我家兄弟姐妹多,很好玩,请你来玩玩。”

没想到张兆和就站在旅馆门外,老老实实地将姐姐的话一字不落地对沈从文背出来:“沈先生,我家兄弟姐妹多,很好玩,请你来玩玩。”说完便再也想不出第二句了。

两人一起回了张家。沈从文是有备而来的,带了一大包礼物送给张兆和,全是英译精装本的俄国小说。有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等的着作,这些都是托巴金选购的,其中还有一对书夹,上面有两只有趣的长嘴鸟。

为了买这些礼物,他卖了一本书的版权。张兆和也极有教养,她觉得礼物太贵重,便退了大部分书,只收下《父与子》与《猎人日记》。

张家的兄弟姐妹对沈从文都很友善,五弟张寰和还从他每月两元的零用钱中拿出一部分来,买一瓶汽水给沈从文。对此,沈从文大为感动,当下许五弟:“我写些故事给你读。”后来写了《月下小景》,每篇都附有“给张小五”字样。

大概因为小五的那瓶汽水,那个炎热的夏天成了沈从文心底最清甜的回忆,因为那意味着他在张家受到了欢迎。

从那以后,沈从文和张兆和的关系有了质的变化。沈从文请二姐张允和去征询张父的意见,并向张兆和说:“如爸爸同意,就早点让我知道,让我这乡下人喝杯甜酒吧。”张父是极开明的人,他向来主张自由恋爱,曾说“儿女婚事,他们自理,与我无干”,所以他欣然认可了沈从文。

于是,张允和给沈从文发了一封电报,只一个“允”字,既是她的名字,又表达了意思,被后人称作“半个字的电报”。张兆和担心沈从文看不懂,又跟着拍了一封:“乡下人,喝杯甜酒吧。”

1933年9月9日,沈从文与张兆和在北京中央公园成婚。

婚后,张兆和随沈从文去了青岛,在那段新婚的甜蜜时光里,沈从文的创作力也得到了极大的迸发,着名的《边城》就写在那段时间,小说中那“黑而俏丽”的翠翠,便是以张兆和为原型写的,张兆和是天生的皮肤微黑,眉清目秀,在中国公学被叫作“黑凤”。

1934年,因为母亲生病,沈从文回了一趟湘西。在路上,他为张兆和写了许多情书,以此寄托思念之苦,张兆和也都愉快地回复了。这些往来书信后来汇集出版了,就是《湘行书简》。信中沈从文叫张兆和“三三”,而张兆和叫他“二哥”,甜蜜的爱情美如童话。

可惜三年后,家庭战争爆发了。

1938年,沈从文离开了北京,去了西南联大任教,因为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顾,张兆和留在了北京。分离的日子里,他依旧给她写着信,她也依旧回着,这时期的书信后来汇编成了《飘零书简》,然而,《飘零书简》里的爱意早已不复当年的《湘行书简》。

在张兆和的信里,柴米油盐的琐事成了写信的主题,沈从文与张兆和结婚后,两个人都不善理财,家中没有多少积蓄,留在北京的张兆和带着两个孩子,生活很困难。于是,她开始说沈从文不知节俭,“打肿了脸装胖子”,“不是绅士而冒充绅士”。从小衣食无忧的她,忍不住对困窘的生活心生怨责。

对于张兆和的抱怨,沈从文却不认为是生活的穷困所致,而是转成对感情的疑虑与猜疑。他认为,张兆和有多次离开北京去与他团聚的机会,但总是“迁延游移”,故意错过,他怀疑张兆和不爱他,不愿意与他一起生活,设法避开他。他甚至告诉张兆和:她“永远是一个自由人”。

面对困窘的生活和纷飞的战火,爱情童话褪了色,再优美如诗的感情终究敌不过柴米油盐,只留下一片现实的苍白。这时的张兆和全然不在乎自己在沈从文的心中有着怎样的地位,她只知道,自己不再是当年中国公学里的那个女学生,不再是九如巷张家里明媚的少女。她已为人妻母,独自拖着两个孩子,每天盘点一家人的生计,想办法借米拼柴。

生活的残酷逼“三三”走下了神坛,其实她也根本无意做个女神,她不过是个务实的寻常女人,拖着两个孩子,独立面对窘迫的生活,也忍不住抱怨丈夫。

可是沈从文做不到转变。他的“三三”不只是他的妻子,还是那位女神,在女神的责备加上世俗的批判这双重压力下,沈从文的生命中有了绯闻,而绯闻的对象则是文学青年高青子。战争末期,他的作品被批评为颓废色情,是“桃红色文艺”。这一打击让沈从文抑郁成疾,患上了忧郁症。然而他在清华园疗养期间,张兆和没有去陪他,甚至可能没有去探望过他,只是依旧书信往来。

二姐张允和看望沈从文后,在回忆中这样说:

“沈二哥说:‘莫走,二姐,你看!’他从鼓鼓囊囊的口袋里掏出一封皱头皱脑的信,又像哭又像笑对我说,‘这是三姐(他也尊称我三妹为“三姐”)给我的第一封信。’他把信举起来,面色十分羞涩而温柔。我说:‘我能看看吗?’沈二哥把信放下来,又像给我又像不给我,把信放在胸前温一下,并没有给我,又把信塞在口袋里,这手抓紧了信再也不出来了。我正望着他好笑。忽然沈二哥说:‘三姐的第一封信——第一封。’说着就吸溜吸溜哭起来,快七十岁的老头儿像一个小孩子哭得又伤心又快乐。”

沈从文至死都深爱着张兆和,为她的第一封信哭得又伤心又快乐,为她的一个笑容、一句赞赏“欢喜得要飞到半空中”,也为她的一次生气、一个抱怨而陷入无穷的苦恼里,甚至想去轻生。不管世事变迁,“三三”都是他心中永远的女神。

情书选

【一】

猛然想着你,心便跳跃不止。

——张兆和

同类推荐
  • 告诉你一个达尔文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达尔文的故事

    精选了达尔文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达尔文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皇帝那些事:沉重的逍遥

    皇帝那些事:沉重的逍遥

    本书选取中国历史上的15位皇帝的生活中的嗜好为考察对象,以文学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解读中国历史上那一群独特的人的另一面。
  • 北京城的守望者:侯仁之传

    北京城的守望者:侯仁之传

    这一届奥运会的口号是“新北京新奥运”,可是不管是外地的游客,还是外国的游客,更感兴趣的是“老北京”,在这座建城长达3000年,建都近千年的历史文化古都,人们着迷的自然是它的历史。在这个时候,我来到了北京,寻访侯仁之。我的住处在天坛公园附近,介于北京市崇文区和宣武区(现两区已分别划入东城区与西城区)之间,这里是北京宣南文化的重要遗址。因此,到这里寻找“老北京”的游客更多一些。
  • 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

    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

    为庆祝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纪念首任院长胡乔木,我们编辑了《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三部分:一、综述两篇:《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百科全书式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乔木》,分别评述他创建中国社科院的突出贡献和在学术上的卓越成就。二、回忆录七篇。是与胡乔木在社科院一起工作过的领导同志、著名学者或是身边工作人员所写。其中邓力群、朱元石的回忆录选自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我所知道的胡乔木》一书。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叙述与胡乔木的接触、交往,对胡乔木的认识、感受,不仅记录了他的言论思想,而且留下了他的音容笑貌。三、文献资料二十七篇。
  •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下)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下)

    十多年前,我曾很高兴地为史扶邻教授的名著《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起源》中译本写过一篇前言,说到这本书有三个重要优点:第一,富有历史感,把孙中山初期走过的道路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发展过程来考察,并且力图探索和说明事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展;第二,把个人传记同对当时整个历史环境的考察结合起来,写的虽是孙中山的传记,读者却能从中看到一个时代,并且多少感觉到时代脉搏的跳动;第三,搜集了他所能得到的一切历史资料,包括国外的资料,经过认真的考订,作出自己的判断。同时,也提出一些商榷性的意见。
热门推荐
  • 荣宠田园

    荣宠田园

    简璃有些心塞,在现代死后重生活了两世,好不容易的功德圆满,却又遭横死,一睁开眼重生到了古代,成了没爹没娘全家都不待见的小孤女。简璃更心塞,日子没过多久,又成了某人的童养媳,某人是个腹黑的、坑死人不偿命的,还外带你心甘情愿的……坚决不虐女主,一宠到底,朝代架空,考究党们不要深究啊,不喜勿喷,觉得还行的,抱走养肥~
  • 月亮的女儿(日本卷)

    月亮的女儿(日本卷)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文库:月亮的女儿·日本卷》收录了《大战大盗鬼同丸》;《日出王子和日落王子》;《海之神须佐之家族故事》;《大国娶八上姬公主》等故事。
  • 吕凤伦

    吕凤伦

    吕凤伦创作诗词歌赋和短篇小说若干,散落杂乱,如今集结汇总,整理成册!
  • 系統在手,天下我有

    系統在手,天下我有

    講述主角周晨因昏倒而有系統,系統後的生活如何,悲劇嗎?不!見過自由去動漫的人傷心嗎?!見過學習第一的人傷心嗎?!見過世界第一的人傷心嗎?!沒有!他有最強的實力,最後得到的卻是……既然是万能系統系統有:動漫音樂寵物作弊...
  • 道德真经颂

    道德真经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步登仙

    一步登仙

    天生凶兽附体的雷傲拥有连自己都驾驭不了的力量,在无意中获得嗜血妖刀后,他的命运彻底被改变。你有神兵法宝?抢的就是你!你有绝世神功?揍的还是你!手执嗜血妖刀,脚踏五茫星图,大崩天手毁天灭地,以无双霸气君临修炼界!
  • 网游之我是好人之一剑光寒十四州

    网游之我是好人之一剑光寒十四州

    胡说:“女人可以不够靓,裙子一定要短!”黄叔:“小说可以不够黄,名字一定要长!”---------------一剑光寒十四州,不一样的屌丝一样的愁!要车要房要妹子,富贵还需剑中求!
  • 武破天灵

    武破天灵

    林天为了复仇该怎么做?变强!!!!他自己要变强
  • 中小企业财税一本通

    中小企业财税一本通

    本书全程展示了从原始单据到报表的所有操作流程,详细解读了两大核心报表的填报与处理技巧,并从账务处理的7大关键入手,介绍了如何把控12种税目申报缴纳,从而使得没学过财务的管理者也可以正确进行财务决策,通过一套账轻松规避财税风险,将隐患解决在账面之外。
  • 冒险史(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冒险史(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在这部短篇集里,华生医生记录了福尔摩斯侦破的数件奇案:帮助波希米亚国王免除了丑闻的威胁;关于伦敦红发会的奇妙故事和由此引发的一场大案;还有那扑朔迷离,被公认为福尔摩斯最经典案件之一的斑点带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