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4900000004

第4章 大荒东经(2)

《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禺□或作禺号(号的繁体字號与□字相近),为沿海地区居民供奉的东海之神。禺京即《海外北经》记述的禺强,乃沿海居民供奉的北海之神,其形貌亦为人面鸟身。不过,《海外北经》并未言及禺强的世系来源,而此处却称“黄帝生禺□,禺生禺京”。《山海经》里的“神”,绝大多数都是由巫师装扮成的神,很少有纯粹的自然神,也很少有纯粹的超自然神。因此,“黄帝生禺□”,实际上是在说从黄帝时代开始任命禺□为海神,也就是说,某位巫师要想当海神,必须经由黄帝(或者与黄帝同等资格的君王,以及代表先祖权力的象征者)的认可,即神权君授或神权祖先授。

招摇山·玄股国

有招摇山,融水出焉。有国名玄股,黍食,使四鸟。

《五藏山经》记述的第一座山亦名招摇山,位于南方,其所出之水名丽□水。此处招摇山位于东方,所出之水名融水,两者未审是否同一座山。《海外东经》称玄股国人“使两鸟夹之”,此处则发展成为“使四鸟”。

困民国·王亥·有易·帝舜·戏·摇民

有困民国,勾姓而食。有人曰王亥,两手操鸟,方食其头。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杀王亥,取仆牛。河念有易,有易潜出,为国于兽,方食之,名曰摇民。帝舜生戏,戏生摇民。

“勾姓而食”袁珂认为原当作“勾姓,黍食”。王亥是殷商国早期的王子,又名王子亥、高祖亥,其父祖辈依次有冥、曹圉、昌若、相土(相传发明马车)、昭明、契,其子孙辈依次有上甲微(又名上报甲、报甲)、报乙、报丙、报丁、主壬、主癸、汤(又名成汤、天乙、大乙、唐)。相传王亥发明牛车,从事畜牧,以贝为货币,在各国或各部落间进行贸易,并确立用日干(即甲乙丙丁十天干)为殷商国王的名号。此处经文所述王亥悲剧故事,并见于《竹书纪年》、《楚辞》、《易经》等古籍,据此可知《山海经》的记述具有相当可靠的史料价值,亦可推知《大荒四经》的撰写时间当在王亥(约公元前18世纪)之后。

《竹书纪年》记有:“(帝泄)十二年,殷侯子亥宾于有易,有易杀而放之。十六年,殷侯微以河伯之师伐有易,杀其君绵臣。”《楚辞·天问》记述更为详尽,大意是王亥、王恒兄弟到有易(有扈、有狄)牧牛受到热情款待,由于兄弟二人行为****不检点,有易之君一气之下杀了王亥,王亥之子上甲微兴师讨伐有易并灭其国,王恒虽有过错而其后裔却繁荣昌盛。《易经·旅卦》则称:“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啕。丧牛于易,凶。”

《大荒东经》此处经文似有缺误,因其记载的王亥故事先后存在着矛盾。经文先说困民国“有人曰王亥,两手操鸟,方食其头”,后又说“有易潜出,为国于兽,方食之,名曰摇民”,困民即摇民,其祖不应该又为王亥,又为有易。一个可能是,“河念有易,有易潜出”当作“河念王亥,王亥潜出”,即王亥被杀后化为兽,与鲧被杀后化为兽类似,而所谓王亥食鸟则可能有某种巫术象征意义。另一个可能是,“有人曰王亥”五字当移至“方食其头”之后、“王亥托于有易”之前,即操鸟而食鸟头者指的是困民国,亦即有易国后裔,他们之所以要恶狠狠地吃鸟头,是出于对以鸟为图腾的殷商国的敌忾之意。

经文“帝舜生戏,戏生摇民”之前,疑当有“一曰”二字。袁珂注:“此言摇民除有易所化之一系而外,复有一系是由帝舜之裔戏所生。此乃摇民传说之异闻,故附记于此。其实有易即戏也,易、戏声近,易化摇民即戏生摇民也。”

《史记·秦本纪》:“秦之先柏翳(伯益),舜赐姓嬴氏,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大廉玄孙曰孟戏,鸟身人言。”袁珂认为舜与伯益均一人之化身,而伯益之后裔孟戏亦即此处经文所述舜之后裔戏。

《淮南子·齐俗训》:“昔有扈氏为义而亡。”高诱注:“有扈,夏启之庶兄也,以尧舜举贤,禹独与子,故伐启,启亡之。”《史记·夏本纪》亦称启自立为帝,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遂灭有扈氏。《尚书·甘誓》即启讨伐有扈氏的战前******。甘,古地名,位于有扈氏国都的南郊,亦即今日陕西省户县,当地有甘峪河,发源于秦岭。据此,有易(即有扈)属于夏族,而不属于帝舜(即帝俊)后裔。

女丑·大蟹

海内有两人,名曰女丑。女丑有大蟹。

郝懿行注:“两人盖一为摇民,一为女丑。”袁珂认为此处经文有缺脱,不可强为解释。《海外西经》所记女丑位于西方,而此处女丑则位于东方海上。“女丑有大蟹”,当与某种祭祀巫术活动有关。

自上个世纪初,我国在古史研究领域曾兴起一股强劲的疑古思潮,其代表人物是顾颉刚,代表著作是《古史辨》,该学派的工作不无成果,但是也存在着严重的思维逻辑问题:一是该学派认为凡是古籍中彼此看来矛盾的内容,必有一伪,或者两者皆伪;二是该学派天真地以为用文字记录历史是在一夜之间就完成的,并由此把后世历史学的进步悉数误解为“层累地造成的历史”;三是该学派对远古神话传说的信息载体价值缺少认识;四是该学派在证伪上不遗余力,而在求真上则明显缺乏兴趣和动力。这是因为,国弱才疑古,民贫方崇洋,庆幸的是这样的时代正在成为历史。

孽摇頵羝山·汤谷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摇頵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叶如芥。有谷曰温源谷。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

郝懿行注:“《吕氏春秋·谕大篇》云:‘地大则有常祥、不庭、歧母、群抵、天翟、不周。’高诱注以不周为山名,其余皆兽名,非也。寻览文义,盖皆山名耳。其群抵即此经之群羝,形声相近,古字或通。”

頵,头大貌,石齐头貌,状如头形的石头;羝,公羊;“群羝”即山的形状似公羊头。《大荒四经》有不少四个字的人名、国名、山名,如果这不是当时人们的语言习俗,则可能是音译的名称。温源谷又称汤谷,汤谷扶木即《海外东经》的汤谷扶桑。芥,草本,叶可食,籽可榨芥子油或制芥辣粉。

“一日方至”,是说汤谷有十日,十日轮流出没,每当一个太阳从西方回来(经由地下)时,就有另一个太阳从扶桑树上飞起,所有的太阳都由三足乌驮载着运行。《楚辞·天问》:“羿焉弹日,乌焉解羽?”《论衡·说日》:“日中有三足乌。”《淮南子·精神训》:“日中有踆乌。”古人产生日中有乌的观念,一是源自太阳的运动需要有动力,二是因为古人观察到太阳上面有黑子。为什么偏偏把太阳黑子想象成乌鸦?这是因为古人知道乌鸦是一种非常聪明的鸟。近年的科学研究发现,乌鸦的生命智力非常高,有的乌鸦会把食物分别储藏在几千个地方,需要时能够逐一找出来;有的乌鸦还善于加工嫩枝上的钩刺,并用其来捕食隐藏在腐烂树枝中的甲壳虫幼虫。至于太阳金乌为什么有三足,可能与古人追求奇异的心态有关。此外,古人制作陶鸟时,为了使其能够站立常常要加塑一足,久而久之便形成三足鸟的传说。

奢比尸

有神,人面、犬耳、兽身,珥两青蛇,名曰奢比尸。

此处经文记述的奢比尸与汤谷相邻。在《海外东经》中亦记有奢比尸(又名肝榆尸),其特点为大耳,所在方位为东北隅,与东南方的汤谷并不相邻。据此可知,《大荒东经》记述的汤谷或奢比尸的位置可能发生错位。

帝俊下圣坛·五采鸟

有五采之鸟,相乡弃沙。惟帝俊下友。帝下两坛,采鸟是司。

“弃沙”,郝懿行注:“沙疑与娑同,鸟羽娑娑然也。”袁珂进一步指出“弃沙”即“婆娑,盘旋而舞之貌也。”“下友”,袁珂注:“言惟帝俊下与五采鸟为友也。帝俊之神,本为玄鸟,玄鸟再经神话之夸张,遂为凤凰、鸾鸟之属。”并引《楚辞·天问》“简狄在台,喾何宜?玄鸟致贻,女何嘉(喜)”,认为这就是帝俊之所以“下友”于五采鸟的原因所在。

古代柬埔寨(真腊国)有一种婚俗,将要出嫁的少女先送至一间高阁楼上的密室,由一位德高望重的男子为她破贞,仪式期间始终伴随着鼓乐歌舞。简狄与玄鸟的故事,以及帝俊下友的场景,记述的正是殷商民族的一种具有生殖崇拜意义的古老婚俗,玄鸟所致之“贻”实际上是在为简狄破贞,帝俊所下之“友”同样是在为本族少女注入祖先的血脉种子,“帝俊”则有可能是由巫者或德高权重者装扮的先祖神(******的习俗亦源于此),相向婆娑起舞的五彩鸟乃是配合帝俊破贞仪式的众巫师,所跳之舞可能类似傣族的孔雀舞(原本由男子扮装为孔雀王),其动作模拟或象征着男女交合。

“两坛”,郭璞注:“言山下有舜二坛,五彩鸟主之。”不过,一个人不能同时从两个坛上走下来,因此“两坛”可能是指一座两层结构的圣坛。

猗天苏门山·埙民国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猗天苏门,日月所生。有埙民之国。

猗天苏门是《大荒东经》所记第五座观察日月东升的山。袁珂注:“《类聚》卷一引此经作猗天山、苏门山,日月所出。”其实,“苏门”可能是一种石门状天文观测仪器,观测者根据日月从石门中升起的方位来判断时节。今河南辉县有苏门山。

埙是我国7000年前发明的椭球形多孔吹奏乐器,可用陶、石、骨、象牙制成。

綦山·摇山·□山·门户山·盛山·待山·壑明俊疾山

有綦山。又有摇山。有□山。又有门户山。又有盛山。又有待山。有五采之鸟。

东荒之中,有山名曰壑明俊疾,日月所出。

有中容之国。

,即釜。此处经文诸山仅有名称,属于古代记忆之文字碎片。

《大荒东经》共记述有6座观测日月东升之山,即大言山、合虚山、明星山、鞠陵于天山、猗天苏门山、壑明俊疾山,依次自南向北排列(不排除经文有错位之处)。记述者不记山中有何草木鸟兽,只言“日月所出”,似乎表明这6座山是一组天文观测台。由于地球自转轴与地球绕日公转平面(黄道)有一个23度的夹角,因此一年四季里只有在春分和秋分时太阳才从正东升起,春分至秋分期间太阳升起的方位偏北(夏至是最偏北的一天),秋分至春分期间太阳升起的方位偏南(冬至是最偏南的一天)。因此,观测太阳升起在偏南或偏北的不同山头上,就可以知道当时处于什么节令,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方法,至今民间仍然在使用。壑明俊疾之山名,有太阳光迅速通过之意,据此它可能是观测夏至的地点。

本篇前文已记述中容国,两处中容国的文字当移至一处。

三青马

东北海外,又有三青马、三骓、甘华。爰有遗玉、三青鸟、三骓、视肉、甘华、甘柤,百穀所在。

此处经文所述三青马等场景,与《海外北经》颛顼葬所之平丘、《海外东经》尧葬所之嗟丘的场景相似或相近。袁珂认为,此处三青马、三骓、三青鸟均类似《大荒南经》首节所述“左右有首”的双双兽。

在中华民族古老的传说中,是炎帝发现了百谷,因此他被尊称为神农;由于炎帝是通过放火烧山的技术途径而发明了农业,他又被称之为烈山氏。不过,笔者认为,人类发明农业也有老鼠的功劳。

许多动物都有储存过冬食物的技能,其中老鼠(田鼠)特别喜欢在秋季储存植物草籽(包括野黍、野粟、野菽等野谷类的种籽)为过冬食物。与此同时,经过放火烧山(当初是为了捕猎)的地方,绝大多数的植物品种都被烧死了,土地重新变成了处女地,等待着接纳新的种子。而老鼠在洞里储存的草籽,却躲过了人类放的山火,在雨水的滋润下破土而生。还有一些草籽、谷物被火烤熟或被老鼠洞里的水汽蒸熟,会散发出迷人的谷香,我们的祖先从中受到启发学会了种植野谷并熟食谷物。

老鼠洞里储存的野谷不可能是单一品种,而在汉语里许多古老的粮食作物,它们的发音都与“鼠”相同,例如“黍”(黄米)、“粟”(小米)、“菽”(豆类)。其他能够种植的作物“薯”、“蔬”、“荼”的发音也与“鼠”相同或相近,加工熟食的方法称之为“煮”,收藏食物称之为“储”。显然,它们当初都是从老鼠洞里储存的种籽里培育出来的农作物品种。

女和月母国·鹓

有女和月母之国。有人名曰鹓,北方曰鹓,来之风曰□,是处东极隅以止日月,使无相间出没,司其短长。

郝懿行注:“女和月母即羲和、常羲之属也。谓之女与母者,《史记·赵世家》索隐引谯周云:‘余尝闻之代俗,以东西阴阳所出入,宗其神,谓之王父母。’据谯周斯语,此经‘女和月母’之名,盖以此也。”丁山在《中国古代宗教神话考》指出《大荒东经》之古本当为“北方曰琰,风曰鹓”,《庄子》书中亦有坚证:其《天地篇》有曰:“谆芒将之大壑,适遇苑风于东海之滨。苑风曰:‘子将奚之?’曰:‘将之大壑。’”苑风,当即《大荒经》所说“来之风曰鹓”。

袁珂认为“处东极隅”当作“处东北隅”。其实,经文既称“北方曰鹓”,则亦应作“处北极隅”,此处经文当原属于《大荒北经》。据此,女和月母国的鹓,当是负责观测北极地区日月运行的天文女巫师,她把自己装扮成鹓鸟的样子(鹓鸟或即《南山经》南禺山的鹓雏)。

凶犁土丘·应龙

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凶犁土丘或作凶黎之谷、黎山之丘,其名当与蚩尤、夸父在此遇难有关。此处经文所述应龙与蚩尤、夸父之间的战争故事,当与《大荒北经》同类故事移至一处。应龙的形貌为有翼之龙,他是黄帝族的战将兼雨师,由于开了杀戒而受到上天的惩罚,不能够回到故乡履行其职能。因此北方经常闹旱灾,这时民众只要模仿应龙的样子,天就会降下大雨。这是我国有关舞龙求雨习俗的最早文字记载。此后《楚辞·天问》亦云:“应龙何画?河海何历?”王逸注:“或曰禹治洪水时,有神龙以尾画(地),导水径所当决者,因而治之。”据此,应龙实际上是以巫师面目出现的水利工程师,而应龙与蚩尤、夸父的战争,或许与两大部落争夺水资源和生存领地有关。

流波山·夔·黄帝击鼓

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流波山之名很像是海上大冰山,古代北冰洋的冰山有可能解体并穿过白令海峡,漂移至我国东海或太平洋西部,《列子》五仙山的传说或亦与此现象有关。据此,苍身无角一足之夔牛,有可能是指海狮、海牛之类生活在冰山上的动物。这些动物四足退化而尾部发达,远看即“一足”。至于夔牛“出入必风雨,其光如日月”者,则可能与模拟捕捉夔牛的巫术仪式有关。

郭璞注:“雷兽即雷神也,人面龙身,鼓其腹者。橛犹击也。”

袁珂注:“流波山一足夔神话亦黄帝与蚩尤战争神话之一节,《绎史》卷五引《黄帝内传》云:‘黄帝伐蚩尤,玄女为黄帝制夔牛鼓八十面,一震五百里,连震三千八百里。’吴任臣《山海经广注》(《大荒北经》)引《广成子传》云:‘蚩尤铜头啖石,飞空走险,以馗牛皮为鼓,九击止之,尤不能飞走,遂杀之。’即其事也。”

玄女又称九天玄女,相传她传授给黄帝兵法,《太平御览》引《黄帝玄女战法》云:“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黄帝归于太山,三日三夜雾冥。有一妇人,人首鸟形,黄帝稽首再拜伏不敢起。妇人曰:‘吾玄女也,子欲何为?’黄帝曰:‘小子欲万战万胜。’遂得战法焉。”鼓在古代战争中有着重大价值,一是鼓舞士气,二是传递指挥命令,古兵书《军政》称:“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相见,故为旌旗。”

根据考古发掘,我国古代的鼓主要有蒙皮木鼓、陶鼓、铜鼓等,山西襄汾陶寺出土的四千年前的木鼓,系用树干截断挖制而成,高约1米,鼓腔内有鳄鱼骨片,表明两端所蒙的是鳄鱼皮(已朽),鼓面直径约50厘米,鼓身外表涂有白、黄、黑、宝石蓝等彩色回形纹、宽带纹、云雷纹等几何图样,相当华丽。

同类推荐
  • 知道点世界文化

    知道点世界文化

    什么是“摩西十诫”?古代印度为什么会出现种姓制度?潘多拉的魔盒里到底装有什么?吸血鬼真的存在吗?蒙娜丽莎的微笑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在本书都有介绍。
  • 中华国学句典全读本

    中华国学句典全读本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语文字奥妙无穷。悠远的历史为我们创造出了精彩鲜活的语言和文字,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一个故事。都牵动着华夏文明的神经。都是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的智慧结晶。由智华编著的《中华国学句典全读本》是一本关于中华传世经典国学名句的精彩汇编,也是了解古代文化、传习古代经典、掌握古人智慧的语言宝库和良师益友。随手翻过,珠玑遍拾,不知不觉间激活思维,汲取鲜活的智慧营养。《中华国学句典全读本》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俗语、谚语、对联、谜语等近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言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
  • 重归书斋

    重归书斋

    本书收有《乡村学校的记忆》、《在自由和锁链之间》、《我的春节在童年》、《囚禁自己》、《怀疑手中的钞票、《回归书斋》、《大碗吃饭》等散文随笔作品。
  • 中国居家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居家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在研究众多经典古籍的基础上,介绍了中国居家风水文化的主要特点,结合居家实践,从庭院、大门、玄关、客厅、卧室、书房、厨房、餐厅、卫生间、窗户、阳台、楼梯等多个方面,分析了不同居家空间在选址、设计、装饰、规划、营造等方面的居家文化选择。
  • 从关键词读经典·幽默版

    从关键词读经典·幽默版

    本书的历史经典于幽默调侃中展开,某些戏谑,似乎对经典“大不敬”。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亵渎经典,万不可取。但持这种观点的人犯了两个错误。一是曲解了读经典的意义。读经典本身是一种享受,“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阅读中获得愉悦,这正是经典的魅力之一。二是小看了经典。经典不怕冒犯,只有认识到经典的强大,才会真正敬畏经典,才能在经典面前放下各种包袱,走到经典的身边,轻轻松松和它交谈。
热门推荐
  • 井盖上的童话

    井盖上的童话

    在每个人心中,前任是不可割舍的,现任更胜。对于孟千扬来说,当初恋遇上现任,前任遇上现任,那种锥心的痛更加表现得体无完肤,放手是他必须学会的技能。叶灼想,她永远也不想见他,可是啊!时间并不这样想,所以,云淡风轻是最好的状态。风过无痕,情过无悔。
  • 至尊狂凤:神兽召唤师

    至尊狂凤:神兽召唤师

    就因为她是阴年阴月阴日出生,所以就要为解救四大神兽而穿越,得到神兽衣钵却被神兽追杀,不就是洞悉神兽的秘密吗?想要算计她,似乎还嫩着点,就那点小把戏,她又不是瞎子废物?脓包?一家子瞎了眼,想灭她,那就先灭了你。只是那个男人到底是谁,为什么每次遇到危险他就出现,是巧合?还是另有目的?待真相被扒开,妖孽男子搂着她,宠溺浅吻,“我为你所做的一切,你可还满意?”
  • 佛说内藏百宝经

    佛说内藏百宝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言笑宴宴

    言笑宴宴

    老公,我不记得你的生日了,”不重要,我记得你的就好。”老公,我不记得结婚纪念日了,”不重要,我记得就好“老公,我不记得......唔顾言擎一个吻堵住她的嘴,”都不重要,记得我爱你就好。“
  • 时空新娘

    时空新娘

    时空的穿越独特的旅行是亚瑟的阴谋,还是一场梦?看她如何抉择?
  • 我的自白之永生

    我的自白之永生

    据有关记载,从秦始皇开始就追求长生之道,一直到科技发达的现代,人类也在通过科技以达到长生不死,而一个人真的长生了,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 逼我成魔

    逼我成魔

    人善被人欺,马上被人骑!看他把年华酿成一壶烈酒,看他将青春谱成一首豪歌。他本不是魔,却被黑暗的世界逼成了魔。他曾经很天真,却正是输给了可笑的天真。他不是没有仁慈之心,只是他知道好人没有好报。他的青春带着血泪,他的年华携着痛苦。他曾经遭人唾弃,他曾经是人们眼中的渣滓。他不低头,他不流泪,他要将命运倒转玩弄手中。他要将委屈化为前进的动力,他要将痛苦变成手中的利剑。他要上九天揽月,他要下五洋捉鳖。他狂到敬酒不喝,他傲到不见棺材不流泪。他就是……
  • 天降神谕

    天降神谕

    少年傲然在心存死念时,得到天机珠,才知自己竟是创世神转世。从此踏上修炼之途,一路收集前世宝贝,怀拥前世红颜,携生死兄弟,败尽天下英豪。我造之物,不可染指。我创之世,不可改动。染指则毁,改动则灭。
  • 乱世佳人:刁蛮丫头生存计

    乱世佳人:刁蛮丫头生存计

    她,是一个刚高考完的乖乖女,在旅行中,偶发的一次意外,让她回到了前世。在战乱年代,她成了乱世佳人,碰见了许多始料未及的事情,为生存,她从乖乖女变成了小滑头,成为江湖行骗高手,却无意中被圈入了江湖中的杀手行列。而他,只是江湖的浪子,背后却有千万江湖高手追杀,英俊冷漠的他到底隐瞒了何种身份,爱恨情仇由此拉开帷幕……他对已经过世了的前妻的爱转移到了她的身上,她经过努力,终于感动了他吗?在桃花源中,她和他的爱情能否延续,她是否看到了他的真实面目,他们的结局如何呢,在她伤心绝望时,一个叫卜宏云的人闯进了她的生活……为了能在王爷府生存,她又怎样从一个下人转变成他的小妾,斗智斗勇,受尽委屈,她该怎样逃离家斗。在两个男人之间,她该做怎样的抉择,千年之后,又会是何种风景,或者,一念执着,只为见你一面,偶然的相遇,他们又将擦出怎样绚丽的爱情火花?唯美浪漫的爱情,又将经历怎样的一波三折……
  • 霸道爱之玩出爱

    霸道爱之玩出爱

    在订婚宴上,她们与一个才见过一次面的人订婚,若与落,琪与蓝,雷与初.他们是黑道上的王者,而与之订婚者,则是王者的爱人,她们有任何事情都会放胆去做,为什么?有这么个挡箭牌,不用白不用.本文是宠文,无虐,男主,女主也没情敌,到是撮合他们的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