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4100000010

第10章 火红年代的激情

“谈吧。”梅芬说。

胡中柱说:“我自从认识你,和你结婚以后,从来没有听你说过你前夫王林侃教授半个不字,这说明你和王教授都是很有修养、道德高尚的人。”

“谢谢你的夸奖。其实,你也是个很不错的人,认识你是我的荣幸,我们的结合,是我们共同的福分。”陈梅芬说得很诚恳,很认真。

胡中柱却迟迟疑疑地说:“但是……我觉得王教授是一个比我更好的人,你很爱他!”

“嗯!”陈梅芬毫不掩饰地默默点头。

“你一直还在想他?”

陈梅芬点点头,又摇了摇头,凝思的眼神里闪着薄薄的泪花。

这种复杂的感情无法用话语表述。

过了一会儿,胡中柱给妻子递上一杯热开水,让她喝口水,稳定稳定情绪,接着轻声地说:“梅芬,我仅仅大你3岁,和你成家应该算是很匹配的年龄,但王林侃教授在学识和成就以及地位上都比我这个当兵出身的教书匠不知要强多少倍,更何况,我现在又有了政治污点,我越来越伤感,越来越感到对不起你,对不起你亲生的两个好女儿。”胡中柱说着说着,一阵阵鼻酸,几乎要掉下泪来。

陈梅芬顿时心中一震,连忙安慰他说:“中柱,快别这么说!你是我自愿选择的终身伴侣,你的遭遇我同情、理解,但又无法帮你解脱,怎么说呢……也许这就是命吧。”

胡中柱紧紧拉住陈梅芬的双手,颤抖着说:“命?我研究了多年的马克思主义,当了这么多年的政治教员,我从思想深处不相信宿命论!我们应该和命运抗争!”

陈梅芬问:“抗争?怎么抗争?”

胡中柱以多年当教员的思路对妻子劝导说:“所谓抗争,说直白一点,就是承认现实,直接面对现实,适应现实给自己带来的种种不利。比如说,王林侃教授现在已经在美国结了婚,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目前,他们生活得很幸福,我觉得王教授一家比你我一家过得安稳、舒坦得多。你再思念他,怀念他,他也不会再回头来跟你复婚。而且,根据眼下的中美关系,政治环境,也是绝对不可能的!”陈梅芬很是佩服胡中柱的分析,深深地点着头,问:“中柱,你有什么心里话,就直接对我说吧!你说的,我都能听得进!”

胡中柱鼓起勇气说:“梅芬,我们俩应该有个自己共同的孩子,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有了孩子,你对王教授的思念或许会淡一些,我们俩的感情也会更增进一些,你说呢?”

陈梅芬静静地听着,点点头,深情地依偎在了他的怀中……1960年,胡中柱33岁时,陈梅芬为他生了第一个女儿,取名晓敏,两年后小妹妹晓林也来到了人间。

1963年的一天,大女儿珞珞打扫房间。清理抽屉时,无意中发现胡中柱在大学当研究生时的日记。霎时,她惶恐不安,脸色苍白,急忙叫妹妹珈珈也来同看。

姐妹俩怎么也接受不了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她们崇拜的继父竟是地主家庭出身!为了跟继父“划清界限”,姐妹俩商量着搬到学校去住。

对此,胡中柱左右为难:如何向两个幼小的孩子解释这一切。胡中柱深深为自己给家庭生活带来不和谐而感到无比内疚。

珞珞和珈珈因为发现胡中柱的“政治污点”而疏远他,只在每周末和节假日才回家看看。晓敏、晓林先后降生到胡家,这一家便有了“四朵花”。胡中柱对“四朵花”一视同仁,一样爱护,一样关心体贴。

那时候,学校时兴开荒种地,胡中柱分得了一小块菜地。他为了一家人生活得好一些,精心侍弄着那块小菜地,并且自己每顿半饥半饱吃杂粮,把大米白面、新鲜菜蔬尽量省给陈梅芬及四个女儿吃。因为营养严重缺乏,胡中柱不幸患上了肝炎,浑身浮肿,但他无怨无悔地拖着病体,依然辛辛苦苦地在菜地里劳作。每逢周末,高高兴兴地将他的劳动成果挑回家来,让全家人一块儿吃一顿饱饭,分享一次美餐。让胡中柱想象不到的是,珞珞跟他一样也得了肝炎,紧接着阑尾炎发作开刀,急需要营养补充。胡中柱对珞珞视同己出,悉心照顾她。

有时候,陈梅芬带学生下乡参加劳动,胡中柱在家又当爹又当妈,给小姐妹们做早餐,梳辫子……然而胡中柱的这些努力,并不能根本改变珞珞与珈珈的政治信念,她俩虽不相信胡中柱是“阴险、贪婪、歹毒”的阶级敌人,但又不得不想方设法摆脱这个有“阶级异己分子”的家庭阴影。

“要怎么样才可使自己立场坚定和正确呢?”她们发誓要立志更加努力地向先进人物学习,从灵魂深处闹革命,不断地刻苦改造自己。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这是雷锋同志的名言。

生父是在美国的科学家,她们姐妹坚决要跟他划清阶级界限。接受美国资产阶级寄来的钱与物就是贪图享受,就是与资产阶级划不清界限,因此,她俩坚决不穿生父托人带来的衣物,拒绝和对方通信,更不准妈妈再收对方寄给她俩的抚养费。

学校组织学生去看大型泥塑展览,讲述四川大地主刘文彩如何残酷地剥削贫下中农的罪行。姐妹俩看后义愤填膺。那时候,常有苦大仇深的工人、农民和解放军战士报告团四处讲演。报上的报道是:全世界还有三分之一的劳苦大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美国黑人生活悲惨,工人排着长队领取救济金;台湾地区苦难女同胞被美军强暴,苦难同胞吃香蕉皮,生活艰难……“越战”开始,她们从书店里买来一套《南方来信》的政治书籍,其中有一篇讲述美军将一个村子里的老百姓,全都赶到水田里,对这些无辜的平民百姓,开膛破肚,挖心挖肝……这一篇篇报道,都极大地激起了这两个热血青年对美帝国主义的仇恨。

“过去我们希望女承父业,当科学家,为国家做出贡献,现在要重新考虑这种想法是否正确。我们应该多向工农兵学习,自觉改造自己的世界观才对。”这是两姐妹当时共同的认识。

从那之后,她们时常分析、解剖自己,寻找一切机会做好事。

“眶当,眶当……”1963年的一个深夜,王珈珈被学校门窗发出的响声惊醒。

“不好!起风了,学校教室里没关好的窗子会被震破的。”她赶紧穿好衣服,推门出去。门外风声大作、一片漆黑。她飞奔到教学楼,把一间间教室的门窗全部关好。倾盆大雨来了,她被淋得湿淋淋的,又悄悄地跑回了宿舍。虽然又累又困,但心里却由衷地高兴。

班上有位同学,家里十分贫困,没钱交学费,要退学。珈珈知后,偷偷将自己省下的零用钱放进一个信封,塞进这个同学的抽屉里。

每周六的晚上,珈珈与同学们一起,跑到卫生局,争着和掏粪工一同掏粪、拉车。

有同学生病住院,珈珈就每天帮生病同学抄笔记,到医院为她们补课……

她做了一件又一件的好事,当年被评为全校“学雷锋”积极分子。

姐姐王珞珞虽然在全班年龄较小,但稳重,成熟,一直任班长,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年年被评为全校“三好学生”。有一次,老师出一个作文题“我最熟悉的人”,全班同学竟然不约而同全写了王珞珞。

1964年12月9日,星期三下午,王珈珈所在的学校团委组织全校同学收听了全国下乡知青模范侯隽的题为“放弃高考,立志务农”录音报告。播音机里传出侯隽那柔和但坚定的声音:“同学们,我是1963年北京高中毕业生,我出身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家庭,在北京市长大。从小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思想的熏陶,娇生惯养,体弱多病……但知识分子必须与工农兵结合才能有一个脱胎换骨的变化。出身不能选择,但革命道路可以自己选择……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我觉得我必须到贫下中农中去吃大苦,耐大劳,接受他们的思想改造,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我们要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奋不顾身,做出贡献。所以,虽然我是全优成绩,考上一个好大学没有问题,但我决定放弃高考,立志务农。来到了河北省宝坻县史各庄乡宝家桥庄落户……”

侯隽的报告,像一颗巨石扔进水中,激起了冲天的浪花。王珈珈决定走侯隽的道路,立志当农民。

姐姐王珞珞也刚刚听了同样的报告。人家说,双胞胎之间有脑电波,王珞珞正好和珈珈的想法一样。这之前,王珞珞还给当时着名的回乡务农标兵董加耕写了封信,表示自己希望向他学习,下乡接受脱胎换骨的改造。此信还被《中国青年报》刊出,引起轰动。经过几个星期的反复考虑,两人同时向学校送去了“放弃高考,立志务农”的决心书,并将这一决定告诉了父母。姐妹俩这个突如其来的决定,在胡家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胡中柱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陈梅芬知道她俩从小热爱自然科学,初中时,珞珞写了一篇作文《我的志愿》,说要当一名天文学家,这篇作文还得了奖。陈梅芬原本想她俩一定会像王林侃一样,立志学理工科,没想到……陈梅芬冷静地对姐妹俩说:“一颗红心,两手准备,考不上大学才下农村,你们为什么不考大学呢?我茹苦含辛培养你们,不要你们做家务事,让你们安心读书……你们从小学起就是优秀生,现在正好以优秀的成绩,考入全国第一流的高等院校学习,毕业后当工程师或科学家,为振兴祖国做出杰出贡献才是正路啊!现在你们只学了一些综合性的基础知识,还没有对口专攻某一个专门学科就半途而废,岂不是太可惜了吗?”

珞珞却振振有词:“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我们不愿走追求个人名利的道路。我俩已商量好了,决定不考大学就下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改造自己,做劳动人民的好儿女,永远听党的话,紧跟毛主席干革命。”

珈珈也反驳说:“只‘专’不‘红’,会成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红’比‘专’更重要。知识有两种:一种是阶级斗争的,一种是生产斗争的。这两种知识在农村都可以学到。考不上大学才下农村是迫不得已的,我们不考大学就下乡,才是真心诚意改造自己。侯隽是工程师的女儿,也是直接下农村的。她是共青团中央为我们全国青年树立的好榜样。”

姐妹俩争着说:“我们决心不考大学下农村决不是一时冲动、心血来潮。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标准呢?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

陈梅芬不禁大吃一惊,被噎得哑口无言。

胡中柱婉转劝说道:“你们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是你们太年轻……如果你们是因为不愿要生父的钱才选择这条道路,我愿意百分之百负担你们的大学费用。”

美国的生父王林侃听到这个消息,也是心急如焚,急忙写信给两姊妹:“……我会负担你们上大学的一切费用,并在你们大学毕业后,负担你们到国外留学的一切费用。”

但两姊妹决心已下,谁的话都听不进,一心一意要按自己的意愿行动。放弃高考成了定局。

一时间姐妹俩的“革命行动”使她俩成了全省的“新闻人物”!省电台邀请她俩去向全省青年作报告,全省播放了她们的录音讲话。她俩在录音报告中说:“我们是双生姐妹,出生在世代书香门第的家庭。外祖父是英国皇家科学院博士,生父在美国有名的休斯飞机公司担任实验室主任。母亲是教师。他们都希望我们成为科学家……我俩是省市重点高中的优秀生,考取全国重点大学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但我们认为家庭成分不能由自己选择,革命道路必须自己选择。我们决心不考大学下农村,投身到火热的斗争中去,通过艰苦劳动,改造自己的思想,不为名,不为利,做一名普通劳动者。我俩的决心虽大,但外界的阻力也不少,家里的人都鼓励我们考大学,学校的老师也劝我们考大学。可是,我们决不受外界干扰,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下乡干革命的道路!”

姐妹俩“学习侯隽”惊天动地的“壮举”惊动了全校,也惊动了全省的师生!

同类推荐
  • 游戏宦海

    游戏宦海

    宦海游戏,无非是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权交易。在这些交易深处,埋藏的是吏制腐败。凡在宦海游戏者,皆是吏制腐败的参与者,也必将是党纪国法惩治的对象。身在宦海,应该自比为鱼,深受大海滋养,应该懂得报恩。官与民,是鱼水关系,为官不得民心,不随民愿,就像鱼儿惹怒了大海,迟早会被海啸毁灭。玩火者必自焚,在大海里肆虐者,也必将葬身大海。本书记述了形形色色的宦海游戏者,也赞颂了堂堂正正为民造福的好官。故事是一面镜子,既能照见自己,也能照见别人。看看宦海中人的言行举止,我们也能从中感悟人生。
  • 去年春天

    去年春天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遇见最美的年华

    遇见最美的年华

    本书是一部启迪读者心灵的小小说文集,作者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曲折生动的情节,向读者讲述了一个个美丽动人的友情、亲情、爱情等故事,或赞美、或鞭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是作者与读者的对话,更是作者发自内心的呼唤。
  • 剩男宝根闯北京

    剩男宝根闯北京

    乡村剩男宝根陷入婚恋绝境,突发奇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扛着行李闯北京。在北京他认识两个人,齐百荷和阿花。齐百荷是个独立上进的大龄白领剩女,姐弟恋失败,宝根的出现,促成了她与小男友秦帅的复合。阿花是宝根的初恋,离异后开餐馆营生。京城重逢,宝根和两位剩女演绎出特别的故事。
  • 幽灵古堡的故事(世界科幻故事精选丛书)

    幽灵古堡的故事(世界科幻故事精选丛书)

    科幻故事,主要是描写想象中的科学或技术对社会或个人的影响的虚构性文学作品。科幻故事是西方近代文学的一种新体裁,诞生于19世纪,是欧洲工业文明崛起后特殊的文化现象之一。人类在19世纪,全面进入以科学发明和技术革命为主导的时代后,一切关注人类未来命运的文艺题材,都不可避免地要表现未来的科学技术。
热门推荐
  • 古之纪元

    古之纪元

    听说《上古世纪》很火,但你也不至于让我穿越啊,而且还是灵魂穿越。什么你居然说我是部落王子,但我却不以这个身份为荣,反以为耻,这,……有这么窝囊的王子吗?但好在现在的这个王子不是溪风,而是被我穿越后的溪风,所以我一定要改变他原本的命运历程。且看我如何在这个未知的《上古世纪>纵横天下。
  • 豪门城池:总裁娇妻,惹不得!

    豪门城池:总裁娇妻,惹不得!

    “梁景,你那么生气,不会是喜欢上我了,在那儿吃醋吧?”我窝在他家客厅宽大柔软的沙发上,眯着眼睛,看着颦眉的男人,心头微动。他睥睨了我一眼,低低的哼了一声,起身一把将我揪了起来,直接丢到了门外,说:“我对已婚妇女没兴趣。”皮包被他丢了出来,落在我的脚边,大门‘嘭’的一声关上,带了点儿风,拂在我的面上。也对,他梁景英俊又多金,成熟又稳重,事业有成,又是金融奇才,年轻有为,身边最不缺的就是结婚对象。而我,怀过孕,流过产,间接害死了亲妈,用婚姻抢了闺蜜的挚爱,用钱破坏了亲爸的新家庭,心肠早就已经黑的发紫了。那些繁琐的感情,早在母亲死的时候,彻底毁灭了。
  • 极品医仙高手

    极品医仙高手

    一本《龙门医道》打破了他原本平静的生活,一场离奇的车祸将他引入到了人生的漩涡。斗强权,医遍天下!他叫龙小九,龙生九子,唯我独尊!
  • 煞魂录

    煞魂录

    十年前的灭门之灾,十年后的屠山之难。竟皆因我而起,我拼命地想要找到凶手,却不想又陷入另一团迷中。命运往往会欺负无力反抗的人,既然如此,我为何要给别人活路,给自己死路。如果没有当初,我或许会选择正道,十年一朝夕,我不过是在陪着死人走完人生而已
  • 修真小厨神

    修真小厨神

    厨子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做饭的吗?的确普通的厨子确实没什么了不起的,但一个能将武功用于烹饪的厨子可就了不得了!他们神秘而尊贵,做出的料理,不仅美味,而且还有着许多特殊的效果。住在青岗路卖包子的林牧业,在机缘巧合下,获得了食神系统,从此这间生意惨淡的包子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余木的奋斗

    余木的奋斗

    一个小人物的奋斗和成长史,在书中你会知道做人、做生意的难处,更会知道每个人的成功背后需要付出的是那么多的汗水啊!
  • The Alkahest

    The Alkahes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残纪

    残纪

    新的篇章已被翻开。一夜之间,一切都被残酷推翻。在这个只能苦苦挣扎的年月里,我们为什么而存在着?走到最后,谜底揭晓的那一天。竟是不能承受之重!然而只有承受!待的寂寞独享时,回首过往,人们将那段岁月,称作残纪。
  • 你我的相遇终是离别

    你我的相遇终是离别

    他们的缘分是叉形的相交线,上天安排他和她从不从的方向而来,到一个交点相遇,然后渐行渐远。她和他本各自过着自己的生活,毫无交集,命运却鬼使神差地安排了他们的相遇。高中,他以自己的方式倾尽所有去对她好,然而距离,给这段爱情的布匹割了一道口子,因为猜忌,吵架被越扯越大,终于不可挽回。他却始终无法释怀,为什么她不明白他有多爱她,在乎她,愿意为她付出一切。终于,他在佛前求一个答案,想通了便放下了。对于这两个人来说,相爱就是他们命运中的交点,然而沉浸在爱情的蜜糖罐里人从来不曾知晓。恋爱即是如此,浓情蜜意时,又怎会料到其实如黄沙,抵不住风吹,握得越紧流失越快。
  • 雨落归泽

    雨落归泽

    你们别过来,他是我哥。你哥?骗三岁小孩呢?那你告诉我他叫什么名字?我,我,我叫我哥,为什么要叫名字?你们管得也太宽了吧?!......What???只是想找个高个的男生来吓跑这些坏人,怎么这高个还趁机认下妹妹了,唉哟妈,这算不算自己挖坑往里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