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24200000008

第8章 谜语常识及猜谜技巧(8)

要猜的是四种文具,谜面用了拟人法,四种文具都跟“说话”有关,联想所有的文具来看,“说话”其实是指“写字”,那就是猜四种写字文具。什么写字“先脱帽”?钢笔。什么写字“要挨刀”?铅笔。什么写字“头发黑”?毛笔。什么写字“雪花飘”?粉笔。根据特点联系、比较,谜底就出来了。

除了上边谈到的一些方法,事物谜里还有用典法,猜简单字谜的增损、离合等方法。这些方法在猜灯谜里也常用到。

怎样制作谜语

制谜概述

怎样制作谜语的问题,其实就是前面讲过的怎样猜谜语的问题。事实上,制谜和猜谜在一定意义上讲是相通的,猜谜的一些规则同样也适用于制谜。前面介绍过,谜语分为事物谜和灯谜两大类,它们之间是有明显的区别的,所以事物谜和灯谜的制作方法也是有很大区别的。

对于民间谜语来说,主要掌握两点。

扣合。

准确把握谜底事物的主要特征,运用修辞手法进行描述,隐而不晦,显而不露,难易适中,恰到好处。

文句。

谜面一般采用四句的五言或七言诗歌形式,二四两句押韵,首句最好也押韵。这是民间谜语创作的基本要求,如要进一步提高,就要看经验和驾驭文字的能力了。

事物谜多以事或物做谜底,经常采用会意法、拟人拟物法、比喻法、形象法、矛盾法等方法制成谜语。

而灯谜制作的具体方法仍然脱离不开灯谜的三大谜体(其中主要是会意体和增损离合体)中的诸多谜法,如正面会意法、反面会意法、分别会意法、假借替代法、增损加减法、离合拆拼法、移位法、包含法、抵消法、排除法、象形法等等。

但无论是事物谜还是灯谜,制作时都要遵循以下步骤,即选定谜底,再定谜目(制灯谜时,如果需要,还要选定谜格),最后是配谜面。因事物谜制作时比较容易,并且没有过多的规定和要求,所以对它就不多加论述了。下面重点讲一讲灯谜的制作方法。

制作一条谜语,首要的问题是选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选择谜底。

就谜底来说,灯谜的取材范围相当广泛。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包。比如:诗词歌赋、成语俗语、影视戏剧、人名地名、书报杂志、文艺体育、数理科技、文史法律,凡此种种,无一不可入谜。这些素材经过筛选,只要是能够用“会意”、“离合”、“别解”等方法进行拆解的,都可以制成灯谜。

谜底选定以后,就是定谜目。谜目要求定得准确,不能过于宽泛,避免使人觉得不着边际。

比如猜俗语或常用词语要标明字数。猜地名要标明国内、国外。猜人名时也要标明国内、国外,最好能标出是哪一类人名,如:作家、文艺家、科学家、画家、戏剧家、教练员、京剧演员、电影导演等等。

总之,谜目要定得准,标得细。这样才能给猜射者指明一个方向,猜起来不至于感到太困难。

如果运用了谜格,还要把谜格标在谜面的后面,谜目的前面。

最后,就是配面,也叫“与虎谋皮”。这是制谜中的主要部分,往往也是花费气力和绞尽脑汁的地方。

有人称灯谜是“最短小的文艺作品”,这话一点儿也不过分。制作灯谜可以说是一种文艺创作,这就要求它应具有艺术性。一般地讲,谜面要通顺,扣合要贴切,构思要巧妙,谜意要健康。

灯谜的根本特点就是“谐隐”。也就是古人所说“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既然是制谜,就要绕着弯子说话,隐藏起本意;既然是要人猜,就要显露出蛛丝马迹,为猜射者提供破谜的线索和启示。

制谜要有隐有显,有藏有露,隐显得当,藏露相宜。“隐”不能过深,避免使人如坠五里云雾中,无从下手。“显”不能太直,以免味同嚼蜡,失掉“谜味儿”。隐而不晦,显而不露,很好地把这矛盾的两个方面统一在一个谜面之中,正是制谜者应力求做到的。

如以“见人就笑”猜字“竺”为例,这条谜语在扣合上还算可以,但谜面稍嫌直了些。如将谜面改成“助人为乐”或“讨人喜欢”会更好些。所以,制作一条灯谜要反复推敲。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制作出好的灯谜来。

制灯谜的方法及原则

制谜不难,但制好谜则不是件容易的事。有道是“好谜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下面是制谜五要素,也可说是品谜五要点。制谜、猜谜实属娱乐,有些应时玩笑之作犯忌,也无可厚非。另外,标准是人定的,见仁见智,也很自然。

灯谜是文义谜,要根据汉字音、形、义的变化来扣合,不要制成民间事物谜。谜面文字多与少是民间谜语与灯谜的区别之一,但不是唯一的区别,灯谜也有谜面文字较多的,民间谜语也有谜面文字较少的,二者不可混淆。如:

伤心流泪有点火。(打一日用品)谜底:蜡烛。

谜面虽然只有七个字,看似灯谜,但实质上不是。“蜡烛”二字看起来文义入扣,其实是暗示“蜡烛”这个事物的特征。如“伤心”暗示蜡烛芯烧毁,“流泪”暗示蜡烛油滴落,“有点火”暗示点火燃烧蜡烛。所以这道谜仍应算是民间谜语。

制作灯谜应掌握以下一些要点。

要以文义入谜。

灯谜是文义谜,制谜时,必须按照谜底字面上的“文义”进行构思创作。比如:

作家春秋。(打一作家名)谜底:巴金。

虽然谜面可以由“作家的岁月”别解成:作《家》、《春》、《秋》三部书。但它扣合的是巴金这个人,而不是“巴金”这两个字。所以算不上灯谜。如果把谜面改成“希望富裕”猜作家“巴金”,虽然比较粗糙,但却符合文义谜的要求。从这里可以看出,是否以谜底“文义”入谜,是灯谜与事物谜的一个明显的区别。

避免文字差错。

汉字中有不少字形十分相近而意思又相去甚远的情况,如不小心甄别,就会成为废谜。如:

语言美。(打一字)谜底:谁。

显然谜作者将“谁”字当做由“言”字与“佳”字所组成。其实“谁”字是由“言”与“隹”字组成。“佳”念“jiā”,可以解释为“美化”;“隹”念“zhuī”,是一种短尾巴的鸟,二者文义上毫无共同之处,根本无法替代,除非用巧妙的方法暗中解救。如:

街中似有仙人迹。(打一字)谜底:催。

谜作者用一个“似”字,将偏旁部首“圭”与“隹”的字形相近关系作了交待,使底面的扣合无懈可击。

谜面要成文。

谜面除一个字的以外,必须是能够表达一定意义的词汇、语句或符号。否则,虽能扣合,但毫无谜味,因而不能成为谜。如:

言火火。(打一成语)谜底:混为-谈。

示土。(打一名词)谜底:合作社。

前例谜运用离合法,构思合理,但由于“言火火”三字不成文,所以不能成谜。后例谜,面和底倒可以扣合,但谜面“示土”不成文,难以捉摸,这在灯谜中也是不允许的。尽管有的灯谜构思巧妙,扣合贴切,但如果谜面不成文,也只能割爱。

当然也有例外,个别谜面并不成文,但却顺理成章,引为好奇,又不致使人无法猜射,也是可以成谜的。如:

泳泳泳泳泳泳。(猜宋文学家一)谜底:陆游。

谜面要顺理成文。

制作灯谜,除了以单个字做谜面的以外,两个字以上的谜面都应该是文理通顺,并具有一定的意思。过去的谜界曾一度推崇以诗、词、赋及古文中的现成的名句为谜面,这样虽好,但局限性很大,限制了制谜范围的扩大。

所以现在并不强调谜面非要成句不可,但要求顺理成文,不应支离破碎,让人看了不知所云。如:

月巴。(猜我国市名一)谜底:合肥。

虽然底面的扣合技法还可以,但谜面没有具体的意思,这样不合规格的谜是不能称其为灯谜的。再如:

旦重。(打一成语)谜底:一日千里。

谜面让人看了不知所云。如改成“重阳”就好多了。“重阳”两字让人们一看就知指的是我国的一个节令名,这样一改,谜面就成文了。

避免闲字。

谜面和谜底要字字相扣,不能出现不相关的闲字。因为谜面上闲字一多,既显得啰唆,又分散思路。一些不必要的闲字往往会使猜谜者误入歧途,百思不得其解。所以,制谜时必须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在遣词造句上下功夫。比如:

告诉我们赢了。(打一古代农民领袖)谜底:陈胜。

这条谜面上的闲字太多,“诉”、“我们”、“了”都是与谜底不相关的闲字。如把谜面改成“告捷”,猜古代农民领袖“陈胜”,这样谜面就显得很精炼,而且底面丝丝入扣,很是贴切。

又如:

桂林山水甲天下。(打一地名)谜底:汕头。

本来以“山水甲天下”扣“汕头”已是-条完整的谜了,加了“桂林”反成了“画蛇添足”。

再如:

横眉冷对千夫指。(猜《三国演义》人名一)谜底:严颜。

“千夫指”在“严颜”两字上没有着落,它们是闲字。删去以后,“横眉冷对”与“严颜”扣合得就严谨贴切多了。

相应谜底也不可以有闲字,如有闲字说明扣合不完全,如:

满朝文武。(打一生理用语)谜底:五官俱全。

很明显,谜面只能扣合“官俱全”三字,谜底“五”字属于闲字,这样的谜是不合格的。谜面也应当尽量避免闲字,谜面要是出现闲字则难以成为一条好谜。如:

皇上御驾亲征打仗。(打一影剧称谓)谜底:主角。

显然谜面赘词太多,如改成“御驾亲征”就干净利索多了。

谜面大方。

古人以诗词成句做谜面为佳,有点失之过严。不过自制谜时谜面必须成文。像“示土”猜“合作社”,“杭改做航”猜“木已成舟”,“专吃金木火”猜“水土不服”不值一评。如“杯酒献殷勤”猜“曲意逢迎”,扣合不错,但痕迹过多。谜面改为“接风酒”则大方得多。

面底和谐。

灯谜制作必须注意谜面与谜底思想内容的一致,互相联系,互为补充,褒贬得宜,照应得当。否则,技巧再好,也难成为佳谜。如:

热爱教学工作。(打一成语)谜底:好为人师。

夸夸其谈。(打一名词)谜底:赞语。

前例中面正底反,即谜面是褒义,谜底是贬义;而后例是面反底正。这二则谜都犯了“底面相冲”或“底面不投”的毛病,因而不宜采用。

一般说来,谜面是褒义,谜底最好不要用贬义;反之,谜面为贬义,谜底也尽量避免用褒义。

面底不能相犯。

“面底相犯”是灯谜中的专用术语。“不能相犯”是说谜底中的字在谜面中不能出现,也就是常说的“打虎不见虎”。否则,就叫“撞底”或“露面”。这在灯谜中是绝对不允许的。如:

悬崖勒马。(打一国名)谜底:危地马拉。

谜面和谜底都有一个“马”字,造成底面相犯,因此不能成谜。但国名不能改,故可把谜面改为“悬崖勒缰”。

又如:

基本看法相同。(打一我国城市名)谜底:大同。

谜面和谜底都有一个“同”字,犯了“面底相撞”的毛病,应改成“基本看法一致”。这样就避免了“露面”。

再如:

平型关大捷。(打《水浒传》一人名)谜底:关胜。

底面都出现了“关”字,这样底面相犯的谜是不能称为灯谜的。

面底不能“倒吊”。

“倒吊”也叫“倒葫芦”,也是灯谜制作中常用的一个专用术语。它是指在制谜时,应当放在谜底上的字或词放到了谜面上,结果造成了概念的颠倒,逻辑的混乱,使谜面扣不住谜底。

换一种说法就是,小概念要放在谜面中,大概念放在谜底中,否则就颠倒了关系,俗称“倒吊”。也就是说,制谜时谜面和谜底用字头重脚轻,本来应该放在谜面上的字或词放到谜底上去了,结果导致概念混乱,谜面扣不住谜底。如:

上等木材。(打一船舶部位)谜底:甲板。

木材是大概念,板是小概念。因为木材不一定是板,而板则属于木材。因此,此谜犯了“倒吊”的毛病了。

再如:

第三线。(猜纺织品名一)谜底:丙纶。

保护色。(猜汉代名将一)谜底:卫青。

前例中,“线”是包括各种线的总称(当然也包括“纶”在内),是大概念;“纶”是线的一种,是从属于“线”的小概念,所以谜面上的“线”并不一定就是指“纶”。

后例中,颜色有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好多种。同样的道理,谜面上的“色”并不一定就是指“青”。

以上两例都犯了“倒吊”的毛病。它们的面和底在扣合上给人一种很勉强的感觉。通常用底面对调的方法就能纠正这种毛病。如上面两例可以改成以“丙纶”猜常用三字词语“第三线”,以“卫青”猜生物学名词“保护色”。

倒吊又称“倒葫芦”,属于扣合的方向不对。倒吊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①概念上的倒吊。

灯谜经常运用汉字一词多义或一义多词的性质来进行扣合。在这种概念转换的过程中,应当分清概念之间的关系。

如“脚踏车”、“自行车”与“单车”属于同一概念,即它们的名称虽然不同,但实质上是同一种事物。这样的概念可以互相代替,在灯谜中就是可以互相扣合。还有如“狗”与“犬”、“老鼠”与“耗子”等都属于同一关系。

但是也有概念是属于包含关系的,即灯谜术语所说的是大概念与小概念的关系。

如“妻子”与“配偶”这两个概念,前者被后者所包含,因为“妻子”肯定是“配偶”,而“配偶”却不一定是“妻子”,也可能是“丈夫”。所以在灯谜的扣合上,“妻子”扣“配偶”是可以的,而“配偶”扣“妻子”则是倒吊,除非有特别的限定,如“男人”的“配偶”是“妻子”。

属于概念倒吊的还有表示事物属性的概念与表示程度的具体数量之间的关系。如:

远征。(打一《木兰诗》句)谜底:万里赴戎机。

谜作者试图以“远”扣“万里”,事实上“远”不一定是“万里”,也可能是“千里”,甚至“十万八千里”,所以这样的扣合也属于倒吊。遇到这种情况,只要把扣合的顺序倒过来就行了。如:

万里赴戎机。(打一歌手)谜底:远征。

“万里”形容路程长,扣“远”,言之有据。

②倒吊的另一种情况见于通假字的扣合中。

通假字中有许多是单向通假的。如“婚姻”的“婚”字,是后来才有的,古时只有“昏”字,“昏姻”就是现在的“婚姻”,《诗经》:“宴尔新昏,不我屑以。”那时“昏”是正字,有了“婚”字后,再用“昏”字表示“婚姻”,就成了假借。

知道了“昏”字的来历,在灯谜的扣合中,我们就知道“昏”可以通“婚”,而“婚”不能通“昏”,方向弄不清楚,就会产生倒吊。还有如“华”通“花”,“蚤”通“早”,“说”通“悦”等都是这样。

③倒吊的第三种情况出现在名称的借代上。

如“吉普”,由jeep音译而来,指一种小型的四轮驱动越野汽车,又称“吉普车”。“吉普”作为车名,在灯谜中“吉普”可以扣“车”,而“车”不能扣“吉普”。同时,“巴士”可以扣“车”,“车”不能扣“巴士”。人名借代也是这样,如“成功”可以扣“郑”,而“郑”不能扣“成功”等等。

④倒吊的第四种情况见于别解中。

如果一则灯谜的底面可以互扣,又只有一边别解的,通常别解要安排在谜底中。如果谜面别解,而谜底没有别解,就会使人感到头重脚轻。如:

光谱。(打一音乐名词)谜底:无词歌。

“光谱”是物理名词,指复色光经分光后的序列。谜面要先别解为“光有乐谱(没有歌词)”,然后扣合谜底“无词歌”,意思是“没有歌词的歌”。显然,猜谜的过程变成主要是对谜面的理解,而扣合谜底的过程近乎直接解释,毫无谜味可言,这样的扣法就是“倒吊”。对这种谜,不妨倒过来看看:

无词歌。(打一物理名词)谜底:光谱。

这样,别解就移到谜底上。谜面通俗明了,谜底别解生趣,扣合自然。

避免“倒吊”的方法很简单,关键是弄清楚事物的隶属关系,要把表示大概念的词或字放到谜底上,把表示小概念的词或字放到谜面上。这样,用大概念去管(扣合)小概念,就合乎逻辑了。

要运用别解。

灯谜的制作宜用“别解”。灯谜所以成为谜,所以耐人猜,就是因为制谜时运用了“别解”。关于“别解”,前面已经作了专门介绍,这里不再重复。只是还要强调,制作灯谜时尽量运用“别解”。灯谜有了别解,才会妙趣横生,才能引人入胜。如:

同类推荐
  • 中华国学知识全读本

    中华国学知识全读本

    国学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千百年来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直接影响着国人的思想、意识、伦理、道德和行为。国学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需要了解国学。然而,国学内容庞杂浩繁,即使穷尽毕生之力,恐怕也难通万一。如何从博大浩瀚的国学中找到入门的捷径?鉴于此,我们特请有关专家学者精心编辑了这本书。本书堪称一部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趣味百科全书。翻开此书,便走进了博大精深的国学长廊,让您在最短的时间内领悟国学的精髓,感受国学的神秘和智慧,掌握传统文化的脉搏。
  • 安全灯谜集萃

    安全灯谜集萃

    本书收入的各类安全灯谜,为分上下两编。上编以安全题材为谜面,下编以安全题材为谜底,为了便于读者对灯谜的理解,作者对大部分谜作加了简注。同时,为了普及灯谜知识,帮助读者提高猜谜、解谜能力,作者专门编写了《猜灯谜的基本方法》和《猜带“格”灯谜的要领》两部分,分别介绍了24种猜谜方法和36种谜格知识,每种猜谜方法和谜格知识,都用3条灯谜为例进行讲解,形象直观,易懂好记。
  • 山海经大全集

    山海经大全集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记载了五百多座名山、地理位置,三百多条河道的名称、河流发源地及流向,四十多个国度以及远方异民的习俗,一百多个神话人物,一百多种药用动植物,四百多种神灵怪兽,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远古神话传说。本书给读者提供了准确的注释和译文,并配以各个朝代精彩的插图。原典、注释、译文与插图有机结合,使读者毫无障碍地阅读这部经典,畅游在《山海经》的神妙世界中。
  •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近代中国学术界名家辈出,形成宋以来学术发展的又一高峰。究其原因,涌现大量史料,承袭清学余荫,沟通域外汉学,当在首要之列。治学须知大势,近代国际汉学界对中国认识的深化和中国学者掌握西学外语程度的增强,使得彼此得以沟通,渐成一有机整体。通过描述分析中外学界的交往关系,可以显现学术发展的状况趋势,并把握个人及流派在其中所处的时空位置,进而探寻新世纪中国学术发展的正途大道。
  • 另一种声音:海外汉学访谈录

    另一种声音:海外汉学访谈录

    本书收录了《探寻中国文学的“迷楼”——宇文所安访谈录》、《面向西方的中国文学研究——艾朗诺访谈录》、《对优美作品的发现与批评——夏志清访谈录》、《文化转向与人文传统——李欧梵访谈录》等文章。
热门推荐
  • 鱼面少女

    鱼面少女

    母亲去世后投靠外婆家的医科少女叶子曦,带着母亲的骨灰在18年后回到这个北方城市。美丽的疗养胜地,却勾起少女的可怕回忆。叶氏一族面对这位大小姐的回归表现出最大的热情,这样的热情背后每个人都各怀鬼胎。那个阴郁男人带着秘密不断出现在她的身边,一点点揭开这个老式别墅里尘封已久的丑陋过去。随之而来的一场血腥杀戮也慢慢拉开了帷幕。少女的骇人梦境究竟是带她揭开真相,还是将她送入地狱?
  • 重生之武悼天王

    重生之武悼天王

    诸胡逆乱中原已数十年,今我诛之!暴胡欺辱汉家数十载,杀我百姓夺我祖庙!犯我大汉者死!杀我大汉子民者死!杀尽天下诸胡!匡复我汉家基业!昔日杀手之王重生武悼天王,誓要终止汉家千年之殇!重铸冉闵兴汉之魂!改写千年尘封的汉家英雄悲惨命运!
  • 妾色生香

    妾色生香

    为国战死,再醒来,她却被当众羞辱。大婚当天,与公鸡拜堂,试问有几人能遇上?成为南国的笑柄,众人不齿,她却从容不迫。“王爷,可否给妾一纸休书?”成亲受辱,那便以鲜血祭她嫁衣!朝堂斗,宅院争,踩渣男,诛白莲!谈笑间,她游刃有余。天下大乱,群雄峰起,机关算尽,争宠斗狠,她混得风生水起!这一世,她再也不做乱世祭品,定要颠覆世俗,扶摇直上!
  • 仙谍魔踪

    仙谍魔踪

    亦妖亦仙?仙魔难辨—无间道—不要问我是谁死人没有特权
  • 斗战悍神

    斗战悍神

    一代群英的崛起,另一代的陨落。任你绝世英杰,任你天赋异禀。在我的神之双手下全都颤巍吧。作为我成神的踏脚石你们应该觉得荣幸。用强悍的实力征服三界。——星界【人界。魔界。妖界。】月界【神界,妖神界。魔神界。】日界【创世神界。灭世神界。勾陈神界】
  • 二次元之独眼樱满集

    二次元之独眼樱满集

    一个沉默的少年,为救一位女孩,赔出生命,却意外融入了拥有王之力的樱满集灵魂,那一个被刀砍的血流成河的身体,重新爬了起来,在夜幕中说出来,我是叶林江,我是樱满集,少年对背后的女孩说,好久不见了~祈,他能在世界中创造什么样的火花。
  • 动物一锅

    动物一锅

    一群动物的故事,主角是两只兔子,芸是个打酱油的。
  • 芳华道

    芳华道

    自古,人类长存,异类并生,万物皆可成道。“山”者,浩然正气,千古不破,屹立长存。“风”者,虚无缥缈,或为灾祸,流传不朽。“金”者,固若金汤,或为矛盾,杀人利器。“火”者,无所固形,蛮荒巨兽,生者畏惧。“水”者,刚柔并济,上善若水,生者本源。
  • 监狱也疯狂

    监狱也疯狂

    第六监狱,世界上唯一一所国际监狱,也是世界上唯一一所监禁第六能力者的监狱。地点未知,人数未知,管理者未知。谜一般的监狱却在国际特工组织中有着不怎么“好”的名声。每年都有代表国向第六监狱派监管人员,这些监管人员必须在特工精英里挑选,但是每次派去的监管人员不到三个月就死了。怎么死的呢?据说是自杀。
  • 逆光·元年

    逆光·元年

    仙女棒画一个心,爱得流光溢彩。太妃糖加巧克力,甜到天旋地转。你曾陪我买金鱼,我送你一只小“维尼”熊。你说我的笑声就像夏天的烟火喧嚣又灿烂,我喜欢你用微翘的鼻子轻轻磨蹭我的双颊。我们靠在一起呢喃细语翻看第一年的笔记。还有很多很多……也是这个仲夏夜,我们种下一个秘密,约定来年还要在一起,看它开出怎样的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