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39800000001

第1章 爱情与婚姻(1)

最优秀的男子忠于思想;最优秀的女人忠于家庭。如果为了政党的过失而导致家庭矛盾激化,男人将守护他的政党,女人将保证和平与家庭,即使因此而改弦易帜也在所不惜。

——莫洛亚《论婚姻》

爱情是不能持久的

“你们女人只爱那些小伙子,爱他们皮肤白嫩,胡髭黑亮,身子笔挺,又会跳舞,又会比武;其实一个中年男人哪一样不如他们?而他还懂得许多小伙子不知道的事情。你们总以为小伙子骑起马来劲头大,一天可以比中年的男人多赶几里路。我也承认,小伙子在绣榻上跳起舞来横冲直撞,确实有劲。可是中年的男人经验丰富,能够搔着痒处。好比那香甜精致的食品,哪怕少些,也比那一大堆不入味的食品实惠些。再说横冲直撞会把你(即使你怎样年轻)弄得精疲力尽;稳扎稳打虽然行动缓慢些,但是把你舒舒服服地送到了目的地。

“你们这些没头脑、好像家畜般的女人呀,你们光知道外表漂亮,那美貌底下的污点你们就看不见了。一个小伙子是不肯占有了一个女人就满足的,总是见一个爱一个,还自以为有这样的权利。所以他们的爱情是不能持久的,你凭着切身的经验,就是一个现成的证人。那些小伙子自认为理应受到女人的宠爱和崇拜;他们洋洋得意,在别人面前夸耀自己有多少多少情妇。难怪有许多女人宁可和教士私通,正因为他们守口如瓶呀。你或许要说,你的私情只有我和你的贴身使女两个人知道,如果你这样想,那么你就错了。不管在他的周围还是在你的周围,大家都议论纷纷,谈着你们俩的事,不过你自己听不见罢了,因为最有关系的当事人,往往总是最后一个听见。再说,那些小白脸无非是看中你的钱;而中年人却情愿送钱给你们用。”

——卜伽丘《十日谈》

女人如何才能幸福

我们已经不是写下面这些句子的世纪了:“人家把一个博学的女子看做一件美丽的古董,是书房里的陈设,是毫无用处的。”当一个住院女医生和她的丈夫——也是医生——谈话时,还有什么精神上的不同?只是一个是男性一个是女性罢了!一个少女,充其量,只能分享一个青年男子的灵智生活。当然,处女们是爱研究斗争的。恋爱之前的华尔姬丽是百折不挠的。然而和西葛弗烈特相爱以后的华尔姬丽怎样呢?她是无抵抗的了,变了的啦。一个现代的华尔姬丽,医科大学的一个女大学生,和我说:“我的男同学们,即使心中怀着爱情方面的悲苦,仍能去诊治病人,和往常一样。但是我,如果我很不幸的时候,却只能躺在床上哭。”女人只有生活于感情世界中才会有幸福。

——莫洛亚《论婚姻》

女人的真正创造是孩子

女子能够主持大企业,其中有好些主持得很好。但这并不是使女子感到幸福的任务。有一个在这种事业上获得极大成功的女子对人说:“你知道我一直在寻觅什么?是一个能承担我全部事业的男人,而我,只要当他的助手就可以了。啊!对于一个我所爱的领袖,我将是一个何等的好助手啊!……”的确,我应当承认她们是助手而不是开辟天地的创造者。人家可以举出乔治桑、勃兰特姊妹、哀里奥、诺阿叶夫人、曼殊斐儿……以及生存在世的若干个天才女作家。这样固然不错,但是你得想想女子的总数。千万不要认为我是想降低她们的价值。我只是想把她们安放在应该安放的位置上。她们和现实的接触,比男人更直接,但要和顽强的素材对抗,奋争,——除了少数例外——却并非她们的特长。艺术与技巧,是男性过剩精力的自然宣泄。女人的真正创造却是孩子。

——莫洛亚《论婚姻》

女人的性爱与母爱

女子的天性,倾向着性爱与母爱;男子的天性,专注于外界。两者之间天然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冲突,但解决之道也不少。洛朗斯有言道:“唤醒男子的最高感应的,决不是女子。而是男子如宗教家般孤寂的灵魂,使他超脱了女人,把他引向崇高的活动。……耶稣说:‘女人,你我之间有何共同之处?’但凡男子觉得他的灵魂启示他何种使命何种事业的时候,便应和他的妻子或母亲说着同样的话。”

凡是反抗家庭****的男子、行动者或艺术家,便可用上述的情操加以解释。托尔斯泰甚至逃出家庭,他的逃避只是可怜的举动,因为在这次勇敢的离家之后,不久便老病而死了;但在精神上,托尔斯泰早巳逃出了他的家庭;在他的主义和生活方式所强制他的日常习惯之间,冲突是无法解救的。法国近代大画家高更抛下妻儿财产,独自到泰伊蒂岛上生活,终于回复了他的本真。但托尔斯泰或高更的逃避是一种软弱的表现。真正坚强的创造者会强制他的妻子或家庭尊重他的创造。在歌德家中,没有一个女人有过统治权。每当一个女子似乎要改变他真正任务的倾向时,歌德便把她变成固定的造形。他把她或是写成小说或是咏为诗歌,之后,便义无返顾地离她而去。

婚姻是本能的制度

这是对于婚姻的攻击,而且并非无力的。但事实上,数千年中,经过了多少政治的宗教的经济的骚乱剧变,婚姻依旧存在,它演化了,可没有消灭。我们且试了解它能久存的缘故。

生存本能,使一切人类利用他人来保障自己的舒适与安全,故要驯服这天然的自私性格,必得要一种和它相等而相反的力量。在部落或氏族相聚而成的简单社会中,集团生活中的色彩还很强烈,游牧漂泊的本能,便是上述的那种力量。但疆土愈广,国家愈安全,个人的自私性即愈发展。在如此悠久的历史中,人类之能建造如此广大如此复杂的社会,只靠了和生存本能同等强烈的两种本能,即性的本能与母性的本性。一个社会必须是由小集团组成的,利他主义方易见诸实现,因为在此,利他主义是在愿欲或母性的机会上流露出来的。“爱的主要优点,在于能把个人宇宙化。”

但在那么容易更换对象的性本能上面,如何能建立一种持久的社会细胞呢?爱,令我们在几天内容受和一个使我们欢喜的男人或女子共同生活,但这共同生活,不将随着它所由产生的愿欲同时消灭么?可是解决方案的新元素便在于此。“婚姻是系着于一种本能的制度。”人类的游牧生活,在固定的夫妇生活之前,已具有神秘的直觉,迫使人类在为了愿欲之故而容易发誓的时候发了誓,而且受此誓言的拘束。我们亦知道在文明之初,所谓婚姻并非我们今日的婚姻,那时有母权中心社会,多妻制及一妻多夫制社会等。但时间的推移,永远使这些原始的形式,倾向于担保其持久性的契约,倾向于保护女子之免受别的男人欺凌;保幼、养老,终于形成这参差的社会组织,而这组织的第一个细胞即是夫妇。

萧伯纳的邓·璜说:“社会组织与我何干?我所经意的只是我自身的幸福盖于我个人人生之价值,即在永远有‘传奇式的未来’之可能性。这是欲望和快乐的不息的更新,故毫无束缚可言。”那么,自由的变换是否为幸福必不可少的条件?凡是享有此种生活的人,比他人更幸福更自由么?“造成迦撒诺伐(Casanova,1725—1798)与拜伦的,并非本能,而是一种恼怒了的想象,故意去刺激本能。如果邓·璜之辈只依着愿欲行事,他们亦不会有多少结合的了。”邓·璜并非一个不知廉耻的人,而是失望的感伤主义者。“邓·璜自幼受着诗人画家音乐家的教养,故他心目中的女子亦是艺术家们所感应他的那一种。他在世界上访寻他们所描写的女人,轻盈美妙的身体,晶莹纯洁的皮肤,温柔绮丽,任何举止都是魅人的,任何言辞都是可爱的,任何思想都是细腻入微的。”换一种说法,则假若邓·璜(或说是太爱女人的男子)对于女子不忠实,那也并非他不希望忠实,而是他在此间找不到一个和他心目中的女子相等的女子之故。拜伦亦在世界上寻访一个理想的典型:温柔的女人,有羚羊般的眼睛,又解人又羞怯,天真的、贤淑的、肉感的而又贞洁的;是他说“聪明到能够钦佩我,但不致聪明到希望自己受人钦佩”的女子。当一个女人使他欢喜时,他诚心想她将成为他的爱人,成为小说中的女主人、女神。等他认识较深时,他发见她和其他的人类一样,受着兽性的支配,她的性情亦随着健康而转移,她也饮食(他最憎厌看一个女人饮食),她的羚羊般的眼睛,有时会因了嫉妒而变得十分犷野,于是如邓·璜一般,拜伦逃避了。但逃避并不曾把问题解决。使婚姻变得难以忍受的许多难题(争执、嫉妒、趣味的歧异),在每个结合中老是存在。自由的婚姻并不自由。你们记得李兹(Liszt)和亚果夫人(Mmed′Agoult)的故事么?你们也可重读一次《安娜小史》中,安娜偕龙斯基私逃的记述。龙斯基觉得比在蜜月中的丈夫更受束缚,因为他的情人怕要失去他。多少的言语行动举止,在一对结了婚的夫妇中间是毫无关系的,在此却使他们骚乱不堪。因为这对配偶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因为两个人都想着这可怕的念头:“是不是完了?”龙斯基或拜伦,唯有极端忍心方得解脱。他应当逃走。但邓·璜并非忍心的人。他为逃避他的情人而不使她伤心起见,不得不勉强去出征土耳其。拜伦因为感受婚姻的痛苦,甚至希望恢复他的结合,与社会讲和。当然,且尤其在一个不能离婚的国家中,一个男人和一个女子很可能因了种种原因不得不和社会断绝关系,他们没有因此而不感痛苦的。

往往因了这个缘故,邓·璜(他的情人亦如此)发见还是在婚姻中男子和女子有最好的机会,可以达到相当完满的结合。在一切爱的结合之初,愿欲使男女更能互相赏识,互相了解。但若没有任何制度去支撑这种结合,在第一次失和时便有解散的危险。“婚姻是历时愈久缔结愈久的唯一的结合。”一个结了婚的男子(指幸福的婚姻而言),因为对于一个女子有了相当的认识,因为这个女子更帮助他了解一切别的女子,故他对于人生的观念,较之邓·璜更深切更正确。邓·璜所认识的女子只有两种:一是敌人,二是理想的典型。蒙丹朗(Montherlant)在《独身者》一书中,极力描写过孤独生活的人的无拘束,对于现实世界的愚昧,他的狭隘的宇宙,“有如一个系着宽紧带的球,永远弹回到自身”。凡是艺术家,如伟大的独身者巴尔扎克、史当达(stendhal)、洛弗贝、普罗斯德(Proust)辈所能避免的缺点——如天真可笑的自私主义与怪癖等,一个凡庸之士便避免不了。艺术家原是一个特殊例外的人,他的一生,大半消磨于想象世界中而不受现实律令的拘束,且因为有自己创造的需要而使本能走向别的路上去,姑且丢开他们不论,只是对于普通人,除了婚姻以外,试问究竟如何才是解决问题的正办?

漫无节制的放纵么?一小部分的男女试着在其中寻求幸福。现代若干文人也曾描绘过这群人物,可怪的是把他们那些模型加以研究之后,发觉这种生活亦是那么可怕,那么悲惨。恣意放纵的人不承认愿欲是强烈而稳固的情操。机械地重复的快乐一时能帮助他忘掉他的绝望,有如鸦片或威士忌,但情操绝非从抽象中产生出来的,亦非自然繁殖的,恣意放纵的人自以为没有丝毫强烈的情操,即或有之,亦唯厌生求死之心,这是往往与放浪淫逸相附而来的。“在纵欲方面的精炼并不产生情操上的精炼……幻想尽可发明正常性接触以外的一切不可能的变化,但一切变化所能产生的感情上的效果总是一样:便是屈辱下贱的悲感。”

更新换旧式的结合么?那我们已看到这种方式如何使问题益增纠纷,它使男人或女人在暮年将临的时光孤独无伴,使儿童丧失幸福。一夫多妻制么?则基于此种制度的文明常被一夫一妻制的文明所征服。现代的土耳其亦放弃了多妻制,它的人民在体格上在精神上都因之复兴了。自由的婚姻么?合法的乱交么?则我们不妨研究一下俄国近几年来的风化演变。革命之初,许多男女想取消婚姻,或把婚姻弄得那么脆弱,使它只留一个制度上的名词。至今日,尤其在女子的影响之下,持久的婚姻重复诞生了。在曼奈(Mehnert)比论俄罗斯青年界一书中,我们读到一般想避免婚姻的两性青年们所营的共同生活的故事。其中一个女子写信给她的丈夫说:“我要一种个人的幸福,小小的,简单的,正当的幸福。我希望在安静的一隅和你一起度日。我们的集团难道不懂得这是人类的一种需要么?”吾人所有关于叙述现代俄罗斯的感情生活的记载,都证明这“人类的需要”已被公认了。

还有什么别的解决法么?探求合法结合的一种新公式么?在美洲有一位叫做林特赛(Lindsay)的推事,曾发明一种所谓“伴侣式”结合。他提议容许青年男女作暂时的结合,等到生下第一个孩子时,才转变为永久的联系。但这亦犯了同样的错误,相信可以智慧地运用创造出种种制度。法律只能把风化予以登录,却不能创造风化。实际上,似乎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在有些国家中加以离婚的救济,在有些国家中由于不贞的调剂,在我们西方社会中,成为对于大多数人不幸事件发生最少的解决法。

女人的可怕之处

即使是合法的妻子,当她们想在许多方面支配丈夫的生活时,也会变成非常可怕的女人。“当男子丧失了对于创造活动的深切感悟时,他就会感到前途渺茫。当他把女人与孩子作为自己的生命中心时,他便会堕入绝望的深渊。”一个行动者的男子只有在女人群中才会感到幸福,决不是一种好现象。这恰恰证明他惧怕真正的斗争。威尔逊,那个十分骄傲的男人,不能忍受别人的抵触与反抗,故而不得不遁入崇拜他的女性群中。和男子有冲突时,他就很容易发怒,这永远是显在的弱点啊,真正强壮的男子很容易受精神上的打击,犹如古代英雄爱有刀剑的击触一样。

然而在一对幸福的伴侣中,女子也自有地位和时间,“因为英雄并非每时每刻都是英雄啊……拿破仑或其他任何英雄可以在茶点时间回家,换上软底鞋,体味他夫人的娇爱,决不会因此而丧失他的英雄本色。因为女人自有她自己的天地;这是爱情的天地,是情绪与同情的天地。每个男子也应当在一定的时间脱下皮靴,在女性怀抱中放松一会,纵情一下”。而且一个男子在白天离家处于男子群中,晚上再回到全然不同的另一思想境界中去,也是大有裨益的。真正的女子决不妒忌行动、事务、政治生活或灵智生活;她或许有时会难受,但她会尽量掩饰痛苦而去鼓励男子。

——莫洛亚《论婚姻》

友谊如何取代爱情

同类推荐
  • 范畴篇

    范畴篇

    在《范畴篇》里,亚里士多德首先使用了范畴这个术语的,他规定出十个范畴,作为基本概念,它们是:实体、数量、关系、性质、活动、遭受、姿态、时间、地点、状态。他认为最重要的是前面四个范畴,特别是性质,尤为重要。
  • 《淮南子》哲学思想研究

    《淮南子》哲学思想研究

    西汉初期,统治者所采取的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推进了先秦诸子思想的再度活跃。吸取百家之长并各有所宗构成了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特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正是这一时代的主题。《淮南子》就是在这一思想背景下产生的。《淮南子》以道家思想为宗,融合各家之长,对当时的社会和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试图形成融贯各科知识为一体的庞大的思想体系,从而构成了中国古代博大宽容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淮南子》不仅是汉代思想史上也是道家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淮南子》的作者在当时已意识到道家自身理论的...
  • 曾国藩改变一生的十大事典

    曾国藩改变一生的十大事典

    本书深入探究曾国藩的人生轨迹,提炼出10大事典。即:一生成就都在“砺志”再取得;终生在自省与自律中度过;勤奋自立者才能闯出一片天;善把用人之道与取人之术合为一体;像猎手一样紧追每一个人生机会;越是逆境越应抗得住等人生哲学。
  • 中华家训(第九卷)

    中华家训(第九卷)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齐家”文化源远流长。“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
  • 古老的密码:破译远古文明的方法

    古老的密码:破译远古文明的方法

    古生物学家推论:在地球诞生以来的45亿年中,地球生物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经历了5次大灭绝,时间大约分别是5亿年前,3.5亿年前,2.3亿年前,1.8亿年前,6500万年前。这就是地球文明循环说。在20亿年前,地球上就出现过高度文明的生物,然而,全球性毁灭以及亿万年的自然变迁,抹掉了一切痕迹。我们现在迷惑不解的许多遗址、遗物,只不过是有幸保存下来的远古文明的残存物而已。即使是现代文明,也是几经毁灭性的劫难,当代人类也只是那些幸存者的后裔而已!
热门推荐
  • 奔跑吧家人

    奔跑吧家人

    高考后,一位刚失恋的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一个偶然的机会之下,有幸被剧组招进了当下最火热的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从此他成为跑男中一员,自己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转变,开始了自己人生的新篇章,上演着恩怨情仇,悲欢离合的画面……
  • 我的悲伤恋歌

    我的悲伤恋歌

    爱上你不是我的选择而是上天的愿望我只能爱你爱到天崩地裂爱到我无法呼吸假如我心依旧,想起我你是否也会泪流。假如时光不走,相遇时你依然牵着我手。
  • 玄武前传

    玄武前传

    混沌村里悠闲惬意的生活仿佛就在昨天,而迷梦惊醒,徒留爱人飞身跃进仙炉决绝的背影,他欲苦求答案,找回自己的前缘今生。
  • 孤枕梦边城

    孤枕梦边城

    她是神族帝姬,都说她性格古怪,总笑若桃花,好似凡事都不上心。直至那一次遇见他。是命中注定的天劫?还是牵绊永世的情缘?纵然再过几千年,他是否还记得她?记得永不分离的尘缘?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 古代化学(中国文化史丛书)

    古代化学(中国文化史丛书)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OK,我嫁别人

    OK,我嫁别人

    他今年到底走的什么运?想要的女人跑了,不需要的女人缠上来,还蛮横的入侵他的生活,她不对他的味,根本不是他想要的老跟在他后面装柔弱,还找个男人到他面前示威?!她以为这样做就可以让他爱上她吗?不可能!他这个男人是怎样?她都不顾一切的丢下所有东西追回来了,他到底还想怎样?不对他的味?有哪个女人是生来对他的味的,有?只是跑了,她也不打扰他,拍拍屁股走人
  • 嫡女风华之风月霜

    嫡女风华之风月霜

    堂堂的神医,却被人要挟?一朝穿越,废物的毁容嫡女?好吧,至少还有爱她的父亲嘛。大展风采,却让最不想招惹的人看上她了?哦不!看她如何倾城倾国,获得一世珍爱。
  •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收录了《穿衣之道:诸子争鸣的一个话题》、《周敦颐思想在儒家道德形上学中的地位》、《朱子“中和说”略论》、《儒宗别传:方以智的庄学史观》、《以庄继易:钱澄之的庄学观》、《近代墨学的复兴及其原因《经、子之别与“国故”问题--章太炎、胡适关于治学方法的论争》等论文。
  • 五象传奇

    五象传奇

    南疆小城,暗流涌动,人心不古,且看阿四如何见招拆招,在纠结与挣扎中成长
  • 狂神天下

    狂神天下

    神让他死!他不想死!————————————————他要竭尽所能地抵抗神的杀伐!————————————————没有钱不要怕,他有一只能下金蛋的鸭子,据说美丽的女巫师帮助他把鸭子克隆了!————————————————真元要提升————————————————飞剑要升级————————————————队伍要强大————————————————机甲要改进————————————————当《九九真诀》逆九之时————————————————他自创了一套修行体系——《机甲真诀》————————————————他这才知道逆天弑神并无不可!————————————————此书未必11,未必YY,只是一部为了生存而战的小说!