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黛兰待赵元瑢走后,又独自坐在湖边想了一会,决定先找个借口暂时敷衍一下庆帝,拖上一阵,因为赵元瑢即将有所行动,自己若能助三皇子继位,亦是圆了元帝的心愿。
到了午夜,香山行宫中逐渐安静下来,回宫的回宫,回府的回府,放花船的人群也逐渐散去,杨忆和杨文渊在赵海平的护送下先回宫去了。庆帝得紫衣卫回报说杨黛兰还在湖边,便踏着皎洁的月光到鸳鸯湖边来找杨黛兰。
湖面轻笼着薄雾,明月倒映湖中,像个发光的圆球,在波纹里游动着,杨黛兰穿着一身淡黄色的罗衫,婀娜多姿的身影倒映在湖中与明月相映成辉,庆帝不愿破坏了这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挥手让所有的侍卫太监都远远地站开。
庆帝慢慢地走近杨黛兰身边,满怀深情地说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朕希望每年的中秋夜都能如此与你相伴。”
杨黛兰并没有回头,只淡淡地回道:“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皇上的心思黛兰明白,可是我毕竟刚与元靳成亲没多久,连一个人月两团圆的中秋夜都未能与一起他度过他就去了,若我此时从了皇上,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一生亦难安乐。皇上若是真心对我,可否让我守孝三年。”
庆帝一听要三年这么久,不由得皱起了眉头,沉声道:“你对元靳的一片心意朕当然明白,可是朕乃一国之君,不仅肩负着国家社稷的重任,也承担着绵延子孙的职责,而你应该很清楚,朕心里除了你容不下别的女子,难道你又甘心把朕让给其他女子吗?”
杨黛兰道:“太后已经苦心为皇上预备了三十多位妃嫔人选,若皇上全部回绝,只怕会惹太后不快,亦伤了母子情分,太后盛怒之下,盘根究底,又是黛兰的不是,难道皇上忍心让黛兰受这委屈吗?”
庆帝听她说的也有道理,上前再问道:“你说的可是真心话?三年后你便会与我永远厮守在一起?”
杨黛兰向来诚信守约、言出必行,从不弄虚作假,此时却不得不虚情假意地敷衍庆帝,她背着身咬牙苦撑着,若不是考虑到亲人的安危,差点就一掌击过去,与庆帝性命相搏,同归于尽。
杨黛兰深吸了几口气,努力地张了几次嘴,但是一番违心承诺的话始终说不出口,最后只说道:“三年的光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三年里皇上亦会遇到很多其他的女子,黛兰不希望将皇上的心拴住,让皇上成为一名负心汉。不过,皇上亦无须担心,黛兰全家都在宫中,日夜有人守护,就算要逃也逃不到哪里去,三年后若无大的变故,黛兰依然会在这鸳鸯湖边赏月流连,到时皇上若还有心,尽可像今天这般过来寻我。”
庆帝细辩她话中的含义,知道她仍未对自己死心塌地,亦不肯虚与委蛇,勉强屈就,庆帝沉思了一会,终于说道:“好吧,朕就等你三年。不过,这三年中你不可再回避朕了,可以吗?朕每次见你,你都躲着朕,着实无趣的紧。”边说边上前扳过杨黛兰的身子,让她面对着自己。
杨黛兰赶紧退后一步道:“飞短流长,人言可畏,黛兰经受不起,还望皇上体谅。”
庆帝怒道:“何人敢来干涉朕的私事,简直不想活了。从今日起,若是谁还敢在背后说你的是非,朕就立即办了她。”
杨黛兰道:“这又何苦,为了我一人,得罪千万人,实在不值得,皇上请三思。”
庆帝见她坚持,只得无奈地说道:“你越是这样避开朕,朕越是对你眷恋情深,这三年可如何熬过,你也忒心狠了。”
杨黛兰怕他越说越露骨,忙转移话题道:“天色也不早了,皇上早点回宫歇息吧,明日还要早朝呢。”
庆帝道:“难得你如此关心朕,好吧,就陪朕一起回宫吧。”
杨黛兰担心再拒绝下去惹怒了庆帝,便答应了。
回到永乐宫已经三更时分,杨黛兰吹熄了灯正欲上床安歇,黑暗中突然有人持兵器袭来,杨黛兰不及拿剑,抽出怀中玉笛迎战。来人武功不弱,身法轻盈,似乎也是个女子,杨黛兰有意擒住了她查明真相,出手并不凌厉,斗了几十招后,又有一人冲了进来,武功比原先一人高出不少,杨黛兰在两人的围攻下渐感吃力,内室空间狭小,轻功施展不出,几次欲夺门而出,都被挡住了,不由得喝道:“你们是谁,为何要暗算我?”那两人却不搭话,只是闷声狠斗,招招拼命。
危急关头,又冲进来一人,却是冬木,只听她叫道:“师姐,住手!莫伤了夫人。”边说边挡在了杨黛兰身前。有了冬木的相助,杨黛兰很快制住了偷袭的两人。冬木点亮烛火,突然扑通跪在杨黛兰面前含泪恳求道:“夫人,请你救救我们师姐妹三人吧。”
杨黛兰取下那两人的面纱,却是夏草和秋树二人。只见两人嘴唇发紫,眉心一抹恐怖的黑色,很明显是中了剧毒。杨黛兰忙问端由,冬木哭道:“我们姐妹三人其实是东海仙姬的徒弟,从小在海岛长大,师父去世后,便跟着大师兄东海镇浪迹江湖,大师兄热衷功名,参加了武试选秀,进宫当上了紫衣卫,有次太后从大师兄那里得知还有我们姐妹三人,便安排我们进宫做宫女,承诺了荣华富贵和大好前程,不过在此之前需要先帮她办一件事,就是杀了夫人。可是我们与夫人相处后,得到夫人多番照顾,迟迟不忍下手,太后怕我们心怀异心,暗中骗我们吞下了九步催心丸,如果我们违背她的命令,就不给解药。今天秋树听到夫人晚上将与皇上见面,便禀告了太后,太后怕夫人真的与皇上在一起,于是命令我们今晚就要动手杀了夫人,我感念夫人的赤诚相待,极力劝阻两位师姐,还是没拦住。那个九步催心丸具有催发功力的奇效,一旦运功迎敌,功力会倍增数倍,但是不久便会毒发,如果三个时辰内没有解药,就会毒发身亡。”
杨黛兰见她嘴唇也逐渐发紫,忙问解药在何处,冬木道只有太后才知道解药在哪里。杨黛兰不再耽搁,迅速往龙华殿奔去。
到了龙华殿不待侍卫通报开门,直接翻墙跃了进去,一路寻到长春太后的内室,长春太后却不在床上,杨黛兰刚想转身离开,突然脚底木板大开,出现了一个大黑洞,杨黛兰猝不及防,跌落进了黑洞中,木板很快再次合上。
洞中漆黑一片,洞壁是冰凉如水、光滑似冰的大理石块,有一个卧室般的大小。
杨黛兰使尽全力飞身跃起想撞开头顶的木板,没料到木板坚硬如铁,内部居然是一层厚铁,再过了片刻,只觉得气闷难耐,呼吸困难,只得放弃了撞开木板的念头,盘腿坐在大理石上调匀呼吸。
不一会,石壁上出现了一个小洞,只听长春太后在石壁另一头冷冷地说道:“我原不想害你,甚至想拉拢你,可是你却站在了赵元靳那边,现在又想迷惑皇帝,那就莫怪我行此下策了。”
杨黛兰忙道:“太后,黛兰既然已经成为了你的阶下囚,那么就请你赶紧给冬木她们解药吧。”
长春太后道:“我就料到你会为了她们来我这里拿解药,果然被我猜中。你对她们还真是主仆情深呀,现在都自身难保了,还顾着她们的安危,难怪她们迟迟不肯下手杀你,不过最后她们姐妹三人还是完成了任务,把你引到了我这里来,我自然也会派人好生安葬了她们。”
杨黛兰急道:“太后,你吃斋念佛,普渡众生,不必为了黛兰一人反添了罪孽,还是尽快救她们一命吧。”
长春太后并不回答,只是从石壁小洞中扔进了一小瓶水,便将小洞关上了,任凭杨黛兰如何呼叫,洞外再无应答。
杨黛兰绝望地坐在大理石上,既担心冬木等人的生死,又担心父亲和弟弟的安危,无奈之下伸手去摸那小瓶水,突然摸到大理石上似乎有字,于是仔细辨别所摸文字,却是“玄宗大法”四个字,杨黛兰又惊又喜,想起当年母亲跟她提到的武林中最高深的一门内功就是玄宗大法,但是失传了很久,以武当和少林为首的各大门派寻找了很多年都无结果,原来这个“玄宗大法”是刻在大理石壁上,竟然还在皇宫龙华殿的密室中,真是匪夷所思。
杨黛兰伸手再去摸旁边的文字,却又没有字了,略一沉吟,便站起身来,去摸四壁,果然洞中四壁的大理石上都刻有文字,即是“玄宗大法”的详细修炼方法,共分四段,练到第四段,便是天下无敌了。
杨黛兰急于脱困,并不在意什么天下无敌,只要练到能推开头顶铁门即可。于是记住第一段修炼方法,便开始盘腿坐在大理石上练起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