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3200000001

第1章 孔丘早年(1)

一、圣人出世

两千多年以前,世界上几个古老的文明国家,都拥有了极为灿烂的文化。

孔子出生时,正是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末期。《史记》上记载着孔子出生在鲁陬邑昌平乡。

“鲁”是春秋时代的一个小国家,就是现在的山东省滋阳东南至江苏省的沛县、安徽省的泗水一带。

陬是山东省曲阜市东南方的一个城市。孔子的第12世孙孔安国说:“陬,孔子父叔梁纥所治邑。”

据考证。孔子本是商朝“成汤”的后裔,后来商朝迁到殷,由于纣王暴虐无道,周武王兴兵讨伐,因此灭了殷纣而取得商朝的天下。周武王封纣王的儿子武庚于朝歌,当成王继位后,武庚就不安分起来。竟然起而叛乱,后被周公旦(周武王的弟弟)讨平。改封殷纣的兄长微子启为“成汤”的后裔,以奉汤祀,国号曰宋(今河南省商丘以东至江苏省铜山以西一带)。

宋襄公生弗父何,弗父何生宋父周,周生世子胜,胜生正考父。考父生孔父嘉。这时候,公族繁衍得不可胜数,于是援用东周时代的“五世亲尽,别为公族”惯例,凡是孔父嘉的子孙,一律姓孔,这就是“孔”姓的由来。

孔父嘉是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生木金父,金父生夷,夷生防叔。防叔为了躲避华氏的祸乱而逃往鲁国,并定居在曲阜。

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就是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武力绝伦、智勇兼备。在一次战役中,由于他的勇敢和机智,救了自己的战友,使其免遭敌人的伏击,因此英名远播,且被委任为陬邑大夫。

叔梁纥起初娶了一位施姓女子为妻,只生了几个女儿,没有男孩。过了不久,施氏虽然为他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为伯尼,可惜这孩子天分不高而且足部有毛病,必须拄着拐杖走路,上学的时候,经常受到同学们的欺侮和嘲笑。

叔梁纥为了这件事一直闷闷不乐。施氏虽然贤惠,夫妇两人也很恩爱,不过,没有一个壮健的男孩来继承香火,总是一件憾事。

古时候的习俗,凡是女子出嫁后不能生育男孩者,就可援“七去”之条把她给休了。所谓“七去”也就是“七出”。《大戴礼》上记载着——妇有“七去”不顺父母者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书去、窃盗去。

叔梁纥对结发多年的施氏虽然恩爱难舍,但为了后代的子嗣问题,也只好忍痛和施氏分开,准备另选一位名门闺秀为继室。他听说曲阜县的颜姓人家有三位少女待字闺中,而且都是才德兼备,于是就央人去说媒。

虽然叔梁纥是圣王“成汤”的后裔,又是受人景仰的英雄人物,但他毕竟年事已高,因此使得颜家颇感为难。做父亲的颜襄素只好将这种情况告诉三个女儿,想听听她们的意见再做决定。

当时,他的长、次二女听了之后,都低头不语,倒是第三个女儿,闺名叫做征在,她年纪最轻,才德也以她为最。她对父亲说:“依照古礼,女孩子在家从父,一切听凭您老人家做主好了。”

颜襄素看到自己的幼女如此善解人意,真是喜不自胜,于是让媒人转告叔梁纥,答应了这门婚事。

叔梁纥闻讯兴奋不已,于是择定吉日良辰,迎娶征在为继室,老夫少妻,恩爱异常。

可是,他们婚后很久仍未生育,征在当然也很着急。她向丈夫建议说:“据闻尼山神庙颇为灵验,我们何不前往祈祷,求神保佑,赐我麟儿,不知道夫君意下如何?”

叔梁纥正是求子心切,立刻欣然同意。第二天,夫妇两人斋戒沐浴后,一同驱车前往尼山神庙祈祷。

说也奇怪,果然没有多久,征在就怀孕了。叔梁纥为她在昌平乡租了一间屋子,让她在那个安静的环境里待产。

公元前551年,也就是周灵王二十一年的十月庚子日,孔子呱呱坠地了。据说,这一年,原本是滚滚浊流的黄河竟然清澈见底。这是一种祥瑞的异象,也是“圣人出而黄河清”典故的由来。

二、幼年孤苦

叔梁纥晚年得子,那份喜悦不难想象。满月的这一天,他大排喜宴,招待亲友,一时贺客盈门,热闹非凡。把襁褓中的幼儿抱出来让亲友们欣赏,这孩子生得眉宇开阔、三停平等,而且啼声洪亮,确实不同凡响。叔梁纥由于爱子是承受尼山灵气所生,因此叔梁纥当场替他取名为丘,字仲尼。

这孩子的确有异于常人的禀赋,在他牙牙学语阶段,很多事情一经指点就能领悟,而且经久不忘。

在孔子3岁的时候,叔梁纥已是古稀之年。有一次偶感风寒,身体略有不适。由于他是练过武功的人,并未把小毛病放在心上。但他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抵抗力大不如前,病情由轻转重,于是赶紧请医诊治,无奈为时已晚。从发病时起,仅短短几天时间。他就撇下娇妻爱子撒手人寰了。

年轻的征在骤遭此变,简直痛不欲生。她是知书达理的名门闺秀,虽然这种打击使她哀恸逾恒,但家庭重担还得由她一肩承挑,因此,她不得不强抑悲恸之情,遵礼治丧、安葬,并负起养育子女的责任。

她首先把一家人从陬邑搬回曲阜的故里,由于叔梁纥生前为官清廉,没有留下很多的财富和产业,征在必须克勤克俭,量入为出。才能使一家人无冻馁之虞。

这时候,施氏所生的伯尼已经9岁,由于足部有毛病不良于行,经常受到同龄孩子们的欺凌、侮辱和讥嘲,使得他把上学这件事视为畏途,说什么也不肯再去读书。征在看在眼里,着实同情他,不忍深责,于是索性由自己来教导。伯尼的资质虽钝,但对于是非善恶却能了然于心,继母的慈祥关怀使他感激莫名,因此格外地恭敬孝顺,对弟弟孔丘更是非常地友爱。

伯尼比仲尼大6岁,征在教伯尼读书的时候,仲尼只好独自一人玩耍。他曾经跟着哥哥去看人家的祭祀仪式,他专注地观看,牢牢地记在心里,因此他弄来一些小木器,当作祭祀用的器皿,依照记在心里的程序,煞有介事地搞起祭祀仪式来。

母亲见仲尼具有富于学习的精神,心里非常高兴,于是开始教他识字,本来预定要半个月才能学完的进度,他却两三天就都记熟了。没有多久,他就能跟哥哥伯尼在一起读书了。由于他资质聪颖,领悟力又强,真可谓一目+行,而且牢记不忘。到后来,连母亲都感到有点无法应付了。征在心想,这孩子有异于常人的禀赋,自己所知道的已不能满足儿子的求知欲。寻思再三,决定把他送到外公那里就读。

主意既定,征在就趁着方便的时候,把仲尼带了过去,并向父亲说明原委。颜老先生看到自己的外孙如此聪敏伶俐、活泼可爱,高兴得开怀大笑,欣然答应。他说:“关于礼、乐、书、数这四种,我可以尽情地教他,至于御、射两科,我仅知一二,将来恐怕还得另外请教高人。”

征在微笑着说:“父亲!我不想让他长大以后去当军人,御、射两科暂时不要教他,就请您把前四种尽心传授吧。”

颜老先生是一位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他最疼爱自己的这位幼女,何况她生下的这个小外孙,是如此的聪明伶俐,不同于一般孩童,而且好学好问,使得做外公的越看越觉得可爱,决心把自己生平所学悉心传授给这个小外孙。

征在看到老父欣喜的神态,并且愿意倾己所学教导自己的孩子,感动得热泪盈眶,连声道谢。

可怜的仲尼,3岁丧父,家境十分清苦,以致学无常师,而他偏又好学不倦,征在自忖儿子将来必成大器,有关他的教育问题,一直令她操心不已,把孩子交到外公手里,也可以告慰亡夫在天之灵了。

就这样,孔子每天随侍在外公左右,聆受教诲,不懂的地方立即发问,一经指点,马上领悟。光阴荏苒,不出几年,浩繁的卷帙他已读了不少,关于教民安乐,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已经颇有心得。

有一天,外公对孔子说:“这几年来,你跟着我读书进修,颇有进步。你应该致力于做一个君子,将来你出仕为官的时候,应当尽守文武之法,远宗尧舜之道,顺天时,察地理,小则可以致民安乐,大则可以治国平天下,你要切记这一番话。我已经年迈,精力日衰,看不到你日后的成就,只要你本着这一点去做。我也就可以含笑九泉了。”

孔子在15岁的时候就立志向学,好好读书要做一个学者,所以他在外公那里孜孜不倦地勤学不辍。就在他19岁那一年,外公颜老先生由于年事已高,在一场大病中去世了。孔子悲恸不已,他和母亲在颜家守丧百日,然后回到自己的家里。

三、少而好学

叔梁纥这么撒手归天后,留下了一摊子麻烦事。孔家是个大家,俗话说大户人家是非多,正妻生了九个女儿,二房有个瘸腿的儿子,再加上颜征在这个偏房带了才三岁的孔子,这么一大拨人住在一起,可以想像这其中的关系有多么错综复杂。

史料说颜征在不久就带孔子搬离了陬邑到曲阜去住了,这在情理上看来不失为一个正确的选择。再说曲阜是颜征在的娘家,帮手也多,正好可以照应他们孤儿寡母。

孔子的祖先是宋国(在今河南)人而不是鲁国(在今山东)人。有趣的是鲁国的“鲁”并非是山东本地名。周公的初封地是河南鲁山,后来周公领兵东征,打下了山东徐奄,经过再分封,得了徐奄为领地,于是将“鲁”国从鲁山迁徙到了山东曲阜,仍称为鲁。就这样,“鲁”就从河南挪到了山东,竟成了今天山东的别称。

鲁国都城的东移并无太深远的历史意义,但是孔家为了避祸而东迁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幸事!

该庆幸的是孔子生在了鲁国而不是宋国。假如其他条件都不变,单是把孔子的出生地由鲁国改为宋国的话,那么,可以肯定的是孔子不可能是今天意义上的孔子。也很难想像,假如没有了孔子,我们这个民族又会是个什么样的民族,这是谁也无法回答的。鲁国这个大环境对孔子来说太重要了,可以说,没有鲁国,孔子也将不成其为孔子,要想更全面地了解孔子,就必须对鲁国当时的大环境有个详细的了解。

《诗经》中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指的是西周著名的贤臣周公姬旦如何礼贤下士,说他求贤若渴,在饭桌上正要把一口饭咽下去的时候,见有客人来到,就会赶紧吐出来去迎接客人。这当然是个比喻,但身为现代意义上摄政王的周公对来客如此恭谨谦让,当然很得人心,所以能万古流芳。

周公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在武王灭商的战争中,周公立下了汗马功劳,是周朝的头号功臣,因此,朝廷给他的赏赐也就特别丰厚,其中还包括许多其他分封地所没有的特权。

孔子出生的鲁国就是周公的儿子伯禽的分封地。武王死的时候,成王年纪还很小,于是周公僭天子位以辅佐成王治理天下。六年,天下大治,于是在七年后归政于成王。因为周公劳苦功高,成王封周公于山东曲阜,地方七百里,革车千乘。关于这段历史,《礼记·祭统第二十五》有较详尽的记载:从前,周公旦为周朝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周公旦死后,成王和康王为追念周公旦的丰功伟绩,想通过尊重鲁国来纪念他。于是特准鲁国举行像天子那样隆重的祭祀。从那时起,鲁国在外可以郊天祭地,在宗庙内可以举行大规模的祭祀,在祭祀登堂时要唱《清庙》诗,堂下用管乐吹奏《象》之舞曲。还有人拿着红色的盾牌和玉做的斧钺跳起《大舞》之舞,又用八列舞队跳起《大夏》之舞。这都是天子的乐舞,为了褒扬周公,就赐给了鲁国。周公的子孙在鲁国把这些礼仪都继承了下来,直到今天还没有废止,这是为了显扬周公的功德,同时也使鲁国得到了极大的尊重。从上可以看出,鲁国作为周公家族的分封地,其地位比其他诸侯分封地要高很多,和西周朝廷的关系当然也是最最紧密的。

《礼记》还记载说:“凡四代之器、服、官,鲁兼用之。是故,鲁,王礼也,天下传之久矣。”也就是说一般西周朝廷所用的东西鲁国全有。除此之外,传说因为周礼是在周公的主持下修订完成的,作为周公的儿子,在坚决执行和推广父亲制定的周礼方面当然不遗余力。大家知道孔子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克己复礼(克制自我,恢复周礼)”,其中的“礼”就是指周公亲自修订的周礼。

西周以礼治国。假如我们把一所现代的学校比作西周的话,周礼就相当于一本学生和教工手册大全,譬如几点打铃上课。穿什么颜色的校服,进出大门要下车,上课时要起立向老师表示尊敬,不能随手乱扔东西,在食堂买饭不得插队,奏国歌时要行礼等等等等。

当然周礼更加繁琐,有“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之说,可见周礼内容之繁缛。我们不妨从《礼记》中抽出一段和客人一起吃饭时所必须遵循的礼仪来作为佐证:……

凡是宴客的礼仪:带骨的熟肉放在左面,切好的块肉放在右边;饭食置于客人的左面,汤置于客人的右边,肉丝、烤肉靠外放,酱醋等调料靠里放;姜葱放置于酱醋的旁边,酒浆等饮料放在右边。如在席上放肉脯和炮制的干肉,形状拳曲的放在左边,边沿部位放在右边。如客人地位比主人低一等,客人端起饭食来致辞说不敢当。主人也立刻站起来致辞请客人安席,然后客人重新坐下。主人先于客人行祭食之礼,先端上的食品先祭,各种肉食按照次序一一祭过。吃了三口饭后,主人带头并招呼客人吃块肉,然后将席上所有的肉食一一吃遍,主人如还没吃完,客人不能以酒漱口。

陪侍长辈做客参加饮宴,主人亲自布菜的话,拜谢以后再吃。主人没有亲自布菜的话,不用拜谢就可以吃。

与他人一起用餐,不可光顾自己吃饭;同在一个食器内取食吃,临食时不要搓手。抓饭时,不要把米饭团成饭团子。不要将手上所沾的饭粒再放回食器中,菜汤不可大口大口喝。吃饭时嘴巴不要发出叭咂叭咂的声音;不要啃咬骨头,吃过的鱼肉,剩下的不要再放回食器中。不要将骨头扔给狗吃,也不要专吃一样菜,或与他人争挟菜肴;不要扬去饭的热气;吃黍米饭不用筷子;肴中有菜当细嚼,不要不嚼而大口吞咽;不要往菜汤里放调味品;不要当众剔牙齿,不要大口地啖肉酱。客人往羹里放调味品,主人就抱歉说自己不会烹饪;客人大口啖肉酱,主人就抱歉说备办不够。卤肉可以用牙齿咬断;干肉不用牙齿咬断,用手将其撕开。吃烤肉时不要大块往嘴里塞。

……以上仅仅是和客人一起吃饭时的部分礼仪,真要是碰到丧事或婚嫁等重大红白喜事时,那礼仪就更繁琐了。由上可以看出,鲁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礼仪是很多的。“曲礼三千”一说其实一点都不夸张。

周公的儿子伯禽到了鲁国后,把他父亲周公修订的周礼也一条不少地带了过来,并在鲁国全面贯彻执行,所以鲁国从开国伊始,一切活动都循礼而行。从朝廷接待来宾、祭天礼祖、与邻交战到普通百姓家的红白喜事、稼穑开耕、燕享乡射等,都有一整套固定的章程和仪式,如果出差错,就会被人取笑,被认为不吉祥。

同类推荐
  • 华人十大科学家:茅以升

    华人十大科学家:茅以升

    茅以升(1896.1.9—1989.11.12),字唐臣,江苏镇江人。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上世纪30年代,他主持设计并组织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我国桥梁建设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主持我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30余年,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积极倡导土力学学科在工程中应用的开拓者。在工程教育中,始创启发式教育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致力教育改革,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长期担任学会领导工作,是我国工程学术团体的创建人之一。《茅以升》由赵泰靖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
  • 史海寻踪:戴逸传

    史海寻踪:戴逸传

    戴逸教授是我国当代在海内外有重要影响的著名历史学家,尤其是对于有清一代的历史,无论是在以其个人的研究成果开拓研究领域方面;或者是以其声望与影响推动研究事业的发展而论,都建树丰硕,贡献卓著,实处于执牛耳的翘楚地位。《史海寻踪(戴逸传)》是戴逸先生的传记。《史海寻踪(戴逸传)》从戴逸先生幼年起生活环境,其在少年、青年时代走过的学习和生活道路,乃至于逐渐形成了性格、志趣、理想、爱好、对其日后人生道路的选择,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书由高亚鸣著。
  • 岳飞传:还我河山

    岳飞传:还我河山

    《岳飞传》是武侠一代宗师还珠楼主最重要的历史小说之一。全书20回,讲述了岳飞从一个贫家之子成长为一代名将,最后含冤屈死的悲壮生平。书中贯穿岳飞一生的主线如拜周侗为师的曲折,大战仇敌的紧张,抗击金兵的智勇,剿灭群盗的恩威并施,都描写得大气简洁,极富传奇色彩;虽然大开大合,然而并不粗疏,对生活细节的描写,尤其具有人情味。对人物的心理也刻画得细致入微。岳飞的精忠报国、顾全大局、仁爱谦逊,都写得极其充实。本书主要依据《宋史·岳飞列传》而作;采用旧式武侠小说的笔法,注重故事的布局结构,突出戏剧性与传奇性,充分、恰当地体现了岳飞一代名将的风采,确为一部超好看的岳飞传记。
  • 小闲事:恋爱中的鲁迅

    小闲事:恋爱中的鲁迅

    本书以《两地书》为蓝本,参考大量资料,以慧黠笔法讲述了鲁迅的恋爱故事。从“小鬼”苦闷中一封问询的信开始,与许广平情愫暗生。两人一起探讨出路,分享隐秘和艰难,互致慰藉与关爱,开始了相濡以沫的十年光阴。
  • 胡适新论

    胡适新论

    本书是作者1987年至1995年间胡适研究的相关成果。内容涉及很多方面,从《新青年》的思想及“新青年”群体的分歧乃至分裂,到胡适本人的思想及其与各界的关联,如胡适的文化观与价值观,他在国语运动中的地位与作用,他在抗战前及抗战期间的思想与活动,他与蔡元培、陈独秀、梅光迪的关系及其思想、学术与政治态度的比较,等等。其中《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再认识》一文,批评某些人以所谓“全盘反传统”来否定新文化运动是不实之词,反响很大,纠正了学界对这一重大历史阶段的认识偏差。作者认为:对胡适的认识的改变和深化,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中国社会的进步,反映出开放社会条件下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热门推荐
  • 跃马大明

    跃马大明

    重生大明,跃马乾坤!
  • 前妻带球跑

    前妻带球跑

    看着他们十指紧扣的手,看着他温柔的眼神,她的心仿佛就这么被血淋淋的破开,再被人活生生的取出来了一般,呵呵终于她还是麻木了,麻木的看着他们,麻木的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麻木的走出了才住了年的新婚之家那个她原本以为是她幸福的归属的家,谁知道它最终竟然成了她幸福破灭的地方!
  • 王爷,陪我玩一下!

    王爷,陪我玩一下!

    “王爷相公,您要洞房吗?”“王爷相公,您要沐浴吗?”“王爷相公,您要宽衣吗?”新婚之夜,王爷冷然入座,兴致缺缺;王妃一脸花痴相,围着一张冷脸的王爷问这问那,全然不顾下人们鄙夷的目光。“王妃真是好教养!”终于忍无可忍,他凉薄的嘴唇微抿,淡淡地讽刺,“宰相之女,竟然如此不害臊!”然后拂袖而去,没有注意到她脸上那抹得逞的微笑——王爷,慢走不送!第二天,王府中就盛传“王爷不举”……王妃故作一脸失宠的委屈,躲在房中闭门谢客。直到某个“不举之神”恼羞成怒地出现在她的面前,黑着一张脸冷然开口:“本王让你看看,本王到底行不行!”=============================传闻三王爷风流成性,姬妾成群,且各个貌美如花。只是,每逢月圆之夜,就会有一个姬妾失踪,生死未卜。于是,市井开始流传三王府闹鬼!三王爷虎背熊腰,人头蛇身,月圆之夜就会吞食姬妾……皇上一怒之下,将宰相之女赐予三王爷,借以平息流言。于是,市井又开始猜测这个三王妃什么时候失踪,到底能活多久?没想到……
  • 女孩,请别哭泣

    女孩,请别哭泣

    她,因为一次电话丧失了挚亲,缺很不幸的和爸爸的私生子开始一段不可回收的恋情。
  • 爆笑萌女的恋爱史记

    爆笑萌女的恋爱史记

    一个拥有双面性格的女孩,为了救妹妹,而去圣亚贵族学院去完成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救出妹妹菱纱,接下来是离开,还是接受爱情呢?
  • 穿越之顾祈

    穿越之顾祈

    顾樱作为一个刚刚大学毕业并顺利找到工作却在庆祝之时穿越到了一个未知的王朝的少女,迷茫的她将何去何从?!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而来,但我只想在这个陌生的时代活下去。好了!以上严肃且严谨的话语就到这里结束,请注意这是一篇欢脱的文章!你没有看错!这就是一篇欢脱的文章!并且天雷滚滚外加狗血连连!人物崩坏如脱缰之野马一去不复返!不爱看的请迅速撤离!如强行看文者请自带避雷针等器具!总结到此结束。接下来请各位看官继续看正文。最后废话两句,请大家多多支持区区【抱住读者桑的大腿,区区会打滚卖萌很好养】。
  • 卧底女线人

    卧底女线人

    以自己为赌注,周旋于豪门大佬之间,甚至不惜将自己献身于黑道太子的床榻上。究竟是什么样的执念,让这个淡然的女子,最终在红尘里开出荆棘之花……
  • 少年飘泊者:蒋光慈作品精选

    少年飘泊者:蒋光慈作品精选

    《少年飘泊者:蒋光慈作品精选》描述了农村少年汪中在父母双亡之后漂泊四方,经历艰难曲折,最终走上了自觉地为革命事业而英勇斗争的道路。主要人物形象激励过许多在黑暗中找不到出路的青年走上革命道路,而这部小说也因最早歌颂党的领导、最早塑造优秀共产党人形象,从30年代起一直被国民党当局查禁。
  • 笨蛋女孩爱上了黑魔校草

    笨蛋女孩爱上了黑魔校草

    (推荐总裁文甜宠迷糊妻:老公,亲一亲!轻松搞笑)被15所学校给抛弃的韩芮终于顺利被最后一所学校录取。很不幸,那晚竟然打了霖氏企业黑魔校草霖烨两巴掌。以为这样子就完结了,从此不再见面,谁知道竟然同居了。同居也算了,这个霖烨还成为自己克星,每次都针对自己,损自己。最离谱的是,某天,韩芮终于选择报复霖烨跟霖烨表白“我喜欢你,我们交往吧。”对方用一种考量笨蛋的眼光看着自己。最后得知,原来,霖烨就是自己父母相中的未婚夫。(我曾经因为报复而爱上你,到最后我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当再次见面,只可以问句,你还好吗)
  • 百炼至尊

    百炼至尊

    阮豪勇生于四大家族之首的阮氏家族,然家道中变,最终由于各种原因阮豪勇却是开始了隐姓埋名的生活,入读龙凤学院,揭开家族没落之谜,背后的黑手,明争暗斗。然而,天赋异秉的阮豪勇在经历种种苦难、挫折、打击和奇遇之后,最终还是踏上了那条迫使他隐姓埋名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