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25400000005

第5章

由于书信是写在这些简、札、牍上的,所以书信又称为“简”、“书简”、“小简”、“札”、“书札”、“牍”、“书牍”、“简牍”。与此相联系,亲手写的书信,又称作“手札”、“手简”、“手书”;依据简的长度,书信又称“尺牍”;简短的书信称“寸札”。

从战国时代开始,在很长的时间内,丝织品与竹、木简牍同是古人书写的主要材料。丝织品当时有帛、素、缯、缣等名称,因此写在丝织品上的书信,便被称为“帛书”、“缣书”、“缯书”、“素书”。至唐代,还流行用织成界道的绢素,称“朱丝栏”、“乌丝栏”,专供书写之用。古代用于书信的缣帛,通常在一尺上下,故书信又称“尺素”。此外,用缣帛书写的信,又称为“帖”,如晋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陆机的《平复帖》等,都是书信,后人便又以“帖”称书信。

虽然在公元前二世纪我国就已经产生了纸,但是社会生活中人们完全用纸代替简帛却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渡阶段。直至南朝时,古时着名的花笺很多,有“五色笺”、“锦色笺”、“百韵笺”、“凤尾笺”等等。或出之吴,或出之巴、蜀。最着名的是蜀笺中的“薛涛笺”,因该笺是薛涛用其成都宅旁的浣花溪水所造的纸加工而成,所以又名“浣花笺”。

唐宋时期的信笺,不仅色彩、图案典雅,让人喜爱,有的还加入香料,制成香笺。唐诗中有“香笺咏柳诗”之句,说的便是这种信笺。把纸加工成信笺的历史,几乎同纸的发明同样古老,可以说,有了纸就有了信笺。自南北朝以来,用作写信的信笺一般为八行,故而“八行书”又成为书信的别称。

书信的别称,除了与以上书写材料有直接关系外,还与书写工具、书信的包装和书信的性质有联系。直接用毛笔书写于木札上,书信便又称“笔札”;墨,古时又称“翰墨”,用翰墨书写的书信,便称“书翰”。书信投递时必须装入封套,书信的封套古称“函”,故而,书信又称“函”、“信函”、“函札”。来信称“来函”;单位机关的信件称“公函”。信件的封套口古称“缄”。信件装入封套后,需加缄封,所以书信又称“缄札”。

另一个与书信包装形式有关的别称叫“鱼书”。唐代自贞观年间开始,就用朝鲜厚茧纸制成信函,形若鲤鱼,两面俱画鳞甲,腹中可以藏书,名叫“鲤鱼函”。信函制成鲤鱼之形,典出自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由此衍出了鲤鱼传书的故事。唐代诗人李商隐诗云:“篙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因而,书信亦称“鱼书”,信函称“鱼函”、“鲤封”。另外还有鸿雁传书的故事,因此,信使也被称为“鱼雁”、“鸿鳞”。

与书信性质有关系的书信别称,有“乡书”、“家书”、“竹报”等。“竹报”取“竹报平安”之意。匿名信称“飞书”。《后汉书·梁统传》记载:梁统儿子梁松永平“四年冬,乃悬飞书诽谤下狱死”。李贤注:“飞书者,无根而至,若飞来也,即今匿名书也。”

在书信的往来中,又形成了一些别称。将他人的来信美称为“华章”、“华翰”、“兰章”;说对方贬损身份给自己写信,而敬称他人的来信为“损书”;酬答别人的书信,称“报章”。此外,书信的别称还有“启”,表示陈述的意思。

信封的由来

信封起着保守秘密的作用。信封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世纪。当时的亚述人开始用粘土烧制陶器当信封,信纸也是粘土,将文字刻在粘土板上,封在陶器里,收信人只需打开陶罐,就能读到信了。

世界上最早的纸信封是英国发明的。1820年,英国商人布鲁尔在海滨度假时,发现很多女士喜欢写信,但又怕信中内容被他人偷看。他灵机一动,便趁机设计了一些纸袋,用来将信件装起来,而不被人看到。

而且这之后,信封竟然为英国当局所承认,这批信封就成了世界上第一批纸质信封。1844年,伦敦出现了制造信封的机器,从此纸质信封作为一种新的邮政产品为全球采纳。

我国最早的信封是在春秋时期出现的。春秋秦汉时,常见的书信称作“木牍”。木牍一般长一尺,所以也叫“尺牍”。

这时所谓的信封是用木板制成的,呈鲤鱼状,有一底一盖,裹在“尺牍”的外面。木板上刻有三道线槽,用绳子捆绕三圈,然后再穿过一个方孔缚住,在线槽或交叉处加以检木,封上粘土,上盖印章,作为信验,以防私拆。这种木制的封面就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信封了。

长辈书信用语

书信的用语与写信的对象密切相关,不同的书信对象,用语有不同的讲究。书信的对象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长辈,如父母、师长、上司等;二是同辈,如兄弟、朋友、同学、同事等;三是晚辈,如儿、侄、学生等。

给长辈写的信,上款一般不具长辈姓名,而是用相应的名词代替,如“父亲”、“母亲”、“老师”等。在长辈的代称之后,旧时常见行文有加“大人”一词。“大人”一词之后,还有敬辞和领起正文的习惯用语。

如果信是写给父亲,上款一般可写为“父亲大人膝下,敬禀者”。写给母亲,上款一般可写为“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膝下”之称,专用于父母。“膝下”,原表示幼年,取意于子女幼时依于父母的膝下。后用以表示对父母的爱慕,并在与父母通信时,用为敬辞。“敬禀”的“禀”,泛指下对上陈述事情。领起正文的“敬禀者”,普遍用作对父母、老师和其他尊长书信上款的用语。

如果书信是写给老师的,上款可写为:“老师大人函丈,敬禀者”。“函”,是“容”的意思。“函丈”,指师生相对,中间有容一丈之地,以便于讲问指点。“函丈”一敬辞专用于老师。给老师书信的上款,除了“函丈”一词外,还可用“座下”、“座右”、“座前”、“尊前”、“道席”等敬辞。“座下”、“座右”、“座前”、“尊前”等敬辞,除对老师外,也可用于一般尊长。

如果书信是写给上司或做官的尊长,上款可写为:“××大人钧鉴,敬禀者”。古代以钧陶比喻国政,所以后来对仕宦的称呼多冠以“钧”字,逐渐成为官场的俗套。给上司或做官的尊长书信的上款,除了“钧鉴”一词外,还可用“钧座”等敬辞。

给长辈书信的结尾用语和下款用语,也有用词的讲究。

给父母亲书信的结尾可写:“敬请福安”,下款写:“××叩禀”。“叩”,即叩头的省称,意思是俯首到地行礼。

给老师和上司书信的结尾语可写“肃此,敬请福安(或道安)”,下款写“受业(门人、门生)××谨禀”。“肃此”,是恭敬地写了此信的意思,说明叙事已毕。

如果结尾句不用“肃此”一词,也可用“专此”、“专复”、“端布”、“匆布”、“此致”、“此承”、“专此布复”、“专此奉启”、“专此敬达”、“手此布悃”、“手此奉复”、“草草布复”、“草草扯杂”、“草草手上”、“匆此布臆”等词,表示谦虚与恭敬。

“端”为“专”的异体字。悃,真心诚意。“布”,为陈述的意思。“布悃”,即真诚地陈述。“布悃”又可写作“悃愊”,其意义一样。表示感谢时,可写作“聊表谢悃”。“布复”即陈述、回复的意思。“布臆”也为此意。

“匆布”,是说书信写得很匆忙,是自谦的说法。“草草布复”、“草草扯杂”,也是自谦的说法,说复信写得很不好,写得零乱纷杂。

作为书信整体结构的一部分,常在叙事完结之后,加上“不具”、“不备”、“不一一”等谦词,意思是书意简略,不能事事详陈。跟着再写“肃此,敬请福安”等结尾颂语。

平辈书信用语

给平辈的书信,上款在书写受信人的姓名之后,视亲疏关系,称“仁兄”、“贤兄”、“贤弟”、“仁弟”,或称“先生”、“竹君”。“仁兄”之类的称呼之后,常见紧接的敬辞有“足下”、“阁下”、“执事”等。

“足下”一词,在战国时多用以称君主,后来成为书札中的普通敬辞,习惯用于比较亲近或年轻的朋友。“阁下”,原为不敢直指受信人,而叫在其阁下的侍从者转以呈告的意思,后用以敬称受信人。“执事”,意思是书信不敢直达对方,而由对方的执事人员转致,后用以敬称受信人。

与“阁下”、“执事”同一类的敬辞,还有“殿下”、“侍者”、“左右”等,这些敬辞总的意思,都是表示自谦,不敢直指受信人。此外,还可以根据不同职业的人,选用不同的敬辞,如对文士可用“史席”、“撰席”;对将帅可用“麾下”、“节下”,等等。如果上款不用“阁下”、“足下”之类的敬辞,就在称呼之下加“大鉴”、“惠鉴”、“赐鉴”、“青鉴”等语。“大”是尊称,“鉴”为审察、敬请审阅之义。“惠鉴”、“赐鉴”,是说惠予阅览此信。“青”为亲眼,指垂青赐阅。都是客气话。

给平辈书信结尾祝颂问候的用语,常见有“安”、“祺”、“祉”、“绥”四类。“安”,平安的意思;“祺”,吉祥、安详的意思;“祉”,福的意思;“绥”,平安的意思。这四类祝颂语在使用中,分通用颂词和限定颂词。一般关于季节、时间、祝吉、祝福性的颂语,属于通用颂词。

如祝颂朋友在四季吉祥平安,可用“春安”、“秋安”、“夏安”、“冬安”、“日安”、“暑安”、“近安”、“刻安”等,也可用“祺”、“祉”、“绥”与“春”、“夏”、“秋”、“冬”、“日”、“暑”、“近”、“刻”等搭配,写作“春祺”、“夏祺”、“秋祺”、“冬祺”、“日祺”、“暑祺”、“近祺”、“刻祺”、“春祉”、“夏祉”、“秋祉”、“冬祉”、“近祉”、“日祉”、“暑祉”、“刻祉”、“春绥”、“夏绥”、“秋绥”、“冬绥”、“日绥”、“暑绥”、“近绥”、“刻绥”等。如是祝吉、祝福,可用“健祺”、“康祉”、“福祺”、“福绥”、“福安”、“近安”等颂词。

以上所列祝颂词,不论对朋友,对任何职业的人,都可以使用,也可用于尊长。

限定性颂词则有规定性,不能乱用。如对文人学者,就用“文安”、“道安”、“撰安”、“着安”、“教安”,或将“文”、“道”、“撰”、“着”、“教”等与“祺”、“祉”、“绥”搭配,写作“文祺”、“文祉”、“文绥”、“道祺”、“道祉”、“道绥”、“撰祺”、“撰祉”、“撰绥”、“着祺”、“着祉”、“着绥”、“教祺”、“教祉”、“教绥”等。

对公职人员,可用“政祺”、“政祉”、“政绥”、“政安”、“公祺”、“公祉”、“公绥”、“公安”、“勋祺”、“勋祉”、“勋绥”、“勋安”等,与此对应,上款可用“勋鉴”。

对军队官员,可用“戎绥”、“戎安”、“戎祉”、“戎祺”等;对患病者,可用“痊安”、“痊祺”、“痊祉”、“痊绥”等;对旅居者,可用“旅祺”、“旅祉”、“旅绥”、“旅安”等;对服丧者,可用“礼安”、“礼祺”、“礼祉”、“礼绥”等。

古人以三台星比喻三公,所以尊称别人多加“台”字,如以“台端”敬称对方,以“台安”、“台祺”、“台祉”、“台绥”为祝颂语,以“生台启”写信封。

除“安”、“祉”、“祺”、“绥”四大类颂语外,还常见这样一些祝颂语,如:“佳胜”、“近佳”、“捷佳”、“学佳”、“学健”、“康健”、“康好”、“春禧”、“年禧”、“素履”、“春康”、“夏康”、“秋康”、“冬康”、“曼福”等。

不论是通用颂词或限定颂词,在颂词之前都用“敬请”、“敬颂”、“肃颂”、“顺颂”、“顺祝”、“敬祝”、“并颂”、“即颂”、“即候”、“即请”、“此颂”、“此询”、“此致”、“顺致”、“并询”、“并祝”、“并问”、“藉颂”等词组合成句,如“敬请文安”、“敬颂文祺”、“肃颂勋祺”、“顺颂春禧”、“顺祝康健”、“敬祝大安”、“并颂毅祺”、“即颂撰祉”、“即候道安”、“即请戎祺”、“此颂公安”、“此询日绥”、“此致秋祺”、“顺致教祉”、“并询痊祺”、“并祝旅绥”、“并问年禧”、“藉颂曼福”等。

组合句中的“敬”、“肃”为恭敬之义,“顺”、“并”为顺便、一起之义,“即”、“此”为同时,在此之义。“藉”,为“借”的繁体字。“藉颂”,即借用此信敬颂的意思。

给平辈书信下款的用语也很多,常见在署名之后写“启”、“启上”、“拜启”、“谨启”、“手启”、“上”、“叩上”、“手具”、“拜具”、“白”、“白疏”等。“启”、“上”、“具”、“白”、“疏”都是陈说、条陈的意思。

如果不用“启”、“上”、“具”、“白”、“疏”等语,常见也用“顿首”、“叩首”、“百拜”、“再拜”、“载拜”等表示敬礼的用语。“载”与“再”通,“载拜”即“再拜”。也常见有用“叩泐”、“拜泐”、“手泐”等语。“泐(音勒)”,指铭刻,引申为书写,“手泐”就是“手写”、“手书”。长辈对晚辈书信的下款,也常见使用“泐”字,但在“泐”字前不加“叩、“拜”等表示敬礼的词,如父亲给儿子的信,就写“父泐”。若写信人正居父母之丧,下款则称“制”,不用“顿首”,而用“稽颡”。“颡”,与首同义。下款写成:“制×××稽颡”。

在旧时的书信中,也有不署姓名的下款形式,具体情形有五种,一是在下款处仅写年、月、日或月、日,受信人根据来信的内容,即可知道寄信的人;二是在下款处注写“名心肃”、“名心具”等语,受信人见笔迹即知寄信人是谁,心照不宣,三是在下款处写“名单具”、“名笺肃”、“名另肃”、“名正肃”、“名另泐”等语,意思是说随信另有附名的帖子(名片),或另有署名的正函;四是在下款处注写“两隐”、“两浑”,即是上下款都略去的意思;五是在下款处注写“阅后付丙”,意思是希望读完之后就将信烧掉。“丙”在天中属火,便将“丙”作为火的代称。

晚辈书信用语

给晚辈的书信,在上款与下款、开头与结尾都比较随便。上款往往直呼其名,如直接写“××吾儿见字”、“×××儿看”等。在结尾处问好与否,也不一定。若是致函世交晚辈,则与一般朋友通信用语无大区别。

在实际的交际活动中,书信用语往往还可以多所变通,不拘一格。如有时书信已经写完,又记起还有事情要说,于是便可在下款之后,加注“又及”字样,将未尽的事再作叙述。“又及”一语,可写在加述内容之前,也可写在加述内容之后,加述的内容完后,一般不再署名。

信封书写的基本格式

书信写好了以后,紧接着便是装封送寄。书信装封后,信封上需要写上收信人的地址、单位、姓名和发信人的地址、姓氏。长期的传袭,我国至近代基本形成了三段式的信封书写格式。

第一段写收信人地址、单位,第二段写收信人的姓名,第三段写寄信人的地址和姓氏。我国古来书信写作习惯直竖行款。故而,信封也随之直竖书写。进入现代,随着书写行款改为横行,信封也改为横行书写。

我国《邮政法》规定实行邮政编码制度。邮政编码,就是用户通信地址的数码代号,类似电话号码,可以使邮政通信从手工操作转为机械化、自动化处理邮件,简化识别邮件地址,提高人工分拣效率。邮政编码为六位数码,分别为省、市、地区、县、区的代号。按规定的格式印制在信封上,为了确保邮件迅速、准确地传递,一定要认真填写邮政编码。

书写信封的基本用语

我国传统的信封书写格式为竖式,一般第一段行文要比第二段行文低一字或两字,以示对收信人的尊敬。信封上书写的三段文字,人们最为重视的是第二段,行文与用词都有讲究。

第二段行文的顺序,先是写收信人姓名。按照传统的中国礼仪,一般情况下,对人特别是对尊长者,不直呼其名。但书信的信封上不署收信人的姓名,就无法准确投递。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就形成了按不同收信人的身份地位,在其姓名之后加敬辞的习俗。如写给父母亲的信,信封上在写完了父母亲的姓名后,往往要加“父亲大人”或者“母亲大人”等词语;写给同辈人,可加“同志”、“仁兄”、“女士”等词;写给长辈的,可加“老师”、“先生”等词;写给有职务的人,可加上他的职称,如“厂长”、“经理”、“会长”、“教授”等词。对于晚辈,也常在其姓名之后加上表明其身份的称呼,如“弟”、“妹”、“儿”、“侄”等。

在姓名、敬辞之后是一个表示请收信人接纳信件的词,常用的有“收”与“启”。收,为收阅之意;启,为启封之意。“收”字多用于同辈人,也可用于长者。属于“启”一类的词较多,有“启”、“亲启”、“勋启”、“台启”、“大启”、“安启”、“钧启”、“手启”、“礼启”、“素启”等。

启一类的词用时有讲究。对同辈人,用“启”、“大启”;对长辈,用“安启”、“亲启”;对敬者,用“钧启”、“台启”、“勋启”。“启”也有用于晚辈的,有“手启”等。“启”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也有讲究,吊唁信一般用“礼启”、“素启”等。“收”与“启”也常连用为“收启”,而且使用的对象很广泛,可以是长辈,可以是同辈,也可用于晚辈。

第三段在署上寄信人地址和姓名之后,还常常加上“寄”、“缄”等字。寄,表示寄出的意思。缄,特指信件写毕封口。往往为表示谦恭,人们还在“缄”字前加“谨”字,写成“谨缄”。

书写信封的字体,一定要工整规范,不仅利于邮局投递,也表现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对人的礼貌。

图书的由来

“图书”就是有图的书的意思。我国古代很早就有在书中配备插图的情况。《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隋书经籍志·礼类》有《周官礼图》十四卷。可见,当时虽未发明印刷术,但给书籍插图已开先例。到了宋代,印刷术盛行后,书中有图更为多见。宋末以后,绘图书籍更为广泛,水平更高。如《三国演义》的附图就达240幅之多。这样世代相传下来,书籍又叫图书了。

选集、文集、文库及其他

选集是将作者部分有代表性的文章收集整编以后,按内容、年代分成多卷集或合订本出版的书。选集有专选一个人着作的,也有将两个人或多人的着作集结而成的,如《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毛泽东选集》等。

同类推荐
  • 最奇趣的妙语故事

    最奇趣的妙语故事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语言,不同阶层有不同阶层的语言,不同的场合也有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任何时候,人类都不缺乏语言,缺乏的是表达时代特色的奇言妙语。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对联楹联)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对联楹联)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 永恒的伊甸园:正说古代巴比伦文明

    永恒的伊甸园:正说古代巴比伦文明

    古代文明探索之旅系列丛书发现古老的文明,探寻逝去的记忆,掀开古 代世界神秘的面纱,介绍古代文明的政治军事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展示各大 文明的经济、文化、艺术和科学的辉煌,带你领略几千年前古代人类的风采 ,充分了解人类无穷的智慧和叹为观止的成就……  拨开历史的层层迷 雾,人类文明之谜向你娓娓道来!
  • 中国节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节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以大量图片,多角度地向读者展现了中国节日文化的特点,举凡生产活动、衣食住行、人生礼仪、文化娱乐等,让读者在走进中国节日的同时,了解到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
  • 中国人的吃

    中国人的吃

    有人说中国的文化是饮食文化,西洋文化是男女文化,可见中国人是最讲究吃的,古代即有“民以食为天”的谚语。中国是出美食家的国度,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令全世界惊叹。孔子堪称第一位美食家,他率先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口号。本书作者从个性化的角度,对中国人的饮食进行了剖析,力图透过饮食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对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菜肴、小吃作了生动的描述,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是一本雅俗共赏的休闲读物。
热门推荐
  • 那些不能宣之于口的爱情

    那些不能宣之于口的爱情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人以为是会爱,却从来没人见过爱。这种感觉的微妙,在她和她的之间,来的尤为特别。那种隐藏的秘密,即将被发现的秘密!
  • 阴阳体帝

    阴阳体帝

    天外陨石,顾天觉醒,家传古玉,寄宿灵魂。天才什么,全给踹倒,什么精英,全部灭杀。让我们看着顾天一路装逼,一路撩妹,开后宫,证体帝全部过程!
  • 武逆神荒

    武逆神荒

    本是一个不学无术,处处惹是生非的纨绔子弟,因家中变故,家里人为了让他活下去,除他之外全被灭杀!心如死灰,在被逼走投无路之际,却偶然在家族禁地之中获得震慑神荒大陆的神器——神荒枪。此等消息传开,又连续五年一直逃避仇人追杀,和反杀欲夺取神荒枪的敌人之间徘徊。五年来,岳文只有一个念头:如果时光能够倒流,一切重新开始,他绝对不会让这等惨剧发生!
  • 非卿不娶非君不嫁

    非卿不娶非君不嫁

    前世的五百次轮回,才换来今生与你擦肩而过。“宫夜,我要你娶我,你娶不娶”“我不爱你”我的心早就给了别人。宫夜冷冷的看着面前哭得梨花带雨,倾国倾城的女子,却丝毫不为所动。“我知道,那……你娶我,我救她”“你这是何苦?”我愿化身石桥,受五百年风吹,五百年雨打,只为此生与你相遇,相伴一生!当见到她一袭嫁衣灼烧了整个天涯,娇弱的身体躺在血泊之中之时,他才明白,他早已经爱上了她,只是却已是悔迟!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沈乔,我会找到你的,这一次,绝不放手……
  • 天价未婚妻:妖孽BOSS滚远点

    天价未婚妻:妖孽BOSS滚远点

    不就是因为一次醉酒走错了房间把人强睡了而已,还没有记住那人的模样,为何现在就突然冒出来这么多的孩子爹?“不好意思先生,我有未婚夫。”面对突然拽的要上天的男人的求婚,她只能轻笑着拒绝。“那你把我睡了,总要给个说法吧。”然后在遭到拒绝后,某男就开始不要脸了。这就是传说中的被要求负责任吗?
  • 无限穿越之我为主角

    无限穿越之我为主角

    在无限的世界内从头开始好难..做炮灰崛起也好难..做配角感觉也难...算了从今天开始我要穿就穿主角!天意如此说道!
  • 养一斋李杜诗话

    养一斋李杜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余生一个池倾颜

    余生一个池倾颜

    慕余生丑?明明人家貌比潘安!慕余生是残废?明明人家一运动起来就停不下来!池倾颜被亲姐姐设计,嫁给了传闻中又老又丑,半身又不遂的慕余生,谁知道,结婚后不仅天天拉着她做运动,还在人前人后把她宠上了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废物少主

    废物少主

    境界划分:筑基、养气、淬皮、锻骨、炼血、融灵……这里有最强大的凶兽,有山石开窍明性,生成的圣灵,有象征天地本源的强大符文……这将是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敬请期待……
  • 傲娇相公求抱抱

    傲娇相公求抱抱

    我一个女的当什么驸马?——陆扶摇内心抓狂,这个想法一直维持到大婚之日。看着眼前盖着红盖头的新娘,陆扶摇猛咽了一口口水——她可以悔婚吗?而红头巾下的公主正在咬牙切齿,想他堂堂一个大男人,居然要沦落到嫁人!一会儿要是那人敢动本宫,本宫就踹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