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2800000003

第3章 少年林肯(2)

这些荒僻而肥沃的土地确实是拓荒者的天地,这里只要两美元就能买到一英亩土地。拓荒之路是艰辛的,但却是充满诱感力的。越来越多的移民沿着俄亥俄河流域涌向西部,以每英亩两美元的代价获得土地,然后用汗水将它们开垦成富饶的耕地。小林肯一家的生活经历就是这些拓荒者家庭中的一个缩影。生活给了他们艰辛和痛苦,也给了他们无穷的勇气和毅力。

正如亚伯拉罕·林肯后来所写的那样,他父亲托马斯·林肯之所以决定举家西迁到印第安纳州,“部分是因为奴隶制问题,主要是因地契上的纠纷”。

1816年12月,托马斯·林肯带着南希、萨拉和年方8岁的小林肯,牵着四匹马和一些最必需的家什,离开肯塔基州北上,渡过俄亥俄河,进入当时的印第安纳州佩里(后改名为斯宾塞县)。他们在丘陵起伏、林木丛生的原始荒野中长途跋涉,披荆斩棘,辟路前行。四周是一望无际的高大乔木、连绵不断的灌木丛和攀援直上的粗壮藤葛,薄雾笼罩着荒凉的大地,阴冷的湿气从地下喷吐而出,寒冬季节更是砭人肌骨。林肯日后回忆道:“那里尽是大片荒野,熊群走兽出没林区,豹子吼声震撼夜空,充满了恐怖。”那里的移民寥若晨星,每隔二三英里才能碰上一家农户。

托马斯·林肯一家四口人就这样历尽艰辛,来到距俄亥俄河约16英里的鸽子河畔。他们在一处较为开阔的高地上,匆忙中搭起了一座半敞窝棚。敞开的那一边,燃烧着一堆篝火,昼夜不熄。

那年寒冬,托马斯·林肯在到达斯宾塞县之后的几周内,依靠邻居和8岁的小林肯的帮助,终于盖起了一栋20英尺长、18英尺宽的三面单坡顶的带阁楼小木屋,冬天只有一只炉子御寒。此外,他又购置了160公顷的林地。从此,托马斯·林肯一家又有了新居,他们和其他众多的移民一样,开垦着长期沉睡的处女地,开拓着中西部的新垦区。

头一年的创业是异常艰苦的,恰如亚伯拉罕·林肯后来所写的,“日子过得极其艰辛。”他们要种上庄稼,就必须砍倒林木,清除杂草,然后在少得可怜的几英亩土地上挖掘满是草根的荒地。他们吃的多是从林子里捕猎的鹿、熊、野鹅、野鸭和野火鸡等野味。春去秋来,姐弟俩常光着脚板去采摘榛果等野果回家食用,父亲则用草烟熏走树上的野蜂然后割蜜吃,一家人吃得津津有味。住处附近缺水,托马斯·林肯辛辛苦苦打出的几口水井,全都干涸了。这时姐弟俩又不得不到一英里外的地方去打泉水应急。晚上,小林肯一家则用木柴、松明子和野猪油照明,生活的艰苦程度可想而知。

也就在1816年冬,与林肯一家蜂拥而来印第安纳州的,还有许许多多的移民。他们或者坐着大车穿过东部山脉的隘口,或者乘坐平底船、驳船和汽艇沿着俄亥俄河向西部涌来,争相购买每英亩才两美元的国有土地。在通往西部的大小道路和移民踩出的小径上,到处是遗弃的破车轮胎、辐条和轮圈,还有生锈的铁锅和饿殍骷髅,以及冻毙、病死的****枯骨。大批移民潮遇上传染疾病或连续阴雨、风暴、大风雪而倒毙道旁的比比皆是。不过,像林肯一家凭着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毅力到达鸽子河畔并最后盖房筑舍的幸运儿,毕竟也有不少。1816年,印第安纳已作为一个独立州加入了美国联邦。

早在1781年,美国在独立后制定并实施了第一部名为《邦联条例》的宪法。条例规定,美国是一邦联制国家,由13个独立州组成。当时中央政府的权力有限,邦联会议的主席只能通过各州行政当局去行使权力。178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新的宪法,将邦联制改为联邦制,大大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不过,各州在内政方面仍享有很大权力,可以维持其特殊制度不变。1789年联邦政府正式成立,乔治·华盛顿当选为美国联邦政府的第一任总统,成为“依靠自己的品德和时运而崛起的伟人”。

1787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宪法还规定,俄亥俄河西北各垦殖区的居民只要达到6万人,就可以取得独立州的资格而参加联邦,与原有13个州享有同等权利。正是因为印第安纳州已具备了加入联邦的条件,这时幼小的亚伯拉罕·林肯便开始在脑海中寻思:“联邦?联邦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三、追求知识

1818年10月5日,林肯34岁的母亲南希·汉克斯因患“毒奶症”被死神夺走了生命。她安详地躺在屋角的木床上,溘然长逝。随之而来的是丧母失妻的悲恸和艰苦的创业生涯:11岁的姐姐萨拉本能地主持家务,承担起了一个主妇的全部劳作;9岁的小林肯也不得不披星戴月,跟随爸爸开垦更多的荒地,种上庄稼,把农场扎扎实实地经营好。好在这时林肯家里添了一位孤儿丹尼斯·汉克斯。他是小林肯的表哥,父母双亡后投奔到林肯家。这样,两颗破碎的心常常碰撞在一起,稍慰生活的枯寂,缓解了劳作的苦累。

一个失去朝夕厮守、相依为命的爱妻的鳏夫,其日子是很不好过的。这时的托马斯·林肯灵机一动,忆起了老家肯塔基州哈丁县的寡妇萨拉·布什·约翰斯顿。假如这位温文尔雅的劳动妇女没有改嫁,岂不是自己续弦的好对象吗?想到这里,托马斯·林肯那颗躁动的心怎么也安静不下来。

南希去世一个月后,托马斯·林肯决定暂时离家远行,去肯塔基州试试自己的运气。他急不可耐地穿越丛林,渡过俄亥俄河,直奔哈丁县的寡妇家。

天无绝人之路,命运之神终于垂顾了不幸的托马斯·林肯:萨拉·布什·约翰斯顿以其和蔼可亲接纳了这位远道而来的求偶者,双方相见恨晚。1818年12月2日,托马斯·林肯与这位高大壮硕、面色红润的寡妇结成了百年之好,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一天早上,林肯姐弟俩正在地里劳动,忽听远远传来一阵急骤的马蹄声。他们抬眼望去,但见大道上有一辆驷马套车正飞驰而来。当车驶近,他们看到头一个跳下来的竟是日夜盼望中的爸爸时,不由惊喜交集。随后跳下的是一位陌生的少妇,以及尾随的三个少男少女。这时,姐弟俩又不禁暗暗纳闷:“他们都十分面生,从何而来?来我们家干啥?还带来这么些家什呢!”

父亲很快察觉了这点,便赶忙作了介绍:“孩子们,她是你们的新妈妈,快过来行见面礼吧!”小林肯一下子便喜欢上了这位和气亲切、谈吐不俗的继母和她跟前夫生下的三个子女,他们是13岁的萨拉·伊丽莎白、10岁的马蒂尔达和9岁的约翰·约翰斯顿。他们一齐动手,从车上卸下一大堆家具:一床羽毛褥垫、几个枕头、一张核桃木黑柜、一张桌子、几把椅子、一口大衣箱,以及锅、壶、刀、叉、汤匙等炊具和餐具。

萨拉·布什·约翰斯顿和她那三个孩子的到来,给这个破碎的家庭带来了缺月重圆的乐趣,注入了另一全新的生机。继母不仅给了小林肯以温厚母爱,更重要的是鼓舞了他那争强好胜和自力更生的进取心。

1820年,小林肯11岁时,父亲和继母又给了他上学的机会。不过,那时的鸽子河畔地处荒僻,校舍和师资条件都很差。学校开学只能是在冬季农事休闲时期,偶尔有本身文化素质就很差的教师来到鸽子河,也只能给孩子们教一些读、写、算之类的基础知识;待老师一走,学校也跟着关门大吉。多年之后,亚伯拉罕·林肯回忆道:“这一时期,我全部上学的时间加在一起还不到一年哩。”

尽管少年时代的林肯在学校的时间还不足一年,但他却养成了勤奋好学的习惯。他酷爱读书,几乎见书就读,孜孜不倦地刻苦学习。由于家境贫困,委实买不起书。家里除有一本《圣经》外,别无其他的书籍。有时他不得不步行好多里路去向人家借书看。据林肯后来的回忆,在借来阅读的书中,有一本是帕森·威姆斯撰写的《华盛顿传》,给他的印象特别深刻。他从读书中汲取的最大精神财富,乃是领悟到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全靠有锲而不舍、始终不懈的追求和脚踏实地、艰苦卓绝的奋斗。

领悟到读书的要旨和个人的乐趣后,亚伯拉罕·林肯把能找到的书几乎都读了个够。多年之后,丹尼斯·汉克斯在回忆自己表弟刻苦攻读的情景时,不胜感慨地说道:“亚伯从12岁起,总爱怀里揣着书本,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不带一本书出工的。他耕地前一定要带着书和玉米饼子,晌午时分便坐在树底下边读书边吃干粮。晚上收工回家,他又把椅子往烟囱边一放,背靠着墙壁埋头读起书来。”在那阴沉艰辛的岁月,正是书籍点亮了他心头的火炬,让它熊熊燃烧,成为不懈进击的一盏明灯。

同龄人对小林肯如此热衷于读书,沉醉于涂写都大惑不解,大多数农村少男甚至认为亚伯的个性“古怪。”他不仅埋头看书,用木炭在铁锹上涂涂写写,而且在念过《肯塔基教师》这本书后,还提出疑问:“谁最有权利进行控诉?是印第安人还是黑人?”随后便在玉米地里大发议论,滔滔不绝地说个没完没了。

随着岁月的流逝,亚伯长得魁梧了。到17岁那年,他的身高已接近6英尺4英寸,身强力壮,是个挺棒的小伙子了。这时,他担负着户外的主要劳动,包括砍烧灌木、斫伐大树、开荒造田、劈栅栏条、剥玉米皮、宰杀牲畜、帮邻居盖房子、收割庄稼等等。有时,他还外出打短工,每天挣25分钱,解决个人的衣食住宿费用。林肯还当过水果店的伙计、农场雇工、俄亥俄河上的摆渡工,以及其他各种体力重活。他还是当地著名的摔跤能手,还善于模仿某些地方怪物的滑稽举止,逗得旁观者一阵哈哈大笑。

在繁忙紧张之余,小林肯总忘不了通过多种渠道猎取知识来不断充实自己。后来他常怀着自豪的心情宣称,他的学问都是“顺手捡来的”。他经常为家里写信,邻居家的信也全由他一手包揽。他认为,通过勤写勤练,能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锻炼逻辑思维能力。他在写信时会不停地大声提问:“你在信里都想写些什么?你准备怎样表达?你确实认为这样表达最好,还是另有更好的表达方法?”他爱听各种民歌小调,常把歌词中富有乡土气息和寓意深邃的部分全都默记下来。

林肯曾经徒步30英里,去法院听律师们唇枪舌剑的辩论。他欣赏律师们那口若悬河、绘声绘色的辩护和配合得体、雄浑有力的手势。他听着听着,便情不自禁地模仿起来,有时还学得惟妙惟肖,令人忍俊不禁。当时的福音传教士也常云游鸽子河垦区,亚伯便兴致勃勃地赶到布道现场,聆听教士们那扣人心弦、摄人魂魄的说教,观察他们舒卷自如的手臂,回来后也模仿着学将起来,并自以为是人生的最大乐趣。

就家庭成员而言,一生中给予亚伯拉罕·林肯影响最深的,莫过于他的继母萨拉·布什·林肯了。这位精于理家的好主妇不仅做得一手好针线活,而且劳动认真、踏实,屋内室外被她拾掇得井井有条。全家人的生活虽然过得十分清苦,但她仍然乐观自然,甘之如饴。她还善于体贴人、关心人、屈身守分、休戚与共。每当亚伯烦恼时,她常常伸出母爱之手去抚慰他,鼓励他。继母对他的无声感染力让林肯永生难忘。

同类推荐
  • 索罗斯传

    索罗斯传

    书中描述了索罗斯的思想对2004年美国大选的作用,他在2006年《纽约时报》上对驻伊拉克美军最高指挥官裴卓斯中将的抨击,以及他对慈善和政治活动的宏大计划。作为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资家,同时也是自由政治活动的代表人物,乔治索罗斯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吸引人、最具极端性的人物。他最初的声誉来自他非凡的投资才能,而最近十几年,索罗斯开始关注国际政治领域。这是一本对投资大师的思想进行深入探讨的作品。
  • 千古圣人:孔子(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千古圣人:孔子(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本书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千古圣人孔子,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 左宗棠全传

    左宗棠全传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左宗棠少时屡试不第,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竞因此成为清朝晚期著名大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镇压陕甘回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
  • 阶下囚:宋徽宗

    阶下囚:宋徽宗

    宋徽宗赵佶是北宋第八代皇帝,其人很有文采,但在政治上无所作为。他在位二十五年,最终落个国亡被俘、折磨而死的下场。当政期间,他穷奢极欲、荒淫无度,大肆搜刮民财,大建宫观,并且信奉道教,发给道士俸禄,自称是“道君皇帝”;不仅如此,他还不断对外进行战争,在1120年,与金朝订立盟约要夹攻辽国。结果导致后来金军南下攻宋。靖康二年(1127年),宋徽宗被金兵俘虏,后死于五国城。《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阶下囚徒:宋徽宗》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宋徽宗的一生。
  • 尼采(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尼采(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1844年10月25日凌晨 在德国东部萨克森州的洛肯镇 一个小男孩呱呱堕地了 这个小男孩是卡尔夫妇婚后的第一个儿子。看到他可爱的脸蛋和圆滚滚的四肢 夫妇俩心中充满了喜悦。
热门推荐
  • 西河

    西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逆战,夫君大人

    逆战,夫君大人

    他是高高在上,受万人追捧的三栖巨星????????她是默默无间,只身闯入黑白两界的新人。????????为爱执着,为爱卑微,究竟是黑帮帝王囚禁了独宠,还是影界天王者拴住了最爱???????阿戟,我有没有和你说过,我爱你。
  • 大漠红颜魅天下  已出版

    大漠红颜魅天下 已出版

    简介:竟然有个古人要和我交换时空,对穿?虽然我厌倦现在的生活,周围的变故,但我还不能离开呀!她却没有理会我的意愿,硬是把我的魂魄带去了2000年前的西域强国——精绝,我将面临的是什么?会不会比现代的我更遭?而她则霸占了现代的我的身体、我的生活,她是否能应付?……这是注定要写成两部的小说,一个我,一个她,希望大家喜欢!经过5个多月断断续续的写作,这个上部属于古代的故事终于完结了,非常感谢大家一路的支持!!!下部属于现代的故事会另开新篇,希望得到你们一如既往的支持!!!
  • 穿越之狐妖的废材女友

    穿越之狐妖的废材女友

    他是冷酷却又迷人的白狐妖,她是穿越而来的女强人女杀手。她意外地穿越到废材身上。九元素?没问题!全部职业?没问题!做她的女儿?可以!看她满不满意!做他的女人?没问题!这个不用考虑。当然是没问题地不答应啦!什么?他要来捉她?拜托,他就在她的镯子里,他出都出不来,怎么捉她?等他为他自己塑造了肉体再出来?NO,NO,NO。她才不会给他这个机会。啧啧,等他出来了,她就要一统天下了!但是……你说什么?我是谁的女儿?呀!我怎么变成6岁了!我只不过睡了一觉而已呀!不管了!实力不变就已足以~~~~看她怎么凤凰崛起!藐视我的人!!臣服吧!!
  • 庭愿深深

    庭愿深深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还未等许愿念完这首词,一旁慵懒状坐着的孟庭微蹙着眉打断道:“这首词你不要再用在任何作品上了,很烂的词。”许愿怒道:“你竟然说醉翁先生的词烂!况且这首词意境这么美,这么凄凉,这么……”孟庭沉默了一会,轻笑:“这首词开头两个字他还需要再斟酌斟酌。庭院?庭院……庭愿……庭愿!许愿了然,但嘴上不服输。”这是在给你警示,看你敢不敢……”孟庭低头轻笑,抱起对了一个人重量的许愿,深吻。”我敢不敢,夫人不是知道的么?嗯?“
  • 火影忍者穿越千漩涡

    火影忍者穿越千漩涡

    一个现代的火影迷,再看火影的时候,电脑屏幕出来一个选项,因为他以为这个只是个广告,所以错点了是,导致他穿越到了火影世界,他在那个世界会有怎样的经历呢?让我们一起读这篇小说,来见证他接下来的冒险之旅。
  • 君之侧

    君之侧

    百花尽落可归尘埃,恋君之心如何安置?她相信这千年的穿越只为与他相遇,可偏偏,穿越后的她竟是一名卑微的婢女,卑微到足以让他视而不见,无论她与他如何频繁“相遇”,他都不曾让目光为她做片刻停留,难道,这只是她的一厢情愿,而他亦不是她的他?
  • 跨越千年来爱你

    跨越千年来爱你

    一个为爱跨越千年的故事,前生今世的恩怨情仇。为爱而穿越的痴情少女,是一场不该的误会还是冥冥中自有注定?天地间动人的情愫,乱世中不悔的恋情,前世的恩怨,今生的情仇;情相悦,怨如杀。随在,心久凉,两世情断肠。应劫混沌渡沉沦,千年恩怨,数言难泯。双生花,约相见,开连天;前世,今生,两茫茫。【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上古之恋

    上古之恋

    一觉醒来的她竟穿越到上古,神话传说中的众人陆续登场。在神话的起源爱上你,哪怕身后是五千年的伤痛;远古的风又是否能吹到千年之后,向后人诉说你我的爱恋...你可知从女娲造人开始,这片土地上的爱恨情仇便已没那么简单。
  • 神秘现象(自然瞭望书坊)

    神秘现象(自然瞭望书坊)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大自然美丽而神奇,无论是广阔的天空,还是浩瀚的海洋,无论是遥远的地球两极,还足近在身边熟悉的土地,总有那么一些现代科学努力探索却又无法清楚解释的未知事物和神秘现象。这些扑朔迷离的谜团既令人惊奇,又引人深思,勾起人们探索的兴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