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1200000003

第3章 元朝的烂摊子(2)

刘福通并没能以胜利者的角色笑到最后。在“成者为王,败者寇”的时代,他被朱元璋扣上了叛贼的逆名,被正统史书所摒弃。但正是他在中原与元朝的鏖战,才使得偏居南方的朱元璋、张士诚等人,得以安心地发展自己的势力。没有刘福通,他们或许早已丧命于元朝铁骑的刀下。而他人格的伟大,也足以让朱、陈之流自愧不如。陈友谅杀徐寿辉、朱元璋杀韩林儿,刘福通却在成功之际拥立昔日战友之子为帝。相比之下,谁是谁非,一目了然。在刘福通心目中,没有权力欲望的膨胀,只有为理想而奋斗的执着。

(第三节)张士诚:“性格就是命运”

泰州张士诚也是元末历史舞台上十分活跃的一份子。在张士诚最强盛之时,其势力范围北达山东济宁,南抵浙江绍兴,东至大海,西至安徽,所拥有的军队更是达到数十万之多,完全有能力与朱元璋一决雌雄。但他最终失败了,归结起来,是因为张士诚胸无大志,最终要了他的性命。

张士诚本在泰州以操舟贩盐为生。因其身份卑微,平时遭到富户、差役的凌辱,而刘福通所领导的起义给了他希望。至正十三年(1353)正月,张士诚与其弟张士义、张士德、张士信及壮士李伯升等十八人,联合李华甫富户起兵,把曾经欺辱过自己的富户、差役统统杀死,以泄心头之恨。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他发动附近盐场深受重役的盐丁,在得到他们的支持后,组织起一支颇具战斗力的队伍,并成功地攻克泰州,队伍也随之扩充到万余人。

张士诚攻占泰州后,打败了前来镇压的元朝军队。元朝一见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前往招降。张士诚起义本来就不是为了反元,他只是想出一下心中这口闷气。所以在元朝“剿”、“抚”并施的情况下,张士诚动摇了。但张士诚既没有推翻元朝的宏远志向,也没有对元朝的忠心,他只是醉心于个人的利益得失。为了不让自己刚刚拥有的一切付之东流,张士诚投降了。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他还主动提出参加镇压其他义军的战斗。但当元朝把他调往前线时,张士诚却又起了异心,害怕这是元朝为了消灭自己而采取的花招。当他看到驻泰州的淮南江北行省参政赵琏不作防备时,夜劫其营,将赵琏杀死,把官库抢夺一空,并趁机攻克了兴化、高邮两座县城。此时张士诚的力量也初具规模,自泰州至兴化,到处都是他的战舰。手中有了本钱,张士诚多次拒绝了元朝的招抚,用武力对抗前来征剿的元军。也许是张士诚运气好,而元朝派来的将领又均为腐败不堪之人。即使有几个骁勇善战的将官,也因为同行者忌其功而不予配合,最终归于失败,丧了性命。感受不到元朝的致命威胁,张士诚遂于至正十四年(1354)正月,正式建立政权,国号大周,改元天佑,自称诚王。

张士诚又很倒霉。他所占据的高邮,位处内河与海上运输枢纽。故高邮的丢失,严重影响江南财富和粮食通过运河运往大都,等于掐断了元朝的财源。所以元朝必须收复这座城池。一场大战迫在眉睫。

至正十四年九月,元顺帝命右丞相脱脱亲自挂帅出师高邮,节制各路兵马,所率大军号称百万。十一月,高邮已被围得水泄不通。张士诚连战连败。这下他可慌了神,马上准备投降,每天与手下商量议和之事。可惜脱脱把他视为砧板上任人宰割的肥肉,岂会接受他的投降。幸好这时好运仍然跟着他,由于元朝朝臣之间的矛盾,在谗言面前,元顺帝竟下令削掉脱脱的兵权和官爵。临阵易帅,乃兵家大忌。脱脱被撤职的消息一经传出,百万大军顿时溃散。张士诚不战而胜。此时的张士诚,心花怒放,似乎感觉到天命就在自己的手上,开始有了非分之想,不断向外扩张势力,意图问鼎中原。至正十五年冬,张士诚遣其弟张士德率军自通州(今江苏南通)渡过长江,进驻长江三角洲,并把都城迁到了苏州。

可惜张士诚并没有以江浙为基地向外扩张,反而沉迷于江南的富庶。攻占苏州后,以张士诚为首的统治集团,肆意抢掠,富户自然难逃,连寺庙也无法幸免于难。定都后,各级官僚更是忙着挑选豪宅。原先官宦人家的深宅大院,无一幸免。就连他攻占长江三角洲,也是因为听说“江南土地之广,钱粮之多,子女玉帛之富”才下定的决心。可以说,张士诚完全没有远景规划,在政治上的鼠目寸光尽显无遗。

随着物质享受的增多,好运似乎也逐渐离张士诚远去。江浙本来就是诸豪强的目标,张士诚涉足此处,不可避免地与周边政权发生摩擦。至正十六年,占据南京的朱元璋,势力不断向东扩展,双方在镇江形成了对峙局面。在六月,终于爆发了战争,结果张士诚大败,还被徐达反攻常州。迫于无奈,张士诚遣使求和,但这依旧无法避免双方的战争。朱元璋的势力,继续向张士诚的统治核心渗透,长兴、常州、泰兴、江阴、常熟等地先后被朱元璋占领。不过张士诚也未让朱元璋好过。以常州战役为例,虽然朱元璋投入了近十万的兵力,但从至正十六年(1356)七月开始,到次年三月朱元璋才拿下这座城池,费时达半年之久。但与此同时,盘踞在浙江的元朝残余势力也大举反扑,杭州被元收复。太仓、昆山等地也被降元的方国珍趁火打劫,张士诚已经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

为了摆脱多方作战的不利局面,张士诚再次向元朝投降。至正十七年八月,张士诚委托投降他的原江南御史中丞蛮子海牙赴杭州请降。元顺帝封张士诚为太尉,其他人等均受爵有差。虽然张士诚降元,但他却仍将城池、府军、甲兵、钱粮等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此后张士诚与元军联手,对朱元璋控制地区发动进攻。至正十八年(1358)五月,张元联军攻严州,其后又进攻常州、江阴,均遭失败。朱元璋多次攻杭州、湖州、绍兴等地,亦未得手。在至正二十三年之前,朱、张双方在江南战场基本势均力敌。但张士诚趁宋政权三路北伐后方空虚之际,将其势力扩展到济宁,甚至连朱元璋的老家濠州也被其占领了。

势力的扩大并不代表着张士诚的雄才伟略,实际上他的北进只是填补了原有的权力真空。而至正二十三年,朱元璋、陈友谅之间爆发鄱阳湖大战,张士诚聚集大军直捣朱元璋的后方,意图完全消灭朱元璋势力,可惜一点都不成功。张士诚先后派谢再兴进攻东阳(今属浙江),派李伯升率六十万大军四攻诸暨,派张士信攻长兴,都未获胜。至正二十五年(1365),他又派李伯升、谢再兴五攻诸暨,又遭惨败。明明朱元璋的主力已经全部调往西部,张士诚却连几个州县都打不下来,这虽然是因为其军队战斗力薄弱,但与他本人胸无大志也密切相关。此时他更关心的是,趁机自称吴王,请求元朝批准,寻找无关痛痒的虚名,由此可见,张士诚的所作所为,非成大事之人。

到至正二十五年十月,朱元璋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剩下的日子已经屈指可数了。同月,朱元璋令徐达、常遇春、冯国胜等人水路并进,讨伐张士诚。到次年四月,张士诚在苏北、淮河流域的全部地盘全被夺取。二十六年五月,朱元璋发布了《平周檄》,命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师二十万攻打张士诚。至十一月,朱元璋已先后占领了湖州、杭州、绍兴、嘉兴等江南地区的城市,对苏州形成了紧密的包围圈。张士诚的重要将领吕珍等人见势不妙,先后投降朱元璋。十一月,朱元璋发起了对苏州的总攻。至次年九月,苏州终于被攻破,张士诚被俘。

张士诚据有江南富庶之地,本可以借此为资本大展宏图。但他胸无大志,仅仅满足于割据一隅,最终只有坐以待毙。而且其政治立场左右摇摆不定,历来为人所不齿。也许,“乱世出英雄”之后还要再加一句,“乱世同样出狗熊”。不过话又说回来,张士诚本人并非一无是处。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苏州人民竟然能为张士诚死守城池将近一年,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张士诚在取得人心方面,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不过他们的后世子孙,却为他们死守城池的行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据说明朝之所以“苏松重赋”,就是因为朱元璋气恼这些地区为张士诚死守城池而制定的。

(第四节)陈友谅:“既生瑜,何生亮”

相对于张士诚的贪恋富贵,陈友谅表现得更为进取,颇具大将风范,始终是朱元璋的心腹大患。陈友谅同样出身贫寒,其家世代以捕鱼为业。正是元末农民大起义的烽火,给予了他施展才华的机会。

至正十一年八月,在刘福通起义的影响下,铁工邹普胜、布贩徐寿辉等,首先在蕲州(今湖北蕲春南)发动起义。他们同样信奉白莲教,亦头裹红巾,因此也被称为“红巾军”。由于徐寿辉身材奇伟,相貌出众,被众人推为首领。十月,起义军攻克蕲水,并以蕲水为都,建立天完政权,改元治平,徐寿辉称帝,邹普胜为左师。天完政权是元末农民起义中最早建立起来的政权。在天完政权建立后,南方各地纷纷起而响应,势力迅速发展,成为与北方龙凤政权相对的另一个政治中心。

天完政权建立后,分兵四出。至正十二年(1352)正月,他们攻占了湖广行省首府武昌。此后以武昌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曾法兴领兵攻克安陆(今湖北钟祥)、沔阳等湖北境内的州县。明玉珍领兵入蜀,邹普胜自率主力,与彭莹玉等沿江而下,进取江西,迅速地占据了大半个江西。并由此分兵,一路在周伯颜的带领下,入湖南、抵广西;涂乙等人攻福建;彭莹玉、项普略等经徽州地区,进入浙江,并一度攻占了杭州。整个南方,自“浙西、江东西、湖南北,以及闽、蜀之地”,都成为“天完政权”势力范围。但到了至正十四年,由于元朝的大举压境,加之本身存在的诸多问题,蕲水陷落,徐寿辉等天完领导人只得“遁入黄梅山中及沔阳湖中”。

在危难之中,早已投奔“红巾军”的陈友谅却开始崭露头角。由于他屡立战功,渐渐地受到重用,被提升为统军元帅,驻扎黄州(今湖北黄冈)。至正十七年(1357)九月,倪文俊意图杀徐寿辉取而代之,但没有成功,陈友谅兼并了他的部属,实力大增。不久,陈友谅自称宣慰使,平章政事,从此完全掌握了“天完政权”的军政领导大权。

同类推荐
  • 好男人在宋朝

    好男人在宋朝

    作为一个好丈夫,他最基本的生存标准就是——只能对一个女人好。作为一个好男人,他的最基本的存在标志是——必须对一群女人好。好丈夫简有之重生了,成就北宋仁宗年间第一好男人!
  • 陇东革命斗争史

    陇东革命斗争史

    《陇东革命斗争史》是一本较为系统完整地反映陇东革命斗争的地方史。它以丰富的历史事实为依据,以重要历史事件为主线。着眼于全国革命形势的大背景,真实全面地再现了陇东革命根据地从初创到成熟、最后全境获得解放的历史进程,书中对于重大历史事件、人物活动,以及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建设,均作了实事求是的记述和评价,并将共产党培育形成的宝贵的革命精神贯穿始终。
  • 楚汉三国

    楚汉三国

    因为神仙的赌气,兵败垓下的霸王穿越到汉末并收了后世有着“小霸王”之称的孙策为弟子。霸王的弟子孙策、刘邦的转世刘备,始皇的转世曹操,交错在楚汉和三国间的恩怨。一切的一切,尽在楚汉三国。(本故事纯属虚构扯淡)ps:每日21点左右,更新一章。
  • 秦末汉殇

    秦末汉殇

    历史云烟,戈戟逆声秦二世执政,残暴昏庸,故事就是从此开始。渔村之变将少年卷入诛暴秦这纷争之中,是轮回辄轧,还是天命所向?且看不一样的秦末汉初。。。
  • 清末留学生

    清末留学生

    “1872年,当我以中国留学生的身份踏上美利坚的土地的时候,我就暗暗发誓,我要推翻满清这个腐朽的政府,带领我的同学一起开创一个盛世中华。这是我一个穿越者的执念,穿清不造反,菊花套电钻!”——以上话语,摘自《刘家照同志语录》。
热门推荐
  • 隳之乱界

    隳之乱界

    命运的选择使一位少年从小开始了漂泊不定的生活,命运选择了他,他又将如何使界与界合并呢?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研究

    本丛书探讨中国社会文化转型背景下湖北文学发展的现状及与当代中国文坛的联系、荆楚文化文学传统和地域文化意识在世纪转型期湖北文学中的表现、湖北作家队伍的构成与创作质量的关系、湖北小说诗歌散文创作的基本特色与主要成就等问题。既注意到生活和创作在荆楚大地上的作家的某些与地域文化相关的共性,也充分正视其多元繁杂的特点。充分展示近20年湖北文学成就,指出其某些缺失,分析湖北文学未来的走向并对其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 我是驱鬼师之梦中奇缘

    我是驱鬼师之梦中奇缘

    我是一名高二的学生,最近在我身边,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每当我做梦时,就会穿越回古代,然而穿越后的我并没有现代记忆。在古代,我跟随师傅学法术,因为天资不凡,加上两世灵魂,所以很快就成了一名驱鬼师。一只无恶不作,法力高强的千年老鬼,有一次在吸食少女精血的时候,被师父发现。为了保护我,师父动用禁术,耗尽了生命,将他打成重伤。然而一千年一度的,“七月七,恶鬼兴”的日子,马上到来。如果让他捱到了这一天,法力必定大增,那时候我就打不过他了。而师父最后的心愿,就是要我必须要在这一天之前抓住他,消灭他。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 读懂爱

    读懂爱

    本书是一本绝对与众不同的写物随笔,在书中长长短短的句子里,既有张爱玲式的才情飞扬,又有李清照式的闲愁悠悠,文风孤绝清艳。作者通过唯美、感伤而灵动的语言,牵引出一段段青涩晶莹、暗香隐约的少年情怀。
  • 菲洛·万斯探案集2

    菲洛·万斯探案集2

    《菲洛·万斯探案集》收录了范·达因第一部推理小说《班森杀人事件》和《金丝雀杀人事件》(部分),班森在家中被人枪杀,业余侦探菲洛·万斯应纽约郡总检察官马克汉的邀请前去破案。侦查破案期间,万斯以他惊人的心理分析,推断出凶手的性别、身高及其性格,排除部分嫌疑人,识破凶手不在场证明的破绽,最终将凶手绳之以法。
  • 天命之初

    天命之初

    在一个以天命能力为主的世界里,一个少年,从小在最大的正派宗门长大,又在最大的魔派宗门成长,在最小的时候历尽父母离去,好友离别,以及对正邪的疑惑。即使拥有最强大的的潜力,又不能使用,即使拥有最强大的天命能力,又被紧紧封印。人生已经没有希望了的时候,他又会如何破茧而出,正邪已经不能两立的时候,他又会如何选择。他还是那一句话“对我来说,有你们就够了,我自己修炼个七七八八的,去低一点的位面当个高高在上的神仙也不错,何必要去争第一”
  • 复仇之破碎的爱已凋谢

    复仇之破碎的爱已凋谢

    小诗翎造人陷害,父亲背叛,母亲被杀,从小除了琳姨世界上上再也没有人懂她了......
  • 万古混沌

    万古混沌

    偶得神秘人皇印,少年一朝崛起。劈荆斩棘,一路高歌猛进。与人斗,与仙斗,与天斗。谱写一段神话。
  • 痴情王爷娇媚妃

    痴情王爷娇媚妃

    她,一名现代女子,奇妙的穿越之旅,让她遇上不一样的他。顾容吏远,大顾国的王爷,生得呆傻,像一个孩子那样对生活充满希望。司徒仪珊,一个充满智慧而且知性的女孩,被无数的人所喜欢着。因为一场政治婚姻,她被强行的嫁给了顾容吏远,成为了他的妻子。在后来的相处之中,两人感情渐渐产生,但是,一场政治风波却是将两人席卷。这一切,阻碍着两人的感情,为了捍卫他们的未来,他们执意相守,但迎来的结局又是怎么样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在无限中变强

    在无限中变强

    上天对于每一个生命都皆是平等的,但在丛林中只有猎物和猎人之别,要想不成为猎物,那么就只有变成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