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榜一出,全国轰动,那些符合年龄要求、稍有才学的未婚女子全都跃跃欲试,纷纷感叹有生之年居然还能碰到如此千载难逢、飞上枝头、平步青云的大好机遇,除此之外也只有前朝武帝曾开科考才女才使得全天下女子有了出人头地、扬眉吐气的机会。一时间,文风盛行,才人辈出,不只闺中女子日日勤练写诗作画,青年男子为获佳人芳心,亦发奋图强、手不释卷。
凌霄和耶律铁菁见京城百姓突然兴奋异常,颇感好奇,更加留神倾听茶楼众人的谈话。
“听说这次皇室预备公开选妃招亲,只要赋诗作画即可有机会成为皇室媳妇,这可真是你家千金的大好机会呀!”
“是啊!如此一来,王尚书的千金、李员外家的闺女还有鲁秀才家的小女都是公平竞争的关系啦,这时候家世、财富都派不上用场了,比的就是每位姑娘的真才实学。”
“这种比文招亲的方式真是新鲜有趣,闻所未闻哪!若是在民间倒还罢了,居然高高在上的皇室贵族也能如此慷慨坦诚,实属难得呀!”
“可不是嘛,听说这次的选妃招亲是三皇子提出的,三皇子真是个有气度有担当的男子。”
“不仅如此,听说连比试的题目都是三皇子亲自出的,可见三皇子也必定是位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才子。”
“不错。老李家的侄子就在宫中当差,听他说元帝生前最钟爱的就是三皇子,三皇子不仅长得貌若潘安、玉树临风,更是才比子健、出口成章呢!”
因为选妃招亲的事,赵元瑢大受老百姓爱戴,在老百姓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天福茶楼几乎天天都在谈论着三皇子及选妃招亲的事。
凌霄和耶律铁菁也忍不住想见识下这位大宋百姓交口称赞的三皇子到底是何许人也,原本打算中秋节前赶回大辽,现在便再多停留数周,待大宋选妃招亲的事完毕后再出发返回。
因为赵元瑢提出了选妃招亲,宫中对于杨黛兰与庆帝及三皇子之间的流言飞语少了一些,宫女们都不约而同地把关注点放在了选妃招亲的事上。
杨黛兰也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在煎熬中等来了父亲杨忆病愈的消息,杨黛兰忙向庆帝请求回学士府探望,庆帝却不想她离宫,而且学士府里还有其他病患会有传染的危险,于是庆帝派李太医将杨忆接到宫中与杨黛兰见面。
杨黛兰早早便到偏殿等候,足足等了三个时辰,才见到抬着杨忆和李太医的轿子到了殿门口。
杨忆大病一场后,整个人都瘦了一圈,脸色蜡黄,颧骨突出,但精神还好,杨黛兰忙扶着杨忆坐在软椅上,蹲在杨忆身前关切地问道:“爹,你现在觉得好些了吗?”
杨忆看着女儿憔悴的玉容,伸手摸了摸杨黛兰盘起的发髻,激动地说道:“兰儿,终于能再见到你了!为父就怕今生今世都再也见不到你和文渊了.”
杨黛兰忙跪下道:“爹!是女儿不孝,不知爹爹病了,在爹病重的时候也未能随侍在侧。”
杨忆慈爱地扶起她道:“傻女儿,爹爹的病是要传染的,怎么能让你随侍在侧呢?幸亏你和文渊不在府里,否则爹更要担心了。这次真是多亏了皇上和李太医,为父才捡回了一条命。”
杨忆一边说着,一边感激地看向李太医,杨黛兰立即向李太医跪下磕头,感谢他救活了父亲。
李太医忙下跪还礼道:“兰夫人快快请起,如此大礼真是折杀微臣了!这次杨大人得以痊愈都是托了皇上的洪福,微臣只是遵照皇上的旨意,尽力而为,兰夫人要谢的话还是要多谢皇上。”
杨忆忙道:“是,李太医所言极是,等会下官便会带了小女一起去向皇上致谢。”
李太医点点头,又叮嘱了几句注意身体的话,便先去大殿拜见庆帝。
杨忆听李太医称呼女儿为兰夫人,又见女儿盘起发髻一副妇人的装扮,叹了一口气道:“你果然已经与二皇子成亲了,当初他们告诉我时,我还半信半疑,唉,兰儿啊!爹不知道你当初为何匆匆离京,可是这婚嫁之事理应慎重,这可是一辈子的事啊!”
杨黛兰抱歉道:“爹,女儿这次自作主张嫁给了元靳,是女儿不对,请爹爹莫要生气牵动了病情。”
杨忆道:“爹不怪你自作主张,只是苦了你自己啊,傻孩子!有些事我已经听李太医他们说了,为父也考虑了很久,今日正想与你谈一谈。”
杨黛兰略感奇怪,不知道父亲到底想跟她谈什么。
杨忆慎重地说道:“兰儿,实话对你说吧,皇上已经仔细查问过当时元靳受伤时在场的侍卫,后来也派人再去寻访过,可以确定二皇子已经死了。”
杨黛兰虽然已经料到赵元靳凶多吉少,但是此刻听父亲明确说到赵元靳已经死了,心中仍是一痛,低着头默默流泪。
杨忆心疼地为女儿拭去脸上的泪水,温言劝道:“兰儿,如今二皇子已经不在了,你还是要想开点,不能就这样度过一生啊!说实话,为父并不赞成你嫁给赵元靳,不管怎样,他是司马阴震的外孙,而司马阴震可是杀害慧珍和你外公的凶手啊!还好你们并没有正式成为夫妻,一切都还可以挽回。皇上已经托李太医跟我提过了,皇上他其实对你也是情深一片,愿意娶你为妻,封你为后。这次皇上帮我们报了大仇,杀了司马阴震,又救了为父,此恩此德,我们身为人臣,也应该知恩图报。当然爹不是要你为了报恩才嫁给皇上,爹实在不忍心看到你这样守着一个死去的人过一辈子啊!”
杨黛兰刚想说话,只听外面有个清脆稚嫩的孩童声音响起:“爹!姐姐!你们在哪里?”
杨黛兰忙奔到殿外,只见杨文渊在几名紫衣卫的带领下,正朝偏殿寻来。杨黛兰又惊又喜地快步迎了上去,牵着杨文渊的手一起回到了杨忆身边,紫衣卫依旧在殿外把守。
杨文渊扑到杨忆怀中,哭道:“爹,文渊回来了,你不要再生病了啊!”
杨忆紧紧地搂着儿子,不禁留下泪来,柔声安慰道:“文渊,爹不再生病了,爹答应你不生病了,文渊好孩子不哭。”
杨黛兰好久不见幼弟,疼爱地摸着弟弟的头发,问道:“文渊,你怎么会到这里来了?”
杨忆亦问道:“是不是莫冲啸去武当山接你回来的?”
杨文渊点点头,稚声道:“那个莫叔叔说爹爹病了,想见文渊,给师父看了爹爹的亲笔书信,师父就让文渊跟着莫叔叔回来了。”
杨忆对杨黛兰说道:“现在司马阴震已经死了,没人再会伤害文渊。还是皇上想的周到,安排了紫衣卫去接文渊回来,让我们一家人得以团聚。”
杨黛兰略紧张地问道:“是皇上提出接文渊回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