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44500000003

第3章 再现古老的文明遗迹(2)

过了几年,一位伊拉克考古学家拉萨姆,再次来到这里。他在1852年到1854年期间,又在库羊吉克土丘下发现了亚述巴尼拔王的王宫,找到了许多新的楔形文字泥板和浮雕。经过几代探险者、考古学家和学者们的努力,尼尼微城消失了的辉煌又再次被展现在了当今世人眼前,所有的遗迹都远去了,只留下空旷的尼尼微城在岁月的风雨中感受历史的沉重。

米诺斯文明之谜

有关克里特的传说是希腊最古老的神话。传说中,克里特岛上有座极其复杂的迷宫,这座迷宫是在克里特的著名国王米诺斯时代建造的。在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修昔底斯等人的著作里,都曾提到过米诺斯。

但是,历史上真有这么一座面积广阔、结构复杂的迷宫吗?如果有,它又坐落在克里特岛的什么地方呢?

经过漫长的考古工作和发掘,英国学者阿瑟·爱文斯解开了这个谜团。20世纪初,经过长期的准备、选点和初探之后,他在一个叫做凯夫拉山的缓坡上,真的挖出了一个占地2万平方米的巨大宫殿遗址。

宫殿分为东、西两宫,西宫是两层的小楼,东宫则是四层楼,中央是一个60米×30米的长方形露天庭院,周围分布着1500多间宫室,各宫室有长廊、门厅、复道、阶梯相连,千门百廊,曲巷暗堂,忽分忽合,前堵后通,扑朔迷离,和传说里的一样,结构之复杂令人叫绝。

王宫墙壁上的壁画色彩鲜艳,富丽堂皇,其中的一个房间里还藏着国王的印章以及无数的黄金和宝石。东宫北侧有露天剧场,西边有一狭长的仓库,仓库里也盛满了粮食、酒以及战车和兵器。王宫内上下水道完善,寝宫里附有浴室、厕所等卫生设施。另外,他们还发现了几万张刻着文字的泥板,记录着米诺斯人的文明程度。

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米诺斯王宫到底是什么年代的产物?为何它能保存得如此完整?它又是怎样被废弃的?

克里特文化是爱琴海文化的杰出代表,这里的居民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已经懂得使用青铜器了,而米诺斯的文化正是从那时候一直持续到公元前1500年的。就在该文化的中期,岛上建立了国家,修建了王宫。

在公元前1700年左右,当地曾遭受过一次大地震,岛上的建筑受到了很大的损害,但重建后的王宫比之以前显得更加雄伟壮丽。可是200年后,迷宫忽然销声匿迹,米诺斯文化突然中断。而爱文斯发掘的遗址,就是这座最后复建的王宫。那么,克里特人有能力重建被毁的建筑物,为什么晚期反而弃之而去,销声匿迹了呢?他们到哪里去了呢?

后来,从这里出土的泥板文字证明,接着统治这里的已经换成了迈锡尼人。但是迈锡尼人又为何不去享用这座宫殿,却忍心把它毁掉呢?

有关米诺斯迷宫的各种谜团,目前世界各国的考古工作者和史学工作者还不能给出明确的答案,相关学者们都期待着米诺斯文明之谜能早日大白于天下。

迈锡尼文明之谜

迈锡尼曾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文化中心之一,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人开始在巴尔干半岛南端定居。从公元前16世纪上半叶起逐渐形成奴隶制国家,出现迈锡尼文明。迈锡尼的考古遗址,位于伯罗奔尼撒东北部。

迈锡尼文明是谁缔造的?在史学界,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

迈锡尼城堡享有“黄金之城”的美誉,在已发掘出的迈锡尼城堡的皇家墓井里,人们发现的很多尸体都是由黄金所包裹着的,有一具男尸脸上还戴着精致的黄金面具,妇女头上也装饰了各种黄金首饰,连墓内的小孩儿也被黄金片所覆盖。但是,令人疑惑的是,迈锡尼本身并不出产黄金,那么多的黄金都是从哪里来的呢?

公元前13世纪,迈锡尼的自负国君倾尽全力去攻打特洛伊,花费了10年时间,耗尽了人力和财力,虽然最终将特洛伊城攻克,整个国家却已经元气大伤。迈锡尼文明从此一蹶不振。几百年之后,它自己的城池也被攻破,迈锡尼就永久地消失在人类的视线中了。

迈锡尼城雄踞在高山之上,也算是固若金汤,但在历史上却多次被攻破,这又是为什么呢?

另外,更让人迷惑不解的是,迈锡尼文明已经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并且被用来书写进行贸易时的货物清单,但他们却不在墓碑上刻下死者的名字和业绩,这有别于同时代及后世民族树立丰碑的习惯,又是为什么呢?

苏美尔文明之谜

位于西亚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平原)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这里哺育了包括古巴比伦在内的许多古代文明,但是这些文明的最初源头却要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的苏美尔文明。

苏美尔人很早就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和高超的技术。他们在两河之间修建了复杂的水利系统,治理了时常泛滥的河水,开垦出富饶的田地。他们不仅发明了楔形文字,记录下许多神话、史诗、演讲词等作品,他们对于数字的运用也达到了令人称奇的地步,历法也颇为先进。

最为人称道的是他们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就是后来的巴比伦人根据苏美尔法典订立的。

但是,令人们感到困惑的是:开创了辉煌文明的苏美尔人究竟从何而来?这个问题至今仍未有明确的答案。它的出现就好像奇迹一般。

不少人坚持认为苏美尔人是某个古老民族的分支。他们的神庙往往建在由泥砖堆起来的建筑物上,看上去很像坐落在群山之巅,于是有些学者猜测他们来自东方的山区。

从出土的一些图章看,苏美尔与古印度文明的图章风格极为相似。因此有人认为,他们与印度人有着某种联系;还有人从语音上考证,认为苏美尔人可能来自中国。众说纷纭,看来要想得出结论,还需专家学者作进一步的研究。

埃特鲁斯坎人之谜

公元前8世纪中叶,在意大利半岛靠第勒尼安海的西侧,自北部到中部,埃特鲁斯坎人一共建立了12座城市,号称埃特鲁斯坎帝国。他们还开始通过陆路和海路,与希腊和西亚、北非的一些国家建立联系,进行海外贸易。

到公元前6世纪时,埃特鲁斯坎人的社会繁荣达到了高峰。他们以意大利北部的托斯卡纳为中心,积极向半岛的中部和西部扩张,不仅征服了罗马城,而且还将科西嘉岛纳入了自己的版图。

在出土的埃特鲁斯坎人的文字中发现,他们的这种文字体系不属于印欧语系,世界上也没有某种已知的古代语言文字,能与之加以类比,帮助人们破译。这就是说,埃特鲁斯坎文字对现代人来说仍然是无法读懂的“天书”。

但是,让史学家们感到头疼的是:埃特鲁斯坎人究竟来自何处?

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曾提出,埃特鲁斯坎人来自小亚细亚的吕底亚(今土耳其阿纳托利亚地区),由于饥荒来到意大利;但公元1世纪的史学家狄奥尼斯奥斯却认为,埃特鲁斯坎人是意大利最早的土著居民;到18世纪时,又有人认为埃特鲁斯坎人来自中欧地区。

遗憾的是,目前这三种观点都拿不出确凿的证据来证实自己,看来这个难解之谜只有寄希望于考古学的新发现了。

另外,埃特鲁斯坎人在经历了长期的繁荣之后却突然衰落了,这又是一个难解之谜。多数史学家认为,公元前4世纪,由于克尔特人的入侵和罗马人的崛起,使得埃特鲁斯坎人逐渐走向了衰落。

曾经繁华的庞贝古城

公元79年8月24日,距罗马200千米的庞贝城像过去一样,迎来了又一个盛夏的黎明。2.5万多居民陆续走出了房间,人们各自忙碌起来,城市苏醒了。

上午8点左右,街道上已是车马如流,人群熙攘,好一派热闹的景象。可谁能想到,这一切竟是这个繁华都市的末日图景呢。

5个小时后,即公元79年8月24日下午1点,庞贝城附近的维苏威火山突然爆发,巨大的火山灰喷涌而出,顷刻之间,整个庞贝城被淹没在火山灰下。

在这场灾难中,有近2000余人丧生。如果不是一个幸免于难的16岁少年把当时目击的灾难情景写成文字寄给了罗马的朋友的话,后人恐怕就难以了解庞贝城毁灭时的景象了。

19世纪初,曾有一批人来到庞贝城遗址挖掘财宝。而直到1860年,人们才正式开始发掘庞贝城遗址。经过100多年的努力,庞贝古城终于得以重见天日。

整座庞贝城犹如一座庞大的博物院,栩栩如生地展现了1900年前庞贝城的风貌和古罗马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

在这个拥有25000居民的城市里,有罗马皇帝华丽的行宫,众多富人的别墅,当时生活的挥霍奢侈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城内还有一座大型的圆形体育馆,其规模之宏大令人惊叹。城市商业发达,仅面包作坊就有40余家,1900年前烤好的面包如今仍旧放在烤箱中。城内还有20余家印染作坊,有3座大型公共浴场,用水管道设施齐全。市容整齐,主要马路均铺有人行道。

大概当时的人们已有了养狗的风气吧,在城内有的别墅地面上,还可清楚地看到用马赛克拼成的狗的图像,旁边还有提醒来客注意的“小心狗咬”字样。除了赤贫人家,庞贝城的一般住家都有水管,设有浴室……

目睹庞贝遗址的人,无不为它的不可思议而震惊。是谁给了这座城市如此高度的文明?仅仅是我们人类自己吗?

我们不敢相信这竟是座1900年前的城市,一切恍若在昨天。

迦太基文明遗址

驰名世界的迦太基古迹,位于北非突尼斯城东北18千米处,濒临地中海,扼守突尼斯海峡,据东西地中海要冲。公元前814年,其为腓尼基人所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城之一。

迦太基简直就是一座“国家考古公园”。由于它往昔的繁华,使它成为可与意大利庞贝城相比的著名古迹。古代的迦太基城占地315公顷,是第一个城市国家。

从公元前9世纪末起的600余年中,迦太基城曾是有名的奴隶制强国迦太基国的都城,繁荣富庶,威甲一方。公元前3世纪,罗马与迦太基发生了激烈的战争。从公元前264年开始,双方先后进行了3次布匿战争,到公元前146年以迦太基战败告终。

战败后,迦太基城遭罗马军烧毁,夷为废墟。现在所见到的迦太基古城遗址,多是罗马人在公元前146~公元439年占领时期重建的,该城曾发展为当时仅次于罗马的第二大城市。其主要建筑有长34千米,高13米,厚8米的城墙以及宫殿、神庙、别墅、住房、公共浴室、竞技场、跑马场、剧场、基地和港口等,现在仍然依稀可辨。

紧靠海边的安东尼浴池,为公元2世纪罗马皇帝安东尼时期建成,从残存的遗迹上可以看出它巨大的规模,面积达3.5公顷。从底层结构上可以清楚看到两边对称排列着更衣室、热水游泳池、按摩室、蒸汽浴室、逐渐降温的热水室、温水室、冷水室、健身操室等。

古城内发掘出的腓尼基时代的遗物,大多是坟墓、石棺、墓葬品等。有几具公元前400年的石棺,棺盖上有死者的雕像,大小和真人差不多,陈列出来的墓葬品有水壶、陪葬者石雕像和装饰品等。

壮丽宏伟的罗马剧场,矗立在一座公园的小山之上。这个露天剧场共有21级,分成3个部分,各用栅栏隔开,乐队席后都有5个大台阶,舞台前都有几个壁龛。后墙有3个门,舞台两侧的门直通剧场外面的柱廊,舞台对面是半圆形的观众席,全部是石头制作的,一层一层上垒,把整个舞台围住。

此外,还有古老的迦太基神庙等遗迹。迦太基神庙在迦太基城建立前就是一个神圣的地方,高大宏伟,气势庄严,富有古希腊的建筑艺术特色。在神庙里可以看到发掘出来的一层层堆积着的石碑和盛放祭神后的儿童尸骨的容器……

迦太基,不愧是地中海地区各种古代文明汇集的橱窗,由于它的存在,地中海的古代文明发出了熠熠的光辉。

摩亨佐·达罗古城为何毁灭

1922年,考古学家经过多年挖掘,终于使掩埋在厚厚土层下的印度史前文明古城摩亨佐·达罗重见天日。发掘结果表明,印度古代灿烂文明的创造者是黑色皮肤的土著居民——达罗毗荼人,而不是以前认为的外来入侵者雅利安人。

古城占地达260公顷,由卫城和下城两部分组成,卫城四周建有高耸的塔楼。

城内有大浴池、大粮仓、宽敞的会议厅以及其他许多公共建筑。除此以外,古城还有宽阔的大道、合理配置的小巷、完整的排水系统和精致的汲水井等。这些都显示了古达罗毗荼人建造城市时的周密设计和高超的技术水平。

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摩亨佐·达罗是一座繁荣美丽的城市。然而,到了公元前18世纪中叶,摩亨佐·达罗却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在古城的残迹中,到处可见男女老少的尸骨,整座城市变成了一片废墟,因而人们称之为“死亡的山丘”。“摩亨佐·达罗”一词在印度语中即是“死亡谷地”的意思。

那么,摩亨佐·达罗是如何毁灭的?这一问题成了考古学家探索的重要课题。

经过长期的探索与研究,这个历史之谜终于解开了。原来它是被一场特大的爆炸和大火毁灭的。巨大的爆炸力不仅使以古城为中心半径为1千米内的所有建筑物被摧毁,而且使走在街上和待在家里的人和动物,都遭到了毁灭性的杀戮。

科学家证实,这种巨大的爆炸力来源于大气中电磁场和宇宙射线的双重作用。空气中非常活跃的化学微粒,导致气溶胶的产生,并迅速积聚占据了广阔的空间,形成大小不等的球体。这种物理化学性球体有的被称之为“冷球”,是一种未曾燃烧起来的色暗不透明的“黑色闪电”;有的是一种“发亮”的球体,呈柠檬黄色或亮白色。

摩亨佐·达罗的居民,大概是受到有毒空气的折腾后,紧接着又经历了剧烈的爆炸,使他们连同他们创造的文明一道同归于尽的。

科学总算暂时解开了这一历史的千古之谜。但是,还有新的解释吗?科学的探索是没有止境的,目前画下的只是一个暂时的句号。

巨人建造的城——蒂瓦纳科文明遗迹

1548年,一支西班牙探险队在南美洲玻利维亚首都拉巴斯以西约60千米的地方,发现了一座古代城市遗迹。当地的印加人称这座城市遗迹为“蒂瓦纳科”,意思是“巨人建造的城市”。

这里的海拔足足有4000米,气压很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也相应很少。看起来,它是那么的孤独,那么的荒凉。

蒂瓦纳科城中有着庞大的、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宏伟的金字塔、神秘的太阳神庙、栩栩如生的精美石雕、观测日月星辰运行的水池等等。它是什么时候兴建的?没有谁能够说得清楚。

早在印加人来到这里之前,这座荒废的古城就已经存在,他们对这座城市的建筑情况一无所知。一般的考古学家认为,它大约兴建于公元500年。

同类推荐
  • 十三经开讲:左传开讲

    十三经开讲:左传开讲

    本书解读《春秋左传》,先述先秦史官文化的渊源,从《尚书》《春秋》两部著作的特点揭示《左传》产生的背景与学术继承性。对于《左传》的时代特征和思想倾向,作了细密的评说。对《左传》的人物形象、战争描写、叙事写人、行人辞令,甚至虚构的故事情节等进行了简要剖析。书中还探讨了《左传》与中国古代小说的关系,认为《左传》作为史传文学也是中国古代小说的源头之一。
  • 武林丛谈

    武林丛谈

    本书介绍了武林行当、武林习俗、江湖特征、江湖规矩、江湖习气追溯了武林形成的原因,探讨了武术流派发展成武术门派、武术门派和江湖帮派割舍不断的联系,以及武术从民间走向殿堂的历程反映了民间对武术的见解和理解记述了以良莠混杂的江湖文化为特点的武术文化现象,还原给读者一个真实的武林。
  • 吸血鬼的前世今生

    吸血鬼的前世今生

    千百年来,各种神魔鬼怪一直在人们的幻想中肆虐。“吸血鬼”这种不死的猎食者,这个源自于西方的神秘形象是其中最神秘,也最吸引人的一种。无论在宗教,科学还是文化等领域,“吸血鬼”现象都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
  • 惊鸿浙大

    惊鸿浙大

    本书选取了刊登在《国立浙江大学校刊》、《国立浙江大学日刊》上的讲演词61篇,融会着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浙大求是文化。
  • 文明起源:河姆渡遗址(文化之美)

    文明起源:河姆渡遗址(文化之美)

    这里,是华夏文明的起源;这里,坐拥七千年的历史文化;这里,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旅游资源……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在新世纪曙光的映照下,折射出灿烂的光辉和无穷的魅力,也彰显出它顽强的生命力和永不枯竭的活力。
热门推荐
  • 冷血六公主的复仇计划

    冷血六公主的复仇计划

    她冷凝冰、冰曼雪、她凌漫天、她寒冰幽、她幽紫柠,她花灵月。在同一天发誓,你们以前怎么对待我的,我定会千倍万倍的还回来。你们记住,六年后,会有一个女孩来复仇的。
  • 创世魂尊

    创世魂尊

    万年前,他是第一帝国君王,因为“噬魂神珠”含恨而死,家族惨遭灭族。万年后,他于一位废柴少爷身上重生,眼看报仇无望。却不想,峰回路转。噬魂神珠竟也是跟随着来到后世,并带来无限机缘。一颗珠子一个人,搅动大陆乱世风云。QQ群:303040386
  • 重生之我为你而来

    重生之我为你而来

    当他将她抵得无路可逃的时候,那直击她心底的那句话闷声而来。“你究竟为谁而来?因何出现?”他们本无交集,却因一场云南之旅,意外相遇,被误认的尴尬,恰入他眼,一步步走近,是缘分还是劫难,四年后的再次相遇,让他明白,那份悸动始终还在,他怖下天罗地网,只等她跳了!
  • 重生之寡人为后

    重生之寡人为后

    作为一名无良渣女皇帝,孟棋楠重生之后感觉良好,从此立志改掉花心滥情骄奢淫逸的坏毛病。新生活还是不错滴,照样要躲着前朝后宫的明枪暗箭。唯有一事她始终耿耿于怀。佛祖啊,你怎么让寡人糊里糊涂就把他给拿下了呢……
  • 护青哥

    护青哥

    农村忠厚诚实的胡长青因在大集体时年年当护青员被村里人给起外号叫护青哥了。他的愚钝。他的对护青工作的认真,令人折服却又令人啼笑皆非,后来,农村实行土地承包,独木不成林的护青哥的日子该怎么过?
  • 男儿夙愿

    男儿夙愿

    一个退役小兵的练功升级之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 剑道匹夫

    剑道匹夫

    一本绝世剑典,将他推上了武林至尊的宝座,同时也将亲人推入了背叛的深渊,或对或错。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八个字深深地印入了周冲的灵魂之中,穿梭异世,难消的美人恩,难领的兄弟情,扑朔迷离的身世,在周冲身上一一呈现。我为魔时,天下皆无,我为仙时,万物叹服!匹夫一怒,十步万屠,四方皆无!
  • 不巧,我等你

    不巧,我等你

    你还好么,她常常自己对自己说。很多人仅仅想念,不联系。你还记得我么,偶尔会想起我对你说的话,偶尔想起我带着那么一点特别的情绪,会笑,会哭,会有心酸,会常常叫着我的名字。有人说,最美好的事就是你暗恋的人正在暗恋你,或许,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下看你。而他仅仅只是期盼他喜欢的那个她,有自己爱的生活,有自己的人生,他也曾幻想过,有一天他会和她站在一起,她说着我爱你,他笑着说我也爱你。他生平第一次,放下所有的自尊,任凭自己幻想一切关于你和我。她遥望着他,他努力靠近她,他不顾一切的保护她,他们三个人像三个岛屿,慢慢靠近,又慢慢远离。只是,我好爱你啊,你是否这样纯粹而天真的爱过一个人?
  • 曦泽之灵

    曦泽之灵

    光明与黑暗,白天与黑夜,地狱与天堂,善良与邪恶,天使与恶魔。
  • 终极命令

    终极命令

    11号冷冷地道:“我要得到人类的感情,成为一个真真正正的人类。”廖芯羽哼声道:“你就是一块大木头,不过……”她随后小脸一红,声如蚊蚋:“我不在乎你是否完全拥有感情,但我一定要让你爱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