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14200000006

第6章 毛泽东读《史记》品秦始皇(2)

这时候,侯生与卢生商量说:“秦始皇这个人,刚愎自用,并吞天下以后,意骄志满,自以为天下第一。亲信狱吏,博士七十人不过是摆设而已。又好用刑杀,大臣们畏惧,只得阿谀逢迎,不敢直谏。大小事都独断专行,甚至每天都要定量批阅一百多斤重量的竹简文书,不完成决不休息。一个人贪恋权势如此,怎么可以求到仙药呢?”

于是他们脚底抹油,溜之大吉了。

秦始皇获悉后,龙颜大怒:“我前些时收聚天下书籍,把没用的尽行烧毁。又召集了许多文学方术之士,想让文学之士为我兴太平,方术之士为我求仙药。现在,韩终去而不返,徐耗费巨万资财,也没见仙药送到。天天听到的都是作奸谋利的消息。卢生等人,受我优厚的赏赐,竟敢诽谤我,夸大我的过失。对那些还留在咸阳的诸生,我将派人查问,看看有没有人还在妖言惑众!”

于是秦始皇派御史拘捕诸生,严加拷问。诸生互相攀连,共有460人违犯了禁令。秦始皇下令将他们全部活埋在咸阳,并且诏告天下,以儆效尤。

随后,又有一批人被流放于边疆。

太子扶苏进谏说:“天下刚刚平定,远方的百姓还没有完全顺服。诸生都是研读、效法孔子学说的,父皇都处以重刑,恐导致天下不安。望父皇明察!”

秦始皇大怒,把扶苏赶出皇城,让他到上郡蒙恬的部队去监军。

几千年来,人们众口一词,无不对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持批判、痛斥态度。但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却有自己的独特看法。

1958年2月23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在讲话中说:

一股风一来,本来是基本上好的一件事情,可以说成不好的;本来是基本上一个好的人,可以说他是坏人。比如我们对于秦始皇,他的名誉也是又好又不好。搞了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没有人讲他好的。自从资本主义兴起来,秦始皇又有名誉了。但是,共产主义者不是每个人都说秦始皇有点什么好处,不是每个人都估计得那么恰当。这个人大概缺点甚多,有三个指头。主要骂他一条是焚书坑儒。一个古人,几千年评价不下来,当作教训谈谈这个问题,同志们可以想一想。

毛泽东一贯主张秦始皇是“厚今薄古的专家”,1958年5月8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说:

范文澜同志最近写的一篇文章,《历史研究必须厚今薄古》,我看了很高兴。(这时站起来讲话了)这篇文章引用了很多事实证明厚今薄古是史学的传统。敢于站起来讲话了,这才像个样子。文章引用了司马迁、司马光……可惜没有引秦始皇,秦始皇主张“以古非今者族”。秦始皇是个厚今薄古的专家。

同年8月30日,在谈到黄河流域的水利建设问题时,毛泽东又情不自禁地提起了秦始皇:

齐桓公九合诸侯,订立五项条约,其中有水利一条,行不通。秦始皇统一中国,才行得通。秦始皇是个好皇帝,焚书坑儒,实际上坑了460人,是属于孟夫子那一派的。其实也没有坑光,叔孙通就没被杀么。孟夫子一派主张法先王,厚古薄今,反对秦始皇。李斯是拥护秦始皇的,属于荀子一派,主张法后王,后王就是齐桓、晋文,秦始皇也算。我们有许多事情行不通,秦始皇那时也有许多事情行不通。

在“文化大革命”后期,全国开展了“批林批孔、评法批儒”运动。1973年7月4日,毛泽东在同王洪文、张春桥的谈话中,“批孔”的同时,又强调“不能大骂秦始皇”:

郭老在《十批判书》里头自称人本主义,即人民本位主义,孔夫子也是人本主义,跟他一样。郭老不仅是尊孔,而且是反法。尊孔反法,国民党也是一样的啊!林彪也是啊!我赞成郭老的历史分期,奴隶制以春秋战国之间为界。但是不能大骂秦始皇。

同年8月5日,毛泽东给江青念了他写的《读〈封建论〉呈郭老》: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

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要一分为二”

据《史记》记载,统一六国的伟业,使秦始皇无比陶醉,同时也促使他的欲望无限膨胀。好大喜功的秦始皇大兴土木,南征北战,耗费了大量民力。为修造骊山墓和阿房宫,征发人力70万。征伐南越,调发士卒50万。北筑长城,调派民力40万。派蒙恬戍边,派遣士卒30万。此外还有修驰道、直道和其他徭役征发。大批徭役征发使田园荒芜,农业歉收,民不聊生。

秦始皇实行重租苛赋政策,田租、田赋、口赋、户赋、更赋……赋税名目繁多,仅田租一项就高出古代20倍!“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资财以奉其政”,人民生活痛苦不堪。

繁重的徭役与重税苛赋的后面,必然是严刑峻法。秦始皇本来就是一个崇尚法家统治思想的独裁者。他亲政不久,读到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子的《孤愤》《五蠹》时,慨然表示,若能与此人游,死不足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便把法家的统治思想推向了极端。他任用了一批精通刑法的狱吏,制定了严密残酷的法律,实行轻罪重罚,迫使人们不敢犯法。严密残酷的刑法,加重了人民的痛苦,激化了本已非常尖锐的阶级矛盾。

公元前210年,梦想长生不老的秦始皇在出巡途中一病不起,客死沙丘(今河北巨鹿东南),终年50岁。

秦始皇尸骨未寒,中车府令赵高勾结始皇少子胡亥和丞相李斯,伪造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并赐扶苏死。

秦二世胡亥即位后,加重剥削压迫人民,社会矛盾激化,终于在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激起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不久,秦朝灭亡。

毛泽东虽然推崇秦始皇,但也不是全盘肯定,而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秦始皇晚年的错误有着清醒的认识。

“文化大革命”后期,在轰轰烈烈的“评法批儒”运动中,有人大吹大捧秦始皇,认为他十全十美,反对对其做历史的辩证的分析。1975年夏,在毛泽东身边为他侍读古籍的北京大学讲师芦荻曾就此请教过他:对秦始皇到底怎么看?

毛泽东说:“秦始皇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评论,要一分为二。秦始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作用要肯定。但他在统一六国以后,丧失了进取的方面,志得意满,耽于逸乐,求神仙,修宫室,残酷地压迫人民,到处游走,消磨岁月,无聊得很。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反抗秦的暴政,其中就包括对秦始皇,完全是正义的。这次战争掀开了我国封建社会中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的序幕,在历史上有很大意义。”

毛泽东对秦始皇的肯定性品评,始终和对儒家的批判联系在一起。这点在他的晚年更加鲜明。“文化大革命”中,“批林批孔”运动的另一方面便是对秦始皇的肯定。林立果在搞《五七一工程纪要》时,说毛泽东是“当代秦始皇”。“九·一三”事件发生后,毛泽东对秦始皇的评价,便加入了许多个人感情的成分。毛泽东接见埃及副总统沙菲时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有名的皇帝,我也是秦始皇,林彪骂我是秦始皇。

毛泽东对秦始皇的品评,着眼于法家的观点,又加入了个人的感情成分,因此难免出现一些偏颇,其中对秦始皇焚书坑儒和秦始皇暴政的品评,偏颇之处最为明显。对此,我们今天应当有一个较客观的认识。

毛泽东对自己所献身的伟大的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是忠诚的,他认为为了完成消灭一切剥削阶级的历史使命,有时需要强硬到铁面无情的地步。他之所以推崇被视为“暴君”的秦始皇,大概也包含这层原因。毛泽东主张“马克思要与秦始皇结合起来”,指的就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对敌人决不发慈悲心,也决不宽恕虽已受到打击,但仍负隅顽抗的敌人。“宜将剩勇追穷寇”,这是毛泽东一贯主张的;“痛打落水狗”,也是他一贯赞成的。当然,为了夺取政权,为了对付反动阶级的破坏和罪恶复辟,像秦始皇那样的铁面无情严刑峻法,是必要的。但是,当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人民已经当家做主,阶级矛盾已经退居其次,在人心思定、人心思治的形势下,仍然坚持疾风骤雨般的阶级斗争,对持不同政见者仍采用毫不留情的打击手段,就会将阶级斗争扩大化,激起新的动荡和不安。这是毛泽东晚年的悲剧。这与他对秦始皇颇为偏颇的品评和崇尚无疑是有一定联系的。

同类推荐
  • 回到古代做导演

    回到古代做导演

    一个现代广告导演,因为一块神秘玉佩,穿越到了古代。他泪流满面地发现,他在前世实现不了的理想——拍电影,竟然能在这个古代世界实现!他一步步培养出他的电影制作团队:制片,编剧,音乐编曲,灯光师,舞美及特效师,场记及统筹演员呢?有梨园戏伶,当然,也可以海选男女主角。而他自己则要兼任导演、摄像师、后期剪辑师、吟诗作对的湿人、上书房行走、平西大将军、驸马爷……那一世,我去过;这一世,我来过,若能拼过、闯过、痛快过;爱过、恨过、自在过,不要脸,又有何之过?”
  • 临安初雨

    临安初雨

    南宋之初,宋金之畔。洛阳临安,白衣青衫。抗金报国,还我河山。墨色纯净,白色内敛。两人从不相识到相知,从少年到中年,江湖义气,凌云之志,华发苍颜,袖手南山,也不过如此。只是十年生死,一生一代,草木百年新雨露,车书万里旧江山。曾说过一起看那场临安初春的冰雨,却不知是否还能实现。
  • 大明小地主

    大明小地主

    信春哥者,穿越不死,彪悍依旧!王森威武,纯爷们精神光芒万丈!魏忠贤是我小弟,天启是我学生,洪承畴,他最喜欢向我早请示晚汇报;“王森把持军权,专横跋扈,淮北百姓知王森而不知天子。祸国蠹虫,求陛下杀之以谢天下!”东林党们如此说。“王森据良田数十万顷,铁厂盐场丝厂钱庄无数,国家财货,半入其罄,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阉党们说。“不杀王森,大事难成!”通古斯酋长骂道。“王小哥是大好人,带领我们走向富裕新生活。”全国的灾民们说道。“辽东数十万军士,唯王阁部马首是瞻!”毛文龙、洪承畴、祖大寿、赵率教等跪于马前,齐声喝道。“该怎么写这个人呢?”史官咬着笔杆,挠头不已。
  • 河西史探

    河西史探

    《河西史探》作者闫廷亮潜心研究河西历史十余年,对书中涉及的主要问题都能在充分占有基本史料和考古资料的基础上,并通过认真梳理前人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论述,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在研究中,作者把着力点放在北朝隋唐河西历史方面,对相关史学界已有关注但仍存在争议的问题作了令人信服的辨析,一定程度上澄清了前人在此问题上的歧异。同时,《河西史探》还对学术界在河西历史文化研究中很少涉猎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具有开拓性。
  • 解放那年

    解放那年

    四七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夜西北方响起了密集的枪声,随即八路军的队伍就进了我们砖桥集.这就是我们砖桥集的第一次解放,人们欢欣鼓舞分富人们的财物,开始分田地斗地主的急风暴雨的土改斗争,穷孩子进学校开始当家做主,这就是那一年发生的事.
热门推荐
  • 遗落的仙修

    遗落的仙修

    遗落的修真被人不经意拾起,重返古人江湖的精彩人生,洞察人心的人性思考,层出不重的精彩美语句(原创),尽在遗落的仙修中.敬请期待.
  • 奈何情深只恨岁月

    奈何情深只恨岁月

    这是一个关于逝去青春的记忆,这是几对少男少女之间最纯真感情的记录,当我们步入社会、阅尽浮沉。也许只有这些简单珍贵的东西,才最值得我们留恋,最值得我们记忆。也许它不是真爱,也许那个人并不是陪你白头偕老的人,但是我相信,在每个人心里,都有过自己的男神女神,都有过一段真挚美好的感情。这并不肮脏,反而,它很美好,它是在我们老了的时候,对于青春懵懂时的一种怀念。顾宇和沐萱之间是这样,秦一鸣和叶枭之间也是这样.......
  • 奈若何兮

    奈若何兮

    她在最青春的年纪遇到了他,他在最需要人懂他的年纪遇到了她。他是她的‘病’,她是他的药。他是家喻户晓的明星,她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他对她说:“全世界上的人只有我能欺负你,就是你我也不允许你欺负你自己。”她对他说:“全世界的人都喜欢你,但你只能喜欢我自己。”彼此的誓言,彼此的承诺。看小助理于希如何一步步走进大明星奈若何的心里。。。看奈若何是如何对于希一步步沦陷。。虞兮虞兮奈若何。。。。。
  • 闻师道

    闻师道

    在五洲大陆上,一个小国的城主,在他国入侵战时重伤后漂流到神州国,从此患上了不语症。在寻找治愈良方的同时,在神州国内将会发生怎样的爱恨情仇呢?
  • 老公,求抱大腿

    老公,求抱大腿

    作为一个网红,夏夕很识趣的随大流去抱某人的大腿。于是,某人最后真成了她老公。第二天,夏夕发现她上了头条:简公子自爆购豪宅买钻戒追娇妻。
  • 顶级民工

    顶级民工

    一个大山里走出来的农民工,一个天生能够修炼的纯阳之体。胡东是一个放荡不羁、风流无赖的屌丝青年,在一次的偶然而又狗血的机会,他却从一个大和尚那获得了一本超级YY的古书《达摩驭水诀》……于是史上最牛B的民工出现了!他的重任就是泡尽美妞!看胡东扬起自己拳头,豆蔻少女,我的!二八佳人,我的!呆萌萝莉,还是我的!一骑绝尘的他踏上了风流猎艳、热血争霸人生旅途!
  • 凌傲天下

    凌傲天下

    这虽是武技的世界,看迷途少年如何在异界大陆演绎道家精髓。
  • 为君谋

    为君谋

    一场意外穿越为新生儿,再世为人,她淡漠、聪慧、未雨绸缪,平凡的样貌下是倾城之色,平静的生活下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他睿智、狠辣,却以一副慵懒的姿态面人。一场邂逅,一段交锋,他们爱彼情深。她陪他夺皇位,他为她受情毒……执子之手,共拥天下。
  • 青玉恨

    青玉恨

    生于盛世,身在清高的家族,一颗心只暴露给温柔的月光,然后她命中的劫,那个月华般的男子出现了,他搅乱了她的计划,搅动了她心里清清淡淡的一江春水...
  • 《磨剑》

    《磨剑》

    有一天,一个自称剑神的糟老头子对典正说:“你想当一名剑仙吗?”典正回道:“不想。”“为什么?”“我他妈的穷的吃了这顿没那顿,哪有钱买剑?”“真正的剑仙,手中有没有剑并不重要,因为,剑仙本身就是一柄出鞘利剑。”典正天真无邪的看着糟老头子,认真的问道:“请问,你是一个傻逼吗?”……这是一篇操蛋的修仙旅程,如果各位看官觉得还算过得去的话,就给个支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