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00700000004

第4章 生活·起居(3)

因此,“狗肉不能上席”在民间流传甚广,致使我国大多数地区的正规宴席都不安排狗肉菜肴。

以上只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说法。另据有关学者考证,狗肉之所以不能上席,其原因还有以下这些。

一是由于佛家主张“戒杀放生”,梁武帝萧衍提倡素食,所以佛门弟子也就难以享受狗肉的美味了。

二是由于道家有忌讳。李时珍曰:“道有以犬为地厌,不食之。”

三是由于统治阶级的迷信思想。据《曲洧旧闻》记载:“崇宁初,范致虚上言,‘十二宫神狗戌位,为陛下本命。今京师有以屠狗为业者宜行禁止’。”宋徽宗听后,立即降旨禁杀狗,并规定凡放下屠刀,不再杀狗者,“赏钱至二万”。

趣味链接:吃肉为什么又叫“打牙祭”?

从“祭”字的本义来看,它就是“祭奠、祭祀”的意思。古人尊重祖先亡灵,对于祭祀祖先非常重视。逢年过节都要告祭先人,有什么好吃的东西也会惦记着先给祖先亡灵享用。

而古时候所谓最好吃的东西无非就是猪肉而已。由于祭祀只是个仪式,所以只切不大一绺的猪肉放在神龛面前,点上冥币、蜡烛以示祭祀。祭了祖先之后便将这一小绺肉切细“祭”自己的牙齿,于是便有了“打牙祭”之说。

因为古时候生产力不发达,人们生活水平普遍低下,因此只有上了岁数的人才能食肉。《孟子》里所描述的理想社会的条件之一就是“七十者可以食矣”。祭祀这种仪式一年之中也就那么几回,也就意味着一年之中人们能吃上点儿肉的机会也就那么几回,所以凡有机会吃肉,统统被戏称为“打牙祭”。

人们把“打牙祭”当做难得的改善生活的机会,“打牙祭”这一俗语也便广泛流传,带给人们无穷的历史回味。

013饺子的由来

饺子是我国历史悠久、南北通食的一种食品,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古时候,人们一般在年三十晚上十二点以前将饺子包好,待到子时吃,因为这时正是正月初一的伊始,也是辞旧迎新之时,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意。另外,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

据说,饺子与我国古代医圣张仲景有关。他从长沙太守任上告老还乡后,在南阳白河岸边,看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当时伤寒肆虐,病死无数。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继续悬壶济世。于是,他仿照在长沙的做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

张仲景向穷人施舍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将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煮好后再把它们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因此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

张仲景开棚舍药一直持续到除夕。人们为了庆祝新年,也为了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取“娇耳”的谐音,他们把这种食物称为“饺耳”、“饺子”,以纪念张仲景舍药治人的义举。后来,这慢慢演变成了过年吃饺子的习俗。

如今,饺子这一佳肴在给人们带来欢乐的同时,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大观园里的一朵奇葩。

趣味链接:汤圆是怎样起源的?

相传,公元610年正月十五,隋炀帝杨广为粉饰太平,炫耀国泰民安,下令在都城洛阳搭起一排高台戏棚,调来全国各州府着名戏班,从十五日夜起,连续演戏一个月,以示歌舞升平。

从此,洛阳城每夜华灯高照,弦歌不绝。一时,看灯的、听戏的、做小买卖的,热闹非凡,整个洛阳城沸腾了起来。那些开小吃铺的为了赚钱,挖空心思,做出各式各样人们爱吃的夜点。

其中,有一位小吃铺老板别出心裁,把糯米磨成粉,包以糖馅,做成团子,放进水里一煮,吃起来清新爽口、美味异常,既饱肚子、又暖身子。人们看着新鲜,吃着有味,这种糯米团子便风行起来。古时称正月十五为“上元”,夜晚叫“宵”。因为汤圆是在“上元”、“宵夜”时吃的,所以,它又叫做“元宵”。

后来,每年元宵节时,家家户户都吃“元宵”。尔后,吃“元宵”寄托着人们渴望团团圆圆的美好愿望,并成为一种喜庆风俗沿袭到现在。不过,现在的“元宵”除了是元宵节的应节食品外,也成为平时流行于民间的风味小吃。

014馒头话古

日常生活中,人们食用的“馒头”,是属于一种用面粉发酵蒸成的食品,形圆而隆起。说起馒头,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传说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孟获时,要渡过泸水。那时泸水一带,人烟极少,瘴气很重,而且泸水有毒。诸葛亮手下有人就提出一个迷信的主意:要杀死一些“南蛮”的俘虏,用他们的头去祭泸水的河神,才能保证蜀军渡河时的安全。诸葛亮没有杀俘虏,但为了鼓舞士气,他还是用军中带的面粉,和成面,捏成人头的模样儿蒸熟,当作祭品,来代替“蛮头”去祭祀泸水的河神。

从此以后,这种面食就流传了下来,并且传到了北方。但是称为“蛮头”实在太吓人了,人们就用“馒”字换下了“蛮”字,写作“馒头”。

这只不过是民间传说而已,而实际上,馒头最迟在东汉时就已经出现了。晋代时不叫馒头,叫“蒸饼”。萧子显在《齐书》里说,西晋永平九年(公元299年),规定太庙祭祀时用“面起饼”。宋代程大昌在《演繁露》一书中解释说,“面起饼”是“入酵面中,令松松然也”。无疑“面起饼”就是发酵的面食,即馒头了。

趣味链接:包子的由来

包子大约在三国时期出现。包子有馅,馒头无馅。但包子原名却是“馒头”,晋代束皙《饼赋》说,初春时的宴会上宜设“馒头”。这里所说的“馒头”就是包子。

包子这个名称,始于宋代。北宋陶谷的《清异录》就谈到当时的“食肆”(卖食品的店铺)中已有卖“绿荷包子”的。南宋《都城纪胜》中说,临安的酒店有包子酒店,包子酒店专卖鹅鸭肉馅的包子。可见此时人们食用包子已很普遍了。

有个有趣的故事说,宋朝时,有个叫孙琳的大夫,为宋宁宗治病,就是用馒头包大蒜,淡豆豉,每日服三次,三日后病除,被时人视为神医。

宋代诗人陆游的《笼饼》诗云:“昏昏雾雨暗衡茅,儿女随宜治酒肴,便觉此身如在蜀,一盘笼饼是豌巢,”陆游的注释为:“蜀中杂彘(即猪),肉作巢(即馅)的馒头,佳甚,唐人止谓馒头为笼饼。”由此可见,当时四川用猪肉合面做的包子,就已经很有名了。

015油条的来源与秦桧夫妇有关

油条是很多人都爱吃的食品。它的原名叫“油炸桧”、“油炸鬼”,据说最早是南宋临安(今杭州)人先做出来的。

南宋年间,卖国宰相秦桧和他的老婆王氏,东窗定下了毒计,把精忠报国的岳飞杀死在风波亭里。消息一传开,老百姓个个义愤填膺,纷纷议论此事。

当时,在临安城里的众安桥头,有两家相邻的小食摊,王二卖芝麻葱烧饼,李四卖油炸糯米团。

有一天,两人谈起秦桧害死岳飞的事情来,李四气得敲着案板:“秦桧,你这个卖国贼,我恨不得把你……”王二说:“李四哥别性急,你看我来收拾他们!”说着,从案板上摘了两个面疙瘩,捏成两个面人:一个是吊眉毛大汉,另一个是翘嘴巴女人。

他抓起切面刀,往那吊眉毛大汉的颈项上打横一刀,又往那翘嘴巴女人的肚皮上竖着一刀,对李四说:“你看怎样?”李四点点头,说:“很好!不过,这还不够!”说完,他回到自己的摊子那儿,把油锅端到王二的炉子上,又将那两个斩断切开了的面人重新捏好,背对背地粘在一起,丢进滚开的油锅里去炸。

他一边炸面人,一边叫着:“大家来看油炸桧啰!”过往行人纷纷围拢过来,看着油锅里有这样男女两个人,被滚油炸得吱吱响,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们心里很解恨,也跟着附和起来:“快来看呀,油炸桧了!”

当初,老百姓吃“油炸桧”是为了消解心中的愤懑。但因其味道还真不错,价格也低廉,所以吃的人就越来越多。一时间临安城里城外的很多摊位,也跟着做起来,以后就渐渐地传到了外地。

后来,人们觉得捏面人太费事,就用两根面条来代替,一根算是秦桧,一根算是王氏,用棒儿一压,扭在一起,放到油锅里去炸。尔后,因为其长条的形状,所以人们把它改叫为“油条”。

趣味链接:“点心”的叫法始于何时?

关于“点心”叫法的起源,据民间的传说是梁红玉击鼓退金兵之时,见到将士们夜以继日地血战沙场,英勇杀敌,屡建奇功,大为感动,随即下令其手下烘制备受民间喜爱的美味糕饼,派人送往前线,犒劳将士,以示“点点心意”。

以上只是一个传说而已。其实,据有关烹调资料记载,“点心”这个叫法起源的时间,比这个民间传说所描述的时间要早得多。

宋人吴曾所撰的《能改斋漫录》有载:“世俗例以早餐小食为点心,自唐代之时,已有此语。”唐人郑修为江淮留侯,家人备夫人晨馔,夫人顾其弟曰:“治妆未毕,我未及餐,尔且可点心。”吴曾与梁红玉处于同一时代,其书成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间,所载唐人郑修一事有根有据,应当足信。

016古代的炊具都有哪些

古代的炊具包括灶、鼎、鬲、甑、甗、釜、鬶、斝等类别,其中又以灶为核心用具。

最原始的灶是在土地上挖成的土坑,直接在土坑内或在其上悬挂其他器具进行烹饪。这种灶坑在新石器时代广为流行,并发展为后世的用土或砖垒砌成的不可移动的灶,至今仍在广大农村普遍使用。

新石器时代中期发明了可移动的单体陶灶,为商周秦汉各代所继承,并发展出了铜或铁铸成的炉灶,较小的可移动灶称为灶或镟,实际就是炉。

鼎是先秦时期的主要炊具之一,商周时期盛行青铜鼎,有圆形三足,也有方形四足。因功能的不同,又有镬鼎、升鼎等多种专称,主要是用来煮肉和调和五味的。

鬲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战国时已渐趋消亡,故秦以后的文献中此字已很少见。陶鬲是炊具,青铜鬲则同时也作为祭祀用的礼器而存在于夏商周时期。

甑就是底面有孔的深腹盆,是用来蒸饭的器皿,它的镂孔底面相当于一面箅子。甑只有和鬲、鼎、釜等炊具组合起来才能使用,相当于现在的蒸锅。自新石器时代晚期产生后,甑便绵延不绝,今天的厨房中仍能见到它的遗风。

釜就是圆底的锅。它产生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商周时期有铜釜,秦汉以后则有铁釜,带耳的铁釜或铜釜叫鍪。釜单独使用时,需悬挂起来在底下烧火,大多数情况下,釜是放置在灶上使用。

甗是一种复合炊具,上部是甑,下部是鬲或釜,下部烧水煮汤,上部蒸干食。陶甗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商周时期有青铜甗,秦汉之际有铁甗,东汉之后,甗基本消亡。

将鬲的上部加长并做出流,一侧再安装上把手就成了鬶,它只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

斝外形似鬲,而腹与足分离明显。陶斝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当时也是空足炊具之一。进入夏商周时期的斝变为三条实足,且多青铜制成,但已是酒具而不是炊具了。

趣味链接:古代的盛食具

盛食具指进餐时所使用的盛装食品的器具,相当于今天所说的餐具,包括有盘、盆、碗、盂、钵、豆、敦、俎、案等类。

新石器时代已广泛使用陶盘作为盛食器皿,自此而后,盘一直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用具,直到今天仍与我们朝夕为伴。

碗最早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历久不衰且品类繁多。商周时期稍大的碗在文献中称为盂,既用于盛饭,也可盛水。碗中较小或无足者称为钵,或写作钵,也是盛饭的器皿,后世专以钵指称僧道随身携带的小碗。

盘之大而深者为盆,新石器时代的陶盆均为食器,式样较多,秦汉以后食盆的质料虽多,但造型一直比较固定,与今天所用基本无别。

盘下附高足者称为豆,豆即是此类物品的泛称,也专指木质的豆,陶质豆称为登,竹质的豆则称为笾,都是盛食的器皿。

平板下安有足谓之俎。俎即可用来放置食品,也可用作切割肉食的砧板,故鸿门宴上张良自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其意昭然。

案的形态功用与俎多有相似,但秦汉及其后多言案而少称俎。食案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案面长而足高,可称几案,既可作为家具,又可用作进食的小餐桌;另一种案面较宽,四足较矮或无足,上承盘、碗、杯、箸等器皿,专作进食之具,可称为棜案,形同今天的托盘。

017古人如何清洁口腔

在牙刷发明之前,我国古人是如何清洁口腔的呢?

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我国就已经有了保护牙齿、清洁口腔的记载。为了追求《诗经·卫风·硕人》中形容的“齿如瓠犀”(牙齿如同葫芦子一样整齐洁白)的境界,古人常用盐水来漱口,以保持口腔卫生。如春秋时期的《礼记》中就载有:“鸡初鸣,咸盥漱”;唐代孙思邈着《备急千金要方》中也载有:“每旦以一捻盐内口中,以暖水含……口齿牢密。”

除了用盐水漱口之外,我国古人还采用咬杨枝的方式来清洁口腔。根据佛教经典记载,僧侣们“每日旦朝,须啮齿木,揩齿刮舌”,其中的“齿木”即杨枝。咬嚼这种杨枝,可以摩擦牙齿表面,祛除细菌,保持卫生。

佛经《华严经》上还归纳了嚼杨枝的几大好处,如消宿食、除痰疾、解众毒、去齿垢、发口香等,这也许和现在嚼口香糖有异曲同工之处吧。

古医书《外台秘要》上也载有人们咬杨枝清洁口腔的习惯:用杨枝将其一头咬软,蘸了药物揩牙,可使牙“香而光洁”。这种方法源于印度,印度人称杨枝为“齿木”。唐长安大荐福寺僧人义净在《南海寄归内法传》中也记载了杨枝“食罢去秽”。

除了咬杨枝之外,人们还因地制宜地找寻其他合适的洁牙材料,如柳枝、槐枝、桃枝、葛藤等。这些材料与杨枝一样,有苦、涩、辛、辣的味道,人们用“嚼”枝条的方法来洁齿。李时珍也说,用嫩柳枝“削为牙枝,涤齿甚妙”。

随着人类文明的推进,人们发明并开始使用专门的刷牙工具。据考证,辽代应历九年(959年)就有了植毛牙刷,到赵匡胤建宋(960年)之后,史书上关于牙刷的记载就更多了。

如周守忠撰写的《养生类纂》一书中就载有:“早起不可用刷牙子(即牙刷),恐根浮并牙疏易摇,久之患牙痛。盖刷牙子皆是马尾为之,极有所损。”可见,当时已从植毛刷发展到马尾刷。只是由于当时的牙刷粗制滥造,对清洁口腔的作用有限,所以人们比较轻视它。

到了元代,人们才渐渐开始重视使用牙刷,这一情形可由郭钰的诗“南州牙刷寄来日,去腻涤烦一金值”中略窥一斑。而且,此时的牙刷已经是现代形制的牙刷:柄如短簪,由玳瑁制成,刷毛是白色马鬃,由白色丝线锁固在刷柄上。

趣味链接:古代也有“牙膏”

为了保护牙齿,古人可真是动了不少脑筋。尤其是古代社会中身份比较高的人士,更是使用多种漱口方式来保持口腔卫生。虽然西方牙膏进入我国是近代以后的事情,但是古人使用的“牙膏”,却是五花八门。

酒、醋、盐水、茶及温水是古人最早用来漱口的“牙膏”。酒、醋、盐水等有解毒杀菌的功能。尤其是盐,古人认为用盐刷牙是治疗牙周病的有效方法,“清旦盐刷牙,平日无齿疾”说的就是这个。

同类推荐
  • 中国文化性格

    中国文化性格

    本书选取了燕赵、三秦、三晋、齐鲁、吴越、荆楚、巴蜀、滇云、岭南、青藏、闽南等十一个文化生态群体,撷取了各地的民俗民情、地方风物、饮食、建筑、文化名人等历史沿革,力图在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区域文化上,构建一个清晰的文化性格脉络。同一般的人文文化书相比,本书内容广泛,不仅停留在对风俗人情的简单介绍上,而且是从“文化性格”上重新审视中国文化,对中华文明的一个深入思考。
  •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展示了2007年7月1—2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代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北京文化发展研究基地协办的“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书中选录了参会论文中的五十二篇。这些论文大致分为文化与社会、文化思潮及知识分子类;学术、史学类;教育、艺术类;社会文化及文化事业类;中外文化类等六部分,作为《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的主体内容。
  • 寿阳县:中国寿星文化之乡

    寿阳县:中国寿星文化之乡

    寿阳不仅流传着大量与老寿星南极仙翁有关的传说和歌谣,还保存了寿星洞、寿星桥、万寿阁、寿星祠等大量的传说遗迹,并保留了许多古老而独特的与寿星相关的风俗, 所以素有“寿星故里”之称。
  • 中国文化一本通

    中国文化一本通

    《中国文化一本通》从文学、艺术、宗教、哲学、改治、教育、习俗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十五个方面入手,选择人们喜闻乐见,又具有中国文化代表性的主题,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全面地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中国文化一本通》涉及的知识面广,是读者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的实用案头必备书。
  • 商人也要学点国学

    商人也要学点国学

    从修身之道、用人智慧、危机管理、协调沟通、有效激励、创新思维、制度管理、团队建设、竞争策略等方面阐述了经商谋业的经验技巧、策略及素养,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商人的综合能力。相信您读完这本《商人也要学点国学》后,不仅能学习到更多的经营管理智慧,还能在无形中提高自己的国学修养,受益终生。
热门推荐
  • 斯神传说

    斯神传说

    星宇浩瀚万千循环,生死度外是时间破碎还是岁月使然,自然而然何为自然?
  • 术士的血脉

    术士的血脉

    少年杨寒一觉醒来,发现了自己体内隐藏着的远古术士血脉。血脉之中藏匿着无数的信息,恶魔的召唤,火焰与暗影的力量!他秉持上古术士之意愿,以术之道,窃阴阳、夺造化,在这个天才辈出、弱肉强食的大时代下,以无上之毅力踏出了一条用鲜血染成的大道。
  • 黑暗裁判所

    黑暗裁判所

    林铭一直过着正常而平凡的生活,求学,恋爱,工作,努力买房…活了二十年,却始终看不到未来在哪里,他以为他将这样度过一生...直到那一天的降临!这里是天堂,这里是地狱。这里可以满足你所有的欲望。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满了罪恶和肮脏。背负着沉重的枷锁,在黑暗中前行,自杀戮间崛起,一个人,一把枪,一段不朽的传奇。
  • 天玄之界

    天玄之界

    炎肖在神秘的哥哥炎轩引领下进入奇妙的玄幻世界,体内孕育的奇妙龙灵终于在十八岁生日正式成形。之后在东方仙术学院与诸多同伴一同修炼,少年的争斗比拼不断。各种奇妙的血脉传承,科技力量,精怪异族,剑修法师,魔力斗气,佛儒武道相继出现。但针对玄黄世界的一次万年大劫…
  • exo之星途闪耀

    exo之星途闪耀

    鹿晗“原来你的心里只有他,而我只是一厢情愿罢了。”俊勉“如果我们没有互相错过,你还会爱我吗。?”世勋“我即使对你不离不弃,你眼里也始终都没有我!”钟大“如果我早些出现在你的世界,你的心里会不会就有我?”一个平凡少女成为明星的历程,与exo解不开的缘
  • 总裁弟弟,杀手姐姐要夺回你

    总裁弟弟,杀手姐姐要夺回你

    “各位旅客请注意,从罗马飞至本市的T658号航班就要抵达机场,请各位做好接机准备。”坐在长椅上的黑色西装男人嘴角噙着一抹温柔的笑意,但转瞬即被无尽的冰冷所代替。你一走四年,知道我过着怎样的生活吗?你想要远离这里的一切,我决不允许!~~~~~~~~~~~~~~~~~~~~~~~~“好好在这住吧,这栋房子在你的名下,以后有空,我会来看你的。”他声音冰冷。有空,有空,望着紧闭的大门,本来维持的笑容渐渐支撑不下去了,明明是夏天,怎么这么冷呢?他们之间到底怎么了,为什么心会这么痛?~~~~~~~~~~~~~~~~~~~~~“可是事情并不是你想的那个样子的,我对她没有感情!”“罗少爷,您说话好轻松呀,吃干抹净之后,就直接一句没有感情打发了,没有感情你干吗要跟人家在一起呀,没人逼你吧!”“还是说,你本身就是一个喜新厌旧贪得无厌的人?”~~~~~~~~~~~~~~~~~~~~~~~“你知道吗?第一眼看到你就有种心动的感觉。”“你曾经是A市人,也是一个大家千金,后来因为你父亲事业失败破产,而离开中国去了意大利。并且,我们曾经传过绯闻,而那是唯一一个我没有澄清过的。我们曾经认识对吗?”~~~~~~~~~~~~~~~~~~~~~~~罗辰曦赶紧拉住她,力道大的安雪娜的手都快充血了:“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我们之前到底什么关系?”吃痛的安雪娜狠狠甩开罗辰曦:“我曾经是你的情妇,后来你出车祸,我看没钱可赚就离开你去国外了。”罗辰曦突然话锋一转:“既然你曾经是我的情人,而现在我的婚姻被你搞的恐怕也保不住了,不如你就继续做我的情人来当补偿吧。”~~~~~~~~~~~~~~~~~~~~~~“安雪娜,对不起,我不是有意要害你的,我只是太爱他了。”杨雨萱低低诉说着,仿佛是说给安雪娜听的,又仿佛是说给自己听的。安雪娜声音平静无波,语带双关的回答:“杨雨萱,是你的,谁也夺不走,不是你的,得到也不会长久,与其在这里草木皆兵,不如想办法留住他的心。”~~~~~~~~~~~~~~~~~~~~~~“放心,她才是真正跟你一个世界的人,她会明白你的。”“一个世界?呵呵,果然,我们都不是当初的我们了。”
  • 龙凤书院喜洋洋

    龙凤书院喜洋洋

    这世道就是需要和谐的存在!要存在,容易吗?可是他们真的真的是很好心的人啊,他们好意帮春光外泄的美少年进屋却让他磕磕撞撞直至晕倒:他们大清早去提醒大公鸡按时打鸣,却间接造成它终身失声;周围的人被雷劈、被砸到简直就是家常便饭……所以!为了扭转这不堪的命运,他们不得已背井离乡赶到传说中的龙凤书院,想靠知识,改变自己的悲剧命运......
  • 仙侠奇缘血玲珑

    仙侠奇缘血玲珑

    一百年前,诛仙台上,眉间银色的羽花,是徒留人间,转世无悔的执念....一百年后,长生殿上,是谁白玉雕栏,俯视苍生,此生只收一人为徒.....“如我为人,你必收我为徒,苍天在上,是你立下的誓言,谁都不可以反悔....”“东皇钟启,方圆百里,业火燎原,是你逼我走上这一步....”爱也罢,恨也罢,天生冰冷彻骨,他可以为自己所爱的人抛弃一切,哪怕是自己的生命,可此时的她不懂,待懂时,却又是另一番风景。本书分为天庭卷,山海卷和琉璃卷,师父转世在山海卷,文文有时很甜,希望亲们喜欢哦!
  • 复仇公主之后悔

    复仇公主之后悔

    上官皓:从爱上你的那一刻,我就没想着哪天我会不再爱你,我多么希望你也是这么想的
  • 佛说观想佛母般若波罗蜜多菩萨经

    佛说观想佛母般若波罗蜜多菩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