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黛兰从龙华殿回到永乐宫的路上,再一次饱受了宫中好事之人的闲言碎语、指指点点,她一身狼狈不堪的血衣也颇引人注目,连平日里不爱管闲事的人都会忍不住前来关注。
杨黛兰因秋月的突然自尽,心情郁郁,早已没心思去理会旁人异样的目光,她快速回到了永乐宫,见春花和阿晋正在给秋月烧纸钱,心中一痛,握着春花的手道:“我曾说会好好照看你们二人,谁知秋月这么快就去了,是我对不住你们。”
春花忙道:“夫人千万不要这样说,可真折杀奴婢了,我想秋月也是心甘情愿替夫人受过的,真正逼死秋月的是英太贵妃。”
杨黛兰沉思道:“这件事总有些蹊跷,我查看过三皇子给的册子,确实记录的是茉莉花茶,怎么会变成乌龙茶了呢?因为是英太贵妃的茶,我还特别留心了,确定小纸包里的是茉莉花茶叶。”
春花和阿晋也不解是何原因,只能眨巴着眼睛看着杨黛兰。
三人正说话间,赵元瑢只身一人匆匆进来了。他见杨黛兰的衣衫上布满了血迹,即知所闻非假,忙走近问道:“你可有受伤?”
杨黛兰摇了摇头道:“我不妨事,只是刚进寝宫,还没来得及换下血衣。”
赵元瑢不由自主关切地说道:“你还是要多加小心,我想英太贵妃如果背后没有人撑腰,不敢也不至于为了一杯茶就大发雷霆,迁怒秋月赔上一条性命。在这个皇宫中,有些人一旦为了手中的权利,即使是面对昔日的同盟伙伴,只要不利于己,也会杀之而后快。那么,你是否仍然想继续呆在这个皇宫里呢?如果你决定离开,我会立即想办法带你离开这里。”
杨黛兰看着赵元瑢清澈明亮的眼眸,缓缓地摇了摇头,默然道:“不瞒三皇弟,我这次回宫,就没打算活着出去,如果他们想要对付我,就让他们来吧。”
赵元瑢还待再说,却听门外脚步声响,便站开了些。很快庆帝在一群随从的簇拥下疾步走了进来,见赵元瑢也在,略感不快,只对着杨黛兰道:“英太贵妃虽是先帝的宠妃,可是她一再对你出言不逊,朕已命人将她打入了冷宫,从此以后她再也不敢为难你了,你就放心吧。”
杨黛兰略吃惊道:“太后可知此事?”
庆帝道:“太后最明事理,她非但知晓此事,而且对朕的处理也无异议。”说完,大手一挥,只见人群中三名清秀的宫女走上前来,朝杨黛兰盈盈跪下说道:“婢女夏草、秋树、冬木拜见兰夫人。”
杨黛兰疑惑地看着庆帝。庆帝微笑道:“如今你已贵为皇族夫人,身边怎么可能只有一名婢女伺候呢,太后特地挑选了三名伶俐能干的宫女前来服侍你,并顺着春花的名字给她们重新取了名,从此她们三个就像春花一样是永乐宫的宫女了。”
杨黛兰只得躬身谢恩,让春花先带着她们三个下去安排住处。
庆帝这才转身对着赵元瑢笑道:“三皇弟想必也是闻讯前来安慰你二皇嫂的吧,如今弟妹这边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三皇弟可还有什么话要与你二皇嫂说的吗?”
赵元瑢朗声道:“心病终须心药治,请恕元瑢直言,若皇上真心要帮助二皇嫂的话,还是尽快让她离开皇宫吧,这里并不是二皇嫂长居久安的地方,一旦皇上大婚,娶了皇后和妃嫔,这里便是她们的天下,二皇嫂作为二皇兄的妻室,又怎能长居在宫中与皇上的后妃共处呢?”
庆帝默然不语,久久才道:“三皇弟所言极是,看来三皇弟也长大了,是到娶三弟妹的时候了,可怜三皇弟母妃早逝,朕身为兄长,理应为三皇弟的终身大事做主,赶明儿朕就去找太后和太皇太后商议一下,必定帮三皇弟挑选一位才貌出众的名门闺秀。”
赵元瑢一惊,忙道:“多谢皇上关心,元瑢年纪尚轻,况且皇上还未大婚,臣弟我又如何能先.”
庆帝打断他的话笑道:“不妨事,不妨事,朕都不介意,你介意什么?你看元靳不就比我先成亲了吗?”边说边瞅了杨黛兰一眼,拍着赵元瑢的肩膀叹道:“还是元靳福气好啊,第一个成亲,还娶到了这么好的媳妇,你我二人都只能甘拜下风了,是不是?”
赵元瑢笑道:“皇上乃一国之君,将来后宫佳丽三千,还怕没有像二皇嫂这样好的媳妇吗?而臣弟我向来喜欢云游四海,居无定所,所以娶妻的事还是先缓一缓吧。”
庆帝微笑着看着他,心下自有计较,不再多说。
赵元瑢知庆帝不想自己逗留永乐宫,便拱手向杨黛兰告辞离去了。
杨黛兰也顺势说道:“黛兰恭送皇上。”
庆帝本想再与杨黛兰说一会子话,见她如此,只得带着随从离开了永乐宫,转去龙华殿找长春太后商议赵元瑢的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