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黛兰一夜未眠,照着赵元瑢给她的册子,将已有的茶叶对应各宫妃子的喜好分别放置在一个小纸包里,并写上了妃子名字和茶叶名称,待天明煮好水后,即可取包泡茶,再分别端到各宫去敬茶。
到了五更时分,杨黛兰终于将所有的纸包都规整好了,因担心明早去敬茶时面色欠佳,便上床去小睡片刻。
杜若梅天未明便来到永乐宫查看动静,见秋月等人在忙着烧水,便悄悄地进了内堂,看到桌上摆放了几十个小纸包,再看纸包上的字,便知用意。杜若梅见四下无人,偷偷的拆开了英太贵妃、长春太后等人的纸包,调换了里面的茶叶,然后又赶紧包起来复成原样。
做完手脚后,杜若梅假装来关心杨黛兰今日敬茶,亲自帮着秋月等人泡茶倒水,很是殷勤。杨黛兰不久便起床了,春花帮她梳妆打扮。
杨黛兰见杜若梅亲自在帮手,感激不尽,忙让她过来休息。
杜若梅道:“今日是兰夫人去各宫的敬茶之日,若梅没啥可以帮忙的,只能做点这些小事聊表心意。”
杨黛兰拉着她的手亲切地说道:“若梅,你我二人同一天进宫,又同为阳平公主的侍读多日,姐妹情深,自不言谢,你也不要叫我兰夫人这样见外的称呼了,就叫我黛兰吧,昨日老祖宗也说了你将来会嫁入皇室,那么我们早晚都会是一家人,又何必拘礼呢。”
杜若梅忙躬身谢过,又陪着杨黛兰说了一会子话,见她并不疑心那些改动过的茶叶纸包,便姗姗离去了。
秋月准备了十份茶壶,十个茶杯,今日先从太皇太后和三位太皇太妃敬起,再去长春太后和英太贵妃等太妃处。
太皇太后和三位太皇太妃都欣然喝下了杨黛兰所敬之茶,其中一位太皇太妃是苗族女子,四十来岁,自先皇祖驾崩后常年独居,不问世事,这次却与杨黛兰一见如故,因杨黛兰曾去过苗疆,敬茶时偶尔提到了当年去苗疆的风俗见闻,太皇太妃自入深宫后久未闻家乡音讯,此番听杨黛兰一说,大感喜慰,结为忘年交。
杨黛兰从太皇太妃处敬完茶出来,心情愉快,没料到敬茶过程出其意料地顺利,秋月和春花端着茶壶茶杯跟在后面也松了一口气,三人相视一笑,便轻快地去下一站长春太后处。
到了龙华殿,侍卫进去通报,过了一会出来回复说太后的头风病又发作了,起不了身,此刻还在卧床休息,让杨黛兰先去其他太妃处敬茶,明日再来也不迟。
杨黛兰带着秋月和春花只得先到英太贵妃处,英太贵妃正在同俞太贵妃说话,见杨黛兰过来敬茶,便朝俞太贵妃挤了一下眼,开始摆起架势。
杨黛兰按规矩在英太贵妃面前跪下,接过秋月递给她的茶杯,双手举过头顶,承在英太贵妃面前,说道:“黛兰恭请英太贵妃喝茶。”
英太贵妃翘着二郎腿斜着眼睛看了杨黛兰一会,才慢悠悠地接过茶杯,打开杯盖,凑到鼻子边一闻,立即怒道:“大胆杨黛兰,居然给本宫敬乌龙茶,你难道不知道本宫生平最痛恨的就是乌龙茶吗?你这是存心与本宫过不去,表面上来敬茶,实则里是来暗算本宫了,是不是?”边说边将茶杯猛摔在地上,杨黛兰迅速接住了下落的茶杯,仔细一闻,果然是乌龙茶味道,而不是茉莉花茶,心中一愣,难道昨晚放错了茶叶?
英太贵妃见杨黛兰还一脸无辜的样子,心中更气,忙叫道:“来人哪,把这贱妇给我拖出去关入大牢。我要以.以迕逆罪好好地惩罚她一下。”
俞太贵妃已经命人叫了紫衣卫过来,她知道寻常的侍卫是奈何不了杨黛兰的。
杨黛兰道:“英太贵妃,这次是黛兰的疏忽,不知道您不喝乌龙茶,正所谓不知者不罪,能否请英太贵妃再给黛兰一次机会?”
英太贵妃冷笑道:“机会?哼哼!整个皇宫谁不知道我英慈从来不喝乌龙茶,你杨黛兰来敬茶前难道连这点起码的了解都没有吗?可见你居心叵测,心肠歹毒之极,一心想替死去的司马燕楠和司马阴震报仇来了。”
杨黛兰辩解道:“司马阴震杀害我外公和母亲,我与他之间有着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我怎可能反为了他们向你报仇?”
英太贵妃一愣,继而更加轻蔑地说道:“原来你不止歹毒,还非常的不孝!居然忘记了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嫁给了司马燕楠的儿子赵元靳,真是妄为人女,恬不知耻哪!”
俞太贵妃在一旁也添油加醋道:“你既然连仇人都肯下嫁,还有什么事不敢做的呢?”
杨黛兰气得面色发白,忍不住辩驳道:“元靳并没有参与司马阴震的事,他又怎会是我的仇人,我与司马阴震之间的仇恨与元靳无关,他们二人不可沦为一谈。”
英太贵妃道:“就算你不是为了司马家,也是为了赵元靳报仇来了吧,赵元靳与司马燕楠向来母子情深,他自己无法办到的事,自然就借你的手来办喽。”
杨黛兰突然觉得英太贵妃真是口才了得,明明无中生有的一件事到她那里居然就变得煞有其事似的,秋月见杨黛兰受窘,忍不住挺身而出护着主人道:“启禀英太贵妃,请恕婢女斗胆,夫人是真心诚意来向太贵妃敬茶的,昨日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