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67100000008

第8章 千古不散鸿门宴6

千古不散鸿门宴6

书名:屠刀集作者:菜九段001更新时间:2014-04-2521:16:10

千古谁识鸿门宴(更新超长版)

6.没留明文的协议

说刘邦出让了的实际利益,这可是没有任何记录的事。为什么放着白纸黑字的现有的史料不相信,而要平白无故说些不沾边的话?那是因为历史的记载就是这么多,怎么看怎么投不上,其中肯定有重要的环节遗漏,但不是漏记,而是被人刻意遮蔽的。让我们来看看这些被刻意遮蔽掉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既然历史没有记载下与之相关的内容,那么就只能从事情的结局上来判断了,因为这个事情的结局昭示了重大利益的出让。事情的结局是什么?人们往往以为项羽放过刘邦不杀是整个事件的结局,事实上,最大的结局就是刘邦没有如约王关中,也正因为这样,项羽才放过刘邦不杀。因此,没有如约王关中,就是刘邦出让的重大利益。只是这个重大利益的出让是在鸿门宴之前做出的呢,还是在鸿门宴上做出的呢,还是在鸿门宴之后做出的呢?这就需要讨论了。

这个不王关中的事,无论在项伯夜访时,还是在鸿门宴上都没有提及,在一点迹象都没有的情况下,演变成这个状态,而这个状态也正是项羽所需要的状态。正是因为刘邦不王关中了,才用不着打用不着杀了,刘项两家才相安无事了。以此结局为参照,就显得项伯的夜访记录有明显的疏漏,更准确地讲,已被记载下来的一切与这个结局一点关系也没有。而项伯的包票,刘邦的坦然赴宴,离开这个结局就难以设想。因此,这个结局应该是在项伯夜访中就确定了的,否则就达不到平息纷争握手言和的效果。

前面说过,项羽当初着急上火要打要杀,全是因为沛公要王关中且珍宝尽有之,而刘邦对项伯所说的恳切言辞并没有针对项羽的这些心病,因此这些话不过是在灌迷魂汤,让人吃空心汤团。而在要打要杀的这个节骨眼上,这些没有什么实际内容的言辞真能派上那么大的用场吗?如果我们认为项羽要与刘邦翻脸拼命只是为了听这些好话,当然就没什么话可说。如果我们认为项羽的要打要杀是另有原因,那么这些甜言蜜语肯定不会起作用。如果这些话不起作用,项伯就不能保证刘邦在项羽大营的安全,也就不会催促刘邦早点去见项羽;刘邦也不会相信项伯的包票,前往项营。既然我们认定刘邦对项伯说的这些话起不到平息争端的作用,但项伯确实也打包票了,刘邦确实也就去了,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当时发生了历史记载隐去的内容,也只有这些隐去的内容才是项伯打包票的依据,才是刘邦前往项营的护身符。因此可以肯定,刘邦与项伯的实际交谈中,一定谈到王关中的问题。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解决之道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不按项羽希望的样子解决,就千难万难;按项羽希望的样子解决,就一切好说;最终由刘邦一方做了彻底的让步。这个彻底让步的内容,即不外乎是刘邦不再坚持怀王之约,无条件地将关中的支配权交给项羽发落。尽管这些内容在上面这段话中根本没有反映,但那句“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的效忠表白,倒是与刘邦的让步非常吻合的。据此,这个不王关中的决定,这个出让重大利益之举,是在鸿门宴之前,也就是在项伯夜访的时候做出的。有了这个决定,项伯的包票,刘邦的应允赴约,才顺理成章。

这个结局是项伯夜访的一个成果,也是记录不全的项伯夜访所露出的第一只马脚。

记录不全的项伯夜访所露出的第二只马脚,即《项羽本纪》所说的“项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业已讲解,又恶负约,恐诸侯叛之。乃阴谋曰,巴蜀道险,秦之迁人皆居蜀。乃曰:巴、蜀亦关中地也。”这是一个对刘邦的安置方案,虽然此举是公然宣布对刘邦的安置决定,但却是鸿门宴的实质内容——刘邦彻底让步的实际底线。这个安排虽然是经项羽之口宣布的,但却是刘邦自己提出来的。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灭秦之后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论功行赏,其内容就是分地,本来刘邦是可以王关中的,但因项羽要打要杀,他就不敢坚持他本来应该享有的权利了。但不王关中,总得有一个具体地方划到他名下吧。你总不能把球踢给项羽,让他费头脑吧?所以这种费神费力的事,还是要刘邦代劳代办,他要事先拿出一个预案。如果要拿预案,刘邦还应该拿出一个可以被项羽接受的草案,刘邦的功劳即使不高出项羽,但肯定高出其他所有人,总要给他一个地盘吧?当时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地盘都是刘邦打下的,这些地方都在刘邦的掌握之中,除了关中的陇西、北地、内史之外,蜀、巴、汉中已为刘邦手下的郦商所攻克;上郡、云中、雁门、太原、上党、九原等旧秦之地,自秦王子婴投降后应该落入刘邦之手;加上南阳这块旧韩地,也是刘邦解放的,刘邦提出到关中以外的任何地方都合情合理,而这些地块中,最不让项羽操心的应该就是巴蜀这两块地了,因为再也没有比巴、蜀更差的地方了,这两块地绝对闭塞,不会对关中构成威胁。可能我们现在的人会认为,四川不是个好地方吗?天府之国呀。但在当时却非如此,项羽与范增的对话已表明了这一点。对此我们还可以多说几句。以秦时的中国版图,巴蜀就是边荒之地,开化程度极低,常常用来安置应该受惩罚之人。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诗句,极其形象地反映了那里的闭塞落后。

刘邦为什么会提出要这块地方呢?并非他想要这个地方,那也是因为没有办法啊。首先这块地方在他的控制之下;其次其最为落后,地形奇特,想进去或想出来都非常困难,很难对外构成威胁。当然,刘邦也可以说,我什么都听你的,你让我到哪我就到哪。兄弟,我是你的一块砖,你想往哪搬往哪搬。但这个姿态等于给项羽出难题,还不如有个预案。因此,在非常无奈的情况下,刘邦就要这个最差的,项羽就没有理由不答应,也就没有必要再动杀机。事后看,刘邦的这个选择很到位。如果他要南阳,情况就不妙了。一来是南阳属于旧韩,刘邦解放了南阳,应该算是学了雷锋,不方便自己拿来。二来项羽看中了这块地方,日后明明分给了韩王成,但还是把韩成捏在手里,自己将这块地吞了。如果刘邦对南阳有想法,岂不是又犯了项羽的大忌?

可能人们会据《汉书?高帝纪》或《汉书?萧何曹参传》的记载,来反驳菜九的上述说法。这些记载是这样的:

汉王怨羽之背约,欲攻之,丞相萧何谏,乃止。《汉书?高帝纪》

初,诸侯相与约,先入关破秦者王其地。沛公既先定秦。项羽后至,欲攻沛公,沛公谢之,得解。羽遂屠烧咸阳,与范增谋曰:“巴、蜀道险,秦之迁民皆居蜀。”乃曰:“蜀、汉亦关中地也。”故立沛公为汉王,而三分关中地,王秦降将,以距汉王。汉王怒,欲谋攻项羽。周勃、灌婴、樊哙皆劝之。何谏之曰:“虽王汉中之恶,不犹逾于死乎?”汉王曰:“何为乃死也?”何曰:“今众弗如,百战百败,不死何为?周书曰:‘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语曰:‘天汉。’其称甚美。夫能诎于一人之下,而信于万乘之上者,汤武是也。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汉王曰:“善。”乃遂就国。《汉书?萧何曹参传》

乍一看,这两个记载有鼻子有眼,前后照应着,似乎真有那么一回事,非常可靠。但这个材料的来历是有问题的。《史记》没收这个材料,早于班固一百多年的司马迁应该是知道这个说法的。之所以他没有采用,显然与此记载未必得当时之实有关。

这里面的奥秘在于班固改动了一两个字。

司马迁记项羽对外宣称:巴、蜀亦关中地也。

班固记此曰:蜀、汉亦关中地也。

二者的区别在于项羽和范增的说法中,《汉书》以汉中替代了巴。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替换,仅一两个字的差别,就把一个原来不乱的历史搞乱了。

而《史记》中的相关记载,正可以否定班固之说。这些相关记载也是记录不全的项伯夜访露出的第三只马脚——张良贿赂项伯取汉中一事。此事正好破了班固的记载。《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张良)为汉王请汉中地。”《留侯世家》:“汉元年正月,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王赐良金百溢,珠二斗,良具以献项伯。汉王亦因令良厚遗项伯,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遂得汉中地。”从这里可以看出,刘邦最初提出的生存条件肯定低于最终所得三郡之地,也就是说只有巴蜀二郡,三郡之中最好的汉中郡尚不在其内。怎奈巴、蜀之地确实如项羽、范增所谋划的那样令人厌恶,可能连生存都成问题,刘邦只好尽量谋求追加汉中一郡。最终,经过张良的争取(《汉书?张陈王周传》也有相似记载),项羽接受了刘邦部已占有汉中的即成事实。既然刘邦如愿以偿得到了他所要的地盘,又如何会动怒与项羽再起争斗。事实俱在,说明司马迁在做《史记》时的取舍是非常合理的。这里还牵扯到人之常情的问题。本来嘛,如果项羽坚决不把汉中给你,你要打要杀才算正常,现在这块地方是你自己千方百计争取到手的,你达到目的了,怎么反而要怒要打要杀呢?所以说,《汉书》的这个记载,尽管说的有鼻子有眼,但并不可采信。因此可以断定,《汉书》有关刘邦不满意分配的这个记载,完全是误记。刘邦费了老劲才把汉中一郡争取到手,如愿以偿,不可能一转眼又要杀要打。可能班氏见到一条司马迁没收的材料喜不自胜。但他就没有分析这个材料的合理性,也没想想为何司马迁不收这个。这个见于《汉书》为《史记》不载的内容很有影响,在历史上引出了对萧何大加赞美之言论也不知有多少,难道都没看过《史记》吗?中国人的不认真实在是由来已久啊,难怪菜九祭起的那块中国人最不认真的招牌总是越来越亮。

如果把以上分析加入到项伯夜访的过程中去,项伯的夜访内容才算大致完整。也正因为项伯知道了彻底让步的底线与具体内容,他才能料定项羽肯定会接受;也正因为传递了这个彻底让步的具体内容,刘邦才有胆量在第二天一早只带百余随从去见项羽。因为刘邦交出了他最不愿意交出的,又是项羽最想得到的东西,也就没有两边火并的必要了。试想,一场大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灭秦之后的利益分配,因势力悬殊,刘邦难逃覆灭下场。在这种情况下,项羽要的是利益分配的主导权,刘邦要的是免遭覆灭。当刘邦主动放弃王关中的权利,就在满足了项羽的愿望的同时,也自然取得了自己的生存权。

至此,我们或者可以还原项伯夜访事件的全貌,读懂项伯夜访的意义:前来搭救好友张良的项伯,无意中成了刘邦与项羽之间的使者。由刘邦一方提供了和解的草案,项伯见其内容基本上与项羽的目标一致,也就替项羽接受了这个方案。所以项伯才会对刘邦说,明天一早就要来见项羽。为什么要见?就是为了早点签约。如果项羽或项伯不满意这个草案,项伯就不能打包票让刘邦前来见项羽。而刘邦如果没有把握断定项羽会接受这个草案,也不敢贸贸然前往项羽的大营。项羽此前要击灭沛公军,从实力上来说,胜负应该没有悬念,但并不能保证刘邦会死于战乱。而一旦刘邦前往项羽的大营,那就成了瓮中之鳖,真是想怎么杀就怎么杀,十拿九稳,别说有多方便了。所以刘邦提出的条件应该是大大有利于项羽而大大不利于自己的。只有退到对方满意的地步,才有可能保证对方会完全接受。签约就签约,为什么还要催刘邦早一点?那是因为今人一致以为单纯好哄的项羽这个人实在是太多疑了,非常不好糊弄,如果你姗姗来迟,他会怀疑你可能要变卦,那样一来,刘邦的处境又不妙了。所以项伯要催刘邦早一点去确认他此行的成果。只有让项羽早点吃下定心丸,刘邦的处境才会早点得到安定。

也正因为刘邦与项伯的交谈有非常实际的利益割让,才使得项伯的私人之行成了意外的协约之旅;私人身份逐渐演变成了公家身份。于是,原本的私对私,一下子变成了私对公;加上项伯与项羽的特殊关系,甚至最后演变成了公对公了。于是乎,项伯偷偷摸摸地出行,演变成大大方方地凯旋,一下子给项羽抱回一个重大成果。既不用打,也不用杀,还避免了一切险恶局面出现的可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项伯真是关中人民与天下人民的大功臣、大救星。项羽对他也应该大大地褒奖一番,让项伯列席鸿门宴可能就是一种褒奖形式。

项伯夜访这段文字的结尾是“项王许诺”四个字,项王许诺四个字后面应该有一大堆配套措施。什么措施?撤销战争命令啊。告诉枕戈待旦的将士,明天用不着打仗了。不是说好了要打,而且要大打,看上去怎么也不像有转圜的余地啊?怎么回事啊?项羽当然会做一定的解释,比如:这里面有些误会,沛公愿意拿出全部奖金让大家伙分了。项伯半夜三更奔走于刘项两大营垒,十分辛苦,也一定非常费时间,可能向项羽汇报完了,离项羽预定的开战时间非常接近了。真是好险哪。

同类推荐
  • 镇乱世

    镇乱世

    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乱世国家强盛,百姓安乐--盛世且看一个现代人如何造就一个太平天下!!
  • 东汉末

    东汉末

    以历史演义小说,以小说再现历史,带着各位重返汉末三国那一段风起云涌的时代!——意外的穿越,游学返乡的少年,荒山道旁的小庙,一场针对东汉未来除天子外最大掌权者的伏杀行为,他却偏偏身处其中。历史的车轮,继续滚滚向前,但前进的道路从这一刻开始已经发生了微小的偏移……汉末,这是一个动荡的时代,生民百余一,千里无鸡鸣;同时,这也是一个群雄辈出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多少英雄豪杰崛起陨落,他们之间有无穷阴谋、诡计、尔虞、我诈;他们人性中带有奸诈、险恶、冷血,敢一怒屠城,伏尸百万,让人闻之胆寒……但是,在这些人中,更有热血、忠诚、仁义存在,他们能为兄弟血洒疆场,为谏君王而泣血殿前,为百姓更不惜此身。在这样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里,我们,只是一个过客!!!
  • 末汉

    末汉

    徐治,一个青史无名的小将,本来他会永远沉寂,却不料遇到了自一千八百年后穿越而来的貂蝉,从此历史易辙。且看徐治在波云诡谲的乱世之中,谱写一曲最为悲壮的——末汉。
  • 枪挑三国

    枪挑三国

    现代黄巾教传人,得遇祖师张角襄助,灵魂转世,重生成为西凉马超。身为蜀国刘备座下的五虎上将,他是前去投奔刘备,还是重整旗鼓,镇守凉州,南御曹操,西取川中,北抗匈奴呢?赤壁的烽烟即将燃起,英雄悲歌的时代降临。请看全新的马超,是如何横枪立马,聚会三国英雄,寻求天下红颜吧。——————————————————————————————————本书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历史的拐点:改变历史进程的转折点

    历史的拐点:改变历史进程的转折点

    历史是一条波澜壮阔的长河。在这条长河里遨游,自然会领略到人类灿烂文明的无限风光。追本溯源,探寻这条长河的源头,会把握弄清人类发展的来龙去脉;观看长河的波澜,会感叹人类走过的每一步都是那么豪迈与艰辛;俯瞰长河的蜿蜒曲折,会感受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没落的沧桑;遥望长河的走势,会为光明战胜黑暗、新生战胜腐朽而欢欣鼓舞。本书就是在这个基础上,生动地介绍了历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通过这些故事的阅读,可以形象地把握中国历史及世界历史的大致脉络和基本轮廓。简明生动的文字,引人入胜的故事,相信会受到读者的欢迎。
热门推荐
  • 幻想高校

    幻想高校

    一本东方幻想乡同人,一个你从不曾知道的世界。
  • 画继补遗

    画继补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剩女当嫁

    剩女当嫁

    在现代,从二十岁到三十岁,她为了一个男人付出十年最好的时光,只为得到一点温暖慰藉心灵。回到古代,她立志珍爱生命远离男人和婚姻,做一个不为情困的潇洒女人,奈何人生由不得她做主,皇帝老儿一挥手,许给她一个年轻有为英俊夫君。这么大一块肥肉,怎么就没人来抢呢,既然来抢了,就快点抢走啊!夫君真要被抢走了,为何她的心却会疼?不知何时起,她早已为这个人沦陷。~~~~~~在现代,她受尽情伤,祈求的只有一点温暖,花尽十年青春,最后一无所获。穿越后,她尽力避免触碰感情,冥冥中却注定要沦陷其中,结果还是逃不过悲伤。
  • 带着三国穿越

    带着三国穿越

    一个宅男,带着三国杀传奇游戏系统穿越了。这是个有血有肉的世界。我想做的只是一个把他和他们的故事转述给你们听。
  • 大鼻小胖漂流历险记

    大鼻小胖漂流历险记

    两个少年,为了捕杀一头受伤的虎鲨,偷偷出海,从此经历一番跌宕起伏,波折再三的冒险历程,海妖魔爪下惊险逃生,无赖追捕下暗度陈仓,海盗巢穴中智计救人……死亡三角洲、蓬莱仙域……谱写一段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冒险经历,留下自己的故事……
  • 变色人

    变色人

    这是一本侦探小说,我想叙述的是人为什么犯错,如果这个错误必须承担太重的后果,会怎么样,他会不会逃走呢?他会不会就像变色龙一样不断伪装自己不让别人发现呢?那么这本书讲的就是“变色人”的故事。
  • 奉天密码

    奉天密码

    奉天密码是王拓之在网络刊登的第一篇长篇小说。经过三十年的沉淀积累,凭借生活经验和阅历,希望能够写出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的文字。文中加入了现代,玄幻,都市,穿越,悬疑,热血,情义,爱情等多种元素,是作者一直想要实现的一个愿望。就让王拓之带你进入他梦想中的世界,不足之处,欢迎读者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郑重声明:本文仅在起点首发,并存稿于本公会论坛,目前为止,其他网站刊登发表《奉天密码》均为复制,并未得到本人授权。王拓之大黑熊熊太阳鸟网游公会总会长
  • 王战

    王战

    这是一个类似于地球的世界,这个世界没有国家只有一个联邦政府。这里有灵力,有武者,有妖兽。七色之王,凌驾于众多武者之上的巅峰存在,一日,名为‘七宗罪’的七个黑衣人自称将‘红之王’杀害,这到底是真还是假?七色之王间到底有何关系?又是谁在背后策划着这一切?
  • 悲伤的奋斗

    悲伤的奋斗

    高傲的少爷瞬间颠倒了、面对突然什么都没有了的人生,失去面对的勇气,看伟大的爱情怎么挽救他
  • 远光

    远光

    《远光》续接特摄同人,描述着光之国的那些光之巨人们的琐事,主人公ACE穿越到了另一个宇宙中,与银河联邦的艾琪拉之间的事情。喜欢奥同人的书友们,么么哒!请一定支持!另外奥特艾斯应援会吧欢迎各位艾斯迷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