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38400000001

第1章 舍利弗——智慧第一(1)

诞生的前后

在南印度的摩竭陀国,离首都王舍城大约有二三里的路程,有一个迦罗臂拏迦的村庄,茂林修竹,山明水秀,是个很幽静的地方,这是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的故乡。

舍利弗诞生在婆罗门种姓的家庭,父亲提舍是婆罗门教中负有盛名的论师。当母亲怀他的时候,他母亲的智慧,就异于寻常的妇女,据说这是受胎儿的影响。

母亲的弟弟拘絺罗,也很善于议论,但每当他和怀孕的姊姊议论时,总是词穷力拙,不支而退。拘絺罗因此惭愧得离家出走,他知道姊姊所怀的胎儿,一定是一位大智慧的人,自己若再不求进步,将来不如外甥,岂不给人笑话!因此他就到处参访明师,研究学问,连指甲都没有时间剪,当时的人都叫他长爪梵志。(后来因舍利弗的皈依佛陀,他也皈依做了比丘。)

舍利弗八岁的时候,就能通解一切书籍,当时的摩竭陀国,有长者兄弟两人,兄名吉利,弟名阿伽罗,设宴招待国王太子,大臣论师,作乐歌舞,谈古论今。宴会中规定什么身份的人坐什么位置,但八岁的舍利弗,却坐上论师的宝座,旁若无人,一点都不畏惧。很多的大臣论师起初都觉得他年少无知,不屑与语。他们都派年少的弟子和他酬答,但舍利弗言词清晰,义理周详,语惊四座,诸大论师此时才都佩服赞叹,国王也很欢喜,当即将一个村庄赏赐给舍利弗。

八岁的幼童,在这样的场合里出风头,名学者的父亲,也常常感叹自己的聪明才智不及他的爱子。

真正的老师

年轻的舍利弗,全国人民都知道他的大名,他有颀长的身材,清秀的面容,双目有神,双手过膝,受著名学者的父亲遗传,很有学者的风度。当时的学术界,没有一人不知道这么一位后生可畏的青年。

舍利弗二十岁的时候,就告别故乡和父母,出外访师问道,追求真理,他起初拜有名的婆罗门删阇耶为师,但在删阇耶那里学习不久,就感到删阇耶的学问不能满足自己的求知欲,他打算离删阇耶而去。合利弗把自己的意思告诉同学中他唯一的知友目犍连,目犍连也有同感,他们两人就决定离开删阇耶,另外创立一个学团,招收弟子。他们傲然地以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俩更有智慧的人,再也没有人够资格做他俩的老师。

舍利弗和目犍连不但年龄相仿,学问、思想也都差不多,有共同追求真理的志愿,两个人也相处得非常融洽,除了自修和教学之外,全印没有一个学者让他们看在眼里。

有一天,舍利弗在王舍城的街上巧遇佛陀的弟子阿舍婆誓比丘,阿舍婆誓是最初皈依佛陀的五比丘之一,他经过多年的苦行,直到听闻佛陀说四圣谛法,才证得圣果。他有庄严的态度,威仪的行止,舍利弗一见,心中非常惊奇,他禁不住上前问道:

“对不起,请问这位修道者,你叫什么名字?住在哪里?”

“我的名字叫阿舍婆誓,我住在城外不远的竹林精舍!”阿舍婆誓比丘点头后回答。

“你的老师是什么人?他平时教你们什么道理?”舍利弗说话时,像是一位长者的口气。

“我的老师是释迦族出生的大圣释迦牟尼佛。”阿舍婆誓慢慢地回答,“老师所讲的宇宙人生真理,浅学的我还不能完全领会,不过,就我记忆所及,老师常讲的道理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又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我们对于老师所说的言教,实在有说不出的感激。”

舍利弗从阿舍婆誓的口中听到佛陀及其教法,像天崩地裂一般,像朗朗日光的照耀,眼前顿时光明起来,心中对宇宙人生积聚的疑云,也一扫而空,他和阿舍婆誓边走边谈,像百年的知交,最后约定,一定要去拜访佛陀。

舍利弗回到自己的住处,目犍连见他欢喜得忘形的样子,就探问道:

“舍利弗!什么事情使你如此高兴?看你这么欢喜!”

“目犍连!我真欢喜,这是我今生最高兴的事了,我告诉你,我找到了我们的老师。”

“不要这么说,谁做得起我们的老师呢?”目犍连很不以为然。

“佛陀!是的的确确的佛陀!”舍利弗回答。

舍利弗又把阿舍婆誓口中的佛陀和教法转述给目犍连,讲话的舍利弗,听话的目犍连,都不禁感动得潸然泪下!

因缘法,普通的人听了或许不会有什么反应,可是听在追求、探讨真理的舍利弗耳中,好像自己多年修行的功夫都是白费。这是因为,认识因缘的人,才能认识佛法。

第二天,舍利弗和目犍连带领两百弟子,一同到竹林精舍皈投在佛陀座下,佛陀也很欢喜,觉得自己所证悟的真理,到今天才真正有能接受的人,舍利弗和目犍连也觉得他们遇到了真正的老师。

监督衹园的工程

舍利弗皈依佛陀以后,僧团的力量渐渐强大起来。佛陀很信任舍利弗第一次奉佛陀的慈命到北方弘法,并监督祇园精舍的工程的,就是舍利弗。

原来,竹林精舍是在南印度的摩竭陀国,佛陀成道的最初两年中,在印度的北方还没有一个说法的根据地,因缘机遇,北方憍萨弥罗国舍卫城中的须达长者,因到南方访亲,得见佛陀的圣颜,自愿皈依,并发心要在北方建立精舍,供养给佛陀,普洒甘露法水。

须达长者在舍卫城中用黄金铺地买下衹陀太子的花园,作为精舍建筑用地,并要求佛陀派一个设计和督导工程的人。佛陀知道北方因为自己还没有去过,不用说,那全是外道的天下,到北方去,不但要督导精舍的工程,更要能降伏外道的徒众。就这样,舍利弗跟须达长者到了北方的舍卫城。

精舍才动工不久,果真不错,魔难来了,很多外道嫉妒佛教的开展,他们一致要求须达长者打消建立精舍供养佛陀的本意,甚至要他不要信仰佛陀。

须达长者是已接受佛陀法恩的人,无论如何,他是不会听信外道的话,因此外道就想和佛陀的弟子舍利弗辩论,他们想辩倒佛教,以便让须达长者醒悟过来。须达长者听到这个消息大惊,他心想,一个舍利弗怎么能辩得过那么多的外道?

须达长者很忧愁地把外道的意思告诉舍利弗,舍利弗反而大喜,他觉得这正是一个给他代佛陀宣扬教法的最好机会。

约定了开辩论大会的时间、地点,外道推举出数十名主辩的论师,佛教只有舍利弗一人。

虽然佛教教团只有舍利弗一人,但在力量上,一个舍利弗也许抵上千万个外道。舍利弗是佛陀弟子中非常优秀的一位,他本来就出身在婆罗门教的家庭,祖父、父亲都是婆罗门中有名的论师,都是全印一流的学者,舍利弗受这样良好的血统遗传和家庭背景,除精通外道一切典籍,现在又是皈依佛陀证得圣果的人。

由舍利弗来和外道辩论,那是再恰当不过的人选。

这一场辩论,不用说,舍利弗是胜利了。有些外道也是能接受真理的人,他们都愿由舍利弗介绍,皈依大圣佛陀。佛陀还在南方,德光就先庇照到北方,这一次由舍利弗介绍皈依佛陀的人,不下上千万的数目。须达长者这时才感受到佛教的伟大,他佩服舍利弗,更感激佛陀的威德。

祇园精舍的工程进行得很快,在舍利弗的设计之下,计有十六个殿堂专供集会之用,又有六十小堂,分寝室、休养室、盥洗室、储藏室,此外还有运动场、浴场、池泉等等。当精舍将要完工的时候,舍利弗对须达长者说道:

“须达长者!请你看,天空中出现了什么?”

“尊者!我看不到有什么东西。”须达长者失望地回答。

“这也难怪,肉眼是无法看见这样的变现,现在你仗我的天眼通,再看一遍吧!”

“啊!尊者!很多庄严堂皇的宫殿!”须达长者欢喜若狂地告诉舍利弗。

“这都是六欲天中的宫殿,因为你布施精舍给佛陀说法,精舍虽未完成,但在六欲天中,你的宫殿早就为你完成了。”

“那么,尊者!请问您,六欲天中这么多宫殿,我将来究竟住在哪一天才好呢?”

“忉利天寿命很长,知道修行,勤于佛道,不易堕落。”舍利弗解释给须达长者听。

“那我将来一定要发愿生在忉利天宫。”须达长者说时,其余的宫殿就渐渐地隐没,唯有忉利天的宫殿更金碧辉煌地现在空中给须达长者看。此时,须达长者的欢喜,是他生平从来没有过的。

不退大乘心

说起须达长者因布施精舍给佛陀,而能借舍利弗的天眼通看到天上的宫殿,关于舍利弗的眼睛,在他往昔因地中大概是六十小劫以前行菩萨道时,有这么一段故事。

舍利弗发心修菩萨道,行大乘布施,他不但愿意把自己的房屋、田园、财产等所有资身物件很欢喜地布施给人,最后甚至身体、性命,也毫不吝惜地布施出来。

发这样真切的愿心,可以惊动天地,所以就有一个天人想来试试他的道心。

天人化现为二十余岁的青年,在舍利弗必经的路上等候。见到他来的时候,就嚎啕大哭,舍利弗见了不忍心,上前慰问道:

“年轻人,为什么在这里哭得这么伤心?”

“啊!告诉你也没有用!”

“我是学道的沙门,发愿救度众生的苦难,只要你有所求,凡是我有的,都可以满足你的心愿。”

“你帮不了我的,我在这里哭,并不是缺少世间上的财物,而是我的母亲得了不治之病,医生说一定要用修道者的眼珠煎药,母亲的病才会好。活人的眼珠已经不易找,修道人的眼珠又怎么肯给我呢?想到病床上呻吟待救的母亲,我难过地在这里伤心地痛哭!”

“这不成问题,我刚才告诉你,我就是修道的沙门,我愿意布施一只眼珠给你,救你母亲的病难。”

“你愿意布施一只眼珠给我?”青年欢喜得跳起来。

“我的一切财产都布施给人,现正想进一步行大乘菩萨道,将身体布施出去,但苦无受施的人,今天遇到你,满足我学道的愿心,我真欢喜高兴地感激你,你就设法来取去我一只眼珠吧!”

六十小劫前修道的舍利弗心中想,我有两个眼珠,布施一个给人,还有一个仍然可以看到东西,这对自己并没有什么妨碍。

他叫青年人设法取他的眼珠,青年人不肯,他说道:

“这不行,我怎么可以强夺你的眼珠呢?你愿意的话,可以自己挖下来给我。”

舍利弗一听,觉得他说得有理,当即下大决心,勇猛忍苦地把左边一个眼珠挖出,交到青年的手中,并说道:

“谢谢你成就我的愿心,请你拿去吧!”

“糟啦!”青年人接了眼珠,大叫道,“谁叫你把左边的眼珠挖下来呢?医生说我母亲的病要吃右边的眼珠才会好。”

舍利弗一听,真是糟啦!他怪自己怎么没有问他一声再挖眼珠,现在怎么办呢?把左边的给他,还有右边的可以看东西,若再把右边的眼珠挖下来给他,那连走路都看不见了。可敬可佩的舍利弗,他不怨怪别人,他想,发心发到底,救人也要救到底,难得遇到一个肯接受布施成就自己道行的人,就再把右边的眼珠挖下来给他好了。舍利弗这么想后,就安慰青年说道:

“你不要急,刚才怪我粗心,没有问清楚就挖眼珠,现在我知道了,反正人的身体是虚幻无常的,我还有右边的眼珠,我愿意挖下来给你做药,医治你母亲的病。”

舍利弗说后,又再下大决心,勇猛忍苦地把右边的眼珠挖下来交给青年。

青年接过舍利弗的眼珠,一句感谢的话也没有说,把舍利弗的眼珠放在鼻子上嗅了一嗅,当即往地上一摔,并骂道:

“你是什么修道的沙门?你的眼珠这么臭气难闻,怎么好煎药给我母亲食用!”

青年人骂后,并用脚踩着舍利弗的眼珠。

舍利弗眼睛虽然看不到,但他的耳朵没有聋,他听到青年人骂他的话,用脚在地上踩踏他眼珠的声音,他终于叹了口气,心中想:众生难度,菩萨心难发,我不要妄想进修大乘,还是先重在自利的修行吧!

舍利弗这样的心一生起,天空出现很多天人,对舍利弗说道:

“修道者!你不要灰心,刚才的青年是我们天人来试探你的菩萨道心的,你应该更要勇猛精进,照你的愿心去修学。”

舍利弗一听,很惭愧,利他的菩萨心又再生起,当即成就了不退的道心。

六十小劫以来,舍利弗不休息的学道,这一生遇到佛陀,证得圣果,所以能有天眼通。

受了不净食

舍利弗在佛陀的弟子中是首座的弟子,大智大慧,神力超群,但他对于佛陀,却是信受奉行,对佛陀的教示,从来没有违抗过。

佛陀在弟子中最信任的就是舍利弗,佛陀成道后第一次回祖国迦毘罗卫城的时候,罗睺罗要求出家,佛陀就叫他拜舍利弗为亲教师,跟舍利弗受沙弥戒。

有一次,舍利弗领沙弥罗睺罗托钵乞食回来,佛陀见到罗睺罗的面色不好看,知道他心中一定有不平之气,就把他叫到身旁,问他心中有什么不满的事。

少年的罗睺罗,低着头,像不好意思、但又像不平地说道:

“佛陀!我是沙弥,不应该说长老的过失,但不说没有人知道我们沙弥的处境。”

“是什么事?你快点讲!”

“佛陀!上座和中座的比丘,带着我们到外面托钵乞食,信众给他们的供养,都是上等的美味,而对我们初学的沙弥,信众总是将掺合胡麻渣和野菜的米饭布施给我们。人的身体,对于饮食,是不分年龄和戒行的,都有同样的需要。长老们在他们受用之外,没有慈悲地顾到我们,让信众对于供养生起分别的心。”

“这样的事情不要你说,你就是一点小事都不能忍。”

“佛陀!请您慈悲,不要责怪我们,吃了胡麻油和酥酪,才能增长力气,身体健康,才能安心精进修行,但我们现在每日吃些胡麻渣和野菜,营养不足,老感到身体困倦,常常不能专心一意地修持!”

佛陀听罗睺罗这么一说,知道这是事实,但佛陀仍教训道:

“罗睺罗!你离开王宫,到我的僧团中来,是不是为了受好的供养呢?”

“不是!佛陀!我们加入僧团是为了学道修行。”

“那么,你还要说些什么吗?如果想到我们是在修行,能够受信众一麻一麦的供养,就应该要感到满足了。你去修行要紧,不要老是挂念吃的问题。”

佛陀虽然是这么教训罗睺罗,但佛陀知道信众对沙门如此分别地供养,心中很不以为然。

佛陀叫罗睺罗去后,又把舍利弗叫来,佛陀慈祥地对舍利弗问道:

“舍利弗!你今天受了不净食,你知道吗?”

舍利弗一听大惊,赶快把当日所受的饮食吐出来,对佛陀禀告道:

“佛陀!自从我皈依您以来,我就依着佛陀的乞食法而行化,我不敢不依佛陀的乞食法,而行乞不净食。”

佛陀明白舍利弗的心,解释道:

“舍利弗!你个人的行乞,我知道完全是依照我的法制而行,但是六和敬的僧团,不是只顾自己。法制应该平等,利益也应均衡,尤其做长老的要爱护关怀年少的比丘和沙弥。乞食时要注意到他们。”

佛陀这么说,舍利弗一点不平之气都没有,他对佛陀教法,都是感恩地接受。

叛徒畏惧者

佛陀的弟子中,有一位名叫提婆达多的比丘,他本是佛陀做王子时的堂弟,跟随佛陀出家十几年后,魔鬼迷了他的心灵,竟背叛佛陀,脱离佛陀的僧团。

有一次佛陀乞化后,和弟子们集合在讲堂休息,提婆达多公然地领着叛党来要求佛陀让给他僧团的领导权。

佛陀没有答应,提婆达多就咆哮起来,佛陀忍让他。提婆达多要比丘们跟他去,他的胞弟阿难向前说道:

“请你不要胡来,你是我的兄长,想到你造如此的重罪,我真为你将来的堕落感到担心。佛陀是大慈悲的,你这样的为人,不值得他和你计较。如果是舍利弗和目犍连今天在座的话,一定不容许你放肆。”

提婆达多后来用种种方法威胁利诱佛陀的弟子,有少数信仰不坚定的人,因贪图阿阇世王给提婆达多丰富的供养,变节跟随而去。

同类推荐
  • 十大弟子传(佛教传记经典系列)

    十大弟子传(佛教传记经典系列)

    在佛陀的十大比丘弟子中,像舍利弗、目犍连,本是外道的学者或领袖;迦旃延、大迦叶,也是婆罗门的权威和长老,但他们一皈依佛陀,就唯有信仰、尊敬,从没有对佛陀有过批评。对佛陀没有建立信心的人,可以心平气和地踏着这些先贤的足迹,在佛陀的法海中来完成自己的修学。
  • 圣经故事(2册)

    圣经故事(2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

    本书主要指道教历史与道教文化。包括道教、道教绘画、道教雕塑,其中图文并茂,图解图注,形象直观,赏心悦目,彩色制作,丰富多彩,设计精美,格调高雅,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珍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和陈列。
  • 圣经的故事

    圣经的故事

    《圣经》是人类历史上一部独一无二的书。它由不同时代的人用不同的语言写成,却极其贯通;它遭到无数的怀疑甚至诋毁,但最终它作为圣经经典的位置却丝毫没有动摇;它不是单纯的文学书、哲学书或历史书,但它是很多文学作品的源泉,哲学家不断地引用和讨论,它对犹太古史的详尽记载也远远超过其他民族的古史书。《圣经》是人类的伟大遗产。
  • 淡定·从容·心安之心安

    淡定·从容·心安之心安

    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和虚云法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系列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集结,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
热门推荐
  • 重生——傲世剑尊

    重生——傲世剑尊

    一位大家族的子嗣,在家族灭亡时发现一件绝世宝物的碎片——灭世剑的剑尖。但后因被人发现而来斩杀他拿下宝物。而在最后的时刻,他用灭世剑发出最为强大的一招后陨落。但却在意外中,使自己重生,开始了他的逆天之路。
  • 混沌传人混都市

    混沌传人混都市

    什么?重生了?重生到了同名同姓的人身上也就算了,竟然被人指着鼻子大骂,诸葛霸终于在沉寂中爆发了,惹我兄弟者灭之、欺我女友者灭之、害我家人者更是要灭之……且看他在这场都市修身的战场中泡妞打怪升级的逼格是如何节节高升的。
  • 闪婚蜜爱:总裁大人好眼熟

    闪婚蜜爱:总裁大人好眼熟

    (宠文,1V1,圆满结局)(宠文,1V1,圆满结局)
  • 吞灭三国

    吞灭三国

    有人说这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个实实在在催人泪下的故事。21世纪的田豪是一家ktv的服务员,在一次工作中他被意外的卷入了乱世纷争的三国时代,命运安排之下一种神秘力量从天而降就此融入三国,当高科技的产品出现在古代的时候究竟会是何种局面?且看现代屌丝如何斗群雄,征天下,踏上一条热血铸造的王者之路,终究缔造出一个空前盛世的汉末大国,成就一番可歌可泣的传奇霸业!
  • 补脑健脑食谱

    补脑健脑食谱

    现代人脑力消耗过大,无论学生、上班族或是老人都需要对大脑进行充足地补养,根据大脑所需营养素进行饮食搭配,让您了解大脑需求,吃对食物更健康。
  • 修罗杀道

    修罗杀道

    修至尊武学,绝境少年夺舍重生,开启惊世天赋,掌雷霆意志,证修罗杀道!——小魔新书《修罗杀道》处女作,人品质量皆有保障。
  • 黑脸少爷俏女佣

    黑脸少爷俏女佣

    “哈哈!若溪,你看,我刚刚撕掉一个招聘广告,招家教的!”小雪兴高采烈地踩着高跟鞋从外面进来,刚一开门就冲着房间里喊着。“真的啊,快给我看看!”若溪说着,也不顾嘴里还嚼着方便面,就把小雪手里拿着的粉色纸张抢了过来,小雪嗔怪着:“你急什么呀,那人刚贴,我就把它给你撕来了。”“谢谢学姐,你最好了~”若溪说着,扳着小雪的脸蛋,就来了一口。小雪赶紧把若溪推到一边:“你什么味儿啊?”..
  • 噩难

    噩难

    这里有满天诸佛、有远古神魔、有无尽的热血、有纠缠不清的恩怨情仇。在无数年前的一次劫难中,那满天神佛尽离奇失踪。一个被迷雾笼罩的少年横空出世。他是谁?他不知道!白昼,他是魔,是疯狂,是杀戮,是噩梦。“杀至癫狂!杀尽天下不平之事!”“天若阻我,我便逆天!”“何为命运?我命由我不由天!!!”“总有一天,我要那天在我脚下颤抖!”这是一曲人间悲剧、一条逆天之路!!!
  • 逆乱九重天

    逆乱九重天

    看乌蒙国一没落武道世家小子崛起于微末,披荆斩棘,双手浸染仇敌血,扶摇直上九重天,证道武道不朽!
  • 我本轮回

    我本轮回

    命运前不低头,命&谁败!花开花落品一生轮回,三生石旁会留痕。期待的你...佳人泪落我心,不能兑现一生诺言...——赞轮回不过从头再来,不甘为命...无畏之勇者当则不惧&命运无常命——名为法则不可改...轮回有名——物语徘徊事实无常随他花心,随他以笑面对淡笑风云。因其不信命,欲改变这命...谁轮回,谁离殇,谁言命,何?命,不惧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