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77300000166

第166章 后记四掠黄金印加遭血洗,解迷踪郑和下西洋(1)

“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话说光阴荏苒,七百多个春秋一晃而过,中国到了明朝。朱元璋特别喜欢长子朱标,为培养朱标可谓煞费苦心,没想到这位当了25年太子的接班人,突然撒手人寰。朱元璋痛不欲生,谥朱标为懿文太子,葬于明东陵。当时朱标的长子雄英已逝,朱元璋经过反复考虑,决定立朱标的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六年之后,朱元璋驾崩,22岁的朱允炆继承皇位,是为明惠帝,因年号“建文”,被后人称为“建文帝”。

朱元璋为了大明江山长治久安,开国伊始,就分封了25个宗室为藩王,驻守全国各地。藩王没有封地的管治权,却拥有军队,驻守北方边境的辽王、宁王和燕王等军队数量更多,如宁王“带甲八万,革车六千”。建文帝深感诸王难以制约,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于是开始削藩。建文帝既没有周密计划,又缺乏善后处理,削藩速度过快,致使政局不稳。建文元年四月,一个月内连废齐、湘、代三王,两个月后又削岷王。后来矛头直指实力最大的藩王燕王朱棣。

朱棣为了拖延时间,以便精心准备,又是装病又是装疯,但都没能逃过建文帝的眼线,建文帝密令逮捕朱棣。1399年8月6日即建文元年七月初五,朱棣公开对抗,首先控制北平,而后发起“靖难之役”。朱元璋曾经说过,如遇朝廷奸臣专权,藩王可以声讨奸佞,直至发兵“清君侧”。朱元璋的本意是想用皇族宗室来维护皇权,没想到正被朱棣利用,成了讨伐建文帝的堂而皇之的口号。

朝廷的武将大多已被朱元璋诛杀,建文帝只得启用时年65岁的耿炳文,统帅13万人马北伐。在临行时,朱允炆告诫耿炳文“毋使朕有杀叔父名”。东昌之战,朱棣多次遇险,谁也不敢伤害他,眼睁睁让朱棣退走。不得不说,建文帝跟他的父亲朱标一样软弱仁慈。

1402年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朱棣大军攻破明朝的首都南京。建文帝离奇失踪,成为明朝第一号公案。为了遮人耳目,朱棣从皇宫里弄来个烧焦的尸体,伪称就是建文帝,并执其手大哭,说“你怎么这么呆呢,我只是为了帮助你做个好皇帝啊,你竟然走上了绝路”云云,装模作样于六月廿日“以天子礼葬之”,造成建文帝已死的假象。

朱棣登基,即明成祖。然而,明成祖有一块心病,如果建文帝没死,建文帝仍是正统。如果哪一天建文帝突然出现,只要振臂一呼,必会有人响应。于是明成祖布置了在海内外对建文帝进行的长达十几年的秘密搜寻行动。

关于建文帝的去向,历史上有两种说法,一说****而死,一说化妆逃亡。明朝的书籍自然是说建文帝****而死。姜子牙早就说过,历史是由胜者书写的,何况明成祖还以天子之礼安葬了建文帝,谁还敢怀疑。不过明朝后来的皇帝都认为建文帝的下落是个迷,《明神宗实录》载,万历二年十月十七日,明神宗朱翊钧在文华殿对臣子说,听说建文帝逃亡,不知是真是伪?首辅张居正答道,国史未载,据说大明正统年间,有一个老和尚在云南驿站壁上题诗,言“沦落江湖数十秋”,御史召见,老僧坐地不跪,查验后方知是建文帝。清代所修的《明史·恭闵帝本纪》也说:“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随后又加了一句:“或云,帝由地道出亡。”“亡”即逃亡。连明朝的皇帝和大臣都不信建文帝****,也只有“化妆逃亡”这一说了。

《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建文帝见皇城被围,欲拔刀自尽,太监王钺相拦并泣告:“陛下不可轻生,太祖升遐时,曾留有一个箱子,并说‘子孙若有大难,可开箱一视’。”这就是后人说的“太祖遗箧”。箱以铁皮包裹,锁心灌铸生铁。王钺将箱敲开,内藏度牒三张,及袈裟僧帽僧鞋等物,并有剃刀一柄,白银十锭,及一张字条,字条上写:从鬼门出。建文帝当即明了朱元璋的良苦用心,叹道:“天命如此。”遂命纵火焚宫,带着贴身侍卫王刚强、李霖瑞,剃发换衣,直奔鬼门。鬼门在太平门内,是内城一扇小矮门,外通水道,水道上停着一只小船。于是建文帝逊国为僧,云游四方,躲避追捕。那年,建文帝二十五岁。

据地方志、遗迹和遗址考证,建文帝曾流亡于江浙川鄂云贵粤闽等地,《明史纪事本末》说他“西游重庆,东到天台,转入祥符,侨居西粤,中间结庵于白龙,题诗于罗永,两入荆楚之乡,三幸史彬之第”。西南东南数省,确实留有很多关于建文帝的传说。大旅行家徐霞客在他的游记中说,建文帝曾在贵州白云山修行,并言之凿凿亲眼见到建文帝手植的巨杉,以及建文帝饮水用的“跪勺泉”等。

国内搜寻建文帝的行动,自然不能公开进行,该任务主要由胡濙担任。

《明史·胡濙传》载:“惠帝(建文帝)之崩于火,或言遁去,诸旧臣多从者,帝(明成祖)疑之。(永乐)五年,遣颁御制诸书,并访仙人张邋遢,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以故在外最久。”意思是明成祖命户科都给事中胡濙,以颁布御制诸书和访寻传奇人物张邋遢即张三丰的名义,走遍天下州郡乡邑,悄悄寻找建文帝的下落。

胡濙的秘密搜寻,长达16年之久,并不顺利,基本上都是沿着建文帝足迹前进。胡濙估计到西南东南诸省大都有亲建文帝之嫌,寻找的重点也就放在这一带,只是他每到一个地方,基本上都是建文帝刚刚离开。最耐人寻味的是,当胡濙到达福建泉州开元寺时,建文帝才离开三天。

福建泉州,宋代以后就是中国最大的港埠。

传说建文帝就是从泉州港出发,带着贴身侍卫王刚强、李霖瑞,以及泉州开元寺的三名武僧智深、智慧和智仁等“三僧两卫”出海去了。

胡濙站在泉州港岸边,注视着来往穿梭的一艘艘西洋和南洋商船,长叹一口,用六百里加急,将建文帝曾藏身开元寺,并可能由此潜遁海外的消息密报给明成祖。

明成祖马上派人追查,发现开元寺的住持竟由朱元璋亲自委派,难怪敢藏匿钦犯。泉州开元寺在明初并不著名,却受到朱元璋的异常重视,明成祖连声苦笑,一个寺院的住持由开国皇帝亲自委派,绝无仅有,然而却实实在在发生了。明成祖暗赞朱元璋的目光长远,原来朱元璋早就料到了建文帝的今天。

《泉州开元寺志》载,洪武末年,朱元璋亲自下旨,抚州金溪人正映和尚为泉州开元寺住持。永乐元年,正映和尚突然离开泉州,到了福州雪峰寺和南京灵谷寺,最后不知所终。正是这一年,念海和尚接任正映和尚成为开元寺住持,不但冒险收留了建文帝,且派出三名武僧随扈。

建文帝潜遁海外,同样遗患无穷。建文帝以其正统身份和威望,西洋、南洋诸国定会趋附,顷刻间就能聚集不少华人移民,加上国内追随者的遥相呼应,一旦兴兵,毫无疑问会危及到明成祖的皇帝宝座。于是,明成祖一面命胡濙继续在国内暗查,一面派郑和下西洋(包括南洋)寻找。

《明史》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郑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也就是说,郑和下西洋的主要任务是查找建文帝的下落,其次是开通异域宣示富强,后人又加上传播友谊。

郑和七下西洋,其中六次都是在明成祖在位期间。从郑和下西洋的次数和阵势,就可以看出明成祖的决心。永乐三年即公元1405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永乐十九年即公元1421年郑和第六次下西洋,前后16年。每次的规模大体相同:“宝船”240多艘,其他类型的船舶600艘,船员27500左右,其中有兵士、锦衣卫和水手船工等。船舶类型有五种:第一种是“宝船”,船体巍然,巨无匹敌,长44.4丈,宽18丈,载重量800吨,乘员1000人,单单铁制船舵须300人才能举动。第二种是“马船”,长37丈,宽15丈。第三种是“粮船”,长28丈,宽12丈。第四种是“坐船”,长24丈,宽10丈。第五种是“战船”,长18丈,宽6.8丈。五种船舶分工合理,组织科学,有的用于居住,有的用于运粮,有的用于载货,有的用于作战。

明朝的船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抗击风暴的能力举世无双。

郑和,本名马三宝,洪武四年即公元1371年生于云南昆阳州即今晋宁县宝山乡和代村。郑和原姓穆罕默德,祖先是中亚贵族,元朝初年迁到中国,后来定居云南,取“马”姓,即与穆罕默德的“穆”字谐音。郑和12岁时,明军征云南,郑和被掳入明营,遭宫刑。19岁时入燕王即明成祖内府。《明史·郑和传》称,郑和“自幼有材志”“丰躯伟貌”“博辩机敏”“谦恭谨密”“出入战阵多建奇功”,被明成祖赞为“内侍中无出其右”。“靖难之役”时,郑和跟随明成祖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被明成祖赐“郑”姓,改名“郑和”,授四品“内宫监太监”之职,史称“三保太监”。

郑和不但英勇善战,谋略过人,很有军事指挥才能,而且有丰富的航海知识,又监造过船舶。郑和熟悉西洋各国尤其是****地区的历史、地理、文化、宗教,曾出使日本,并让日本主动清剿为祸中国沿海的倭寇。综上所述,郑和成为下西洋的不二人选,被明成祖授予“钦差总兵太监”。

郑和下西洋的成就,家喻户晓,不必赘述。

1421年,50岁的郑和偕王景弘、马欢等第六次下西洋。这一年已是永乐十九年,郑和仍没有得到建文帝的任何消息。这一次郑和船队到过占城、暹罗、满刺加、钖兰、古里、阿丹、刺撒、溜山、柯枝、木骨都束和卜喇哇等地方,大部分与第五次重叠,又增加了旁葛刺即今孟加拉达卡一带和祖法儿即今阿曼的佐法尔等地。上述的这些地方,依然没有建文帝的行迹,郑和只好下令返航。

这日,郑和船队停泊在婆罗洲文莱,不知进退。

婆罗洲文莱即加里曼丹文莱,是明朝时中国人划分西洋与东洋的分界线。西洋、东洋的名称起于宋、元时期,明清沿用,范围大体相同。

郑和站在船头,面朝西方,注视着茫茫大海,仔细回忆了六次下西洋的过程,查找原因。在第五次下西洋前,郑和特地赶到泉州港进行了实地考察。建文帝乘船出海,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第六次下西洋时已然到了东非和红海一带,为什么还是不见建文帝的踪影呢?

郑和转面东方,轻轻摇了摇头,建文帝不可能在东洋。

当时所说的东洋,主要指琉球和日本。

琉球,在中国台湾以东,原居民多来自闽台粤浙,与中国大陆不仅血脉相连,语言、文字皆为汉语汉文,典章、制度与大陆朝廷完全一致。关于琉球的最早文字记见于隋朝,那时隋朝与琉球的经贸往来十分活跃,人民往来频繁,朝廷还派大臣朱宽出使琉球。明太祖朱元璋时,琉球王正式向朝廷进贡,接受中国的册封,成为中国的属国。琉球由众多岛屿组成,四面环海,一旦被发现,就很难逃脱,建文帝断不会去琉球。

建文帝藏身日本的可能性,同样不存在。

元世祖忽必烈曾于1274年和1281年两次派兵东征日本,其中第二次派了五千艘战船,二十万大军。元朝的两次东征都遭到飓风的猛烈袭击,损失四分之三以上的兵力。日本动员了全国兵民和武士,修筑了大量沿海工事,以举国之力迎战元军。后来风靡一时的“倭刀”即“日本战刀”,就是在当时定型的。日本人个子较矮,臂展较短,如果战刀过长,难以在短时内从鞘内拔出,影响战斗力,于是带有弧度的“倭刀”应运而生。日本虽然击退了元军,但国力耗尽,国家四分五裂,进入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战国时代”。此时的日本,处在“战国时代”的前夕,军阀蠢蠢欲动,社会秩序混乱,政府垂死挣扎,人人自危。日本已经没有建文帝隐居的条件,建文帝断不会去日本。

郑和又转向西方遥望,这时天边忽然打了一个闪电,郑和心头猛然一闪:建文帝根本就没有去西洋和南洋!

郑和再次转向东方,脑子里展开了早已烂熟于心的世界航海图,角角落落,寻寻觅觅。随着世界航海图的进一步展开,郑和眼睛一亮,情不自禁“呀”一声,叫道:“蠢啊!咱家怎就没想到?”一拍大腿,道:“扶桑,建文君一定去了扶桑!”

郑和命船队在文莱等候,带了十艘大船直奔扶桑……

如果郑和到了美洲,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说法,就得改写。

历史有时候会被误传,这段历史就被误传了五百年,因为郑和的确到了美洲。

实际上,哥伦布发现美洲比郑和晚了70多年,比花大姐晚了700多年,比张章晚了1600多年,比丹枫、攸侯喜晚了2500多年,更不要说炎黄时候来美洲的中华裔人了,自然也不能说一万年前甚至数万年前就到美洲定居的中华先民了。发现美洲的这顶荣誉桂冠,已经让哥伦布戴了500年了,时间够长了,该摘下来了。否则哥伦布在“天堂”里,自己都会无地自容,羞愧难当。

与哥伦布不同的是,郑和首先到了现在的加拿大太平洋沿岸,而后沿海岸南下,到了现在的美国,最后才到达墨西哥。就是在墨西哥,郑和与建文帝不期而遇。与哥伦布还不同的是,郑和每到一处,播撒的是文明与友谊,给予印第安人的是丝绸和瓷器,收到的是印第安人的鲜花和歌声。而哥伦布以及接踵而至的西方殖民者每到一处,播撒的是病菌与仇恨,给予印第安人的是炮火和屠杀,收到的是印第安人的黄金和哭声。

近年,加文·孟席斯出版了《1421:中国发现世界》一书,风靡世界。

加文·孟席斯,生于1937年,1953年加入英国皇家海军,1957年起先后在驱逐舰、潜艇上服役,曾率舰沿当年哥伦布、迪亚斯、卡布拉尔和达·伽马等人的航线航行,退休后多次访问中国。

孟席斯早年发现了一份保存在葡萄牙的全球航海图,绘制时间比哥伦布发现美洲早了70多年,令人惊奇的是,竟然是中国人绘制的,于是孟席斯开始研究。他访问了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涉足很多中世纪时的重要港口,走访了全球900多家博物馆和图书馆。他在最早到达美洲的欧洲人的日记里看到,当时欧洲人在美洲发现了中国鸡、中国米、中国瓷器、中国玉石,以及说中文的人和中国的多桅船残骸。麦哲伦到达香料岛时,发现中国人用陶器与那里的人交换香料和胡椒。中国史书上明确记载,在郑和时代,明朝皇宫里出现了只有澳洲才有的袋鼠。他还运用天文学、航海学、考古学、生物学、人类学和遗传学等相关学科,作了多角度研究,经过14年的努力,最后得出一个举世震惊的结论:郑和是世界环球航行第一人!中国人发现美洲,早于哥伦布70年;中国人发现澳洲,早于库克船长350年;中国人到达麦哲伦海峡,比麦哲伦出生还早一个甲子;中国人解决计算经度的问题,遥遥领先欧洲达300年……

不过《1421:中国发现世界》一出版,世界为之哗然,孟席斯招来一片非议。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故事性的中篇小说(3)

    世界最具故事性的中篇小说(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当代中国闪小说精华选粹(情感卷)

    当代中国闪小说精华选粹(情感卷)

    《当代中国闪小说精华选粹·情感卷》荟萃了当代闪小说名家莫言、孙方友、秦德龙、闵凡利、蔡中锋、程思良、王雨、王平中、段国圣等的情感类闪小说精品力作256篇。书中以短短600字内的篇幅,演绎人类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和亲情、友情、爱情等各类情感,缠绵悱恻,委婉动人,于方寸之间盈含万物,于尺幅之间涵盖天地,于简洁之中蕴藏丰富,在宁静之中风起云涌,在瞬息之间变化万千……
  • 科幻大师讲故事

    科幻大师讲故事

    本书收集了数十篇世界顶级科幻大师的巅峰之作,这些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内容富于想象,一定会带给你一种与众不同的阅读体验,那么,你还在等什么?请深吸一口气,提起脚跟,放轻脚步,让我们一起在虚构的空间中自由走动,进行一场神奇的科幻之旅吧!
  • 长城内外

    长城内外

    气势磅礴而坚固雄伟的长城,盘旋在重峦叠嶂之间,蜿蜒在沙漠之上。从秦始皇修长城至今,已两干多年,仍然充满了生命力。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的历史和中国历史无法分离。从公元5世纪到17世纪,它不停地书写历史,它是中国各族人民的血汗结晶,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杰作,是近代中国备受屈辱和反抗斗争的舞台。
  • 高山密林

    高山密林

    本书以50个精彩小故事向读者展示了人类攀登高山、跨越密林的勇气和信心。
热门推荐
  • 莽苍之舟

    莽苍之舟

    少年卓翔突然降临在七大下界之一的多陀界,他从上界而来,来这下界寻找一件古仙纪时期的圣物,同时从其他上界而来的天之骄子们也纷纷到达了其它的六大下界,他们也是身肩使命,但是包括卓翔在内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自己此时任务会给以后的洪荒大宇中造成何种变化,在以后的漫漫时光长河里,卓翔与其他伙伴一起向充满未知的未来进军,他们将完全颠覆浩瀚的洪荒大宇……
  • 成天圣道

    成天圣道

    女王都要叫我老大,五爪泥鳅都要奉我为主。因为我是一颗蒸不熟,煮不烂,天不怕雷打,地不怕被埋的铜豌豆
  • 惑乱天下:盛世夫人

    惑乱天下:盛世夫人

    刚来就被姐姐“鞭策”?那还了得!暴打?那就陪你们练练手!恶人先告状?不过小小离间计就让她们狗咬狗。正当她小小得意之时,一场惊天阴谋扑面而来……身份曝光,宝藏现世之时,某庄主却在旁边看大戏?混蛋!还不快帮忙!【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旧爱别慌,首席总裁在路上

    旧爱别慌,首席总裁在路上

    冷少誉是萧伶葵前世欠下的债,从第一次遇到他开始,萧伶葵就清楚。三年前,她救下了浑身是伤的冷少誉,管吃管住,管医药费,甚至连繁衍后代的事情都管上了。可男人并不买账,伤好之后,拍拍屁股,一张支票就给她打发了。三年后,男人再次出现在自己面前,却给她冠上了个水/性杨花的罪名,霸道的让她做了他的情/妇。却一次又一次的伤害她,终于,她心如死灰,跟着另一个男人步入婚姻的殿堂。洛旻彦,商界巨贾,在生意场上手段狠毒,却对她百依百顺。新婚当日,教堂大门砰的一声被人踢开了,来人牵着她的手:“走,和我回家看孩子。”洛先生不服,一把手枪抵在他的头上:“女人,命,你只能选一样。”男人无耻:“不好意思,两样都不是你的。”
  • 须发门

    须发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最好的时光遇见你

    最好的时光遇见你

    6岁时从中国到韩国,18岁时误打误撞进了演艺圈,成为了一个女团的员。在一次演出,对tfboys组合王俊凯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 无盐女美男多多

    无盐女美男多多

    她本是那与天地齐寿的上古神花,投入凡间,穿越到异世,得美男相伴,得上古四宝认主,一统六界!美男如云,神仙,妖精,魔王,还有那可爱的小小血族,美名其曰要以身相许,以报大恩!哈哈哈!她的狗屎桃花运终于来了!不过,这……这桃花好像有点太多了吧?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一品农夫

    一品农夫

    告别雇佣兵生涯,重回都市找宁静,却成了一代枭雄。饶是如此,也逃不过阴谋的笼罩,粉碎阴谋,只待朝夕。当都市强者媲美隐世家族的时候,就是真正谱写神话之时。红颜非祸水,一梦梦千年。在生与死之间徘徊,衍生永恒的爱情……
  • 圣心弦

    圣心弦

    她原是北墓的皇太女,自被淹死后,被师父用圣心弦予重生,自后踏上了在古在今互穿互玩的路,做着术师。“师父,我是想活的。而且,你救都救了,现在放马后炮有什么用?”“好,那么师父赐你红宫之姓,记得师名红鸾,汝名红鸠。你不再是北雨花。”嗯。世上再无北雨花。吾名红鸠,师承红鸾。——那是她和师父的承诺,但,最终还是破了,她说,“师父,原谅我,我还是不甘,报完仇我就回来。”师父笑笑,脸上尽是悲凉。“那你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做到不走?”那是师父最后还是没说出来的话,他怕,怕他说出来,她就再也不回来了。
  • 弃妃为妾:王爷知错了

    弃妃为妾:王爷知错了

    四目相对,那一瞬间,他夺走了我的心。他娶我为妻,但却在我凤冠霞帔进入洞房之时,遭到百般凌辱。而翌日迎来的却是一纸休书,从高高在上的王妃,沦落为低下的侍妾。他——那个深得我心的男人。他用情至深,但他的深情却不属于我,而只是从我娇媚的容貌和言行举止之下,看到了她的影子。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不但得不到所爱之人的心,还因他霸道的爱却害死了她。然而同样在身上看到她的影子的他,却一心的想要将我占为己有。王府深院——女人间的勾心斗角,阴谋诡计,一步步的将我逼上绝路。爱恨纠缠,从前单纯的爱早已经不复存在,复仇将成为了我最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